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淀粉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1頁
木薯淀粉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2頁
木薯淀粉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3頁
木薯淀粉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4頁
木薯淀粉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木薯淀粉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PAGEPAGE12 木薯淀粉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此文檔為word格式,下載后您可任意修改編輯?。┠夸汿OC\o"1-3"\h\z1總則 11.1評價目的 21.2編寫依據 21.3評價工作等級 41.4評價范圍 41.5環境保護目標 51.6污染因子識別 61.7評價內容及重點 81.8評價標準及實施類別 92建設項目概況 112.1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112.2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142.3主要原、輔材料及能源的消耗量、來源 142.4主要生產設備 152.5外部條件 162.6來賓市淀粉加工狀況 183工程分析 193.1某某縣某某淀粉廠(某某鄉廠址)現狀 193.1.1某某縣某某淀粉廠(某某鄉廠址)概況 193.1.2原廠生產情況 193.1.3原廠環保治理及排污情況 193.2新廠(雞沙村廠址)生產工藝 213.2.1木薯淀粉生產工藝 213.2.2預糊化淀粉生產工藝 223.3污染源分析 243.3.1廢氣 243.3.2廢水 273.3.3廢渣 303.3.4噪聲 303.4污染防治措施 323.4.1廢氣 323.4.2廢水 323.5非正常排放情況分析 353.5.1廢氣非正常排放情況分析 353.5.2廢水非正常排放情況分析 363.6新、舊企業污染物排放比較 374建設項目周圍環境概況 384.1自然環境概況 384.2社會環境概況 414.3評價區域污染源現狀 415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435.1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435.1.1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調查 435.1.2空氣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結果、分析與評價 445.2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465.2.1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調查 465.2.2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調查監測與評價結果 495.3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505.3.1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調查 505.3.2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結果及評價結果 515.4聲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525.4.1聲環境質量現狀調查 525.4.2聲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結果與評價 525.5土壤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535.5.1土壤環境質量現狀調查 535.5.2土壤環境質量現狀監測結果與評價 546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566.1大氣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566.2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656.3地下水環境影響分析 716.4聲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736.5土壤環境影響分析 746.6廢渣環境影響分析 746.7惡臭氣體環境影響分析 756.8鍋爐廢氣排放對農作物影響分析 766.9木薯種植生態環境影響分析 766.10生產期交通影響分析 767污染防治措施及技術可行性論證 787.1廢水治理措施及廢水排灌方案可行性分析 787.2廢氣治理措施 897.3廢渣利用措施 897.4噪聲控制措施 897.5環保投資估算 897.6事故污染防止措施 908總量控制指標 918.1某某縣總量控制指標 918.2某某縣2002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 918.3總量控制分析 918.4擬建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 929廠址和總平布置合理性分析 939.1項目選址 939.2項目選址合理性分析 939.3總平布置合理性分析 9410清潔生產評述 9510.1國內外淀粉企業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比較 9510.2擬建項目清潔生產分析 9510.3擬建項目清潔生產措施要求 9611公眾參與 9711.1調查目的 9711.2調查基本情況 9711.3調查結果 9911.4調查結論 9912氧化塘風險分析及風險污染事故的防范措施 10112.1洪水災害風險分析 10112.2地質災害風險分析 10112.3氧化塘攔壩風險分析 10112.4氧化塘風險污染及事故防范措施 10413環境經濟損益分析 10513.1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0513.2項目環保投資損益分析 10514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建議 10914.1環境管理計劃 10914.2環境監測計劃 11015評價結論 11515.1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結論 11515.2工程分析結論 11515.3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11615.4污染防冶技術可行性分析結論 11815.5水庫擴容方案分析結論 11815.6主要污染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建議 11815.7公眾參與調查結論 11915.8項目選址合理性分析結論 11915.9清潔生產評價結論 11915.10環境經濟損益分析結論 11915.11綜合評價結論 1191總則某某縣某某淀粉廠是某某縣唯一的木薯淀粉加工廠,原廠址位于某某縣某某鄉的某某河畔,距某某圩不足1000米,與某某小學相距150米,處于人口密集居住區。近年來,面對甘蔗價格較低的情況,某某縣政府著手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調整,縣農業局、科技局大力引進良種木薯,推廣種植,2003年全縣種植面積近2.5萬畝,預計鮮木薯產量大于5萬噸。而某某淀粉廠規模小,工藝落后,設備陳舊,日產淀粉15噸,年產量僅1500噸,已無法消化該縣日益增長的木薯產量;更由于環保設施簡陋,無氧化塘及消化淀粉廢水的污灌旱地,某某河流量小(枯水期平均流量1m3/s),水環境容量小,每年生產季節,淀粉生產廢水泄漏入某某河,污染了下游的飲用水源,嚴重影響到下游居民的生產生活用水。雖然企業在處理淀粉生產廢水方面作了努力,但由于工廠占地面積小,廢水處理場地有限,未能有效的解決生產廢水的污染問題,阻礙了企業的發展。為保護農民種植木薯的積極性,有效增加農民的收入,解決當地日益增長的木薯產量與生產廢水污染水環境所引起的問題;本著對廣大種植戶和環境保護負責,并從企業發展著想,根據淀粉生產企業的生產特點和國家環保政策的要求,將某某縣某某淀粉廠易地擴建已是當務之急?;谏鲜鲈?,企業領導與縣政府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在縣境內進行了多處實地考察,初選了某某縣鎮的龍富和雞沙村兩個備選點,經多方比選,認為雞沙村點位于某某縣鎮下游,有棄用的雞沙水庫可改造為氧化塘,有現成的水利灌渠及3000多畝可污灌的旱地,擬建廠址與周邊居民點相距較遠,因此決定啟用雞沙廠址。