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環境污染生物監測1、了解水環境污染生物監測方法2、掌握細菌學檢測方法3、了解空氣污染監測方法4、掌握生物樣品的采集、制備、預處置和測定5、了解生物污染監測的意義和主要方法6、了解生態監測的方法建議學時數:6學時定義:當空氣,水體,土壤等環境要素遭到污染后,生物在吸收營養的同時,也吸收了污染物,并在體內遷移,積累,從而蒙受污染。遭到污染的生物,在生態,生理和生化目的,污染物在體內的行為等方面會發生變化,出現不同的病癥或反響,利用這些變化來反響和度量環境污染程度的方法稱為生物監測法生態〔群落,個體生態〕監測;生物測試〔毒性測定,致突變測定等〕;生物的生理,生化目的測定;生物體內污染物殘留量的測定等。生物監測生物監測的義務對環境中各種生物目的進展定期或暫時的監測,了解污染物對生物的危害和影響,從而斷定環境污染的類型和程度經過對自然環境和污染環境長期積累的監測資料和趨勢分析,為政府制定法規,環境質量規范,環境質量控制對策和環境管理提供可靠根據積極展開生物監測技術研討,促進生物監測技術開展。常用生物監測手段水污染的生物監測手段:①利用指示生物進展環境監測;②利用水生生物群落構造變化監測水污染;③水污染的生物測試,經過生物生理機能變化來測試水質污染情況大氣污染的生物監測手段:①利用指示植物監測大氣污染;②測定植物污染物的含量,估測大氣污染情況;③觀測植物的生理生化反響,對大氣污染的長期效應做出判別土壤較少第一節水環境污染生物監測一、水環境污染生物監測的目的、樣品采集和監測工程一、目的:了解污染對水生生物的危害情況,判別和測定水體污染的類型和程度,為制定控制污染措施,使水環境生態系統堅持平衡提供根據二、樣品采集:盡能夠與化學監測斷面一致,采樣點數使視詳細情況而定三、監測工程:見表6-1〔P292〕表6-1河、湖、庫淡水生物監測工程及頻率二、生物群落監測方法未受污染的環境水體中生活著多種多樣的水生生物,這是長期自然開展的結果,也是生態系統堅持相對平衡的標志。當水體遭到污染后,水生生物的群落構造和個體數量就會發生變化,使自然生態平衡系統被破壞,最終結果是敏感生物消亡,抗性生物旺盛生長,群落構造單一,這是生物群落監測法的實際根據。一、水污染指示生物生物群落中生活著各種水生生物,如浮游生物、著生生物、底棲動物、魚類和細菌等。由于它們的群落構造、種類和數量的變化能反映水質情況,故稱之為指示生物。水污染指示生物是指能對水體中污染物產生各種定性、定量反響的生物,如浮游生物、著生生物、底棲動物、魚類和微生物等浮游生物是指懸浮在水體中的生物,可分為浮游動物和浮游植物兩大類,它們多數個體小,游泳才干弱或完全沒有游泳才干,過著隨波逐流的生活著生生物〔即周叢生物〕是指附著于長期浸沒水中的各種基質〔植物、動物、石頭、人工〕外表上的有機體群落底棲動物是棲息在水體底部淤泥內、石塊或礫石外表及其間隙中,以及附著在水生植物之間的肉眼可見的水生無脊椎動物,其體長超越2mm,亦稱底棲大型無脊椎動物在清潔的河流、湖泊、池塘中,有機質含量少,微生物也很少,但遭到有機物污染后,微生物數量大量添加,所以水體中含微生物的多少可以反映水體被有機物污染的程度〔二〕生物指數監測法定義:根據不利環境要素〔如各種污染〕對生物群落構造的影響,用數學方式表現群落構造來指示環境質量情況1、貝克生物指數貝克生物指數〔BI〕=2A+B2、貝克-津田生物指數3、生物群落中的種類多樣性是群落生態組織程度的生物學特征,且反響群落功能的組織特性種類多樣性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群落中的種類數,另一種是群落中各種類個體數的分布。4、硅藻生物指數用作計算生物指數的生物除底棲大型無脊椎動物外,也有用浮游藻類的,如硅藻指數:2A+B-2C硅藻指數=X100A+B-C不耐污染藻類的種類數廣譜性藻類的種類數僅在污染水域才出現的藻類種類數〔三〕污水生物系統法方法將受有機物污染的河流按其污染程度和自凈過程劃分為幾個相互延續的污染帶,每一帶生存著各自獨特的生物(指示生物)
