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陽市廣源中學2022年度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安徽省阜陽市廣源中學2022年度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安徽省阜陽市廣源中學2022年度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安徽省阜陽市廣源中學2022年度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安徽省阜陽市廣源中學2022年度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阜陽市廣源中學2022年度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含

解析

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論及中國文學傳統的復興路徑,還需要深入地解讀并提煉出中國文學傳統創造性轉化

的內在邏輯與深層機制。長期以來,無論是中西文化還是中西文學研究,學界一直盛行兩

種理論路徑:一種是主張以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古典文學為本體或本位,在此基礎上借鑒

或吸納西方現代文化與文學的有益資源;另一種是主張以西方近現代以來的文化和文學為

本體或本位,在此基礎上有選擇性地繼承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的有益養分,而就在這

兩種理論路徑的背后,實際上存在著第三條融合路徑。

所謂中國文學傳統的復興,它必須建立在中西文學乃至文化的立體交流與碰撞過程

中。因為只有在這個過程中才能實現中西視域融合,才能借助西方文學和文化的力量,有

效地整合其價值資源,以此激活或者重構中國文學傳統,達成中國文學傳統的創造性轉化

或轉化性創造。這一轉化機制甚為復雜,這里僅從文體層面粗略言之。

迄今為止,中國文體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取得了引人矚目的藝術實績。尤其是在小說創

作領域,新時期以來,致力于轉化性創造中國當代小說新文體的作家難以數計。比如,汪

曾祺小說對唐人傳奇文體和桐城派古文作法的創造性轉化受到普遍激賞,他所引領的當代

中國新筆記體小說熱潮至今未曾消歇,但只是看到汪氏小說傳承中國古代文體資源則未免

皮相,實際上西方現代短篇小說大師對汪曾祺的藝術啟示同樣不可或缺,還有韓少功小說

對魏晉志人志怪小說文體的創造性轉化同樣好評如潮,其作品的文體資源不僅僅來自西方

詞典體和隨筆體的啟發,而且直接脫胎于《世說新語》的文化關鍵詞集束體小說。至于莫

言、賈平凹、王安憶、劉震云、蘇童等人的小說創作,都在不同程度上創造性地轉化了中

國明清話本小說的文體資源,即使是新世紀小說界的后起之秀,同樣也不難發現他們在吸

納西方現代派小說技法的同時,對中國古代文體資源所進行的轉化性創造。

當代中國作家不再像新時期初那樣熱衷于直接制造外國文體的中國版本,不再滿足于

被西方中心賜予“中國的馬爾克斯”“中國的卡夫卡”之類的所謂桂冠,而是想真正地做

回自己,為中國文體與中國文學正名,但這并非說他們回歸本土以抗拒西方,而是說他們

把西方文體資源“拿來”后必定要加以整合與重構,讓西方文體資源與中國文體資源在平

等的“創造性對抗”與“創造性對話”中實現“創造性轉化”。于是我們看到,新時期以

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作家開始打破“純文學”與“新文學”概念,開始大規模地致力

于中西古今文體互滲式的跨文體寫作,試圖重建中國的“大文學”或“雜文學”文體傳

統。

(摘編自李遇春《重申中國文學傳統的復興之路》)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文學傳統創造性轉化的深層機制雖甚為復雜,但有助于探索文學傳統的復興路

徑。

B.中西文化在立體交流中難免出現碰撞,這對于激活或者重構中國文學傳統而言很重

要。

C.中國當代小說創作成績斐然,許多作家勇于實踐,實現中西會通、古今交融的新形

態。

D.新時期作家打破純文學、新文學的概念,重絕了“大文學”或“雜文學”的文體傳

統。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先闡述其他兩種理論路徑,再提出本文觀點,運用對比分析,有破有立。

B.第二段緊承第一段內容,在具體闡明第三條路徑的同時,又引出后一段的內容。

C.第三段列舉多個作家文學創作的實例,用事實論證第三條融合路徑的客觀存在。

D.第四段分析了中國當代作家的創作實際,進一步論證了第三條路徑的存在意義。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學界盛行的兩種中國文學傳統復興理論是對立的,所以亟需尋找第三條復興路徑。

B.尋找中國文學傳統復興的新路徑,必須要跳出長期以來的那種對立理論路徑的窠臼。

C.汪曾祺、韓少功、莫言的小說成功,啟示當代作家只有挖掘古代文體資源才能成功。

D.中國文學傳統要實現創造性轉化,必須把西方文體資源融入到中國文體資源中去。

參考答案:

1.D2.A3.B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類題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

提取并整合最能表達作者寫作意圖或文章主旨的語句,然后對所給選項進行逐一分析。

D項“重建了”錯,通過原文最后一句是“試圖重建中國的‘大文學’或‘雜文學'文體

傳統”可知,是“試圖重建”。

故選D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整合能力。解答本題要以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整體把

握段落的大意為基礎,著重篩選出能夠表達作者思想觀點的語句。

A“運用對比分析,有破有立”錯,通過對第一自然段的理解可知,第一段并沒有駁斥其

他兩種理論路徑。

故選A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對原文內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

整合最能表達作者寫作意圖或文章主旨的語句,然后對所給選項進行逐一分析。

A項,”所以亟需尋找第三條復興路徑”屬于強加因果,原文第一自然段只說存在著第三

條路徑,不涉及因果關系。

C項,“啟示當代作家只有挖掘古代文體資源才能成功”推斷錯誤,“只有……才……”

