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化學反應的熱效應強基習題一、單選題(共12題)1.我國科學家研究了活性炭催化條件下煤氣中和Hg的協同脫除,部分反應機理如圖所示(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的物種用*標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H2S解離成氫原子和硫原子的過程釋放能量B.反應中H2S轉化為H2O、H2、S、SO2、CS2等物質C.反應過程中既有H—S的斷裂,又有H—S的形成,脫除率小于100%D.該過程生成的S單質能與Hg反應生成HgS,實現H2S和Hg的協同脫除2.下列關于燃燒熱和中和熱的描述中正確的是A.1mol碳燃燒生成一氧化碳所放出的熱量是碳的燃燒熱B.CO(g)的燃燒熱是283.0kJ/mol,則2CO2(g)=2CO(g)+O2(g)反應的ΔH=+(2×283.0)kJ/molC.反應熱有正負之分,燃燒熱ΔH全部是正值D.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ΔH=-57.3kJ/mol,則H2SO4和Ba(OH)2反應的中和熱ΔH=2×(-57.3)kJ/mol3.已知相關共價鍵的鍵能數據如表,則C2H6(g)C2H4(g)+H2(g)的ΔH為共價鍵H-HC-HC-CC=C鍵能/kJ?mol-1436413344614A. B.C. D.4.工業上,冶煉鐵的有關熱化學方程式如下:①C(s)+O2(g)=CO2(g)ΔH1=akJ·mol-1②CO2(g)+C(s)=2CO(g)ΔH2=bkJ·mol-1③Fe2O3(s)+3CO(g)=2Fe(s)+3CO2(g)ΔH3=ckJ·mol-1④2Fe2O3(s)+3C(s)=4Fe(s)+3CO2(g)ΔH4=dkJ·mol-1(上述熱化學方程式中,a、b、c、d均不等于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aB.C(s)+O2(g)=CO(g)ΔH=kJ·mol-1C.d=3c+2bD.CO(g)+O2(g)=CO2(g)ΔH<akJ·mol-15.中秋之夜,天宮二號搭載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順利升空,成為了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鸺褂玫闹饕剂鲜瞧纂?C2H8N2)和四氧化二氮,在火箭發射時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2H8N2(l)+2N2O4(l)=2CO2(g)+3N2(g)+4H2O(g)ΔH=-2550kJ/mol,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反應可在瞬間產生大量高溫氣體,推動火箭飛行且反應產物對環境無污染B.向火箭注入燃料的操作非常嚴格,不能有絲毫失誤,因為該反應的缺點是反應物有毒、有污染C.偏二甲肼的燃燒熱為ΔH=-2550kJ/molD.該反應中1molC2H8N2反應時轉移16mole-6.已知反應Ⅰ:
。標準狀態下,由最穩定的單質合成1mol某物質的焓變叫做該物質的標準摩爾生成焓。氣態環戊二烯(
)的標準摩爾生成焓為+134.3kJ/mol,則氣態環戊烯(
)的標準摩爾生成焓為A. B.C. D.7.已知稀溶液中,。由此判斷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B.C.D.8.燃燒是人們利用熱能的重要方式。下列有關燃燒熱的說法正確的是A.燃燒熱所指的燃燒產物一定是相應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B.含碳物質燃燒生成1時所放出的熱量是燃燒熱C.實驗測定的燃燒熱時與所用量的多少無關D.1C燃燒生成時放出的熱量是燃燒熱9.已知:H+(aq)+OH-(aq)=H2O(l)ΔH=
-57.3kJ/mol。某同學使用右圖所示的裝置、鹽酸(0.50mol/L50mL)和NaOH溶液(0.50mol/L50mL)測定中和熱。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若將鹽酸換為醋酸進行該實驗,測得ΔH應大于-57.3kJ/molB.為使鹽酸完全中和,應將NaOH溶液濃度升至0.55mol/LC.若小燒杯杯口未與大燒杯杯口相平,測得的中和熱會偏大D.若混合溶液時不慎將5mLNaOH溶液灑出,測得中和反應的焙變ΔH會偏大10.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突破,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中國科學院的研究人員用CO2和電力,通過11步生化反應合成淀粉,這樣的淀粉屬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B.