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山東省濰坊市壽光華僑中學高三地理月考試卷含
解析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
1.下圖為某地一年中氣溫日變化的分布圖.讀圖回答
如果有同學認為該地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他可以從圖中找到哪些判斷依據
①終年高溫②最高溫在4、5月,而不是7月③分干濕兩季④溫
差較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④D.①
②④
參考答案:
D
2.下圖示地區冬季溫和,夏不酷熱,年均氣溫15.5℃,年均降水量在880mm以上,島上森
林覆蓋率達到20%以上。島上的原住居民房屋多較低,一般為兩三層的房屋或別墅,少量
四五層的樓房多為商業性樓房,十兒層以上的中高層建筑十分罕見。下圖為該島河流及主
要城市分布圖。回答列各題。
中卜.
4r
河曲
城鍬
口*城
8.關于該地區地理環境特征說法正確的是
A.該地主要受西南季風影響,河流兩西部流量較大,東部流量較小
B.該地冬季溫和,夏不酷熱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沿岸寒流的影響
C.該地森林覆蓋率高的原因之一是地處亞熱帶,熱量充足,適宜森林生長
D.該島嶼巖體主要為石灰巖巖體
9.關于島上原住居民房屋較低的主要原因說法錯誤的是
A.島嶼多山地,地表崎嶇,坡度較大,建設難度較大
B.地處美洲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地震頻繁,對中高層建筑破壞性大
C.地質構造復雜,多斷裂構造,地質不穩定,不適宜建設中高層建筑
D.原住居民喜愛低層房屋,便于生活,利于出行
參考答案:
8.C9.B
8.讀圖并結合所學的知識,可以得出該島嶼為地中海氣候,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
雨,該地森林覆蓋率高的原因之一是地處亞熱帶,熱量充足,適宜森林生長,所以C正
確。
9.讀圖并結合所學的知識,可以得出該島嶼多山地,地表崎嶇,坡度較大,建設難度較
大,該島嶼地處非洲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地震頻繁,對中高層建筑破壞性大,該島
嶼地質構造復雜,多斷裂構造,地質不穩定,不適宜建設中高層建筑,該島嶼原住居民喜
愛低層房屋,便于生活,利于出行。
3.我國在環保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了積極成效。在一次能源消費構成
中,煤炭的比重從1990年的76.2%降至2005年的69.1機據此回答下列關于我國
的能源消費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至2005年我國已改變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
B.我國的能源消費以煤為主,污染物排放總量大,控制難
C.由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可知,在全球變暖問題中我國應負主要責任
D.在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水電的比重最大
參考答案:
B
4.滬昆高鐵江西段于2014年12月10日全線貫通,江西段的橋隧里程占該段的75%,該
線向東與滬杭、寧杭、杭甬高鐵銜接,向西聯通京廣高鐵。讀滬昆高鐵杭州至長沙段示意
圖,回答22?23題。
22.滬昆高鐵江西段橋隧里程占該段比例很高的原因有
①少占耕地②氣候濕熱③山區地形崎嶇④受技術水平限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3.關于滬昆高鐵對江西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①減緩了原有鐵路的運輸壓力
②承接東西部地區經濟梯度轉移
③促進環洞庭湖經濟圈與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的聯系交流
④合理布局全國交通網,打通江西北上南下西進東達的高鐵快速通道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參考答案:
22.B23.D
解析:22題,滬昆高鐵江西段橋隧里程占該段比例很高的原因是:在平原地區建設橋
梁,主要是為了少占耕地;在山區建設隧道主要是江西多山區,而且地形崎嶇。B正確。
23題,滬昆高鐵連接的是環洞庭湖經濟圈與長三角經濟圈,與珠三角經濟圈聯系不大,
排除③,結合選擇項可知,D正確。
【思路點撥】熟悉鐵路建設區位分析特點及橋梁在不同地區的作用差異是解題的關鍵,本
題難度不大。
【知識點】本題考查鐵路建設區位分析。
5.
