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魯教版(五四制)八年級生物上冊復習第2章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單元測試卷
題號—■二三總分
得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共40分)
1.模型構建是學習生物學的一種有效策略。如圖是某同學利用木板、松緊帶、螺絲等
材料制作的一個肌肉牽拉骨運動的模型。木板、松緊帶、螺絲分別代表運動中的
()
A.骨骨骼肌骨連結
C.骨骨骼肌關節D.骨肌腱關節
2.下列能正確表示關節、骨和骨骼肌關系的模式圖是()
A
3.從運動系統的組成來看,在運動中起支點作用的結構是()
A.骨B.骨骼C.骨骼肌D.關節
4.如圖是人體伸肘動作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人體的運動是以骨為杠桿、關節為支點、骨骼肌收縮為動力形成的
B.進行伸肘動作時,①朧二頭肌處于舒張狀態
C.圖中的③主要是由肌肉細胞構成的肌腹,④為肌腱
D.骨骼肌的收縮可以牽動骨改變位置,骨骼肌的舒張可以使骨復位
5.籃球運動員在進行籃球比賽時需要完成屈肘、伸肘、屈腕和伸腕等多
個動作,關于該運動過程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伙y
A.屈肘時需要一塊肌肉、骨和關節協調配合
B.需要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調節下完成
C.依賴于消化、呼吸和循環等系統的配合
D.適度進行籃球運動可使多個系統得到鍛煉
6.下列有關動物的運動和行為的敘述錯誤的是
A.動物的學習行為越復雜,適應環境的能力越強
B.運動系統主要由骨?、關節和肌肉組成
C.海豚頂球表演是一種學習行為
D.面向國旗敬禮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
7.有關“引體向上”運動的敘述錯誤的是()
A.只有上肢骨骼肌參與B.有多組骨骼肌群參與
C.需要多系統的配合D.需要神經系統的調節
8.野馬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只會在水槽中飲水,為了恢復野馬在野外條件下的飲水能力,
飼養員把導水入槽的橡膠管拉向水坑,誘導野馬去水坑飲水。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野馬在水槽中飲水的行為是通過遺傳物質和自然選擇獲得的
B.野馬在誘導下逐步在水坑中飲水的行為只受環境的影響
C.在水槽中的飲水行為是野馬生來就有的
D.在水坑中的飲水行為是野馬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的
9.如圖為人的屈肘動作和伸肘動作示意圖,與此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屈肘時,口]肱二頭肌舒張,[2]肱三頭肌收縮
B.3是骨骼肌的肌腱,4是骨骼肌的肌腹
C.1和2相互配合,牽動骨完成屈肘或伸肘動作
D.聽到口令做屈肘動作是通過神經中樞完成的
10.如圖分別是骨骼肌、關節、屈肘和伸肘的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說法不正確的
是()
A.圖甲中,一塊骨骼肌是由肌腹4和肌腱2組成的,后者的兩端繞過關節分別附
在不同的骨上
B.脫臼是指關節頭1從關節窩4中脫出來的現象,圖乙中2關節囊的主要作用就是
防止脫臼的產生,保護關節
C.產生屈肘動作是圖丙,圖中肱二頭肌處于收縮狀態
D.產生伸肘動作是圖丁,圖中肱三頭肌處于舒張狀態
11.下列關于運動對于動物意義的敘述,正確的是()
A.通過運動,動物能迅速改變自身的空間位置
B.有利于尋找食物,逃避敵害
C.有利于繁衍種族
D.以上三項都是
12.下列動物行為中,不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
A.孔雀開屏B.嬰兒吮奶C.老馬識途D.蜻蜓點水
13.下列不屬于動物行為的是()
A.動物的爬行和奔跑B.動物的游水和飛行
C.變色龍改變體色D.動物的生長發育過程
14.在做“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探究實驗時,生物小組選取經饑餓處理的3只小鼠,
讓其在相同環境條件下分別走相同迷宮,測得如下數據:
所用時間
小鼠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①5分55秒4分34秒2分09秒
②4分27秒3分13秒1分40秒
③7分51秒5分34秒2分27秒
根據實驗,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A.“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屬于學習行為
B.小鼠個體之間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
C.小鼠②不經“嘗試與錯誤”就能吃到食物
D.小鼠③”嘗試與錯誤”的次數可能多些
15.動物通過各種各樣的行為來適應所生活的環境。下列關于動物行為的敘述,錯誤的
是()
A.動物的動作、聲音、氣味等都可以起到傳遞信息的作用