人工合成淀粉不僅有利于解決人類的溫飽問題,也有利于實現“碳中和”C.人工合成淀粉一旦實現工業化既能夠節省土地和淡水資源,又能夠保護生態平衡D.在自然界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的總反應是吸熱反應,在實驗室合成淀粉的總反應是放熱反應11.一定條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Cl-、(x=1,2,3,4)的能量(kJ)相對大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e是B.a、b、c、d、e中c最不穩定C.b→a+c反應的活化能為20kJ/molD.a+d→b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ΔH=+116kJ/mol12.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實驗,探究反應中的能量變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將鋁片加入鹽酸中(b)將和充分混合(c)測定中和反應反應熱A.由實驗可知,(a)(b)(c)所涉及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B.將實驗(a)中的鋁片更換為等質量的鋁粉后釋放出的熱量增加C.若用冰醋酸測定中和反應反應熱,則測定中和反應反應熱的絕對值偏低D.實驗(c)中將玻璃攪拌器改為銅質攪拌棒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二、填空題(共8題)13.回答下列問題:(1)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和,放出熱量,寫出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2)單斜硫和正交硫轉化為的能量變化圖如圖。單斜硫轉化為正交硫的反應熱為,單斜硫比正交硫的穩定性(填“強”或“弱”)。(3)和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反應:已知:a、b、c均大于零斷開鍵所需能量為。14.(1)在微生物作用的條件下,經過兩步反應被氧化成。兩步反應的能量變化示意圖如下:①第一步反應是(填“放熱”或“吸熱”)反應。②1molNH4+(aq)全部氧化成NO3-(aq)的熱化學方程式是。(2)化學反應中的焓變與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鍵能(E)有關.25℃、101kPa下,已知1g氫氣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時放出142.9kJ的熱量,表示氫氣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是.已知:E(H﹣H)=436kJ/mol,E(O=O)=498kJ/mol則E(H﹣O)=(3)納米級Cu2O由于具有優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關注.已知:2Cu(s)+O2(g)═Cu2O(s)△H=﹣169kJ·mol-1,C(s)+O2(g)═CO(g)△H=﹣110.5kJ·mol-1,2Cu(s)+O2(g)═2CuO(s)△H=﹣314kJ·mol-1則工業上用炭粉在高溫條件下還原CuO制取Cu2O和CO的熱化學方程式。若反應過程中轉移0.4mole-,則該反應放出(或吸收)的熱量為kJ。15.(1)請用熱化學方程式表示:①1molN2(g)與適量O2(g)起反應,生成2molNO2(g),吸收68kJ熱量。②4gCO在氧氣中燃燒生成CO2,放出9.6kJ熱量(2)火箭推進器中盛有強還原劑液態肼(N2H4)和強氧化劑液態雙氧水。當把0.4mol液態肼和0.8molH2O2混合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蒸氣,放出256.7kJ的熱量(相當于25℃、101kPa下測得的熱量)。①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②又已知ΔH=+44kJ/mol。則16g液態肼與液態雙氧水反應生成液態水時放出的熱量是kJ。③此反應用于火箭推進,除釋放大量熱和快速產生大量氣體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是。16.