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巴文化及民俗課件_第1頁
東巴文化及民俗課件_第2頁
東巴文化及民俗課件_第3頁
東巴文化及民俗課件_第4頁
東巴文化及民俗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東巴文化及風俗東巴,即東巴文化,也指東巴文化的主要傳承者。東巴文化是一種宗教文化,是由東巴世代傳承下來的納西族古文化。東巴文化及民俗目錄東巴文字東巴建筑東巴藝術東巴宗教東巴風俗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是一種原始的圖畫象形文字,主要為東巴教徒傳授使用,書寫東巴經文,故稱東巴文。納西話叫“思究魯究”,意為“木跡石跡”,見木畫木,見石畫石。東巴文是一種兼?zhèn)浔硪夂捅硪舫煞值膱D畫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態(tài)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態(tài)還要原始,屬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tài),但亦能完整紀錄典藏。東巴文有1400多個單字,詞語豐富,能夠表達細膩的情感,能記錄復雜的事件,亦能寫詩作文。東巴文被稱之為世界唯一存活著的象形文字,被譽為文字的“活化石”。2003年,東巴古籍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世界唯一存活著的象形文——東巴文東巴文化及民俗木跡東巴文化及民俗石跡東巴文化及民俗我們去喝酒造字方法——表意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宮坐落在麗江古城東大街,它的門樓上裝飾的是東巴的“五幅冠”,大門兩旁懸掛著東巴的木牌畫,東巴宮內別具一格的裝飾和文化活動更會讓您感受到東巴文化的魅力。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化及民俗

木府自古以來,麗江便是納西族聚集的地方。納西族人原來沒有漢族的姓氏,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遠在滇西北麗江納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審時度勢,于公元1382年“率從歸順”,舉人臣之禮,此舉大獲朱元璋賞識,朱將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橫,欽賜其“木”姓,從此納西傳統(tǒng)的父子連名制得以改成漢姓名字。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化及民俗

納西服飾東巴文化及民俗納西族女子上身穿長過膝蓋的大褂,寬腰大袖,腰系百褶圍腰,下著長褲,背披披肩。這種披肩是用羊皮去毛、洗淨、硝白,而後縫製而成的,然後在披肩上繡上兩條白布帶,勞動時就將披肩的布帶拉到胸前十字交叉系緊,看上去猶如七顆閃亮的星星圍著一輪明月,人們把這種著裝稱為「披星戴月」。「披星戴月」衣即美觀又防風雨還耐磨損。披星戴月衣東巴文化及民俗身著土司服飾的東巴老人東巴文化及民俗納西民族風披肩東巴文化及民俗

東巴音樂

