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仿真模擬6歷史單科標準練(F)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4.《左傳·相公二年》記載:“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節,士有隸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親,皆有等衰”。材料表明()A.宗法制與分封制相結合B.封建等級秩序色彩濃厚C.政府推行地方郡縣制度D.君主權力逐漸走向集中25.南朝無神論思想家范縝針對佛教宣揚的形神分離,形亡而神不滅的觀點,提出人的精神和肉體是統一的;魏晉之際,社會上出現了逃避現實政治斗爭、崇尚老莊的玄學。據此可知當時()A.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尖銳B.佛教盛行沖擊統治秩序C.儒學正統地位面臨挑戰D.百家爭鳴局面得以延續26.通過普遍招募方式組建軍隊的做法開始于唐玄宗時期。北宋統治者則將募兵發展為一種有意識的“養兵”政策,提出“饑歲莫急于防民之盜,而防盜莫先于募民為兵”“不收為兵,則恐為盜”。這一措施的實行()A.提高了軍隊士兵的素質B.導致財政狀況日益惡化C.確保了北宋王朝的安寧D.民眾疾苦問題得以解決27.16世紀中后期,明朝隆慶皇帝宣布廢除海禁,允許泉州、漳州的民間商人出海。參與東西二洋的海上貿易,史稱“隆慶開關”。這一事件的影響是()A.對外開放局面逐漸形成B.民間貿易超過官方貿易C.突破了朝貢貿易的局限D.消除了沿海倭寇的隱患28.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規定,進出口貨物按值百抽五交納關稅。根據這個稅則,一些主要進口貨物的稅率較原來粵海關實征的稅率大幅度降低,出口稅率一般也比過去降低。這反映出()A.列強進一步加強商品傾銷B.中國扭轉了貿易逆差局面C.關稅已成為政府重要財源D.關稅自主權遭到嚴重破壞29.在中共一大起草實際工作計劃時,關于對其他政黨的態度問題曾產生過爭論。一方認為,“無產階級不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應該始終與其他政黨作斗爭”。另一方認為,“應在行動上與其他政黨合作反對共同的敵人,我國的軍閥是社會上一切其他階級的敵人”這表明建黨之初()A.革命工作重心開始轉移B.政治協商制度初步形成C.關注革命統一戰線問題D.確定無產階級革命的目標30.20世紀三四十年代,甘肅公路的基本框架形成。這一時期,政府全面整修西蘭公路干線(西安至蘭州),新建甘肅至新疆等地8條公路干線。該時期公路的興修旨在()A.改變工商業不平衡的格局B.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發展C.爭取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D.保障民族戰爭的后方支援3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獲得了迅速發展。1998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人數僅為108.4萬,而1999年招生人數達159.7萬,較上年增長47.3%。在1999年至2005年間,高等教育每年擴招速度在20%以上。到2016年,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42.7%。這說明高等教育()A.擴大了辦學的自主權B.落實了“科教興國”戰略的舉措C.出現了大眾化的趨勢D.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國民教育體系32.羅馬法規定凡觸犯了法律,法院便要在判罪或宣布行為人敗訴的同時,宣告其“喪廉恥”;德國法學家薩維尼認為“喪廉恥”是一種永久的有關政治權利的資格喪失。“喪廉恥”制度()A.構建了羅馬民主制度的基礎B.有利于增強個人社會責任C.消除了傷風敗俗的社會現象D.實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3.最早傳播牛頓和蘋果故事的人是法國思想家、文學家伏爾泰,他聲稱《牛頓哲學原理》一書不是為聰明人設計的,而是為他自己也是為平民階層設計的。其目的是()A.普及科學知識大眾化B.借用牛頓學說抨擊宗教神學C.啟發平民探索科學奧秘D.推動歐洲近代科學體系形成34.蘇俄政權在1917年采取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將土地、銀行、貿易和重工業收歸國有;1921年,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允許局部恢復資本主義,私人可經營小工廠,并能雇傭勞動力。這一變化表明()A.政策調整為了更好地發展B.困難時期采取的非常措施C.蘇俄政權的性質發生變化D.以資本主義經濟模式為主35.1980年,威廉·麥克尼爾寫道:“與偏狹歷史著作不可避免地增強沖突相反,一部簡明的世界史應當樹立個人與全人類禍福休戚與共的意識,從而避免民族沖突的惡果?!弊髡哔澩氖澜鐨v史是()A.以歐洲歷史為中心B.人類社會應具有相同的意識形態C.以殖民擴張為主線D.不同文明間相互交流交融的歷史[答題區]題號242526272829答案題號303132333435答案二、非選擇題:共52分。第41~42題為必考題,每個試題考生都必須作答,第45~47題為選考題,考生根據要求作題。