易地搬遷后,為解決原廠生產規模小、不利于企業規模效益和提高環境治理的矛盾,企業擬將原淀粉生產規模1500噸/年擴建到24000噸/年,同時配套建設8000噸/年預糊化淀粉生產線以自產的木薯淀粉生產預糊化淀粉,形成年產32000噸/年淀粉產品的生產規模。為此,企業于2003年5月向某某縣人民政府呈報《關于對某某淀粉廠易地技改擴建3.2萬噸木薯淀粉生產線立項的報告》,項目報告得到了某某縣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2003年5月13日某某縣經濟貿易局以“象經復[2003]1號”《關于對某某淀粉廠易地技改擴建3.2萬噸木薯淀粉生產線項目的批復》同意立項。根據國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有關規定,某某縣某某淀粉廠擴建籌備處于2003年5月13日具文委托來賓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對該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接受委托后,我所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序的要求,組織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對擬建項目所在地周圍環境進行實地踏勘,收集了與項目有關的資料,經過綜合分析研究,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等技術規范和相關文件的要求,編制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大綱,報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局審批。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大綱的批復意見,“氧化塘建設選址要求出具水文、地質材料作為附件”。業主已于2003年6月委托南寧地礦地質工程勘測院編制了《某某縣某某淀粉廠擴建工程氧化塘物探勘察成果報告》,但由于報告中沒有提供氧化塘庫區滲透系數,而且未對擬污灌區進行水文地質調查,因此,業主委托……水文地質廣西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對擬改建為氧化塘的雞沙水庫及擬污灌區進行水文地質調查,并于2003年10月23日提供了《某某縣某某淀粉廠擬建氧化塘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調查報告》(初稿)。我所根據區環保局批復意見、《氧化塘物探勘察成果報告》、《氧化塘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調查報告》及某某縣水利局編制的《某某縣雞沙水庫增容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了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1.1評價目的通過對某某縣某某淀粉廠易地技改擴建3.2萬噸木薯淀粉生產線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了解和掌握該項目的生產情況、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況,弄清評價區域的環境特征和環境質量狀況,結合工程特點,預測項目建成后對區域環境質量影響的程度和范圍。根據環境保護目標,提出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為有關部門進行環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學依據。1.2編寫依據1.2.1法律法規依據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12.26;⑵《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⑶《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1995.10.30;⑷《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4.29;⑸《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1996.10.29;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1998.11.29;⑺《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1999.3.26;⑻《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2003.1.1;⑼國家環保總局《關于西部大開發中加強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若干意見》(環發[2001]4號);⑽《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03.1.1;⑾《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3.9.1。1.2.2建設項目相關文件⑴某某縣經濟貿易局“象經復[2003]1號”《關于對某某淀粉廠易地技改擴建3.2萬噸木薯淀粉生產線項目的批復》2003.5.13;⑵某某縣某某淀粉廠擴建籌備處《環境影響評價委托書》,2003.5.13;⑶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局“桂環管字[2003]228號”《關于某某縣某某淀粉廠易地技改擴建3.2萬噸木薯淀粉生產線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大綱的批復》,2003.8.7;⑷來賓市環境保護局《關于某某縣某某淀粉廠易地技改擴建3.2萬噸木薯淀粉生產線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采用環境標準的請示的批復》,2003.10.30;⑸南寧地礦地質工程勘測院《某某縣某某淀粉廠擴建工程氧化塘物探勘察成果報告》,2003.6;⑹廣西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某某縣某某淀粉廠擬建氧化塘水文地質工程地質調查報告》,2003.10;⑺某某縣水利局《某某縣雞沙水庫增容可行性研究報告》,2003.10;⑻來賓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某某縣某某淀粉廠易地技改擴建3.2萬噸木薯淀粉生產線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大綱》,2003.7。1.2.3技術規范⑴《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HJ/T2.1-2.3—93);⑵《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T2.4—1995);⑶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⑷HJ/T92—2002《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監測技術規范》。1.3評價工作等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行業標準HJ/T2.1~2.3-9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的有關規范,結合擬建項目的工程特點、規模、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以及項目所處區域的環境功能區劃和環境敏感目標,擬定本項目環境空氣、地表水、噪聲評價工作等級為三級。詳見表1.3-1。表1.3-1評價工作等級表環境要素評價等級判據建設項目實際情況環境空氣三級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煙塵,Pi<2.5×108m3/h;地形比較開闊平坦。