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容提要:本章首先介紹了創新、技術創新、自主創新、知識經濟、自主知識產權、創新型國家基本概念;然后介紹了自主知識產權的法律性作用;最后介紹了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意義。本章重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自主知識產權保護,建設創新型國家。本章共四節
第一節自主創新
第二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推動和保障自主創新
第三節加強基礎研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第四節“錢學森之問”與科技創新
第五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思考題
一、國家競爭的核心優勢二、創新、技術創新、自主創新三、創新與知識經濟第一節自主創新
一、國家競爭的核心優勢一個國家競爭優勢的核心是自主創新和擁有獨立的知識產權。發達國家的競爭優勢越來越從在全球市場中對產品和資本的壟斷轉向對技術和知識的壟斷。在全球R&D投入中,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占86%;高收入國家獲得全球技術轉讓和許可收入的98%。從三方專利的分布看,僅美國、日本和歐盟就占90%以上。這種技術優勢正在直接地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轉變為在全球范圍內的經濟競爭優勢。第一節自主創新
二、創新、技術創新、自主創新1.創新在國際上,比較公認的“創新”一詞源于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技術變革經濟學的創始人約瑟夫·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所寫的《經濟發展理論》(1912)。在該書中他首次明確的提出“創新”的概念,并提出:創新是指把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結合”引入生產體系,包括五種情況:引入一種新產品,引入一種新的生產方法,開辟一個新的市場,獲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種新的供應來源。熊彼特的創新概念包含的范圍很廣,如涉及到技術性變化的創新及非技術性變化的組織創新,創新是指采用發明手段,并使發明的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第一節自主創新
二、創新、技術創新、自主創新2.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可分為原創性(源頭)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等。創新除了技術創新(TechnologyInnovation)外,還有產品創新、工藝創新、市場創新、原料創新、管理創新、思維創新、服務創新、組織與制度創新、營銷創新、文化創新。3.自主創新內涵自主創新是相對于技術引進、模仿而言的一種創造活動,是指通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獨特的核心技術以及在此基礎上實現新產品的價值的過程。第一節自主創新
二、創新、技術創新、自主創新4.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技術再創新自主創新包括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技術再創新。原始創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原理性主導技術等創新成果。集成創新:是指通過對各種現有技術的有效集成,形成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或者新興產業。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是指在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學習、分析、借鑒,進行再創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第一節自主創新
三、創新與知識經濟知識經濟是一種知識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經濟,是知識的運用。第一節自主創新
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重大戰略目標,是我國的既定國策,要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大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擁有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第二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推動和保障自主創新
一、自主知識產權的含義二、自主知識產權的法律性作用三、知識產權制度是推動自主創新法律手段和政策工具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是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環節五、制訂和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第二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推動和保障自主創新
一、自主知識產權的含義自主知識產權包括權利主體自主和權利客體自主兩個方面。自主是指知識產權權利人能夠獨立自主地、不受相關原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影響、實現某種知識產權資產的財產價值的權利。由于知識產權的范圍很廣,科技部的認定指南主要適用于科學技術類的知識產權,對于文學藝術類作品等方面的知識產權并未涉及。二、自主知識產權的法律性作用林肯總統有句名言∶“美國最大的發明是發現了專利制度本身”。中國改革開放中提出的自主知識產權理論是我國知識產權制度中的一大創新,其價值超過任何一部新的知識產權法律的頒布。第二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推動和保障自主創新
三、知識產權制度是推動自主創新強有力法律手段和政策工具知識產權制度是當今國際社會所公認的推動和保護創新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有效機制。無論是國外幾百年知識產權制度的發展史,還是國內探索市場經濟的實踐,都已充分證明這樣一個事實:知識產權制度是推動和保障自主創新的一項基本制度,對知識產權的占有和運用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是一個國家競爭的核心力量。第二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推動和保障自主創新
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是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環節
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發展,對傳統工業模式提出了挑戰。決定產業競爭優勢的主要因素,已從過去的自然資源和廉價勞動力轉向創新能力、技術和管理優勢。第二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推動和保障自主創新
五、制訂和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四流企業賣勞力,三流企業賣產品,二流企業賣技術,一流企業賣專利,超級企業賣標準。”這是曾經,乃至至今在我國企業中廣泛流行的一個順口溜。盡管我國的大多數企業仍處于“有制造缺創造,有產權無知識”階段,但在企業發展理念上已經意識到,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專利發明、商業秘密、品牌、不斷更新的計算機程序等無形資產,在生產要素中發揮著越來越關鍵的作用。第二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推動和保障自主創新
一、基礎研究的重要性二、加強基礎研究、注重自主創新能力三、基礎研究的渠道