表述過于絕對,這些作家的成功說明中西融合的必要和創造性轉化的必要。

D項,“融入中國文體資源”錯誤,原文最后一段說“讓西方文體資源與中國文體資源在

平等的‘創造性對抗’與‘創造性對話'中實現‘創造性轉化'”,并非讓西方文體融

入中國文體資源。

故選B。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

通往純粹的羊腸小道

王一方

他一一25歲就獲得哲學、神學兩個博士學位,管風琴演奏家,法蘭西科學、道德和政

治科學院的院士,哲學家薩特的堂叔,德國總統特奧多爾?豪斯的證婚人,大文學家羅

曼?羅蘭、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終身朋友……

他就是施韋澤。他讓人想到中國抗戰時期來中國的諾爾曼?白求恩:一個純粹的人。

30歲的他,突然宣布將奔赴非洲叢林去當一名鄉間醫生,為此,他轉而學醫,八年后,他

以醫學博士身份開始了他52年的艱辛的人道主義實踐生涯。

從決定到啟程,八年,八年啊一一

是利他主義嗎?他不像唐?吉訶德向風車沖殺那樣。是上帝的召喚嗎?他風趣地譏笑

用上帝召喚來解釋他的選擇的教士:“他們的聽力比我好!”是出于對苦難的同情嗎?他

認為僅僅出于同情顯得太狹隘。

與他同時代的一位作家認為:缺少歷史闡釋和淳樸氣息的非洲比由歷史學說填滿的精

致的歐洲更能撫慰他的心靈祈盼與饑渴。愛因斯坦也認為:非洲的事業對于我們在道德上

麻木和無心智的文化傳統來說是一種逃匿和擺脫,而面對這種選擇的機會,個別人是無能

為力的;但施韋澤是一個例外,他在對浮士德的精神依戀之中找到了自身的角色和責任。

他的道德祈盼、心靈饑渴,直指純粹人生的倫理追求和實踐需要,由“意會”走向了

言說。1915年的一天,他覺得自己像個“在漏船中的人,這條船不能駛向大海,必須打造

一條新船……”這時,一個新詞突然閃入腦海:敬畏生命。這個詞似乎讓他找到了純粹的

彼岸。

“敬畏生命”主張生命是無條件的神圣、無條件的有價值,從而使道德純粹求諸內心

成為可能。人類原初的道德沖動與他深層次的理解隨后被他拉向哲學,界定為一種“生存

意志”:一種“自我的意欲生活的生命”,他畢生的利他主義的道德實踐也源于這一生存

意志的沖動。“當我為其他生命奉獻出自己時,我永恒的生存意志便與永恒者結合,因為

所有的生命都是一體的。”在施韋澤看來,正是這樣一種有幾分神秘的“生存意志”引出

了道德生活的凈化與純粹。

施韋澤似乎要說這樣一個道理:在探索生命意義的過程中,僅有科學、技術的知識與

實踐無法進入純粹的疆域,甚至不能給人類帶來有益的東西。愛因斯坦也有類似的感觸:

“僅憑知識和技術并不能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幸福和尊嚴。人類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標

準和價值觀的倡導者和力行者置于客觀真理的發現者之上。”話雖這么說,通往純粹人生

的路上行人寥寥。有人說:“人類不可以從兩頭點燃一根蠟燭。”但施韋澤堅持認為:

“如果夠長的話,可以這么做!”

施韋澤固然可以在自己的生命中體驗這種快樂,但社會價值機器卻未必能認同這類貢

獻。他艱苦卓絕的醫療探索與創造性實踐,沒能得到醫學界的重視。雖然他是諾獎得主,

但拿回的是和平獎。他一生中接受過數十次獎勵,只獲得過一次醫學領域的不太出名的獎

章,新銳的醫學家還不時批評他思想保守,只熱衷于重復性的技術操作,不重視時新的技

術成果。他的醫院也一點都不現代化,但他的叢林醫院在高度技術化與高度組織化的醫學

時代里保持了對病人個體的尊重、人性的溫情,以及在適宜技術處置下的一流療效。在他

眼里,過度技術化的醫學常常導致醫患關系的冷漠。還是愛因斯坦理解他:“這個人的影

響與其說來自令人贊嘆的成就,毋寧說來自他那對通常的理智來說難以把握的整個人

格。”

盡管通往道德凈化、人生純粹的世界不會有什么康莊大道,但他依然享受著這條羊腸

小道上的精神風光,這就是自信,這就是個性,來自內心的純粹的自信和個性!

(節選自王一方《醫學人文十五講》)

相關鏈接:

①我們的直覺意識到自己是有生存意志的生命,環繞我們周圍的,也是有生存意志的

生命。有了這種認識,我們才能開始尊重自己的生命,使其得到真正的價值。同時,獲得

這種想法的人會覺得需要對一切具有生存意志的生命采取尊重的態度,就像對自己一樣。

這時候,善就是:愛護并促進生命,把具有發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價值的地位。惡就

是:傷害并破壞生命,阻礙生命的發展。由于尊重生命的倫理,我們將和全世界產生精神

上的關聯。(施韋澤《我的呼吁》)

②施韋澤十分欣賞中國那種未被破壞的“基本的”和“自然的”同時又符合理性的精

神,他看重儒家思想,對道家思想感興趣。(德?羅哲海《關于中國思想和儒家倫理的論

述》)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宗教精神并不能準確解釋施韋澤學醫八年、奔赴非洲行醫的原因,“生存意志”

的沖動促成了他畢生的利他主義的道德實踐。

B.施韋澤認為,尊重生命可以使全世界產生精神上的關聯,而中國文化中樸素自然

而又符合理性的精神也與他的“純粹”有相通之處。

C.本文開頭簡略提及白求恩,這樣是為了引出對施韋澤的介紹并與施韋澤做類比,

強調兩個人在醫學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D.施韋澤關于“敬畏生命”和“生存意志”的論述強調內心體驗與生命意義,表達

了對科學、技術的知識與實踐的強烈排斥。

E.施韋澤的一生多次獲得各類獎項,但在醫學領域卻并未受到充分肯定,扭曲的社

會價值反而促使他的叢林醫院堅守傳統療法。

(2)施韋澤放棄已有的生活,毅然奔赴非洲叢林行醫的原因是什么?請結合材料簡要分

析。(6分)