根據河流的污染程度,通常將其劃分為四個污染帶,即多污帶,α-中污帶、β-中污帶和寡污帶。各污染帶水體內存在著特有的生物種群見表6-2〔P295-296〕表6-2污水系統生物學、化學特征多污帶〔polysaprobiczone)α-中污帶(α-mesosaprobiczone)β-中污帶(β-mesosaprobiczone)寡污帶(oligosaprobiczone〕〔四〕PFU微型生物群落監測法〔PFU法〕1、方法原理2、測定要點3、結果表示〔參數〕方法原理微型生物群落是指水生態系統中在顯微鏡下才干看到的微小生物,包括細菌、真菌、藻類、原生動物和小型后生動物等。它們彼此間有復雜的相互作用,在一定的生境中構成特定的群落,其群落構造特征與高等生物群落類似。當水環境遭到污染后,群落的平衡被破壞,種數減少,多樣性指數下降,隨之構造、功能參數發生變化PFU法是以聚氨酯泡沫塑料塊〔PFU〕作為人工基質沉入水體中,經一定時間后,水體中大部分微型生物種類均可群集到PFU內,到達種數平衡,經過察看和測定該群落構造與功能的各種參數來評價水質情況三、生物測試法一、水生生物毒性實驗
利用生物遭到污染物質危害或毒害后所產生的反響或生理機能的變化,來評價水體污染情況,確定毒物平安濃度的方法稱為生物測試法進展水生生物毒性實驗可用魚類、藻類等,其中以魚類毒性實驗運用較廣泛。魚類對水環境的變化反響非常靈敏,當水體中的污染物到達一定濃度或強度時就會引起一系列的中毒反響。根據實驗水所含毒物濃度的高低和暴露時間的長短,毒性實驗可分為急性實驗和慢性實驗毒性實驗方法可分為靜水式實驗和流水式實驗兩大類前者是把受試生物放于不流動的實驗溶液中,測定污染物的濃度與生物中毒反響之間的關系,從而確定污染物的毒性;后者把受試生物放于延續或間歇流動的實驗溶液中,測定污染物濃度與生物反響之間的關系。實驗特點靜水式生物實驗:適用于試液毒物成分穩定,耗氧量低的污水或毒物流水式生物實驗:適用于慢性毒性實驗,可以保證試液濃度,防止實驗生物代謝產物的蓄積,保證試液有較高的溶解氧急性毒性實驗:在24~96h內即能顯示被測物對實驗生物的致死或其他有害效應的測試慢性毒性實驗:測定低濃度毒物對實驗生物全活動周期的影響實驗。常以存活,生長,產卵和孵化率等為目的術語致死濃度〔LethalConcentration,簡稱LC〕:是足以使受試生物死亡的毒物濃度半致死濃度〔MedianlethalConcentration簡稱LC50):呵斥50%的受試生物在一定察看期內死亡的濃度半數存活率或半數忍受限〔MediantoleranceLimit,簡稱TLM):指在一定時期內使受試生物50%存活的毒物濃度。毒物最大允許濃度〔Maximumallowabletoxicantconcentration,簡稱MATC):指在接受排放的天然水體中可溶許存在而不對消費力或其他用途有不良影響的濃度MATC也是在慢性實驗中,毒物對受試生物無影響的最高濃度和有影響的最低濃度之間的閾濃度在慢性毒性實驗中,常用受試魚消費指數來測定毒物最大允許濃度,所謂魚消費指數,是魚正常生長和繁衍后代的指數運用系數〔Applicationfactor,簡稱AF〕:根據急性毒性實驗求的LC50或TLM推算毒物對魚類平安濃度的一種常數K(運用系數〕=毒物最大允許濃度/96小時LC50〔二〕發光細菌法〔三〕其它方法