東巴音樂是指東巴在宗教祭祀活動中有所吟誦的一種曲調,并伴有器樂,是東巴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種音樂流傳于東巴口頭,或零星保存于東巴經和東巴畫中。除了占卜經書以外,東巴經書都是要通過誦唱表現(xiàn)出來的。東巴唱腔音樂有五十種左右,吟唱以納西民民族曲調為基礎,在器樂上主要是用板鈴、板鼓、鑼、鈸等,節(jié)奏單一,譜點簡單。東巴教還有器樂音樂,在東巴教祭祀活動中,唱音樂和器樂音樂相合,可以演奏出節(jié)奏鮮明、音調宏亮的和聲樂章。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繪畫古老的東巴畫是最具特色的納西族美術遺產。納西族東在做儀式時,要繪畫各種各樣的佛神、人物、動物、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并對他們進膜拜與祭祀,這種服務于宗教活動的各種繪畫,統(tǒng)稱為東巴畫。東巴畫中,以布卷畫《神路圖》最為有名。《神路圖》一般長達十四米多,寬二十六厘米左右。分為地獄、人類世界、自然天國、天國四個部分,畫面色彩鮮明、艷麗,人物造形生動、個鮮明,既受藏傳繪畫藝術影響,又具有納西族傳統(tǒng)風格和特色,是東巴繪畫藝術中的珍品?!渡衤穲D》主要用于喪葬時超度死者亡靈儀式中,描述了死者亡靈要經過的地獄、人間、自然界、天堂等各階段的具體場面,有較高的文化和藝術研究價值。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宗教東巴教起源于原始巫教,同時具有原始巫教和宗教的特征。由于經文講師被稱作東巴,故名東巴教。東巴教為中國西南地區(qū)的納西族所普遍信奉。東巴教屬原始多神教,主要有祖先崇拜、鬼神崇拜、自然崇拜。宗教活動形式有祭天、喪葬儀式、驅鬼、禳災、卜封等。東巴經是東巴教的主要經書。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教,是世俗化了的、多神崇拜的宗教。神靈們大多和人類沒有什么差別,無論長相還是生活方式。天神子勞阿普是個羊倌,牽著狗打獵、捕魚;陽神、陰神在擠牛奶的同時,還搓麥穗、織毛毯。納西人關于神的想像力被固定在和自己的一切有關的范圍之內。神靈位住著和世俗一樣的木楞房,牛欄馬圈羊廄齊備,曬糧架、家居火塘等一樣不缺,甚至東巴教義中宣揚的人死后的世界也是一片祥和,一幅田園牧歌的畫卷。所以東巴教是親切的,極富人情味。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教——東巴經東巴經典是東巴文化的核心和內涵。由于東巴經是用原始圖畫象形文字書寫的,一般人不易釋讀,所以,東巴經一直被視之為“天書”。《東巴經》比較完整地記載著反映納西族遠古時期生活的神話,其數(shù)量質量都很驚人。他不僅對后來納西族文學的發(fā)展有很大影響,而且大大豐富了祖國各民族的神話寶庫。許多神話的篇幅都比較大,如已整理發(fā)表的《創(chuàng)世紀》、《黑白之戰(zhàn)》等[2],都長達二千多行。從這些神話里,我們看到了古代納西族獨特的各種各樣的神,如天神、地神、太陽神、月亮神、星宿神、善神、惡神、男神、女神、雷神、風神、云神、山神、水神、土神、石神、鐵神、智慧神、靈巧神、善良神、豐盛神、測量神、度數(shù)神、勝利神、五谷神、畜牧神等等。當然,也還有各種各樣的妖魔鬼怪。在這個神的世界里,不僅各種神的形象迥然不同,就是神的行事也具有不同的風趣,說明神話的絢麗多彩。