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204-2020 水貂阿留申病診斷與凈化技術_第1頁
DB37-T 4204-2020 水貂阿留申病診斷與凈化技術_第2頁
DB37-T 4204-2020 水貂阿留申病診斷與凈化技術_第3頁
DB37-T 4204-2020 水貂阿留申病診斷與凈化技術_第4頁
DB37-T 4204-2020 水貂阿留申病診斷與凈化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5.020.30B

41DB37 37/T

4204—2020水貂阿留申病診斷與凈化技術Aleutian

disease

diagnose

cleaning-up

technology

for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發

布DB37/T

4204—2020 本標準按照GB/T

1.1—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由山東省畜牧獸醫局提出并組織實施。本標準由山東省畜牧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究所、山東省動物衛生技術中心。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王貴升、張鶴曉、馬澤芳、史秋梅、張洪學、趙國清、黃兵、徐啟杰、王蕾、李玉杰、劉長浩、徐鴻、李金波、馬慧玲、藺曉月、崔凱、陳靜、李富金、王士榮。DB37/T

4204—20201 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水貂阿留申病臨床診斷技術、病毒抗體檢測技術、熒光檢測、病獸淘汰技術、獸群飼養環境控制技術和無害化處理的技術要求。本標準適用于水貂阿留申病感染動物的篩選、感染控制與凈化。2 規范性引用文件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

6682 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和實驗方法GB

7959 糞便無害化衛生標準GB

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SN/T

2847 水貂阿留申病檢疫技術規范DB37/T

2381 規模化水貂養殖場生物安全體系DB37/T

2660 規模化毛皮動物養殖場消毒技術3 臨床診斷3.1 流行病學3.1.1

90

7

個月~9

1

1

2

天~3

80

%3.1.2 傳染源主要為病貂和隱性感染貂。病毒的群間傳播主要是來自感染貂的唾液、糞便和尿,及其污染的環境、飼料、飲水和用具。經消化道、呼吸道及交配傳染,也可通過母貂胎盤直接傳遞給子代。蚊蟲叮咬、注射器針頭等傳播途徑亦應引起重視。3.1.3 有明顯的季節性,秋冬季節的發病率與病死率明顯地比其他季節高。3.1.4 本病為終生毒血癥。3.1.5 雪貂、狐貍、貉也可感染發病。3.2 臨床癥狀3.2.1 漸進性消瘦:病貂食欲時好時壞,貂體逐漸消瘦,嚴重病貂體重急劇下降。3.2.2 出血和貧血:口腔、齒齦、軟腭、硬腭和舌根有大量出血點和出血斑,內臟器官尤其是消化道出血,排出煤焦油樣糞便。貧血癥狀口腔黏膜、眼結膜和陰道黏膜及腳趾蒼白3.2.3 渴欲增強。3.2.4 如侵害神經系統,表現抽搐、痙攣、共濟失調、后軀麻痹等癥狀,2

3

天死亡。3.2.5 本病預后不良,對癥治療可緩解癥狀。常復發,最后衰竭死亡。DB37/T

4204—20203.3 病理變化3.3.1 尸體營養不良,消瘦、貧血,內臟出血。3.3.2 腎腫大

2

3

白色、圓形小點,皮質切面為乳白色小點。3.3.3 肝、脾、淋巴結腫脹,肝呈土黃色,或見有灰白色斑點、質脆;胸腺體積縮小。3.3.4 懷孕期發病可見死胎、胎兒液化、吸收或者出現木乃伊胎兒、子宮出血。3.3.5 癱瘓病例可見腦膜出血。4 抗體檢測4.1樣品的采集與保存4.1.1

離心管或者

1

mL~2

mL注射器、離心管架、剪刀或指甲剪、酒精棉、干脫脂棉、記號筆,有條件的使用采血板和毛細管。4.1.2 采血方法:將水貂保定,剪刀酒精棉消毒,中趾趾間毛細管采血或直接剪掉中趾趾尖擠出

mL~

mL

血,滴入離心管或注射器,脫脂棉壓迫止血,注明編號。4.1.3 樣品保存及運輸:2

℃~8

℃,不超過

24

h。4.2樣品處理將裝有血液的離心管靜置,待血清析出,經4

r/min離心3

~5

,取血清置于

mL離心管中。4.3 對流免疫檢測按照SN/T

2847的要求進行檢測。5 熒光

5.1 儀器設備5.1.1

熒光

檢測儀及配套反應管(板)。5.1.2

小型臺式低溫高速離心機(離心速度

13

r/min

以上)。5.1.3

混勻器。5.1.4

冰箱(2

8

℃和

℃兩種)。5.1.5

0.5

μ

L~10

μ

L;2

μ

L~20

μ

L;20

μ

L~200

μ

L;100

μ

L~1

μ

L吸頭。5.1.6

1.5

mL

離心管(無核酸酶)。5.1.7

DNA

核酸提取試劑5.2 試劑或材料5.2.1 陰性質控。5.2.2 陽性質控。5.2.3 蛋白酶

K。DB37/T

4204—20205.2.4 SDS。5.2.5 或商品化實時熒光定量

試劑盒。5.3 樣品的采集與保存5.3.1 拭子樣品有咽喉拭子樣品和肛拭子樣品:a)

3

次~5

子插入到裝有

mL

無菌離心管管中,編號備用;b)

