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法律與教化+單元檢測卷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1頁
第三單元+法律與教化+單元檢測卷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2頁
第三單元+法律與教化+單元檢測卷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3頁
第三單元+法律與教化+單元檢測卷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4頁
第三單元+法律與教化+單元檢測卷 高二上學期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法律與教化單元檢測卷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100分)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頒布實施后,農村民眾對該法產生了很多誤解,如說婚姻法是“離婚法”“婦女法”,認為離婚婦女“不正經”等。對此,中央發出了關于貫徹婚姻法的指示,規定1953年3月為貫徹婚姻法運動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宣傳、檢查、執行婚姻法的運動??梢酝浦@部法律的制定和實施(

)A.徹底顛覆了封建的倫理秩序 B.推動依法治國進程不斷發展C.加快男女政治權利平等實現 D.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繼續2.閱讀如表,可以得出唐律(

)《禮記》:“悼與耄(幼童和老人),雖有罪,不加刑焉。”《唐律疏議》:“九十以上、七歲以下,雖有死罪,不加刑?!薄缎⒔洝罚骸拔逍讨畬偃?,而罪莫大于不孝?!薄短坡墒枳h》:“聞父母喪,匿不舉哀,流(徒刑,流放);告(發)祖父母、父母者絞,從者流?!盇.“施仁政于民” B.“德主刑輔,明德慎罰”C.“失禮之禁,著在刑書” D.“禮法結合,以孝為先”3.意大利法學家貝卡里亞在1764年提出,“在法官判決之前,一個人是不能被稱為罪犯的。只要還不能斷定他已經侵犯了給予他公共保護的契約,社會就不能取消對他的公共保護?!边@一主張旨在(

)A.凸顯契約精神 B.保障個人權利 C.確保司法獨立 D.強調法官尊嚴4.有學者研究西方法律制度發現,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從陪審團審判到刑事訴訟確立了諸多原則,如法官中立的原則、無罪推定原則、不告不理原則等。這些原則的核心目標在于(

)A.維護公民權利 B.堅持權力制衡C.遵循民主程序 D.保護私有財產5.公元4世紀,羅馬法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粗俗化”:如此前所有權與占有之間清晰的概念分界變得模糊不清,甚至連法院辦案手冊也出現了過于簡化的情況。導致該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帝國的衰落導致政局動蕩 B.共和時代貴族再次壟斷立法權C.羅馬法出現一定程度倒退 D.商品經濟和海外貿易不斷發展6.恩格斯指出“羅馬法是純粹私有制占統治的社會的生活條件和沖突的十分經典性的法律表現在羅馬法中凡是中世紀后期的市民階級還在不自覺地追求的東西都已經有了現成的了。”據此可知恩格斯認為羅馬法(

)①是研究古代西亞歷史的重要資料②維護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制度③對西方的法律制度產生深遠影響④確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權有限原則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公元前242年羅馬設立外事裁判官,處理問題基于一系列對所有人都要一致的原則,這些原則因此被稱作“萬民法”。由此可見,“萬民法”(

)A.是平民與貴族斗爭的成果 B.是帝國對外擴張的產物C.取代公民法成為主要法律 D.適應了國家發展的需要8.西周時期,“孝”走出了家族倫理的范圍,由子女對父母的義務,擴大為諸侯對天子的義務,家庭中的父子關系又延伸為政治上的君臣關系。這反映出當時(

)A.倫理和政治實現了結合 B.宗法制度成為分封制度的基礎C.奴隸制貴族政治的形成 D.家國一體的政治局面開始形成9.《唐六典》載:京兆,河南、太原牧及都督、刺史“宣布德化”,“敦諭五教”,每歲一巡屬縣,“內有篤學異能聞于鄉閭者,舉而進之,有不孝悌、悖禮亂常、不率法令者,糾而繩之?!睂τ谛⒐澚x,力田者,亦具實申奏,表其門閭。另外,京畿及天下諸縣令之職,“皆掌導揚風化”“撫黎氓”。這反映出唐代A.選官制度的嬗變 B.儒學地位受到沖擊C.域外文化的傳播 D.社會教化趨于規范10.2013年10月,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增加了網購、汽車、保險理財、公益訴訟等內容。這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對該法實施20年后的首次大修。這次修法旨在A.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B.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C.增強城鄉居民法治意識 D.打擊經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11.《唐律疏議》規定,買賣奴婢、馬牛等應立“市券”,即官方發給買賣雙方的帶有契約性質的契券,不至官司立券者受罰。唐以后田宅買賣須“立券報官”,交納契稅后,官府在契券上蓋公印登記于圖冊,田地爭訟時可作證據。可見,中國古代商業契約的作用是(