(一)必考題:37分4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居民是那么多,各地方有各種各樣的產物,各省間的水運交通,大部分又是極其便利,所以單單是這個廣大國內市場,就夠支持很大制造業。假設能在國內市場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余各地的國外市場,必能大大增加中國制造品,大大改進其制造業的生產力。中國似乎長期處于靜止狀態,中國的政策,就特別愛護農業,在歐洲,大部分地方的工匠的境遇優先農業勞動者,而在中國,據說農業勞動者的境遇卻優先于技工。在中國,每個人都想占有若干土地或是擁有所有權或是租地?!袊藰O輕視國外貿易,不給予國外貿易以法律的正當保護?!詠啴敗に姑?776年著作《國富論》材料二新中國成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造業持續快速發展,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有力推動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顯著增強綜合國力,支撐我世界大國地位。然而,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制造業仍然大而不強,在自主創新能力、資源利用效率、產業結構水平、信息化程度、質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顯,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的任務緊迫而艱巨。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國際產業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須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加強統籌規劃和前瞻部署,力爭通過三個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把我國建設成為引領世界制造業發展的制造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摘自《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制造2025〉的通知》(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制約中國古代制造業發展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中國成立以來制造業發展的特點。(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我國發展制造業的重要性。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從6世紀隋朝重新統一中國,到16世紀西方人開始由海上侵入中國,這1000年是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空前穩定的時期。然而,似乎有悖常理的是,這種穩定既是好事,又是壞事。說它是好事,是因為比較起世界上其他任何社會,中國社會在這1000年中向更多的人提供了更多的物質利益和心理安全感。說它是壞事,是因為中國是如此成功和舒適,以致它雖未完全停滯不前,但卻相應地保持不變。不過,在這同時……西方由于自己的技術成就、經濟活力以及社會和政治的多元化,正在發生著變化。而所有這一切,形成一種最終導致西方主宰全球的推動力?!幾运顾蚶锇⒅Z斯《全球通史》解讀材料,提出一個觀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論述。(要求:寫出一個具體觀點,可以從材料中提煉觀點,也可以質疑材料的觀點;觀點合理、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楚)(二)選考題:共15分。請考生從下面歷史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45.[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漢自建立以來,幣制混亂,郡國鑄幣失控是漢景帝時期七國之亂發生的原因之一,到了漢武帝統治時期,連年征伐,開拓疆土,中央財政從豐盈一變而為入不敷出的困局。為了增加中央財政收入,漢武帝進行貨幣改革。公元前140年,漢武帝下令廢除實行了35年之久的四銖“半兩”錢,推行三銖錢。公元前118年,漢武帝廢三銖錢改鑄五銖錢。改鑄五銖錢的主要目的是在市場上樹立貨幣信譽,以穩定金融,使私鑄者因無利可圖而自動放棄私鑄,從而徹底解決私鑄問題。但是,由于鑄幣權在地方諸侯各國手中,各地鑄幣的技術水平及銅礦的成分參差不齊,所鑄錢幣的差別很大。質量差的郡國五銖,基本上都有偷工減料,使錢重達不到五銖的現象。為扭轉“郡國多奸鑄錢,錢多輕”的被動局面,漢武帝于公元前113年,進行第六次貨幣改革,將鑄幣權從各郡國收歸中央政府,使中央政府對五銖進行統一鑄造和發行。至此,漢王朝的貨幣制度才最終穩定下來,漢武帝五銖開創了739年鑄行“五銖”錢的歷史。——摘編自《漢武帝幣制改革》(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漢武帝貨幣改革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漢武帝貨幣改革的特點。46.[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古巴導彈危機,是美國和蘇聯在古巴爆發的一場嚴重的政治軍事危機。