B.先天性行為是動物體內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
C.學習行為是動物后天學習所得,與遺傳因素無關
D.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學習中出現錯誤的次數越少
16.導盲犬懂得很多口令,可以帶領盲人安全地出行,當盲人遇到障礙和需要拐彎時,
它會引導主人停下以免發生危險,下列有關導盲犬主要特征和行為的敘述,正確的
是
①體溫恒定②變溫動物③胎生、哺乳④體表被毛⑤具有社會行為⑥靠四肢行
走⑦導盲行為屬于先天性行為⑧導盲行為屬于學習行為。
A.②③⑤⑦B.(D@④⑤⑦C.②③④⑥⑧D.④⑥⑧
17.如圖陰影部分表示先天性行為與學習行為的相同點,能夠填在陰影部分的一項是
A.生來就有B.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
C.有利于適應環境D.與遺傳因素無關
18.下列不屬于動物社會行為的是
A.大雁遷徙時排成整齊的雁陣B.白蟻群中的兵蟻專司蟻穴的保衛
C.麻雀成群飛向農田吃谷物D.其他羊乖巧地跟著頭羊覓食吃草
19.下列關于人體運動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A.運動系統由骨骼、關節、骨骼肌組成
B.人體大約有206塊骨,它能夠收縮和舒張
C.關節軟骨和關節腔的滑液,增加了關節的靈活性
D,骨骼肌由肌腱、肌腹、血管和神經組成
20.下列關于動物行為的敘述,錯誤的是()
A.學習行為是動物后天學習所得,與遺傳因素無關
B.先天性行為是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
C.狒狒群體內存在比較嚴格的等級次序,這是社會行為的重要特征
D.動物越高等,學習行為就越多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25分)
21.閱讀下列短文,思考并回答有關問題:
在森林中,月兒彎彎掛天空忽閃忽閃的群星張望著蒼穹大地、山川河流。銀色的月
光把大自然照的如詩如畫。這時,青蛙出來了,它是今天晚上歌舞會的鼓手,它拍
著肚皮,像是大明星似的。一只喜鵲飛了過來,它一邊飛一邊唱著歌,它可是今天
晚上的重要角色,它就是主唱。一只蜜蜂采蜜了,它就把蜜放回巢中,也一起來參
加演唱會,你可別看它長得小,它可是今天的笛手。鼓手,主唱,笛手都有人了,
那還缺伴舞呀這時,一群蝴蝶仙子飛過來了,五顏六色的。小兔子、小貓和小狗來
了,它們在和蝴蝶仙子翻翻起舞。在這個時候,大象伯伯來了,小鹿哥哥來了,猴
子弟弟也來看演唱會了,它們都帶來了好吃的。大象伯伯和小鹿哥哥帶來了樹葉,
小猴帶來了金黃的香蕉和甘甜的溪水。演唱會開始了,喜鶴動聽的歌聲,加上蝴蝶
仙子、小兔、小狗和小貓優
美的舞姿真是太好看了。在這月光下的森林里,動物們舉行了一場既歡快又熱鬧的
演唱會。
(1)短文中的無脊椎動物有;蜜蜂體表的外骨骼作用是。
(2)短文中發育過程為完全變態發育的動物有;貓和狗生殖發育特征是
,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喜鵲的飛行器官是;適應飛行的呼吸方式是,它提高了氣體交
換的效率。
(4)鹿的警惕性很高,在安全的環境中鹿的尾巴總是不停地擺動;一旦發現“敵
人”時,尾巴向上豎起。從行為的獲得途徑來看,這種行為屬于行為,是由
細胞內的決定的。
22.如圖,當香蕉被掛在高處,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時;它會嘗試著把幾個木箱堆疊起來,
然后爬到木箱頂上去摘香蕉。試分析回答:
(1)黑猩猩的這種行為屬于行為。
(2)剛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這種行為?(填能或不能)。幼猩猩要
完成這種行為,需要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積累和學習而獲得。
(3)先天性行為是由動物體內的決定的。
(4)動物通過行為,大大提高了適應復雜環境的能力。
(5)黑猩猩能完成上述復雜的動作(其他低等動物不能),說明了
23.人們為哺乳期的母豬代替其他母豬喂養幾只小豬,往往要先在這幾只小豬身上涂抹
一些這頭哺乳期母豬的尿液,回答下題:
(1)母豬的尿液在這里起到了的作用,它可以幫助母豬.
(2)人們把這頭哺乳期母豬的尿液涂抹到其他小豬身上,目的是使其.
(3)從生理角度分析,哺乳后代是母豬的,這種行為是由決定的.
24.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某同學觀察了黃蜂的繁殖:當黃蜂交尾后,雌黃蜂在沙土中挖一個穴道,穴道末端
擴展成小室。然后,雌黃蜂飛出去獵獲毛蟲或蜘蛛,用其尾部的刺將獵獲物麻醉后
帶回穴道內的小室。隨后雌黃蜂在每個巢室內產下一枚卵,并將穴口用沙土封閉后
飛走,由卵孵化出的幼蟲即以親代儲存的獵獲物為食,直至發育成成蟲后,才挖開
洞口,從穴道中爬出來。子代黃蜂雖然從未見過其親代是如何完成這些程序的,但
它發育到一定時候卻能重復親代所完成的同樣程序。
(1)黃蜂的繁殖行為是(填“先天性行為”或“學習行為”),判斷的依
據是.
(2)小明還觀察了--窩蜜蜂,發現蜜蜂有明確的分工,有一只蜂王、少量雄蜂和
大量的工蜂,這說明蜜蜂是具有行為的昆蟲;小明還發現,當一只工蜂找到
了蜜源后,會跳起“8”字舞招來伙伴,這說明蜜蜂群體中存在著.
