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河南省創新聯盟2022-2023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聯考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賈湖骨笛(如圖)出土于中國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距今7800~9000年,是中國最早的樂器實物。該骨笛是用鶴類尺骨管制成的,磨制精細,共七孔。在第六孔與第七孔之間有一小孔,經測音可以發出兩個變音,應為調整第七孔發音而鉆的調音孔。從賈湖骨笛的特征可以推斷出()①賈湖遺址處于新石器時代②賈湖先民有著非凡的智慧③賈湖率先邁入了文明時代④賈湖當時的手工業高度發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詳解】①②:賈湖骨笛距今7800~9000年,從其特征可以推斷出,賈湖遺址處于新石器時代,賈湖先民有著非凡的智慧,①②符合題意。③④:進入奴隸社會后,人類社會才邁入了文明時代門檻,出現了手工業,③④與材料中所屬的歷史時期不符,排除。故本題選A。2.在距龍骨山南面二三公里的草原上,七八個年輕小伙子手持木棒正在追趕一只腫骨鹿。鹿一直向西奔跑,跑到山腳下的河邊,看樣子是打算越過河向山坡上逃去,可是預先埋伏在對岸的幾個人突然沖出來,堵住了鹿的去路。鹿心慌萬狀,又想往回跑,可是已經來不及了,這群小伙子一起舉起木棒狠狠地朝著鹿身上打去。下列選項符合這段文字的主題是()①人們平均分配勞動產品②原始人共同勞動的場景③人們在生產中互助合作④人們共同占有生產資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詳解】②③:本題材料描寫的是原始人共同勞動的場景,人們在生產中互助合作,②③符合題意。①④:本題材料描寫的是原始人共同勞動的場景,人們在生產中互助合作,未涉及原始社會的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和產品分配方式;①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3.原始社會末期,氏族制度瓦解,生產工具和牲畜變為私有財產,后來土地也變成私有財產,標志著私有制的確立。私有制確立的根本原因是()A.氏族制度瓦解 B.私有觀念的存在 C.階級對立的出現 D.生產力的發展【答案】D【解析】【詳解】D: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個體勞動逐漸盛行起來。原來以氏族為單位的共同勞動,逐漸被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勞動代替生產資料相應地由氏族公有轉歸家庭私有。土地變成私有財產,標志著私有制的確立。私有制確立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D符合題意。AB:氏族制度瓦解和私有觀念的存在都不是私有制確立的根本原因,A、B不合題意。C:階級對立的出現是私有制確立后的結果,不是原因,排除C。故本題選D。4.羅馬斗獸場(如圖)建于公元72~80年,是由8萬名奴隸用8年時間建造起來的,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奴隸主讓奴隸戴著腳鐐做各種苦役,把最強壯最驍勇的奴隸挑出來做角斗士,放在斗獸場里強迫他們同野獸打斗或互相攻殺,供自己娛樂。羅馬斗獸場()①見證了古羅馬社會的主要矛盾②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③表證了奴隸制下奴隸的悲慘命運④是奴隸主階級統治奴隸的工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詳解】①③:羅馬斗獸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奴隸主讓奴隸戴著腳鐐做各種苦役,把最強壯最驍勇的奴隸挑出來做角斗士,放在斗獸場里強迫他們同野獸打斗或互相攻殺,供自己娛樂。這說明羅馬斗獸場能夠見證古羅馬社會的主要矛盾,即奴隸與奴隸主的矛盾,證明了奴隸制下奴隸的悲慘命運,①③符合題意。②: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羅馬斗獸場是奴隸建造起來的,②排除。④:奴隸制國家是奴隸主階級統治奴隸的工具,④排除。故本題選B。5.關于奴隸社會,甲、乙兩名同學產生了不同的觀點。下列選項對上述觀,點分析正確的是()①同學甲看到了奴隸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其生產積極性提高②同學甲看到了奴隸制生產關系適應了當時生產力的發展③同學乙看到了奴隸制下奴隸主對奴隸的殘暴統治與壓迫④同學乙認識到奴隸因失去勞動權利而無法獲得生活資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詳解】②③:同學甲看到了奴隸制生產關系適應了當時生產力的發展,同學乙看到了奴隸制下奴隸主對奴隸的殘暴統治與壓迫,②③符合題意。①:奴隸毫無人身自由,沒有生產積極性,①錯誤。④:奴隸沒有失去勞動的權利,并且奴隸主只給奴隸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④錯誤。故本題選C。6.漢武帝時期,漢初所奉行的“清靜無為”的黃老思想已不能滿足統治者的需要,更與漢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觸;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統思想、仁義思想和君臣倫理觀念,顯然與當時的形勢和任務相適應。于是,漢武帝實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由此可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①能加強封建國家的專制統治②使封建制生產關系在我國確立③有利于鉗制勞動人民的思想④彌合了封建社會的基本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詳解】①③: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統思想、仁義思想和君臣倫理觀念,顯然與當時的形勢和任務相適應。這表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能加強封建國家的專制統治,有利于鉗制勞動人民的思想,①③符合題意。②:材料體現的是封建國家對人民的思想控制,而未涉及封建制生產關系在我國確立;②不符合題意。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并沒有彌合封建社會的基本矛盾,只是使上層建筑適合了當時經濟基礎的狀況,④錯誤。故本題選B。7.對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馬克思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這表明()A.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是一個充滿掠奪的過程B.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不是一帆風順的,充滿曲折C.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與社會發展總趨勢相背離D.資本家剝削工人沒有秘密可言,是赤裸裸的奴役【答案】A【解析】【詳解】A:“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這表明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是一個充滿掠奪的過程,A符合題意。B:材料表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是一個充滿掠奪的過程,不涉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是否曲折的問題,B不選。C: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符合社會發展的總趨勢,C錯誤。D:資本家剝削工人具有隱蔽性,D錯誤。故本題選A。8.下面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期間一對母子的對話:“媽媽,這么冷,我們為什么不燒火爐?”媽媽嘆了口氣說:“因為我們家沒有煤了。你爸爸失業了,我們買不起煤。”“媽媽,爸爸為什么失業了呢?”“因為煤太多了。”這段對話形象地反映了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是()A.生產絕對過剩 B.工人支付能力下降 C.生產相對過剩 D.大批工人失業【答案】C【解析】【詳解】A: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是與勞動人民的實際需求相比的生產相對過剩,而不是生產的絕對過剩;A錯誤。