SO2:Q=0.05t/hP=1×108m3/h;TSP:Q=0.02t/hP=0.67×108m3/h;水環境三級污水排放量<5000m3/d,地面水域規模大型,水質要求Ⅲ類,污水水質復雜程度為簡單。污水產生量4800m3/d,進入氧化塘處理后用于污灌,正常情況下不進入地表水。柳江為大型河流,水質要求Ⅲ類,污水主要污染物為COD、BOD、SS。聲環境三級項目屬小型項目,項目遠離居民區,區域內受影響人口沒有明顯變化。評價區域按《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2類標準,評價區域內主要為雞沙村荒地,廠址周圍2公里范圍內無居民生活區。1.4評價范圍1.4.1空氣環境某某縣年主導風向以北風為主,頻率23%,淀粉廠生產期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2月,在生產季節里,某某縣主導風也是向以北風為主,根據廠區周邊地形特點和項目廢氣排放情況,大氣環境影響評價范圍確定為以廠區為中心,沿主導風向為長軸,上風向延伸1km,下風向延伸3km,橫向寬度2km,面積約8km2的區域。含蓋廠址周圍雞沙村的雞沙屯、崖腳屯、扶滿屯等敏感點。1.4.2地表水環境項目生產廢水排放總量約50萬立方米/年。正常情況下,工廠廢水貯存于利用雞沙水庫改造的氧化塘內,經EM處理后用于灌溉周邊甘蔗地、木薯地,不排入柳江。根據現場調查,如果發生水庫大壩崩漏、跨壩事故排放時,工廠淀粉生產廢水將有可能沿著水庫主壩東南面的溢洪道從1300米外的入河口排入柳江。因此,水環境評價范圍確定為:雞沙水庫溢洪道入河口上游延伸1.0公里至雞沙小學斷面,下游延伸7公里至河口村斷面,范圍為8.0公里的河段。1.4.3聲環境擬建廠址位于雞沙村雞沙水庫東面約500米處,周圍為丘陵坡地,2000米范圍內無居民點,根據項目建成后噪聲可能影響的范圍和程度,確定評價范圍為法定廠界外200米范圍內。1.4.4土壤環境根據項目擬定的污水處理方案,確定評價范圍為擬污灌區。1.4.5地下水根據項目擬定的污水處理方案,確定評價范圍為雞沙村雞沙屯、崖腳屯、扶滿屯的飲用水源所在地。1.5環境保護目標根據某某縣的環境功能區劃和擬選廠址周圍的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特點,提出如下環境保護目標:⑴環境空氣:評價區域的環境空氣質量達到GB3095—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主要保護目標為某某縣鎮雞沙村的雞沙屯、崖腳屯、扶滿屯及周圍農作物。詳內表1.5-1“評價區域環境保護目標表”。表1.5-1評價區域環境保護目標表序號環境保護目標與廠址相對位置基本情況1崖腳屯廠址南面1700m500人,以井水為飲用水源;2雞沙屯廠址東南面2000m600人,以井水為飲用水源;3扶滿屯廠址南面2500m150人,以井水為飲用水源;⑵地表水環境:評價河段柳江水質達到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雞沙水庫:農業灌溉用水庫,水質標準執行GB5084—92《農田灌溉水質標準》。⑶聲環境:主要保護目標為廠界周圍200米范圍內敏感點,廠界噪聲達到GB12348—90《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Ⅱ類標準;區域環境噪聲達到GB3096—93《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2類標準。⑷土壤:污灌區土壤環境質量達到GB15618—1995《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二級標準,保護目標為污灌區旱地不因污灌使土壤肥力下降,不因污灌遭受污染。⑸地下水:評價區域地下水水質達到GB/T14848-93《地下水質量標準》Ⅲ類標準,擬污灌區雞沙村的飲用水源不因污灌導致水質下降。⑹農作物:擬建廠址周圍的農作物甘蔗、玉米、花生等農作物不因鍋爐的煙氣排放而受到污染傷害。1.6污染因子識別1.6.1評價因子的識別根據項目的環境影響特征,結合實地勘察結果,對項目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描述分析,并列出環境質量影響矩陣。其環境影響各參數描述結果見表1.6-1,污染因子識別見表1.6-2,環境質量影響矩陣見表1.6-3。表1.6-1環境影響參數描述環境影響行為環境影響廢水排放主要為淀粉生產廢水,貯存于氧化塘經EM處理后農灌,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廢氣排放生產過程中主要排放的大氣污染物為煙塵、二氧化硫,對評價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有一定影響。固體廢棄物年產生木薯渣5184噸,黃漿蛋白3360噸,木薯皮3840噸,煤渣880噸,合理處置后對環境影響不大。表1.6-2污染因子識別表污染源污染物污染特征污染程度燃煤鍋爐SO2、煙塵連續輕度煤渣間歇輕度生產工藝水CODcr、BOD5、SS、pH、HCN連續重生產廢渣木薯皮、木薯渣、黃漿蛋白、煤渣間歇中等生產設備生產噪聲連續輕度表1.6-3環境質量影響矩陣影響因子影響程度空氣A/S/N地表水A/L/I噪聲A/S/N固體廢棄物A/S/N注:A:不利;L:長期;S:短期;I:重要;N:一般。1.6.2評價因子根據環境影響要素識別篩選及同類項目的污染調查結果,確定本評價工作的評價因子如下:⑴環境空氣環境質量現狀監測與評價因子: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總懸浮顆粒物(TSP);污染預測評價因子:SO2、TSP。⑵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監測與評價因子:pH、化學需氧量(CODcr)、高錳酸鹽指數(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溶解氧(DO)、懸浮物、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氰化物等;污染預測評價因子:CODcr。⑶聲環境連續等效A聲級。⑷土壤環境質量現狀監測與評價因子:pH、總氮、總磷、總鉀、有機質、銅、鉛、鋅、鎘等;環境影響評價分析項目:總氮、總磷、總鉀、有機質。⑸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監測評價因子:pH、總硬度、Fe、Mn、高錳酸鹽指數、氨氮、氰化物等;環境影響評價分析項目:pH、總硬度、高錳酸鹽指數、氨氮。1.7評價內容及重點 1.7.1環境空氣評價內容⑴燃煤鍋爐廢氣對空氣環境的影響和污染控制對策;⑵建設項目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建議,并提出污染控制措施;⑶氧化塘廢水異味對周圍空氣環境的影響。1.7.2地表水評價內容⑴對評價區域的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進行調查、監測及評價;⑵分析建設項目生產廢水排放于氧化塘中經EM處理后用于農灌的可行性;分析、預測項目生產廢水事故排放對周圍環境、柳江納污河段影響的范圍及程度,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⑶建設項目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建議和可行性分析。1.7.3聲環境評價內容⑴預測和評價擬建項目投入運行后噪聲的環境影響程度和范圍;⑵提出噪聲污染控制對策。1.7.4廢渣、土壤、地下水評價內容⑴分析項目排放的廢渣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⑵分析污灌對污灌區土壤肥力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⑶分析污灌對污灌區地下水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1.7.5施工期環境影響評價內容分析項目建設施工期產生的廢水、粉塵、噪聲和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提出污染控制對策。1.7.6公眾參與收集和研究公眾對本項目潛在的環境影響和環境保護的具體意見和建議。1.7.7技術經濟分析主要研究項目的工藝流程、環保措施方案的技術可行性和先進性,并給出經濟合理性分析。1.7.8清潔生產評價對建設項目生產工藝技術、能耗、物耗、水耗、單位產品的污染物產生量等方面與國內外同類型先進生產工藝比較,評價該項目的清潔生產水平,提出清潔生產建議。1.7.9環境管理和監控對策制定項目施工期和運行期的環境管理和監控計劃。1.7.10評價重點根據建設項目生產工藝特點、污染物排放情況、項目擬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周圍環境特征,本評價的重點是:⑴EM+氧化塘處理淀粉生產廢水的可行性分析;⑵污灌方案措施的可行性分析;⑶污灌對污灌區地下水、土壤肥力的影響分析。