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勞動教育“1+6”新樣態_第1頁
打造勞動教育“1+6”新樣態_第2頁
打造勞動教育“1+6”新樣態_第3頁
打造勞動教育“1+6”新樣態_第4頁
打造勞動教育“1+6”新樣態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打造勞動教育“1+6”新樣態

課程是教育活動的主要載體,教育活動是課程的生動演繹。近年來,山東省棗莊市實驗小學從“幸福+”教育理念出發,以校本課程為依托,創新形式開辟出多元“節儀育人”活動,深入開展勞動教育,著力培養學生勞動意識和勞動基本技能。學校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價值基礎,不斷豐富勞動教育的內涵與形式,實現“五育”在新時代的有機融合。一、依托課程整合,在課程中學習勞動技能學校構建勞動教育“1+6”新樣態,形成以日常勞動、生活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融合“種植體驗”“魔法廚房”“生活技能”“家務勞動”“勞動習慣”“公益服務”六大勞動教育的校本課程體系,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1.具身性樹德。學校依托特有的校園布局,開辟出七彩“實”光思政大課堂勞動教育綜合實踐基地。各班級根據專業實踐需求興建共享基地,合理規劃地形和班級建設特色基地;家校社聯動,梳理現有資源,用好現有場地。學校邀請棗莊市蔬菜站站長給學生普及果蔬種植常識,通過豐富多彩的課件和聲情并茂的介紹、講解,讓“土、肥、水、種、密、保、管、工”八字要訣牢牢印在學生腦海里,落實在行動上;學生在班主任指導下,平整土地、播種、澆水、搭架……一起共建自己的田地。在勞動實踐基地中,學生認識了種子,知道了不同植物應如何播種,了解了植物的生長周期及護理方法;在觀察日記中,記錄植物的生長變化。學生在勞動實踐中體會到勞動的艱辛,自覺樹立尊重勞動、珍惜勞動的價值觀。2021年5月,學校在首屆“收獲節”專設一個項目--種植小農手比賽,內容包括平整土地、播種、澆水、施肥、除害、除草等環節,學生在熱火朝天的競賽中了解了蔬菜生長的過程,在歡笑中品讀幸福和快樂。2.生成性增智?!吧尚浴睆娬{勞動教育課程建設的意義建構,重視勞動體驗。如學校的“魔法廚房”課程,學生在老師引導下,在魔法廚房里初步識“味”,先認識食醋、醬油、老抽、食鹽、糖等不同調料的原味,然后用不同的調料進行混合并品嘗混合后的口感,接著學習不同菜肴的烹飪方法。在引領學生探究飲食文化的同時,充分發揮其眼耳、手、腦的協同作用,促成勞動直接經驗與學生已有間接經驗的整合,形成新的認知結構。學生在嘗試中不斷增加已有經驗,在探索中不斷獲得新知。廚房變得“有魔法”,學生在勞動中也激發了探究的欲望,獲得了創造的快樂。再如“十字繡坊”社團課程,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十字繡花方法之后,再延伸到毛線繡、綢帶繡,漸漸地,他們可以根據圖樣自由編織,甚至可以自己設計圖樣。在學習過程中,從接受教師的課程講授,到獨立進行編織,再升級到創造性設計作品,學生的自主創造性得到培養,也給他們帶來體驗成功的幸福感。3.延展性育心。勞動教育不能僅局限在校園,而應該延展到家庭、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學校開設了家育課程,包括“日常技能”“整理系列”“工具使用”“廚藝系列”四大課程,培養學生疊拾衣物、整理房間、掃地擦地、清理垃圾等基本勞動技能。教師會組織學生學習一項做家務的本領,利用班會課、少先隊活動等進行技能比拼,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培養他們對勞動的興趣和主動做家務的意識,鍛煉一定的勞動技能,最終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于生活。此外,學校以“構建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真實場域,充分實現勞動教育綜合育人功能”為理念融合“服務紫”黨建品牌引領,形成勞動教育“三色”課程,即校內崗位勞動的“底色”,家庭親子勞動的“彩色”,校外志愿服務的“紫色”,三者互相聯系,逐層遞進,引導學生愛勞動、會勞動、巧勞動,提升勞動認識,培養勞動精神,激發學校勞動教育活力。二、依托“節儀育人”,在體驗中涵養勞動精神學校結合辦學特色,將勞動教育課程與各學科進行整合,以主題活動為實施載體,各學科在教學做合一思想方法下,選擇適宜的方式在校園節日中滲透勞動教育,增進勞動體認,深植勞動情懷,錘煉勞動品質,養成勞動習慣,培育學生形成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價值取向。1.整全性強能。勞動教育課程建設不僅指向“完整的人”的培養,更是“五育”之間的深度融合與協調發展。勞動技能的掌握也不是在每一天的機械重復中獲得,而是以校園節日中的展示來促進學生勞動技能的掌握。勞動技能是體腦結合的產物,因而既要在體力勞動中鍛煉身體、強健體魄,又要在抽象的腦力勞動中磨練意志。以學校的科技節為例。無論是神舟飛船、量子科學實驗,還是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嫦娥五號探月之旅,這些科學實驗背后都有無數科研工作者的艱辛付出,是勞動者為國家發展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學生通過觀看科技影片、開展科技知識競賽、撰寫科學小論文、親手制作小發明等活動,不僅充實了對科技的原有認識,還了解到更加豐富的文化知識,學到很多制作技能。結合日常的課程學習,再通過參觀科學館、展覽館、自然博物館等,不斷推動學生深刻理解科學的勞動過程、較高的勞動素養對國家和民族的重要價值,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學生的勞動品質。2.情境性育美。勞動教育課程建設要擺脫單純的“知識世界”,擁抱真實的“生活世界”,以喚醒學生內部經驗,促進新舊經驗之間的聯結,實現人與環境間信息的動態交互。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勞動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間教育學,給我們開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這種源泉是書本教育理論所不知道的。我們深信,只有通過有汗水、有老繭和疲乏的勞動,人的心靈才會變得敏感、溫柔。通過勞動,人才具有用心靈去認識周圍世界的能力?!睂W校每學年的“收獲節”,既是各班級收獲農作物的時節,也是學生展示、分享、再創造自己勞動成果的節日。學生依據不同勞動主題,結合所學知識進行設計、展覽,制作成手工作品、書畫作品、科技作品等勞動成果。學生的勞動實踐、勞動創造成為感受美、欣賞美、表達美的過程,深植了勞動情懷,懂得了勞動最美的道理,形成了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價值取向。3.生活化育人。學校勞動教育“1+6”的新樣態,讓學生更喜歡學校,他們認為這是一所充滿“文化味和教育力”的學校。“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勞動帶來了體驗、成就、價值等諸多感受以及融合在一起的幸福感。當勞動與幸福產生關系的時候,人才會樹立起正確的勞動觀,學校踐行的“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