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法制和管理2007_第1頁
種子法制和管理2007_第2頁
種子法制和管理2007_第3頁
種子法制和管理2007_第4頁
種子法制和管理2007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種子法制和管理講授:李曉峰第一節種子質量和種子標準化第二節種子法規第三節種子認證的概念和程序第四節我國種子管理工作第一節種子質量和種子標準化一、農業現代化和農民對種子質量的要求農民和農業現代化要求糧食作物種子,品種好(熟期適合、株形好、抗性強、產量高、品質好)、質量優(凈度高、純度好、活力強、增產潛力大)、能獲得豐產優質的糧食,滿足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而對油料、蔬菜、花卉等植物種子那么要求“名、特、優〞的品種和優質種子,既能滿足全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要,又能滿足開展出口,以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的需要。二、種子標準化的概念和內容(一)種子標準化的概念種子標準化(Seedstandardization)是通過總結種子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的成果,對農作物優良品種和種子的特征、種子生產加工、種子質量、種子檢驗方法及種子包裝、運輸、貯存等方面,作出科學、合理、明確的技術規定,制訂出一系列先進、可行的技術標準,并在生產、使用、管理過程中貫徹執行。第一節種子質量和種子標準化品種標準化是指大田推廣的優良品種符合品種標準(即保持本品種的優良遺傳特征和特性);種子質量標準化是指大田所用農作物優良品種的種子質量根本到達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第一節種子質量和種子標準化第一節種子質量和種子標準化(二)種子標準化的內容種子標準化可包括五方面內容:優良品種標準(特征、特性),種子(原、良種)生產技術規程,種子質量分級標準,種子檢驗規程和種子包裝、運輸、貯存標準。第一節種子質量和種子標準化1.優良品種標準品種標準就是將某個品種的形態特征和生物學特性及栽培技術要點作出明確表達和技術規定,為引種、選種、品種鑒定、種子生產、品種合理布局及田間管理提供依據。第一節種子質量和種子標準化2.原(良)種種子生產技術規程制訂各種農作物的原(良)種生產技術規程,使繁種單位遵照執行。這是克服農作物優良品種混雜退化,防雜保純,提高種子質量的有效措施。并且制訂種子清選、分級、枯燥和包衣等技術標準,確保加工過程不僅不會傷害種子質量,而且能提高種子質量。第一節種子質量和種子標準化3.種子質量分級標準是種子標準化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內容;也是種子管理部門用來衡量和考核原(良)種生產,良種提純復壯,種子經營和貯藏保管等工作的標準;又是貫徹種子按質論價,優質優價政策的依據。有了這個標準,種子標準化工作就有了明確的目標。第一節種子質量和種子標準化4.種子檢驗規程種子質量是否符合規定的標準,必須通過種子檢驗才能得出結論,因此種子檢驗與種子質量分級標準是種子標準化的兩個最根本內容。種子檢驗的結果與所采用的檢驗方法關系極為密切,不同方法往往得到不同的結果。為了使種子檢驗獲得普遍一致和正確的結果,就要制訂一個統一的、科學的種子檢驗方法,即技術規程。第一節種子質量和種子標準化

5.種子包裝、運輸、貯藏標準種子收獲后至播種前必然有一個貯藏階段。種子出售、交換或保存時,必然有包裝和運輸過程。因此,必須制訂種子包裝運輸和貯藏的技術標準,并在包裝、運輸、貯藏過程中實行,以保證種子質量,防止機械混雜,方便銷售。第一節種子質量和種子標準化三、種子質量分級標準我國于1984年曾公布過糧食種子、蔬菜、林木和牧草種子質量標準。隨著我國農業的開展和種子檢驗規程的重新修訂,我國于1996年重新修訂和公布了糧食作物(禾谷類和豆類)、經濟作物(纖維類和油料類)、瓜菜作物(瓜類)等主要農作物種子質量標準。第一節種子質量和種子標準化1996年修訂和公布的GB4404農作物種子質量標準,以純度、凈度、發芽率和水分四項指標進行分級定級。其中以品種純度指標作為劃分種子質量級別的依據。種子級別原那么上采用常規種不分級,雜交種分一、二級。純度達不到原種指標的降為一級良種,達不到一級良種的,降為二級良種,達不到二級良,那么為不合格種子。凈度、發芽率和水分其中一項達不到指標的,那么為不合格種子。種子質量指標及種子分級種子的質量指標:純、凈、飽、壯、健、干、色。種子分級:1、以純度、凈度和發芽率為依據,純度為主要分級標準。2、凡凈度和發芽率中一項的級別低于純度,兩項中的一或兩項高于品種純度的,按純度定級。3、凡凈度和發芽率中兩項的級別均低于純度,兩項中的一項與純度同級或低一級,另一項比純度低兩級的,按純度等級降一級。4、凡凈度和發芽率中兩項的級別都比純度低兩級的,按純度的等級降兩級定級,但兩項不得低于其最低標準。back第二節種子法規世界各國制訂和實施種子法規的宗旨是確保向農業和農民提供優良品種的優質種子種和栽培,促進高產優質和高效農業的開展。其目的主要有:①標準新品種選育,審定和發放程序。②嚴格原種繁育和良種生產標準。③控制種子市場經銷種子的質量。④確保農業生產穩定和順利開展,增加農業效益。⑤打擊種子的非法活動,保護農民權益。第二節種子法規一、種子質量管理的法規體系(一)歐美種子質量管理的法規體系歐美各國主要采用"種子標簽的真實性"(TruthinSeedLabelling)、"種子質量的最低標準"(MinimunStandardforSeedQuality)、植物品種保護法(ThePlantVarietyProtectionACT)、種子認證(SeedCertifiCation)和種子法規(SeedLegislation)等種子質量管理控制體系來確保農業用種的種子質量。第二節種子法規1.種子標簽的真實性2.種子質量最低標準3.植物品種保護法4.種子認證方案5.種子法律

