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州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方案(試行)第一章總則一、 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規范津貼補貼分配辦法,實施“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分配制度,根據《廣州中醫藥大學績效工資分配方案(試行)》的精神,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二、 獎勵性績效工資由學校下撥總量。其中大學城交通補貼單項列支,按原有辦法發放,余量由學院統一支配;其余由學院在績效考核的基礎上,根據教職工對學院及所在本部門工作的參與度、實際工作量和貢獻度確定分配方案。三、 按照學院在編在崗教職工的工作性質,主要分為行政崗位、專任教師崗位、實驗室教師崗位、教研室教輔崗位、實驗室教輔崗位五個系列,分別制定分配細則。四、 學院按規定每年預留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除大學城交通補貼外,下同)10%作為獎勵基金,用于調節分配及對有突出貢獻的教職工進行獎勵。第二章各系列崗位分配細則一、行政崗位(一) 行政崗位在編在崗教職工的獎勵性績效工資主要由崗位補貼構成。(二) 獎勵性績效工資發放辦法1、工作人員參照《廣州中醫藥大學職能部門、教輔部門績效工資分配辦法》,按其所聘崗位的職務(職稱)級別確定崗位補貼系數(見表1、表2),每系數1對應獎勵性績效工資額為140元。表1 行政管理崗崗位補貼系數表級別崗位補貼系數處長31副處長、正處級26科長、副處級23主任科員21副科長20副主任科員18科員16.5辦事員14表2 專業技術崗崗位補貼系數表級別崗位補貼系數教授26副教授23講師21助教16.5技術員142.調入人員未重新確認職稱(職務)的,按調入前所在單位聘任的職稱(職務)確定獎勵性績效工資標準。(三)其他說明1、 行政崗位(不含“雙肩挑”人員)獎勵性績效工資原則上按所聘管理崗位類別標準執行。保留原有專業技術職務工資待遇的人員,暫按現專業技術職稱相應級別發放。2、 行政崗位人員參與本專科課堂教學,課酬標準按學校下撥課時補貼平均值(43元/學時)計算,從學院課酬金總量支出。發放公式為:課酬二教學時數x崗位系數x43元其中:(1)學院正職主管領導,每年一般應完成128學時基本工作量,其中年課堂教學工作量不少于64學時,占用工作日時間的年課堂教學時數不應超過128學時;(2)學院副職主管領導每年一般應完成192學時基本工作量,其中年課堂教學工作量不少于64學時,占用工作日時間的年課堂教學時數不應超過192學時。(3) 科級(含)以下管理崗位工作人員不要求基本教學工作量學時數。如參加教學工作,每年占用工作日時間的課堂教學時數不超過64學時。(4) 以上人員,超出每年占用工作日時間課堂教學時數上限的學時不計課酬。3、 行政崗位系列自2014年起按本方案標準發放獎金。二、專任教師崗位(一) 教師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為學校下撥課時津貼及教師崗位各類津貼(大學城交通補貼除外)總數的90%和該類崗位績效獎調節金的總和。(二) 教師達到或超過最低工作量規定的課堂教學時數(僅含人事處劃撥津貼核準的課時數,下同)才可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其中:1、 55周歲以下教師課堂教學時數不得低于128學時;2、 55周歲以上(含55周歲)教授的課堂教學時數不得低于96學時;3、 教師事假、病假、產假、因公進修或學習等超過一個月的,可按比例減少最低課堂教學時數,減少比例為:不在崗工作日/全年工作日X100%。全年工作日按校歷計算。(三) 最低工作量僅作為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的基本條件,在此基礎上教師應完成教研室分配的教學任務。(四) 教師獎勵性績效工資的發放綜合考慮任課教師職稱、工作量、實驗課、理論課等因素發放,分為課酬、基本績效獎和超額績效獎三種。1、崗位系數崗位系數對崗位聘任級別,見表3表3崗位系數表岡位123456789101112正高副高中級初級系數1.651.61.551.531.371.351.331.171.151.131.01.02、課酬本項課酬指全日制本、專科班級的課酬,不含非醫攻博、公選課、全英班、夜大等。按學校規定,教師基本課堂教學工作量(128學時)不計算課酬,超過的課時數才計課酬。課酬發放公式如下:教師所得課酬=課酬標準數x(實際教學課時數-128)x類別系數x崗位系數(1)課酬標準數為50元。