消費力測定:葉綠素含量、光協作用才干、固氮才干等;
致突變和致癌物質的檢測方法有:微核測定、艾姆斯〔Ames)實驗、染色體畸變實驗等。四、細菌學檢驗法
在實踐任務中,經常以檢驗細菌總數,特別是檢驗作為糞便污染的指示細菌,如總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糞鏈球菌、腸道病毒等,來間接判別水的衛生學質量1、水樣采集采集細菌學檢驗用水樣,必需嚴厲按照無菌操作要求進展;防止在運輸過程中被污染,并應迅速進展檢驗。普通從采樣到檢驗不宜超越2小時;在10℃以下冷藏保管不得超越6小時采集江、河、湖、庫等水樣,可將采樣瓶沉入水面下10—15cm處,瓶口朝水流上游方向,使水樣灌入瓶內。需求采集一定深度的水樣時,用采水器采集。采集自來水樣,首先用酒精燈灼燒水龍頭滅菌或用70%的酒精消毒,然后放水3分鐘,再采集約為采樣瓶容積的80%左右的水量。2、細菌總數的測定細菌總數是指1mL水樣在營養瓊脂培育基中,于37℃經24小時培育后,所生長的細菌菌落〔CFU〕的總數。它是判別飲用水、水源水、地表水等污染程度的標志3、總大腸菌群的測定總大腸菌群是指那些能在35℃、48小時之內使乳糖發酵產酸、產氣、需氧及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陰性的無芽孢桿菌,以每升水樣中所含有的大腸菌群的數目表示4、其它糞便污染指示細菌的測定糞大腸菌群、沙門氏菌、鏈球菌等生物監測法是經過生物〔動物、植物、微生物〕在環境中的分布,生長發育情況及生理生化目的和生態系統的變化來研討環境污染情況,測定污染物毒性。第二節空氣污染生物監測一、利用植物監測一、指示植物及其受害病癥1、指示植物2、受害病癥二、監測方法1、栽培指示植物監測法2、植物群落監測法3、其他監測法大氣污染對植物的影響對群落的影響〔敏感種消逝,抗性強的保管甚至開展〕對個體的影響〔生長減慢,發育受阻,失綠發黃和早衰等〕對組織器官的影響〔葉組織壞死,葉面出現傷斑〕對細胞和細胞器的影響〔細胞膜系統的順應性被破壞,引起水份和離子平衡失調〕對酶系統的影響〔影響生化反響,導致代謝破壞〕指示植物指遭到污染物的作用后能較敏感和快速地產生明顯反響的植物,可以選擇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及地衣、苔蘚等監測方法〔1〕、栽培指示植物監測法〔2〕、植物群落監測法〔3〕、其他監測法指示植物的作用能綜合反映大氣污染對生態系統的影響能較早的發現大氣污染能監測出不同的大氣污染能反映一個地域的污染歷史1、指示植物2、受害病癥SO2監測植物——矮牽牛〔二〕監測方法利用植物對大氣污染物的反響,監測有害氣體的成分和含量,到達了解大氣環境質量情況,稱之為大氣污染的生物監測栽培指示植物監測法植物群落監測法其他監測法1、栽培指示植物監測法:先將指示植物在沒有污染的環境中盆栽培植,待生長到適宜大小時,移至監測點,觀測它們受害病癥和程度。植物指示器如下圖
2、植物群落監測法:調查現場植物群落中各種植物受害病癥和程度,估測大氣污染情況。表6-5排放SO2的某些化工廠附近植物群落受害情況調查地衣和苔蘚法:經過調查樹干上的地衣和苔蘚的種類與數量,便可估計大氣污染程度。在工業城市,通常距市中心越近,地衣的種類越少,重污染區內普通僅有少數殼狀地衣分布,隨著污染程度的減輕,便出現枝狀地衣;在輕污染地域,葉狀地衣數量最多。3、其他監測法調查樹木的年輪:分析樹木的年輪,可以了解所在地域大氣污染的歷史。普通,污染嚴重或氣候條件惡劣年份樹木的年輪較窄,木質比重小還有消費力測定法、指示植物中污染物質含量測定法等二、利用動物監測在一個區域內,利用動物種群數量的變化,特別是對污染物敏打動物種群數量的變化,也可以監測該區域空氣污染情況。三、利用微生物監測空氣不是微生物生長繁衍的天然環境,故沒有固定的微生物種群,它主要經過土壤塵埃、水滴、人和動物體表的枯燥零落物、呼吸道的排泄物等方式帶入空氣中。一、生物對污染物的吸收及在體內分布第三節生物污染監測〔一〕污染物在植物體內的分布污染物被植物吸收后,在植物體內各部位的分布規律與吸收污染物的途徑、植物種類、污染物的性質等要素有關