BD:這兩項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時的表現,而不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BD都不合題意,均應排除。C: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特征是與勞動人民的實際需求相比的生產相對過剩;C正確。故本題選C。9.美國聯邦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政策失敗導致超過100萬美國人死亡,科研實力和醫療技術均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美國淪為全世界抗疫最失敗的國家。法國《世界報》報道指出,美國把昂貴的醫療衛生體系留給富人,放任貧窮者被剝奪社會保障,使美國這一全球最大的發達國家因社會不公而變得落伍。根據材料我們可得出的結論是()①美國政府是資產階級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②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難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③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貫穿資本主義社會始終④無產者因沒有生產資料成為受苦最深的階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詳解】①④:科研實力和醫療技術均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美國淪為全世界抗疫最失敗的國家。美國把昂貴的醫療衛生體系留給富人,放任貧窮者被剝奪社會保障,使美國這一全球最大的發達國家因社會不公而變得落伍。這表明美國政府是資產階級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無產者是受苦最深的階級,①④符合題意。②③:材料沒有體現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沒有涉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難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②③與材料無關,排除。故本題選B。10.俄國十月革命是俄國工人階級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聯合貧農所完成的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正如毛澤東所說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不只是開創了俄國歷史的新紀元,而且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影響到世界各國內部的變化。”由此可見,俄國十月革命()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②實現了社會主義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飛躍③觸發了此后各國的社會主義運動及其在全球范圍的發展④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詳解】③④:“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不只是開創了俄國歷史的新紀元,而且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影響到世界各國內部的變化。”由此可見,俄國十月革命爆發了,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開創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二戰后,各國的社會主義運動及其在全球范圍的發展,③④符合題意。①: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政權,①不選。②: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實現了社會主義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飛躍,②不選。故本題選D。11.“蠶食鯨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實堪慮于目前。”這是孫中山先生對1840年后的中國的狀況的描述。下列選項是近代仁人志士為改變這一狀況所做的努力,其中符合我國當時歷史發展趨勢的是()①發展民族資本主義,走實業救國的道路②緊緊依靠并發動廣大工農群眾③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④堅持民族資產階級領導,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詳解】②③:面對近代中國被列強瓜分的狀況,仁人志士需要緊緊依靠并發動廣大工農群眾,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②③符合題意。①④: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①④不選。故本題選C。12.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①使中國人民的救亡斗爭有了主心骨②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③是中國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④為當代中國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詳解】①②:1921年,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①②符合題意。③:五四運動是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③排除。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當代中國的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④排除。故本題選A。13.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落后國家的無產階級,在本國反封建任務尚未完成以前,肩負著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重任務,無產階級應當首先“幫助”資產階級完成民主革命任務。中國共產黨將這一思想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提出中國革命必須分為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兩個步驟。下列選項對這兩個步驟認識正確的是()①民主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②這兩個步驟要完成的革命任務完全相同③兩個革命都是由無產階級領導的④兩個革命階段必須相互銜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詳解】①: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是中國革命的兩個步驟,民主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趨勢。①錯誤。②:這兩個步驟要完成的革命任務不同,②錯誤。③④: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都是由無產階級領導的,只有完成前一個革命才能完成后一個革命,這兩個革命階段必須相互銜接。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4.到1956年上半年,社會主義工業化已取得巨大進展,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是嶄新的歷史課題。在這種形勢下,中國共產黨于1956年9月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的重要貢獻是()①對當時中國社會的根本任務作出了規定②科學制定并實施了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③確定把黨的工作重點轉向社會主義建設④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詳解】①③:中共八大的重要貢獻是對當時中國社會的根本任務作出了規定,確定把黨的工作重點轉向社會主義建設,①③正確。