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教——儀式祭天是納西族最重要的祭祀儀式,納西人自稱納西祭天大,納西是祭天的民族。每年春秋兩季分別以家族或家庭為單位在固定的祭天場舉行。在祭天場中央豎立兩棵黃栗樹和一棵柏樹,分別代表天父,天母和天舅,祭樹下插大香,置供品,獻犧牲。由東巴祭司誦念東巴經《崇搬圖》(人類遷徙記),緬懷祖先,歌頌英雄,贊美創(chuàng)造,用來傳遞歷史淵源,加強民族團結,祈求風調雨順,天下太平。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化及民俗祭風,納西語稱為“海拉里肯”目的在于超度殉情自殺和戰(zhàn)爭災禍等豐正常死亡者的亡靈。納西族相信人死靈魂不死,非正常死亡的靈魂會被鬼魔所纏,變成惡鬼作祟于人,因而要由東巴祭司進行招魂,超度,安撫其亡靈。殉情而死的亡靈被祭司超度到神秘的玉龍第三國,那里白云、藍天、高山流水,青松翠柏,草地鮮花,老虎當坐騎,白鹿當耕牛,男耕女織,談情說愛,無憂無慮,是愛情的樂園,是幸福的天地[10]。祭署、納西語稱為“署古”。據東巴經記載,署和人是同父異母的兄弟,署分管農耕畜牧。后來人不斷地毀壞森林,污染水源和捕殺野生動物,導致署對人進行報復,使人發(fā)生病痛、遭受瘟疫、洪水、地震等災難。為向署表示人的過錯,祈求免災賜福,人類請丁巴什羅協(xié)調,并跟建立了和諧相處的關系。納西人于每年農歷二月舉行祭署儀式[10]。東巴文化及民俗祭丁巴什羅,納西語稱為“什羅務”。它是東巴祭司去世后舉行一種開喪儀式。屆時在喪家屋內設神壇,持神象,置供桌,以鐵犁鏵代表居那若羅神山,設白牦牛、白馬等神靈面偶、竹編、供酒茶等祭品。天井里置“標桿”,院內設鬼域、鬼寨,并從屋內靈柩前開始過院壩,至大門鋪設神路圖,表示亡靈將在東巴祭司的超度下順著神路圖達到祖先居住的天堂。場面宏大,氣氛熱烈悲壯[10]。占卜是納西東巴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還傳承有羊骨卜、雞骨卜、海貝徙、巴格卜星卜、手指卜、左拉卜等數(shù)十種占卜。巴格圖是巴格卜重要的圖式。畫在粗棉紙上,以一只青蛙形體構畫而成,稱為“海時巴美”,以蛙體頭尾、四肢、肚腹分別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和木、火、金、土五行,配以十二生肖,用于占卜吉兇和人生疾病、婚姻等東巴文化及民俗

東巴藝術品東巴藝術品是指東巴在宗教祭祀儀式中制作使用的木偶、面偶、泥塑和各種竹木編扎品,造型獨特,生動逼真,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東巴面偶、泥偶和木偶作品中最值得稱道的是:作者并不注重去刻畫形象外部的逼真酷似,而是用整體寫意的手法,如眼睛就似隨意凹陷的兩個洞,嘴巴的輪廓也只似微張的一條縫,從局部看顯得十分簡單,但如果從整體看,整個造型給人一種活靈活現(xiàn)的神態(tài),從并不惟妙惟肖的外形中透出一種內在的生命精神東巴文化及民俗面偶東巴祭司們以世代相傳的形式,傳承著一套的面塑藝術,他們稱其為“多碼”?!岸啻a”為面偶的總稱,代表神靈形象的神偶,稱為“恒多瑪”。代表鬼魔表象的鬼偶,稱之為“楚多瑪”。代表自然界精靈的面偶,如體現(xiàn)神山、神海的面偶被稱之為“俚多”、“構多”。神偶需用大麥或青稞炒面作為原料,其特點是粘性適中,做成面偶后不易變形。