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西河池市八校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聯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2-2023學年廣西河池市八校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聯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2-2023學年廣西河池市八校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聯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2-2023學年廣西河池市八校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聯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2-2023學年廣西河池市八校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聯考歷史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廣西河池市八校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聯考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班級、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第Ⅰ卷(選擇題共45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原始人類經歷了從群居到聚族而居、從采集到種植、從狩獵到飼養家畜的演進過程,推動上述演進的主要因素是()A.學會用火取暖 B.掌握動植物生長知識C.種植和飼養水平提高 D.生產工具的改進【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原始社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由于生產工具不斷改進,人類勞動能力不斷提高,促進社會生產力不斷向前發展。人類從群居到聚族而居、從采集到種植、從狩獵到飼養家畜的演進過程本質上是由生產工具的進步造成的,D項正確。學會用火取暖、掌握動植物生長知識、種植和飼養水平提高反映了人類勞動能力不斷提高,但不是促使人類從群居到聚族而居、從采集到種植、從狩獵到飼養家畜的演進的最主要原因,排除ABC項。故選D項。2.16世紀以來,食物物種的流動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于歐洲人所帶來的天花、麻疹和白喉。這一現象的出現表明物種交流()A.助力西方早期殖民擴張 B.影響了社會生活C.導致世界人口分布趨于平衡 D.促進了社會的更替【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16世紀以來(世界范圍)。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16世紀以來,食物物種交流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從而可知物種交流影響了社會生活,B項正確。本題材料的主要結論是食物物種交流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圍內的傳播,“助力西方早期殖民擴張”、“導致世界人口分布趨于平衡”、“促進了社會的更替”與本題的主要結論不一致,排除ACD項。故選B項。3.1958年德國成功開發了谷物冷卻機,到1990年,全世界已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采取了機械低溫制冷儲糧技術,這表明A.科技創新推動糧食儲備技術的進步B.人們更加注重食品的衛生安全C.現代農業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D.糧食儲備已引發世人普遍關注【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9-1990年(世界多國)。據題干“到1990年,全世界已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采取了機械低溫制冷儲糧技術”,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推動了糧食儲備技術的進步,A項正確;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推動了糧食儲備技術的進步。“人們更加注重食品的衛生安全”“糧食儲備已引發世人普遍關注”與本題材料主要結論不一致,排除BD項;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推動了糧食儲備技術的進步。“現代農業機械化程度”與本題材料主要結論不一致,排除C項。故選A項。4.秦公一號大墓是迄今為止中國發掘的最大古墓,墓主是春秋時期的秦景公,墓內發現了186具人殉,另有3000多件珍貴文物,但鐵器只有很簡陋的幾件。這主要說明()A.秦國經濟較其他諸侯國先進 B.春秋時期已經出現鐵器C.秦國盛行落后的人殉制度 D.秦國重視農業的發展【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墓主是春秋時期的秦景公”、“鐵器只有很簡陋的幾件”,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說明在春秋時期,雖然出土的鐵器較少,但隨葬品中有鐵器,說明春秋時期鐵器已經出現,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體現秦國與其他諸侯國的對比,排除A項;材料中雖涉及人殉,但是這不能反映當時整個秦國的狀況,排除C項;雖然在秦公一號大墓中出土了鐵器,但材料中并沒有表明其為鐵制農具,題干材料沒有關于農業發展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B項。