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屆遼寧省沈陽九中高考仿真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4屆遼寧省沈陽九中高考仿真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4屆遼寧省沈陽九中高考仿真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4屆遼寧省沈陽九中高考仿真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4屆遼寧省沈陽九中高考仿真模擬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屆遼寧省沈陽九中高考仿真模擬歷史試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861年俄國廢除農奴制,1862年林肯政府頒布《宅地法》,二者共同目的是A.緩解政治危機 B.統一國內市場 C.發展資本主義 D.增加財政收入2.從1802年到1878年間.英國議會先后頒布了20多個工廠法,在這些法令中對童工的最低雇用年齡、每天的勞動時間、工作的環境以及接受一定的教育等都作了明文規定。1870年《教育法)的頒布,宣告了英國大規模雇傭童工勞動問題得到了基本解決。英國童工問題的解決A.反映了議會民主制度的完善B.依賴于工業革命的深人發展C.是工人階級長期斗爭的結果D.反映了階級矛盾的日趨緩和3.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人普遍主張,人就應該公開地滿足自己的各種欲望,只要能實現幸福的目標,采取什么樣的手段都無所謂。這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A.人文主義成為社會主流B.是歐洲人文主義的中心C.肯定了人的價值和欲望D.促進了理性主義的傳播4.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漢武帝“作左官之律”。應劭對此解釋道,“人道上右,今舍天子而仕諸侯,故謂之左官也”,不經中央派任而私仕于諸侯即構成“左官罪”。這一措施旨在A.限制和打擊諸侯勢力B.將選官權力收歸中央C.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D.掌握地方官員任免權5.距今約5000年左右的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典型的文化代表有黃河中下游的龍山文化、北方遼河上游的紅山文化、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這些遺址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和較大規模的祭壇和神廟。這可以用來說明A.世界各區域文明中我國最早 B.中華文明具有多源性特點C.以玉禮器為代表的禮樂制度 D.家國一體的早期政治形態6.周代法律規定士以下的人犯死罪處死刑時,要暴尸于鬧市;貴族犯死罪時,則秘密處決;王族犯罪用刑時不得使用使其喪失生育能力的刑罰。這反映了當時A.法律限制貴族特權B.法外特權的普遍化C.宗法倫理的法律化D.量刑定罪的隨意性7.1600年,一位西班牙觀察家記述道:到(菲律賓)馬尼拉的中國人在交換中唯一想要的就是用他們的產品交換白銀。“他們不喜歡金子,也不喜歡其他商品與之交換,他們不把任何商品運回中國。導致這一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A.國內銀價高于世界水平 B.朝貢貿易旨在宜揚國威C.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 D.黃金尚未成為流通貨幣8.17世紀從甘蔗被移植到英屬的巴巴多斯島和法屬的馬提尼克島開始,加勒比海大大小小的島嶼被開辟成為甘蔗種植園。加勒比海地區的風貌、居民構成、經濟方式都在漸漸變化,歷史學家將這一持續不斷的變化稱為“蔗糖革命”。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貿易中心的轉移 B.價格革命的影響C.世界市場的逐漸形成 D.工業革命的推動9.“在最小的空間內用最簡單的耕作方式養活盡可能多的人是中國古代農民的終極目標,為此,他們將土地分成小塊,勞動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塊土地上面。”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A.人口膨脹的壓力 B.耕地少且耕作方式落后C.精耕細作的必要性 D.小農經濟的脆弱性10.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是在傳統官制以外另成系統的一個機構,這個名稱不僅反映了“天朝”觀念的動搖,也反映了近代政治制度的變化。這些變化不是新物取代舊物,而是在舊物邊上另置一個新物。這反映了A.中國近代化的復雜性B.中國近代外交的開端C.除舊與布新同步進行D.洋務運動不符合時代要求11.下圖為某學者關于中國國際現代化的“和平鴿”戰略設想概念結構圖。這一設想符合或順應了①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②不結盟政策③經濟全球化潮流④多極化趨勢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2.中國歷朝奉行不渝的“重農抑商”政策,當農耕經濟轉為繁榮,政治較為清平之世,商品經濟也隨之繁榮;而當農耕經濟跌入低谷,政治腐敗混亂之際,商品經濟的發展也受到嚴重的破壞。這種的商品經濟對農耕經濟依附性,可以用來證明A.中國古代商品經濟呈總體上升趨勢B.中國社會經濟既早熟又不成熟特征C.中國農耕經濟純粹自給自足的狀態D.中國多元經濟形態相互間腐蝕瓦解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古希臘哲學繁星般的智慧天空中,其實智者學派也是一顆璀璨的明星,縱然在哲學爭鳴的古希臘時代被蘇格拉底的理性論批倒,但其將哲學的思辨注入了古希臘哲學思想的肌體;……從大多數哲學家的觀點看,古希臘哲學史以蘇格拉底為界分為兩個發展的時期。前蘇格拉底時期哲學的研究對象是宇宙、自然;蘇格拉底時期哲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人生。——冉海濤《古希臘智者學派之淺析》材料二處在希臘古典社會由盛轉衰時代的亞里士多德,在其哲學中提了“人天生是一種政治動物”的命題。他認為人類天生就有合群的性情,人不能單個獨立生活,他必須同與自己一樣的人交往,共同組成社會,才能力謀自給,才有實現自然賦與他的生活目的。而在古希臘,社會的構成就是城邦,即“政治共同體”。因此,人同城邦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個人必須置身于城邦之中,參加城邦的政治生活,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從而達到追求、向往幸福的目的。——李麗《古希臘人本思想的表現及其歷史演變》材料三在這批啟蒙哲人中,最杰出者為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和盧梭。在一個還處于專制王權統治,出版遭到審查的時代,這些啟蒙思想家不顧個人安危勇敢地發出了自己的聲音,正是因為他們真誠地希望啟發民智,要把潛藏于每個人自身之中的理性召喚出來,掙脫任何外在權威的束縛,使人類走出不成熟的依附和奴役狀態,成為敢于運用自己理性的獨立的、自由的人。——李宏圖《“理解啟蒙運動”的歷史》(1)根據材料一,指出智者學派對古希臘哲學發展的貢獻,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概述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是如何理解“人天生是一種政治動物”。(3)閱讀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啟蒙運動時代西方人文精神的演進。14.(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朝鮮戰爭的爆發,使美國對朝政策乃至遠東政策驟然發生轉變。1950年初美國政府曾公開宣布朝鮮半島處于美國遠東戰線的防御圈之外,美國對朝鮮問題的一切.計劃都是以從朝鮮脫身為基點的。戰爭爆發后,美國在僅僅五天之內,連續做出一系列決策,而且步步升級,終于全面卷入了朝鮮戰爭。杜魯門曾這樣回憶:必須堅決制止這種對一個自由國家實行武裝侵略的行動,這對保持和平十分重要。我們向大家宣告,我們認為朝鮮的局勢關系很大,因為從這種局勢中可以看出西方的力量和決心。目前,要想制止世界其它地方的新的行動,唯一的辦法是采取堅決的行動。根據我們的看法,如果我們不能采取行動保護一個在我們的支持下建立起來的,并且由聯合國采取行動來保障它的自由的國家,那么,不但在亞洲,而且在歐洲、中東和其他地方,靠近蘇聯的各國人民對我們的信心都會受到極不好的影響。-----摘編自沈志華《美國是怎樣卷入朝鮮戰爭的:過程和依據》(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朝鮮戰爭前后美國政策的變化及其原因。(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朝鮮戰爭的結果對美國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克里米亞戰爭后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和內戰時期林肯政府頒布《宅地法》都是為了緩解嚴峻的政治危機,A項正確;俄國沙皇廢除農奴制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統一國內市場和發展資本主義,BC兩項錯誤;俄國廢除農奴制和林肯政府頒布《宅地法》都不是為了增加財政收入,D項錯誤。2、B【解析】

