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美育 課件 第五章 藝術美_第1頁
大學生美育 課件 第五章 藝術美_第2頁
大學生美育 課件 第五章 藝術美_第3頁
大學生美育 課件 第五章 藝術美_第4頁
大學生美育 課件 第五章 藝術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藝術美第一節音樂之美音樂是以各種樂音為表現對象,通過人們的聽覺反應引起審美活動的一種藝術形式。一、音樂藝術的特點

1.時空性。

2.情境性。

3.直覺性。

4.經驗性。二、音樂的分類音樂一般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類。聲樂是指用人聲演唱的音樂形式,演唱時可以有樂器伴奏。器樂是指完全使用樂器演奏或者以樂器演奏為主要表現手段的音樂。三、音樂欣賞的要點音樂欣賞既是一種審美活動,也是一種認知活動。音樂欣賞可以改善人的心境、培養人的生活情趣、激發人的生活熱情和振奮人的精神等。怎樣從音樂欣賞中獲得充分的審美體驗呢?主要應把握住以下幾點。(一)聆聽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的美首先為聽覺所感知,音樂欣賞要靠聽覺來實現,因此,聆聽不僅是感受和感知音樂的基礎,也是音樂審美的主要途徑。一般來講,音樂欣賞的基本過程是:音樂聲作用于人的聽覺器官,使人產生情緒的感染和激動,觸發人的想象與聯想,進而使人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感受和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鼓舞等。在這一過程中,聽覺占據著絕對主導的地位。(二)想象與聯想

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不僅以優美的旋律征服了千萬人,而且其深邃的意境能夠很自然地將人帶進一種境界,使人放飛思想,心靈徜徉。尤其是它那時而舒緩有致、時而激越昂揚的曲調,使人不由自主地隨著音樂進入一種月色凄清、水光瀲滟的情境之中,靈魂被一縷淡淡的憂傷撫慰著,情感和思想得到升華。(三)情感體驗音樂欣賞中的情感體驗可以通過三種途徑來實現:一是通過認真的聆聽來實現。二是通過想象和聯想來實現。三是借助于音樂標題和文字提示,結合欣賞者自身的生活經驗進行體驗。(四)形象與意境的再創造音樂情感和思想的不確定性,雖然讓人們很難用語言精確而具體地表述其內涵,也使人很難說清從中獲得的感受。這恰恰為人們提供了自由的想象再造空間,使人們能夠調集自己的生活經驗,充分發揮想象與聯想能力,對音樂形象或意境進行補充、完善和再創造,繼而從中獲得更加真切而強烈的情感體驗。(五)主題分析對音樂作品的理性欣賞是在感性認知的基礎上,對作品的旋律、節奏、曲式結構、作者的創作意圖和賦于作品的思想內容等進行分析,繼而把握作品的主題思想、表現形式、風格、表現手法等,以求強化審美主體的心理體驗,深入理解、領會音樂作品的思想內涵。至此,音樂欣賞活動才算進入到了一種境界。第二節雕塑之美一、雕塑藝術的特點雕塑藝術是在三維空間內通過形體塑造來表達思想、抒發感情、表現審美意趣和寄寓精神的一種藝術形式。與其他門類的藝術形式相比,雕塑藝術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以形體為基本表現形式以形體為基本表現形式決定了雕塑的簡潔性和概括性,短于敘事而長于精神表現,因此,雕塑作品常常用于表現精神寄托、信仰和崇拜,以及審美意趣等。例如,右圖這件北齊時期的石刻佛坐像(現藏山東青州博物館)就是用于表現精神寄托、信仰和道德崇拜的。