(3)小明研究黃蜂和蜜蜂行為的方法,屬于法.
三、識圖作答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5分)
25.如圖是膝跳反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圖中表示感受器的是(用圖中字母回答),表示神經中樞的是
(用圖中字母回答)。
(2)該反射屬于反射。
(3)在做膝跳反射的實驗過程中,如果被測試者下意識不讓小腿彈起來,是完全
可以做到的。這說明脊髓還受到的控制。
(4)某人在一次事故中受傷,用針刺激此人的上肢,此人只有在看到自己上肢被
刺的情況下才縮手,說明此人受傷的部位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骨骼肌中間較粗的部分叫肌腹,兩端較細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
可繞過關節連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
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但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
而不能推開骨,因此與骨相連的肌肉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的。故木板、松緊帶、
螺絲分別代表運動中的:骨、骨骼肌、關節,如圖所示:
—關節
不。肱二頭肌
肱三頭肌石骨
故選:Co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骨繞關節
活動,于是軀體就會產生運動。
在運動中,神經系統起調節作用,骨起杠桿的作用,關節起支點作用(也有說樞紐作用),
骨骼肌起動力作用。
2.【答案】B
【解析】略
3.【答案】D
【解析】解:人體的運動系統由骨骼和骨骼肌組成。骨骼是由多塊骨連接而成。骨骼肌
的兩端較細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屬于結締組織),分別附著在相鄰的兩塊骨上,中
間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外面包有結締組織膜,里面有許多血管和
神經。能夠收縮和舒張。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縮的特性。運動時,肌肉的收縮、舒張牽引
著骨繞著關節運動。在運動中,神經系統起調節作用,骨起杠桿的作用,關節起支點作
用(也有說樞紐作用),骨骼肌起動力作用。
故選:D。
人的運動系統包括骨骼和骨骼肌組成,骨骼是骨和骨連接(主要是關節)的統稱,骨在
運動中起杠桿作用,關節起支點作用,骨骼肌起動力作用。據此解答。
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縮的特性,骨骼肌收縮,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于是
軀體就產生了運動。
4.【答案】D
【解析】解:A、在運動中,神經系統起調節作用,骨起杠桿的作用,關節起支點作用,
骨骼肌起動力作用。A正確;
B、伸肘時,肱二頭肌舒張,肱三頭肌收縮。B正確:
C、圖中③肌腹,④肌腱,C正確;
D、由于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改變位置,而不能將骨復位,D錯誤。
故選:D。
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和骨、關節和肌肉的協調配合。解答時從運
動并不是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它需要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它需要能量的供應;屈
肘動作和伸肘動作的產生;在運動中,骨起杠桿的作用,關節起支點作用,骨骼肌起動
力作用等方面切入。
圖中①肱二頭肌,②肱三頭肌,③肌腹,④肌腱。
解此題的關鍵是理解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和骨、關節和肌肉的協調配合。
5.【答案】A
【解析】解:A、屈肘是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骨和關
節協調配合完成的,A錯誤;
B、每一個運動都是需要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調節下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共
同完成的,B正確;
C、人體完成一個運動都要有骨、骨骼肌、關節的共同參與,兩組肌肉的協調,神經系
統的控制和調節,運動所需的能量還需要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系統的配合
下提供,C正確;
D、適度進行籃球運動可以使人體的多個系統得到鍛煉,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D正確。
故選:Ao
人或動物任何一個動作的產生,都不是一塊骨骼肌收縮、舒張完成的,而是多組肌群在
