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48人類生存的地球
思維導圖
*地球的六大板塊
回歸教材
一、地殼運動和地形變化
1.地球內部的圈層結構
地球從內到外分別為地核、地幔和地殼三層。地幔的頂部和地殼共同組成了巖石圈。
大氣同增克
ML",嵋
內核(冏相1外核(液相)
2.地殼運動
那不勒斯海邊石柱的高低變化、滄海桑田、青藏高原的海底生物化石、臺灣海峽的形成、巖層的彎曲和
斷裂等現象都說明地殼是變動的。
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殼運動的表現。地震帶分布:主要分布在環太平洋地帶和地中海一一喜馬拉雅一帶。
地震防范:離開房間、跑到空曠的地方,躲到面積較小的房子或桌子底下。
地震的預防要做到早預報、早預防,合理逃生.遇震時一定要鎮靜,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
地方,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邊),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或空間小、有支撐
的地方,或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
3.板塊學說
魏格納首先提出了“大陸漂移說”的觀點。科學家通過大西洋底的科學考察提出了“海底擴張說"。后
來,人們在“大陸漂移說”的基礎上創建了一種新的全球構造理論一一板塊構造學說。
全球分為六大板塊,分別是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
板塊“漂浮”在軟流層上,不斷地發生碰撞和張裂。板塊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脈,板塊的張裂形成了
裂谷和海洋。板塊的碰撞和張裂是引起地殼變動的最主要原因。
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六大板塊的交界地帶,因為板塊之間會發生碰撞和張裂。
4.外力作用對地形的影響
流水、風、冰川等是影響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外力作用對地形影響的特點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
地表趨于平坦。
典例訓練
-----
1.(2020?寧波)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人類不斷探索了解地球。下列說法不符合人類對地球現有認知是()
A.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B.地球內部由外向內可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
C.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巖石圈由七大板塊組成
D.火山和地震是地殼運動的表現
2.[臺州中考]目前能較好地解釋火山、地震等地殼變動現象的學說是()
A.大爆炸宇宙論B.大陸漂移學說
C.海底擴張學說D,板塊構造學說
3.(2019?杭州)下列現象能支持“地殼是在不斷變動”這一觀點的是()
⑴昌山上的巖層中發(2)峭壁上巖層
(3)采石場上彎⑷風蝕的巖石
現海洋生物化石斷裂的痕跡曲的巖層
A,⑴⑵⑶B.⑴⑵⑷C,⑴⑶⑷D.⑵⑶⑷
4.下列關于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知識,認識正確的是()
A.地震是由于地殼的巖石層在外力的作用下,發生斷裂和錯位所致
B.關于地殼的變動的情況,平時是不變動的,發生時將產生強烈的地震或火山噴發
C.東漢張衡發明的地動儀能準確預測地震的方位和震級
D.火山雖然是一種災害性地質現象,但也能給人類帶來一定的益處
5.[杭州二模]科學中的論斷是需要通過實驗或事實去證明的。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地球自西向東自轉的證據之一是地球上的四季更替現象
B.地殼在不斷變動的證據之一是高山上有海洋生物
C.大西洋海底在不斷擴張的證據之一是遠離洋中脊的洋底巖石年齡較老
D.大陸是漂移的證據之一是大西洋兩岸古生物群具有親緣關系
6.[2018?衢州]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2018年是汶川地震10周年。下列關
于地震發生時的做法正確的是()
A.在六樓的同學選擇坐電梯盡快逃生
B.室外的同學跑到教室內躲避
C.在三樓教室的同學,馬上到陽臺大聲呼救
D.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可用書包、枕頭、靠墊等保護頭部
7.(2020?杭州)如圖是六大板塊示意圖,根據板塊構造學說可知()
A.地球表面的陸地被海嶺和海溝分割成六大板塊B.火山與地震帶都分布在各大板塊的中央
C.我們生活的杭州位于亞歐板塊D.青藏高原是由亞板塊與非洲板塊碰撞形成
8.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北京時間2018年5月21日,云南省西雙版納發生3.5級地震,震源深度9km。
(1)從板塊構造角度分析,云南省位于板塊的—,容易發生地震。
(2)如圖為地球內部3層結構示意圖,A處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處位于—(填地層結構名稱)。