5.下表反映了19世紀英國的社會經濟狀況,據此可以合理推出()時間社會經濟狀況1760~1830年水渠長度增加了3倍1850年英國修建了大約9654千米的鐵路1852年英國生產的鐵總量約為300萬噸1800~1850年倫敦的人口增長了236%A.工業革命導致了城市規模的擴大 B.19世紀早期的倫敦貧富差距日益擴大C.交通變革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 D.19世紀中期的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答案】A【解析】題干所處時間正是英國工業革命時期,這一時期英國水渠、鐵路長度增加,同時鐵產量、城市人口都在增加,說明工業革命導致了城市規模的擴大,A正確;題干信息無法反映社會貧富分化,排除B;題干中只顯示鐵路里程增加,未提供生活習慣的變化,排除C;“日不落”帝國在材料未體現,排除D。6.一項對西方七大工業國就業結構演變的研究發現,這些國家近幾十年出現了一些共同的變化:農業就業人數大幅度下降;傳統制造業就業人數持續下降;生產服務和社會服務興起……管理、專業和技術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變化產生的根本原因是A.自由競爭的結果B.城市化進程加快C.政府對經濟的干預D.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農業、傳統制造業就業人數大幅度下降,生產服務和社會服務興起……管理、專業和技術性工作快速增加”可知第三產業迅速發展,二戰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興起,為第三產業開辟了新的領域和發展空間,對產業結構產生了較大影響,使第一、第二產業比重下降,第三產業比重上升,故就業結構也發生變化,D項正確;第三產業迅速發展的根本原因是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是自由競爭的結果,排除A項;城市化進程加快是科學技術進步的結果,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項;第三產業迅速發展的根本原因是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是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排除C項。故選D項。7.在殷墟貴族墓葬中發現了許多隨葬的貝殼,甲骨文中也有如圖1所示的帶“貝”的文字。這說明()A.貝用于占卜 B.貝用于祭祀C.貝是裝飾品 D.貝是貨幣【答案】D【解析】在殷商時期,由于占卜的是龜甲,祭祀用牛、羊、豬等牲畜甚至出現“人牲”即使用奴隸,C是最具有迷惑性和干擾性,但可以從圖片內對甲骨文的翻譯看出四字均與貨物交易或流通相關,所以選D為恰當。8.“在美洲發現之前,各個國家。甚至在歐洲,彼此還很少來往,整個說來,貿易所占的地位很不顯著。只是在找到通往東印度的新航線之后和在美洲開辟了對歐洲商業民族有利的廣闊活動場所之后,英國才開始越來越把貿易集中在自己手中,這就使其他歐洲國家不得不日益緊密地靠攏。”這說明新航路的開辟()A.推動歐洲聯合的實現 B.推動了世界市場的雛形出現C.使英國成為世界貿易中心 D.加速壟斷組織的形成【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500年前后(歐洲、美洲)。據題干材料“只是在找到通往東印度的新航線之后和在美洲開辟了對歐洲商業民族有利的廣闊活動場所之后……其他歐洲國家不得不日益緊密地靠攏”,可知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亞、歐、非等洲之間的聯系,世界逐漸連成一個整體,推動了世界市場的雛形出現,故選B項;歐洲聯合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與本題時空不一致,排除A項;英國成為世界貿易中心是在19世紀中期,與本題時空不一致,排除C項;壟斷組織的形成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與本題時空不一致,排除D項。故選B項。9.在貨幣體制發展史上。布雷頓森林體系實施國際匯兌金本位代替古典金本位,并使可以帶來利息的美元把躺在葛朗臺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徹底擠出了流通領域。據此可知,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主要作用表現在()A.使美元取代黃金成為唯一國際流通貨幣B.確立了美元在國際金融領域的霸權地位C.推動了國際資本的自由流動D.有利于多邊貿易體制的形成【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二戰后(資本主義世界)。據題干“使可以帶來利息的美元把躺在葛朗臺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徹底擠出了流通領域”,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通過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進入流通領域,并通過雙掛鉤原則,推動國際資本的自由流動,C項正確;美元是主要國際流通貨幣,但不是唯一的國際流通貨幣,排除A項;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布雷頓森林體系促進了國際資本的流動,“確立了美元在國際金融領域的霸權地位”與本體結論不一致,排除B項;布雷頓森林體系是金融體系,與多邊貿易體制的形成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10.