神經系統的調節下,骨、關節和肌肉的協調配合完成的。
熟記骨、關節、骨骼肌的協調配合與運動的產生及其之間關系。
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有關動物的運動和行為內容?;卮鸫祟}的關鍵是明確動物行為的分類特點。
【解答】
A.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
行為。動物的學習行為越復雜,適應環境的能力就越強,A正確;
B.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關節和肌肉組成,B正確;
C.海豚頂球表演是由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屬于學習行為。C正確;
D.面向國旗敬禮時,屬于屈肘,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D錯誤。
故選D。
7.【答案】A
【解析】解:A、做“引體向上”時,是在神經系統的調節下,多組肌肉的協作完成,
A錯誤。
B、有多組骨骼肌群參與,如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B正確。
C、不僅靠運動系統來完成的,它需要神經系統的控制和調節,它需要能量的供應,因
此還需要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系統的配合,C正確。
D、人體完成一個運動都要有神經系統的調節,有骨、骨骼肌、關節的共同參與,多組
肌肉的協調作用,才能完成,D正確。
故選:Ao
骨骼肌收縮,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于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
各類動物的運動都是在神經系統的調節和控制下完成的。
8.【答案】D
【解析】解:ACD、人們對野馬進行了野外飲水訓練,野馬所形成的水坑飲水行為屬于
學習行為,這種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
獲得的行為。AC錯誤,D正確
B、野馬在誘導下逐步在水坑中飲水的行為不僅只受環境的影響,還受體內的遺傳物質
決定,B錯誤
故選:D。
(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
(2)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
的行為。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為、學習行為的特點。
9.【答案】C
【解析】
【分析】
任何一個動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關節三者協調配合,在神經系統的支任配和
其他系統的輔助下完成的,如圖,2表示肱二頭肌,1肱三頭肌,3肌腹,4肌腱。解題
的關鍵是理解屈肘動作和伸肘動作的產生與骨骼肌在運動中的協作關系。
【解答】
同一塊骨骼肌的兩端跨過關節分別固定在兩塊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縮的特
性,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于
是軀體就產生了運動。
A.屈肘時,1肱三頭肌收縮,2肱二頭肌舒張,A錯誤;
B.4是骨骼肌的肌腱,3是骨骼肌的肌腹,B錯誤;
C.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p>
見1和2相互配合,牽動骨完成屈肘或伸肘動作,C正確;
D.當骨骼肌受神經傳來的刺激收縮時,就會牽動著它所附著的骨,繞著關節活動,于是
軀體就產生了運動,聽到口令做屈肘動作是通過神經中樞的協調在運動系統和其他系統
的配合下完成的,D錯誤。
故選C。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肌肉、關節的結構以及運動的產生。解題關鍵是掌握肌肉、關節的結構以及運
動的產生的相關知識。
【解答】
A、圖A是伸肘動作的產生圖,2肌腱、4肌腹。骨骼肌兩端較細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
腱(屬于結締組織),繞過關節分別附在不同的骨上,中間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
肌肉組織構成,外面包有結締組織膜,里面有許多血管和神經。能夠收縮和舒張。A正
確;
B、脫臼是指關節頭⑴從關節窩⑷中脫出來的現象,圖B中⑵關節囊的主要作用就是
防止脫臼的產生,保護關節。B正確;
C、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推開骨,所以與骨相連的肌肉至少有兩組,相互配合
完成各種活動。產生屈肘動作是圖丙屈肘時,圖中肱二頭肌收縮,肱三頭肌舒張,C正
確;
D、產生伸肘動作是圖丁,伸肘時,肱三頭肌收縮,肱二頭肌舒張。D錯誤。
故選:D。
11.【答案】D
【解析】解:動物通過運動,能比較迅速地改變自身的空間位置,以利于尋找食物、有
