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課時跟蹤檢測(二十六)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說明:標“★”題難度稍大,意在提醒學生慎思慎做,教師可對這些題目進行選講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1.★(2012·潮州模擬)指南針作為一種古老的指向工具,對中國及世界歷史的發展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以下情境中有條件用到指南針的是()①明朝時期的鄭和下西洋②南宋時期出海與外國進行貿易的商船③古希臘梭倫執政時期進行海外貿易的船隊④明清時期歐洲到中國進行傳教的傳教士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2012·南海摸底)《天工開物》中記載“(成分)以消石(硝石),硫磺為主,草木灰為輔。消性至陰,硫性至陽,陰陽兩神物相遇于無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承受)之,魂散驚而魄齏粉(粉身碎骨)”。文中提到的是()A.火藥 B.造紙術C.磁石 D.印刷術3.(2012·深圳調研)一直以來,中國圖書只有手抄本,同一種圖書的復本相當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圖書數量逐漸增多,圖書出版業慢慢興盛起來。導致這一變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中外文化交流頻繁 B.商品經濟的發展C.造紙術的推廣 D.印刷技術的發展4.(2012·廣東六校聯考)據《與公肅甥書》記載:“憶昔時邸報,至(明)崇禎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寫本。"對“活版"理解正確的是()A.活版技術從明代開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傳遞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發明中出現最晚5.★明代小說家許仲琳所著的《封神演義》,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紀武王伐紂為背景創作的古典神話小說。小說中屢屢出現使用火藥武器的描寫,如在第九十二回中這樣描述:“只聽得兩邊炮響……軍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拋放……一會兒地塌山崩,霎時間雷轟電掣。”該描寫反映的歷史信息是()A.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國家B.火器的使用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C.神魔小說遠遠超出當時人的想象力D.明代及以前軍事上已廣泛使用火器6.某書云中國的“印刷術用于傳播古老的觀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藥加固了皇帝的統治,而不是正在出現的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針除鄭和用于著名的遠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樣用于世界范圍的探索、貿易和帝國的建立。”作者旨在說明中國的三大發明()A.對西方科技產生了爆炸性影響B.未能推進中國社會根本性的變革C.指南針被鄭和用于著名的遠航D.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和狀態7.“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這首古代著名詩歌反映了 ()A.西周農夫的勞動生活 B.東漢地主的莊園生活C.唐代詩人的“詩中有畫" D.宋代文人的抒情寫意8.(2012·湛江二中月考)對聯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化藝術形式,它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反映著重大的歷史事件或人物。以下對聯刻畫的對象是唐朝詩人杜甫的是()A.剛直不阿,留得正氣凌霄漢;幽而發憤,著成信史照塵寰B.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C.詩史數千言,秋天一鵠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鷗野老心D.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9.據《書林藻鑒》卷九記載:“(宋四家)蔡勝在度,蘇勝在趣,黃勝在韻,米勝在姿。”下列關于圖中書法藝術的表述,正確的是()A.反映當時復雜的社會矛盾B.體現當時社會生活豐富多樣C.表現文人強烈的愛國情懷D.標志書法藝術的全面成熟10.(2013·廣東百校聯考)以黃公望為代表的所謂元四家主張“逸筆草草"“不求形式”,詩文印信入畫,詩畫相聯,其畫作多表現“隱居”“出世成仙"的情感。可知其畫作應屬于()A.山水畫 B.人物畫C.文人畫 D.風俗畫11.★(2013·金山中學期中)右圖為蘇軾的《枯木怪石圖》,有評價說,枝干“虬(qiu,盤曲)屈無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體現其風格的是()A.“意存筆先,畫盡意在”B.“筆才一二,像已應焉”C.“詩中有畫,畫中有詩”D.“以清雅之筆,寫山林之氣"12.(2012·潮揭聯考)2010年11月16日,經由在內羅畢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第五次會議24個成員國共同審議,中國京劇成功入選2010年“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下列關于京劇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它的形成和發展與當時統治階級的喜好密不可分B.它以北京地方戲為母體而成,故名京劇C.“文化大革命"中一統天下的“樣板戲”大多是現代京劇D.可以用“乾嘉落戶、同光揚名、民族瑰寶”概括它二、非選擇題(第13題16分,第14題24分,共40分)13.★自蔡倫改進造紙術之后,紙一直是人類交流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更是所有科學和文化進步的基石。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造紙術西傳過程一覽表時間重大事件時間重大事件793年大馬士革也開辦了造紙廠1405年由法國傳入比利時900年造紙術傳入埃及1494年傳入英國1150年阿拉伯人渡過地中海,在西班牙的沙提瓦城建起了一座造紙廠1567年傳入俄國1189年由西班牙傳入法國的耶洛城1856年傳入荷蘭1276年阿拉伯人通過地中海,經西西里島在意大利建立了造紙廠1694年由荷蘭傳入美國——王連科《造紙術從中國走向世界》材料二18世紀之后,歐洲各國的紙張生產,逐步從手工勞動方式向機械操作過渡,改進了工藝,提高了效率和質量,翻開了造紙工業新的一章……(但是我國在紙發明以后)1700年內一直停留在手工造紙階段,直到1881年(清光緒七年)在上海成立了由美商出面經營的華章造紙廠,中國才有了第一家機器造紙廠。