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取10mL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密度1.10g/mL)置于燒杯中(并滴入2滴酚酞),向燒杯中逐滴加入稀鹽酸。隨著鹽酸的滴入,燒杯中溶液顏色從紅色逐漸變淺,當加入10mL稀鹽酸時,溶液恰好變為無色。燒杯中溶液溫度與加入鹽酸體積之間關系如圖所示。(1)當加入4mL稀鹽酸時,燒杯中溶液的溶質為(寫化學式)。(2)試解釋燒杯中溶液溫度隨加入鹽酸的體積發生變化的原因。(3)當鹽酸與氫氧化鈉恰好中和時生成氯化鈉g(精確到0.1g),17.某化學反應中,設反應物的總能量為E1,生成物的總能量為E2,I.若E1>E2,則該反應為(填“放熱”或“吸熱”)反應。該反應可用圖(填“A”或“B”)表示。II.若E1<E2,則該反應為(填“放熱”或“吸熱”)反應。該反應可用圖(填“A”或“B”)表示III.下表中的數據是破壞1mol物質中的化學鍵所消耗的最小能量:物質Cl2Br2I2HClHBrHIH2鍵能(kJ/mol)243193151432366298436根據上述數據回答下列問題:(1)下列物質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A.H2B.Cl2C.Br2D.I2(2)下列氫化物中最穩定的是()A.HCl
B.HBr
C.HI(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4)相同條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別與氫氣反應,當消耗等物質的量的氫氣時,放出或吸收的熱量最多的是(填寫化學式)。18.氮元素的氫化物和氧化物在工業生產和國防建設中都有廣泛應用,回答下列問題:(1)氮元素原子的L層電子數為;(2)肼可作為火箭發動機的燃料,與氧化劑N2O4反應生成N2和水蒸氣。已知:①N2(g)+2O2(g)=N2O4(l)ΔH1=-19.5kJ·mol-1②N2H4(l)+O2(g)=N2(g)+2H2O(g)ΔH2=-534.2kJ·mol-1寫出肼和N2O4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3)已知H2O(l)=H2O(g)ΔH3=+44kJ·mol-1,則表示肼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4)肼-空氣燃料電池是一種堿性電池,該電池放電時,負極的反應式為。19.化學反應原理對研究能源與環境具有重要意義。(1)微生物燃料電池(MFC)是燃料電池中特殊的一類,它利用微生物作為反應主體,將有機物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以葡萄糖溶液作底物為例,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電池中的質子交換膜只允許H+和水分子通過,電池工作時,H+移向電池的極(填“石墨”或“鉑碳”);石墨上所發生的電極反應式為:。(2)葡萄糖的燃燒熱為,寫出葡萄糖完全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3)化學需氧量(COD)是重要的水質指標,其數值表示將1L水中的有機物氧化為CO2、H2O所需消耗的氧氣的質量。利用微生物燃料電池來處理某些污水,并進行發電,但如果1L廢水中有機物(折算成葡萄糖,其相對分子質量為:180)氧化提供的化學能低于5.6kJ,就沒有發電的實際意義,則下列污水中,不適合用微生物燃料電池發電的是(填序號)。序號ABCDE污水類型生活污水電鍍印染造紙硫酸工業廢水COD值/59030830980130(4)電解法處理含和的酸性廢水,兩極產物繼續反應,最終生成逸出。其裝置及轉化如圖所示:①陽極附近的pH值(填“變大”、“變小”或“不變”),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②生成N2的離子方程式為。20.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探測器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首次實現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伴L征”系列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劑,生成氮氣和二氧化碳氣體。(1)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該反應是(填“放熱”或“吸熱”)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斷開化學鍵的總能量小于形成化學鍵的總能量(填“吸收”或“放出”)。(3)如果一個反應可以分幾步進行,則各分步反應的反應熱之和與該反應一步完成時的反應熱是相同的,這個規律稱為蓋斯定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亞特蘭大奧運會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丙烷脫氫可得丙烯。已知:C3H8(g)―→CH4(g)+HC≡CH(g)+H2(g)
