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學案_第1頁
第八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學案_第2頁
第八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學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第25課人民解放戰爭【課標要求】通過了解全面內戰的爆發及人民解放戰爭的進程,分析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滅亡的原因,探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和意義。【教學重點】重慶談判、1946年政協會議;全面內戰的爆發、粉碎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戰略反攻、戰略決戰、渡江戰役;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和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危機;【教學難點】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和意義【核心素養】唯物觀念:理解抗日戰爭勝利后影響國共關系的因素及兩黨矛盾斗爭的實質家國情懷:通過學習解放戰爭的歷程,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史料實證:通過史料分析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和意義【時空坐標】【自學導航】一、閱讀第一目,回答問題。閱讀本目第一自然段,思考:抗戰勝利后出現了哪兩種不同方針?閱讀本目第二、三、四自然段,思考:中國共產黨為爭取民主和和平進行了哪些活動?二、閱讀第二目,回答問題。閱讀第二目第一自然段,思考:全面內戰是怎樣爆發的?閱讀本目第二、三、四自然段,思考: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是怎樣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的?閱讀第三目,回答問題。閱讀本目第一、二自然段,思考:全民內戰爆發后國民黨經濟狀況如何?主要原因?閱讀本目第三自然段,思考:全民內戰爆發后國民黨政治狀況如何?有何表現?四、閱讀第三目,回答問題閱讀第一自然段,思考:解放區是怎么樣進行土地改革的?有何影響?閱讀第二、三、四自然段,思考:人民解放軍進行戰略返攻的標志是什么?有事怎么樣進行戰略決戰的?閱讀第五自然段,思考:七屆二中全會的召開時間及其主要內容有哪些?閱讀第六至九自然段,思考: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怎樣走向勝利的?原因有哪些?【重難點釋疑】1.從“唯物史觀”角度認識內戰爆發的必然性(1)從國共兩黨的性質看:國民黨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其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不會改變;中國共產黨代表全國廣大人民的利益,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就必然要推翻國民黨獨裁統治。(2)從國共兩黨對和平的態度看:國共雙方擁有強大的武裝力量,國民黨是“假和平、真內戰”,中國共產黨抱有和平的誠意,但對國民黨也有防備。(3)從國際政治勢力的態度和國際環境的影響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扶蔣反共”,助長了國民黨的囂張氣焰。2、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覆滅的原因(1)官員腐敗,不得民心。國民黨大多官員利用抗戰發國難財,官吏即商人,貪污成風,廉恥掃地。(2)派系斗爭,內部分散。解放戰爭后期蔣桂分裂,大大影響了國民黨在解放戰爭中的作戰。(3)經濟崩潰,眾叛親離。國民黨實行賣國的經濟政策,官僚資本的膨脹,對農民的橫征暴斂,破壞了民族工商業和農業的發展,加速了經濟總崩潰的進程,再也無力進行戰爭。(4)發動內戰,背離民心。戰后人民要求和平的呼聲高漲,在此情況下,國民黨首先挑起內戰,傷害了國民的感情。(5)外交失敗,美援斷絕。美國雖然支持、幫助了蔣介石打內戰,但又對蔣不滿,沒有直接參戰,后期對蔣的態度又有所變化,轉為支持李宗仁,迫使蔣介石下野,導致國民黨內部的混亂和統治危機。(6)中共壯大,順乎民心。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同共產黨合作奮斗,組成了最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對人民解放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解放區經過土地改革,工農聯盟進一步得到鞏固,調動了廣大農民參軍參戰的積極性,解放戰爭獲得了源源不斷的人力、物力支援。3、解放戰爭不同時期中共的戰略方針、結果方針結果以運動戰為主要方法,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目標粉碎敵人全面和重點進攻。以主力打到外線,內線收復失地扭轉了全國戰局,是解放戰爭走向勝利的轉折點。統籌安排和敵人進行決戰取得三大戰役勝利,基本消滅國民黨主力,為解放全國奠定了基礎。將革命進行到底國民黨政權覆滅,全中國基本解放,民主革命取得勝利。4、國共關系演變時期階段特征演變原因結果或影響國民革命運動時(1924—1927年)兩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帝國主義、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兩黨的革命對象相同發動國民革命運動,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國共十年對峙(1927—1937年)兩黨對峙,進行“圍剿”與“反圍剿”的斗爭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中共開始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中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逐步探索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抗日戰爭時期(1931—1945年)兩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日本侵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最主要的矛盾全民族抗日戰爭勝利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年)國共內戰蔣介石在美國支持下,企圖消滅共產黨,維護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統治中共取得解放戰爭的勝利,建立新中國;臺灣與祖國大陸分離5、影響國共兩黨關系的因素(1)國共兩黨的階級性質不同。國民黨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共產黨代表工農群眾的利益。階級性質的不同是導致國共兩黨關系惡化、雙方矛盾斗爭直至分裂的革命原因。(2)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當民族矛盾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時,兩黨就有結束對抗走向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