從土壤和水體中吸收污染物的植物,普通分布規律和殘留量的順序是:
根>莖>葉>穗>殼>種子空氣污染物主要經過粘附、從葉片氣孔或莖部皮孔侵入方式進入植物體內粘附是指污染物粘附在植物外表的景象氣態污染物如氟化物,主要經過植物葉面上的氣孔進入葉肉組織,首先溶解在細胞壁的水分中,一部分被葉肉細胞吸收,大部分那么沿纖維管束組織運輸,在葉尖和葉緣中積累,使葉尖和葉緣組織壞死。植物經過根系從土壤或水體中吸收水溶態污染物,其吸收量與污染物的含量、土壤類型及植物種類等要素有關污染物進入植物體后,在各部位分布和蓄積情況與吸收污染物的途徑、植物種類、污染物的性質及其作用時間等要素有關。〔二〕動物對污染物的吸收及在體內的分布環境中的污染物普統統過呼吸道、消化道、皮膚等途徑進入動物體內。空氣中的氣態污染物、粉塵從鼻、咽、腔進入氣管,有的可到達肺部。水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質主要經過飲用水和食物攝入,經消化道被吸收。皮膚是維護肌體的有效屏障,但具有脂溶性的物質,如四乙基鉛、有機汞化合物、有機錫化合物等,可以經過皮膚吸收后進入動物肌體。動物吸收污染物質后,主要經過血液和淋巴系統傳輸到全身各組織發生危害。二、生物樣品的采集和制備一、植物樣品的采集和制備1、植物樣品的采集〔1〕調查:采樣的目的、污染情況、環境要素、植物特點、其他情況。采集的樣品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適時性〔2〕布點方法:梅花型、交叉間隔布點法〔3〕采樣方法:1、鮮樣的制備①洗滌:將樣品用清水、去離子水洗凈,晾干或拭干②切碎:將晾干的鮮樣切碎、混勻,稱取100g于電動高速組織搗碎機的搗碎杯中,加適量蒸餾水或去離子水,開動搗碎機搗碎1—2min,制成勻漿。對含水量大的樣品,如熟透的西紅柿等,搗碎時可以不加水③研磨:對于含纖維多或較硬的樣品,如禾木科植物的根、莖桿、葉子等,可用不銹鋼刀或剪刀切〔剪〕成小片或小塊,混勻后在研缽中加石英砂研磨。2、植物樣品的制備〔2〕干樣的制備①風干:將洗凈的植物鮮樣盡快放在枯燥通風處風干〔莖桿樣品可以劈開〕。假設遇到陰雨天或潮濕氣候,可放在40—60℃鼓風枯燥箱中烘干,以免發霉腐爛,并減少化學和生物變化②磨碎:將風干或烘干的樣品去除灰塵、雜物、用剪刀剪碎〔或先剪碎再烘干〕,再用磨碎機磨碎。谷類作物的種子樣品如稻谷等,應先脫殼再粉碎③過篩:將粉碎好的樣品過篩。普通要求經過1mm篩孔即可,有的分析工程要求經過0.25mm的篩孔。制備好的樣品儲存于磨口玻璃廣口瓶或聚乙烯廣口瓶中備用④保管:對于測定某些金屬含量的樣品,應留意防止受金屬器械和篩子等污染。因此,最好用瑪瑙研缽磨碎,尼龍篩過篩,聚乙烯瓶保管。3、分析結果表示方法植物樣品中污染物質的分析結果常以干重為根底表示〔mg/kg干重〕,以便比較各樣品某一成分含量的高低。含水量常用分量法測定,即稱取一定量新穎樣品或風干樣品,于100—105℃烘干至恒重,由其失重計算含水量。對含水量高的蔬菜、水果等,以鮮重表示計算結果為好。3.動物樣品的采集和制備動物的尿液、血液、唾液、胃液、乳液、糞便、毛發、指甲、骨骼和組織等均可作為檢驗樣品〔1〕尿液絕大部分毒物及其代謝產物主要由腎臟經膀胱、尿道隨尿液排出。