徽州《灣里裴氏宗譜》卷二“鶴山圖記”中記載:“鶴山之陽黔北之勝地也……惟裴氏相其宜,度其原,卜筑于是,以為發祥之地。”這表明村落的規劃注重()A宗法禮制 B.宗教信仰C.自然環境 D.防御意識【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材料可知裴氏認為鶴山之南是黔北之勝地,故把其作為發祥之地,在此建村,這表明自然地理環境影響村落的建立,C項正確;宗法禮制、宗教信仰、防御意識均在材料中沒有體現出來,排除A項、B項、D項。故選C項。11.當攝政公園于1841年在倫敦開放時,許多市民涌入公園,因此《泰晤士報》對這個種滿綠色植物的公園大加贊賞,說它是“通過娛樂方式救贖工人階級的方法”。你認為當時市民涌入公園的原因是A.這是當時唯一的娛樂方式B.空氣污染使市民備受困擾C.工人階級需要被救贖D.工人階級需要娛樂【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據材料提到,1841年在倫敦開放時,許多市民涌入公園,……種滿綠色植物……是“通過娛樂方式救贖工人階級的方法”,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工業革命空氣污染使市民備受困擾,故贊賞綠色植物,故B正確。這是當時唯一的娛樂方式,過于絕對,故A排除。工人階級需要被救贖,沒有這種說法,故C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工人階級需要娛樂,故D排除。考點: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第一次工業革命·影響【名師點睛】18世紀60年代,在英國的資本主義生產中,大機器生產開始取代工廠手工業,生產力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歷史上把這一過程稱為“工業革命”。從影響說,促進了生產力的進步和推動城市化進程;英國成為世界工廠;貧富分化加劇,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對立;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形成。同時導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12.18世紀,伯明翰位于英國國家運河網絡的樞紐中心,其運河加起來比威尼斯的還長,運河被用來運輸大宗物資。19世紀中期后,運河運輸衰落。其衰落的原因是A.新交通工具改善了運輸條件B.大量殖民地促進了海外貿易發展C.英國國內工業品產量逐漸下降D.工業革命從英國擴展到了世界【答案】A【解析】19世紀中期后,英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火車和輪船新式交通工具的發明和使用,使得傳統的運河運輸衰落了,所以A項正確;B、C、D三項在材料中均無法體現,可以直接排除。故選A項。13.下表是根據《北京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編制的2017年北京公共交通數據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運營線路運營車輛運營線路長度全年客運總量公共電汽車881條24131輛19299千米33.3億人次軌道交通22條5210輛609千米37.8億人次A.公共電汽車是北京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B.北京交通工具種類不能滿足市民出行需求C.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為人們在市內通行提供方便D.軌道交通因價格低廉吸引了市民乘坐【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公共汽車、電車、地鐵等主要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為人們在市內通行提供了方便,故C項正確;表格顯示在全年客運總量中軌道交通總量高于公共電汽車總量,故A項錯誤;材料無法體現“北京交通工具種類不能滿足市民出行需求”,故B項錯誤;材料中沒有對比公共電汽車和軌道交通的價格,無法得出軌道交通價格低廉的結論,故D項錯誤。14.早在共和國時期,羅馬人就開始疏通沼澤并建設飲用水設施,在福盧姆地區建下水道,據說執政官要想得到市民的選票,城市道路、飲水系統和公廁的修建就是衡量政績的指標。古羅馬如此重視公共衛生,從側面反映了A.羅馬執政官非常注重政績工程 B.羅馬民主制度的高效運作程序C.傳染病對羅馬曾造成重要影響 D.傳染病影響了羅馬的政治導向【答案】C【解析】依據材料“建設飲用水設施……城市道路、飲水系統和公廁的修建就是衡量政績的指標”,可以看出羅馬人對飲水系統非常重視,而飲水又與人的身體健康有很大關系,C項正確;材料表達的是衡量政績的指標,并不是注重政績工程,排除A項;“高效運作程序”表述錯誤,排除B項;“傳染病影響了羅馬的政治導向”表述錯誤,排除D項。故選C項。15.從1950年到1957年,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從36歲延長到57歲。學齡兒童的入學率同期從25%增至50%。進入大中學校的人數也大量增加。這主要取決于()A.人們對健康和教育的重視 B.社會主義制度的逐步建立C.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完善 D.教育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0年到1957年(中國)。據本題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結論:1950-1957年,中國人均壽命、教育事業取得長足進步,主要原因在于此時期中國通過三大改造、制定憲法等,逐步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制度,為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B項正確;AD項表述雖正確,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D項;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剛剛建立,C項表述錯誤,排除C項。