1.8評價標準及實施類別1.8.1環境質量標準⑴GB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級標準;⑵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⑶GB3096—93《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2類標準;⑷GB15618—1995《土壤環境質量標準》二級標準;⑸GB/T14848-93《地下水質量標準》Ⅲ類標準;⑹GB5084—92《農田灌溉水質標準》;⑺GB9137-88《保護農作物的大氣污染物最高允許濃度》。1.8.2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⑴GB13271-2001《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二類區Ⅱ時段標準;⑵GB12523-90《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⑶GB12348-90《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Ⅱ類標準;⑷GB14554-93《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⑸GB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⑹GB18599-2001《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標準值列于各相關章節。2建設項目概況2.1建設項目基本情況2.1.1項目名稱某某縣某某淀粉廠易地技改擴建年產3.2萬噸木薯淀粉生產線項目。2.1.2項目建設性質易地技改擴建。2.1.3項目建設單位某某縣某某淀粉廠。2.1.4項目建設地點項目位于某某縣鎮雞沙村距雞沙村公所6公里處的荒山上。詳見附圖一“擬建項目地理位置圖”。2.1.5項目總投資24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1680萬元,流動資金720萬元。項目概算見表2.1-1。2.1.6項目占地面積生產廠區5.3公頃(80畝,租用雞沙村獅頭山腳的荒地),氧化塘租用現有雞沙水庫改造,原庫容33.8萬立方米,擬改造總庫容達80萬立方米。2.1.7主輔工程組成⑴生產區總平面布置,見附圖二“某某縣某某淀粉廠平面布置示意圖”;⑵240噸/日淀粉生產線二條,淀粉深加工生產線一條;⑶供配電系統;⑷供汽、供熱系統;⑸供排水系統;⑹測量及控制、儀表;⑺廠區的生產及輔助生產建筑物、構筑物;⑻環保治理設施如綠化、氧化塘擴改建、廢水、廢氣、廢渣、鍋爐煙氣、噪聲治理;⑼生活福利設施。表2.1-1項目投資總概算表序號項目名稱金額(萬元)備注一設備總投資1081.251原淀粉520.002預糊化淀粉561.25二土建225.001主廠房45.00鋼結構1500m2×300元2倉庫45.00鋼結構1500m2×300元3辦公室27.50鋼混框架500m2×550元4宿舍33.00鋼混框架600m2×550元5食堂8.80鋼混框架160m2×550元6廁所3.30鋼混框架60m2×550元7操作平臺、設備基礎12.008土方24.009圍墻10.0010綠化9.0011廠內道路7.40三廢水治理120占總投資的5.0%四運輸裝卸43.25占設備投資的4%五安裝86.50占設備投資的8%六技術轉讓、培訓16.00包括原淀粉、預糊化淀粉的新工藝七設計24.00占總投資的1.0%八項目建設費36.00占總投資的1.5%九不可預見費48.00占總投資的2.0%十流動資金720.00占總投資的30%合計2400.002.1.8建設內容及規模⑴技改擴建年產木薯淀粉3.2萬噸,其中:日產240噸木薯淀粉生產線,年產2.4萬噸(100天計);日產25噸特種預糊化淀粉生產線,年產8000噸(320天計);⑵新建1萬噸薯渣回收綜合利用池;⑶扶助建立1000畝南植891、南植205、RG911早、中、晚熟優良木薯品種高產示范園。2.1.9產品方案木薯淀粉2.4萬噸/年,包裝規格25公斤/袋,質量標準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QB1840-93;預糊化淀粉0.8萬噸/年,包裝規格25公斤/袋。2.1.10勞動定員及人員培訓⑴設計定員243人。其中:管理人員(包括公司領導、行政科、生產科、供銷科、財務科)30人。淀粉生產車間141人。預糊化淀粉生產車間54人。綜合車間18人(包括環保人員6人)。⑵人員培訓在投產前各工種均派去田林淀粉廠培訓、實習一個月?;貜S后進行全員培訓一周,技術性能較高的工種,聘請有操作經驗的操作工帶班生產。2.2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表2.2-1主要經濟技術指標表序號內容單位數量備注1淀粉產量木薯淀粉t/a24000240t/d預糊化淀粉t/a800025t/d2生產天數木薯淀粉天100預糊化淀粉天3203噸淀粉消耗原料(鮮木薯)t4.04噸產品用電量木薯淀粉kW.h/t200預糊化淀粉kW.h/t505耗煤量木薯淀粉t/a2400噸產品耗量0.1噸預糊化淀粉t/a2000噸產品耗量0.25噸6生產工藝用水木薯淀粉萬m3/a60噸產品耗量25m3預糊化淀粉0.8噸產品耗量1m37木薯渣t/a51848木薯皮t/a38409煤渣t/a88010廢水萬t/a4811年產值萬元6400出廠價以1600元/噸計12年產品稅萬元53613年利潤萬元67214投資利潤率%4015投資收益率%51.916投資回收期年1.9272.3主要原、輔材料及能源的消耗量、來源表2.3-1鮮木薯一般化學成分表(%)種類水份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粗灰份新鮮木薯126.581.110.54表2.3-2主要原、輔材料用量及能源消耗量、來源表名稱規格用量來源備注1、新鮮木薯含淀粉≥25%96000t/a某某縣各鄉鎮2、煤4400t/a貴州含硫量約1%3、用水總量62.2萬m3/a柳江其中:生產用水總量60.8萬m3/a柳江生活用水總量1.4萬m3/a柳江4、電380V520萬kW.h/a……電網5、蒸氣2×4t/h廠鍋爐房2.4主要生產設備2.4.1木薯淀粉生產設備表2.4-1木薯淀粉主要生產設備表序號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單價(萬元)金額(萬元)1鏟運機3.0型臺115.8015.802推土機75型臺112.0012.003卷揚機臺41.004.004輸送機百葉板鏈式臺23.006.005干洗籠1000型臺22.004.006清洗機1000型臺23.006.007碎解機WSJ—45型臺63.0018.008壓力曲篩QS—120-710型臺81.8014.409立篩LIF—8000型臺123.5042.0010蝶式分離機DPF—500型臺616.0096.0011刮刀分離機WG—1250型臺424.0096.0012干燥機DCZQ—4型臺230.0060.0013風冷機臺22.004.0014成品篩雙環臺42.008.0015各式泵臺340.7023.8016供電設備批126.0026.0017鍋爐4t/h鏈條爐臺224.0048.0018地中衡30噸臺110.0010.0019化驗設備批15.005.0020機修設備批15.005.0021各式管道批16.006.0022供水設備套15.005.0023不銹鋼罐個22.505.0024各式輔助鋼材批15.005.00合計520.002.4.2預糊化淀粉表2.4-2預糊化淀粉主要生產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單位數量單價(萬元)金額(萬元)1攪拌機臺21.482.96240×1濃漿泵臺30.441.323儲罐臺31.785.34429×3調速泵臺30.651.955輥筒干燥系統套1242.20506.406水平輸送機(300×43m)套15.715.717粉碎機套16.226.228風送、分級、除塵全套套116.0016.009水路、料路全部管、閥套13.603.6010配料系統控制臺及電氣材料套15.005.0011其它備品、備件套16.756.7512合計561.252.5外部條件2.5.1市場條件淀粉廣泛用于食品、制糖、醫藥、造紙、紡織、化工等工業部門。隨著以淀粉為原料的各種工業的發展,對淀粉的需求日益增大,淀粉工業必然會更迅速發展,以適應社會的需要。目前淀粉銷售價為2000元/噸左右,而且有上升的趨勢,產品供不應求,銷售前景看好。2.5.2廠址條件廠址擬選在某某縣某某縣鎮雞沙村,距離雞沙村公所6公里處的荒山上,廠區占地5.3公頃(80畝)。擬建廠址附近的雞沙水庫,原庫容量約33.8萬立方米,可改造為氧化塘。企業擬加高主壩,使庫容增加到80萬立方米,可存放淀粉廠全年的生產廢水。庫區擴容可行性已經過某某縣水利局進行論證,參見附件六“某某縣水利局《某某縣雞沙水庫增容可行性研究報告》。雞沙水庫位于某某縣某某縣鎮雞沙村,雞沙村憑柳江河與縣城區相隔,距縣城3.5公里。