過去,納西族家庭或村寨,有不少定期舉辦的祭祀活動,如一年再度的祭天,一年兩季的示自然神,一年一次的祭家神、畜神、村寨神等等,也有不少應事而行的祭祀活動。事前,家中自然得事先備齊所用物品,做神偶的大麥、青稞炒面是必備之物。不得疏漏。并且,這件事必須得由男主人親自操勞。從炒大麥到磨成面粉,再將面粉揉成團,交與東巴們塑造神像,再把這些事必須得由男主人親自操勞。鬼偶的制作則要簡單許多,首先不必用大麥、青稞等上乘食糧,中需苦蕎炒面即可。色黑、味苦的劣勢就只能受屈而塑鬼像了。東巴教的每一個儀式,都有一本詳盡地規(guī)定儀式程序的經書,叫《盧?!罚覀儗⑵浞g成《xx儀式之規(guī)程》,《規(guī)程》中說:所有東巴教中的神鬼,都需造像。東巴文化及民俗面偶的宗教功用祭祀人家的炊煙早早地爬向山嶺準備迎接四方神靈。男主人凈手后協(xié)助東巴大師將神靈塑像一尊尊地穩(wěn)置于神壇正方的簸箕內,簸箕中鋪滿了供享用的神糧。當?shù)谝皇柟馍湎虼搴笊搅簳r,邀神的白海螺號聲劃破彌漫的晨霧飄向天際。大師翻開《迎神駕臨經》,萬分真誠地邀請必到該儀式的諸位大神,歌頌神靈們的豐功偉績。當祭祀儀式進入到邀鬼入宴的時段,東巴會高舉面團往所有祭祀主人身上、家家戶戶的門窗上吸。意為把所有依附在主人家中的鬼魔,都用面團引誘出來。東巴用面團為所有人及房屋圈舍吸完鬼后,便用吸滿鬼魔的面團,七手八腳塑造著鬼怪的形象。鬼偶做成,請鬼入鬼寨,主人將款待各路鬼王。納西人對待鬼怪的方法充滿智慧。首先以禮相待,好言勸慰,甚至設酒宴贈禮品,求鬼魔勿相侵擾,并答應日后定期祭奠,供奉宴贈佳品。同時,告知它們:大神以及勇猛的天兵悍將已進駐家中,如鬼魔退離遲緩,恐遭殺身之禍……??偠灾?,先禮后兵是總的戰(zhàn)略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化及民俗木刻東巴文化及民俗納西風俗納西族飲食特色納西族婚禮納西族葬禮納西族習俗禁忌東巴文化及民俗史書所載,古代納西族廣大人民多以蕎麥、稗子、圓根為食。明清以來,在大量吸收漢族先進生產技術和新農作物的基礎上,納西族的農業(yè)有了較快的發(fā)展,生活也有了新的變化。以玉米、小麥、大米、大麥、稗子為主食。壩區(qū)農民多在房前屋后開辟園圃,種點蔬菜自食。同時,納西族在每年冬天臘月間有殺年豬的習俗,做成火腿或臘肉,平時分切而食,豬油用做食用油。一般人家還自備有各種咸酸腌菜、豆豉、肝醬、香腸、腌蛋等等。一般情況下,每日三餐多為干飯。有米飯或大米、玉米混合飯,有二、三個菜及湯。冬春時節(jié)則愛吃熱氣騰騰的火鍋菜;夏季農忙期間,多數(shù)農家皆以米酒拌涼水解渴。有些地方早上吃炒面和酥油茶。納西族飲食特色東巴文化及民俗三疊水——納西族滿漢全席三疊水,納西人的滿漢全席,因使用三套大小不同的餐具,即六個大碗、六個小碗和六個盤子,共十八道菜看,所以又稱作三疊水。在有貴客來訪的時候,納西人的最高禮儀就是“三疊水”。按所上菜看的口味分三次上席,第一疊是以甜點類為主的,如米糕、蜜餞、果脯、時鮮的果類食品;第二疊,是涼菜類,其中包括麗江特產,吹肝、涼粉,還有火腿、豆腐干等;第三疊才是熟食類,主要以蒸菜為主,又根據季節(jié)出產的物產不同有所不同。這三疊水中包括了山珍海味,納西族地方風味和特產小吃,可以說是納西人的滿漢全席。