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文明建設單位事跡材料_第1頁
三個文明建設單位事跡材料_第2頁
三個文明建設單位事跡材料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三個文明建設單位事跡材料1.秦始皇修筑萬里長城始自今河南省靈寶市、河北省赤城縣相交的嘴子溝,至今浙江省臨海市黃巖區富山巖畫下,跨越了今7個省區,全長21,196.18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文物以及被世界文化遺產所認可的壯麗景觀之一,也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壯麗工程。長城的建設始于公元前220年,由秦始皇發動修筑,經過各個朝代的興廢維護和擴建,整個工程耗時2000多年。而秦始皇的修筑長城,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中國的國土安全,并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在修筑長城的過程中,秦始皇采取了多種先進的建筑技術和工程手段。首先,他規定了嚴格的修筑標準,採用了護城河、城墻、烽火臺等多種防御設施。其次,他組織了大量的勞力進行施工,各地的百姓都被動員起來,甚至還利用罪犯等人力資源。第三,他特別注重了戰略的布局和地形的利用,使千里長城沿山頂、山脊、山谷等地勢自然相銜接。秦始皇修筑長城的事跡,不但體現了他的雄心壯志和決心,也表明了他對國土安全、人民幸福的關切。長城的修筑不僅是一項文明建設的巨大工程,更是中國古代歷史的一座豐碑,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2.羅馬水道建設羅馬帝國是古代歐洲最偉大的文明帝國之一,其都市規模、文化底蘊和城市建設都與眾不同。其中,建設水道系統是羅馬城市規劃的一大特點。古羅馬的水道系統是一項復雜的技術工程,旨在解決城市的供水問題。這些水道系統將遠處的山泉、溪流和湖泊引入城市,為居民提供清潔的飲水和供水。羅馬的供水系統包括了維納利河上的亞奎亞多湖水道、阿戴爾馮水道、馬西亞水道等多條重要水道,全長達數百公里。在古羅馬的水道修筑過程中,工程師使用了各種創新技術。首先,他們利用地形和地勢,采用高低起伏、曲線設計等方式,以確保水流的順暢。其次,他們采用了巧妙的水力工學原理,設計了大量的水道設施,包括梯形渠槽、輸水管道、調節門等。此外,他們還修筑了水庫、水壩和水塔等設施,以調節水源的供應。這些技術的運用,使得羅馬城市得以享受到充足的供水,并為城市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羅馬水道建設的事跡,彰顯了古羅馬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也為后世的城市規劃和工程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在現代,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古羅馬水道帶來的遺址和文化景觀,這是對古羅馬文明輝煌的永恒見證。3.大運河的修筑中國古代歷史上大運河的修筑,是一項宏大的水利工程,連接了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和南方的長江流域,將大量的水資源和物資運輸加強起來,為中國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大運河的修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在歷史上,大運河曾經多次修建和開通,經過了不同的朝代和統治者的努力。然而,最值得一提的則是在公元7至13世紀的宋朝和元朝時期,大運河的修筑達到了巔峰。在大運河的修筑過程中,工程師們充分利用了地理條件和地形特點。他們設計了一系列的水閘、船閘、渡槽等工程設施,以適應不同區域的水位和船只的通行。此外,大運河還修筑了大量的堤岸和運河沿線的房屋、碼頭等建筑物,使得運河成為一條繁華的水上街道。大運河的修筑事跡,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筑水平的高超和工程技術的發展。大運河的開通,不僅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南北地區的經濟聯系和文化交流,也為后世的水利工程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經驗。通過以上三個文明建設單位的事跡材料,我們可以看到,古代文明建設單位不僅有著高超的工程技術和建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