(3)文章三次引用愛因斯坦的話有何作用?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

(4)在“通往純粹的羊腸小道”上應具備哪些品質?請結合施韋澤的事跡談談你的看

法。(8分)

參考答案:

(1)A3分,B2分,Cl分。

(2)①思想中的利他主義。施韋澤去非洲行醫,“為其他生命奉獻出自己”;②實踐中

的人道主義。他療治病痛,而又不缺乏對生命的尊重與溫情,希望“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幸

福和尊嚴”;③倫理追求中的純粹主義,淳樸的非洲比精致的歐洲“更能撫慰他的心靈祈

盼與饑渴”,純粹的精神依戀使他找到了自身的角色和責任。(每點2分)

(3)①前兩次引用分別印證了作家、施韋澤的觀點,第三次引用則突出了施韋澤非凡的

影響與人格;②愛因斯坦是科學巨擘,也是施韋澤的終身朋友,引用愛因斯坦的言論,使

觀點更具有說服力,增強傳記的真實性;③豐富了傳主形象,更加突出了施韋澤的追求道

德凈化、人生純粹的心靈境界和尊重生命、充滿溫情的人格魅力。(每點2分)

(4)①應有崇高的道德追求和思想境界。施韋澤基于對“生命意志”的挖掘,追求道德

生活的凈化與純粹;②應有堅持不懈、始終如一的意志信念。施韋澤52年的艱辛的人道

主義實踐生涯可謂長久。③要有堅定的精神寄托。施韋澤在對浮士德的精神依戀之中找到

了自身的角色和責任,撫慰了自己的心靈祈盼與饑渴。④要有精湛的技藝和強大的自信。

施韋澤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醫療探索與創造性實踐,他的叢林醫院保持了對病人個體的尊

重、人性的溫情,以及在適宜技術處置下的一流療效。⑤要有出眾的智慧和卓有成效的實

踐。施韋澤將內心的沖動引申為“敬畏生命”“生存意志”等哲學詞語,又敏銳地意識到

單純的知識和技術并不能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幸福和尊嚴,并以自己獨特的理念指導行醫實

踐,從而在精神領域和實踐領域都取得了大的成就。(每點2分,答出4點即可給滿分)

解析】■,

/D試題分析:本題綜合考查文童的內容和手法。C項,“強調兩個人在醫學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片面;.

'E項,“扭曲的社會價值”不準確,“促使他的叢林醫院堅守傳統療法”因果關系不成立JD項,“強烈.

,排斥“曲解原意。..

【考點定位】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鑒賞

評價D。

【技巧點撥】文本閱讀5選2的題目,主要集中對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結構、人物

形象的塑造等內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兩種,一種是根據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概

括,另一種是對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賞析。涉及到文章的細節、結構、傳主的品格等,試題

命制的錯誤選項多為無中生有、牽拉因果、傳主的品格和所舉的事例不對應,張冠李戴

等。答題時注意和文章仔細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注意1分選項,1分選項多為絕對、不

全面、牽強、似是而非等特征。如本題C項,“強調兩個人在醫學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

片面;E項,“扭曲的社會價值”不準確,“促使他的叢林醫院堅守傳統療法”因果關系

不成立。

(2)試題分析:這是一道信息篩選的題目,是實用類文本閱讀必考的題目,答題時注意

審清題干,然后鎖定區位,概括文意作答,此題是綜合篩選的題目,要立足原文,分析

“施韋澤放棄已有的生活,毅然奔赴非洲叢林行醫的原因”,思想中的利他主義。施韋澤

去非洲行醫,“為其他生命奉獻出自己”;實踐中的人道主義。他療治病痛,而又不缺乏

對生命的尊重與溫情,希望“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幸福和尊嚴”;倫理追求中的純粹主義,

淳樸的非洲比精致的歐洲“更能撫慰他的心靈祈盼與饑渴”,純粹的精神依戀使他找到了

自身的角色和責任。

【考點定位】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信息篩選的題目,首先要求審清題干,確定答題的方向,如此題的施韋澤放

棄已有的生活,毅然奔赴非洲叢林行醫的原因,應該是一些具體做事的方式、言行等。通

過分析題干確定試題的類型是局部信息篩選還是綜合信息篩選,綜合信息篩選要立足全

文,對文章進行段落的劃分,篩選文中的重要語句,整合后作答。重點關注各段的段首和

段尾句。分條作答。局部信息篩選要鎖定區位,對段落進行簡單的劃分,分出層析,找到

關鍵詞語,聯詞成句分條作答;如本題原因主要從思想中的利他主義。施韋澤去非洲行

醫,“為其他生命奉獻出自己”;實踐中的人道主義。他療治病痛,而又不缺乏對生命的

尊重與溫情,希望“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幸福和尊嚴”;倫理追求中的純粹主義等方面分

析。

<3)試馥分析:■其一道作序K括的II目,要求三;欠引用愛因斯坦話的作用進行tl括,曾先1(括出內容,

然后分別分析作用.前兩次引用分別印證了作窠,施韋蓬6W點,第三次引用則突出了施韋暹非凡的

彩1g人格,愛因斯坦是科學巨幺,也是施韋澤的終身朋友,引用愛因斯坦的白論,使觀點顯目有說

“力,傳記的M女性?豐富了傳王般R,更應出了S4韋餐的爆東ilit凈化,人生純心帆、貢陵

Kg重生苗.充滿溫情的人格好力?