(2)本專科理論課類別系數為1.2;實驗教學、上機指導課工作量按實際授課時數計算(以教學管理部門核準課時為準),類別系數為1.0,但一個教師不得同時教學(指導)兩個或以上的班級。(3)院外人員參與本專科課堂教學,課酬標準按學校下撥課時補貼平均值(43元/學時)計算,從學院課酬金總量支出。發放公式為:課酬二教學時數x崗位系數x43元3、基本績效獎(1)根據教師每年基本綜合工作量的完成情況,發放基本績效獎。(2)基本綜合工作量為教學工作量234學時,科研工作量54學時,公共服務工作量52學時,合計340學時。各類工作量的計算參見附件《基礎醫學院綜合工作量計算辦法》。基本綜合工作量中,除本專科課堂教學128學時不可替換外,其余各項工作量可以1:1相互替換。(3)基本績效獎按基本綜合工作量實際完成的百分比發放,發放方式見表4。表4基本績效獎發放表基本綜合工作量完成情況基本績效獎計算公式本專科課堂教學時數<128學時0本專科課堂教學時數〉128學時綜合工作量V340學時標準數x崗位系數x綜合工作量學時數/340綜合工作量>340學時標準數x崗位系數(注:超額績效獎另計)(4)基本績效獎標準數為1800元/月。教師事假、病假、產假、因公進修或學習等超過一個月的,可按比例減少全年各項基本工作量。減少比例為:不在崗工作日/全年工作日X100%。全年工作日按校歷計算。不在崗期間的待遇按學校相關規定辦理。4、超額績效獎教師每年綜合工作量學時數超過340學時的部分,用于計發超額績效獎。超額績效獎總量為教師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的90%減去課酬總數、基本績效獎總數后的余數,加上教師崗位績效獎調節金的總和。超額工作量指超額教學工作量、超額科研工作量、超額公共服務工作量的總和,封頂數為340學時。實際教學工作量在扣除用于替換其它工作量的時數后,仍大于234學時者,超出部分為超額教學工作量。計算公式為:超額教學工作量(J)二實際教學工作量時數-用于抵扣其它工作量的時數-234(3)實際科研工作量在扣除用于替換其它工作量的時數后,仍大于54學時者,超出部分為超額科研工作量。計算公式為:超額科研工作量(K)二實際科研工作量時數-用于抵扣其它工作量的時數-54(4)實際公共服務工作量在扣除用于替換其它工作量的時數后,仍大于52學時者,超出部分為超額公共服務工作量。計算公式為:超額公共服務工作量9)=實際公共服務工作量日擻-用于抵扣其它工作量的日寸數-52(5)因公進修、學習外出超過一個月的,可按減少后的基本工作量要求計算。(6)超額教學工作量、超額科研工作量、超額公共服務工作量的權重比為3:2:1。超額工作量總和大于封頂數340學時的,優先計算權重高的工作量。(7)超額績效獎發放公式:超額績效獎=標準數x(Jx3+Kx2+Gx1)/6總量— 超額績效獎標準數= 所有教師崗位人員(Jx3+Kx2+Gx1)/6的總和(五)相關說明1、 課酬標準自2013-2014年度第二學期起執行。2、 2014年每月按100%發放基本績效獎,年終統計如未完成基本綜合工作量,應扣除部分從2015年基本績效獎中扣除。3、 2014年超額績效獎,于2015年分12個月發放。三、實驗室教師崗位(一) 實驗室教師崗位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總量為該類崗位職工各類崗位津貼(大學城交通補貼除外)下撥總數的90%以及該類崗位績效獎調節金的總和。(二) 獎勵性績效工資分基本獎、績效獎兩種。1、 基本獎(1)在完成所在崗位工作任務且年度考核合格的基礎上,按照崗位系數(見表3)發放。(2)基本獎標準數為1800元。分配方式為:基本獎二基本獎標準數x崗位系數2、 績效獎(1)績效獎總量:為實驗室教師崗位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總量減去基本獎總量的余數。(2)發放方式:按綜合工作量發放。綜合工作量包括教學工作量(JX科研工作量(K)和公共服務工作量(G),所占權重為1:1:1。分配公式為:績效獎二績效獎標準數X(J+K+G)績效獎總量績效獎標準數二所有實驗室教師崗位人員績效獎標準數二所有實驗室教師崗位人員(J+K+G)總和3、課酬(1實驗室教師參與本專科課堂教學,課酬標準按學校下撥課時補貼平均值(43元/學時)計算,從學院課酬金總量支出。發放公式為:課酬二教學時數x崗位系數x43元(2)實驗室教師參與本專科課堂每年不超過100學時,超過部分不計發課酬。(三)獎勵性績效工資的發放1、2014年每月按100%發放基本獎,年終如有扣減,在2015年基本獎中扣除。2、2014年績效獎,于2015年分12個月發放。四、實驗室教輔崗位(一) 實驗室教輔崗位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總量為該類崗位職工各類崗位津貼(大學城交通補貼除外)下撥總數的90%以及該類崗位績效獎調節金的總和。(二) 獎勵性績效工資分崗位津貼、基本績效獎和增量績效獎三種。