北齊石刻佛坐像(二)表現手段的單一性舞蹈藝術不僅有形體動作,而且有音樂、燈光的配合;繪畫不僅可以借助于形象和色彩,而且可以借助于概括主題的標題和題詩等。相對于這些藝術形式來講,雕塑的表現手段比較單一,它只能依靠單純的人物形象或事物形體來表現一定的思想、寄寓某種道德或象征某種精神等。這一特點決定了雕塑作品本身既要形象明確、特點突出,同時細節的凸顯或暗示要十分清楚。(三)象征性和寓意性雕塑藝術的象征性和寓意性常常與人們普遍的思想觀念、審美意趣和知識經驗聯系起來,使人們很容易看到其內在的思想或所表現的精神。(四)體量美與視覺沖擊力雕塑作品的體量美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指大型單體雕塑作品以其形體的高大給人的莊嚴、雄壯、厚重等美感,二是指群雕作品以其數量和規模而給人的壯觀、恢弘、博大等印象。盧舍那大佛二、雕塑作品的分類按雕塑作品所用的制作材料來劃分,可分為石刻、木雕、泥塑、陶塑、金屬雕塑、玻璃鋼雕塑等;在雕塑上施以粉彩的,叫彩雕或彩塑。雕塑按其形態來分,可分為圓雕、浮雕和透雕(鏤空雕)三種。雕塑按放置環境和用途來分,可分為城市雕塑、園林雕塑、室內架上雕塑、案頭雕塑等。三、雕塑藝術欣賞的要點欣賞雕塑作品不僅要觀賞其形象,把握其所表現的思想、昭示的道德和象征的精神,而且還要看其雕塑工藝和創作手法等方面的可取之處。(一)觀賞雕塑形象觀賞雕塑形象,主要應把握住三點:一是看清楚雕塑作品的基本構成,其中包括主體形象、陪襯形象和背景雕飾等。在此基礎上,明確雕塑作品所塑造的主要形象的類屬。二是看雕塑作品中形象的姿態和形體特點等。三是看雕塑作品的體量。《馬踏飛燕》(二)把握思想內涵怎樣才能準確把握作品的思想意義呢?一是通過了解形象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寓意或象征意義來把握。二是通過形象的基本特征和細節特點來把握。三是通過形象背后的故事來把握雕塑作品的思想意義。蘇武牧羊擲鐵餅者(三)分析藝術特色對于雕塑作品藝術特色的分析主要從四個方面入手:一是從構圖元素的分析入手。二是從創作方法入手。三是從表現手法入手。四是從雕塑工藝入手。東魏時期石刻佛像第三節繪畫之美一、繪畫藝術的一般特點繪畫是用色彩和線條在平面上描繪形象的一種藝術形式。它以現實存在的各種事物為形象基礎,以事物美的屬性和人們賦予事物的各種文化意義為表現內容,或喚起人們的審美體驗,或啟發人們的思想,或激勵人們的精神等。概括起來看,繪畫藝術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平面與靜態的表現形式繪畫雖然以平面和靜態的形式存在,但它既能夠通過空間的透視關系和色彩的明暗變化表現出事物的立體感,也能夠表現出事物的動感。吳昌碩《墨竹圖》(二)視覺規律的綜合利用繪畫雖然是在平面上描繪形象或場景,但必須表現出形象的立體感和場面的空間感,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事物的美感,及其蘊含的道德與精神。(三)想象與聯想的啟示性黃高才《杭城觀花圖》清代笪重光在《畫筌》中說:“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這句話講的正是繪畫采用虛實相生的手法,描繪具體物象于畫中,引人的思維至畫外,使人獲得更加豐富、更加強烈的審美享受。(四)再現與表現兼長繪畫創作中再現方法的使用雖然可以使所繪形象或場景的視覺美感完美地展示出來,使人們從中獲得充分的審美體驗,但很難將物象的思想內涵表現出來。于是,藝術們便開始研究繪畫的表現功能并將其應用于創作實踐。(五)視覺美感的豐富性不同的畫種,由于繪畫工具、材料、創作方法、藝術技巧等的不同,具有各自不同的藝術風格和不同的視覺美感。如中國畫意境高遠、清新淡雅、富有神韻,油畫色彩艷麗、物象逼真、視覺美感十足。