)A.推動社會成員的身份趨于平等 B.保障租地農民的利益和人身自由C.規范各種買賣兼有公證的作用 D.使契稅成為政府主要的財政來源12.新中國成立后的幾部憲法結構順序都是:“序言”“總綱”“國家機構”和“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1982年憲法則把“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放在“國家機構”之前。這一變動表明A.高度重視公民基本權力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觀念深入人心C.社會主義制度正式確立 D.對國家機構權力來源的認識深化13.“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活動自2002年10月啟動以來持續至今,已成為每年年終全國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大餐。近年來,“最美媽媽”“最美護士”“最美教師”等“最美”人物的評選不斷涌現,這些“最美"來自民間,傳播于網絡,最后匯聚成全國上下的主旋律。這些活動A.改善了城鄉人民生活水平 B.促進了良好社會風尚形成C.提高了全社會的文明程度 D.加快了民主法治建設進程14.宋代呂祖謙在《史說》中針對法治與德教的效果,曾這樣評價:“以法服人,其外若密,其中若疏;以德治人,其外雖疏,其中實密?!眳巫嬷t的這一觀點意在強調A.援禮入法的必要性 B.禮法并施的合理性C.德治教化的優越性 D.循德制律的必然性15.史載“殷人尊神”,大事小事幾乎無不求神問卜。周人滅商后,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親”的理論。這一變化A.奠定了宗法制的思想基礎 B.體現了神權與王權的結合C.重塑了政權的合法性來源 D.標志著人文精神已經成熟16.有學者指出,到17世紀,在允許教會法和教士發揮一定作用的情況下,查士丁尼的國法大全已經成為歐洲大多數國家的普通法,補充著當代法律和習慣的不足。其意在說明A.教會專權阻礙羅馬法的傳播 B.羅馬法對近代西方影響巨大C.宗教法規所發揮的作用有限 D.歐洲當代法律不斷得到完善第II卷(非選擇題共52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2021百校聯盟:材料一中國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時期,確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華法系。元朝對唐宋法律整體上棄而不用,在司法實踐中卻也廣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為藍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實踐中又特別重視“例”,曾數次重修《問刑條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為正文,例為附注”的形式,開創了律例合編的體例,時人稱之為“《大明律例》,一部禮經。禮法立教,出禮入刑。人知守禮,自不非為。非為不作,刑法何拘?”清朝法典沿襲《大明律》,同樣非常重視例,制定了《大清律例》材料二13世紀,英國通過《大憲章》,確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權有限的原則。光榮革命后,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法律體系更加完善。美國等很多國家在學習英國法律的基礎上制定了本國法律,構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侖簽署法令,頒布了《法國民法典》?!斗▏穹ǖ洹防^承了羅馬法傳統,很快推廣到歐洲各地,形成了“大陸法系”?!坝⒚婪ㄏ怠焙汀按箨懛ㄏ怠庇幸韵鹿残?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權力的議會制定,行政機構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行使行政權,法院根據法律獨立掌握司法權,司法實踐中堅持程序公正和無罪推定。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歐洲近代法律體系與中國古代法律的主要不同之處,并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明確規定:“在蘇維埃政權下,所有的工人、農民、紅軍兵士及一切勞苦民眾都有權選派代表掌握政權的管理。只有軍閥、官僚、地主、豪紳、資本家、富農、僧侶及一切剝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沒有選派代表參加政權和政治上自由的權利的?!敝腥A蘇維埃政權以消滅封建制度及徹底的改善農民生活為目的,頒布土地法,主張沒收一切地主階級的土地,分配給貧農、中農,并以實現土地國有為目的?!幾杂嗖旌斡蚜贾骶帯吨袊K區史》材料二

《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規定:本黨愿與各黨各派及一切群眾團體進行選舉聯盟。在共產黨黨員被選為某一行政機關之主管人員時,應保證該機關之職員有三分之二為黨外人士充任。為此中共在特區以“三三制”原則建立民主政權,即在政權機構中,代表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共產黨員、代表小資產階級的左派進步分子、代表中等資產階級和開明紳士的中間分子各占三分之一的名額?!幾詮埡yi主編《中國近代史》材料三