【考點定位】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作用概括題目,首先對題干要進行分析,分析題干的隱含的意思,

到文中找主要的句子,聯系上下文,然后分條作答,注意要對事件記性整合,相同的內容

注意合并,各點之間不要相互包含。作用一般有豐富文章內容,增強傳記的真實性,豐富

人物形象等。如本題前兩次引用分別印證了作家、施韋澤的觀點,第三次引用則突出了施

韋澤非凡的影響與人格;愛因斯坦是科學巨擘,也是施韋澤的終身朋友,引用愛因斯坦的

言論,使觀點更具有說服力,增強傳記的真實性;豐富了傳主形象。

(4)試題分析:這是一道探究的題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內容,又要拓展,首先立足文本

談談在“通往純粹的羊腸小道”上應具備的品質,用文中的事例進行說明,應有崇高的道

德追求和思想境界。應有堅持不懈、始終如一的意志信念。要有堅定的精神寄托。要有精

湛的技藝和強大的自信。要有出眾的智慧和卓有成效的實踐。然后談對自己的啟示。

【考點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為探究F。

【技巧點撥】探究的題目一般有兩個方向,一是向內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內挖掘的題

目主要是概括傳主的某些品質,本題理解“品質”的內涵,答題時首先概括出傳主的品

質,然后列舉文章中的具體事件說明,不要脫離文本隨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針對文本

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對自己的啟示,答題時實現明確自己的觀點,然后結合生活中的事例進

行論證,論證要圍繞自己的觀點進行,做到中心突出、簡單明了。如要有精湛的技藝和強

大的自信。施韋澤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醫療探索與創造性實踐,他的叢林醫院保持了對病人

個體的尊重、人性的溫情,以及在適宜技術處置下的一流療效。要有出眾的智慧和卓有成

效的實踐。施韋澤將內心的沖動引申為“敬畏生命”“生存意志”等哲學詞語,又敏銳地

意識到單純的知識和技術并不能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幸福和尊嚴,并以自己獨特的理念指導

行醫實踐,從而在精神領域和實踐領域都取得了大的成就。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

中國現代化實踐因其強調協調經濟與環境關系、實現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雙贏而具有

明顯的“生態現代化”取向。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在開辟排污權交易市

場、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等方面都發揮著積極作用。但是,中國環保產業在技術水平、產業

規模、產業結構、創新能力等方面都還有很大的不足。整體上,轉型時期的市場經濟對于

環境保護的積極作用似乎不能被過高估計。此外,以環境NGO①為主體的公民社會的成長

在促進環境宣傳教育、推動公眾參與、改進環境治理等方面,也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但作用程度依然有限。

中國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制定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第十二個和第十

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在這些規劃綱要中除了明確提出“加快改善生態環境”“建設資源節

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等目標及其工作安排外,還設置一些重要考核指標。實踐證明,

這些指標對于政府和經濟主體的行為構成較為有效的約束。

止匕外,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全國發展的統籌協調,強調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

發密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考慮未來中國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鎮化格局,將

國土空間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主體功能區。按照主體功

能定位,調整完善區域政策和績效評價,規范空間開發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間開發結構。

(節選自《經濟增長、環境保護與生態現代化一以環境社會學為視角》洪大用)

注:①非政府組織英文縮寫。

材料二

圖表:2010-2016年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及同比增速(單位:億元,%)

注:“十三五”以來,國家不斷加大對污染企業和污染源的政治力度,在政策的推動下逐

漸加大財政保障力度。預測到2020年后環境污染治理投資額有望達到2.25萬億元。

(選自《環境污染治理投資規模及環保細分市場前景分析》陸瀾清)

材料三

中共十九大報告明確將“美麗”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基本特征,把“堅持人與

自然和諧共生”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實現了同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完全對應,也是針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作出的戰略安排。新

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

之間的矛盾。環境問題的出現,根本原因是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環境問題的解決,歸根

到底還是要靠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要做到人民需

要什么我們就發展什么。現在,人民需要生態產品,就必須把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作為

發展應有的內涵,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節選自《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民網)

材料四

英國從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國度,到今天重現藍天白云,成為空氣治理成功的典型。半

個世紀英國是如何改善空氣質量的?

以20世紀90年代為劃斷,之前,英國政府采取的是“應對式”空氣污染治理,空氣

污染立法大都是在具體污染事件出現后,針對具體污染物才頒布相關法律;之后,英國認

識到應對式空氣污染治理的種種弊端,繼而提出“整體式”空氣污染治理。從政府層面,

英國中央政府一方面提供宏觀的戰略指導,提出全國空氣質量的目標,規劃審查和評估全

國范圍內空氣質量的步驟,劃分空氣質量管理區域,并輔以各種政策文件進行指導幫助;

一方面給出相對微觀具體的信息指導和技術指導,為地方政府治理空氣污染的具體行動提

供幫助。另一個重點在于地方政府,英國地方政府通過實施大量的合作來開展對空氣污染

的整體治理,這種合作既包括地方政府部門之間的合作,也包括鄰近地方政府之間的合

作,還包括政府與社會團體的合作。

(節選自《空氣污染整體治理:英國時間及借鑒》蔡嵐)

7.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的環境治理目標安排以及考察指標,目的是約束經濟主體的

行為。

B.為強化環境治理,政府統籌協調劃分主體功能區,并按功能區主體定位評價當地政府

績效。

C.“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針對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的戰略,是新時代政策的基本

方略。

I).中國政府在環境治理上加大政治力度的同時,也逐步加大投資,切實為環保提供財力

保障。

8.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正確的兩項是

A.“中國現代化”具有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的“生態現代化”的特點。

B.從材料二圖中可以看出2012年同比增速最大是在環保上投資最多的一年。

C.新時代的社會主要矛盾是生活需要的增長和經濟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

D.環境非政府組織的宣傳教育和推動參與在生態環境治理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E.英國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環境工作提供戰略政策技術和部門合作上的指導。

9.根據上述材料,參照英國經驗,概括說明我國要實現生態文明應采取哪些措施。

參考答案:

7.A8.AC

9.(1)國家制定相應政策、法規,進行宏觀統籌協調;(2)政府為地方政府提供環境

治理的技術、信息指導幫助,加大財政保障力度;(3)各級政府、各部門加強合作交

流;(4)發揮環境非政府組織社會團體力量。

7.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本題考查對文

中重要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能力。答題時注意仔細閱讀文章,找準有效答題區間,然后認真

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A項,以偏概全。不只是針對經濟主體,還有政府。根據原文說

的:“這些指標對于政府和經濟主體的行為構成較為有效的約束”。

點睛:此類題目答題時應注意分清答題的區域,錯誤設置一般為混淆范圍,強拉因果、曲

解文意、無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換概念等,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

內容。分析推理類題目較難,答題時首先瀏覽選項,在文中找到選項對應的區位,然后仔

細分析對照,從中找到與原文表述有出入的答案,就可以做出正確選擇。

8.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正確的兩項是”。本題考查

對文中重要內容的分析與評價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仔細閱讀材料,找準有效答題區間,然

后認真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B項,由材料二的曲線圖可知:并非投資最多的一年。D

項,作用有限。材料一說的是“以環境NGO為主體的公民社會的成長在促進環境宣傳教

育、推動公眾參與、改進環境治理等方面,也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但作用程度依然有

限。”E項,沒有提供部門合作的指導。材料四說的是“英國地方政府通過實施大量的合

作來開展對空氣污染的整體治理,這種合作既包括地方政府部門之間的合作,也包括鄰近

地方政府之間的合作,還包括政府與社會團體的合作。”

9.試題分析:題干是“根據上述材料,參照英國經驗,概括說明我國要實現生態文明應

采取哪些措施。”本題考查對文中重要內容的分析、篩選、整合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仔細

閱讀材料四,找準有效答題區間,即英國經驗,然后參照英國的做法,認真分析、篩選、

概括說明我國要實現生態文明應采取的措施。有效答題區間在材料四中,即“從政府層

面,英國中央政府一方面提供宏觀的戰略指導,提出全國空氣質量的目標,規劃審查和評

估全國范圍內空氣質量的步驟,劃分空氣質量管理區域,并輔以各種政策文件進行指導幫

助;一方面給出相對微觀具體的信息指導和技術指導,為地方政府治理空氣污染的具體行

動提供幫助。另一個重點在于地方政府,英國地方政府通過實施大量的合作來開展對空氣

污染的整體治理,這種合作既包括地方政府部門之間的合作,也包括鄰近地方政府之間的

合作,還包括政府與社會團體的合作。”中國可以借鑒英國經驗,首先國家要制定相應政

策、法規,進行宏觀統籌協調;其次,政府為地方政府提供環境治理的技術、信息指導幫

助,加大財政保障力度;接著各級政府、各部門加強合作交流;最后還要發揮環境非政府

組織社會團體力量。本題可以分以下四點:國家、地方政府、各部門和社會社團等角度回

答。

點睛:信息篩選的題目,是實用類文本閱讀必考的題目,有局部信息篩選和綜合信息篩

選,局部信息篩選集中在文章的某個段落,綜合信息篩選集中在文章的某個部分或全文。

答題時首先要求審清題干,確定試題的類型是局部信息篩選還是綜合信息篩選,局部信息

篩選要對對應的段落進行劃分,提取關鍵詞語。綜合信息篩選注意對局部或全文內容的概

括,重點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題是注意提取文中的關鍵詞語分析作答。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岳飛傳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世為農。父和,能節食以濟饑者。有耕侵其地,割而與

之;責其財者不責償。飛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因以為名。未彌月,河決內黃,

水暴至,母姚抱飛坐甕中,沖濤及岸得免,人異之。少負氣節,沈厚寡言,家貧力學,尤

好《左氏春秋》、孫吳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學射于周同,盡其

術,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設祭于其冢。父義之,曰:“汝為時用,其徇國死義乎!”

七年,入見,帝從容問曰:“卿得良馬否?”飛曰:“臣有二馬,日啖芻豆數斗,飲

泉一斛,然非精潔則不受。介而馳,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奮迅,自午至酉,猶可二百

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茍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不

幸相繼以死。今所乘者,日不過數升,而秣不擇粟,飲不擇泉,攬轡未安,踴踴疾驅,甫

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斃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窮,弩鈍之材也。”帝稱善,日:

“卿今議論極進。”

飛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訪,迎歸。母有痼疾,藥餌必親。母卒,水漿不入口者三

日。家無姬侍。吳玲素服飛,愿與交歡,飾名姝遺之。飛曰:“主上宵阡,豈大將安樂

時?”卻不受,圻益敬服。少豪飲,帝戒之曰:“卿異時到河朔,乃可飲。”遂絕不飲。

帝初為飛營第,飛辭曰:“敵未滅,何以家為?”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曰:“文臣不愛

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師每休舍,課將士注坡跳壕,皆重鎧習之。子云嘗習注

坡,馬跟,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縷以束芻者,立斬以徇。卒夜宿,民開門愿納,無敢

入者。軍號“凍死不拆屋,餓死不鹵掠”。

善以少擊眾。欲有所舉,盡召諸統制與謀,謀定而后戰,故有勝無敗。猝遇敵不動。

故敵為之語曰:“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張俊嘗問用兵之術,飛曰:“仁、智、信、

勇、嚴,闕一不可。”每調軍食,必蹙額曰:“東南民力,耗敝極矣。”荊湖平,募民營

田,又為屯田,歲省漕運之半。帝手書曹操、諸葛亮、羊祜三事賜之。飛跋其后,獨指操

為奸賊而鄙之,尤檜所惡也。李寶自楚來歸,韓世忠留之,寶痛哭愿歸飛。世忠以書來

途,飛復曰:“均為國家,何分彼此?”世忠嘆服。好賢禮士,覽經史,雅歌投壺,恂恂

如儒生。每辭官,必曰:“將士效力,飛何功之有!”然忠憤激烈,議論持正,不挫于

人,卒以此得禍。

(選自《宋史?岳飛傳》,有刪節)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比行百里始奮迅比:等到

B.褫鞍甲而不息不汗息:休息

C.課將士注坡跳壕課:督促

D.世忠以書來途詒:告知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學射于周同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B.馬朋,怒而鞭之槍榆榜而止