利于動物尋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敵害和繁衍種族,動物的運動對動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
后代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可見D符合題意。
故選:D。
此題考查的是動物運動的意義,動物通過運動能改變自身的空間位置,具有適應性的意
義,據此答題。
動物的運動的意義:有利于個體生存、繁衍后代。
12.【答案】C
【解析】解:ABD、孔雀開屏、嬰兒吮奶和蜻蜓點水等,是動物生來就有的,不學就會
的,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為先天性行為,ABD不符合題意;
C、老馬識途通過學習得來的行為,屬于學習行為,C符合題意。
故選:Co
動物行為根據獲得途徑的不同,可以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
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通過生活經
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
判斷動物行為是先天性行為還是學習行為,主要看動物行為形成的時間。
13.【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題考查動物的行為。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動物行為概念、特點。
【解答】
動物行為是生物進行的從外部可察覺到的有適應意義的活動,動物所進行的一系列有利
于他們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動,都是動物行為。動物行為不僅包括身體的運動,還包括
靜止的姿勢、體色的改變或身體標志的顯示、發聲,以及氣味的釋放等。杜鵑鳴叫、海
豚游泳、狼捕捉鹿,鹿在奔跑都屬于動物行為,而生長發育是動物的生理活動,不是從
外部可以覺察的活動,不屬于動物行為。D符合題意。
故選D。
1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動物學習行為的特點。解題關鍵是理解動物學習行為的特點
【解答】
A.“小鼠走迷宮獲取食物”屬于學習行為,A正確;
B.由表可知:每只小鼠走出迷宮所需的時間不同,故小鼠個體之間的學習能力存在差異,
B正確;
C.由表可知,小鼠②需要經“嘗試與錯誤”才能吃到食物,C錯誤;
D.由表可知,小鼠③走出迷宮所需時間最長,“嘗試與錯誤”的次數可能多些,D正確。
故選Co
15.【答案】C
【解析】解:A、動物的動作、聲音、氣味等都可以起到傳遞信息的作用,正確:
B、先天性行為是動物體內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正確;
C、學習行為是動物后天學習所得,但是遺傳因素是基礎而不是與遺傳因素無關,錯誤;
D、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學習中出現錯誤的次數越少,正確。
故選:Co
(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一
種本能,不會喪失。
(2)后天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的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
立起來的新的行為。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特點。
16.【答案】D
【解析】哺乳動物導盲犬身體分頭、頸、軀干、四肢和尾五部分,靠四肢行走,奔跑運
動;體表被毛,對保持體溫有良好的作用。繁殖方式為胎生、哺乳。有發達的大腦及
遍布全身的神經,能夠靈敏地感知外界環境的變化并迅速作出相應的反應,學習能力強。
動物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出生就有的一種行為方式,
是動物的一種本能,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而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成長的過程
中通過環境因素的影響,由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是在先天性行為的基
礎上建立的一種新的行為活動,也稱為后天性行為,導盲犬的導盲行為屬于學習行為。
故選D。
17.【答案】C
【解析】解:A、先天性行為是生來就有的,學習行為是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形成的,
錯誤;
B、先天性行為是生來就有的,學習行為是由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錯誤;
C、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都有利于適應環境,正確。
D、先天性行為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形成的,錯誤。
故選:C