9.讀“六大板塊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根據圖上的序號,寫出相應板塊的名稱:
①;③;⑥o
(2)我國處于六大板塊中的板塊。
(3)③、⑥兩大板塊交界處為邊界,這條邊界上易形成海洋或。
10.(2020?臺州)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的歷史是一部測繪科技進步史。每次測量都體現了測繪技術水平的
不斷進步,彰顯測繪技術的最高水平,反映了人類對自然的求真與探索精神。
(1)在19世紀,人類首次用三角測量法對珠峰的高度進行測量。如圖甲,由于光從數千米高的峰頂到300
千米外觀測點,經過不均勻的大氣層發生________(選填“折射”、“反射”或“直線傳播”),使測量結
果偏大。
(2)2020年5月,中國高程測量隊在珠峰頂首次開展重力測量,直接測得g。已知g與海拔高度h的關系
如圖乙所示,測量隊員隨身攜帶的重物從珠峰腳到珠峰頂,重物受到的重力大小將會怎么變?一
(3)據測量.珠峰的高度仍在以每年約0.3厘米的速度上升。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珠峰的高度上升是由
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________(選填“碰撞”或“張裂”)。
11.(2020?溫州)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是一部中國古代科技類百科全書,記載了我國
古代的許多科技發現與發明。
(1)在北宋之前就有人將磁石(磁體)磨成針懸掛或支撐起來,磁針就能指南。“磁針指南”是因為地球存
在________O
(2)沈括考察太行山時,發現有些巖石中夾雜著螺蚌殼。他推測太行山以前是大海,但現在太行山距離大
海有近千里。造成這種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是。
(3)沈括大膽預測石油在未來社會中會得到廣泛使用,現預測已被證實。石油的大量使用引起大氣中的二
氧化碳含量增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這種環境問題稱為o
回歸教材
-
二、地球上的水體
1.水體的分類
地球上的水體主要是海洋水,淡水占很少一部分,而這些淡水大部分無法為人們所利用。可為人們利用
的淡水只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淺層地下水等。
一永凍上底冰086%
川水I.壤水0.05%
6869%湖泊淡水0.26%
C他水體<刑澤水003%
海洋水河流水0006%
96.53%300生物水0003%
海咸高地卜咸水。94萬大氣水°°4%
2.水循環
自然界中水循環的主要類型有海陸間水循環、海洋與海洋上空之間的水循環、陸地與陸地上空之間的水
循環。海陸間水循環的主要環節有海水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等環節。海
陸間水循環是陸地淡水資源的最重要的補充。
水循環的內在因素是水能夠進行三態變化,外在動力主要是太陽輻射和地心引力。
3.水資源
我國水資源總量雖然不少,但人均擁有量嚴重不足。我國水資源的分布很不均衡,東多西少、南多北少,
季節變化、年際變化大。我國北緯40°地區嚴重缺水。
合理開發和利用水資源,防止水污染。南水北調工程是從地表徑流環節改變水循環。
|理訓練
1.[2018?金華麗水]地球上的水處于不停地運動之中,下列不屬于水循環主要環節的是()
A.蒸發B.徑流
C.太陽輻射D.水汽輸送
2.(2020?紹興)水是生命之源,有關水說法不正確的是()
A.流水是影響地形的外力作用之一B.海洋水是地球上最大的水體
C.水循環的環節只有蒸發和降水I).人類需合理開發和利用水資源
3.下列關于水資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我國水資源豐富,按人口平均排序居世界第六位
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淺層地下水占陸地上淡水資源儲量的大部分
C.世界上水資源除沙漠地區以外,其分布是比較均勻的
D.通常說的水資源主要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
4.[2018?溫州模擬]今年我國紀念“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主題是“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建設
節水型社會”。下列有關對水的認識正確的是()
A.水是循環的,沒有必要擔心水資源不足
B.農業生產中應提倡噴灌或滴灌
C.水體有自凈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水分子由氫分子和氧原子構成
5.(2020?溫州模擬)以色列三分之二的土地是沙漠,年降水量不足180毫米,在這樣干早貧瘠的土地
上,通過滴灌技術讓以色列成為農業大國。
資料一:以色列90%以上農田使用自動滴灌技術,即在植物根部鋪設水管,在管側開孔配上微型開關,讓水
流通過滴頭,將植物所需清水及肥料,準確送至植物根部。由于株間未供應充足的水分,雜草不易生長。
資料二:以色列沙漠地區,空氣干燥,陽光充足,白天氣溫可升高至45C,晝夜溫差大,沙質土壤不易板
結。
綜合上述信息及植物新陳代謝知識,解釋以色列在水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能兼顧節水和提高農產品產量的