1949年6月,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同年9月第一屆政協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指出“必須鎮壓一切反革命活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從1957年開始就不能正常工作,1966年到1975年幾乎完全處于停頓狀態。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從階級斗爭轉向了經濟建設。鄧小平復出后提出了“社會主義愈發展,民主也愈發展”等著名論斷。2004年召開的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幾杂峥善健吨腥A人民共和國六十年政治發展的邏輯》(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蘇維埃政權在民主政治建設上的不足之處。(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三三制”的特點與意義。(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中國成立后政治建設變遷的趨勢;就其發展過程談談你的認識。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表時間主要法律法規(節選)1949-1978年工會法、婚姻法、土地改革法、懲治反革命條例等;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國務院組織法1978-1982年選舉法;刑法、刑事訴訟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等;人民法院組織法;個人所得稅法、經濟合同法、商標法、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國籍法;1982年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1982-1992年修改1982年憲法;加入《保護知識產權巴黎公約》的決定,涉外經濟合同法等;民事訴訟法;民族區域自治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行政訴訟法1992-1997年1982年憲法第二次修改;公司法、合伙企業法、商業銀行法等;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告法、拍賣法等;對外貿易法;教師法、科學技術進步法1997-2002年第三次修憲;證券法、信托法;行政復議法、政府采購法等;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修改了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高等教育法、科學技術普及法提取表中不同時期相互關聯的信息,自擬論題,并結合具體史實加以論述。(要求:論題明確,表述成文,史實準確,論述充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孟德斯鳩認為,法律存在于社會的各個層面,孤立法律的做法是錯誤的,必須要用聯系的觀點來看待法律和其他社會領域之間的關系。孟德斯鳩重要的法律思想包括法律和自由的關系,他認為法無禁止就是人們自由活動的依據。他還認識到權利和權力之間的辯證關系,約束權力才能保障自由,有節制的權力之下才會有真正的自由,權力之間的相互制約是節制權力唯一可行的方案。他提出法律和社會現象之間的關系,法律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法律可以帶動社會的變化。——摘編自謝斌《論啟蒙運動在法律思想史中的地位》結合材料與所學世界史的相關知識,圍繞“法律與自由”自行擬訂一個具體的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簡要闡述。(要求:明確寫出所擬論題,闡述須有史實依據。)參考答案:1.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根據材料可知,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頒布實施后引起了部分鄉村民眾的誤解,說明在很多人頭腦中保留了較多的封建殘余。由此可推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頒布和實施仍是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反封建任務的繼續,D項正確;徹底顛覆了,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項;材料主旨并非依法治國,并且依法治國在改革開放后逐漸提出,排除B項;材料體現的是婚姻自由,男女政治權利平等的推行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2.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唐代(中國)。據材料可知,,唐律將儒家禮、孝思想與法律內容密切結合,通過律法來維護儒家綱常和鞏固統治,“失禮之禁,著在刑書”與之相符,C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禮法結合,“仁政”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項;材料主旨是以刑規范社會、引導德的實現,“德主刑輔”與之不符,排除B項;“以孝為先”不能體現,排除D項。故選C項。3.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764年意大利。