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NZ 213-2023 綠色食品箬陽龍珍茶生產全程質量控制技術規范_第1頁
TZNZ 213-2023 綠色食品箬陽龍珍茶生產全程質量控制技術規范_第2頁
TZNZ 213-2023 綠色食品箬陽龍珍茶生產全程質量控制技術規范_第3頁
TZNZ 213-2023 綠色食品箬陽龍珍茶生產全程質量控制技術規范_第4頁
TZNZ 213-2023 綠色食品箬陽龍珍茶生產全程質量控制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X55

T/ZNZT/ZNZ213—2023綠色食品箬陽龍珍茶生產全程質量控制技術規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qualitycontrolofgreenfoodRuoyanglongzhenteaduringwholeprocessofproduction2023-09-15發布 2023-10-15實施浙江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學會 發布T/ZNZ213T/ZNZ213—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1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浙江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學會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營養研究所、金華市婺城區經濟特產站、金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任曉晉、劉巖、鮑苗青、胡桂仙、賴愛萍、厲尹翔、朱加虹、徐雅萍、王昊、王君虹、鄭亞楠、張玉、李雪、孫素玲、白麗萍、丁李貝、余志洪、李文鴻。T/ZNZ213T/ZNZ213—2023PAGEPAGE1綠色食品箬陽龍珍茶生產全程質量控制技術規范范圍本文件適用于A級綠色食品箬陽龍珍茶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規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771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11767茶樹種苗GB1488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NY/T288綠色食品茶葉NY/T391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NY/T39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394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NY/T658綠色食品包裝通用準則NY/T896綠色食品產品抽樣準則NY/T1055綠色食品產品檢驗規則NY/T1056綠色食品儲藏運輸準則NY/T2172標準茶園建設規范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箬陽龍珍茶Ruoyanglongzhentea43、組織管理(應建立與生產相適應的組織結構,明確崗位職責。根據生產需要配備必要的技術人員、生產加工人員和質量管理人員。應定期對員工進行公共衛生安全、食品衛生安全和茶葉生產技術知識更新培訓,并保存培訓記錄。(每個茶葉生產區域應至少配備1名受過應急培訓、并具有應急處理能力的人員。直接接觸茶葉產品的人員應進行體檢,并取得健康證明。文件管理操作程序應包括人員培訓程序、衛生管理程序、農業投入品使用程序、茶園管理計劃等;作業指導書應包括品種選擇、種植、土肥水管理、樹冠管理、病蟲害防控、鮮葉采摘、加工、包裝、貯藏、運輸、銷售等過程。基地選擇與設施基地選擇產地環境應符合NY/T391的要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對產地環境進行調查和評估,并保存相關的檢測和評價記錄。——基地的歷史使用情況以及農藥殘留和重金屬污染等情況。——周圍農用、民用和工業用水的排污和溢流情況以及土壤的浸蝕情況。——基地設施物資倉庫盥洗室基地設有盥洗室,并保持盥洗室的清潔衛生,便于人員清洗污染物。廢棄物收集設施農業投入品管理采購NY/T393和NY/T394的要求。貯存(使用器械宜分類專用。每年至少校驗1次,使用前應確保潔凈并定期維護,使用后及時清洗干凈。栽培管理品種選擇選擇群體種(鳩坑)、龍井43、烏牛早、白葉一號、春雨一號等茶樹品種。種苗質量應符合GB11767的規定。合理定植定植宜在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或2月中旬至3月上旬進行。茶苗種植規格應符合NY/T2172的規定。新種植茶園宜配備必要的遮陰樹、行道樹、防風林。施肥管理10月份施基肥。每畝用菜籽餅100kg~150kg或畜禽糞有機肥150kg~200kg;茶樹專用肥20kg~30kg(18-8-12或相近配方)。有機肥和茶樹專用肥拌勻后撒施。注:1畝≈667m2。水分管理栽植后澆足定根水。可采用滴灌、噴灌等科學節水灌溉。