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教案上冊_第1頁
四年級語文教案上冊_第2頁
四年級語文教案上冊_第3頁
四年級語文教案上冊_第4頁
四年級語文教案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四年級語文教案上冊四班級語文教案上冊1

【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

1、能認讀本課生字詞,理解不懂的詞語。

2、通過閱讀課文,了解烏塔是如何獨自一人游歐洲的。

〖技能訓練點

1、訓練同學在閱讀課文時要仔細思索,要有自己的見解。

2、培育同學的自學技能。

3、訓練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德育滲透點

使同學從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件事中受到啟示:我們中國孩子也應當學會自強。

【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

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同學著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

〖疑點

1、14歲的烏塔為什么要獨自一人游歐洲?她就不怕遇到危急嗎?遇到困難時,她會怎樣解決?

2、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她的爸爸媽媽會不會擔憂她?她的父母對此事會怎樣想?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喜愛旅游嗎?你們或許到過許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誰到過什么地方?

生:我去過廣州,我爸爸在廣州打工。

生:我和爸爸去過遠安公園。

師: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位德國小姑娘——(板書:烏塔),看看她是怎樣旅游的?

二、指導同學自學課文

1、出示幻燈片:

⑴可以先讀一讀閱讀提示,依據提示去自學。

⑵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在感受深的句子、段落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2、同學自學課文。

3、溝通初讀感受,提出疑難之處:

師:同學們讀得可真仔細!看樣子烏塔的事對同學們的觸動還是蠻大的。

課文講了是什么事呢?

生:課文講了“我”在羅馬下了車,遇到一個叫烏塔的小伙伴,她告知“我”她一個人趁暑假游歷了歐洲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希臘,她還告知“我”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略)

(師:假如能抓住要點,簡約點說就好了。)

生:課文講了一個叫烏塔的小伙伴一個人在外面旅游。

(師:很精煉。)

生:課文講了“我”在外國旅游的時候,看到一個小伙伴才14歲,就一個人到外國去旅游去了。

(師:很完整。)

師: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些什么感受?

生:烏塔這么小就能一個人出國旅游,太了不得了。

生:好能干啊!

師:是啊,烏塔才14歲,就能一個人出國旅游,可真不簡約。可是她不是隨意就出國了,她還做了不少的預備呢!同學們在讀書過程中還遇到什么問題嗎?

生:烏塔一個人出國旅行,她就不怕嗎?遇到壞人怎么辦?

生:烏塔出國旅游要多少錢?錢從哪兒來的?

生:她的大人莫非放心她到外面去嗎?

師:是啊,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對她的做法怎么看?讓我們帶著問題再來讀課文,大膽的說說你的看法。

三、再讀感悟,研討釋疑

1、同學帶著問題去讀書,仔細思索,自讀自悟。

2、小組內溝通爭論。

3、全班溝通,互助解疑:

⑴老師引導同學著重研討“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

師:烏塔獨自一人旅游歐洲,你怎么看?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生:我覺得烏塔這樣做很了不得。(為什么呢?)她才14歲,敢一個人出國旅游。的確了不得。

師:有不同的看法嗎?(生緘默)假如是你,你會這樣做嗎?

生:我不會這樣做。假如我一個人跑到外面去玩,爸爸會打死我的。

(笑。)

師:烏塔為什么能一個人跑到歐洲去旅游呢?

生:她爸爸媽媽知道,讓她去的。

(為什么她爸爸媽媽那么支持她?)

生:由于她做了充分的預備。

師:烏塔為了這次旅行做了哪些預備?

生:烏塔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徑和日程;

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急和困難時懇求援助,再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她還用了三年的時間預備這次旅行,閱讀了許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

她還自己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

師:烏塔花了三年,做了這么多的預備,才能到歐洲旅游。她可不是打的無預備之仗哦。

⑵談一談你對“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滿”這句話的理解。

師:烏塔為什么要一個人游歐洲呢?

生:烏塔說: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滿。我從電視上常常看見意大利,但只有親自來到這里,它的漂亮才深深感動了我。

師:為什么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滿?

生:電視上的都是假的。(笑)

生:電視上的和真正的世界不一樣。我上次到廣州去了,看到了輪船,和電視上的就是不一樣,比電視上的要大得多。還看到了大海,雖然在電視上也看到過海,但是和真正的大海比,真正的大海的浪好大,在電視上是看不到的。

師:說得真好。有些事物要自己親自去感知的。

⑶你認為中國的孩子缺少樂趣嗎?