第三節加強基礎研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一、基礎研究的重要性1.李政道教授對基礎科學研究的闡述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教授認為,基礎科學研究成果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可達10%以上,其研究成果在國民經濟中應用所需時間較長,般也要10-20年才能顯現其真實價值。但基礎研究決定著一個國家發展的未來。第三節加強基礎研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一、基礎研究的重要性2.從諾貝爾獎,看基礎研究的重要性技術進步的增長,與深厚的科學研究基礎有關,而諾貝爾獎是評價科學研究,尤其是基礎研究的重要指標之一。中國除了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和崔琦六位華人獲諾貝爾科學獎,沒有獲得一個諾貝爾獎。我們不能把獲得諾貝爾獎看得十分神圣,但中國至今為什么還沒有一人獲得諾貝爾獎,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第三節加強基礎研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二、加強基礎研究、注重自主創新能力基礎研究以認識自然現象、揭示自然規律,獲取新知識、新原理、新方法和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等為基本使命,是高新技術發展的重要源泉,培育創新人才的搖籃,建設先進文化的基礎,是未來科學和技術發展的內在動力。發展基礎研究,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戰略抉擇。加強基礎研究是提升國家創新能力、積累智力資本的重要途徑,是躋身世界科技強國的必要條件。第三節加強基礎研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三、基礎研究的渠道基礎研究和基礎應用研究的渠道很多,國家層面的渠道有: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SFC),等。第三節加強基礎研究、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2005年,溫家寶總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學家錢學森時,錢老曾發出這樣的感慨:回過頭來看,這么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錢學森認為:“現在中國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的東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錢學森之問”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第四節“錢學森之問”與科技創新
一、科技創新人才從融合中來二、科技創新人才從求異中來三、科技創新人才從實踐中來第四節“錢學森之問”與科技創新
“錢學森之問”已成為全社會共同面臨的一個重大命題,不容回避。在錢老看來,國家有了許多創新工程和計劃,“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創新思想的人才”。為此,錢學森多次提出“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不出杰出人才”的問題,認為創新型人才不足是現行教育體制的嚴重弊端,也是制約科技發展的瓶頸??萍紕撔氯瞬艔哪睦飦恚靠萍紕撔氯瞬艔娜诤现衼怼⒖萍紕撔氯瞬艔那螽愔衼?、科技創新人才從實踐中來第四節“錢學森之問”與科技創新
一、科技創新人才從融合中來錢學森對學習領域的交叉融合非常重視,認為一個真正的科技領軍人才必須是復合型人才。從融合中產生的創新人才比比皆是。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高錕既是中西融合又是科學藝術融合的典范。他自幼熟讀四書五經,他的習慣是背誦,后來他曾說“是孔子的哲學令我成為一名出色的工程師”。第四節“錢學森之問”與科技創新
二、科技創新人才從求異中來一個科技創新人才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做群體的尾巴。當眾多專家在一起討論時,創新人才要能夠從中發現新東西,從中提煉總結出源于大眾而高于大眾的意見。這是一種獨立自主敢于反對權威、反對多數人的素質。錢學森認為:“你是不是真正的創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別人沒有研究過的科學前沿問題?!倍谀切按蠹乙娒婵涂蜌鈿?、學術討論活躍不起來”的氛圍中是不能培養出創新人才的。第四節“錢學森之問”與科技創新
三、科技創新人才從實踐中來科技創新人才不能閉門造車,不能紙上談兵,而是在一個又一個的持續創新實踐中成長起來的。錢學森26歲時就和其他同學組成了研究火箭的技術小組,回到祖國作為我國火箭、導彈和航天計劃的技術領導人,組織攻關會戰,為“兩彈一星”事業的成功建立卓越功勛……他的戰略視野與協作能力在實踐中不斷豐富。中外科學史一再表明:大創新一定需要大人才,大人才一定源于大實踐。第四節“錢學森之問”與科技創新
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戰略意義二、自主創新需要良好的環境三、創新型國家的內涵四、我國實施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進行部署第五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戰略意義“一個國家沒有經濟獨立,就沒有政治獨立。”其實,這一說法已遠遠不夠了,應當改為“一個國家沒有技術獨立,就沒有經濟、政治上的獨立”。世界上已經“獨立”的國家不少,其規律是在政治和經濟上真正獨立的,必然是在技術上獨立。否則,如果在技術上依然依附于人,就難以擺脫受制于人的局面,政治和經濟上的獨立也要大打折扣。然而要實現技術上的完全獨立,非自主創新不可。第五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二、自主創新需要良好的環境陳佳洱先生指出:希望黨和國家能深入地研究自主創新的環境問題。“中國得不得諾貝爾獎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中國能不能形成獲得諾貝爾獎的土壤。創新在于自由爭鳴、自由交流,要理順競爭和互利共贏的關系,只講競爭不講互利共贏,其行不遠。關鍵在政府,政府需要把握這個度”。自主創新需要良好的環境,大到國家,小到地方政府、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公司企業。第五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三、創新型國家的內涵半個多世紀以來,世界上眾多國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點上,努力尋求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道路。一些國家把科技創新作為基本戰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形成日益強大的競爭優勢,國際學術界把這一類國家稱之為創新型國家。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創新型國家有20個左右,包括美國、日本、芬蘭、韓國等。這些國家的共同特征是:創新綜合指數明顯高于其他國家,科技進步貢獻率在70%以上,研發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0%以上,對外技術依存度指標一般在30%以下。此外,這些國家所獲得的三方專利(美國、歐洲和日本授權的專利)數占世界數量的絕大多數。第五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四、我國實施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進行部署2006年1月,在京召開的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提出了立足國情、面向世界,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為主線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胡錦濤主席發表題為《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努力奮斗》重要講話。對“加強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進行部署。這是繼1978年第一次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確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1995年第二次全國科學技術大會提出“科教興國”戰略后,國務院進行的又一次戰略部署。并在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線性影像象式條碼掃描器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石膏粘粉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高校輔導員招聘考試備考要點試題及答案
- 分析2024年花藝師考試的新變化及試題及答案
- 低空經濟產業園項目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 賓館升級改造項目發展潛力分析
- 駕馭2024年食品安全員考試復習試題及答案
- 盡在掌握的輔導員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 輔導員考試中的創新教育方法分析與試題及答案
- 花藝師考試面試技巧與準備方式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全球及中國軍事無線電系統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市場深度研究發展前景及規劃可行性分析研究報告
- 配電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國光纖放大器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發展潛力預測報告
- 護理禮儀中的稱呼禮儀
- 2025年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新版
- 2025年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九年級中考一模數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物理試題含答案
- Unit 4 Healthy food(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海棠河外來植物防治與紅樹林濕地恢復項目環評報告書
- 新版《醫療器械經營質量管理規范》(2024)培訓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全國叉車證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