丹霞地貌大多在海拔300-400m之間,山體相對高度也大多不超過200m。丹霞地貌山塊往
往四面陡崖,山塊之間也因此形成被陡崖圍合的溝谷。溝谷中植被多表現出雨林植被的特
征,被稱為“溝谷雨林”。讀我國東南部某地丹霞地貌局部區域的植被分布圖。回答下列
各題。
溝谷南林山頂型亞熱帶硬葉淞木林
甲山頂型干。混從或他被植物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針葉混交林
_陡度線與極旱生地被植物
乙
6.形成“溝谷雨林”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水分充足B.全年降水量豐富
C.太陽光照強烈D.海拔低,氣溫高
7.圖中甲、乙處的植被分別為
A.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高山草甸
B.溫帶落葉闊葉林、針葉林
C.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針葉混交林、高山苔原
D.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針葉混交林
參考答案:
6.A7.D
【6題詳解】
圖示位于我國東南部某丹霞地貌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溝谷中植被多表現出雨林植被
的特征,形成“溝谷雨林”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水分充足,A對。季風區的降水量季節變化
大,B錯。溝谷中太陽光照不如山脊處強烈,C錯。位于亞熱帶,氣溫不是雨林形成的主
要因素,D錯。
【7題詳解】
根據圖例,圖中甲地位于緩坡溝谷和平緩山脊之間,甲地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B、C
錯。乙處位于堡狀山頂,下面相鄰植被類型是山頂型亞熱帶硬葉灌木林,乙地植被可能是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針葉混交林,D對。不可能是高山草甸、高山苔原,A錯。
6.讀大西洋海底地形圖,回答問題。
20.圖中呈“S”型的是
A.海溝B.海嶺
C.島弧D.褶皺山脈
21.該海底地形反映了板塊的哪種運動?
A.碰撞B.張裂
C.俯沖D.擠壓
22.該圖西北部所示海區大陸沿岸的洋流是
A.寒流B.密度流C.涌升
流D.季風性洋流
參考答案:
20.B21.B22.A
7.讀下列兩圖,回答
B城市位于A城市的
A.西南方向B.東南方向C.西北方
向D.東北方向
參考答案:
D
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5分
材料一中央氣象臺2011年10月20日報道,入秋以來影響我國最強冷空氣給我國西北地
區帶來較大影響,新疆地區氣溫普遍下降6~14℃,風力達6~8級,局部地區風力達12
級,南疆出現沙塵暴天氣。烏魯木齊19日17:00氣溫19℃,20日17:00降至2℃,并
出現初雪。
材料二2011年10月19日全國天氣預報簡圖
(1)根據材料一,此次強冷空氣活動給新疆地區帶來較大危害,其危害方式主要
是。(3分)
(2)未來幾天內,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將經歷—天氣變化過程,具體表現為—。(4
分)
(3)10月19日天氣預報,受—影響,海南島將繼續出現中到大雨天氣,原因是_;結合
圖示,此天氣系統西部比東部風力—,判斷理由是。(8分)
參考答案:
(1)大風、降溫、凍害、雨雪
(2)冷鋒冷鋒過境時產生陰天、降水、刮風、降溫等天氣現象;冷鋒過境后,氣壓升高,
氣溫降低,天氣轉晴
(3)氣旋(低壓)系統中心氣流上升,附近多陰雨天氣大西部等壓線比東部密,氣壓梯度
力大
9.2008年3月29日當地時間20?21時一,全球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座城鎮陸
續熄燈1小時,參加由世界自然基金會倡導的“地球時間”活動。讀圖,回答
昨天
[自然日界姣N
。時t------人
\今天省
界
或
180*
當圖中今天為3月29日時
A.沒有城鎮參加“地球時間”活動B.大多城鎮參加了“地球時
間”活動
C.僅少數城鎮參加了“地球時間”活動D.所有城鎮參加了“地球時間”
活動
參考答案:
A