C.敵未滅,何以家為大王來何操

D.汝為時用,其徇國死義乎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的字里行間中滲透著對岳飛人品的贊譽。開頭在簡述其家世之后,說岳飛不

僅好學有氣節,還是一個有情有義之人,如對教過他的老師周同終生不忘。

B.岳飛天生力量大。十幾歲時,岳飛就能拉開三百斤的大弓和八石重的硬弩,

C.岳飛從嚴治軍,包括嚴格訓練、嚴肅紀律,士兵只要奪取老百姓的一根麻繩綁草

料,就立刻斬首。

D.在與宋高宗的問答中,岳飛侃侃而談,通過馬的飲食與行走,兩相對比,說明

“負重致遠”之才,必須具備若干要素,即使是良馬,太過講究“精潔”,也會招致滅

亡。

7.把原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攬轡未安,踴踴疾驅,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斃然。(4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吳玲素服飛,愿與交歡,飾名姝遺之。(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飛跋其后,獨指操為奸賊而鄙之,尤檜所惡也。(3分)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4.B(息:喘息,大口喘氣。)

5.C代詞,什么。(A介詞,跟,向/介詞,對于;B連詞,表示修飾/連詞,表示順

承;D副詞,表示揣測語氣/副詞,表示反問語氣)

6.D(“即使是良馬,太過講究‘精潔',也會招致滅亡”與原文意思不符。)

7.(1)拉住韁繩還未坐穩,就跳躍起來迅速奔跑,剛剛百里,就力氣用盡流汗喘息,兒

乎像要死了一樣。(“安”、“甫”、“殆”各1分,整句通順1分)

(2)吳玲向來佩服岳飛,想要和他結交,便妝扮了有名的女子送給岳飛。(“素”、

“姝”各1分,整句通順1分)

(3)岳飛在文章后題跋,單單指出曹操是奸賊所以鄙視他,特別被秦檜所討厭。

(“跋”、被動句式各1分,整句通順1分)

參考譯文: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世代務農。其父岳和,常節省糧食周濟窮人。鄉人耕種

侵占他家土地,他便割地讓給人家;鄰居向他借錢,他從不去強迫人家還債。岳飛出生

時.,有天鵝般的大鳥,在屋頂上飛過并鳴叫,因此父母便為他取名“岳飛”。岳飛出生不

足一月,黃河在內黃這個地方決堤,洪水暴至,岳飛的母親姚氏抱著岳飛坐進一個大缸,

被河水沖到岸邊得以活命,鄉人都為此感到神奇。年少時的岳飛就有氣節,沉默忠厚,很

少言語,家里雖窮但他勤奮好學,特別喜歡讀《左氏春秋》、孫臏吳起的兵法。天生有驚

人的力量,不到二十歲,岳飛就能拉開三百斤的大弓和八石重的硬弩,他向名師周同學習

射箭,學到了周同的所有本領,可以左右開弓。周同死后,岳飛每月初一和十五都到周同

墓前擺上供品祭奠。岳和認為兒子為人仁義,說:“如果你將來能夠為國家效力,應該會

為國、為正義而獻身吧!”

紹興七年,岳飛面君,宋高宗從容地問:“你是否得到良馬?”岳飛答復說:“我本

來有兩匹良馬。它們每天要吃潔凈的草料小豆數斗,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若不是干凈良

好的食料或飲料,它們寧可挨餓而不接受。裝上鞍甲,騎著它起跑,初時并不是很快,等

到跑上百里,才奔馳奮進。從中午跑到黃昏,還可以多跑兩百里。此時卸下鞍甲,它既不

喘氣,也不出汗,展現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這是因為它們度量大卻不貪隨便之食,精力

充沛卻不逞一時之勇。它們是跑遠路的良駒啊!可是,不幸的是,它們在歷次戰役中已相

繼死了。目前我所騎的馬就差多了。它每天吃的糧食只有數升,對食料從不挑剔,對飲用

的水也不作選擇。拉住韁繩還未坐穩,就跳躍起來迅速奔跑,剛剛百里,就力氣用盡流汗

喘息,幾乎像要死了一樣。這是因為它度量小,所以攝取的食物雖少卻容易飽和,喜愛逞

強但卻外強而中干。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馬而已!”

岳飛十分孝順,母親留在黃河以北地區,他派人去探望母親,并且把母親迎接歸來。

他的母親有很難治愈的疾病,要喂藥一定要親自來。他的母親過世之后,他不喝水不吃飯

三天。他的家里沒有姬妾陪侍。吳圻向來佩服岳飛,想要和他結交,便妝扮了有名的女子

送給岳飛。岳飛說:“現在皇上到了很晚的時候還因憂心天下而沒睡,怎么會是我們當大

將的人享受安樂的時候?”岳飛推辭不肯接受,吳玲更加尊敬佩服他了。岳飛年輕時候喜

歡大量喝酒,皇帝告誡他說:“你在某天到達河朔的時候,才可以痛快喝酒。”岳飛就再

也不喝酒了,皇帝當初想為岳飛建造府邸,岳飛推辭說:“敵人還沒有被消滅,憑什么安

家立業呢?”有的人問天下什么時候太平,岳飛說:“文臣不吝惜錢,武臣不吝惜死,天

下就太平了。”岳飛的部隊每次安營扎寨的時候,(他)命令將士急馳下陡坡跳戰壕,將

士們都穿著厚重的鎧甲練習。(岳飛的)兒子岳云曾經練習下陡坡,馬失蹄了,(岳飛)