材料所述為英國雇傭童工的現象逐漸消失,依據題干時間信息和所學知識可以得出,得益于工業革命的展開,對工人需求的變化,故B正確;童工問題的解決與民主政治的發展沒有必然聯系,故A不正確;童工問題的解決,與工人階級斗爭無關,故C不正確;童工問題的解決不能導致階級矛盾的緩和,故D不正確。3、C【解析】

“人就應該公開地滿足自己的各種欲望”說明文藝復興時期對人的價值和欲望的肯定,故C項正確;材料體現不出人文主義成為整個社會的主流,故A項錯誤;意大利是文藝復興的中心,但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項錯誤;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故D項錯誤。4、A【解析】

當時地方諸侯勢力對中央構成威脅,漢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和打擊諸侯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包括以“左官律”限制諸侯網羅人才,故答案為A項。材料側重的是官員仕于諸侯必須經過中央派任,不是強調中央與諸侯國爭奪選拔官員的權力,排除B項;材料并未涉及地方行政效率的問題,排除C項;漢武帝這一舉措的目的是限制和打擊諸侯勢力,加強中央集權,排除D項。【點睛】漢代以“右”為尊,以“左”為卑,官吏違反規定私自到諸侯國任職,構成左官罪,依《左官律》追究刑事責任。左官罪是危害專制集權統治的罪名,其目的是限制和打擊諸侯勢力。5、B【解析】