10.讀“中國西部7月等溫線分布圖”,回答下題。
18.右圖中,關于地形區位置判斷正確的
是:
A.都位于我國地形的第二級階梯上
B.四大盆地都位于我國季風地區
C.盆地甲是我國最大的盆地
D.高原乙位于我國第三級階梯
19.關于甲盆地的敘述,正確的是
A.四周有綠洲的原因是由于有雨水補給為主的河流灌溉
B.甲盆地中有我國最大的沙漠一巴丹吉林沙漠
C.甲盆地的地貌成因一風力沉積
D.甲盆地內部河流眾多,水系發達
參考答案:
18.C19.C
11.馬拉維湖(如圖)位于東非大裂谷最南端,是非洲第三大淡水湖,最深處706米。四
周有眾多河流注入。馬拉維湖湖水透明度因受溫度和降水的影響,隨季節的變化較為劇
烈,12月份透明度不足1米。馬拉維湖湖中生物種類豐富,僅慈浦魚就有850多種。慈酗
魚生活在湖底,且只有沿湖岸線的狹窄區域才有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A.流水侵蝕作用B.碰撞擠壓作用C.地殼斷裂下陷D.冰川侵蝕作用
21.馬拉維湖12月份透明度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徑流量較大,入湖泥沙多B.風力較弱,湖水流動性差
C.氣溫相對較低,蒸發微弱D.污染嚴重,湖水富營養化
參考答案:
20.C21.A
【20題詳解】
由材料可知,馬拉維湖位于東非大裂谷最南端,由于內力作用,地殼斷裂下陷,裂谷深的
地方積水形成湖泊。故C正確,流水侵蝕作用、冰川侵蝕作用為外力作用,故A、D不符
合題意;板塊分離形成裂谷,故B錯誤。所以選C。
【21題詳解】
由材料可知,馬拉維湖四周有眾多河流注入,湖水的透明度因溫度和降水的影響,隨季節
的變化較為劇烈,流域屬于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區;12月份赤道低氣壓帶南移而降水
多,因降水對地表侵蝕而使河流含沙量較高,因此雨季節注入湖泊的河流比較渾濁,導致
湖泊水透明度低。故A正確;湖泊的透明度與風力無關,故B錯誤;蒸發強弱不影響湖水
透明度,故C錯誤;由材料可知,湖內物種豐富,說明污染不嚴重,故D錯誤。所以選
A,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人口遷移日漸頻繁,老齡化現象也日趨嚴重,下圖為2014年
我國部分省區戶籍人口與常住人口統計。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U
OLS
0.M6
OJ滬
Q2療布F7)友一1方一匚,
借住人口也人
22.圖中甲省簡稱
A.贛B.冀C.閩D.粵
23.該圖反映了我國人口遷移特點是
A.由農村到城市B.由內地到沿海
C.由東部向中西部D.向工礦區集聚
24.我國人口遷移,導致
A.遷入省人口老齡化加劇B.遷出省人口老齡化減輕
C.遷出省留守兒童增多D.全國老齡化更加嚴重
【答案】
22.D23.B24.C
【解析】
【22題詳解】
分析坐標圖,橫坐標是戶籍人口,縱坐標是常住人口。圖中斜線左上的省份常住人口多于
戶籍人口,說明經濟發達吸引人口遷入,多為沿海經濟發達省份;斜線右下的省份情況則
相反,多為內地經濟欠發達省份.故甲為沿海經濟發達省份,且人口超過1億,為廣東,
簡稱粵。故選D。
【23題詳解】
圖中斜線左上的省份常住人口多于戶籍人口,說明經濟發達吸引人口遷入,多為沿海經濟
發達省份;斜線右下的省份情況則相反,多為內地經濟欠發達省份,反映了我國人口遷移
特點是由內地到沿海,由中西部到東部。無法反映由農村到城市和向工礦區集聚。故選
【24題詳解】
我國人口遷移以青壯年為主,導致遷入省人口老齡化減緩,A錯誤。遷出省人口老齡化加
重,B錯誤。遷出省留守兒童增多,C正確。對全國老齡化沒有影響,D錯誤。故選C。
12.讀我國高鐵“四縱四橫”客運專線布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3.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客運專線東密西疏的分布格局是政府規劃的結果
B.京廣客運專線盡可能多地聯系了中小城市
C.哈大客運專線單位長度的工程量和造價低于京滬高鐵
D.受地形和河流的影響,武漢一一重慶一一成都客運專線建設難度大
4.相對于我國轟轟烈烈的高鐵建設,美國的高鐵規劃實施卻舉步維艱,原因可能是
①美國人口密度大,分布均衡②美國私人汽車普及率高
