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文14:歸園田居(其一)
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
少無適欲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一)課文賞析
公元405年(東晉安帝義熙元年),陶淵明在江西彭澤做縣令,不過八十多天,便聲稱不愿“為五斗米
向鄉里小兒折腰”,掛印回家。從此結束了時隱時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終老田園。歸來后,作《歸園田居》
詩一組,共五首,描繪田園風光的美好與農村生活的淳樸可愛,抒發歸隱后愉悅的心情。這是第一首。主要
是以追悔開始,以慶幸結束,追悔自己“誤落塵網”、“久在樊籠”的壓抑與痛苦,慶幸自己終“歸園田”、
復“返自然”的愜意與歡欣,真切表達了詩人對污濁官場的厭惡,對山林隱居生活的無限向往與怡然陶醉。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所謂“適俗韻”無非是逢迎世俗、周旋應酬、鉆營取巧的那種情態、那
種本領,這是詩人從來就未曾學會的東西。作為一個真誠率直的人,其本性與淳樸的鄉村、寧靜的自然,似
乎有一種內在的共通之處,所以“愛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與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場后,
執意離開,對官場黑暗的不滿和絕望。為全詩定下一個基調,同時又是一個伏筆,它是詩人進入官場卻終于
辭官歸田的根本原因。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塵網:塵世的羅網。“三十年”應該是“十三年”,他從開始作江州祭
酒,到辭去彭澤縣令,前后一共十三年。所以“一去三十年”是“一去十三年”之誤。這兩句是說,自己不
得己出去做官,一去就是十三年。
起首四句,先說個性與既往人生道路的沖突。“適俗韻”無非是指逢迎世俗、周旋應酬、鉆營取巧的那
種情態、那種本領吧,這是詩人從來就未曾學會的東西。作為一個真誠率直的人,其本性與淳樸的鄉村、寧
靜的自然,似乎有一種內在的共同之處,所以“愛丘山”。前兩句表現了作者清高孤傲、與世不合的性格,
為全詩定下了一個基調,同時又是一個伏筆,它是詩人進入官場卻終于辭官歸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
得己,作為一個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選擇;作為一個熟讀儒家經書,欲在社會中尋求成功
的知識分子,也必須進入社會的權力組織;便是為了供養家小、維持較舒適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
不能不違背自己的本性,奔波于官場。回頭想起來,那是誤入歧途,誤入了束縛人性而又骯臟無聊的世俗之
網。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羈鳥:被束縛的鳥。池魚:水池里養的魚。故淵:指魚兒原先生活的水潭。
這兩句是說,關在籠中的鳥兒依戀居住過的山林,養在池中的魚兒思念生活過的深潭。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際:間。拙:笨拙。自謙之詞,與世俗的機巧相對而言。這兩句是說,
到南邊的原野里去開荒,依著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種田園。
這四句是兩種生活之間的過渡,前兩句集中描寫做官時的心情,從上文轉接下來,語氣順暢,毫無阻隔。
因為連用兩個相似的比喻,又是對仗的句式,便強化了厭倦舊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緒;再從這里轉接下文,
就顯得自然妥帖,絲毫不著痕跡了。
“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是簡筆的勾勒,以此顯出主人生活的簡樸。但雖無雕梁畫棟之堂皇宏麗,
卻有榆樹柳樹的綠蔭籠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競艷于堂前,素淡與絢麗交掩成趣。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曖曖,是模糊不清的樣子,村落相隔很遠,所以顯得模糊,就像國畫家
畫遠景時,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幾筆水墨一樣。依依,形容炊煙輕柔而緩慢地向上飄升。這兩句所描寫的景致,
給人以平靜安詳的感覺,好像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擾。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一下子將這幅美好的田園畫活起來了。這二句套用漢樂府《雞鳴》“雞
鳴高樹顛,狗吠深宮中”而稍加變化。但詩人絕無用典炫博的意思,不過是信手拈來。他不寫蟲吟鳥唱,卻
寫了極為平常的雞鳴狗吠,因為這雞犬之聲相聞,才最富有農村環境的特征,和整個畫面也最為和諧統一。
隱隱之中,是否也滲透了《老子》所謂“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民老死不相往來”的理想社會觀念,