原因。
跟蹤訓練
----
1.(2019?紹興)地殼和地表形態都在不斷的變化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地球巖石圈由大小相同的六大板塊組成B.火山和地震多發生在板塊內部地殼穩定處
C.外力作用主要是使地球表面變得高低不平D.板塊的碰撞和張裂是海陸變化的主要原因
2.[2018?金華麗水]限于活動范圍,人們通常無法直接觀察地球的形狀,但可通過身邊某些現象和事件找
到地球是球體的證據。下列現象和事件不能作為證據的是()
A.麥哲倫環球航行
B.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
C.鉛筆在籃球和木板上移動的位置變化
D.海面上遠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桿先消失
3.[2018?杭州江干區三模]有關大陸漂移與板塊運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由七大板塊拼合而成
B.地球的表面是由完整的巖石圈構成的
C.大陸漂移說是在板塊構造學說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
D.喜馬拉雅山是由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擠壓形成
4.[2018?杭州]2018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十個全國防災減災日,面對災害和意外,下列措施不合理的
是()
A.泥石流發生時,應設法從房屋里跑出并順溝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B.發生火災且室內濃煙密布時,應俯伏在地上爬行并用潮濕毛巾掩蓋口鼻
C.發生地震時,底樓的人應迅速跑到室外開闊的地帶避險
I).發現煤氣中毒者,首先必須將病人從中毒環境迅速轉移到空氣清新的地方
5.(2020?江干模擬)圖中插旗的小島處由陸地變成海洋,引起這種海陸變遷的原因是()
A.海平面上升B.海平面下降C.地殼運動D.大陸漂移
5.(2020?杭州模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地貌是由于地殼變動而形成的B.以月相變化周期為依據的是陽歷
C.太陽系屬于銀河系的一部分D.杭州地區的天氣特點是四季分明
7.(2019?金華)據統計,2018年全球共發生六級以上地震119次,與2017年相比,地震活動明顯增強。
下列關于地震的認識正確的是()
A.地震帶均勻分布在全球各處B.地震是地殼運動的表現形式之一
C.發生地震時迅速進入室內搶運物品D.現在已經能對地震做出及時、準確的預報
8.(2020?平湖模擬)我國已經啟動對世界最高山峰一一珠穆朗瑪峰進行最新登頂高程測量。珠穆朗瑪峰
是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峰,現在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在升高。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說明地殼仍在不斷變動
B.不斷升高是太平洋板塊向亞歐板塊擠壓和俯沖造成的
C.登峰者無須考慮喜馬拉雅山脈發生地震問題
D.登峰時應該做好防風、防輻射和防高溫等措施
9.[溫州中考]如圖是我國西北沙漠地區常見的一種地貌,形成該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A.流水B.冰川C.風力D.生物
10.[2018?臺州]2018年5月,臺州南部灣區引水工程開工,以緩解臺州南部地區的用水緊張狀況。該工
程通過管道,將臺州北部水資源向南部輸送。該工程改變的水循環環節是()
A.降水B.地表徑流
C.海水蒸發D.水汽輸送
IL(2020?杭州模擬)地球是人類生活的家園,下列有關地球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地殼像“七巧板”拼接而成,由七大板塊組成,漂浮在軟流層上
B.火山和地震是地殼運動的主要表現形式,主要發生在板塊交界處
C.水循環是聯系各種水體的紐帶,其中“海陸間循環”為陸地補充了淡水資源
D.流水、風力、冰川等是影響地表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他們使地表趨于平坦
12.[2018?杭州余杭區一模]下列與地殼運動和板塊學說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各大板塊漂浮在地殼上
B.組成地球的板塊會發生碰撞和張裂
C.火山噴發不屬于地殼運動的表現
D.發生地震時應快速跑入面積較大的房間
13.(2020?余姚模擬)下列關于科學家作出的貢獻敘述正確的是()
A.麥哲倫通過環球航行,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
B.祖沖之發明了地動儀,實現了地震的準確預報
C.伽利略用自制的望遠鏡觀測天空,為“日心說”提供了有力的觀測依據
D.多普勒提出了多普勒效應,開創了熱大爆炸宇宙學
14.(2020?嘉興)如圖,國家測量隊近日再次登頂珠穆朗瑪峰,又一次測定了珠峰的高度,這是繼1975
年和2005年之后我國第三次測量珠峰的高度。之所以要重新測量珠峰的高度,有多方面的原因。
(1)珠峰處于印度洋板塊與________板塊交界處,板塊運動使珠峰的高度一直在發生變化。