③美國城市群分散,區際距離遠④美國主要依靠航空運輸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參考答案:
3.D4.B
試題分析:
3.客運專線東密西疏的分布格局主要受我國人口和經濟格局的影響;客運專線一般以直
達為主,主要聯系較大城市;哈大客運專線沿線氣候、地形等條件較為復雜,單位長度的
工程量和造價較高;武漢-重慶-成都客運專線沿線地形復雜、地勢起伏大,建設難度大。
4.美國私人小汽車普及率較高,且其大城市群較為分散,區際距離遠,因此以公路運輸
為主,高鐵規劃實施舉步維艱。
13.調查發現,臺灣海峽海底地層含有生活在陸地上的古代動物遺骨化石。這表明海峽曾
發生過()
A.河流改道B.海陸變遷C.火山地震D.外力搬運
參考答案:
B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巖石圈與地表形態的變化。
解析:臺灣海峽海底地層含有生活在陸地上的古代動物遺骨化石,說明歷史時期臺灣海峽
海底部分曾是陸地,后來發生斷裂下陷,陸地變為海洋,故該地發生了海陸變遷。
14.讀某沿海地區的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圖,據圖回答17-18題。
cAp
$r入N
0
AB120m
17.該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帶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
A.北坡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顯著,且地處迎風坡
B.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處陰坡和迎風坡
C.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蓋率比南坡高
D.北坡相對高差大,地處陽坡和迎風坡,水分條件好
18.若CD一線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B、C兩點最大的溫差為28.80C,則該山地的海
拔最接近
A.3700米B.4500米
C.5000米D.2680米
參考答案:
17.D18.C
15.2014年3月某省“單獨兩孩”人口新政落地。有人按照“單獨二胎”實施之前的常住
人口統計及預測數據做出了下圖,其中撫養比是指總體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與勞動年齡
人口數之比。
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萬人)(?)
f-勞動年人口
19.按人口新政之前的發展,該省2013-2020年
A.人口總扶養比一直上升
B.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先升后降
C.總人口最大峰值在2016年
D.人口總撫養比增長先快后慢
20.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后十年內,該省
A.總人口規模提前達到峰值
B.勞動年齡人口的撫養壓力減輕
C.應積極推進養老產業發展
D.“用工荒”問題會得到部分緩解
參考答案:
19.A20.C
【19題詳解】
圖中左側的總數為勞動年齡人口數量的指標,右側的百分比為撫養比的指標。人口總扶養
比=少年人口撫養比+老年人口撫養比,所以一直在上升,故A正確。圖中體現勞動年齡人
口總數先升高后降低,而不是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故B錯誤。2016年為勞動年齡人口的
最大峰值,不是總人口的最大峰值,故C錯誤。根據圖中數據顯示,人口總撫養比(少兒
撫養比與老年撫養比之和)一直是增長的,且增長狀況是先慢后快,故D錯誤。
【20題詳解】
“單獨二胎”政策實施后,短期內會改變人口增長低緩的狀況,但不會帶來大幅的人口增
長,但會使得人口的峰值推遲;十年內新增的人口又成為新增的少兒撫養對象,加大了少
兒撫養比,提高總撫養比;老齡化問題短期內不會改變,所以應繼續重視老齡化產業的發
展;十年內新增的人口不會轉變為勞動年齡的人口,所以“用工荒”問題不會因此而緩
解。故C正確,A、B、D錯誤。
【點睛】本題考查考生讀圖分析能力,以及綜合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問題,并進行合理推理