那也難說。單從詩境本身來看,這二筆是不可缺少的。它恰當地表現出農村的生活氣息,又絲毫不破壞那一
片和平的意境,沒有喧囂和煩躁之感.以此比較王籍的名句“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那種為人傳誦的
所謂“以動寫靜”的筆法,未免太強調、太吃力。
這八句是寫歸隱之后的生活,好像詩人帶著我們在他的田園里參觀一番,他指東道西地向我們一一介紹:
田畝、草屋、榆柳、桃李、遠村、近煙、狗吠、雞鳴。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一經詩人點化,都添了無窮的
情趣。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塵雜是指塵俗雜事,虛室就是靜室。既是做官,總不免有許多自己不愿
干的蠢事,許多無聊應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擺脫了,在虛靜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閑。不過,最令作者愉快的,
倒不在這悠閑,而在于從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環境,又是指順適本性、無所扭曲的生活。這兩句
再次同開頭“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相呼應,同時又是點題之筆,揭示出《歸園田居》的主旨。但這一
呼應與點題,絲毫不覺勉強。全詩從對官場生活的強烈厭倦,寫到田園風光的美好動人,新生活的愉快,一
種如釋重負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來。這樣的結尾,既是用筆精細,又是順理成章。
這首詩最突出的是寫景描寫園田風光運用白描手法遠近景相交,有聲有色:其次,詩中多處運用
對偶句,如:“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還有對比手法的運用,將“塵網”“樊籠”與“園田居”對比,
從而突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對自然的熱愛;再有語言明白清新,幾如白話,質樸無華。這首詩呈現出一個
完整的意境,詩的語言完全為呈現這意境服務,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詩便顯得自然。總之,這是經過藝術
追求、藝術努力而達到的自然
(二)課文精讀
文學知識
1、文體知識。
田園詩。中國的山水田園詩源遠流長,東晉的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山祖師,南北朝的謝靈
運是山水詩的鼻祖,到唐代就形成了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主要有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
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這類詩歌的主要特點就是“一
切景語皆情語”,作者筆下的山水、田園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情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這位田園詩的開創者一一陶淵明。
2.介紹作者
陶淵明(365-427),滑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字元亮,一說名潛,字淵明,自號“五
柳先生”,謚號靖節先生,開創了田園詩,是東晉杰出的詩人、辭賦家,代表作有《飲酒》《歸
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陶淵明有“大濟蒼生”的壯志,但是
東晉政治黑暗,陶淵明曾三次辭職,41歲時出任彭澤縣令,任職八十余天,恰逢督郵來縣巡視,
縣吏告訴他“應束帶見之”,陶淵明說:“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便辭官回鄉,
歸隱田園,寫出了大量田園詩,晚年他寫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記并詩》,我們今天學習的這首
詩跟《桃花源記》一樣,寫于他辭官歸隱之后,反映了清閑的田園生活,表現了超俗不羈的品
質和閑適愉悅的心境。
3.詩歌譯文
從小就沒有投合世俗的氣質,我的性格本來就愛好山野。
錯誤地陷落在人世的羅網中,一去就是三十年啊。
關在籠中的鳥兒依戀居住過的樹林,養在池中的魚兒思念生活過的深潭。
我來到南邊的原野里去開荒,依著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種田園。
我的住宅四周有十多畝地,茅草房子也有八九間。
榆樹、柳樹遮掩著后檐,桃樹、李樹羅列在堂前。
遠遠的村落依稀可見,村落上的炊煙隨風輕柔地飄蕩。
狗在深巷子里叫,雞在桑樹頂上鳴。
門庭里沒有世俗瑣雜的事情煩擾我,居住空房中有的是空閑時間。
我長久地被困在籠子里面,現在總算又能夠返回到大自然。
思路梳理
1.“歸園田居”這個標題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標題中的關鍵詞(題眼)是哪一個字?