(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一
種本能,不會喪失。
(2)后天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的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
立起來的新的行為。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特點。
18.【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題考查了動物的社會行為。明確社會行為的特點是解決此題的關鍵。
【解答】
動物的社會行為的特點:動物群體內有明顯的組織,明確的分工,有的動物內部還有明
顯的等級。大雁遷徙時排成整齊的雁陣、白蟻群中的兵蟻專司蟻穴的保衛、其他羊乖巧
地跟著頭羊覓食吃草等都具有社會行為的特點,屬于社會行為;麻雀成群飛向農田吃谷
物不具備社會行為的特點,不屬于社會行為。故C符合題意。
故選C。
19.【答案】C
【解析】解:A、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結、骨骼肌組成,錯誤。
B、人體由206塊骨組成,骨本身不會運動,是骨骼肌具有收縮和舒張的特性,牽引著
骨發生運動,錯誤。
C、關節軟骨和關節腔內的滑液,可增強關節的靈活性,正確。
D、骨骼肌由肌腱、肌腹組成,錯誤。
故選:Co
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骨連結和骨骼肌組成,骨和骨連接構成骨骼,關節是骨連接
的主要形式,關節由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組成。
明確運動系統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題的關鍵。
20.【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動物的行為等相關知識。理解掌握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特點,社會行為的
特點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解答】
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
不會喪失。后天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動物的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
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動物的種類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學習行為所占的比重越大,
利用經驗解決問題能力就越強。
A.學習行為是動物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上,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
為,A錯誤;
B.先天性行為是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B正確;
C.狒狒具有社會行為,群體內存在比較嚴格的等級次序,C正確;
D.動物的種類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學習行為所占的比重越大,利用經驗解決問題能
力就越強,D正確。
故選A。
21.【答案】(1)蜜蜂和蝴蝶;保護和支持了內部結構,又能有效的防止體內水分蒸發
(2)蜜蜂和蝴蝶;胎生哺乳
(3)翼;雙重呼吸
(4)先天性;遺傳物質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區別、昆蟲的生殖和發育、動物的分類、鳥類
的主要特征及、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
為的區別、昆蟲的生殖和發育、動物的分類、鳥類的主要特征及、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
【解答】
(1)根據動物的體內有無脊柱,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蜜蜂和蝴蝶體內無脊柱,
屬于無脊椎動物;蜜蜂的體表具有外骨骼,堅韌的外骨骼既保護和支持了內部結構,又
能有效的防止體內水分蒸發。
(2)蜜蜂、家蝴蝶等昆蟲的發育要經過受精卵、幼蟲、蛹、成蟲4個時期,而且幼蟲
和成蟲在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上有明顯的差異,這樣的發育過程叫完全變態.貓和狗生
殖發育特征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3)喜鵲屬于鳥類,有大型飛行器官翼。體內有很多氣囊,這些氣囊與肺相通。鳥類
吸氣時,空氣進入肺,在肺內進行氣體交換,同時一部分空氣進入氣囊暫時儲存;呼氣
時,氣囊中的氣體又進入肺,再在肺內進行氣體交換。這樣每呼吸一次,氣體兩次進入