材料反映了黃河、遼河、長江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都出土了玉器、祭壇、神廟,表明黃河、遼河、長江都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文明起源有多個中心,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多源性。B正確;材料只反映了我國的文明特點,‘我國最早’的說法材料不能反映,A錯誤;禮樂制度是周代維護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時間不符,C錯誤;家國一體指的是一個人既是家族的族長,又是國家的掌權者,家既是國,國就是家,材料未體現,D錯誤。故選B。6、C【解析】

題意主要反映了周代不同等級的犯人的死刑處置方式,沒有體現法律對貴族特權的限制,更沒有涉及到法外特權的內容,故排除A、B項;等級不同的死罪犯人死刑的處置方式不同,反映了宗法倫理的法律化,故選C項;題意只反映了死刑的處置,沒有說明量刑定罪的隨意性,故排除D項。7、A【解析】

中國商人只愿意交換白銀,甚至也不喜歡黃金,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當時國內白銀價格高于世界水平,交換回白銀能讓這些商人獲利更多,故選A;材料反映的不是朝貢貿易,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海外貿易,與自然經濟占據主導地位無關,排除C;D項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故選A。8、C【解析】

加勒比海地區成為蔗糖出產區,主要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逐漸形成,國際分工的劃分有關,故選C;加勒比海地區出現“蔗糖革命”和世界貿易中心的轉移以及價格革命無關,排除AB;17世紀時工業革命尚未開始,無法體現工業革命的推動,排除D。故選C。9、C【解析】

題干中的“在最小的空間內用最簡單的耕作方式養活盡可能多的人”體現的是精耕細作的概念,“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塊土地”也說明中國古代需要精耕細作的農業耕作模式,故答案為C項;題干并非強調人口壓力帶來的影響,故A項錯誤;題干信息未涉及耕作方式,故B項錯誤;題干未體現小農經濟的脆弱性,故D錯誤。10、A【解析】對材料進行分析后可知,“這個名稱不僅反映了“天朝”觀念的動搖,也反映了近代政治制度的變化”,說明了清政府為適應對外交往的需要,設立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強加了對外的交流,這有利于中國的近代化;“這些變化不是新物取代舊物,而是在舊物邊上另置一個新物”,說明了舊的制度依然存在,這又不利于中國的近代化,所以這體現了中國近代化的復雜性,故選A;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設立于1861年,此前中國近代外交早已開始,故可排除B;“這些變化不是新物取代舊物,而是在舊物邊上另置一個新物”,說明了舊的制度依然存在,故可排除C;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是符合時代要求,故可排除D。11、D【解析】試題分析:根據和平鴿的基本機構,結合所學知識,和平鴿的基本思路:遵循憲章,促進和平;立足亞洲,面向全球;東西比翼,南北協作;互利共生,協同發展。由此可見,和平鴿的思路體現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結盟政策、經濟全球化潮流、多極化趨勢。故選D。考點: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兩極格局瓦解和多極化趨勢的加強·當今國際局勢與中國外交12、B【解析】

材料“農耕經濟轉為繁榮,政治較為清平之世,商品經濟也隨之繁榮”說明農耕經濟的成熟,而材料“農耕經濟跌入低谷,政治腐敗混亂之際,商品經濟的發展也受到嚴重的破壞”又說明其不成熟,故B選項正確;“總體上升趨勢”無從得出,故A選項錯誤;“純粹”在敘述上過于絕對,故C選項錯誤;中國多元經濟形態應相互促進,而不是相互腐蝕瓦解,故D選項錯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貢獻:將哲學的思辨注入古希臘哲學思想哲學思想:第一次在哲學意義上發現了“自我”;在人的道德哲學上,提出“美德即知識”。(2)理解:“人”主要指希臘城邦中的公民;公民是希臘社會的主體階層;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希臘公民主要參加公共活動,參與政治事務;公民還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3)演進:高揚“理性”與“天賦人權”兩面旗幟用“自由平等”把人們從封建專制和等級特權的藩籬中解放出來,“啟蒙”之火引領者“人”與“社會”的雙重覺醒。【解析】

(1)貢獻:根據材料“其將哲學的思辨注入了古希臘哲學思想的肌體”可得出智者學派將哲學的思辨注入古希臘哲學思想哲學。思想:根據材料“蘇格拉底時期哲學的研究對象是社會、人生”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蘇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學意義上發現了“自我”,在人的道德哲學上,提出“美德即知識”。(2)理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亞里士多德指的人主要指希臘城邦中的公民;根據材料“個人必須置身于城邦之中,參加城邦的政治生活,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從而達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