師:烏塔說:中國孩子缺少許多樂趣,你認為呢?

生:我認為她說得對,中國的孩子爸爸媽媽管得太嚴了。要是我們也能像烏塔一樣到全國各地去旅游就好了。

生:我覺得我們農村的最可憐。海也看不到,成天只看得到山。

……

四、指導同學爭論溝通,結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見解

1、爭論溝通,請同學積極發表見解:

(出示幻燈片2。)

⑴可不能像烏塔一樣單身外出旅游?

⑵自強精神與冒險有什么區分?怎樣才算自強?

⑶從烏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發,受到了什么啟示?

可以選擇你感愛好的話題來談。

2、小結,老師提出自己的建議:

⑴我們應當向烏塔學習她的獨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去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靠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技能。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長同意和充分預備。

五、布置實踐作業

(幻燈片3。)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聽聽他們的看法。

2、寫一篇讀后感《由烏塔所想到的》。

【板書設計】

設計好旅行路徑、日程

查警察局電話號碼獨自一人游歐洲

給家里打電話(寄明信片)

為旅行預備三年

【教后反思】

我在備這節課的時候始終把握了兩點。一是放手讓同學自己讀書。只有同學充分的讀書,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二是抓住重點問題,重點開展爭論。這節課抓住兩個問題“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有什么看法”、“你認為中國孩子缺少樂趣嗎?”開展爭論,所謂綱舉目張,帶動了對課文的理解,我認為這才是閱讀課文的最高效率的方法。

四班級語文教案上冊2

教學目標:

讀準字音,豐富詞匯。

2.感受打比方的寫法的好處。

3.閱讀短文,體會的思想感情。

4.讀、背古詩,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5.通過言語訓練提高表達技能。重點難點:重點:能說會道難點:學習仿寫句子,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特點。

教具預備:課件及圖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語海暢游漢字真有趣

1.讀一讀,看誰讀得最正確。

2.讀一讀,想一想:每組的字為什么讀音不相同?

3.同學爭論

。4.老師點撥:漢字就這么有趣,同一個漢字,在不同的詞語里,讀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5.讓同學多讀幾遍,讀準多音字的讀音,并理解每個字在詞語里應當讀特定的讀音。

6.拓展:你還能說出其它的多音字嗎?

二.語海暢游詞語搭配

1.出示童年開花圖,以童年這中心詞,讓同學在四周填上合適的詞語

2.如:童年趣事,童年生活,歡樂的童年

3.合作溝通:四人小組互讀、互聽、相互訂正。

4.拓展:你還能用更多的詞進行搭配嗎?如:漂亮的田野、綠油油的田野、一望無際的田野

5.老師小結。

三.語海暢游照樣子寫句子

自由讀例句,體會句子的特點。

2.同學爭論:這個句子描寫的事物是蘆葦,聯想的事物是桅桿。把蘆葦比作小船上的桅桿,我們把這樣的句子稱作打比方的句子或比方句

3.同學照樣子寫幾句打比方的句子。

4.合作溝通:四人小組互讀、互聽、相互訂正。

5.老師小結。

四.背誦古詩,積少成多

1.輕聲讀古詩,不認識的字,看拼音多讀幾遍。

2.將古詩大聲讀給同桌聽,同桌用心聽,觀賞,指引。

3.再讀詩句,想象畫面,比誰讀得最有味道。

4.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背詩句。

5.拓展:課外收集描寫田園風光的詩句。

五.閱讀平臺《一只小鳥》

1.輕聲自由讀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講了什么?從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2.細讀短文,把自己最感愛好的地方多讀幾遍,并說說為什么?

3.再讀短文,爭論:

(1)你想對那只小鳥說些什么?

(2)你還想對用子彈打鳥的孩子說些什么?