依據材料“在法官判決之前,一個人是不能被稱為罪犯的”可知,這是對無罪推定的描述;依據材料“只要還不能斷定他已經侵犯了給予他公共保護的契約,社會就不能取消對他的公共保護”并結合所學可知,啟蒙運動時期主張社會契約,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個人的權利,B項正確;材料主旨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個人權利,不是為了凸顯契約的神圣,排除A項;材料不涉及司法獨立,排除C項;材料中該主張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個人權利,并非是強調法官尊嚴,排除D項。故選B項。4.A【詳解】根據材料“從陪審團審判到刑事訴訟確立了諸多原則,如法官中立的原則、無罪推定原則、不告不理原則等”,可知這些原則的核心目標是維護公民的合法權利,A項正確;材料與近代西方國家政治制度特點——權力制衡無關,排除B項;遵循民主程序是手段,不是目標,排除C項;財產權只是公民權利之一,排除D項。故選A項。5.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4世紀即羅馬帝國后期,羅馬法的內容和執行遭到破壞,出現“粗俗化”,主要原因是帝國衰落和政局動蕩,A項正確;公元4世紀是羅馬帝國時期而非共和時代,排除B項;羅馬法出現一定程度倒退是表現而非原因,排除C項;商品經濟和海外貿易的發展是促進而非破壞羅馬法發展的原因,排除D項。故選A項。6.C【詳解】據所學可知,羅馬古城位于地中海區域中的亞平寧半島,屬于歐洲,而非西亞,①錯誤;據材料“羅馬法是純粹私有制占統治的社會的生活條件和沖突的十分經典性的法律……”可知,羅馬法是純粹私有制占統治的社會的生活條件和沖突的十分經典性的法律,維護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制度,②正確;據材料“在羅馬法中凡是中世紀后期的市民階級還在不自覺地追求的東西都已經有了現成的了”可知,羅馬法對歐洲中世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③正確;材料未涉及王權有限原則,④錯誤。C項正確;排除A、B、D項。故選C項。7.D【詳解】羅馬設立外事裁判官,用對所有人都一致的公平正義原則處理問題,反映出“萬民法”的出現是為了適應國家發展的需要,D項正確;材料并未體現平民與貴族斗爭對羅馬法的影響,排除A項;材料不能說明萬民法是羅馬帝國對外擴張的產物,排除B項;萬民法并未取代公民法,而是與之一起成為羅馬的主要法律,排除C項。故選D項。8.A【詳解】西周時期,“孝”從子女對父母的義務擴大為諸侯對天子的義務,君臣關系等同于父子關系,反映出當時倫理和政治實現了結合,A項正確;材料不能說明宗法制度是分封制度的基礎,排除B項;奴隸制貴族政治在西周之前已形成,排除C項;材料體現的并非家國一體的政治局面,排除D項。故選A項。9.D【詳解】材料反映出唐代政府對社會教化的重視,并對各級官員的教化職能作出了明文規定,體現出唐代社會教化趨于規范化的傾向,D項正確;材料主旨反映的是唐代的社會教化問題,與選官制度的變化、域外文化的傳入無關,排除A、C項;材料所涉及的教化內容多是儒家思想及其倫理道德,并不是儒學地位受到沖擊,排除B項。故選D項。10.A【詳解】根據材料可知,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增加了網購、汽車、保險理財、公益訴訟等內容,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A項正確;該法沒有起到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作用,排除B項;材料不是城鄉居民法治意思,而是強調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經濟違法行為,得不出打擊經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排除D項。故選A項。11.C【詳解】從唐朝開始,封建政府通過立法等方式,強制交易奴婢、馬牛、田宅的雙方,領取官方契券,并以契券作為相關爭訟的證據,反映了中國古代商業契約的作用是規范各種買賣兼有公證的作用,C項正確;材料沒有說明封建政府規范商業契約對社會成員身份的影響,排除A項;商業契約不能保障租地農民的利益和自由,排除B項;材料并未體現契稅對國家財政收入的貢獻,排除D項。故選C項。12.A【詳解】根據材料可知,1982年憲法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放在“國家機構”之前,改變了1982年以前憲法的結構順序,說明1982年憲法更加重視尊重和保障人權,凸顯了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理念,A項正確;材料中未涉及平等觀念,排除B項;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排除C項;材料中未涉及對國家機構權利的來源認識問題,排除D項。故選A項。13.B【詳解】根據材料信息“感動中國”“最美”“精神大餐”“主旋律”可知,在經濟高速發展,物質不斷豐富的同時,國家精神文明、公民的道德修養,日益受到社會各階層的高度關注,促進了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B項正確;這些活動和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加快民主法治建設進程關系不大,排除A、D項;提高了全社會的文明程度夸大了這些活動的影響,排除C項。故選B項。14.C【詳解】根據材料“以法服人,其外若密,其中若疏;以德治人,其外雖疏,其中實密”可知,用刑法制服人們,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縝密,實質上卻很疏散;用德治教化人們,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疏散,實質上卻很縝密。