明確:首先我們要把握詩歌題目蘊含的內容,這首詩標題中的關鍵詞就是“歸I”。
因此,這首詩的寫作思路是:從何而歸?為何而歸?歸向何處?歸去如何?
2.先看看:從何而歸?
請找出相關詩句,用原詩詩句回答。這些詩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有些什么字讓你能體會到他對官
場的厭惡之情?
分析:“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這是作者對自己前半生的搖擺、癡迷表示深沉的懺悔。“塵網”
足見他對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的官場的極端厭惡,“三十年”實際上應該是“十三年”,陶淵明夸大了數字,
是為了說明時間之長、痛苦之深。
3.再看看:為何而歸?請找出相關詩句。
既然“性本愛丘山”,為何還要出去做官?作者說“誤落塵網中”,是一個“誤”字能解釋的嗎?
提示:在封建社會,人們要建功立業,要實現政治理想,只能去當官,走仕途。但是當時的東晉政治腐
敗,社會動亂,門閥勢力飛揚跋扈,統治階級熱衷于追名逐利,在這樣政治局面下想要實現進步的政治理想
是不可能的,陶淵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選擇離開官場,選擇歸隱田園.
明確:出去做官,是為了養家糊口,大濟蒼生,可惜,仕途不得志,難以施展抱負。
4.我們應該如何理解“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詞語含義、特點、情感)
明確:“羈鳥”是關在籠中的鳥;“池魚”是禁在池中的魚。
特點:失去自由,失去最適合它們生活的環境,只會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場,就如同“羈鳥”、“池
魚”一般失去自由。(“羈鳥”、“池魚”是陶淵明的自比)
這是運用比喻手法,說明作者身在官場而心系田園的心情和對自由的向往。
5.“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與世俗官場生活不適應。“適俗”就是適應仕途中繁緡
禮節的限制和爾虞我詐的權勢之爭,詩人說自己缺乏應酬官場的氣質和情操,顯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
第二句寫自己流連山水喜愛田園,表明歸隱田園的意向。
6.再看看:歸向何處?請找出相關詩句。
明確:性本愛丘山、守拙歸園田、復得返自然
◎請問:詩人選取了哪些景物來表現田園風光?
土地、草屋榆柳、桃李
村莊、炊煙狗吠、雞鳴
◎由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意境有什么特點?
明確:恬靜幽雅空闊朦朧、樸素、悠閑、和諧、有生機
7.再看看:歸去如何?請從詩中找出蘊涵作者情感的詞語。
明確:無塵雜/有余閑/久/復一一自由、安逸、喜悅。
◎本來是非常普通、平常的農村生活場景,在陶淵明筆下為什么顯得那么美?這些描寫具有怎樣的意
境?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明確:恬靜、幽雅,空闊而簡陋,一片寧靜、一片和諧、一派迷茫、一派朦朧,這是美似仙境的田園,
讓詩人棄官歸隱,流連忘返。
◎提問:“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實際上是拿田園生活的什么特點與官場進行對比?
明確:這兩句寫所感,具體寫到了詩人的田園生活之樂。它有兩個特點可與官場進行對比,一是“無
塵雜”,沒有官場上亂糟糟的事,看不到令人惡心的“官場現形記";二是“有余閑”,可以不必作官場上
的那些客套應酬之勞,可以有充分的時間讀書、做詩。這“一無、一有”正是詩人求之不得的生活方式、理
想境界。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陶淵明怎樣的精神追求?