的能力。
16.讀某地區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
Z40、等離鐵(《>)
1.根據上圖可以確定(
(DP處為洼地
②p處為山丘
③圖示山峰海拔最高可達630米
④甲、乙兩河流向大體相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該地計劃修建一條運河,在丙、丁兩方案中最終確定丙方案。其原因是()
A.沿河谷修建,利于通航B.北高南低,有利于河水自流
C.地形較平坦,工程量小D.西高東低,有利于河水自流
3.圖示區域甲、乙兩河流域分水嶺大致呈()
A.東西走向B.西北—東南走向C.南北走向D.東北—西南走向
參考答案:
1.D2.C3.D
【1題詳解】
讀圖可知,圖中P外圍等高線數值為300米,是相鄰兩條等高線中數值較大的,根據"大
于大的,小于小的"規律,判斷,P海拔在300米以上,為山丘,①錯、②對。圖示山峰
海拔最高在500米以上,③錯。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圖示甲、乙兩河流流
向大致相反,④對。故選D。
【2題詳解】
丙方案是不是河谷修建,是經過一個海拔200米-300米之間的鞍部,A錯誤;丙方案是在
200米-300米之間修建,沒有明顯的高低變化,B、D錯誤;讀圖可知,圖中丙線路所在
區域海拔在200?300米,地勢起伏較小,穿過的等高線較少,地形較為平坦,工程量
小;丁線路先后兩次跨過300米等高線,地勢起伏大,工程量大。丙線路并沒有沿河谷修
建,調水線路整體地勢南高北低,有利于河水自流。C正確。故選C。
【3題詳解】
分水嶺是相鄰流域的界線,一般為分水嶺最高點的連線。圖示區域兩河之間將山脊線、山
頂等海拔最高點連接起來的連線大致為東北-西南走向,D正確,ABC錯誤。故選D。
【點睛】分水嶺是指分隔相鄰兩個流域的山嶺或高地,河水從這里流向兩個相反的方向。
在自然界中,分水嶺較多的是山嶺、高原,但也可以是微緩起伏的平原或湖泊,甚至有的
河流成為兩個流域的分水嶺,分水線是分水嶺的脊線。
17.西藏阿里地區多鹽湖,湖岸自然結晶了厚厚的鹽層。當地居民選擇春夏之交到鹽湖直
接取鹽裝袋。下圖示意當地居民的主要取鹽地點。據此完成下列各題。
7.推測西藏阿里地區鹽湖的主要成因是()
A.地殼隆升,海水外泄B.地殼斷裂,降水匯集
C.河流堰塞,河水匯集D.冰川侵蝕,積水成湖
8.當地居民選擇在春夏之交取鹽的主要原因是()
A.太陽高度大,太陽輻射強B.蒸發旺盛,湖泊水位低
C.降水豐富,河流攜帶鹽類充足D.湖水溫度高,入湖取鹽便利
參考答案:
7.A8.B
7.青藏高原地區曾是海洋,后因地殼變動,隆起抬升為高原。西藏阿里地區鹽湖的主要
成因是地殼隆升,海水外泄,在洼地存留的海水和積聚的冰雪融水形成湖泊。水分蒸發,
鹽分增加,形成鹽湖,A對。地殼斷裂、河流堰塞、冰川侵蝕等不是湖泊主要成因,B、
C,D錯。
8.當地居民選擇在春夏之交取鹽的主要原因是蒸發旺盛,湖泊水位低,鹽床出露,易取
鹽,B對。夏季太陽高度大,太陽輻射強,A錯。位于高原內部,降水少,C錯。高原上氣
溫低,湖水溫度低,D錯。
點睛:青藏高原地區曾是海洋,西藏阿里地區鹽湖的主要成因是地殼隆升,海水外泄,洼
地積水,水分蒸發、鹽分積累形成。春夏之交取鹽的主要原因是蒸發旺盛,湖泊水位低,
鹽床出露,易取鹽。
18.讀某地地層剖面示意圖(圖6),回答第28?29題。
固鬻侵入型巖漿巖0變質巖二風化物
圖6
28、圖中各巖層的形成,按由先到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③一一②一一①一一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4)
D.①——②——③——④
2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L時a、b地表形態差異的原因是巖層年代不同
②L時a、b地表形態差異的原因是地質作用的差異
③地表由L演化為L?過程中,經歷了下降運動
④地表由L演化為L?過程中,伴隨著圖中褶皺的產生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參考答案:
DD
19.讀某地7月份的平均氣溫圖,回答
A、B兩地的地形可能是
A.同為盆地B.A為山地、B為盆地
C.同為山地D.A為盆地、B為山地.