ΔH1=+156.6kJ·mol-1CH3CH=CH2(g)―→CH4(g)+HC≡CH(g)
ΔH2=+32.4kJ·mol-1則相同條件下,丙烷脫氫得丙烯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已知: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ΔH1=+532.36kJ·mol-1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
ΔH2=+473.63kJ·mol-1寫出Na2CO3·H2O脫水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參考答案:1.A【詳解】A.H2S解離成氫原子和硫原子的過程有化學鍵的斷裂,化學鍵斷裂需要吸收能量,故A錯誤;B.分析題圖中箭頭的指向及有關物質可知,反應中H2S轉化為H2O、H2、S、SO2、CS2等物質,故B正確;C.分析題圖可知,反應過程中既有H—S的斷裂,又有H—S的形成,硫化氫分解生成的氫氣和硫會再次化合成硫化氫,所以硫化氫的脫除率小于100%,故C正確;D.該過程生成的S單質在常溫下就能與Hg反應生成HgS,可實現H2S和Hg的協同脫除,故D正確;故選A。2.B【詳解】A.燃燒熱是1mol物質燃燒生成穩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熱量,即molC燃燒變成CO2時所放出的熱量即為C的燃燒熱,A項錯誤;B.該反應為CO燃燒的逆反應,且量為CO燃燒的2倍,所以2CO2(g)=2CO(g)+O2(g)反應的ΔH為燃燒熱的兩倍且符號相反,則ΔH=+(2×283.0)kJ/mol,B項正確;C.燃燒熱是1mol物質燃燒生成穩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熱量,無正負之分。而ΔH是有正負的,燃燒熱的ΔH為負,C項錯誤;D.H2SO4和Ba(OH)2反應除了中和放熱之外BaSO4析出放出熱量,所以ΔH<2×(-57.3)kJ/mol,D項錯誤;故選B。3.A【詳解】焓變=反應物鍵能之和-生成物鍵能之和,所以該反應的ΔH=(344+413×6)kJ·mol-1-(614+413×4+436)kJ·mol-1=120kJ·mol-1;故答案為A。4.B【詳解】A.反應①為放熱反應,a<0,反應②為吸熱反應,b>0,則b>a,故A錯誤;B.由蓋斯定律可知,反應得反應C(s)+O2(g)=CO(g),則ΔH==kJ·mol-1,故B正確;C.由蓋斯定律可知,②×3+③×2可得反應④,則ΔH4=dkJ·mol-1=(3b+2c)kJ·mol-1,故C錯誤;D.反應①為1mol碳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熱量為akJ,1mol一氧化碳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熱量一定小于akJ,由于兩個反應都為放熱反應,反應熱ΔH為小于0的負值,則一氧化碳燃燒的反應熱ΔH>akJ·mol-1,故D錯誤;故選B。5.C【詳解】A.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可在瞬間產生大量高溫氣體,從而推動火箭飛行,反應產物為CO2、N2、H2O,對環境無污染,故A正確;B.該反應的反應物為C2H8N2、N2O4,其中N2O4有毒,會污染空氣,向火箭注入燃料的操作非常嚴格,不能有絲毫失誤,故B正確;C.根據方程式和燃燒熱的概念,生成的水表示溫度狀態的氧化物,應該生成液態水,故C錯誤;D.根據方程式,N元素的化合價由+4變成0價,轉移電子數為16,因此1molC2H8N2反應時轉移16mole-,故D正確;答案選C。【點晴】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明確反應中元素化合價變化是解本題關鍵,側重考查基本概念及計算。該反應中根據原子守恒知,R分子式為C2H8N2,該反應中N元素化合價由-3價、+4價變為0價,C元素化合價由-1價變為+4價,得電子的反應物是氧化劑,失電子的反應物是還原劑。6.D【詳解】氣態環戊二烯的標準摩爾生成焓為+134.3kJ/mol,H2的標準摩爾生成焓為0,假設氣態環戊烯的標準摩爾生成焓為x,該反應的反應熱ΔH1=氣態環戊烯的標準摩爾生成焓-氣態環戊二烯的標準摩爾生成焓,可得根據熱化學方程式可知x-134.3kJ/mol=-100.4kJ/mol,則x=+33.9kJ/mol,故合理選項是D。