明確:厭惡官場,熱愛田園,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獨立。最后這兩句收束全詩,詩人似乎在回答人們的
疑問,為何對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雞鳴狗吠津津樂道、如數家珍呢?原來是作者“久在樊籠里”的緣故,
作者一旦沖出羅網,返回大自然的懷抱,那就其樂無窮、觸處皆美了,即使是一草一木,也感到格外親切而
欣慰,可以說,這兩句詩是對以前誤入塵網中的官場生活的形象的總結,也是對自己己經開始的新生活的欣
喜、享受。
這首詩的主旨就是:厭惡官場,熱愛田園,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獨立。
小結:這就是陶淵明!他的歸來,在我們心中留下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氣和鄙棄官場的高潔情
懷,他的個性、品格深刻影響著并將繼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歸園田居》是陶淵明的代表作,它有田園美、意境美、人格美,特別是其中的人格美,陶淵明遠離污
濁官場,保持自身純潔,歸隱田園以后不斷思索、寫作,為后世留下了眾多絕妙詩文。陶淵明的《歸園田居》
(其一)是一首平實淳樸、幽靜祥和的田園之歌,是一首蘊含人生取舍深義的智慧之歌,是一首沖破塵網、
張揚個性的力量之歌,是一首回歸自然、享受自由的心靈之歌,是一首蔑視官場、實現自我的生命之歌。
問題探討
L開頭兩句有何作用?
開頭兩句的“無”“愛”兩個字,表現了詩人愛憎分明的感情和清高孤做的性格,為全詩奠定了感情基
調。
2.“誤落”兩句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誤落”一詞表達了詩人對“塵網”般的官場的極端厭惡和誤人官場的悔恨之情“三十年”寫時間之久。
詩人面對田園,就像面對位感情深厚的老朋友一樣,嘆息道:“呵,這別就是三十年了。”可見他心中有多
少感慨,多少眷戀。
3.賞析“羈鳥”“池魚”兩句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身在宦海卻心系田園的心情。“羈鳥”“池魚”兩個詞容易使我們聯想到詩人在官場
生活的種種束縛之下痛苦不堪、失去生機的模樣。而本性是難以改變的,鳥要回到山林中,魚要回到深淵里,
詩人也要擺脫束縛,歸隱田園。“戀”“思”兩個字直接抒發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眷戀和思念。
4.后半部分如何寫景的?這幾句詩中詩人是如何寫景的?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田園風光?
采用白描手法,遠近結合,以動襯靜。“方宅”四句是近景,雖普普通通,但對于掙脫“塵網”的人來說,
卻是另一番天地。田地、草屋、榆柳、桃李……這些原本平常的景物在詩人的筆下卻構成了一幅恬靜幽美、
清新喜人的生活圖景。第“暖暖”兩句是遠景,給人以靜謐的感覺。“狗吠”兩句則是以動襯靜,以有聲襯
無聲,更能表現出鄉間的寧靜、和平。
5.“虛室”指簡樸空寂的居室,同時也指干凈純潔的內心,有淡忘仕途名利之意。
6.“樊籠”原指關鳥獸的籠子,在這里指束縛本性的俗世,即上文中的“塵網”。這兩句運用了比喻的修
辭手法,呼應了開頭,表達了詩人脫離官場后的愉悅之情。
7.《歸園田居(其一))里描寫的農村生活景象實際上很普通、很常見,在詩人筆下為什么顯得那么美?
詩人熱愛鄉村生活、田園風光,尤其是在對官場生活產生了反感,徹底逸離它之后,更增添了對田因生
活的熱愛之情。從詩中的描寫可以感覺到詩人內心的閑適,自在、喜悅。他把平常的鄉村景物饒有興致地寫
入詩中,使這些景物與他的感情相互交融,相互生發,構成一個完整的詩境。所以,我們讀起來,也會覺得其
中蘊含著盎然的詩意,普通的景物也具有美感。尤其是“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兩句,語調輕快活潑,
“蔭”“羅”的使用,更讓人體會到“榆柳"‘‘桃李"似乎是含情的。
8.我們應如何看待陶淵明的隱居生活?
