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社會_第1頁
構建和諧社會_第2頁
構建和諧社會_第3頁
構建和諧社會_第4頁
構建和諧社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舉旗幟科學開展14課構建和諧社會遼寧棚戶區改造,讓改革成果惠及百姓“過了鐵路南,回到解放前〞,作為50年前的“遺物〞,遼寧省棚戶區改造與歷史上做過巨大奉獻的礦區緊密相連。

截至2004年末,撫順市仍有兩成多市民生活在棚戶區里,人均擁有的住房面積,不到城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在棚戶區居民中,低保戶和低保邊緣戶占到七成,靠自身力量住上新房幾無可能。“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老百姓搬出棚戶區!〞遼寧省委、省政府調動行政和社會資源,借助市場的力量,開始了遼寧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短短兩年時間內,拆遷棚戶區1212萬平方米,建設回遷樓6300多棟,30多萬戶家庭喜遷新居,惠及120萬人。這一串數字的背后,是遼寧省委、省政府關注民生的情懷,是一幅棚戶區居民安居樂業的和諧圖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中國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按照這個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經濟建設,經濟建設是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談談生活中發生的進步〕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實現社會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如何看待腐敗問題〕文化建設,文化是國家實力的重要構成局部。社會建設,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國家還有哪些惠民政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表達在實踐上,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表達在理論上,就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表達在政治上,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根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根本原那么,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開展社會生產力,穩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產生條件

主要貢獻

主要內容

鄧小平理論馬列主義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

第一次回答了如何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主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成果,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深化了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

本質: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回答了當代中國為什么要發展、為誰發展、靠誰發展、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發展了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

本質與核心:以人為本城市街頭、生活小區、超市門口,整潔的街道,標識清晰的分類垃圾桶,手提環保購物袋的市民,讓你近距離感受到一個城市環保意識的提升。“少用一個塑料袋〞,“少開一天私家車〞,“室內空調夏季調高1度,冬季調低1度〞等等,已不僅是政府的號召,而是被越來越多的人們認同并踐行的自覺意識。通過前面圖片和文字感受科學開展給我國帶來的變化。說說科學開展給你的生活帶來的變化和影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不和諧因素?目前,中國公車消費每年3500億左右,接待消費2000億左右,出國費用2000億左右,其他后勤效勞消費大約3000億左右,世界第一;令人尷尬的世界之最新央視大樓vs危房校舍中國在其農村尚存在無數失學兒童和破舊危房校舍的情況下,其中央電視臺修一座新樓預算就達70億,堪稱世界之最同命不同價科學開展觀的第一要義是開展,核心是以人為本,根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以人為本就是以人民群眾為本,就是以廣闊民眾的根本利益為本。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堅持以人民為主體,開展依靠人民,發揮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一個都不能少水泉小學的高老師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親,村長從鄰村找來魏敏芝給高老師代一個月課。高老師見魏敏芝只有十三歲,教不成書,不想要。村長說,找這么一個人不容易,她能給你把娃看住。先讓她湊合一個月等你回來再說。水泉小學原先有三四十個學生,每年都有學生流失,現在只剩二十八個了。高老師臨走時再三叮囑魏敏芝,一定要把學生看住,一個都不能少。魏敏芝整天讓學生抄課文,每天清點人數,誰要把學生弄走,就跟誰急,連村長的話也不聽。學生見她人小,又不會上課,不聽她的,有的成心跟她搗亂,弄得教室里亂哄哄的。她不顧不問,只是守在教室門口,不到時間不讓走。十歲的張慧科因家里欠債無力歸還,不得不失學到城里打工。魏敏芝記住高老師臨行前的叮囑,決心把張慧科找回來,她打聽到張慧科城里的住處,單身一人踏上了進城之路,十三歲的魏敏芝開始茫茫人海里的尋找……全面開展: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開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協調開展:就是要堅持“五個統籌〞〔多媒體展示八個統籌內容〕,推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根底和上層建筑相協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個環節相協調。可持續開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開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開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開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的永續開展。據國家統計局有關數據顯示:目前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只相當于上世紀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消費水平,整整落后10年,城鄉消費差距令人震驚!鄉下好不容易掛上明星照了,城里卻又喜歡剪窗花了鄉下好不容易把果子運進城了,城里卻要自己來采摘了鄉下好不容易把豬養肥了,城里卻要吃素了鄉下好不容易進誠打工了,城里卻要到鄉下種地了鄉下好不容易穿上西服了,城里卻要穿對襟襖了鄉下好不容易燙頭發了,城里卻把頭發拉直了鄉下好不容易學會普通話了,城里卻要學趙本山了鄉下好不容易穿上皮鞋了,城里卻要穿千層底了鄉下好不容易進大城市旅游了,城里卻要來吃農家飯了鄉下好不容易出門做車了,城里卻要步行鍛煉了鄉下好不容易用上煤氣了,城里卻要用炭火燒烤了鄉下好不容易有存款了,城里卻要貸款了我國東西部教學條件差距驚人我國的教育、醫療事業與經濟的開展嚴重不協調觀光型農業成為一些地區新的農業開展方向農產品深加工行業蓬勃興起,既帶動了農村經濟的開展,又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搞好城鎮化建設、開展鄉鎮企業轉移農村剩余勞力◎內蒙古:赴俄勞務輸出成為滿洲里市農民增收的新渠道〔2006年12月31日〕◎青海平安2006年勞務收入突破億元人均收入達3129元〔2006年12月31日〕◎重慶:萬州新田鎮勞務經濟超億元〔2006年12月31日〕◎新疆克孜勒蘇:勞務輸出成為農牧民增收新亮點〔2006年12月30日〕◎福建龍巖:農民工工資支付有了保證〔2006年12月30日〕◎福建:廈門春節專列送農民工回家〔2006年12月29日〕專列讓農民工方便出行社區農民工夜校開學農民工喜領欠薪案例分析江蘇省張家港市有四個“看不見〞:站在江邊看不見——塔吊林立、貨輪密布,辨不清水與岸;除了城市看不見農村——道路寬敞,別墅成片,分不出城與鄉;工業區里看不見濃煙和排污口——循環經濟使副產品被綜合利用,變廢為寶;走在街上看不見農村人——市民化管理、親情化的社會保障體系,讓人認不出主與客。這看不見的背后是張家港人“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于爭先〞的精神,是張家港人對開展的全面理解〔1〕張家港的開展給人民帶來了哪些實惠?〔2〕張家港的開展給我們什么啟示?科學開展觀對我們的要求?和諧社會