從另一個角度看,由于不同的畫家駕馭繪畫語言的功夫不同,以及運用筆法、墨法、刀法、色彩、構圖等的差異,即使畫同一畫種、相同題材的作品,給予人們的美感也不盡相同。二、繪畫的分類(一)按照繪畫工具和使用的材料來分,繪畫分為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和素描等。(二)按照作品再現或表現的對象來分,繪畫可以分為人物畫、風景畫、靜物畫和動物畫等。三、繪畫的基本表現手段繪畫藝術是在平面上描繪物象、制造空間感,展示現實生活與想象世界的事物與景象,傳達人的思想感情的視覺藝術。其基本表現手段是運用線條、色彩、明暗、透視、構圖等繪畫語言描繪物象,借以傳達人的思想和感情等。(一)線條線條就是繪畫時勾勒輪廓的線,有曲線、直線、折線,有粗線、細線,統稱“線條”。線條是繪畫的主要表現手段之一,線條美是構成繪畫形式美的一個重要因素。齊白石《百壽圖》(二)色彩色彩是最具感染力的繪畫語言,一幅成功的繪畫作品,不論其是水彩畫、水粉畫,還是油畫、板畫,都要具有色彩美。相對與中國畫而言,西洋畫在色彩的運用方面更具活力。如西方的主要畫種油畫,顏色筆筆銜接,鋪滿畫面;層層積色,構成燦爛、艷麗或凝重渾厚的色彩效果。右圖是明代畫家徐渭的《墨葡萄圖》。這幅畫墨色的濃、淡、干、濕和黑白變化層次分明,具有獨特的視覺美感。徐渭《墨葡萄圖》(三)構圖繪畫創作時,根據題材和主題表現的要求,把要表現的形象合理地組織起來,構成一個和諧、完整的畫面,這一過程稱之為構圖。構圖是繪畫的基礎,構圖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著繪畫的成敗。(四)明暗明暗是指畫中物體受光、背光部分的明暗度變化以及對這種變化的表現方法。物體在光線照射下出現兩種明暗狀態,即亮面和暗面。四、繪畫欣賞的要點不論是對自然或生活中的美好景象進行再現,還是對事物形象所蘊含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進行表現,繪畫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都會對描繪對象進行典型化的處理。經過典型化的處理之后,繪畫中的景象已經不再是自然的物象,有的被傾注了創作者的感情,有的被賦予了一定的思想、道德或精神。因此,欣賞繪畫作品不能像欣賞自然景象那樣單純地進行審美觀照。應該怎樣欣賞呢?(一)審美觀賞一是弄清楚所畫內容,即看清楚畫上都畫了些什么,以及所畫物象的主從關系等。二是整體觀賞,獲得視覺印象。由于題材不同、畫種不同,繪畫給人的視覺印象是互有差異的,有的讓人覺得美,有的使人感到意趣,有的使人看到一種精神。齊白石《他日相呼》蘇軾《墨竹圖》(一)審美觀賞三是用心感悟,獲得審美體驗、道德啟示等。繪畫的題材豐富,意思表達各不相同,要真正把一幅畫看懂,還需要用心感悟,這樣才能獲得充分的審美體驗、明確的道德啟示或強烈的精神激勵等。(二)思想分析不論是西洋畫,還是中國畫,都十分重視思想感情的表達。特別是中國畫中的花鳥畫,其思想性比審美性更加突出。因此,繪畫欣賞要特別重視畫作的思想分析。怎么分析呢?一是從所畫物象的寓意或象征義入手進行分析。二是從物象的組合關系著眼進行分析。三是從畫題分析入手。四是從物象的特征和比例關系等著眼進行分析。(三)藝術分析一般來講,對畫作進行藝術鑒賞主要從四個方面入手:一是看素材處理是否巧妙和恰當。二是看整幅作品的構圖。三是看技法的運用。四是看一般手段的運用,其中包括線條的使用是否得體,色彩的運用是否恰當,明暗處理是否到位等。(四)價值判斷怎樣才能對一幅畫作的價值做出正確的判斷呢?就畫作本身而言,應把握住三點:一是看畫作的整體質量。二是看畫作的獨創性和獨特性。三是看畫工。第四節舞蹈之美一、舞蹈藝術的基本特點(一)造型性(二)動作性(三)節奏性(四)抒情性(五)綜合性(一)造型性舞蹈是以人體美為基本審美元素的藝術,舞蹈藝術形象主要是人物形象。