1、 崗位津貼即廣中醫政〔2009〕3號文的原校內津貼的90%,按職稱發放。基本績效獎(1)基本績效獎總量:為實驗室教輔崗位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總量減去崗位津貼總量的80%。(2)發放方式:職工每年完成本崗位工作任務且年度考核合格者,按人均發放。基本績效獎二基本績效獎總量基本績效獎二基本績效獎總量實驗室教輔崗位職工人數增量績效獎(1)增量績效獎總量:為實驗室教輔崗位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總量減去崗位津貼總量的20%。(2)發放方式:按綜合工作量分配。綜合工作量包括教學工作量(JX科研工作量(K)和公共服務工作量(G),所占權重為4:1:1。分配公式為:增量績效獎二標準數X(Jx4+Kx1+Gx1)/6增量績效獎總量增量績效獎標準數二 所有實驗室教輔崗位人員(Jx4+Kx1+Gx1)/6總和(三)獎勵性績效工資的發放1、 2014年每月按100%發放崗位津貼和基本績效獎,年終如有扣減,在2015年扣除。2、 2014年增量績效獎,于2015年分12個月發放。五、教研室教輔崗位(一) 教研室教輔崗位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總量為該類崗位職工各類崗位津貼(大學城交通補貼除外)下撥總數的90%以及該類崗位績效獎調節金的總和。(二) 獎勵性績效工資分崗位津貼、基本績效獎和增量績效獎三種。1、 崗位津貼即廣中醫政〔2009〕3號文的原校內津貼的90%,按職稱發放。基本績效獎(1)基本績效獎總量:為教研室教輔崗位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總量減去崗位津貼總量的80%。(2)發放方式:職工每年完成本崗位工作任務且年度考核合格者,按人均發放。基本績效獎總量基本績效獎二教研室教輔崗位職工人數增量績效獎(1) 增量績效獎總量:為教研室教輔崗位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總量減去崗位津貼總量的20%。(2) 發放方式:按綜合工作量分配。綜合工作量包括教學工作量(JX科研工作量(K)和公共服務工作量(G),所占權重為4:1:1。分配公式為:增量績效獎二標準數x(Jx4+Kx1+Gx1)/6增量績效獎總量增量績效獎標準數二 -所有教研室教輔崗位人員(Jx4+Kx1+Gx1)/6總和(三)獎勵性績效工資的發放1、 2014年每月按100%發放崗位津貼和基本績效獎,年終如有扣減,在2015年扣除。2、 2014年增量績效獎,于2015年分12個月發放。第三章獎勵性績效工資提留金獎勵性績效工資提留金總量為學校下撥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的10%。使用范圍分為績效獎調節基金和專項獎勵基金兩類。一、績效獎調節基金(一) 獎勵性績效工資提留總數的80%作為績效獎調節基金,用于適當調節各系列崗位設置結構差異對績效獎的影響。(二) 主要發放范圍及方式如下:1、 補充行政管理崗位獎勵性績效工資獎金缺額;2、 除行政系列外,根據各系列人員崗位系數(見表3)情況確定各系列績效獎調節金,補入各系列績效獎總量。某系列績效獎調節金=可用調節基金數x某系列各系列(除行政外)人員崗位系數總和二、專項獎勵基金(一) 獎勵性績效工資提留總數的20%作為綜合獎勵基金。(二) 主要發放范圍及方式如下:1、 各種配套獎勵。(1)校、院各級比賽(如講課比賽、心目中的好老師、師德標兵、各類征文等)獲獎者(2)自編教材,按學校教務處標準1:1配套2、 學院各類專項評比獎勵。3、 其它學院決定給予獎勵的事項。第四章獎勵性績效工資扣減辦法一、 年度考核結果為“基本職稱”的人員,從下年度的獎勵性績效工資按其正常獎勵性績效工資標準的60%發放;年度考核結果為“不職稱”的人員,下年度停發獎勵性績效工資。二、 違反學校規章制度的人員,遵照學校規定扣發獎勵性績效工資。三、 各類假期及待遇,參照學校《廣州中醫藥大學教職工考勤管理和休假暫行規定》執行。曠工或經認定的教學事故,按學校規定處理和扣減。四、 不服從組織安排,未按時按質完成本職工作或因工作失誤給學校造成不良影響的,視情節輕重扣發其1-3個月獎勵性績效工資。五、 由于工作失誤給學校造成損失并受到學校通報批評、行政處分的,視情節輕重扣發其3-6個月獎勵性績效工資。六、 因違法犯罪或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等受到學校處分的人員,處分期內停發獎勵性績效工資。第五章附則一、 本辦法由基礎醫學院負責解釋。二、 本辦法自2014年1月1日起實行。試行期2年。