樹冠管理定型修剪幼年茶樹需要3次~4次定型修剪;成年茶樹重修剪和臺刈后第二年可進行定型修剪。輕修剪1次~2次,宜在春茶季后和秋末進行。深修剪當茶樹冠面出現較多雞爪枝、纖細枝、節節枝時,剪除雞爪枝、節節枝、細弱枝,修剪深度約為8cm~12cm,剪后冠面呈弧形。宜在春茶季后立即進行。重修剪1/3~1/2,約離地40cm左右剪去地上部樹冠,以更新復壯茶樹樹冠。宜在春茶季后進行。臺刈cm~10cm處切割,要求切口平滑、傾斜、不撕裂莖桿。宜在春茶季后立即進行。病蟲草害防治防治原則農業防治物理防治(385nm42015畝~20畝13月至10cm,懸掛2周~3周后移除。生物防治化學防治農藥使用應符合NY/T393的規定,優先采用蟲螨腈、茚蟲威、唑蟲酰胺、啶氧菌酯等高效低水溶鮮葉采收采收容器應采用通風性良好的竹筐、竹簍等,保持干凈整潔,定期清洗、維護。采摘后的鮮葉應及時運至茶廠進行驗收、分類攤放、加工。鮮葉分級見表1。表1箬陽龍珍茶鮮葉分級要求等級要求特級一芽一葉初展為主,少量一芽二葉。一級一芽一葉至一芽二葉初展。二級一芽二葉為主,少量一芽三葉。茶葉加工加工環境應符合GB14881的規定,加工場所室內通風,清潔,無異味,無外來粉塵、空氣污染。加工工序鮮葉攤放-殺青理條成形-攤涼回潮-二青-攤涼回潮-輝鍋-分篩。加工技術鮮葉攤放1cm~3間不少于4h。攤放程度應達到葉表失去光澤,葉質萎軟,青草氣減退,清香顯露。殺青理條成形適宜采用扁形茶炒制機。鍋溫、投葉量視機型而定,葉溫在80℃~100℃左右。鍋溫應先高后低殺青時間為4min~6min1.0min~1.5min~2min,至茶葉基本相互不粘手止;第三階段是做扁的重要40%左右。攤涼回潮40℃~50℃左右,速度為20min~30min。二青適宜采用扁形茶炒制機。鍋溫、投葉量視機型而定,葉溫一般在80℃~90℃左右。期間逐漸加壓總時間3min~4min攤涼回潮同11.3.3。輝鍋75℃~80℃左右,輝鍋時間在min~40min為宜。加工過程中定期檢查筒體內在制茶葉的干燥度與形狀,以茶葉不出現碎末為宜,出鍋前2min~3min,可適當提高溫度。輝鍋程度應達到茶葉呈挺直、光滑,結束后含水量不超過6%。手工輝鍋采用手工炒制。投葉量以手抓鍋內茶葉三分之二能控制為宜,葉溫在75℃~80℃3min~5min二階段是茶葉收條成形階段,時間一般在5min~15min;第三階段是磨光提香的重要時段,時間一般在3min~5min18min~30min,含水率在6%左右。前期多采用抓、扣、推手法,其間穿插運用壓、磨等手法。分篩適宜采用風選機等設備去黃片、茶毛、碎末等,揀梗剔雜,待葉溫下降后分級歸堆。包裝與儲運包裝標識操作場地的內外環境應整潔、衛生,根據需要設置消毒、防塵、防蟲、防鼠等設施和溫濕度調節裝置。相關設備適用范圍和精度等應符合質量檢驗要求,易于清潔,便于操作,確保安全性,NY/T658GB7718應有獨立、安全、衛生的貯存場所和設施,防止日光照射,有避光措施。貯藏庫宜控制溫度50%1056的規定執行。運輸工具應清潔、干燥、無異味、無污染;不與易串味物品以及可能帶來污染的貨物混裝運輸;應配備必要的保鮮、冷藏等設施;運輸中應防雨、防暴曬;應按照NY/T1056的規定執行。質量管理取樣檢測取樣按照NY/T896的規定執行。檢驗按照NY/T1055的規定執行,產品感官品質、理化指標應符合表2的要求,衛生指標應符合NY/T288的規定。表2箬陽龍珍茶感官品質及理化指標要求等級感官品質理化指標條索色澤湯色香氣滋味葉底水分/分/水浸出物/酚/維/特級扁直呈箬葉形嫩綠潤嫩黃綠,清澈明亮清高帶箬葉香鮮醇回甘嫩綠明亮≤7.0≤6.5≥38.0≥13.0≤15.0一級扁直呈箬葉形黃綠潤杏綠明亮栗香醇厚尚鮮黃綠亮二級尚扁呈箬葉形黃綠尚潤黃綠,亮純正醇厚黃綠尚明可追溯體系應建立可追溯體系,宜采用產品編碼或二維碼等現代信息技術編制追溯碼。生產基地保留生產中涉及的各種物料原始憑證票據和記錄文件,包括農業投入品采購、貯存及使用、茶葉栽培、病蟲害防治、鮮葉采摘。加工主體應保留茶葉加工、包裝標識、貯藏、運輸和銷售等記錄,生產批號作為加工過程各項記錄的唯一編碼,包括產品名稱、產品產地、田塊號、采收時間、加工批次等信息內容。各類檔案記錄應至少保存2年。投訴處理和產品召回對產品的意見反饋及有效投訴,應立即追查原因,采取相應糾正措施,并保持記錄。對于問題產品,應及時通知相關方(管理部門、客戶、消費者),并快速、有效的召回。內部自查應建立內部自查制度,對質量安全管控、基地內部制度執行、檔案記錄等進行自查,每年自查不少于1次,并保存自查記錄。根據內部自查結果,對不符合要求的,應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及時糾正并記錄。附 錄 A(資料性)綠色食品箬陽龍珍茶生產推薦用藥清單綠色食品箬陽龍珍茶生產推薦用藥清單見表A.1。表A.1綠色食品箬陽龍珍茶生產推薦用藥清單農藥名稱有效成分含量劑型每畝制劑用量施用方法短穩桿菌100億孢子/mL懸浮劑500倍液~700倍液噴霧,1~2齡幼蟲中高峰期茶核·蘇云菌1萬PIB/μL,2000IU/μL懸浮劑100mL~150mL正反葉片噴霧,1~2齡期印楝素1%微乳劑27mL~45mL噴霧,若蟲盛發初期茚蟲威150g/L懸浮劑20mL~25mL噴霧,若蟲期發生期唑蟲酰胺15%懸浮劑18mL~26mL噴霧,若蟲盛發初期蘇云金桿菌6000IU/μL懸浮劑100倍液~200倍液噴霧,發病初期苦參堿0.3%水劑90mL~120mL噴霧,幼蟲盛發期礦物油99%乳油300mL~500mL噴霧,發病初期石硫合劑45%結晶粉150倍液噴霧,11月~12月無芽期藜蘆根莖提取物0.5%可溶液劑600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