參考答案:
C
20.太陽巨大的輻射能量來自()
A.太陽內部的核聚變B.太陽內部的核裂變
C.太陽表面劇烈的太陽活動D.太陽表面的磁爆炸
參考答案:
A
21.表格①②③④代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柬埔寨、日本、蒙古四國的耕地、牧場
(牧草地)、森林等用地占國土面積的比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國家分別是
耕地(%)牧場(%)森林(%)其他(%)
①12.91.268.217.7
②21.88.559.210.3
③().882.56.510.2
④3.()3.63.789.7
A.阿聯酋、柬埔寨、日本、蒙古
B.日本、柬埔寨、阿聯酋、蒙古
C.日本、柬埔寨、蒙古、阿聯酋
D.柬埔寨、阿聯酋、日本、蒙古
參考答案:
c
22.下圖為地中海地區冬季雨率等值線圖(冬雨率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
單位:%)o讀圖,回答12?13題。
12.關于地中海地區冬雨率等值線的分布規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自北向南冬雨率遞減B.從內陸向沿海冬雨率遞減
C.自西北向東南冬雨率遞增D.自沿海向內陸冬雨率遞增
13.根據圖示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巴塞羅那的冬雨率與羅馬相同B.東南部受西南季風影響時間
長,冬雨率高
C.的黎波里的冬雨率遠高于雅典D.西北部受盛行西風影響時間
長,冬雨率低
參考答案:
12.C13.D
解析:12題,根據圖中冬雨率等值線大小及分布狀況可知,地中海地區冬雨率等值線的
分布規律是自西北向東南冬雨率遞增,C正確。
13題,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巴塞羅那的冬雨率低于羅馬,A錯;東南部受西南季風影響
時間短,冬季降水集中,冬雨率高,B錯;的黎波里的冬雨率與雅典相同,C錯;西北部
受盛行西風影響時間長,降水比較均勻,冬季降水比例相對較小,所以冬雨率低,D正
確。
【思路點撥】正確解讀圖中信息是解題的關鍵,本題難度中等。
【知識點】本題考查冬季雨率、氣候類型特點。
23.12012?江蘇卷】下圖是1990—2010年我國能源消費與GDP增長變化圖。讀圖
回答16?17題。
“
4o”
w
2s
2o
B
lo
$
e
l
)
是(
長特點
P的增
與GD
消費
能源
16.
低
2年最
費200
源消
P能
位GD
A.單
下降
開始
007年
費量2
源消
B.能
相同
增速
年均
DP的
費與G
源消
C.能
勢
下降趨
消費呈
P能源
位GD
D.單
)
(
關系是
增長的
GDP
源與
17.能
長
DP增
減緩G
長會
費增
源消
A.能
大小
源儲量
地區能
取決于
長速度
DP增
B.G
要因素
長的重
消費增
響能源
長是影
DP增
C.G
要
長的需
高速增
GDP
滿足
可以
富,
源豐
國能
D.我
:
答案
參考
C
17.
16.D
量和
源消費
我國能
以看出
讀圖可
系。
P的關
與GD
消費
能源
我國
考查
本題
題,
第16
展和
技的發
我國科
,隨著
增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478-2025汽車輪胎性能等級標識通用要求
- 股票市場投資心理的試題及答案
- 課題申報書格式
- 理清注冊會計師考試整體框架與思路試題及答案
- 內科課題申報書
- 微生物檢驗技師證書考試項目總結與試題
- 綠化勞務分包合同草案
- 廉潔從業案例
- 2025年注會考試知識盲點試題及答案
- 課題立項申報書制作
- 【人工智能賦能小學體育教學的對策探究(論文)3800字】
- 設計(技術)變更申報審批單
- (高清稿)DB44∕T 2515-2024 水利工程水文化設計導則
- Unit 3 They are playing.(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湘魯版英語四年級下冊
- DB3502T 090-2022 居家養老緊急事件應急助援規范
- GB/T 23587-2024淀粉制品質量通則
- 珠子參免疫調節作用及其應用
- DB32T 4793-2024 球墨鑄鐵管排水系統應用技術規程
- 2022-2023學年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期中測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鹽城市鹽都區2023-2024學年四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末模擬檢測卷
- Academic English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杭州醫學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