四班級語文教案上冊3

教學目標:

1.理解句子間的規律關系,學習簡約的推理。

2.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制造性地復述課文。

3.了解故事內容,理解宴子出訪楚國時表現出的聰慧、才智和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

教學重點:

學習開展想象,制造性地復述課文。

教學難點:

能比較精確地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理解題意,介紹背景

晏子,姓宴名嬰,字平仲,“子”是古代對人的尊稱?!笆钩背鲈L楚國,即受齊國之命,代表齊國到楚國去執行外交任務。故事發生在春秋末期,“春秋”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時代,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5年這段時間。因魯國的編年史書《春秋》包括了這段時間而得名。

二、學習第一段

讀課文,以“閱讀思索”第一題為線索,把楚王“只好”穿插進去。先以“楚王為什么要污辱晏子”從課文第一自然段中找出相關的句子,讀或說出來。

三、學習第二段

1.楚王是怎樣污辱晏子的?默讀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先畫出有關的句子,讀或說出來。

2.晏子是怎樣對待的?從第三、四、五自然段中畫出晏子言行的句子,然后讀或說出來。

3.晏子三次辯駁楚王的策略(方法)是什么?明確:第一次宴子采納藐視對方,抬高自己,進而壓倒對方的方法辯駁了楚土,維護了齊國的尊嚴。第二次晏子采納了先壓低自己,再貶低對方的方法辯駁了楚王。第三次晏子采納了先舉實例,再說同樣的人在不同的國家表現不同,用類比的推理方法,揚齊抑楚,維護了齊國的尊嚴。

4.楚王聽了晏子的話是怎樣做的?為什么“只好”這樣做?明確:楚王在才智過人的晏子面前弄巧成拙處于被動尷尬的境地。

四、為什么楚王不敢不敬愛晏子了?

明確:楚王領教了晏子的聰慧才智,不敢再生污辱、取笑宴子的念頭了。

五、作業指導:

學習制造性復述。

依據“閱讀思索”第2題的提示,想象晏子的心理活動,進一步展示晏子機敏地識破楚王的伎倆,奇妙應付,維護了齊國尊嚴的品質。

1.把每一提示想想,再找同學說說。

2.把這個事項前后的內容連起來說說。

3.最末把全文連起來制造性地復述。

四班級語文教案上冊4

教學目標:

1、學習閱讀的方法,養成提問的習慣。

2、對比形近字的用法,學習設問句。

3、熟讀并背誦名言警句。

教學重點:

1、養成提問的習慣。

2、積累古詩詞。

教學難點:

學習閱讀的方法,養成提問的習慣。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閱讀的方法,養成提問的習慣。

2、對比形近字的用法,學習設問句。

一、導入新課

導入類型:談話導入。

這一單元的課文我們學完了,知道了閱讀要從不同角度去思索,提出問題。我們都有了很多的收獲?,F在,看看語文園地這個版塊,給我們預備了哪些知識吧。

(板書設計:語文園地二)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板塊一:溝通平臺

1、讀一讀,找規律。

出示課件

(1)閱讀時要動腦筋,積極提出問題。

(2)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讓自己的思索更加全面和深入。

(3)篩選出最值得思索的問題,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4)要養成敢于提問、擅長提問的習慣。

①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②說一說自己是否有同樣的體會,你還有什么獨特的見解?

③同學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和體會。

④全班溝通。

⑤鼓舞同學在閱讀中要開動腦筋,擅長思索、勤于提問,做學習的主人。

2、練一練,學運用。

預設:

我們提出的問題,可以是對文章中一個詞語,一句話的理解,可以是對課文內容的把握,還可以是對文章主題的概括。

同學溝通自己的觀點。

3、我溝通,我積累。

平常你還有哪些好的閱讀方法,與大家共享溝通一下。

我們在讀書時,要積極地提出問題,擅長思索,才能深入挖掘書中知識。

(板書設計:閱讀的方法)

設計意圖:設計這個環節,總結了這一單元的閱讀方法,援助同學學會正確的朗讀。

版塊二:識字加油站

1、讀一讀,找規律。

課件出示駐扎蛀蟲拄拐

捐款娟秀手絹

花苞冰雹鮑魚

(1)讓同學大聲朗讀這些詞語。

(2)這些詞有什么共同點?