肺,在肺內進行兩次氣體交換,這樣的呼吸方式叫做雙重呼吸。這種氣囊輔助呼吸的雙
重呼吸是鳥類特有的呼吸方式,它大大提高了氣體交換的效率。
(4)鹿的警惕性很高,在安全的環境中,鹿的尾巴總是不停地擺動;一旦發現“敵人”
時,尾巴向上豎起。從行為的獲得途徑來看,這種行為是生來就有的,屬于先天性行為,
是由細胞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
故答案為:
(1)蜜蜂和蝴蝶;保護和支持了內部結構,又能有效的防止體內水分蒸發
(2)蜜蜂和蝴蝶;胎生哺乳
(3)翼;雙重呼吸
(4)先天性;遺傳物質
22.【答案】(1)學習
(2)不能;生活經驗
(3)遺傳物質
(4)學習
(5)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的區別。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動物行為獲
得途徑和特點。
【解答】
(1)黑猩猩的這種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
通過生活經驗的積累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行為,屬于學習行為。
(2)學習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通過生活
經驗的積累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行為,剛出生不久的幼猩猩不能完成這種行為。
幼猩猩要完成這種行為,需要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積累生活經驗和學習而獲得。
(3)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是動物
的一種本能行為,不會喪失。故先天性行為是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的。
(4)動物通過學習行為,大大提高了適應復雜環境的能力。
(5)黑猩猩能完成上述復雜的動作(其他低等動物不能),說明了:動物越高等,學
習能力越強。
故答案為:
(1)學習
(2)不能;生活經驗
(3)遺傳物質
(4)學習
(5)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
23?【答案】傳遞信息;認識自己的孩子;聞到了自己熟悉的氣味,以為這幾只小豬身
是自己生的,給它們喂奶;先天性行為;遺傳物質
【解析】解:動物通訊,就是指個體通過釋放一種或是兒種刺激性信號,引起接受個體
產生行為反應.信號本身并無意義,但它能被快速識別,更重要的是它代表著一系列復
雜的生物屬性,
如性別、年齡、大小、敵對性或友好性等等.動物語言有動作、聲音、氣味、分泌物性
外激素.
(1)喂奶期的母豬是通過氣味分辨小豬是否是自己的,先在這幾只小豬身上抹些喂奶
母豬的尿液后,喂奶母豬聞到了自己熟悉的氣味,就以為這幾只小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耐曬青蓮色淀顏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環保生物降解面巾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火管組合鍋爐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滴濾袋咖啡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混凝土配重涂料(CWC)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液體化工物流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汽車電動玻璃升降器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水射流切割設備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橡木桶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智能快遞柜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馬克思主義原理》課件
- 結直腸癌的治療與護理
- 新生兒常見導管護理
- 家政服務行業環保管理制度
- 完整的欠貨款協議書范文范本
- 浙美版小學二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及教案全冊
- 公路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2018年版)
- 個人理財-形考作業4(第8-9章)-國開(ZJ)-參考資料
- 2024年江西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研學旅行賽項)備考試題庫(含答案)
- 人教版九年級數學復習教案全冊
- 【建筑專業】16J914-1公用建筑衛生間(完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