附件:基礎醫學院綜合工作量計算辦法―、總則(一) 綜合工作量由教學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和公共服務工作量三部分組成,以學時為計量單位,按周學時或年學時計算。(二) 教學工作量指教職工從事教學活動的工作量。(三) 科研工作量指教職工從事科研活動的工作量。(四) 公共服務工作量指教職工承擔學校與本單位公共管理和公共事務的工作量。(五) 教學人員基本工作量為每年340學時,其中:教學工作量每年234學時(其中全日制本專科課堂教學工作量不少于128學時)、科研工作量每年54學時、公共服務工作量每年52學時。(六) 教學人員可用教學工作量代替科研工作量,也可用科研工作量代替除本專科課堂教學工作量外的其他教學工作量;55周歲以上(含55周歲)的教授,本專科課堂教學基本工作量的四分之一可用科研工作量和其他教學工作量代替。(七) 教師公派進修,職工正常產假期間減免相應的基本工作量。二、教學工作量計算標準(一)課堂教學1、 一般課堂教學工作量按實際授課時數計算,教學標準班一般為60人。班級實際規模每超過10人系數增加0.1,系數最高為1.5。2、 實驗教學、上機指導課工作量按實際授課時數計算(以教學管理部門核準課時為準)。3、教輔崗位技術員參與實驗教學,按人學時折算教學工作量,每35人學時折算1學時。(二) 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每指導1名本科學生計5學時。(三) 教材、教學論文1、 國家規劃教材:主編計年工作量352學時,副主編計年工作量108學時,編委計年工作量60學時。國家規劃教材以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網公布為準。未公布按一般教材計,公布后核補差額。2、 一般教材:主編176學時,副主編60學時,編委30學時。3、 以上教材工作量分兩年計,出版當年、第二年各計50%。4、 正規雜志發表的教學論文,核心期刊(含按學校職稱條例等同于核心期刊者)每篇計工作量30學時,普通正式期刊每篇計工作量10學時。合作論文按作者排名分別計分,一至六名分別為9、6、4、3、2、1分,七名以后為0.5分。計算公式為:個人工作量=項目總工作量!總分x個人得分。(四) 教學成果、教學研究項目1、 教學成果參照科研成果,教學研究項目參照科研項目(經費不作要求)的級別和折合標準,計算相應教學工作量。2、 教學成果、教學研究項目的主持者和參與者,其工作量分配方式分別參照科研成果和科研項目。(五) 指導研究生1、每指導1名研究生的年教學工作量單位:學時類別全日制(脫產)全日制在職、同等學力申國內研究生境外研究生請學位研究生碩士203010博士3045152、 計算周期僅限正常學習期限。3、 指導研究生名額可累計,最多限6名。(六) 指導博士后的按指導博士生標準計算工作量。(七) 學院教學秘書、科研秘書、研究生秘書、教研室實驗室主任(副主任)、成教秘書、兼職成教班主任等每學年計36學時教學工作量,教研室/實驗室秘書每學年計27學時教學工作量。(八) 國家級重點學科帶頭人每學年計142學時教學工作量,秘書每學年計72學時教學工作量;省部級重點學科帶頭人每學年計108學時教學工作量,秘書每學年計54學時教學工作量。(九) 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廣東省千百十人才培養工程等人才項目的指導老師每學年計36學時教學工作量。(十)指導本科生參加教師科研(教務處任務)2學時/人/學期(十一)指導本科生課外科技比賽獲獎,省級一等獎10學時,二等獎9學時,三等獎8學時,國家級一等獎15學時,二等獎14學時,三等獎13學時。(十二)指導本科生參加創新創業課題,校級5學時,省級7學時、國家級9學時。(十三)雙語教學(教務處認定)系數1.2,全英教學系數1.3。(十四)給在校研究生、本專科學生所作講座按實際學時數算。(十五)以上人員須經學校備案,一人兼同類別多種職務的,按工作量標準最高的計算,其余按50%計算。(十六)以上工作量計算辦法中特殊情況尚未規定的,由學院會同相關部門討論決定。三、科研工作量計算標準(一)縱向科研項目(課題)折合工作量的計算與分配1、縱向科研項目(課題)折合標準工作量標準,見下表:項目來源年基本工作量(學時)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且資助經費1000萬元以上(含1000萬)。1452國家重點科技項目,且資助經費150萬以上的(含150萬)。744國家級面上項目或省部級重點項目,且資助經費15萬以上(含15萬)352省部級面上項目,且有資助經費的。176廳局級項目,各級立項不資助項目108校級60院級302、以上項目經費達到上一級項目經費標準的可按上一級課題標準計算工作量,新增的未列入上表的項目原則上按經費額定工作量;3、 社科類項目參照以上要求執行,資助經費不做硬性要求;4、 同一單位項目由多人分工負責(子項目)的按最高負責人標準計算工作量,并由最高負責人分配工作量。