雞沙水庫始建于1957年11月,1958年3月竣工,系村級水庫,為農灌儲水用。水庫積雨面積2.4平方公里,主壩為均勻土質壩,2001年經加固處理,水壩內側為石灰巖漿砌擋墻,平均壩高6米,壩頂長度160米,壩頂寬度2米,壩基防滲形式為粘土載水墻,有灌溉水渠和排洪口,可直接灌溉下游的農田和旱地。由于水庫積雨面積小,僅為2.4km2,加上近十多年來,庫區周圍雞沙林場樹林過度砍伐,植被破壞,導致水量減少,該水庫自建庫以來,一直未能發揮其預計灌溉效益,現已荒廢,無人專管;多年來,村民自主開荒,旱地面積較原來明顯增加,目前庫區實際可灌面積達3000多畝。2.5.3交通條件某某縣交通便利,全縣11個鄉鎮全部通公路,國道209線、省道20134線貫穿某某縣全境。某某縣鎮是縣治所在地,水陸交通便利。柳江與紅水河于某某縣境西南端交匯,水路上行通柳州,下行通梧州、廣州、香港。陸路可直達柳州、桂林、南寧、防城港等地。2.5.4原料條件某某縣農民歷來有種植木薯的傳統,在縣政府的大力扶持下,2003年某某縣種植木薯已達2.5萬畝,預計產鮮木薯約5萬噸。另外,全縣尚有可耕種旱地4萬畝及2.7萬畝需要翻種木薯的宿根蔗地,用于種植木薯產量可達13萬噸左右,可以滿足年產2.4萬噸木薯淀粉的生產要求。2.5.5供電條件……電網分四路向縣境內輸電,在縣電力公司大力鼓勵用電的優惠政策下,由縣電力部門負責從縣變電站拉專線到廠區,可以滿足本項目的用電需要。淀粉廠生產所需的裝機容量為動力1000KW,照明20KW。2.5.6供水條件擬建廠址東面距柳江1.5公里,柳江某某縣河段平均流量為1649立方米/秒,柳江水源充足,可以抽水保證生產用水需要,而且生產過程中將部分工藝水循環使用,黃漿廢水經處理后重復利用,可以節約用水,因此項目供水條件具備。2.5.7燃料條件項目全年用煤量4400噸,擬用貴州煤,該煤煤質好,熱量高。當木薯淀粉和預糊化淀粉同時生產時,用煤量為30.25噸/天,木薯淀粉生產期結束后,只生產預糊化淀粉,用煤量6.25噸/天。燃煤發到柳州后,用汽車運到廠。該廠距柳州71公里,可以滿足生產用煤需要。2.6來賓市淀粉加工狀況目前來賓市淀粉生產企業有#¥遷華淀粉廠、#¥華僑農場淀粉廠和即將建成的武宣縣偉業淀粉廠,生產規模分別為年產淀粉在2500噸、2300噸、30000噸左右。某某縣目前種植木薯在2.5萬畝,年產鮮木薯5萬噸,而某某縣沒有上規模的淀粉加工企業,只有某某淀粉廠一家淀粉生產企業,而該廠規模小,絕大部分鮮木薯外銷。年產24000噸淀粉和8000噸預糊化淀粉的木薯加工廠需鮮木薯128000噸,通過采取保護價收購、引進和大力推廣良種木薯及高產栽培技術可使企業的原料得到保證,另外,某某縣周邊的武宣縣、興賓區都盛產木薯,因此,從原料上講,可以滿足企業的生產需要。因此,在某某縣建設采用先進工藝、先進設備、先進技術、年產24000噸淀粉和8000噸預糊化淀粉加工廠既可以為農民解決木薯的銷路,帶領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又能充分利用某某縣豐富的土地資源發展工業,增加財政收入。3工程分析3.1某某縣某某淀粉廠(某某鄉廠址)現狀3.1.1某某縣某某淀粉廠(某某鄉廠址)概況某某縣某某淀粉廠(某某鄉廠址,下稱原廠),位于某某縣某某鄉某某街,距離某某街鬧市區僅1000米,與某某小學相距僅150米,即處于人口相對密集的敏感區,廠南面是某某河,該河流量小,枯水期平均流量約1m3/s,河流水功能集工、農業用水和居民生活飲用水于一體。近年來,幾乎每年生產期(生產期為10月至次年2月,此時為某某河的枯水季節)都有污水嚴重污染河水的事故發生,威脅水質安全。顯然,原廠址地理位置是不合理的。3.1.2原廠生產情況原廠生產規模小,年產量僅1500噸(15噸/日),而且工藝落后,生產設備陳舊,工人素質低,管理水平差,工廠占地面積小,更沒有足夠的場地建設污水處理設施,也無法消耗當地原料木薯。3.1.3原廠環保治理及排污情況⑴廢氣原廠生產鍋爐為一臺老式的2噸/時的鏈條爐,燃料為合山煤,燃煤量每天3噸,含硫量5%,熱值低,產品能耗大。鍋爐除塵裝置為旋風除塵器,由于設備陳舊,除塵效率非常有限,約50%。煙氣及其污染物排放情況見表3.1-1。表3.1-1原廠廢氣排放情況項目產生量產生濃度mg/m3排放量排放濃度mg/m3排放標準*mg/m3超標倍數煙氣量45000m3/d——45000m3/d4500000m3/a——————煙塵225kg/d5000112.5kg/d11.25t/a25002509SO2252kg/d5600252kg/d25.2t/a560012003.67*:2000年12月31日前建成使用的鍋爐,二類區Ⅰ時段標準。原水某某淀粉廠屬2000年12月31日前建成投產的項目,所在區域屬GB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二類區,故鍋爐煙塵、二氧化硫的排放標準以GWPB3-1999《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二類區Ⅰ時段標準評價。由上表可知,原廠煙塵、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分別為11.25t/a和25.2t/a,煙塵、二氧化硫的排放濃度分別為2500mg/m3和5600mg/m3,分別超標10倍和4.67倍,屬于嚴重超標,加上排氣筒較低,與敏感目標較近。鍋爐煙氣嚴重污染周圍大氣環境。⑵廢水原廠工藝落后,耗水量大,廢水均一次性使用,無重復循環用水。其中洗木薯水和黃漿廢水經簡單沉淀處理后,排入某某河。沉淀池為一組四池串連式,總容量150m3(見“原某某縣某某淀粉廠及其周圍狀況圖”)。由于水處理設施簡陋,對污染物的去除率至多可達20%。據原廠生產管理人員介紹,該廠生產淀粉耗水量為25~30m3/t淀粉,平均28m3/t淀粉,依此統計,原廠廢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見表3.1-2。表3.1-2原廠廢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項目產生情況排放情況排放標準(mg/L)超標倍數排放去向濃度(mg/L)產生量濃度(mg/L)排放量廢水量——420m3/d420m3/d————某某河CODcr80003360kg/d64002688kg/d10063BOD530001260kg/d24001008kg/d3079SS50002100kg/d35001470kg/d7049從上表可知,廢水中污染物排放濃度CODcr超標63倍,BOD5超標79倍,懸浮物超標49倍,屬于嚴重超標排放。廢水排放量為420m3/d,以年生產100天計,年排入某某河的污水量為42000m3/a,主要污染物CODcr、BOD5和懸浮物入河量分別為2688kg/d、1008kg/d和1470kg/d,折算為年排放量,則為268.8t、100.8t和147.0t。⑶廢渣木薯原料渣包括木薯皮、木薯渣、黃漿蛋白,共804噸,用作飼料、漚制有機肥,鍋爐煤灰渣120噸,用于鋪路、填坑,每年都能消化完。⑷原廠污染物排放水平評價原廠由于生產工藝落后,設備陳舊,能耗物耗較大,污染治理措施簡陋,處理效率低,單位產品排放的污染物較多。以年產木薯淀粉1500噸計,每噸產品排污系數見表3.1-3。表3.1-3每噸木薯淀粉產品排污水平表項目廢水及主要污染物廢氣及主要污染物廢水量CODcrBOD5SS廢氣量煙塵SO2排污系數28m30.18t0.067t0.098t3000m37.5kg16.8kg3.2新廠(雞沙村廠址)生產工藝某某縣某某淀粉廠為易地技改擴建項目,新廠址在某某縣雞沙村,本章中為與原廠相區別,簡稱新廠,以下各章通稱某某縣某某淀粉廠。3.2.1木薯淀粉生產工藝項目采用濕法加工工藝,整個工藝流程包括碎解、篩分、分離和干燥四個工段,即原料(木薯)經過清洗、碎解、篩分、纖維洗滌、除砂、分離蛋白、脫水、干燥、過篩和包裝入庫等步驟。工藝說明:⑴碎解工段清洗:木薯原料通過傳送帶及提升機送入清洗機,通過洗滌機的運動,鮮木薯互相摩擦、碰撞,從而脫除外皮和泥沙。清洗的要求是將泥沙除凈,去皮率達80%以上。粉碎:粉碎的目的是破壞木薯的組織結構,使薯根中的細胞破裂,從而把淀粉從塊根中分離出來。粉碎用錘式粉碎機,采用二次粉碎。一次粉碎后經曲篩分出淀粉乳送分離工序,篩上物進行二次粉碎,使木薯的組織結構破壞得更徹底,以利于淀粉的提取。粉碎時以水為介質,薯根與水的比例為1:1.5。經第一、二次碎解,使木薯組織結構完全解體,以便更多地回收淀粉,得原漿送入篩分工段。⑵篩分工段粉碎后的粉漿用泵均勻地送至篩分設備,原漿經過第一次120目立篩回收濃乳漿進入濃乳漿罐,渣漿進入下一工序;通過75微米一級壓力曲篩的乳漿送入濃乳漿罐,渣漿進入第二次立篩,篩出的濃乳漿送入濃乳漿罐,渣漿送入攪拌罐;將渣漿進行二級壓力曲篩洗滌,再進入三次立篩洗滌,使淀粉充分分離出來,以減少薯渣含粉,經壓力曲篩分離出稀乳漿,送入一次立篩,成為工藝水,薯渣送入木薯渣地,使干渣中的游離淀粉含量低于5%(折干計)。⑶分離工段淀粉乳經除砂器進入碟片分離機。將濃乳漿中的泥沙去除,有利于淀粉乳與漿蛋白及其他雜質的分離;一般用2臺碟片分離機串聯,經過第一次分離將淀粉中的黃漿蛋白及其他雜質分離出去;再經過第二次分離,將淀粉乳中殘留的黃漿蛋白及其他雜質分離得更潔凈,得到精制的淀粉乳漿。