②:中國共產黨于1956年9月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而1953年,我國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②錯誤。④: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是中共八大遵循的重要原則,不是其重要貢獻,④不選。故本題選B。15.舊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即中國人民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的矛盾,由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勝利而解決了……我國在近百年間,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遠落在世界先進水平之后,廣大的覺悟的愛國人民一直要求把我國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材料說明()①我國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②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③我國確定了過渡時期的總任務④我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必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詳解】①②:我國在近百年間,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遠落在世界先進水平之后,廣大的覺悟的愛國人民一直要求把我國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這說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我國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①②符合題意。③: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一化三改”,但材料沒有體現,排除③。④: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有其歷史必然性,④說法正確但不合題意。故本題選A。16.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也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下列選項能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是()①探索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②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經過嚴重曲折之后,依然能穩健前行③農業方面初步滿足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④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詳解】③④: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我國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農業方面初步滿足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③④符合題意。①:此項表明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屬于中國革命的歷史成就,不能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①不選。②:此項表明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在曲折中穩健前行,迎來了改革開放新時代,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②不選。故本題選D。二、非選擇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紅樓夢》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小說,被譽為十八世紀中國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在第五十三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榮國府元宵開夜宴”中,黑山村莊頭鳥進孝前來交賬,賬單上羅列了他從佃戶身上搜刮來的東西: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暹豬二十個,湯豬二十個,龍豬二十個,野豬二十個,家臘豬二十個……鹿舌五十條,牛舌五十條,蟶干二十斤,榛、松、桃、杏穰各二口袋,大對蝦五十對,干蝦二百斤,銀霜炭上等選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萬斤,御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雜色梁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石,各色干菜一車,外賣粱谷,牲口各項之銀共折銀二千五百兩。鳥進孝怕交不了差,連忙說:“今年年成實在不好。從三月下雨起,接接連連直到八月,竟沒有一連晴過五日。九月里一場碗大的雹子,方近一千三百里地,連人帶房并牲口糧食,打傷了上千上萬的,所以才這樣。”(1)運用階級社會演進的知識,說明材料中的賬單折射出的社會現象,并指出造成該現象的根源。(2)運用階級社會演進的知識,簡要說明當時社會生產關系的特點。【答案】(1)①社會現象:農民依附于地主,深受地主階級的剝削和壓迫;收取地租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主要方式。②造成該現象的根源:封建土地所有制。(2)地主占有絕大部分土地,通過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農民大部分勞動成果。相對于奴隸,農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勞動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勞動成果除繳納地租外,還能留下一部分歸自己支配。【解析】【分析】背景素材:《紅樓夢》被譽為十八世紀中國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考點考查:封建制的生產關系能力考查:獲取解讀信息、調動運用知識、描述闡釋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小問1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考查階級社會演進的知識,屬于體現類試題,解答時把握材料關鍵信息,調動運用教材知識分析回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賬單上羅列了他從佃戶身上搜刮來的東西;九月里一場碗大的雹子,方近一千三百里地,連人帶房并牲口糧食,打傷了上千上萬→可聯系農民依附于地主,深受地主階級的剝削和壓迫;收取地租是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主要方式;關鍵詞②:指出造成該現象的根源→可聯系封建土地所有制。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相結合。【小問2詳解】本題考查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特點,屬于簡答題,根據教材回答即可,解析略。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舊中國新中國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歷經苦難、滿目瘡痍,國家和民族處于積貧積弱、一窮二白的悲慘境地舊貌換新顏,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有了較大提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征程迎來萬丈曙光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命運多舛、顛沛流離,人民處于饑寒交迫、水深火熱的凄苦境況真正“換了人間”,人民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作為中國人是多么的自豪和榮光租界林立,飽受欺凌、毫無尊嚴,中華民族在國際上地位卑下、遭人輕視拋掉“東亞病夫”的帽子,傲然屹立于世界東方,昂首闊步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答案】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解析】【分析】背景材料:新舊中國的對比。