7.D【詳解】A.因濃硫酸稀釋會放出大量的熱,所以濃硫酸與KOH反應生成1mol水時放出的熱量大于57.3kJ,A錯誤;B.Ba(OH)2和H2SO4反應時生成硫酸鋇沉淀,形成沉淀時會放熱,所以Ba(OH)2和H2SO4反應生成1mol水時放出的熱量大于57.3kJ,B錯誤;C.HCN是弱酸,弱酸電離時吸熱,則HCN與KOH反應生成1mol水時放出的熱量小于57.3kJ,C錯誤;D.在稀溶液中,強酸與強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液態水時的反應熱是中和熱,中和熱為ΔH=-57.3KJ/mol,則HCl(aq)+NaOH(aq)=H2O(l)+NaCl(aq)ΔH=-57.3kJ/mol,D正確;本題選D。8.C【詳解】A.燃燒熱所指的燃燒產物不一定是相應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如S元素對應的產物為,A錯誤;B.燃燒熱是指101下1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指定產物時放出的熱量,B錯誤;C.實驗測定的燃燒熱時測定生成1液態水時釋放的熱量,與所用量的多少無關,C正確;D.101下,1C燃燒生成1時放出的熱量是C的燃燒熱,D錯誤;故選C。9.C【詳解】A.因為醋酸為弱電解質,電離需要吸熱,所以若將鹽酸換為醋酸進行該實驗,放出的熱量小于57.3kJ/mol,所以測得ΔH應大于-57.3kJ/mol,故A正確;B.為使鹽酸完全中和,可以應將NaOH溶液濃度升至0.55mol/L,故B正確;C.若小燒杯杯口未與大燒杯杯口相平,會造成熱量損失,所以測得的中和熱會偏小,故C錯誤;D.若混合溶液時不慎將5mLNaOH溶液灑出,放出的熱量減小,所以測得中和反應的焓變ΔH會偏大,故D正確;答案選C。10.D【詳解】A.由小分子人工合成的淀粉屬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而自然界中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的淀粉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正確;B.由小分子合成淀粉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緩解溫室效應,不僅有利于實現“碳中和”,B正確;C.人工合成淀粉一旦實現工業化,減少了農作物的種植面積,節省土地和淡水資源,保護生態環境,C正確;D.根據蓋斯定律,改變反應途徑不會使總反應的焓變發生改變,不管是在自然界還是在實驗室,合成淀粉的總反應都是吸熱反應,D錯誤;故選D。11.C【詳解】A.根據圖示Cl為+7價,則e是,故A正確;B.能量越高則穩定性越差,則a、b、c、d、e中c最不穩定,故B正確;C.圖示能量是離子在溶液中的能量,并不能看出反應的活化能,故C錯誤;D.根據圖象得,a+d→b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ΔH=3×60-64-2×0=+116kJ/mol,故D正確;故選C。12.C【詳解】A.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晶體的反應,屬于吸熱反應,A項錯誤;B.鋁粉和鋁片是同一種物質,等質量時放出的熱量相同,只是鋁粉參與反應時,速率加快,B項錯誤;C.冰醋酸電離過程需要吸收熱量,最終使測定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數值偏低,C項正確;D.相較于玻璃攪拌器,銅質攪拌棒導熱快,會造成熱量損失,對實驗結果有影響,D項錯誤;故答案為:C。13.(1)CH4(g)+2O2(g)=CO2(g)+2H2O(l)△H=-889.6kJ/mol(2)-0.33弱(3)【詳解】(1)據題意可知1molCH4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和CO2,放出889.6kJ熱量,故熱化學方程式為:CH4(g)+2O2(g)=CO2(g)+2H2O(l)△H=-889.6kJ/mol;(2)32g硫即為1mol硫,據圖并結合蓋斯定律可知1mol單斜硫轉化為正交硫的反應熱=-297.16kJ/mol-(-296.83kJ/mol)=-0.33kJ/mol;物質所具備的能量越低穩定性越強,故單斜硫的穩定性弱于正交硫;(3)焓變等于反應物的總鍵能-生成物的總鍵能,設H-I鍵的鍵能為x,列式:b+c-2x=-a,解得x=。14.