1961年5月卡斯特羅宣布古巴走社會主義道路后,蘇聯加緊改善同古巴的關系,從政治、外交和經濟上給古巴以支持。1962年8月,美國從偵察機拍照的空中照片上看到了古巴開始安裝蘇聯的防空導彈,也看到了運載地對地導彈駛向古巴的蘇聯船只。美國總統肯尼迪指出,古巴建設的導彈基地可以擊中西半球的大多數城市,構成了“對所有美洲國家的和平與安全的明顯威脅”。于是美國立即采取措施,海軍、空軍部隊對古巴的領空領海進行了封鎖。要求蘇聯放棄世界霸權計劃,從古巴撤走導彈。蘇聯政府呼吁各國政府和人民“強烈抗議美國侵略古巴和別國的行徑,堅決譴責這些行動并阻止美國政府發動熱核戰爭”?!诿绹鴱姶蠊莸膲毫ο?,蘇聯開始后退,10月,蘇聯政府下令拆除進攻性武器,并加以包裝運回蘇聯。——據《古巴導彈危機簡介》(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古巴導彈危機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解決國家間軍事危機的有效方法。47.[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陳嘉庚出生在福建省,十七歲前往新加坡從父經商。陳嘉庚身居異邦,心懷鄉國。1913年在家鄉創辦“集美學校”,1921年創辦廈門大學。他說:“民智不開,民心不齊,啟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國,其理甚明?!比婵箲鸨l后,他組織“南洋各屬華僑籌建祖國難民總會”,領導支援祖國抗日救亡。汪精衛叛國投敵,他嚴電聲討。1940年3月率領南洋華僑回國慰勞視察團回國視察各戰區和重慶、延安等地,他不畏強暴,堅持真理,明辨是非,將救國救民的希望寄托在中國共產黨身上,反對國民黨獨裁,堅持團結抗戰。1949年陳嘉庚參加新政協會議和開國大典,1952年回國定居。他已年逾古稀,仍不辭勞苦到祖國各地視察,致力于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并對推動華僑愛國大團結、支持祖國和家鄉建設起到積極作用,臨終仍念念不忘祖國統一大業。陳嘉庚被毛澤東主席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摘編自《陳嘉庚》(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陳嘉庚的突出貢獻。(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陳嘉庚擁有家國情懷的原因。仿真模擬6歷史單科標準練(F)24.A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作為分封制體系下形成的政治等級,與宗法制相結合,構成了家國同構的格局,因此出現了“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A項正確;材料是奴隸社會的等級制度,不是封建制度,排除B項;材料內容顯示的是分封制而非郡縣制,排除C項;這一時期君主權力尚未走向集中,排除D項。故選A項。25.C根據材料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玄學盛行,這種思潮沖擊著儒學的正統地位,C項正確;材料主旨是不同思想的沖突,而非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到佛教對統治秩序的沖擊,排除B項;秦朝的焚書坑儒初步結束了百家爭鳴局面,排除D項。故選C項。26.B北宋政府為了防止民變,將災民募為國家兵員,這樣必然導致國家財政負擔加重,財政狀況不斷惡化,B項正確;擴充兵員和提高士兵素質并不存在因果關聯,排除A項;北宋的舉措形成了冗兵冗費,不利于王朝統治,排除C項;將災民招募為兵員并不能有效解決民眾疾苦,排除D項。故選B項。27.C隆慶開海廢除了海禁政策,促進了民間海外貿易的發展,突破了朝貢貿易的局限,C項正確;隆慶開海是臨時性政策,并未長期實行,也沒有形成對外開放的局面,排除A項;材料沒有提供貿易額,無法得出民間貿易超過官方貿易,排除B項;D項錯在“消除”,排除D項。故選C項。28.D《五口通商章程》大大降低了進出口貨物的稅率,這顯然是滿足了列強對華經濟侵略的需要,是中國關稅自主權遭到破壞的表現,D項正確;A項錯在“進一步”,排除A項;《五口通商章程》簽訂之時,中國的對外貿易處于順差,排除B項;通過材料無法得出關稅是國家重要財源的結論,排除C項。故選D項。29.C中共一大起草實際工作計劃時探討了關于與其它政黨的關系問題,甚至提出“在行動上與其他政黨合作反對共同的敵人,我國的軍閥是社會上一切其他階級的敵人”,這說明建黨之初就已經關注到了革命統一戰線的問題,C項正確;建黨之初的工作重心并未轉移,排除A項;這一時期政協制度尚未形成,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到無產階級革命目標問題,排除D項。故選C項。30.D20世紀三四十年代是抗日戰爭時期,這一階段在西北地區修建公路,是服務于當時抗戰需要,即為民族戰爭的后方提供支援,D項正確;西北地區修公路不是為了發展工商業,排除A項;當時最主要的任務是抗戰,而非發展經濟,排除B項。這一時期正值抗戰時期,而非解放戰爭時期,排除C項。故選D項。31.C根據“在1999年至2005年間,高等教育每年擴招速度在20%以上。到2016年,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42.7%”可得出,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高等教育出現了大眾化的趨勢,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自主權,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科教興國”,排除B項;材料只涉及到高等教育,沒有涉及到其他學段的教育,排除D項。