5、 科研項目工作量為項目組共有工作量。參與者根據項目排名計分,一至六名分別為9、6、4、3、2、1分,七名以后為0.5分,按照分值比例計算工作量。計算公式為:個人工作量=項目折合年工作量!總分x個人得分注:課題負責人也可申請自行分配。自行分配方案應符合以下要求:①全體項目組成員簽名;②如項目組成員包含非本院教職工,應參照以上計分方式,在項目折合年工作量中減去該成員分值所占的工作量。6、各級縱向項目(課題)必須接受年度檢查,檢查合格才可計工作量,檢查不合格、未能按期完成或被終止、取消的課題不計工作量;橫向項目,未能按合同完成的,不計工作量。(二) 橫向課題、合作開發研究等項目折合工作量的計算與分配1、 由學校登記備案管理的橫向課題、合作開發研究等項目每1.5萬元可計36學時工作量;2、 橫向項目工作量在項目參加人員中分配,分配方式參照縱向項目。(三) 專利、科研獎勵折合工作量的計算與分配1、 專利工作量的計算方法(1)每個國家發明專利計總年工作量300學時。(2)專利實現成果轉化的,按照橫向項目另行計算年工作量。2、 科研獎勵工作量的計算方法獎勵來源年基本工作量(學時)—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國家部級744600500廳局級352210108校級176108803、專利、科研獎勵工作量的分配發明專利與獎勵均按參與者排名分別計分,一至六名分別為9、6、4、3、2、1分,七名以后為0.5分。計算公式為:個人工作量=項目總工作量!總分x個人得分。(四)科研論文折合工作量的計算與分配按照相關文件與會議討論精神,論文方面僅計算SCI論文及核心期刊論文工作量,論著方面擬采用專家認定的方式核算工作量。1、SCI收錄雜志的研究論文工作量計算方法SCI收錄論文來源年基本工作量(學時)SCI影響因子10以上的研究論文。1452SCI影響因子5以上的研究論文。744SCI影響因子3以上的研究論文352SCI影響因子1以上的研究論文176SCI影響因子1以下的研究論文108SCI(包括SCIE)論文影響因子按發表文章當年的雜志影響因子認定。2、 核心期刊雜志(含按學校職稱條例等同于核心期刊者)的研究論文工作量計算方法:核心期刊雜志論文1篇以上研究論文,每篇計工作量30學時;3、 分配方法合作論文按參與者排名分別計分。其中,論文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按同等積分計算。一至六名分別為9、6、4、3、2、1分,七名以后為0.5分。計算公式為:個人工作量=項目總工作量!總分X個人得分。(五)論著折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釘釘管理員培訓
- 餐飲服務行業
- 踩影子中班課件
- 鍋爐安全運行知識
- 臨夏現代職業學院《專業導學(物流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創意文化產業》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軟件安全與漏洞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大學《英語視聽說A》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文具店轉讓合同范本
- 2025至2031年中國毛衣橫編機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年度廣告物料制作安裝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中國糖尿病血酮監測專家共識
- 2024年遼寧高考地理真題試題(原卷版+含解析)
- 第16課 經濟危機與資本主義國家的應對(課件)-【中職專用】《世界歷史》(同課異構)(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廣州市白云區金廣實驗學校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英語試題
- HJ 997-2018 土壤和沉積物 醛、酮類化合物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正式版)
- 俄羅斯介紹模板
- 50以內加減法練習題
-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培訓課件模板(可編輯)
- 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 印刷廠常用生產工藝、設備作業指導書一整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