故選B項。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5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其中第16題14分,第17題16分,第18題13分,第19題12分,共計55分。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初統治者反對對外貿易,明朝建立以后的142年里,朝貢貿易是唯一的合法外貿途徑。15世紀初鄭和下西洋,除宣揚國威外,大量采購西洋(馬六甲海峽以西的印度洋地區)物產亦是重要目的。……1509年,明廷開放廣東開展特定的民間貿易。1514年,葡萄牙殖民者來到中國并逐漸取得在中國澳門的居住權。1567年,朝廷開放福建省一港口供中國商人對外貿易并對進口貿易征稅。之后,西班牙、荷蘭、英國商人相繼東來。與此同時,中國的民間海外貿易活動活躍,逐漸形成了以閩粵為中心、澳門為核心的亞太經貿網絡,中國的瓷器、茶業等物品大量流向西方。中國的商人、工匠遍布南洋各個群島,大量白銀流入中國。……在明末清初的幾十年里,鄭氏海商集團操控著東亞、東南亞的海上貿易。——摘編自[美]易勞逸《家族、土地與祖先:近世中國四百年社會經濟的常與變》材料二20世紀80年代,中國領導人開始接受國際貿易中“國際分工”的理念,認識到在國際市場上開發自身“比較優勢”的重要性。中國幾乎同時與所有的國家改善關系,無論是過去的朋友還是敵人。中國在沿海較發達地區放寬了外匯管制,鼓勵當地生產企業以出口為主,瞄準世界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摘編自郝雨凡《中國對外經濟政策50年》(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從明朝前期到后期東亞貿易出現的變化。(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改革開放后中國與世界市場關系變化的原因。【答案】(1)變化:貿易中心:貿易主要場所由印度洋地區轉向太平洋地區;貿易流向:由中國購買外國物品為主到外國購買中國物品為主;貿易政策:由政府嚴格管控到民間貿易逐漸興起;貿易主體:歐洲商人大量出現;中國的商人遍布南洋各個群島。(2)原因: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決策;國內經濟的發展需要資金、技術、市場等;中國政府接受“國際分工”的理念;國際環境改變。【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是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根據材料一,可從貿易中心、貿易流向、貿易政策、貿易主體等角度作答。由材料一“大量采購西洋(馬六甲海峽以西的印度洋地區)物產”“以閩粵為中心、澳門為核心的亞太經貿網絡”,可得出貿易主要場所由印度洋地區轉向太平洋地區;根據材料一“大量采購西洋(馬六甲海峽以西的印度洋地區)物產”“中國的瓷器、茶業等物品大量流向西方”,可得出由中國購買外國物品為主到外國購買中國物品為主;根據材料一“明初統治者反對對外貿易”“中國的民間海外貿易活動活躍”,可得出由政府嚴格管控到民間貿易逐漸興起;根據材料一中“西班牙、荷蘭、英國商人相繼東來”,可得出歐洲商人大量出現;根據材料一中“中國的商人、工匠遍布南洋各個群島”,可得出中國的商人遍布南洋各個群島。【小問2詳解】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改革開放后。根據材料二和所學,可從中國領導人“國際分工”的理念、改革開放、國際環境等角度思考回答。根據“20世紀80年代”,結合所學可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決策;根據“認識到在國際市場上開發自身‘比較優勢’的重要性”,結合所學中國對外開放的原因,得出國內經濟的發展需要資金、技術、市場等;根據“中國領導人開始接受國際貿易中‘國際分工’的理念”,得出中國政府接受“國際分工”的理念;根據所學可知,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國際環境的改變,使中國瞄準世界市場,積極參與國際競爭。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現代學者研究認為,1895年后,中國城市現代化的進程加快。城市數量的增加與城市現代化的推進,主要受下列因素影響:國內外貿易的增加,在國內外貿易集中進行的地點,特別是各大通商口岸,如上海、廣州、漢口等,形成現代工商業城市。現代工業礦冶業的發展,在現代工礦業發達的地方,如太原、唐山、焦作等,形成工業城市或礦冶城市。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在交通樞紐地方興起新城市,如青島、石家莊、鄭州等。——摘編自趙德馨《中國近現代經濟史(1949-1991)》材料二美國的工業化程度越高,其城市化程度也越高。從1890年到1920年,城市居民增加了300%,而鄉村居民僅增加30%。在1860年,人口超過10萬的城市有9座,1910年增加到50座。城市的擴大反映了人口的自然增長和鄉村居民向城市的遷徙以及歐洲移民的大量到來。——摘編自[美]沃爾特·拉菲伯《美國世紀:一個超級大國的崛起與衰落》(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中美兩國近代城市化發展的不同。(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美兩國城市化各自對當時社會產生積極影響。【答案】(1)發展速度的差異(美國比中國的快);美國城市化是整體發展,而中國的城市化有較大的地區差異;中國主要是鄉村居民的移民,美國是鄉村居民與外來移民的結合,但側重于外來移民。