共建共享四位一體構建和諧社會,經濟是根底,政治是保障,文化是靈魂。在21世紀的開展過程中,文化被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并被賦予崇高的使命。構建和諧社會,既要尊重社會各群體的利益訴求,形成各盡所能、各得其所的社會,讓人民群眾生活殷實、平安、幸福,又要努力維護全體公民的根本文化權益,滿足全社會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質保障政治保障精神保障和諧社會創造有利社會條件描繪你心目中的“和諧社會〞和諧的思想源遠流長1988年1月第一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國際大會,75位與會者在巴黎討論4天提出16條以“面向21世紀〞為主題的結論,其中很重要一條是:“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二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人類對生存的憂患,只能從中華文化教育的精髓——和諧中尋找答案。中國傳統文化非常強調“天人合一〞,強調“天道〞和“人道〞或“自然〞和“人為〞的合一。《道德經》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強調人要以尊重自然規律為最高準那么。莊子在《天道》中講:“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謂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所以均調天下,與人和者也。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就是說,人只有明白了自然界規律,才能把握根本,表達人對自然的尊重,成為與自然和諧的人。唯有如此,才能軍調天下,到達與人的和諧,才能構建和諧的社會。共話和諧“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是親情的和諧;“海內存知己,天涯假設比鄰〞是友情的和諧;“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是愛情的和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是群眾的和諧。和諧是心照不宣,和諧是牽手向前,和諧是情誼相連,讓我們手拉手,用情書寫一首和諧的優美詩歌,用愛描繪一幅和諧的壯美圖畫,用心奏響一曲和諧的華彩樂章!什么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公平正義并共生共進的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各盡其能并充滿創造力的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尊重人民訴求并注重民主法治的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各得其所并安定有序的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和諧相處但又和而不同的社會和諧社會的根本特征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生產開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人與人和諧相處:

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社會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復活,是人的實現了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界的實現了的人道主義。--馬克思民主法治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大愛無聲鑄師魂“5.12〞大地震的那一刻,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護住了4個學生……“那四個娃兒真的都活了嗎?昨天晚上就聽說有個老師救了4個娃兒,我哪知道就是你……〞張關蓉撲到丈夫的遺體上放聲慟哭。“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員向記者描述著當時的場景。譚老師的同事說“他是我們學校的教導主任,兼著高二和高三年級的政治課。在我們學校的老師里他是最心疼學生的一個,走在校園里的時候,遠遠地看到地上有一塊小石頭他都要走過去撿走,怕學生們玩耍的時候受傷。〞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支撐著我們不離不棄的堅守,也總有一盞溫暖的燈為我們的前行照亮未來的路。在自己的訴說中、在彼此的對話里,在別人的故事里,體悟記憶,傳遞溫暖。以“記憶中最感動的事〞為題,講述一個誠信友愛的故事。充滿活力安定有序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十一五〞時期建設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1.千方百計擴大就業。2.完善社會保障體系。3.合理調節收入分配。4.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5.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6.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平安。我能為和諧社會做些什么?構建和諧社會人人有責參與和諧社會建設,需要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承擔起自己的職業角色和社會角色,盡職盡責,搞好自己的學習和工作。回歸和諧,首先要認清社會開展的方向。其次,要在社會生活中,自覺地將個人情感上升為行為理性。連線職場2009年感動中國人物漢源彝族山村教師李桂林、陸建芬【主要事跡】夫妻支教懸崖小學18年李桂林、陸建芬,彝族村寨甘洛縣烏史大橋鄉二坪村代課教師。二坪村是涼山北部峽谷絕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絕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懸梯,進出極為艱難。學校里80個孩子,被分成兩個班級,其中17個外村的孩子每周一次要往返家和學校之間。李桂林夫妻每周五都要親自把他們送過五道崖梯。每周一,又會準時出現在田坪接他們上去。大一點的孩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