憤怒地拿鞭子抽他。兵卒里有人拿百姓一縷麻用來綁草垛,(岳飛)立刻斬首示眾。士兵

們晚上休息,百姓開了自家的門愿意接納他們,沒有兵卒敢進入。(岳飛部隊的)軍號是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

(岳飛)擅長用少數人攻擊很多人。(他)想要有所舉動的時候,就全部招集各個統

制來一起謀劃,決定了計謀以后再戰斗,所以只有勝利沒有失敗。他突然遇到敵人的時

候,就按兵不動。所以敵人說他們是:“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張俊曾經問(他)用兵

之術,(他)說:“仁義、智慧、信心、勇氣、嚴格,缺少一樣都不可以。”每當調配軍

糧,(他)一定會皺著眉頭說:“東南地區的民力,消耗凋敝得很嚴重。”荊湖平定,招

募農民經營田地,又作為屯田,每年節省一半的漕運。皇帝親手書寫曹操、諸葛亮、羊祜

三人的事跡賞賜給他。岳飛在文章后題跋,單單指出曹操是奸賊所以鄙視他,特別被秦

檜所討厭。李寶從楚地來歸順,韓世忠留下他,李寶痛哭著要歸順岳飛,韓世忠寫書信來

告訴(岳飛),岳飛答復說:“都是為了國家,何必分你我呢?”韓世忠贊嘆佩服。岳飛

尊重賢能禮遇士人,瀏覽經史典籍,平時唱唱雅詩,玩玩投壺游戲,謙遜謹慎得像個讀書

人。岳飛每次辭謝立功后朝廷給他加官時,一定說:“這是將士們貢獻的力量,我岳飛又

有什么功勞呢?”但是他忠心憂憤,壯懷激烈,發表議論堅持正義,談論問題都沒有給人

留余地,終于因為這點惹了禍患。

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

諸葛孔明

陳亮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論之者多異說,以其遭時之難,而處英雄之不幸也。夫眾

人皆進,而我獨退,雍容草廬,三顧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攝,而人無間言。權倡人主

而上不疑,勢傾群臣而下不忌。厲精治蜀,風化肅然。宥過無大刑故無小帝者之政也以佚

道使人雖勞不想以生道殺人雖死不怨殺者王者之事也。孔明皆優為之,信其為伊、周之徒

也。而論者乃謂其自比管、樂,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爾。是何足與論孔子之仕魯與自比

老、彭哉!甚者至以為非仲達敵,此無異于兒童之見也。彼豈非以仲達之言而信之耶?而不

知其言皆遹也。仲達不能逞其譴于孔明,故常伺孔明之開闔,妄為大言以遹其下。論者特

未之察耳。

始孔明出祁山,仲迭出兵拒之,聞孔明將芟上邦之麥,卷甲疾行,晨夜往赴。孔

明糧乏已退,仲達譴言日:“吾倍道疲勞,此曉兵者之所貪也。亮不敢據渭水,此易與

耳。”夫軍無見糧而轉軍與戰,縱能勝之,后何以繼?此少辯事機者之所必不為也。仲達

心知其然,外為失言以遹其下耳。已而孔明出斜谷,仲達又率兵拒之。知孔明兵未逼渭,

引軍而濟,背水為壘。孔明移軍且至,仲達謫言日:“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陣。若

西上五丈原,諸軍無事矣。”夫敵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眾直進,來與之戰,此亦少辨事

機者之所不為也。仲達知其必不出此,姑誑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

其三軍之心也。故孔明持節制之師,不用權謫,不貪小利,彼則曰:“亮志大而不見機,

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凡此者,皆伺孔明之開闔,妄為大言以譴其下,此豈其真情

也!

夫善觀人之真情者,不于敵存之時,而于敵亡之后。孔明之存也,仲這之言則

然。及其歿也,仲達按行其營壘,斂衽而嘆曰:“天下奇才也!”彼見其規矩法度,出于

其所不能為,恍然自失,不覺其言之發也。可以觀其真情矣。論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譴,

豈非復為仲達所謂哉!

唐李靖,談兵之雄者也。吾嘗讀其問對之書,見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備至;

曾不一齒仲達。彼曉兵者,固有以窺之矣。書生之論,曷為其不然也!孔明距今且千栽

矣,未有能諒其心者。吾憤孔明之不幸,故備論之,使世以成敗論人物者共少戒也。

(選自《陳亮集》,中華書局1974年版)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甚者至以為非仲達敵敵:敵人

B.故常伺孔明之開闔伺:窺探

C.仲達出兵拒之拒:抵御

D.夫軍無見糧而轉軍與戰見:現成的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勢傾群臣而下不忌爽籟發而清風生

B.孔明移軍且至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C.不覺其言之發也翳桑之餓人也

D.論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譴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宥過無大刑故無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怨殺者王者之事

A.宥過無大刑/故無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

怨殺者/王者之事也

B.宥過無大/刑故無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

怨殺者/王者之事也

C.宥過無大刑/散無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

怨/殺者/王者之事也

D.宥過無大/刑故無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

怨/殺者/王者之事也

9.下列各句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即明確指出,諸葛亮與古代圣賢伊尹、周公是一類人物,然后歷數諸葛亮

的品德與功業,體現出作者對諸葛亮的高度評價。

B.文章通過剖析仲達對諸葛亮上邦芟麥和兵出斜谷兩件事的言論,論證了作者關于仲

達用大話欺騙部下、所說非其真實想法的觀點。

C.作者在讀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后,感慨李靖作為一個通曉兵法的人竟然也會發表書生

式的迂腐議論,可見后人難以懂得諸葛亮的內心。

D.這是一篇史論,文章對諸葛亮給予充分理解和深切同情,嚴正駁斥了一些人對諸葛

亮的攻擊和貶損,并且明確反對以成敗論英雄。

1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D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爾。(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亮不敢據渭水,此易與耳。(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引軍而濟,背水為壘。(3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6.A