第二節種子法規(二)我國種子質量法制管理體系和現狀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先后公布了《種子管理條例》、《種子管理條例農作物種子管理細那么》、《農作物種子質量標準》、《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和《農作物品種審定工作條例》、《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管理暫行方法》、《農作物種子檢驗管理方法(試行)》和《關于懲治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決定》以及《關于加強肥料、農藥、種子市場管理的通知》等法規和文件,已形成種子質量管理比較完整的體系。第二節種子法規(三)我國主要種子質量管理法規和文件內容簡介1.種子法本法于2000年7月8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并于同年12月1日開始實施。主要內容包括總那么、種質資源保護、品種選育與審定、種子生產、種子經營、種子使用、種子質量、種子進出口和對外合作、種子行政管理、法律責任和附那么共十一章。第二節種子法規2.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由國務院第213號令于1993年3月20日發布,自1997年10月1日起實施。本條例分總那么;品種權的內容和歸屬、授予品種權的條件;品種權的申請和受理;品種權的審查和批準;期限、終止和無效;罰那么和附那么等共八章。第二節種子法規3.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方法本方法于2001年2月26日由農業部發布和實施。對品種審定委員會的設立、申請和受理、品種試驗、審定與公告及監督管理作了較嚴格的規定。4.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1995年8月18日,國家技術監督局公布了新的《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代碼為GB/T3543.1~3543.7-1995,于1996年6月1日實施。第二節種子法規5.關于懲治生產銷售偽劣種子犯罪的有關法規(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決定本決定于1993年7月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同年9月1日起實施。(2)關于加強肥料、農藥、種子市場管理的通知本通知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農業部聯合以市字[1993]第373號文件發布。為了保障農業生產,維護農民利益,制止近幾年來市場上經常發生的經銷假冒種子等行為,特就加強種子市場管理作如下通知。

第三節種子認證的概念和程序一、種子認證的概念種子認證〔SeedCertification〕是指保持和生產高質量和遺傳穩定的作物品種種子繁殖材料的一種方案。簡單地說,種子認證是種子質量的保證系統。在這種方案〔系統〕下,種子商和種子生產專業戶應利用純系種子以及認真的采取質量控制室內檢驗等工作,確保生產出高質量的生產用種(良種),供給農業大田生產種植。第三節種子認證的概念和程序二、種子認證的歷史和開展三、新品種發放和生產步驟美國和加拿大品種發放和生產步驟:育種家種子:這是指由育種家新育成和提純復壯的少量種子,由育種家控制,掛白色標簽,供給根底種子生產用種。根底種子:這是指由根底種子生產管理部門控制,種子數量有限,掛白色標簽,供給登記種子生產用種。登記種子:這是指由登記種子生產組織管理,己為商品種子等級,掛紫色標簽,供給鑒定種子生產用種。鑒定種子:這是由鑒定種子生產組織管理,是大量的商品種子,掛藍色種子標簽,供給農民大田種植用種。第三節種子認證的概念和程序四、種子認證工作程序(一)新品種發放的管理(二)種子繁殖和生產管理(三)種子繁殖和生產田質且管理——

大田檢驗(四)種子收獲質量的管理(五)種子加工的質量管理(六)扦取代表性樣品管理(七)室內檢驗的質量管理(八)種子標簽管理(九)市場銷售管理第四節我國種子管理工作

一、種子管理體系我國種子管理工作由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效勞中心負責,組織全國各省、市、地、縣種子管理站,形成全國種子管理體系。其主要工作是負責新品種區域試驗,新品審定、審查、批準和發放,種子生產許可證、種子質量合格證和種子經營許可證的發放,開展種子市場質量抽檢,種子質量案件的處理,種子標準的制訂,種子管理政策的執行,種子檢驗機構的建設等工作,依法進行種子質量管理。第四節我國種子管理工作二、種子檢驗體系我國種子檢驗組織工作由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效勞中心領導,種子檢驗處具體負責。根據我國農業生產特點和行政區域,設置種子檢驗機構。農業部設有國家農作物種子質量檢測中心,各省市設有農作物種子質量檢測中心。并且按作物種子生產區域,設置主要作物種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第四節我國種子管理工作三、新品種審定管理農業部和各省市設有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由農業部和省市政府公布《農作物品種審定實施方法》。第四節我國種子管理工作四、種子生產的質量管理農業部先后公布《原良種生產操作標準》、《農作物品種標準》、《種子檢驗操作規程》、《種子質量標準》等法規性文件。并在1996年由農業部和國家工商局聯合發布《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管理暫行方法》。根據上述有關文件精神,以嚴格審查和發放《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農作物種子質量合格證》和《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組織種子市場、種子質量的監督抽檢和依法處理等工作來進行種子質量的管理。第四節我國種子管理工作五、種子質量的抽檢監督為了增強種子生產者和經營者的種子質量意識,維護種子使用者的權益,打擊販銷偽劣種子的活動,我國各級技術監督部門協同種子管理機構,每年年初和播種前,開展重要作物種子和發生種子案件較多的農作物種子質量的抽檢工作。主要檢驗品種純度、凈度、發芽率和水分等四項說明種子質量的重要必檢指標。有時還檢查種子包裝重量等是否符合計量標準,并將抽檢結果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