(2)技術的發展可以使測量結果更加精確。譬如為了測量峰頂積雪的深度,1975年是用木桿插進雪層的方
法,而這次采用國產雪深雷達探測儀,它是根據電磁波從發出到碰到峰頂巖石返回所用的,計算
出積雪的實際深度。
15.(2019?湖州)某校學生于6月14日至17日在我國甘肅敦煌研學,研學時拍攝了駱駝在沙漠中行進的
照片,如圖所示。
(1)形成圖示地形的外力因素主要是________。
(2)研學期間當地晝夜長短的特點是________。
(3)駱駝的耳孔內布滿絨毛,睫毛長而密,可以防止風沙的進入。駝峰中的脂肪分解能供給生命所需的能
量和水分。這些結構和生理特點是長期________的結果。
16.[2018?溫州模擬]為探究菖蒲(一種濕地植物)對不同種類污水的凈化作用,某科學興趣小組進行了以
下實驗。
①從4個不同的地點采集生活污水(1號)、工業污水(2號)、混合污水(3號)、對照組(4號)。
②分別測定4種水樣的BOD(即水中污染物經微生物分解所需要的氧氣量,B0D越高說明水質越差)。
③取等量的上述4種水樣,分別加入到4個相同的透明玻璃容器中,再將4份菖蒲分別放入4個容
器中,在相同且適宜的條件下水培15天,定期觀察、記錄,結果表明菖蒲在各種水樣中生長良好。
④取經過菖蒲處理的4種水樣,再次測定其BOD(單位:mg/L),數據整理后如圖所示。
B
O
D
s
g
/
L
)
口處理前四處理后
甲BOD的變化乙總氮含量的變化
(1)4號對照組中應采集的水樣是一。
(2)分析BOD的變化,4種水樣中,有機污染物濃度最高的是__。
(3)從實驗結果分析,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17.(2020?樂清模擬)在地質學發展過程中,許多科學家提出自己的觀點,如下圖所示:
1889年1912年1961年1968年
(1)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內力作用的表現,其中地震是板塊與板塊之間________作用形成;
(2)分析地質學發展過程,判斷下列觀點正確的是。(可多選)
A.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將無法提出科學假說
B.科學家經過科學研究發現的學說都是正確的
C.科學假說的提出需要已有的經驗和已知的事實
D.科學的發現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
E.勒比雄通過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是一定正確的
18.(2020?天臺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門急診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案例
- 昆明學院《歐美設計規范釋義》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咸寧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第二學期4月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含解析
- 天津市河東區天鐵一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統練四生物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姜堰區實驗中學2025年高三月考試題(二)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珠海市2025年三下數學期末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武漢航海職業技術學院《筆譯理論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自貢市普高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聯考歷史試題含解析
- 浙江農業商貿職業學院《行草行書草書技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蘇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火電廠煙氣凈化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神經外科顱內動脈瘤血管內介入栓塞治療手術知情同意書
- 小美滿合唱五線譜總譜
-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2023-2024學年三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語文試題
- 《電力負荷聚合服務商需求響應系統技術規范》
- MOOC 基于STM32CubeMX和HAL驅動庫的嵌入式系統設計-電子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物業設施設備管理指南
- 2024年上海市閔行區高三語文二模作文指導與佳作:“溫故”和“知新”可以是什么關系呢
- 國外導引頭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
- 小麥病蟲害防治無人機服務技術方案
- 腫瘤防治知識講座總結與反思
- 5M1E人機料法環測質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