一疊:果碟類(13碟)菜名菜單:納西風味冷盤、麗江火腿、油煎黑粉、玉水鴨蛋、板粟燒肉、高勒韭黃、芝麻吹肝、風味臘肉、寺舟龍爪、滿梨肉丁、納西乳扇、泡辣子炒肉、神龍地參二疊:歡聚碟(13碗)菜名菜單:白蕓豆酥肉、燴佛掌參、百合圓子、木耳燉雞、很普涼拌、拉市鯽魚、云腿老龍皮、白云尖尖、菊花鬧鈴、云腿粉絲、油煎麻補、納西格貢、炒三丁三疊:熱烈碟(火鍋為中心)共13種菜名菜單:大紅肉、烤魚、酥油茶(甜咸兩種)銅鑼鍋燜飯、水燜粑粑,麗春火鍋:從下往上分八層,分別為:臘排骨、芋頭、茨姑、豆腐、韭菜根、粉皮、粉絲、青菜(代辣子蘸水)東巴文化及民俗納西(大理)乳扇乳扇是鮮牛奶煮沸混合三比一的食用酸煉制凝結,制為薄片,纏繞于細竹竿上晾曬而成。應是一種特形干酪。乳扇可作各種菜肴,涼拌、油煎、燒烤皆可。其名菜夾沙乳扇膨酥,入口即化。其他套炸、椒鹽都別具一格。乳扇可藏數(shù)月,便于遠途運輸,遠銷東南亞各地,很受歡迎,饋贈親友別有新意。東巴文化及民俗雞豆涼粉系取自麗江地產的一種雞豆(又名“雞碗豆”)磨面濾漿做成的一種涼粉小吃。因雞豆富含黑色素,做成的涼粉外表呈現(xiàn)黑色,所以人們又稱做“黑涼粉”。在麗江新老城區(qū)大街小巷,幾百年業(yè),雞豆涼粉是一種經久不衰的風味小吃,暑吃涼,寒吃熱,涼吃拌以酸醋醬油蔥花蒜沫麻油調料之類,能消暑開胃、止車暈浪;熱吃將涼粉在平底鍋內用香油雙面炸黃、佐以調料,乘熱食之,也可曬干后煎食等。涼粉本為消暑食品,麗江雞豆涼粉除涼食外,還可熱吃。東巴文化及民俗麗江粑粑居住在麗江等處的納西族,主食一般以小麥、大米和苞谷為主。小麥的制作除了饃饃外,還有粑粑等,尤以“麗江粑粑”負盛名?!安紳M粑粑”的制作極為精細考究,以麗江所產麥面為主料,用麗江大研鎮(zhèn)玉泉水和面,并加上適量堿或蘇打發(fā)酵,然后在有適當溫度的大理石上制作。先取適量揉透的面,在大理石上搟平,再加上適量的豬油、草果末、蔥花、火腿等于面上,然后右手壓面,左手將面拉薄,邊拉邊卷,卷成,壓平,搟成碗口大小,然后在淺口平底鐵鍋里,用香油豬油混合煎烤,直至黃熟。如做甜的,另包紅白糖于內煎制?!胞惤昔巍钡奶攸c是油而不膩,香脆可口,冷后不僵。東巴文化及民俗三川火腿首先用新鮮的豬肉,放大量食鹽在木桶里腌制,約30天,然后晾起來,通風好的地方,晾干,約2-3個月,注意要用一層薄薄的通氣的紗紙蒙起來,這時,拿下來,用燒過柴剩下的灶灰,掩埋起來,這樣掩埋一個多月到一年,火腿都不會變質,而且越久越香。最后肉色是絢亮的紅褐色,聞起來香氣很濃。

東巴文化及民俗納西族婚禮

結婚儀式有不見天之俗,在天井搭大帳篷,下鋪松毛,扎迎親牌坊。接親隊伍到達,女家閉門,隔門唱盤問喜歌,答唱對頭方開門迎入,接親者即撤“開門錢”。新娘邊祭祖先、告別父母親友,邊哭泣表示舍不得離開娘家。新娘進夫家大門時,必須跨過門檻正中的馬鞍,以此表示成為男家的成員了。一夫一妻制父系家庭,青年社交自由。舊時,婚姻講究門當戶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盛行姑舅表優(yōu)先婚配習俗。結婚一般要經過訂親、請酒、舉辦婚禮等程序。訂親,納西語“日蚌”,意為送酒,男孩長到五六歲,父母便托媒人帶一壺酒到適合的女方家為兒子說親,雙方父母同意后,待女孩長到十歲左右便擇吉日訂婚。之后男方家要向女家行“小酒”、“大酒”等禮,每年端午、中秋、冬至等節(jié)都要到女方家送禮。東巴文化及民俗東巴文化及民俗納西族葬禮老人離開人世時,親人要按照納西人的傳統(tǒng)習慣,進行"颯撒克"儀式,即為死者"接氣"活動。如果死者是男性則用九根茶、大米九粒(解放前用五谷)、白銀少許,如果死者是女性則用七根茶、大米七粒、白銀少許。制作"含口"的材料配好后用紅紙包好,再用黑線扎口拴好后即做成"颯撒(含口)"。當老者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