⑷干燥工段精制漿的脫水一般用刮刀離心機,淀粉乳漿經離心脫水后濕淀粉的含水量降低到35%以下,再送入氣流干燥機干燥后過篩得成品,成品含水量控制在12~14%,然后包裝入庫。3.2.2預糊化淀粉生產工藝產品采用木薯淀粉為原料,淀粉生產車間生產的木薯淀粉在烘干前被送到預糊化淀粉生產車間,分別添加不同的輔料和助劑,通過物理方法進行變性,生產出成品預糊化淀粉。工藝過程為先將淀粉送入調漿罐,同時添加凈水和輔料,調成18~20°Be的淀粉漿,經泵送至蒸糊化干燥器噴咀,噴咀將漿液均勻地噴灑在干燥器滾筒表面,被加熱、糊化、干燥成為簿片狀漿膜(皮),并被刮刀刮入螺旋輸送槽,經初碎、磨細至一定細度,過篩、包裝即為產品。預糊化淀粉車間生產能力為25噸/天,一般與淀粉生產車間同時生產,當木薯淀粉生產停止后,預糊化淀粉車間繼續生產220天,形成年產0.8萬噸的生產能力。該產品采用木薯淀粉通過物理方法進行變性而得,在生產過程中無廢水產生排放。木薯淀粉及預糊化淀粉生產工藝流程見圖3.2-1。二次碎解一次碎解清洗輸送木薯原料二次碎解一次碎解清洗輸送木薯原料木薯淀粉生產工藝木薯淀粉生產工藝廢水、薯皮、泥沙廢水、薯皮、泥沙水水水水除砂纖維洗滌篩分第一次分離除砂纖維洗滌篩分第一次分離細砂木薯渣工藝水細砂木薯渣工藝水冷風水冷風水包裝入庫木薯淀粉烘干脫水第二次分離除砂包裝入庫木薯淀粉烘干脫水第二次分離除砂木薯淀粉生產期25t/d木薯淀粉生產期25t/d細砂黃漿蛋白工藝水細砂黃漿蛋白工藝水淀粉車間停產后淀粉車間停產后25t/d預糊化淀粉生產工藝水、輔料預糊化淀粉生產工藝水、輔料粉碎轉筒干燥泵送調漿淀粉粉碎轉筒干燥泵送調漿淀粉預糊化淀粉包裝過篩磨細預糊化淀粉包裝過篩磨細圖3.2-1木薯淀粉及預糊化淀粉生產工藝流程圖3.3污染源分析該技改擴建項目廢氣的主要污染源是燃煤鍋爐,主要污染物為二氧化硫、煙塵;廢水主要污染源是生產過程排放的工藝水,主要污染物是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懸浮物;廢渣主要是木薯皮、木薯渣、黃漿蛋白、煤渣等。詳見表3.3-1“淀粉廠項目組成表”。表3.3-1淀粉廠項目組成表類別工程內容可能產生的主要環境問題項目組成內容主體工程生產車間黃漿廢水、木薯皮、木薯渣、噪聲、輔助工程機修、化驗室廢水儲運工程備料料場粉塵、噪聲庫房粉塵環保工程鍋爐除塵系統粉塵、除塵水、噪聲污水處理系統廢水渣池廢渣公用工程鍋爐煙塵、二氧化硫、爐渣供水和供電系統辦公生活設施淀粉廠辦公室生活污水食堂、集體宿舍、浴室生活污水3.3.1廢氣項目擬采用2臺4噸/時燃煤鍋爐(鏈條爐)供氣,鍋爐房裝機總容量8噸/時,根據GB13271—2001《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煙囪最低允許高度應為35米,《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見表3.3-2。表3.3-2GB13271—2001《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部分)鍋爐類別煙塵排放濃度(mg/m3)煙氣黑度(林格曼黑度,級)SO2排放濃度(mg/m3)適用區域Ⅰ時段Ⅱ時段適用區域Ⅰ時段Ⅱ時段燃煤鍋爐二類區2502001全部區域1200900項目擬選用貴州煤作燃料,貴州煤成分見表3.3-3。表3.3-3項目擬用的貴州煤成分成分熱值含硫量灰分揮發分1.0%20%20%5500×4.18kJ按照生產1噸淀粉耗煤0.10噸、生產1噸預糊化淀粉耗煤0.25噸計算,生產24000噸木薯淀粉耗煤量為2400噸,生產期100天;生產預糊化淀粉耗煤量為2000噸,生產期320天,前100天與木薯淀粉生產同步;兩項相加,項目年耗煤量為4400噸。木薯淀粉與預糊化淀粉同時生產期間,每天生產木薯淀粉240噸、預糊化淀粉25噸,則有100天內每天耗煤量為30.25噸,此時兩臺鍋爐同時使用,假定兩臺鍋爐工況相同;木薯淀粉生產停止后,每天生產25噸預糊化淀粉耗煤量為6.25噸/日,此時可只用一臺鍋爐供汽。項目擬采用水膜除塵工藝處理鍋爐煙氣,二氧化硫去除率約為10~15%,煙塵去除率可達95%;燃煤含硫量為1.0%,以可燃硫占全硫分的80%,煙塵中灰分占煤灰分之百分比值取20%,則煙塵和SO2的排放情況可估算如下,見表3.3-4。PAGEPAGE20由表3.3-4可知,項目建成投產后,使用含硫量為1.0%的燃煤,采用擬定的鍋爐煙氣處理方案,在除塵設施正常運行、除塵效率達到92%的情況下,經處理排放的鍋爐煙氣中煙塵、二氧化硫能達到GB13271—2001《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二類區Ⅱ時段標準。3.3.2廢水⑴生產工藝水淀粉生產原料為木薯,來自某某縣各鄉(鎮)。木薯塊根的主要化學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在新鮮木薯塊根內,含有27~33%的白色淀粉和4%左右的蔗糖,外表含有氫氰酸,氫氰酸(HCN)是一種無色劇毒液體,熔點為-14℃,沸點26℃。極易揮發,可溶于水、醇、醚。在混有雜質或水的情況下,極易水解成為低毒的氨、甲酸、草酸。氫氰酸(HCN)在空曠地帶的存在時間為5~10分鐘,在木薯淀粉生產過程中,木薯淀粉漿液經過加熱、濃縮等過程后,即已完全水解或揮發、蒸發而去。淀粉生產廢水屬高濃度有機廢水,根據類比調查廢水污染物的情況:pH值5~6.5;化學需氧量6000~1000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3000mg/l;懸浮物5000mg/l。根據物料平衡計算,在一般情況下,生產每噸淀粉需用鮮木薯約4噸(木薯含粉率以25%計),詳見圖3.3-1“木薯淀粉生產物料平衡圖”。鮮木薯鮮木薯4000kg其中:淀粉1000kg纖維素80kg蛋白質120kg其他200kg水分2600kg含水率65%生產工藝用水24442.8生產工藝用水24442.8kg木薯淀粉1000g其中:純淀粉木薯淀粉1000g其中:純淀粉864kg纖維素0kg蛋白質1.2kg其他12g水分122.8kg含水率12%黃漿水(干計)142.8kg其中:淀粉64kg纖維素8kg蛋白質46.8kg其他24kg水分19280kg含水率99%木薯渣(干計)220kg其中:淀粉24kg纖維素52kg蛋白質40kg其他104g水分7320kg含水率97%木薯皮(干計)160kg其中:淀粉48kg纖維素20kg蛋白質32kg其他60kg水分320kg含水率67%圖3.3-1木薯淀粉生產物料平衡圖木薯淀粉生產用水包括洗木薯水和生產工藝用水。由物料平衡圖可以看出,生產1噸淀粉約需要工藝用水25立方米,產生的黃漿廢水約20立方米。項目擬建蛋白回收池,生產正常后,黃漿廢水經回收蛋白沉淀后,25%廢水循環用于清洗木薯,不另外用清水清洗木薯,因此,生產每噸淀粉將產生廢水約20立方米。按理論值推算,單位產品水平衡見圖3.3-2“單位產品水平衡圖”。4噸鮮木薯,含水率65%,2.6m4噸鮮木薯,含水率65%,2.6m3木薯皮0.32m3洗木薯水清洗5m3洗木薯水清洗新鮮水24.4428m3碎解碎解27.0428m3Ⅰ道立篩Ⅰ道立篩Ⅳ道立篩Ⅱ道立篩Ⅳ道立篩Ⅱ道立篩木薯渣木薯渣Ⅲ道壓力曲篩Ⅲ道壓力曲篩4.68m3Ⅰ道碟式分離19.7228mⅠ道碟式分離19.7228m3Ⅱ道碟式分離木薯淀粉0.123m3Ⅱ道碟式分離木薯淀粉19.5428m3沉淀池黃漿池沉淀池黃漿池14.5428m3氧化塘19.2228m3氧化塘圖3.3-2單位產品水平衡圖(m3/t淀粉)項目設計年產24000噸木薯淀粉,實際生產能力達到設計生產能力時,全年生產工藝用水為60萬立方米,按生產每噸淀粉排放黃漿廢水20立方米計,項目年排放廢水約48萬立方米。預糊化淀粉以木薯淀粉為原料,通過物理方法進行變性,在生產過程中無廢水排出,淀粉漿液在糊化、干燥過程中,水分被汽化,經過抽風機排入大氣。正常情況下,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廢水貯存于氧化塘中,經EM處理達到GB5084—92《農田灌溉水質標準》后用于灌溉周邊的旱地。GB5084—92《農田灌溉水質標準》見表3.3-6。表3.3-6GB5084—92《農田灌溉水質標準》(部分)序號項目水作旱作蔬菜1pH值5.5~8.52五日生化需氧量(mg/L)≤80150803化學需氧量(mg/L)≤2003001504懸浮物(mg/L)≤1502001005灌溉水量800m3/畝.年300m3/畝.年200~500m3/畝.茬⑵鍋爐除塵水項目擬采用水膜除塵器處理鍋爐煙氣,除塵用水量10~15m3/h,廢水呈酸性,主要污染物為懸浮物,產生的鍋爐除塵水經沉淀后循環回用于鍋爐煙氣除塵。⑶生活污水項目生產期間需員工243人。預計每年木薯淀粉生產100天、預糊化淀粉生產320天,按照淀粉生產車間生產人員工作100天、其他崗位員工工作320天計算,每人每天用水量以0.3立方米計,則項目生活污水量為1.4萬立方米/年,經化糞池處理后可用于農灌。項目外排廢水情況詳見表3.3-7。