放熱(aq)+2O2(g)=(aq)+2H+(aq)+H2O(l)ΔH=-346kJ/molH2(g)+O2(g)=H2O(l)ΔH=-285.8kJ/mol485.4kJ/molC(s)+2CuO(s)=Cu2O(s)+CO(g)△H=+34.5kJ·mol-16.9【分析】(1)由能量變化示意圖可知第一步為:,第二步為:,以此分析;(2)燃燒熱指在常溫常壓下1mol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穩定化合物所釋放的熱量;反應熱=反應物鍵能-生成物鍵能,以此計算;(3)利用蓋斯定律寫出該熱化學方程式,反應過程中轉移0.4mole-,則有0.2molC參與反應?!驹斀狻浚?)由能量變化示意圖可知第一步為:,第二步為:,則第一步反應為放熱反應;根據蓋斯定律,①+②可得(aq)+2O2(g)=(aq)+2H+(aq)+H2O(l)ΔH=-346kJ/mol。故答案為:放熱;(aq)+2O2(g)=(aq)+2H+(aq)+H2O(l)ΔH=-346kJ/mol;(2)1g氫氣物質的量,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時放出142.9kJ的熱量,則1mol氫氣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時放出285.8kJ的熱量,則氫氣燃燒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H2(g)+O2(g)=H2O(l)ΔH=-285.8kJ/mol,,E(H﹣H)=436kJ/mol,E(O=O)=498kJ/mol,則E(H﹣O)=485.4kJ/mol,故答案為:H2(g)+O2(g)=H2O(l)ΔH=-285.8kJ/mol;485.4kJ/mol;(3)①+②-③可得:C(s)+2CuO(s)=Cu2O(s)+CO(g)△H=+34.5kJ·mol-1;C由0價升高到+2價轉移2個電子,若反應過程中轉移0.4mole-,則有0.2molC參與反應,故吸收熱量為。故答案為:C(s)+2CuO(s)=Cu2O(s)+CO(g)△H=+34.5kJ·mol-1;6.9。15.N2H4(l)+2H2O2(l)=N2(g)+4H2O(g)△H=-641.75kJ/mol408.875產物不會造成環境污染【詳解】(1)①1molN2(g)與適量O2(g)起反應,生成2molNO2(g),吸收68kJ熱量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2(g)+2O2(g)=2NO2(g)△H=+68kJ/mol,故答案為N2(g)+2O2(g)=2NO2(g)△H=+68kJ/mol;②4gCO在氧氣中燃燒生成CO2,放出9.6kJ熱量,28g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放出熱量=×9.6kJ=67.2kJ,則CO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O(g)+O2(g)=CO2(g)△H=-67.2kJ/mol;(2)火箭推進器中盛有強還原劑液態肼(N2H4)和強氧化劑液態雙氧水。當把0.4mol液態肼和0.8molH2O2混合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蒸氣,放出256.7kJ的熱量(相當于25℃、101kPa下測得的熱量)。①0.4mol液態肼放出256.7kJ的熱量,則1mol液態肼放出的熱量為256.7kJ×==641.75kJ,所以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2H4(l)+2H2O2(l)=N2(g)+4H2O(g)△H=-641.75kJ/mol;②①N2H4(l)+2H2O2(l)═N2(g)+4H2O(g)△H=-641.75kJ/mol;②H2O(l)=H2O(g)△H=+44kJ/mol;依據蓋斯定律①-②×4得到N2H4(l)+2H2O2(l)═N2(g)+4H2O(l)△H=-817.75kJ/mol,則16g液態肼即=0.5mol與液態雙氧水反應生成液態水時放出的熱量817.75kJ/mol×0.5mol=408.875kJ;③此反應用于火箭推進,除釋放大量熱和快速產生大量氣體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優點是產物為氮氣和水,是空氣成分,對環境無危害,不會造成環境污染。16.NaOHNaCl中和反應放熱,隨著反應的進行,放出熱量增加,溶液溫度逐漸升高,加入10毫升稀鹽酸時恰好完全反應,溶液溫度最高。繼續加入鹽酸后,溶液被稀釋冷卻,溫度逐漸下降。1.6g【詳解】(1)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稀鹽酸,兩者發生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當加入4mL時,根據圖象反應溫度沒有達到最高,說明NaOH有剩余,則燒杯中溶液的溶質為NaOH和NaCl。