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509-2019 小麥-玉米周年綠色豐產增效技術規程_第1頁
DB37∕T 3509-2019 小麥-玉米周年綠色豐產增效技術規程_第2頁
DB37∕T 3509-2019 小麥-玉米周年綠色豐產增效技術規程_第3頁
DB37∕T 3509-2019 小麥-玉米周年綠色豐產增效技術規程_第4頁
DB37∕T 3509-2019 小麥-玉米周年綠色豐產增效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5.020

01

DB37 DB

37/T

3509—2019小麥-玉米周年綠色豐產增效技術規程

實施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DB37/T

35092019 II

DB37/T

35092019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DB37/T

35092019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小麥-玉米周年綠色豐產增效生產所采用的播種、施肥、灌溉、田間管理和收獲等技 GB

4404.1糧食作物種子第1部分:禾谷類GB

5084 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

農作物薄膜包衣種子技術條件GB

16151.12農業機械運行安全技術條件 第12部分:谷物聯合收割機GB/T

農藥噴霧機(器)田間操作規程及噴灑質量評定NY/T

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NY/T

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NY/T

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NY/T

谷物播種機械作業質量NY/T

1276 農藥安全使用規范 總則NY/T

1355 玉米收獲機作業質量SL

農田排水工程技術規范SL

207 節水灌溉技術規范DB37/T

2931 小麥玉米葉面微肥噴施技術規程

food見NY/T

綠色豐產增效 green-high

efficiency通過統籌小麥-玉米周年品種配置,確定與區域光熱資源相適應的播期和收獲期、合理群體構建,實現周年光熱資源高效利用。根據小麥-玉米周年肥水吸收和利用特性以及病蟲草害發生規律,合理統DB37/T

35092019籌小麥-玉米周年肥水藥的高效利用。最終實現增產穩產、環境友好和節本增效目的。其中,小麥產量≥6

kg/hm2、玉米產量≥9

kg/hm2,小麥-玉米周年產量≥15

750

kg/hm2,光溫利用效率提高15

%以上,水肥藥利用效率均提高10

%以上,產品質量至少達到A級綠色食品標準。 要求 產地環境質量應符合NY/T

90

mg/kg以上,速效磷(P)15

mg/kg以上,速效鉀(K)90

mg/kg以上,灌排條件好。 農藥使用符合NY/T

393和NY/T

1276的規定。 為375

2~420

kg/hm225

kg/hm2

kg/hm22

kg/hm2195

kg/hm2。肥料選擇符合NY/T

394的要求。 選用單株生產力高和抗逆性強的優質高產小麥品種。種子質量應符合GB

15671的規 玉米秸稈還田,做到切碎和均勻鋪撒秸稈,秸稈長度≤10

cm,秸稈切碎合格率≥90

%,拋撒不均勻率≤10

10月12日,魯南、魯西南適宜播期為10月5日~10月15日。在適宜播期內小麥宜晚播,玉米晚收。播種時田間相對含水量應在70

%~75

%,若土壤墑情不足,播種后盡早澆“蒙頭水”。 穗型品種,每公頃的基本苗180萬~240萬。如果晚于適宜播期播種,每晚播2天,每公頃增加15萬~30

DB37/T

(1)

Q2N W——千粒重,單位為克(g);Qr

——發芽率(%);Sr

——出苗率(%),一般按照80

%計算。 選用帶有鎮壓裝置的小麥寬幅精播機播種。苗帶寬控制在6

cm~8

cm,行距控制在22

cm~26

cm。

分布均勻。田間播種作業質量符合NY/T

739的要求。

kg/hm2~210

2,其中40

%作為基肥,60

%作為起身-拔節期追肥(葉色發黃的宜起身前追肥,葉色深綠的宜拔節期追肥),磷肥(P25)用量為90

kg/hm2~120

2肥(K2O)用量為75

kg/hm2~90

kg/hm2,硫酸鋅用量為30

2~50

2。磷鉀鋅肥全部作基肥。每2~3年施用一次鋅肥。建議配施商品有機肥1

2

500

kg/hm2

kg/hm2~6

2

32

32。灌溉用水質量要符合GB

5084的要求。 田間防治作業應符合GB/T

10

%苯磺隆每公頃150

g~225

g或75

%苯磺隆干懸浮劑每公頃15

g~30

g兌水450

L噴霧防治。禾本科

000株/hm

000株/hm

000株/hm

在小麥起身期或拔節期追肥澆水,追施尿素254

2

kg/hm2

32

32苗期:地下害蟲可用50

%辛硫磷乳油1000倍~1500倍液噴霧防治,每公頃噴藥液600

L。起身至拔節期:每公頃用5

%井岡霉素水劑1

500

mL~2

250

mL兌水75

L噴灑小麥莖基步防治紋枯病,用20

%噠

mL~225

mL兌水30

32

3/hm2開花至灌漿期,每公頃用20

mL+10

g+磷酸二氫鉀1

500

L噴霧防治。提倡噴施農藥時,混合噴施0.2

%~0.5

%硫酸鋅、0.2

目的。根據病蟲害發生情況,噴防1~2次,間隔7~10天。葉面微肥噴施方法應符合DB

37/T

2931的規 小麥蠟熟末期至完熟初期,籽粒水分含量降至16

%~17

時即可收獲,收獲后晾曬至含水量低于13

%時進倉貯藏。

cm,秸稈粉碎長度≤10

cm,秸稈切碎合格率≥85

%,漏切率≤10

%,秸稈拋撒不均勻度≤10

%。聯合收割機應符合GB16151.12的要求。

%,凈度≥99

%,含水量≤13

%。所選種子應進行種衣劑包衣,種衣劑的使用應該按照產品說明進行,并符合GB

15671的規定。 2 2L/hm

~3.75

L/hm

,或33L/hm

~3.75

L/hm

,或33

%二甲戊樂靈乳油1.50

L/hm

或72

%異丙甲草胺乳油1.20

L/hm

次釋放,間隔5~7天。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1

g/hm

g/hm

白僵菌與30

~45

kg/hm

cm,播深3

2

kg/hm225

kg/hm2~90

kg/hm22

2105

kg/hm2,或氮磷鉀配比為26-10-12玉米緩控釋肥750

2~900

2,種肥同播,種子與肥料水平距離10

cm~15

cm,施肥深度≥15

cm,后期不再追肥。 夏玉米生長期降雨與生長需水同步,各生育時期一般不澆水。除遇特殊旱情(田間持水量≤55

排澇作業要符合SL

207和SL

4的規定。灌溉用水質量要符合GB

5084的要求。

%乙﹒阿合劑3.00222 2

%煙嘧磺隆懸浮劑1.50

L/hm2

22 22根據當地玉米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合理選用藥劑及用量。苗期可用5

%吡蟲啉乳油2

倍液或40

%樂果乳油1

000倍~1

500

DB37/T

350920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