換句話說,舞蹈藝術的美首先表現在人的形體美,主要體現于人體的造型美。隋代·釉女舞俑(二)動作性無論什么樣的舞蹈,其基本的因素都是動作姿態、節奏和表情,而其中最主要的是人體動作。沒有動作,就沒有舞蹈。唐代彩繪陶女舞俑(三)節奏性舞蹈動作的連續性決定了它必須在一定的節奏下進行,即必須通過節奏的速度、力度、能量及抑揚頓挫等來表達思想。可以說,沒有節奏就不可能有動人的舞蹈。節奏既是表達內在情感的基礎,又是構成舞蹈藝術的要素之一。(四)抒情性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離不開抒情。抒情是舞蹈藝術的靈魂。阮籍在《樂論》中說:“歌以敘志,舞以宣情。”《毛詩序》說:“詩者,志之所及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手舞足蹈”是感情自內心噴發而出的一種表現。這也就是說,情感是舞蹈形成的根源、基礎、出發點和落腳點。(五)綜合性舞蹈藝術是以經過提煉加工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通過節奏、造型等對動作的藝術處理,塑造出具有直觀性和動態性的舞蹈形象,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樣式。二、舞蹈的分類依據舞蹈的功用來分,舞蹈可以分為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兩大類。根據舞蹈的不同藝術風格來分,舞蹈可分為古典舞蹈、民間舞蹈、現代舞蹈、當代舞蹈和芭蕾舞。三、舞蹈欣賞的要點舞蹈是展示生命活力、展現人體魅力和表現生活激情的造型藝術,舞蹈之美首先表現為生命之美、運動之美、健康之美,其次表現為造型美和動作美,再次才是技藝美。因此,舞蹈欣賞首先是感受生命活力、體驗生活熱情,然后是欣賞舞蹈技藝和把握舞蹈主題。(一)感受生命活力欣賞舞蹈藝術,首先是感受生命活力。怎樣感受呢?主要是通過舞蹈動作來感受。在各種舞蹈中,演員的跳躍、旋轉和屈伸等動作都能夠顯示出活力。與此同時,各種動作的輕盈、歡快、有力等都能使人感受到健康與活力。(二)欣賞舞蹈造型對舞蹈造型的欣賞,實際上是對人體美的欣賞。它可以使人真切地感受到生命之美、青春之美等,激發人的生活熱情,振奮人的精神,喚起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三)鑒賞動作技巧在舞蹈表演中,演員時不時地做出諸如跳、翻、轉等技術性很強的高難度動作,以更好地表現生命的活力與激情,增加新奇性和觀賞性。有了這些高難度的動作在其中烘托氣氛、渲染情緒和畫龍點睛,觀眾的情緒很容易被感染,想象力很快被激活,繼而獲得強烈的美感體驗。(四)把握舞蹈主題怎樣才能正確理解和把握舞蹈造型的象征與暗示意義呢?首先要從一系列連貫的舞蹈動作中捕捉到那些表現舞蹈主題的造型。其次是聯系生活,弄清楚舞蹈造型的基本構成。再次是根據舞蹈造型的基本構成分析其象征與暗示意義。第五節戲劇之美一、戲劇的一般特點(一)綜合性(二)表演性(三)矛盾沖突(四)虛擬性(五)動作性與對話性二、戲劇的分類從戲劇沖突的性質和其產生的戲劇美學效果來劃分,可以分為悲劇、喜劇和正劇。從戲劇作品藝術表現形式來分,戲劇可以分為歌劇、舞劇、話劇和戲曲等。從劇本的容量和場景設計來分,可分為多幕劇和獨幕劇。按照題材的不同,分為歷史劇、現代劇、兒童劇、童話劇等。三、中國戲曲藝術的特點(一)講究唱、念、做、打(二)表演程式化(三)表演和表現的虛擬性(四)音樂性(一)講究唱、念、做、打唱、做、念、打是中國戲曲的突出特點。唱功中,行腔轉調,發音吐字,都有一定規矩和要求;做工有手、眼、身、法、步,都要經過專門的嚴格訓練;念白分韻白和口白,都要具有音樂性;武打要干凈利落,穩妥準確,輕捷靈便。