【觀點一】陶淵明放棄了大濟蒼生的理想有其消極的一面。要改造社會,要清除污濁,不能單靠“歸隱”
與“善”,應該兼濟天下,積極地參加社會活動。如果人人都像他那樣,因憎惡黑暗而避世,那我們這個社會
豈不沒人了黑暗之中而見不到光明了嗎?
【觀點二】從當時的社會現實來看,陶淵明堅持高尚的志趣是一種對黑暗官場的反叛,具有積極意義。
陶淵明辭官歸隱是在對污濁的現實社會絕望之后選擇的一條潔身自好、追求恬靜的田園生活、完善獨立人格、
渴望自由的道路,我們應像他那樣淡泊名利,不隨波逐流,維護自己的尊嚴和人格。
9.藝術特色和藝術境界
(1)恬淡自然的藝術特色。
由湖明的田圓詩內容貼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詩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習以為常的事物,,而且是直寫其事,
不事雕琢,只以淡茨的白描和真情實感,托出詩的意境,然平淡之中見神奇,樸素之中見綺麗。如詩中所寫的
田畝草屋,成蔭的榆柳,列植的桃李,黃昏的遠村依依的炊煙,深巷中的狗吠,桑顛上的雞鳴,這此平平常常
的事物,經過詩人的手筆,就構成了一幅清新自然、恬靜美好的田園生活圖景。
(2)渾然天成的藝術境界。
陶淵明的詩歌意象看似平淡無奇,卻創造了高遠拔俗的藝術境界。其詩的主旨在于寫意,在于表達自己的
心志、情趣和人生體悟,而寫景、敘事只是為營造意境。陶淵明的田園詩達到了渾然天成的藝術境界,做到
情、景、理的交融統一。比如“方宅十余畝....雞雞桑樹顛”八句中,描寫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
煙狗吠雞鳴的田園畫面,富有生活氣息,構成了遠離塵世、寧靜安謐、淳樸自然的藝術境界。
(三)教案片段
一、導入新課
將現代年輕人向往北上廣深與陶淵明的歸隱田園作對比,追問田園有什么吸引陶淵明的,引入課堂——
激趣、設疑,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二、文本研習
學習活動一:理解詩歌之意
活動引領:正音,讀準確;釋義,理解對。
1.檢查預習,理解內容。
全班齊讀,然后正音,評點。要求準確地朗讀全詩,強調易錯字、關鍵字。
正音:羈鳥(ji)守拙(zhuo)榆柳(yu)樊籠(fdn)蔭(yin)曖曖(ai)
2.釋義。了解學生的學情,疏通詩歌含義,為詩歌講解奠定文本基礎。
釋義:韻:氣質,情致。羈鳥:被關在籠中的鳥。
守拙:持守愚拙的本性,即不學巧偽,不爭名利。蔭:遮蔽。墟里:指村落。
虛室:靜室。樊籠:關鳥獸的籠子。這里指束縛本性的俗世。
學習活動二:發現園田之美
活動引領:找尋意象,解讀寫法,展開想象,進行討論,發現園田之美。
1.以''陶淵明的園田有方宅,還有……”引導學生找尋意象。
合作閱讀:“開荒南野際,……虛室有余閑。”引導學生通過意象品味陶淵明筆下的田園之境:典型意
象的組合,白描手法,以動寫靜,比喻,反襯。重點不僅僅放在解讀寫法上,更重在讓學生依據詩句展開想
象,讀出田園的寧靜、清凈、自由、和諧之美,最終將學生引導到對陶淵明的心境的解讀上來。
中間八句主要是寫景,在景物描寫中透露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如“曖曖遠人村,……雞鳴桑樹顛”
一段,以動寫靜,繪聲繪色,構成了一幅淳樸寧靜而又充滿情趣的村居圖,同時寄寓了詩人的美好情操和快
慰心情。詩人運用比喻和反襯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愛憎之情。詩人寫田園景物,用實筆描繪,使之具體形象,
生動美好;而寫官場生活,則用比喻,如“塵網”“樊籠”等,使人望而生惡,以反襯田園生活,就更加激
起人們對污濁的仕宦生涯的厭惡和對淳真的田園生活的熱愛。語言樸素自然,如“方宅”“草屋”“榆柳”
“狗吠”“雞鳴”等。
2.提出問題:陶淵明的田園到底美不美?讓學生結合詩句,帶著想象走進詩境,結合生活經驗展開討論。
本來是非常普通、平常的農村生活場景,在陶淵明筆下為什么顯得那么美?詩人描寫了恬靜、幽雅的田
園風光,它空闊、簡陋,一片寧靜、一片和諧,原來是作者“久在樊籠里”的緣故,作者一旦沖出羅網,返
回大自然的懷抱,就覺得處處皆美、其樂無窮了,即使是一草一木,也感到格外親切而欣慰。
3.小結學生的討論結果。請學生帶著情感誦讀以上詩句,以加深印象。
學習任務三:發現人格之真
活動引領:朗誦、研讀關鍵詞句,分析陶淵明這個人物,理解陶淵明的選擇。
1.提出問題:前面欣賞的詩句已經寫盡“田園”,那么在剩下的詩句中陶淵明到底想說什么?