每一組字都有相同的部件加上不同的偏旁,都是形聲字,讀音只是聲調不同。(板書:形聲字)

同學們可以依據每個字的偏旁來區分這些字的意思。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置是教給同學字的組成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2、練一練,學運用。

讀句子,選擇正確的字填空。(只填序號)

①駐②蛀③拄

(1)戰士們日夜()守著祖國的邊疆。

(2)()著拐杖的老爺爺漸漸地向前走著。

(3)這幾天弟弟的牙好疼呀,原來是有()牙了。

①娟②捐③絹④涓

(4)媽媽買了一個新手()。

(5)一股()()清泉從山上流了下來。

(6)同學得了重病,我們積極給他()錢。

(7)老師的板書,字跡()秀,我很喜愛。

3、我拓展,我積累。

讓同學舉一些像這樣的詞語。

(方仿訪紡)

板塊三:詞句段運用

(一)比較下面成語的說法,選一兩個說句子。

1、讀一讀,找規律。

(1)讀成語,理解這些成語的意思。

一不做,二不休:指事情既然做了開頭,就干脆做究竟。

一是一,二十二:有一說一,有二說二。

三下五除二:形容做事及動作干脆利落。

bajiu不離十:指與實際狀況很接近。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顧一切,不問是非情由。

(2)用“一不做,二不休”和“三下五除二”造句。

到這地步,一不做,二不休,我是打算拼一拼拼了。

他三下五除二地解決了問題。

總結:這些詞都是成語典故,都有肯定的含義。

(板書:成語典故)

2、練一練,學運用。

選擇一兩個說句子。

(我不敢說是對他特別熟識,不過講猜想的話,我或者能猜個bajiu不離十。

媽媽三下五除二就把幾間屋子整理得干潔凈凈了。)

3、我拓展,我積累。

這樣含有數字的成語還有許多。

三思而后行、一物降一物、一字值千金、三寸不爛之舌、五十步笑百步。

一步一個腳印、三句話不離本行、一發不可整理、三過家門而不入。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置,目的是讓同學理解成語的意思,有助于提高同學理解成語和用運成語的技能。

(二)讀下面的句子,留意問號的用法,再照樣子寫一寫。

1、讀一讀,找規律。

課件出示

在漆黑的夜里,飛機是怎樣做到安全飛行的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的啟示。

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

靠什么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

(1)大聲朗讀書中的句子。

(2)思索并說一說這是什么句?

設問句就是明知故問,自問自答。

(板書:設問句自問自答)

2、練一練,學運用。

照樣子寫一寫。

(1)夏紅學習成果為什么特別優秀?由于她學習刻苦。

(2)社會有這樣大的進步,靠的是什么?靠科學技術的能量。

3、我拓展,我積累。

像這樣的設問句還有許多。

莫非地球的資源是取之不盡的嗎?當然不是。

三、課堂小結

今日我們學習了溝通平臺知道了要養成敢于提問、擅長提問的習慣、識字以及詞句段的運用,盼望同學們多積累好詞好句。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熟讀并背誦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同學們,今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語文園地二,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學習名言警句。

二、日積月累

1、讀一讀,找規律。

學習文言文里的語句。

課件出示:

a、好問那么裕,自用那么小?!渡袝?/p>

b、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

c、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獫h王充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唐韓愈

e、為學患無疑,疑那么有進?!侮懢艤Y

(1)朗讀這寫語句,說說你讀了以后了解到里什么。

(2)同學自由發言,老師小結:讀句子,我們發覺這些句子都和“疑問”有關,說明提問題在學習、做事等方面是特別重要的。我們大體了解這些句子的意思,再進行積累。能用到我們的說話和習作中更好。

(3)說意思。

①虛心好問的人氣度就寬宏,自以為是的人氣量就狹小。

②要博學多才,就要對學問具體地詢問,徹底搞懂,要慎重地思索,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

③不學習自能知道,不問別人自己就懂得了,從古到今做事情,還沒有這樣的人。

④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賢人,誰能沒有過失?

⑤讀書做學問就怕發覺不了問題,只有帶著問題學習才能進步。

(4)同學讀讀背背。

(5)測試同學背誦狀況。

2、練一練,學運用。

選擇合適的句子填空。

①為學患無疑,疑那么有進。②好問那么裕,自用那么小。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1)()因此,我們的好多疑問可以通過讀書、請教他人、從生活中去感悟來解決。

(2)凡事要想辦好,就得向德高望重的老人請教。()

(3)()因而,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擅長思索,擅長發覺問題,這樣我們才能不斷進步。

3、我拓展,我積累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禮記?學記》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墩撜Z?公冶長》

◎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問。——鄭燮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會了名言警句,明白了其中蘊含的道理。盼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多多積累、運用這些名言警句,使我們的文章更精彩,指導我們為人處世更加合理規范。