3

5

1.0

mL

PBS

無菌管中,編號備用。5.3.2 內臟或肌肉樣品用無菌的剪刀和鑷子剪取待檢樣品

g

mL

PBS轉入無菌管中,編號備用。5.3.3血清或血漿用無菌注射器直接吸取至無菌管中,編號備用。5.3.4存放采集或處理的樣本在2

8

℃條件下保存,不超過24

h。5.4 實驗步驟5.4.1 樣本病毒核酸

普通提取方法,或者采用經驗證的病毒提取試劑盒,按照試劑盒使用說明書提取。5.4.2 擴增試劑準備5.4.2.1

VP2

168

bp

A。根據需要配制熒光

反應液或購買商品化試劑盒。5.4.2.2 熒光

反應液,在室溫下融化后,2

r/min

5

。5.4.2.3 準備

n

n(n

=樣本數

照+1

管陽性對照)。5.4.2.4 每個測試反應體系需要

μ

L

反應液和

μ

L

Taq

酶。計算好各試劑的使用量,加入一適當體積離心管中,充分混合均勻,向每個

PCR

管中各分裝

15

μ

L,轉移至樣本處理區。5.4.3 加樣在樣品處理區進行。分別向上述管中加入樣本核酸提取步驟中制備的DNA溶液10

μ

L,蓋緊管蓋,

r/min離心

sec。5.4.4 熒光

在檢測區進行。將加樣后的PCR管放入熒光檢測儀內,記錄管擺放順序。反應參數設置:第一階段,94

℃/3

min94

℃/15

sec,60

℃/60

sec共4040

℃/2

在第二階段每次循環的60

℃延伸時進行。DB37/T

4204—20205.5 結果判定5.5.1 結果分析條件的設定選定檢測通道讀取檢測結果;ABI儀器,選擇FAM作為報告熒光基團,無淬滅熒光基團。5.5.2 質控標準5.5.2.1陰性對照無

Ct/Cp

值并且無擴增曲線。5.5.2.2 陽性對照的

Ct/Cp

值應小于等于

28,并出現典型的擴增曲線。5.5.2.3 如陰性和陽性對照不滿足以上條件,此次實驗視為無效。5.5.3 結果判定陰性:無Ct/Cp值,且無特征性擴增曲線,表明樣品為陰性。陽性:Ct/Cp30.0,且出現典型的擴增曲線,表示樣品為陽性。復驗:Ct/Cp值大于30.0,且出現典型的擴增曲線的樣品建議復驗。復驗仍出現上述結果的,判為陽性,否則判為陰性。5.6 實驗室規范熒光檢測方法的實驗室規范詳見附錄B。6 病獸淘汰6.1 檢測方法的選擇:抗體檢測技術適用于群體檢測,

檢測技術適應小規模檢測和抗體陽性樣品的進一步確診。不同實驗室可以根據樣品量、樣品種類以及檢測目的選擇使用。6.2分群:定期開展檢測工作,檢測出陽性樣品后,結合臨床癥狀,初步確定陽性水貂和陰性水貂,立即分群,并對陽性貂進行隔離。6.3 一次性凈化:把檢測出的陽性水貂直接淘汰,或作為皮獸飼養,不再留作種用。6.4 逐步凈化:實行阿留申病毒陰陽性貂分場(群)飼養,逐步淘汰陽性貂。分(場)群后,應建立勿混合。7 獸群環境控制7.1 阿留申病陰性群:做好生物安全控制,日常管理遵照

DB37/T

2381

的規定執行。7.2

2660

8 無害化處理8.1 廢棄物處理對污染的飼料、墊料等廢棄物以及糞便、污水應按照GB

7959和GB

8978進行無害化處理。8.2 病死水貂處理DB37/T

4204—2020病死水貂按照農業農村部《病死及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的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8.3 記錄與檔案案的保存時間不得少于2DB37/T

4204—2020AA附

錄 A(資料性附錄)引物和探針F CAACCCTCCAGGTCAACTCTR CTCTTAACAGGATTCCAGCATGTP FAM-AAGCTTGCCTCTCCAAGTAAAGTAACCA-BHQ1DB37/T

4204—2020BB附

錄 B(資料性附錄)水貂阿留申病毒熒光

PCR

檢測方法的實驗室規范B.1 實驗室設置要求實驗室設置要求如下:——實驗室分為三個相對獨立的區域:樣本制備區、反應混合物配置區和檢測區;——工作區域須有明確標記,避免不同工作區域內的設備、物品混用;——每一區域須有專用的儀器設備——整個實驗過程中均須使用無

RNA

酶的一次性耗材,用到的玻璃器皿使用前須

250

℃干烤

4

h以上,以徹底去除

設備物品發生混淆;測區;——在不同的工作區域應使用不同顏色或有明顯區別標志的工作服,以便于鑒別;離開工作區時,不得將各區特定的工作服帶出;——實驗室清潔時應該樣本制備區、擴增反應混合物配置區至檢測區的順序進行;——不同的實驗區域應有其各自的清潔用具以防止交叉污染。B.2工作區域儀器設備配置B.2.1 樣本制備區樣本制備區需配置如下儀器設備:——2

℃~8

℃冰箱;——-20

℃冰箱;——高速臺式冷凍離心機(4

℃,12

000

r/min——混勻器;——微量加樣器(

μ

L~

μ

L,5

μ

L~20

μ

L,20

μ

L~

μ

L,200

μ

L~1

000

μ

L——可移動紫外燈(近工作臺面)。B.2.2 檢測區檢測區需配置如下儀器設備:——熒光

儀(配計算機);——移動紫外燈;——打印機。B.3 各工作區域功能及注意事項DB37/T

4204—2020B.3.1 樣本制備區樣本制備區的功能及注意事項如下:——樣本的保存,核酸提取、貯存及其加入至擴增反應管在樣本制備區進行;成污染。為避免樣本間的交叉污染,加入待測核酸后,必須立即蓋嚴含反應混合物的反應管;須作清潔處理并作出記錄;——對實驗臺適當的紫外照射(254

nm

波長,與工作臺面近距離)適合于滅活去污染。工作后通過移動紫外線燈管來確保實驗臺面的充分照射。B.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