表3.3-7項目外排廢水及主要污染物情況項目廢水量(萬m3/a)污染物產生濃度(mg/L)產生量(t/a)處理方法排放濃度(mg/L)排放量(t/a)生產工藝水48CODcr80003840EM+多級氧化塘+農灌300144BOD53000144015072SS5000240020096生活污水1.4CODcr4005.6化糞池處理+農灌2002.8BOD52203.081001.4SS2002.81001.4合計49.4CODcr——3845.6————146.8BOD5——1443.08————73.4SS——2402.8————廢渣根據物料衡算,年消耗鮮木薯96000噸生產淀粉產生的原料渣(以干計)中,木薯皮3840噸,木薯渣5184噸,黃漿蛋白粉3360噸。項目年用煤量4400噸。擬采用貴州煤作燃料,灰分按20%計,煤渣、灰渣產生量為880噸。項目產生的固體廢棄物見表3.3-8。表3.3-8項目產生的固體廢棄物項目名稱用鮮木薯生產淀粉產生的廢棄物(噸/年)生產預糊化淀粉產生的廢棄物(噸/年)合計(噸/年)去向木薯皮3840——3840漚制有機肥木薯渣5184——5184作飼料黃漿蛋白3360——3360作飼料煤灰渣480400880填坑、鋪路或磚廠用總計1286440013264——從表中可以看出,原料渣包括木薯皮、木薯渣、黃漿蛋白合計12864t/a,鍋爐煤灰渣880t/a,共13264t/a,全部可以綜合利用和處置完。3.3.4噪聲在生產過程中,碎解機、提升泵和離心機等將產生噪聲,噪聲值約在85~95分貝。企業擬對高噪聲設備安裝隔聲罩,采取防振降噪措施,降低生產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項目主要生產設備的噪聲源強見表3.3-9。表3.3-9項目主要生產設備的噪聲源強序號車間噪聲源噪聲值dB(A)1鍋爐間引風機、鼓風機90~922生產車間錘式粉碎機98輸送泵85~95碟片分離機85~90刮刀離心機90氣流干燥機90廠區內噪聲參照GBJ87—85《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標準》評價,標準值見表3.3-10。表3.3-10GBJ87—85《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標準》序號地點類別噪聲限制值〔dB(A)〕1生產車間及作業場所(每天連續接觸噪聲8h)902高噪聲車間設置的值班室、觀察室、休息室(室內背景噪聲聲級)無電話通訊要求時75有電話通訊要求時703精密裝配線、精密加工車間的工作地點、計算機房(正常工作狀態)704車間所屬辦公室、實驗室、設計室(室內背景噪聲級)705主控室、集中控制室、通訊室、電話總機室、消防值班室(室內背景噪聲級)606廠部所屬辦公室、會議室、設計室、中心實驗室(包括實驗、化驗、計量室)(室內背景噪聲級)607醫務室、教室、哺乳室、托兒所、工人值班宿舍55根據廠區布置情況,鍋爐房距廠界東面、南面、西面、北面的距離分別為25m、55m、100m、180m,某某淀粉廠正常生產時晝間可以基本滿足GB12348-90《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Ⅱ類標準;夜間生產時廠界南面、西面、北面可以滿足GB12348-90《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Ⅱ類標準,廠界東面超過GB12348-90《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Ⅱ類標準6.8dB(A)。企業應對高噪聲設備安裝隔聲罩,采取防振降噪措施,降低生產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GB12348—90《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見表3.3-11。表3.3-11GB12348—90《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單位:dB((A)類別晝間夜間Ⅰ5545Ⅱ6050Ⅲ6555Ⅳ70553.4污染防治措施3.4.1廢氣項目廢氣來源于兩臺4噸/時鍋爐,擬采用水膜除塵器對煙氣進行處理,水膜除塵器除塵效率可達90~95%,處理后的鍋爐煙氣中二氧化硫和煙塵濃度可達到GB13271—2001《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二類區Ⅱ時段標準。鍋爐煙氣經處理后由35米高煙囪外排。3.4.2廢水⑴生產工藝水:對于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黃漿廢水,企業擬修建黃漿蛋白回收池回收黃漿蛋白,黃漿廢水經沉淀回收蛋白后,降低了廢水的污染物濃度,25%可回用于清洗木薯,75%外排至氧化塘,投放EM菌處理。①EM技術EM是日本琉球大學著名微生物學教授比嘉照夫研制出的新型復合微生物菌劑,EM是英文EffictireMicroorganismsr縮寫,意為“有效微生物菌群”,EM技術就是這種復合微生物菌劑的應用技術。EM活菌劑是由光合細菌、放線細菌、酵母菌、乳酸菌等10個屬80多種微生物復合培養而成,各種微生物共生共榮,互相作用,發揮出多種功能。目前EM技術主要應用在種植業、養殖業和環境保護方面。由于EM菌是微生物活菌劑,因此不含其他化學物質,無毒無副作用,不污染環境。在環保方面,EM技術主要用在工業有機廢水、生活廢水的凈化處理上。在水生態環境中,EM菌能抑制腐敗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及某些病原菌的生長,從而抑制含氮物、硫化物等惡臭物質的產生,并能促進有機惡臭物質的分解,達到消除惡臭、凈化環境的目的。②EM技術應用所需條件EM技術用于廢水治理時,具有一次性投資少、操作簡單的優點,其缺點是每年需購買菌種,處理費用較大。需要有足夠大的氧化塘,以保證EM菌對廢水的作用時間;同時要求附近農田多,利于治理后的污水能用于農灌消耗掉。③農灌生活污水和無害工業廢水都含有一定的氮、磷、鉀及一些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肥效,用于農田灌溉,能利用土壤的自凈和滲透性能使廢水得到凈化,保護了環境,而且給土壤提供了水分和肥分,廢水中含有農作物需要的各種肥分,并形成團粒結構,有利于農作物生長;同時還能提高土壤溫度,延長農作物生長期。因此,污水灌溉作為一種天然生物處理法具有重要的意義。污水灌溉的農田有旱地和水田之分,它們的凈化過程是不同的。當進行旱地灌溉時,廢水的凈化原理基本與生物膜法相同。土壤中存在著大量的微生物,如固氮菌、氨化細菌、纖維素分解菌、硝化細菌、硫化細菌、反硫化細菌、放線菌、真菌和分解酸類或其他有機物的細菌等,它們生活在土壤顆粒表面或空隙中。當廢水通過土壤時,土壤將廢水中懸浮物和膠體狀態的物質截留下來,在土壤表面形成薄膜,薄膜里生長著大量細菌,它們吸咐廢水中的有機物,同時利用透過土壤空隙中的氧氣,在好氧細菌的作用下,將廢水中的有機物轉變成無機物,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在土壤表層,通風條件好,有機污染物濃度高,生物氧化作用強,因而去除率高,屬于好氧生物處理帶,大體在土壤表層0.2~0.3米范圍內。當進行水田灌溉時,廢水的凈化機理與氧化塘類似。水中的懸浮物沉于水底,膠體和溶解物分散于水中,由于水田較淺,大氣復氧條件好,生物代謝氧源充足,水中細菌的代謝活動十分活躍,由于作物的吸收作用,使有機氮代謝產物的氨氮下降率較快,幾乎與生化需氧量的降解率一致。④EM技術處理工藝及效率項目淀粉生產廢水EM處理工藝流程如下:EM菌EM菌回流一級EM放大培養池二級EM放大培養池黃漿回收池黃漿廢水一級EM放大培養池二級EM放大培養池黃漿回收池黃漿廢水多級氧化塘多級氧化塘灌溉旱地灌溉旱地黃漿廢水首先經黃漿回收池回收黃漿蛋白后,進入一級EM放大培養池,同時加入EM菌;進入二級EM放大培養池;經兩級處理后,COD去除率可達到80%,進入多級氧化塘,自然氧化達到農灌標準后灌溉旱地。各處理單元工藝參數見表3.4-1。表3.4-1各處理單元工藝參數項目一級EM放大培養池二級EM放大培養池多級氧化塘停留時間(天)1~510~3090進液COD(mg/L)800040001000~2000出液COD(mg/L)40001000~2000<300去除率(%)5050~7570~85將氧化塘建為多級氧化塘,對生產廢水進行分級處理,10月份的生產廢水經過處理,次年2月已經可以用于灌溉;11月份的生產廢水,次年3月可以用于灌溉;12月份的生產廢水,次年4月可以用于灌溉;通過分級處理、分批排水,可減少對氧化塘庫容的壓力。⑵鍋爐除塵水:項目擬采用水膜除塵工藝處理鍋爐煙氣,除塵用水量10~15m3/h,pH為4~5,懸浮物濃度為4000mg/L,經沉淀、中和、過濾后pH為7左右,懸浮物濃度100~200mg/L,可循環回用于鍋爐煙氣除塵。⑶生產廢水排放方案: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黃漿廢水經黃漿蛋白池沉淀回收蛋白后,可降低廢水的污染物濃度,25%回用于清洗木薯,75%外排至氧化塘,投放EM菌,在多級氧化塘最后幾級可種植水浮蓮、養魚,經處理后的生產廢水約100天后可以達到GB5084-92《農田灌溉水質標準》,可排入現有的灌渠進行灌溉。雞沙村的水田多為“望天田”,僅靠自然降水進行灌溉。