故選C項。32.B敗訴人“喪廉恥”意味著永久喪失了政治權利,這種懲罰必然強化人在違法犯罪時考慮犯罪成本,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強人的社會責任,B項正確;羅馬后期是帝國體制,排除A項;C項中的“消除”表述絕對,排除C項;D項與題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33.B依據材料“他聲稱《牛頓哲學原理》一書不是為聰明人設計的,而是為他自己也是為平民階層設計的”并結合所學可知,伏爾泰受牛頓力學的影響,并借此宣傳啟蒙運動的思想主張,抨擊宗教神學,B項正確;A項不是伏爾泰的主要目的,排除;材料沒有涉及平民,排除C項;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形成標志著近代科學體系形成,排除D項。故選B項。34.A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單一公有制到新經濟政策時期的多種所有制,這種轉變是為了更好地恢復經濟,A項正確;新經濟政策不屬于非常措施,排除B項;新經濟政策下,公有制占主導,因此蘇俄政權的性質沒有變化,排除C項;蘇俄的新經濟政策只是利用了市場關系,但并不是資本主義經濟模式,排除D項。故選A項。35.D威廉·麥克尼爾主張世界史著作要強調“個人與全人類禍福休戚與共”的意識,以減少民族沖突,促進世界和平,體現了作者贊同世界歷史是展現人類社會多樣性的全球史,是不同文明間相互交流交融的歷史,D項正確;以歐洲歷史為中心屬于“偏狹歷史”意識,排除A項;威廉·麥克尼爾強調人類歷史的共性,這并不意味著人類社會應當具有相同的意識形態,排除B項;殖民擴張的主線是強調了沖突,排除C項。故選D項。41.答案:(1)原因:封建專制統治;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重農抑商;閉關鎖國;科技相對落后,天朝上國及小農意識。(2)特點: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與世界先進水平有差距;政府統籌規劃;基礎薄弱,但發展較快,成就突出。(3)重要性:制造業是強國之本。發展制造業,可以有效地利用資源;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為實現民族復興打下堅實基礎。解析:(1)原因: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封建專制統治;根據材料“在中國,每個人都想占有若干土地或是擁有所有權或是租地”可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根據材料“在中國,據說農業勞動者的境遇卻優先于技工”“中國似乎長期處于靜止狀態,中國的政策,就特別愛護農業”可知,重農抑商;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閉關鎖國;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科技相對落后,天朝上國及小農意識。(2)特點:根據材料“我國制造業持續快速發展,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可知,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產業體系;根據材料“然而,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制造業仍然大而不強,在自主創新能力、資源利用效率、產業結構水平、信息化程度、質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顯”可知,與世界先進水平有差距;根據材料“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加強統籌規劃和前瞻部署”可知,政府統籌規劃;根據材料“力爭通過三個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把我國建設成為引領世界制造業發展的制造強國”可知,基礎薄弱,但發展較快,成就突出。(3)重要性: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制造業是強國之本。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發展制造業,可以有效地利用資源;根據材料“有力推動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顯著增強綜合國力,支撐我世界大國地位”可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增強國家綜合實力;根據材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可知,為實現民族復興打下堅實基礎。42.答案:評分要求:觀點明確、合理;史實準確,引用合理;論證充分,邏輯嚴密,表述清楚;結論與論證相符。示例一:觀點:中國的空前穩定促進社會繁盛。論證:政治上,中央集權加強,戰亂較少。經濟上,農業經濟發達,農業產量和農產品的商品率提高;傳統手工業技術先進,產品大量投入市場;城市發展,工商業市鎮大量出現,商品經濟繁榮,在對外貿易中處于出超地位。