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婦產科治療席漢氏綜合征2例病例分析_第1頁
中醫婦產科治療席漢氏綜合征2例病例分析_第2頁
中醫婦產科治療席漢氏綜合征2例病例分析_第3頁
中醫婦產科治療席漢氏綜合征2例病例分析_第4頁
中醫婦產科治療席漢氏綜合征2例病例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婦產科治療席漢氏綜合征2例病例分析例一王××,女,32歲,已婚,1973年9月13日初診。據訴去歲因產后大出血而休克,經搶救脫險。此后乳汁不下,倦怠乏力,氣短自汗,繼而毛發漸脫,乳房縮癟,性欲減退腰酸膝軟畏寒肢厥,白帶清晰,淋漓而下,至今年月事未潮。婦檢:外陰經產型,陰毛脫稀,宮體縮小,陰道粘膜輕度萎縮,伴有炎癥,化驗尿中17羥,17酮低于正常值,激素水平輕度低落,診為席漢氏綜合征。閱其舌淡苔薄,按脈沉細無力,證屬精血虧損。命火虛衰,沖任不盛之候,治以溫腎填精,培補氣血,而調沖任。處方淫羊藿、菟絲子、楮實子、女貞子、甘枸杞各12克,石楠葉、山萸肉、炒白術各9克,淮山藥15克,云茯苓2克,吳茱萸、制附子各4.5克。8劑,水煎服。二診(10月11日)上方自服24劑,體力有加,食納好轉,帶下減少,腰酸亦輕。惟覺腹脹,下肢酸痛。前方加廣木香3克,絡石藤9克,嫩桂枝6克,再予7劑。三診(10月18日)腰酸力乏續有輕減,惟仍無性感,小腹冷痛,時覺口干。此乃腎陽不復,氣不化津,寒熱兼夾,最費籌措。擬溫補腎陽,佐以生津。處方楮實子、仙靈脾、女貞子、山萸肉各12克,桑寄生、鹿角霜各15克,胡蘆巴9克,陽起石、小茴香各6克,上肉桂4.5克,北細辛3克,天門冬、干石斛各12克。6劑,水煎服。四診(11月25日)上方連進20劑,月事來潮,量少,色淡紅,帶經三天。毛發未再脫落,性感偶或萌動,帶下已止,食眠均可。四末欠溫,面目虛浮,腰酸溲頻,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較前有力。治療已獲效機,再步前法。處方鹿角霜、仙靈脾、楮實子、女貞子、川續斷各12克,陽起石9克,胡蘆巴6克,上肉桂4.5克,淡吳萸3克,云岑皮、野黨參各15克,北細辛3克。6劑,水煎服。五診(12月6日)精神體力漸趨恢復,四末轉溫,面腫已消,大便得實,小溲如常,性欲增加。舌紅苔薄白,脈沉細。病情雖入坦途,久損難期速復,擬予丸劑緩調,以資鞏固。處方全鹿丸、六味地黃丸、七寶美髯丹各一付,每日早、中、晚依次服用。12月15日,月經再潮,量中色可,帶經四天而凈。于1974年2月18日經婦科復查:子宮略有后傾,宮體大小正常,陰道粘膜滑潤,有少量分泌物。囑仍服丸劑如前,連服20天。【按】本例西醫診為席漢氏綜合癥,因以閉經為主癥。類屬中醫血枯經閉范疇。因其產后血去過多,精血虧損,以致沖任虛衰,無血以下,經閉不行,又因精不化氣,命火不足,下元虛冷,髓海不充,故有性欲衰退,子宮萎縮、帶下清稀,四肢厥冷,腰酸神疲,、倦軟乏力等癥。發為血之余,其根在腎;衛源水谷,而出下焦。今腎氣不足,化源匱乏,以致發失所養而脫落,衛失固護而自汗。總之本病癥結所在,為腎陽虛衰,精血虧損,故治療恪守溫腎填精,調補沖任之法,始終不移。如初診以淫羊藿、菟絲子、附子等補腎陽、助命火;楮實、女貞、枸杞、萸肉石楠葉等滋腎陰,養肝血;又以白術、山藥、茯苓等補脾胃,滋化源,以充養先天,并少佐吳萸溫通經脈。全方雖日溫腎陽,而實為復陰血,俟陰血漸復,使專重溫陽。故三診以陽起石、仙靈脾、胡蘆巴、鹿角霜、上肉桂、野黨參等大隊溫陽益氣之品,以助生化之機,并加細辛入腎散寒,小茴香、吳萸暖肝通徑,遂使月經得以復潮,性感得以增加。繼以丸劑緩調善后,而竟全功。方中楮實子甘寒滋腎,功能起陽萎、助腰膝、益氣力,退水腫,與山藥、白術、云苓等藥物相伍,用于脾腎陽虛見有水腫、帶下、陽萎或性欲減退等病癥,常能提高療效。且楮實子與上述諸藥伍用,還能防止器滑腸的副作用。石楠葉辛苦氣平,入肝腎兩經,具有強筋骨、助腰膝,興陽的功效,前人尚有“久服令婦人思男”之說,《本草綱目》謂其“能令腎強”。本品尚能兼散風濕,對于腎虛腿軟膝脛酸痛之癥,余每喜加用之。