(2)中國: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進而推動中國的近代化;推動了中國民主政治運動的發展;促進人們思想的解放;社會習俗變化。美國:推動美國20世紀初工業化向更廣、更深地發展;有利于人口整體素質的提高。附加說明:請依據標準答案擬定評分細則后再閱卷【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是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中國,美國)。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從發展速度、地區差異、城市人口來源等角度思考回答。由材料一中“1895年后,中國城市現代化的進程加快”和材料二中“美國的工業化程度越高,其城市化程度也越高。從1890年到1920年,城市居民增加了300%”,可得出發展速度的差異,即美國比中國的快;根據材料二“城市居民增加了300%”“1910年增加到50座”可分析得出美國城市化是整體發展,由材料一“特別是各大通商口岸”“在交通樞紐地方興起新城市”,可得出中國的城市化有較大的地區差異;根據所學可知,中國近代城市居民主要來自鄉村居民的移民,根據材料二“城市的擴大反映了人口的自然增長和鄉村居民向城市的遷徙以及歐洲移民的大量到來”得出美國是鄉村居民與外來移民的結合,但側重于外來移民。【小問2詳解】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中國城市化的影響,應從政治、經濟、思想、社會習俗等角度思考回答。根據材料一“形成現代工商業城市”,可得出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進而推動中國的近代化;根據所學,可從政治方面推動了中國民主政治運動的發展,思想方面促進人們思想的解放,社會習俗方面促進社會習俗變化等總結回答。美國:根據材料二“美國的工業化程度越高,其城市化程度也越高”,分析得出推動美國20世紀初工業化向更廣、更深地發展;結合所學,還可從提高人口整體素質進行總結。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20年英國人馬禮遜在澳門開設了一家眼科診所,隨后政府和民間人士相繼開辦了數目可觀的新式醫院,到1920年,在大城市新式醫院已經取代了傳統的“醫家”,成為醫療機構的主體部分。在工作效率上,近代醫院制度借助科學化的醫療器械和嚴密的病理分析,使醫生的專業化水平大為提高。在醫療行政方面,1905年清政府開始設巡警部(兼管衛生事務)。1912年,南京中華民國臨時中央政府設衛生司,醫院不再是傳統的專侍皇宮的太醫院,它的服務對象是京城官吏和居民,開始呈現社會化、大眾化趨勢……西方醫療制度還開啟了中國近代醫學教育之先河,在各方的努力下尤其是各地開始設置醫科或醫學院,醫學人才的培養迅速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西方醫學在中國的整體傳播,改變了單一的中醫學獨立存在的局面,中國出現中西醫并存的醫療格局,現代醫療制度、公共衛生事業逐漸確立,中國人的醫療觀念也發生了轉變。——摘編自馬伯英《中外醫學文化交流史》(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近代醫療制度的變化。(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近代中國醫療制度變化對當時社會產生的影響。【答案】(1)借助科學化的醫療器械和嚴密的病理分析,促進了醫療的專業化、高效化;政府設置專門的醫療行政機構,醫療開始呈現社會化、大眾化趨勢;出現中西醫并存的醫療格局,現代醫療制度、公共衛生事業逐漸確立。(2)沖擊了傳統的醫療制度與醫療觀念;提升了中國人民的生活質量;促進了現代醫療制度和教育的發展。【解析】【小問1詳解】本題是對比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820-1912年。由材料“在工作效率上,近代醫院制度借助科學化的醫療器械和嚴密的病理分析,使醫生的專業化水平大為提高”,可得出借助科學化的醫療器械和嚴密的病理分析,促進了醫療的專業化、高效化;由材料“南京中華民國臨時中央政府設衛生司……開始呈現社會化、大眾化趨勢”,可得出政府設置專門的醫療行政機構,醫療開始呈現社會化、大眾化趨勢;由材料“中國出現中西醫并存的醫療格局,現代醫療制度、公共衛生事業逐漸確立”,可得出出現中西醫并存的醫療格局,現代醫療制度、公共衛生事業逐漸確立。【小問2詳解】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結合材料和所學,可從對醫療制度與醫療觀念、生活質量、教育等方面進行回答。由材料“醫院不再是傳統的專侍皇宮的太醫院”“中國人的醫療觀念也發生了轉變”可得出沖擊了傳統的醫療制度與醫療觀念;由材料“它的服務對象……開始呈現社會化、大眾化趨勢”可分析得出提升了中國人民的生活質量;由材料“現代醫療制度、公共衛生事業逐漸確立”“開啟了中國近代醫學教育之先河”可得出促進了現代醫療制度和教育的發展。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改變世界的七種元素:代表著力量又具有進攻性的鐵;組成生命又釋放熱量的碳;折射著人類貪婪欲望的金;為世界留下影像的銀;蘊藏巨大毀滅能量的鈾;創造白色純凈空間的鈦;以及催生互聯網世界從而徹底顛覆人類生活的硅……發現元素和利用元素的歷史,也是人類進步革新和貪婪瘋狂的歷史,在促進人類繁榮的同時,也改變著人類的本性,引發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元素在人類社會的表現形式碳木材、木船、紙、煤炭、冶煉、石油、天然氣、煙霧、二氧化碳……鐵鐵農具、冷兵器、蒸汽機、鐵路、工廠、大樓、機器、輪船、槍、坦克……金飾品、貴金屬、掠奪、貨幣(國際)金本位、金融體系……銀飾品、貴金屬、掠奪、貨幣(國際)銀本位、攝影……鈦飛機、潛艇、涂料、化纖、塑料、癌癥……鈾原子彈、核電站、放射性、醫療……硅裝飾、瓷器、玻璃、建筑、計算機、互聯網、塵肺病……——據【英】約翰·布朗《我們如何走到今天:改變世界的7種元素》運用所學歷史知識,在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