考點考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意義類主觀題,注意知識限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的知識,不要用錯,要結合材料進行分析。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真正“換了人間”,人民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可聯系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關鍵詞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征程迎來萬丈曙光,傲然屹立于世界東方,昂首闊步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可聯系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具體解答本題可結合材料中關鍵信息并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意義的知識進行回答即可。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三大改造即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1951年12月開始到1956年底結束,在經歷了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三階段后基本完成,全國加入合作社的農戶達96.3%。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1953年11月開始至1956年底結束,全國90%以上的手工業者加入了合作社。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在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進行,黨通過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逐步將其改造成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而且將所有制改造與人的改造相結合,努力使剝削者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極大地促進了工、農、商業的社會變革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結合材料,運用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的知識對此加以說明。【答案】①三大改造完成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②三大改造完成后,生產資料公有制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剝削者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消滅了中國幾千年的剝削制度。③三大改造的完成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社會生產力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人民民主專政更加鞏固,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基礎。【解析】【分析】背景材料:三大改造的完成。考點考查:三大改造的意義、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的意義。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分析說明類主觀題,解答時,考生應首先調動教材相關知識,然后結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堅持理論與材料相結合。注意本題知識限定是用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的知識,不要用錯,要結合材料進行分析。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可聯系三大改造完成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三大改造完成后,生產資料公有制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關鍵詞②:而且將所有制改造與人的改造相結合,努力使剝削者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可聯系剝削者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消滅了中國幾千年的剝削制度;關鍵詞③:極大地促進了工、農、商業的社會變革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可聯系三大改造的完成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社會生產力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人民民主專政更加鞏固,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基礎。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具體解答本題可結合材料中關鍵信息并調用三大改造的意義、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的意義等知識進行回答即可。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文瀚閣是中國國家版本館的標志性建筑和點睛之筆,坐落在臺基之上,借鑒敦煌莫高窟九層樓的神韻,讓建筑如殿堂般典雅莊重,似禮器般謙遜仁和。2022年8月,主題展覽“真理之光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經典版本展”在閣內舉行。此次展覽旨在通過經典著作、手稿手跡等形式,展現百余年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光輝歷程。小明同學在參觀該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景區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工程考核試卷
- 寶石的稀有性與收藏價值分析考核試卷
- 生活初一上冊語文作文
- 筆的使用與維護培訓考核試卷
- 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紡織原料行業人才培養計劃考核試卷
- 未來的數字化戲劇與表演藝術創新方向考核試卷
- 漁業機械化捕撈作業效率與漁獲物處理考試考核試卷
- 纖維板生產設備維護與管理考核試卷
- 青浦高三語文二模作文
- 第二章第二節氯氣及其化合物-氯氣制備及性質微型化實驗改進設計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 電梯的應急預案培訓
- 高中語文部編版教材單元寫作任務(必修上下冊+選擇性必修上中下冊)
- 2025年國際教育資源共享合同范本
- GB/T 45166-2024無損檢測紅外熱成像檢測總則
- 脫硝催化劑環境影響評估-洞察分析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語三年級下冊課件 Unit4第1課時Startup
- 2025年異位妊娠診斷與治療策略研究綜述
- 2025年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鄉村振興戰略儲備人才引進18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級下冊數學第七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12J12無障礙設施圖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