(二)表演程式化表現手段的程式,也是戲曲藝術的重要特點。特別是在古典戲曲中,上下場,唱、做、念、打和音樂伴奏,以及服裝、化妝、布景、道具等,都有一定規矩,這就叫做“程式”,如武打有許多固定的套子,對白有程式,唱腔有板式,舞也有程式。化妝(三)表演和表現的虛擬性從表演的角度看,在戲曲舞臺上,采取上下場的分場方法,可以自由地處理舞臺的空間和時間。舞臺上的地點和時間隨演員的表演而變動,演員離開舞臺,地點和時間就不存在了。如越劇《十八相送》中梁山伯送祝英臺,從書亭到長亭,走了十八里,一路上穿村莊,過小橋,傍井臺、進廟堂,眨眼之間場景數變。(四)音樂性相對于話劇而言,戲曲藝術富于音樂性。戲曲表演要運用唱、念、做、打諸種藝術手段,每一種手段都與音樂有不可分離的關系。四、戲劇欣賞的要點(一)分析戲劇沖突(二)分析戲劇情節(三)分析戲劇場景(四)品味戲劇臺詞(一)分析戲劇沖突戲劇沖突是戲劇藝術表現人物性格和人物相互間關系的主要手段和途徑。每一個主要角色的性格特點、角色與角色間的相互關系都會在戲劇沖突中充分而清晰地表現出來。分析戲劇沖突,可以極準確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弄清劇中人物相互間的關系,從而準確把握戲劇作品的主題。(二)分析戲劇情節戲劇的情節安排,常常是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結合。好的戲劇情節曲折、生動,構思巧妙,出乎人的意料,又合乎事情的情理。(三)分析戲劇場景《茶館》第三幕場景

裕泰茶館的內廳布局不象前幕那么體面了。藤椅已不見,代以小凳與條凳。自房屋至家具,都顯得暗淡無光。假若有什么突出惹眼的東西,那就是“莫談國事”的紙條更多,字也更大了。在這些條子旁邊還貼著“茶錢先付”的新紙條。(四)品味戲劇臺詞人物臺詞在戲劇中有三種具體形式,包括人物對白、獨白和旁白。歌劇中的歌詞和中國傳統戲曲中的唱詞,是臺詞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第六節影視之美一、影視的藝術特點(一)綜合性(二)視聽性(三)故事性(四)直觀性(五)大眾性(一)綜合性影視藝術是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將多種傳統藝術元素進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一種新的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其中不僅包含著文學、戲劇、音樂、舞蹈、建筑等多種傳統藝術元素,而且又集納了攝影、化妝、服飾、置景、空間設計等各種實用藝術元素,是視聽綜合、時空綜合和媒介綜合的產物。(二)視聽性影視藝術是一種以視覺形象和聽覺聲響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視聽綜合藝術。相對于文學、音樂這兩種具有時間性、想象性的藝術而言,影視藝術主要是空間性、具象性的視覺藝術,影視作品的一切思想內涵都是通過視覺影像表現出來的。(三)故事性影視藝術對生活的反映主要是通過“講故事”來實現的,一部影視劇的內容質量主要是由故事來決定的。具體地講,一部影視劇能不能感動人,能不能激勵人,能不能啟發人等,都取決于故事的內容。因此,不論是影視編劇,還是影視的表演和拍攝制作,都要想辦法把故事“講好”。(四)直觀性真實地反映生活,是一切藝術都必須堅持的原則。在眾多的藝術形式中,影視是最能客觀地反映自然和生活本來面目的一種。影視藝術的基本表現形態,是由活動的、繪聲繪色的畫面組接而成的影像,和其他藝術相比,影像更接近于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