7.B

8.B

9.C

10.(1)寄身于偏遠的地方,只不過是稱霸的人的臣子罷了。

(2)諸葛亮不敢據守渭水,這容易對付啦。

(3)率領軍隊渡河,背靠渭水筑下營壘。

解析:

6.本題考查實詞的理解。用代入法一試就知。只要結合上下文進行淺層翻譯,就能夠

通過義譯發現把“敵”翻譯成“敵人”就會造成整個句子沒有實義動詞作謂語,而其余選

項句子中的加點詞都能通過給出的解釋把整個句子完整地翻譯出來,“敵”一一“能夠

敵(名詞作動詞)”,就這么簡單。

7.本題考4個虛詞“而、且、也、之”,出題項是找出“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

其實根據課堂上總結的18大虛詞的運用規律,很容易發現,盡管自己很難翻譯出各個虛

詞的準確意義,但是只要根據句子的結構特征,不看原文都能做出來。例如A項的第一句

的“而”字放在前半陳述后半否定,這是明顯的“轉折”標志;第二句的“而”字放在相

同結構的兩個半句之間,這是明顯的“順承”標志,于是A項錯誤。C項第一句的“也”

字放在陳述一件事情的句子末尾,這是明顯的“語意結束”標志;第二句的“也”字放在

什么樣的人的末尾,這是明顯的“判斷”標志,于是C項不對。D項第一個“之”放在主

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明顯的“結構助詞”標志;第二個“之”放在否定的倒裝句中,

明顯的“賓語前置倒裝”的標志,于是D項也不對。ACD三項都不對,那就只有B項是對

的。從這一點來看,就算文章沒有看懂,我們只要通過各個句子的結構,同樣也能把這道

題搞定。

8.本題斷句對于很多考生而言有點難度,但是放在選做題中,還是彰顯了出題者的良

苦用心一一既要考查學生平常在文言文方面對陌生句子意義的理解能力,又不讓考生在前

十道題就花太多的時問耽誤后面做題的時間。這道題從前兩個斷句就能看出“無大”“無

小”對應,于是排出兩項,再根據“以……做什么”的結構判斷“以佚道使人”的B選項

是對的。

9.本題的關鍵在于發現文章的細節。對于細節題其實就是要找出選項中與文章本意相

出入的地方。我們發現,這篇文章通篇是對比司馬懿評價諸葛亮的,而這道題的C項卻出

現了“后人難以讀懂諸葛亮的內心”這一論斷,在定位到最后一段李靖的句子,發現李靖

其實是“述孔明兵制之妙",這又怎么可能是“難以讀懂諸葛亮的內心”呢?顯然前后矛

盾。

10.本題的翻譯,考點在于幾個實詞和虛詞,例如“偏

方”“特”“爾”“易”“與”“耳”“引”“濟”“壘”等,但關鍵在于只要讀懂了全

文褒孔明而貶仲達的態度,再結合自身對古代戰爭的了解(例如《曹劌論戰》之類的文言

文)就很容易翻譯了。

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與吳郡張籍閱家中舊書,得李翰所為《張巡傳》。翰以文

章自名,為此傳頗詳密。然尚恨有闕者,不為許遠立傳,又不載雷萬春事首尾。

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處其下,無所疑忌,竟與巡俱

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虜。與巡死先后異耳。兩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為巡

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服于賊。遠誠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抗

而不降乎?當其圍守時,外無妣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而賊語以國亡主滅。

遠見救援不至,而賊來益眾,必以其言為信。外無待而猶死守,人相食且盡,雖愚人亦能

數日而知死處矣。遠之不畏死亦明矣。烏有城壞其徒俱死,獨蒙愧恥求活?雖至愚者不忍

為。嗚呼!而謂遠之賢而力之邪?

說者又謂遠與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遠所分始,以此詬遠。此又與兒童之見無異。

人之將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

不達于理矣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遠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猶不得

免,其他則又何說?

當二公之初守也,寧能知人之卒不救,棄城而逆遁?茍此不能守,雖避之他處何益?

及其無救而且窮也,將其創殘餓羸之余,雖欲去必不達。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守一

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

誰之功也?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也。不追議此,而

責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于逆亂,設淫辭而助之攻也。

愈嘗從事于汴、徐二府,屢道于兩州間,親祭于其所謂雙廟者。其老人往往說巡、遠

時事云。

(選自《張中丞傳后敘》有刪節)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授之柄而處其下柄:權柄

B.戰百萬日滋之師滋:增多

c.引繩而絕之弓I:拉斷

D.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也。擅:獨攬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其他則又何說?將其創殘餓羸之余,

B.而賊語以國亡主滅。自遠所分始,以此詬遠。

C.以與賊抗而不降乎?及其無救而且窮也,

D.寧能知人之卒不救,設淫辭而助之攻也

7.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

B.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

C.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

D.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瀚給許多人作傳,都寫得很好,特別是《張巡傳》。可他就是不愿意給許遠作傳。

B.張巡為人勇于承擔責任,在睢陽時不受許遠的的官職比自己高的約束,指揮張遠守衛

睢城。

C.作者認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因此痛斥了那些丟掉城池只想保全性命的人和擁有強

兵卻安坐觀望的人。

D.文章以人死和繩斷作比喻,斥責“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雖然肯定張巡、

許遠對國家作出了卓越貢獻,可還是認為他們這種愚忠思想不可取。

9.根據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7分)

①翰以文章自名,為此傳頗詳密。(3分)

②以為巡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服于賊(4分)

(2)從文章中找出能體現張巡“不畏死”的兩個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3分)

5

參考答案:

D擅:擁有,掌握

6C而:表遞進,并且(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