(2)中和反應放熱,隨著反應的進行,放出熱量增加,溶液溫度逐漸升高,加入10毫升稀鹽酸時恰好完全反應,溶液溫度最高。繼續加入鹽酸后,溶液被稀釋冷卻,溫度逐漸下降,所以溫度先升高后降低。(3)10mL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NaOH溶液(密度1.10g/mL)的物質的量為=0.0275mol,根據鈉守恒,生成的NaCl的物質的量也為0.0275mol,所以NaCl的質量為0.0275mol×58.5g/mol=1.6g。17.放熱A吸熱BAA放熱Cl2【分析】I、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為放熱反應,反之為吸熱反應;III、鍵能越大,反應時釋放的能量越多,物質本身具有的能量越低,則越穩定;舊鍵斷裂吸收的總能量小于新鍵形成釋放的總能量為放熱反應,反之為吸熱反應;【詳解】I.若E1>E2,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為圖象A,反應放熱;答案為:放熱;A;II.若E1<E2,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為圖象B,反應吸熱,答案為:吸熱;BIII.(1)鍵能越大,反應時釋放的能量越多,物質本身具有的能量越低,則越穩定,根據表中數據,答案為A;(2)鍵能越大,反應時釋放的能量越多,則越穩定,答案為A;(3)X2+H2===2HX(X代表Cl、Br、I),以氯氣為例,舊鍵斷裂吸收的總能量=243+436=679;新鍵形成釋放的總能量=432×2=864,反應為放熱反應,答案為:放熱;(4)相同條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別與氫氣反應,當消耗等物質的量的氫氣時,釋放的熱量分別為:185、103、9,答案為:Cl2;18.52N2H4(l)+N2O4(l)=3N2(g)+4H2O(g)ΔH=-1048.9kJ·mol-1N2H4(l)+O2(g)=N2(g)+2H2O(l)ΔH=-622.2kJ·mol-1N2H4+4OH--4e-=4H2O+N2↑【詳解】(1)氮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數為7,K層電子數為2,L層電子數5,故答案為5;(2)分析題給方程式,可知由2×②-①得到要求的熱化學方程式,故ΔH=2ΔH2-ΔH1=[(-534.2)×2(-19.5)]kJ·mol-1=-1048.9kJ·mol-1;所以肼和N2O4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N2H4(l)+N2O4(l)=3N2(g)+4H2O(g)ΔH=-1048.9kJ·mol-1,故答案2N2H4(l)+N2O4(l)=3N2(g)+4H2O(g)ΔH=-1048.9kJ·mol-1;(3)由②和H2O(l)=H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行人直線井施工方案
- 項目管理中的團隊溝通與協作考題及答案
- 證券法律法規方面的試題及答案
- 種子種苗儲存條件對壽命的影響考核試卷
- 礦石加工中的化學工藝人才培養考核試卷
- 財務會計倫理與責任分擔研究試題及答案
- 2023年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職業規劃與銀行從業試題及答案
- 時間與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師資格考題知識提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垂直管理系事業單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DB32-T 4281-2022 江蘇省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專業人員配備標準
- 自卸車整車裝配檢驗規范-ok
- 酒店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精選5篇)
- 集成電路芯片封裝技術第2章ppt課件
- 技能操作鑒定要素細目表(電工技師)
- 武廣客運專線隧道防排水技術的突破QC成果
- 部編版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三單元《百年追夢復興中華》教材分析單元分析
- 電子產品設計生產工藝流程
- 初級培訓機器人的機械系統
- 制造工廠品質宣傳海報標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