朗誦,研讀:“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引導學生學會從關鍵字詞句入手,把握詩人情感,分析人物形象。
開頭兩句總領全詩,中間幾處照應題旨,最后兩句以“久”扣“三十年”,以“樊籠”扣“塵網”,以
“復得”應“誤落”,以“自然”應“丘山”,互為映帶,以結全篇。我們從“塵網中”可讀出陶淵明對官
場生活的強烈厭惡之情。
2.小結學生的發現,引導學生分析陶淵明形象。
厭惡官場,熱愛田園,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獨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氣和鄙棄官場的高潔情
懷,這就是陶淵明!他的個性、品格深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3.讓學生一起讀老師的解讀文字。幫助學生理解陶淵明選擇回歸田園,其實是回歸了自我天性。
“陶淵明的歸去,并不是因為‘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而是因為‘世與我而相違',紛紛擾擾的
世道與他'守拙'的內心格格不入,他的歸隱,是忠于內心做出的選擇。陶淵明的歸去,不是‘渭水釣利、
富春釣名’的別有所圖,也不似'以己為高潔,以世俗為污濁'的自傲自矜。他的歸隱,是自然而然、真淳
高潔的'欲隱則隱,不以隱之為高'。真淳的內心使他不愿茍且逢迎,他翩然走出樊籠,返歸田園,讓自己久
受羈勒的心靈去往一個寧靜恬淡的棲處。”
學習任務四:發現自我之路
活動引領:請同學們生動筆寫作,展示自己的習作,發現自我之路。
1.給出二選一的訓練選擇,讓學生動筆寫作。
以“我愿意像陶淵明一樣”或“我不愿像陶淵明一樣”開頭,寫一段話表達你的人生志向,寫一段話來
概括陶淵明給你的人生規劃帶來的啟示。學生在評價陶淵明人生選擇的過程中,明確自己的人生規劃之途。
——表達觀點,訓練文段寫作能力。
2.展示訓練結果,老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腓腸肌訓練機行業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與投資風險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中國維他可煙樂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2025年政策推動下的創業文化發展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氫能源汽車技術考核題目及答案
- 中國直柄刀刷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及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2024年山東土地鄉村振興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③寒假提升練-專題04 化學平衡(教師版)-2025年高二化學寒假銜接講練 (人教版)
- 2025年商務英語考試合作學習技巧試題及答案
- 中國熱氣機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2024年江蘇鹽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招聘筆試真題
- 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八年級(下)期末數學試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南省C13聯盟中考模擬物理試題
- 醫院標識標牌采購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2024年福建省閩投人才服務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機油培訓資料》課件2
- 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單講解
- 2023年華中科技大學招聘考試真題
-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客服系統設計與實現
- (詳盡版)孩童情緒壓抑評定表(CADS)
- 關于窩溝封閉健康宣教
- 產程管理的核心步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