—-王連科《造紙術從中國走向世界》(1)請指出材料一中一處明顯的史實錯誤并說明理由.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造紙術對歐洲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8分)(2)結合材料二,簡要分析18世紀之后歐洲“翻開了造紙工業新的一章”,而中國卻長期“停留在手工造紙階段"的原因。(8分)14.(2012·海門模擬)明清之際,中國社會處在由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過渡的關鍵時期,無論是在政治、經濟領域還是在思想、文化領域,舊的傳統的思想觀念與新的先進的價值理念在這一時期發生了激烈的沖擊和碰撞,社會面臨著一系列令人矚目的價值沖突和社會轉向。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黃宗羲認為“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顧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興工商業;黃宗羲在《原君》中宣稱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們主張為學應求務實,應關乎國計民生,致力于社會變革,并身體力行.材料二明清時期,詩、詞、散文等傳統文學體裁漸趨衰落,通俗文學勃興,小說、戲曲等大眾化形式成為文學藝術的主流。材料三明清時期,文人畫成就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畫風貌的是寫意畫,元代王冕的《墨梅圖》是其中的精品。材料四孟玉樓喪夫后要改嫁,親戚及鄉鄰都贊同,“少女嫩婦的,你攔著不教他嫁人,留著他做什么?”—-明中后期小說《金瓶梅》(1)結合材料一概括明清時期的新思想在政治、經濟和學術方面的具體表現。(6分)(2)據材料二,說明明清時期文學藝術發展的新特點。觀察材料三,說明文人畫所具有的鮮明特征.(8分)(3)材料四反映了明朝婦女在婚姻問題上存在著怎樣的傾向。(2分)(4)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該時期思想文化領域出現新變化的時代背景.并說明經濟與思想文化之間的關系.(8分)答案課時跟蹤檢測(二十六)1.選C本題考查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指南針外傳的史實.根據所學可知,指南針是在宋元時期經阿拉伯商人傳到歐洲,故③錯誤,此題正確選項是C.2.選A本題考查對材料的閱讀、理解能力。根據材料中制作火藥的成分以及“其出”后的狀況,可知其應是火藥。3.選D唐宋時期,我國相繼出現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從而促進了圖書出版業的發展,故選D項。4.選DA、B、C表述錯誤.造紙術出現于西漢、指南針出現于戰國、火藥出現于東晉,活字印刷術出現于北宋,在四大發明中活字印刷術出現最晚。5.選D火藥武器在中國開始用于軍事是在唐朝末年,因為作者生活于明代,此時火藥武器已經普及,所以并未超出當時人的想象力,故B、C兩項錯誤。A項材料中沒有反映。6.選B從題干材料的表述“……而不是……"來看,作者旨在說明三大發明未能推動中國社會發生根本性的變革。故選B項。7.選A該詩歌是《詩經·國風》,反映了西周農夫的勞動生活場景,選A項.B、C、D三項反映的都是社會上層文人或官僚的情趣,容易排除。8.選C解答本題應緊扣“唐朝詩人杜甫”,由C項中“詩史”“草堂"判斷對聯刻畫的對象是杜甫。9.選B宋朝四家書法家各有特點,體現了當時社會生活豐富多樣。10.選C中國古代文人畫通過其作品,托物言志,抒發情懷,符合題干表述。11.選A“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強調融化物我,創制意境,達到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是文人畫的特點,蘇軾一生,幾遭貶謫,飽嘗仕途的滋味,通過作畫抒寫胸臆之情,這符合文人畫的特點,所以A項符合題意.12.選B京劇是由于在北京的多種聲腔系統互相競爭、融匯而成,B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13.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造紙術的影響和發展.第(1)問中的錯誤,依據史實判斷即可,推動作用可結合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方面回答。第(2)問分析中西社會在政治、經濟、思想方面的差異.答案:(1)錯誤:“1694年由荷蘭傳入美國”。理由:因為美國于1776年建國。作用:推動了歐洲文化的普及,為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創造了條件。(2)歐洲:18世紀后歐洲社會經濟、科學文化教育事業得到發展;工業革命的展開推動了造紙術從手工勞動方式向機械操作過渡。中國:封建制度和傳統觀念阻礙了科技進步;長期的自給自足小農經濟和重農抑商政策,使新的生產方式未能得到正常發育,從而使造紙術一直停留在手工業階段。14.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明清時期的思想文化.第(1)問,依據材料依次概括即可。第(2)問,從“通俗文學”“大眾化形式"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看出明清時期文學藝術發展的特點。文人畫的特點要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第(3)問,依據材料并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作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疫情原因合同補充協議
- 用勞務公司人員合同協議
- 生物廠轉讓合作合同協議
- 瓜子片購銷合同協議
- 玻璃行業用工合同協議
- 貓舍養殖合同合作協議
- 生活助理工作合同協議
- 用人單位簽協議合同
- 電腦轉讓回收合同協議
- 甜品攤位加盟合同協議
- 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覃塘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7月期末歷史試題(無答案)
- 食堂生物防治制度
- 中國痔病診療指南(2020版)
- 2024年時事政治必考試題庫及參考答案一套
- T/CEC 143-2017 超高性能混凝土電桿完整
- 《陸上風電場工程施工安裝技術規程》(NB/T 10087-2018 )
- 2024詳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主題課件
- JTS105-1-2011 港口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
- 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的應用案例分析
- 護理非計劃拔管應急預案
- 保險的起源和發展講述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