說明治理國家,德治比法治更為根本。因此,呂祖謙的這一觀點意在強調德治教化的優越性,C項正確;材料強調德治教化的優越性,未體現援禮入法的必要性、禮法并施的合理性、循德制律的必然性,排除ABD項。故選C項。15.C【詳解】根據材料,殷人通過“求神問卜”的方式為政權提供神學支撐,但周人主張天命不在神,在于統治者的德,進而將政權的合法性從神轉向德,重塑了政權的合法性來源,故C項正確;宗法制的思想基礎是基于父系血緣關系的嫡長子繼承制,而不是材料所強調的“德”,排除A項;神權與王權的結合指的是國家大政與神祇占卜等有關,材料未體現出,排除B項;從尊神到敬德體現了中國古代人文精神的覺醒,而不是成熟,排除D項。16.B【詳解】根據材料“到17世紀,……查士丁尼的國法大全已經成為歐洲大多數國家的普通法,補充著當代法律和習慣的不足”,并結合所學可知,編訂于6世紀的《查士丁尼法典》,到17世紀仍對歐洲發揮著重要作用,說明羅馬法對近代西方影響巨大,故B項正確;“教會專權阻礙羅馬法的傳播”與材料主旨不符,故A項錯誤;材料無法體現“宗教法規所發揮的作用有限”,故C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歐洲古代法律對歐洲當代法律的影響,不是歐洲當代法律不斷得到完善,故D項錯誤。17.不同:歐洲近代,基礎上:強調法律至上;司法實踐中:堅持程序公正等原則;中國古代,基礎上:強調為君主統治服務;司法實踐中:人治色彩強烈,突出教化作用。原因:經濟:歐洲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展較快、程度較高;中國自然經濟始終占統治地位。政治:歐洲君主專制統治相對薄弱;中國古代君主專制不斷強化?!驹斀狻坎煌簹W洲近代,基礎上:根據“確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權有限的原則。”得出強調法律至上;司法實踐中:根據“法院根據法律獨立掌握司法權,司法實踐中堅持程序公正和無罪推定?!钡贸鰣猿殖绦蚬仍瓌t;中國古代,基礎上:根據所學可得出強調為君主統治服務;司法實踐中:根據“禮法立教,出禮入刑。人知守禮,自不非為。”得出人治色彩強烈,突出教化作用。原因:根據所學,可從經濟、政治、思想等角度對中國與西歐進行比較,可得出經濟:歐洲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展較快、程度較高;中國自然經濟始終占統治地位。政治:歐洲君主專制統治相對薄弱;中國古代君主專制不斷強化。18.(1)不足之處:取消資本家、富農等剝削者的參政權利和政治自由,縮小了民主革命的力量,擴大了蘇維埃政權的對立面。(2)特點:中國共產黨領導,各階層聯合;民主協商。(任答一點即可)意義:鞏固并擴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提高了中國共產黨的地位與威望,擴大了中共影響;為中共執政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任答兩點即可)(3)趨勢:政治日益民主化;社會日益法制化。(任答一點即可)認識:民主政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民主政治建設必須符合本國國情;民主政治建設不是一帆風順的?!驹斀狻浚?)不足之處:根據“只有軍閥、官僚、地主、豪紳、資本家、富農、僧侶及一切剝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沒有選派代表參加政權和政治上自由的權利的”得出取消資本家、富農等剝削者的參政權利和政治自由,縮小了民主革命的力量,擴大了蘇維埃政權的對立面。(2)特點:根據“本黨愿與各黨各派及一切群眾團體進行選舉聯盟”得出中國共產黨領導,各階層聯合;根據“即在政權機構中,代表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共產黨員、代表小資產階級的左派進步分子、代表中等資產階級和開明紳士的中間分子各占三分之一的名額。”得出民主協商。(任答一點即可)意義:結合抗戰的內容可得出鞏固并擴大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提高了中國共產黨的地位與威望,擴大了中共影響;為中共執政積累了豐富的經驗。(3)趨勢:根據“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從階級斗爭轉向了經濟建設。鄧小平復出后提出了“社會主義愈發展,民主也愈發展”等著名論斷?!笨傻贸稣稳找婷裰骰?;根據“2004年召開的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得出社會日益法制化。(任答一點即可)認識:綜合材料和所學可得出民主政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民主政治建設必須符合本國國情;民主政治建設不是一帆風順的。19.示例一論題:法制建設的發展歷程反映了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1954年憲法,為向社會主義過渡、建立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提供了法律保障。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先后出臺了公司法、對外貿易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告法等,適應了改革開放的需要,規范了市場行為,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奠定了法治基礎。我國的法制建設適應了經濟發展的需要,推動了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確立與完善。示例二論題:法制建設的發展歷程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