四、課后作業

搜集名言警句,溝通,背誦。

課后反思

勝利之處

1、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著重了知識的落實,在扎實上下了功夫,進行了拓展,并設計了合理的練習,降低了同學學習的難度,如在“識字加油站”的練習中,我設計了讓同學舉形聲字的詞語,讓他們按部就班地掌控了知識。

2、在“詞句段運用”的授課中,由于同學對這成語很生疏,所以,我通過朗讀、講解,讓他們身臨其境地去體會,去感悟,這樣同學們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成語的意思,理解起來也就簡單多了,并讓同學們運用,加以鞏固。

不足之處:

在講授“日積月累”時,講得不夠具體,沒有照看到學困生的接受技能,因此,有的同學沒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要實時總結閱歷教訓,讓自己的教學有較大幅度地提高。

四班級語文教案上冊5

教學預備

教學目標

1.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奇怪、宏偉、壯麗,激發喜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2.認識“罩、屹”等生字,會寫“潮、稱”等生字,能夠正確讀寫詞語。

3.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并能與他人溝通感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同學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奇妙壯麗。

2.體會課文中的重點語句,想象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愛好

“八月十八潮,壯麗天下無?!?蘇軾)“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范仲淹)“千里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的臺?!边@些精美的詩句都是對錢塘秋潮的詠贊。同學們,你們還能吟誦有關錢塘潮的其他詩句嗎?你們還知道錢塘江的哪些相關資料呢?請為大家展示一下吧!(同學吟誦詩句或介紹錢塘江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錢塘江大潮如此壯麗、宏偉、氣概磅礴,那么我們一起來觀看這一奇觀吧。齊讀課文《觀潮》。

2.提出讀書要求:自己輕聲讀課文,標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

3.文章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內容?(錢塘江大潮的壯麗景象。)

三自主學習,識字解詞

1.借助拼音,讀準生詞。

2.依據字的組成規律記憶字形。把難寫的字在生字表下方寫兩遍,找出簡單寫錯的字的形近字,寫在生字下方。

3.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不懂的查查詞典。

4.同學匯報自己的學習狀況。

(1)讀音:“薄霧”的“薄”應讀bó。

(2)指導難寫字。

①“罩”下邊不是“桌”,應寫成“卓”。②“薄”是上下結構,不要寫成左右結構。

③“昂”下邊的左半部是“”,不要寫成“”。④“貫”上半部分的筆順是,共四筆。

(3)理解詞語。

①覆蓋:像籠子一樣罩在上面。一般指云、霧、光把景物遮蓋、罩住。

②矗立:像山峰一樣高聳而穩固地立著,常用來比方堅決不可動搖。

③假設隱假設現:似乎隱蔽在那里,又似乎顯露出來。形容隱朦攏約。

④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地面裂縫。后用以形容巨大的聲響,也比方突然發生的重大變故。

四默讀課文,理清層次

1.默讀課文,看看第2~5自然段是按什么順次寫的,第1自然段與下文是什么關系。

(時間順次,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總分關系。)

2.小組爭論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錢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觀。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潮來前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潮來時的壯麗景象。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潮過后江面的景象。

1.結構繁復、簡單出錯的生字應給出適當的提示。如:“蒙”中間的短橫不能丟,在文中讀méng,并點明另兩個讀音:mēng和měng;“恢”中“忄”與“火”的書寫原那么是先兩點后中間;“昂”下左部不能多點或撇。

2.課文語言生動精美,讀來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宜多讀,還要引導同學在讀中體會字詞的含義。如:“天下奇觀”中的“奇”,“橫臥”中的“臥”。

3.抓住時間詞,引導同學理清寫作順次,把握全文。

1.學習課文,了解大潮來時宏偉、奇怪、壯麗的景象,激發喜愛祖國大好河山之情,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2.邊讀邊想象畫面,能聯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并能與他人溝通感受。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五分段感悟,體會情感

1.錢塘江大潮為什么被稱為天下奇觀呢?請讀第二部分。

(1)用“”畫出寫潮來時江面景象的句子,用“”畫出寫觀潮時人們心情的句子。?

(2)請同學讀相關的句子,分別用一個詞概括此時江面的特點及人們的心情。(鎮靜,急迫)

(3)再讀第二部分,看圖想畫面,體會江面的特點及人們此時的心情。

2.學習第三部分。

放“潮來時”的錄像。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心情如何?

讀第三部分,畫出寫“潮聲、潮形”的句子。

(1)知潮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