例二金××,女,29歲,已婚,1973年5月17日初診。產前曾發抽搐,產中又大量出血,致產后乳汁甚少,進而絕無,歷時九月,癸水未行。婦科檢查:子宮輕度萎縮,陰道分泌物減少。兩乳不豐滿,伴見毛發脫落,性感降低,腰酸神疲,小溲頻短,頭暈耳鳴,項強不舒,口渴喜飲,午后煩熱,脘痞納呆諸癥。西醫診為“席漢氏綜合征”。苔薄白少津,舌質淡紅,按脈細弦,此系精虧血枯,肝腎兩損,擬滋腎養肝,兼潤肺燥。處方天花粉30克,細生地21克,干石斛、天門冬各12克,山英肉、五味子各9克,女貞子、菟絲子、桑螵蛸各12克,沉香曲9克,砂仁末3克,粉葛根20克。5劑,水煎服。二診(6月7日)上方續服15劑,煩熱口渴已解,胸脘滿悶得暢,神氣漸加,頭暈亦止,惟仍腰背酸楚,小腹隱痛,下肢冷感。此液復熱清,虛火得除,擬予補腎填精,滋肝養血。處方淫羊藿、菟絲子各9克,山英肉、甘枸杞、石楠葉、女貞子各12克,細生地、粉葛根各15克,云茯苓12克,炒白術9克,廣陳皮6克,砂仁末、肉桂心各3克。5劑,水煎服。三診(8月11日)前法續服15劑,于7月5日經事得行,量少,色正紅,帶經三天而凈。體力漸復,性感有加,二便如常,已有新生毛發。近日食納不馨,腰脊酸脹,小腹墜痛,此月信欲潮之象,治宜因勢利導,易水行舟。再擬補肝腎,調胃氣。處方淫羊藿、菟絲子各9克,石楠葉、甘枸杞、山英肉、熟地黃各12克、紫丹參15克、廣陳皮6克,砂仁末3克,臺烏藥、炒神曲各9克,肉桂心3克,元胡素4.5克、5劑,水煎服。四診(9月16日)上方服至12劑,經至,色量均可,帶經5天。茲后又自服原方十數劑,諸癥悉解。囑每日晨、晚分服歸芍地黃丸、人參歸脾丸各一付,以資鞏固。【按】肝藏血、腎藏精,乙癸同源,精血互化,故產中大失血,必損及腎精,致精血虧耗,沖任虛衰,月事歷久不行,乳汁漸至絕無。血虛不能滋脾,清陽不升,故納運不健,頭暈耳鳴;血枯津涸,不能滋燥潤筋,故口渴項強;發失榮養故枯脆脫落。初診以菟絲子、山萸肉、女貞子、五味、桑螵蛸等滋補肝腎,生地、天冬、石斛、天花粉滋陰養血,生津沃燥,諸藥皆為治本而設。重用葛根,以其能鼓舞脾胃清陽之氣上升,并能生津止渴,解痙退熱。又少佐沉香曲、砂仁,以防其呆滯膩膈。俟陰液得復后,即轉予滋補肝腎兼予溫陽,俾陽生陰長,沖任充盛,遂得月事來潮,新發漸生,諸癥緩解。小結席漢氏綜合癥,頗與中醫治血枯經閉相吻合。個人曾經治療過一些這類疾病,并認為本病與肝腎虧損,精血虛衰的病理變化關系密切,尤以腎虛為發病關鍵。因腎主藏精而系沖任,精血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所謂“氣不耗,歸精于腎而為精;精不泄,歸精于肝而化清血”(《張氏醫通》)。因此,產后失血過多必然影響及腎,從而導致精血虧損,沖任不盛。而充為血海,任主胞胎,沖任虛衰則血海不充,胞宮失養,以致月事不下,子宮萎縮。《內經》說:“腎氣盛,天癸至”,天癸是促進性機能發育的物質,由腎產生,腎氣虛衰,天癸不至,則沖任二脈不得通盛,不惟月事不能以時下,而且導致性欲減退。此外,毛發雖賴血充養,而其根在腎,腎之精氣虧耗,血之生化乏源,可使毛發失榮而脫落。因此,對于本病的辨證論治,個人體會宜以治腎為主,腎為水火之臟,內寄元陰元陽,腎虛則陰陽失調,可表現為腎陰虛或腎陽虛的癥候。但腎陰腎陽都以腎的精氣為基礎,二者之間有內在聯系,故陰虛可導致陽損,陽虛亦可導致陰衰。所以張仲景說:“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個人治療此類疾患,多從補益精氣,燮理陰陽入手,并依據陰虛陽虛的孰為主次,或側重滋陰,或側重溫陽。如例一偏于陰損及陽,過用辛熱助陽,難免劫陰燥血之弊,故初診用藥的比例,滋陰養血多于溫腎助陽,待陰血漸復始著重溫補命火。例二偏于陰虛血枯,治療則以滋補腎陰,養血生津為主,后期并加以溫腎之品,以達陽生陰長之旨。《內經》說:“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說明腎之精氣有賴臟腑之精的不斷充養才能盛壯,而臟腑之精的化源在脾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