思想文化上,儒學復興,理學興盛,科舉制度富有活力;文學藝術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發展;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的發明應用完成,古代科技發展達到頂峰。綜上所述,穩定促進農耕文明高度繁榮,國力強盛,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示例二:觀點:中國的空前穩定導致社會停滯不前。論證:政治上,皇權不斷加強,專制統治強化導致富有活力的制度走向僵化,如科舉制度。經濟上,自然經濟長期占統治地位,資本主義萌芽僅在江南地區稀疏出現;明清時期閉關自守,對外貿易得不到發展。文化上,八股取士和大興文字獄束縛人們的思想,科技大多停留在前人經驗的總結,缺乏創新,沒有起到促進中國社會形態發生質變的作用。綜上所述,穩定導致固守農耕文明,缺乏創新,導致近代社會發展落后。示例三:觀點:變與不變是中西方國力易位的關鍵。論證:明朝中后期,中國仍固守農耕文明,強化君主專制,自然經濟仍占主導地位,思想文化專制進一步加強、科技缺乏創新,推行“海禁”政策,日漸脫離世界發展大勢,制約了新經濟因素的進一步發展,導致中國的綜合國力日益衰弱。而同時期的西方國家,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和發展,文藝復興運動興起,沖破了教會神學的束縛,促進了思想解放,推動新航路的開辟和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導致西方列強國力日益強大。綜上所述,固守農耕文明,缺乏創新,終究抵擋不住新興工業文明的沖擊,導致中西方國力易位。示例四:觀點:辯證看待古代中國的變與不變。(提示:綜合示例一、示例二史實進行論證)示例五:觀點:6世紀到16世紀中國空前穩定的觀點是錯誤的。(提示:用安史之亂后藩鎮割據、五代十圍的分裂割據、遼宋夏金政權間戰爭等史實進行論證)示例六:觀點:15、16世紀西方的變化是借助外部因素完成的。(提示:用中國古代三大發明對西方發展的影響、殖民擴張與掠奪等史實進行論證)若有符合要求的其它觀點,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解析:首先閱讀材料提出觀點,根據“說它是好事,是因為比較起世界上其他任何社會,中國社會在這1000年中向更多的人提供了更多的物質利益和心理安全感。”“說它是壞事,是因為中國是如此成功和舒適,以致它雖未完全停滯不前,但卻相應地保持不變?!薄岸羞@一切,形成一種最終導致西方主宰全球的推動力?!笨煞謩e提煉出觀點:中國的空前穩定促進社會繁盛、中國的空前穩定導致社會停滯不前、變與不變是中西方國力易位的關鍵。然后分別從中國以及西方政治、經濟、思想等史實進行論證。45.答案:(1)原因:解決貨幣混亂的局面;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加強中央集權。(2)特點:政府把控改革;改革時間長、次數多;改革成效大、影響深遠。解析:(1)原因:根據材料“西漢自建立以來,幣制混亂”可知,解決貨幣混亂的局面;根據材料“為了增加中央財政收入,漢武帝進行貨幣改革”可知,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根據材料“郡國鑄幣失控是漢景帝時期七國之亂發生的原因之一”可知,加強中央集權。(2)特點:從歷次改革主體看,政府把控改革;從改革的時間和次數看,改革時間長、次數多;根據材料“漢王朝的貨幣制度才最終穩定下來,漢武帝五銖開創了739年鑄行‘五銖’錢的歷史”可知,改革成效大、影響深遠。46.答案:(1)二戰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三明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考試模擬試題
- 國際法案例解析卷
- 河北省重點高中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3月考試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全市黨員干部廉政知識考試題庫及答案(共100題)
- 農藥銷購合同樣本
- 內墻擦灰合同樣本
- 乳膠卷材供貨合同樣本
- 農業生態園區合作合同樣本
- 住房租賃續租合同樣本填寫
- 農村房子求購合同樣本
- 2024年襄陽市樊城區城市更新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03月“蓉漂人才薈”都江堰市事業單位赴外引進高層次人才(4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 寧夏電投永利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開寵物店創新創業計劃
- 2022-2027年中國公共廁所行業市場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 新增值稅法的變化要點與實務要領
- 2025年浙江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育嬰師綜合素質試題及答案展示
- ESG領域的倫理與合規性問題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湖北省部分高中高三語文3月一模聯考試卷附答案解析
- 雷雨第四幕劇本由中門上不做聲地走進來雨衣上雨還在往下滴發鬢有些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