本課題組于2003年6月9日進行現場調查時,雞沙屯部分村民剛利用幾天前的降雨完成插秧,據了解,當地往往因為春旱影響了春耕生產。除水田外,庫區周圍3000多畝甘蔗地、木薯地和其他旱地需用水抗旱灌溉,灌水量以每畝300立方米/年計,僅旱地需水量至少60萬立方米/年,而污水量僅50萬立方米,尚不能滿足農灌水量要求?;厥盏狞S漿蛋白可用于畜類如豬、牛、鴨、魚的養殖,畜類糞便、薯皮、薯渣等可用于嘔制有機肥,有機肥可用于甘蔗、木薯、果樹的種植。某某縣某某淀粉廠擬采用的“三廢”處理方案見圖3.4-3。成品淀粉鮮木薯加工淀粉木薯渣畜類(豬、牛、鴨、魚)糞便蛋白粉回用水黃漿水黃漿蛋白回收池廢液渣水分離薯皮、薯渣等嘔制有機肥EM菌生化處理+多級氧化塘(養魚、種水浮蓮)農灌(甘蔗、木薯、果樹)圖3.4-3某某縣某某淀粉廠擬采用的“三廢”處理方案3.5非正常排放情況分析3.5.1廢氣非正常排放情況分析水膜除塵器的除塵效率可達95%以上,只要平時加強維護、管理,一般不會產生危害性的事故排放??赡艽嬖诘某龎m事故是除塵器供水系統供應不足,甚至停止供水,或除塵器年久失修,導致除塵效率下降。當供水系統停止時,除塵器效率為0;如果供水不足或除塵器年久失修,除塵效率按70%計,兩種事故情況下鍋爐污染物排放情況見表3.5-1。表3.5-1鍋爐廢氣非正常排放時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表項目非正常排放情況廢氣量(m3/h)SO2排放量(t/d)SO2排放濃度mg/m3超標倍數煙塵排放量(t/d)煙塵排放濃度mg/m3超標倍數除塵裝置的效率為0205600.4849800.091.21245211.26除塵裝置的效率為70%205600.4849800.090.3637362.68從上表數據可以看出,當除塵裝置的效率降為70%時,將使鍋爐煙氣中的二氧化硫、煙塵排放濃度超過GB13271—2001《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二類區Ⅱ時段標準0.09倍、2.68倍;當除塵裝置的除塵效率為0時,將使鍋爐煙氣中的二氧化硫、煙塵排放濃度超過GB13271—2001《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二類區Ⅱ時段標準0.09倍、11.26倍,煙塵超標嚴重。3.5.2廢水非正常排放情況分析某某淀粉廠廢水事故排放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庫壩潰漏甚至垮壩,導致庫內污水大量排放。如前所述,雞沙水庫是1958年建成的農用水庫,已經運行近40多年,水庫泄水系統建設規范,2001年經加固處理后,水壩穩固,縣水利部門認為滿足防洪設計要求,水庫啟用至今未發生決壩險情,近年來也未發生大壩滲漏現象。項目擬在原壩高的基礎上加高2.2米,以擴增庫容,擴增方案經縣水利局論證,認為可行。因此只要經過規范設計、施工,保證工程質量,庫區周圍建設泄洪溝,將庫尾山沖雨水引出庫外,庫壩大面積崩塌、垮壩的可能性不大。庫內廢水事故排放可能有以下三種情況:⑴水壩局部發生滲流,這時假設滲漏水量為600m3/h;⑵新增加高的水壩局部潰決,造成102.00米高程以上污水短時間內排出,這時水量約30萬m3,假設污水分別在24h、8h排完。⑶氧化塘水壩發生垮壩,造成氧化塘廢水在短時內排出,假設在氧化塘蓄滿廢水時,廢水量50萬m3,假設污水分別在24h、8h排完。此為最大風險排放。發生事故排放時,氧化塘污水將由雞沙水庫的泄洪道排入柳江。上述事故排放均指氧化塘污水事故排放,亦即廢水經過黃漿回收工段、一級EM處理池和二級EM處理池處理后,因此,污水CODcr濃度以2000mg/L計。廢水事故排放源強估計見表3.5-2。表3.5-2廢水非正常排放時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表項目非正常排放情況廢水量(m3/h)CODcr排放濃度(mg/L)CODcr排放量(kg/h)壩出現滲流、溢流60020001200水壩局部崩塌污水量30萬m3污水在24h排完12500200025000污水在8h排完37500200075000水壩發生垮壩污水量50萬m3,污水在24h排完20833200041666污水在8h排完6250020001250003.6新、舊企業污染物排放比較原某某淀粉廠(某某鄉廠址)由于生產工藝落后,能耗物耗大,環保治理措施簡陋,效率低,造成單位產品排放的污染物較多;而技改擴建遷建工程改進了生產工藝和污染物治理措施,降低了能耗物耗,也極大地降低了單位產品排放的污染物。詳見表3.6-1“技改前后每噸木薯淀粉產品排污水平表”。表3.6-1技改前后每噸木薯淀粉產品排污水平表項目廢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污系數廢氣及主要污染物排污系數廢水量CODcrBOD5SS廢氣量煙塵SO2技改前28m30.18t0.067t0.098t3000m37.5kg16.8kg技改后20m30.006t0.003t0.004t1631m30.32kg1.44kg技改擴建后排放量削減率28.6%96.7%95.5%95.9%45.6%95.7%91.4%注:以生產木薯淀粉的排污量相比。4建設項目周圍環境概況4.1自然環境概況4.1.1地理位置某某縣位于……中部,東面為金秀縣,西鄰柳江縣、來賓市興賓區,南連武宣縣,北接鹿寨縣,地處東經109025110006北緯2304424018′,面積1898.47平方公里??h治某某縣鎮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距……首府南寧市189公里,西北距柳州79公里,北距桂林市148公里。某某縣鎮跨柳江東西兩岸,總面積211平方公里,屬丘陵地區,人口4.47萬人。擬建項目于某某縣鎮雞沙村雞沙水庫旁,距離柳江西岸1.5公里。以區域常年主導風向看,擬建廠址處于某某縣鎮下風向,項目所在地地勢開闊,2km范圍內無居民點,有雞沙水庫可改造為氧化塘,有現成的灌溉水渠和約3000畝必須灌溉的旱地,建廠條件相對較好。4.1.2地質、地貌⑴地層某某縣境出露的地層有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和第四系。前三者系晚古生代海相及濱海相沉積,后者為新生代陸相河流沉積。泥盆系分布很廣,約占縣域面積的1/5,發育完善,化石豐富,賦存有重晶石礦和銅、鉛、鋅等多金屬礦產,是重要的含礦地層,并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石炭系和二疊系見于馬坪、石龍一帶,分布有限;石炭系是縣內水泥原料的蘊藏地;二疊系為主要含錳地層。第四系零星分布于大樂、中平、寺村、新慶、迷賴等地,產粘土和泥炭。⑵地質構造某某縣在地質構造上位于李四光所指“……山字型構造”前弧東翼內側,大瑤山復背斜的西部。構造線方向近于南北向,局部向東或向西偏轉。某某——寺村一帶作北北西向;東部大樂——百丈一喧和西部馬坪——石龍一帶為北北東向??h內褶皺簡單,斷裂較為發育。褶皺多為短軸背斜和向斜,局部具層間撓曲或揉皺。大小斷裂共20多條,大都屬高角度逆沖斷層、正斷層或平推斷層。所有褶皺和大部分斷裂皆為印支運動形成,主要褶皺、斷裂構造有:大瑤山西側單斜構造、某某縣——武宣大斷裂、潘村背斜、某某背斜、寺村——妙皇斷裂帶、馬坪——石龍向斜,其中某某縣——武宣大斷裂在泥盆紀和中新生代曾發生多次活動,系……著名控巖、控礦構造之一。⑶地震受地殼運動影響,某某縣境內地震活動時有發生,但多系五級以下輕度地震,破壞性不大。根據記載,最近一次地震發生于1986年8月5日,位于某某縣城附近,震級ML2.4,MS1.6;震中烈度1~2度;深度16.8公里。⑷地貌受地質構造、河流和氣候的影響,某某縣地貌呈多樣性與復雜性。有四大類型,分別為侵蝕構造地貌(中低山陡坡地貌和低山丘陵地貌)、剝蝕堆積地貌(丘陵平原——平原丘陵地貌和傾斜山前平原地貌)、侵蝕堆積地貌(河漫灘第一階地和河漫灘第二階地)、巖溶侵蝕構造地貌(低山丘陵巖溶地貌和巖溶殘丘平原地貌)。擬建項目所處位置地貌為丘陵平原地貌。4.1.3氣候某某縣位于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渡季風區,季風特點顯著,光、熱、水基本同季。降水比較集中,有雨季和旱季之分。因地處大瑤山西麓,受地形影響,降水相對偏少,屬桂中少雨中心地帶,既有春旱,亦多秋旱。夏長無酷暑,冬短少嚴寒,但霜雪可見。該縣年平均氣溫20.7℃;年平均降水量1305.9毫米,最大月降水量616.5mm,一日最大降水量為200.9mm,降水多集中于4~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雨季平均總雨量928.9mm;年平均總蒸發量為1713.1毫米,大于降雨量;年平均相對溫度76%;年主導風向為北風,出現頻率為23%,靜風頻率25%,當年9月至次年5月以北風為最多風向,年平均風速2.5米/秒。4.1.4水文⑴地表水某某縣境內河流屬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柳江自北向南流經運江、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