尿液搜集方便,因此,尿檢在醫學臨床檢驗中運用較廣泛。尿液中的排泄物普通早晨濃度較高,可一次搜集,也可以搜集8h或24h的尿樣,測定結果為搜集時間內尿液中污染物的平均含量〔2〕血液血液中有害物質的濃度可反映近期接觸污染物質的程度,并與其吸收量呈正相關。以往從靜脈取血樣,手續較繁瑣,取樣量大。隨著分析技術的開展,減少了血樣用量,用耳垂、指血替代靜脈血,給實踐任務帶來了方便〔3〕毛發和指甲蓄積在毛發和指甲中的污染物質殘留時間較長,即使已脫離與污染物接觸或停頓攝入污染食物,血液和尿液中污染物含量已下降,而毛發或指甲中仍容易檢出。頭發中的汞、砷等含量較高,樣品容易采集和保管,故在醫學和環境分析中運用較廣泛。人發樣品普通采集2—5g,男性采集枕部發,女性原那么上采集短發。采樣后,用中性洗滌劑洗滌,去離子水沖洗,最后用乙醚或丙酮洗凈,室溫下充分晾干后保管和備用〔4〕組織和臟器〔5〕水產食品1、濕法分解
常用的消解試劑體系有:硝酸-高氯酸、硝酸-硫酸、硫酸-過氧化氫、硫酸-高錳酸鉀、硝酸-硫酸-五氧化二釩等。2、灰化法
不運用或者少運用化學試劑,并可處置較大稱量的樣品,有利于提高測定微量元素的準確度,但是由于灰化溫度普通為450-550攝氏度,不宜處置測定易揮發組分的樣品。此外,灰化所用的時間也較長。〔一〕消解和灰化三、生物樣品的預處置〔二〕提取、分別和濃縮1、提取方法振蕩浸取法:蔬菜、水果、糧食等樣品都可運用這種方法。將切碎的生物樣品置于容器中,參與適當的溶劑,放在振蕩器上振蕩浸取一定時間,濾出溶劑后,用新溶劑洗滌樣品濾殘或再浸取一次,合并浸取液,供分析或進展分別、富集用。組織搗碎提取法:取定量切碎的生物樣品,放入組織搗碎杯中,參與適當的提取劑,快速搗碎3-5min,過濾,濾渣反復提取一次,合并濾液備用。該方法提取效果較好,運用較多,特別是從動植物組織中提取有機污染物質比較方便。脂肪提取器提取:索格斯列特〔Soxhlet〕式脂肪提取器,簡稱索氏提取器或脂肪提取器,常用于提取生物、土壤樣品中的農藥、石油類、苯并〔a〕芘等有機污染物質。提取方法:將制備好的生物樣品放入濾紙筒中或用濾紙包緊,置于提取筒內;在蒸餾燒瓶中參與適當的溶劑,銜接好回流安裝,并在水浴上加熱,那么溶劑蒸氣經側管進入冷凝器,凝集的溶劑滴入提取筒,對樣品進展浸泡提取。當提取筒內溶劑液面超越虹吸管的頂部時,就自動流回蒸餾瓶內,如此反復進展。由于樣品總是與純溶劑接觸,所以提取效率高,且溶劑用量小,提取液中被提取物的濃度大,有利于下一步分析測定。該方法費時,常用作研討其他提取方法的對照比較方法。。直接球磨提取法:該方法用己烷作提取劑,直接將樣品在球磨機中粉碎和提取,可用于提取小麥等糧食中的有機氯及有機磷農藥。由于不用極性溶劑提取,可以防止以后費時的洗滌和液-液萃取操作,是一種快速提取方法。提取用的儀器是一個50mL的不銹鋼管,鋼管內放兩個小鋼球,放入1—5g樣品,加2—8g無水硫酸鈉,20mL已烷,將鋼管蓋緊,放在350r/min的搖轉機上,粉碎提取30min即可,回收率和重現性都比較好。2、分別方法液-液萃取法:是根據有機物組分在不同溶劑中分配系數的差別來實現分別的。蒸餾法:適用于測定蔬菜、水果等生物樣品中有機氯〔磷〕農藥殘留量。層析法:層析法分為柱層析法、薄層層析法、紙層析法等。其中,柱層析法在處置生物樣品中用的較多。方法的原理是將生物樣品的提取液經過裝有吸附劑的層析柱,那么提取物被吸附在吸附劑上,但由于不同物質與吸附劑之間的吸附力大小不同,當用適當的溶劑淋洗時,那么按一定的順序被淋洗出來,吸附力小的組分先流出,吸附力大的組分后流出,使它們彼此得以分別。磺化法和皂化法:磺化法是利用提取液中的脂肪、臘質等干擾物質能與濃硫酸發生磺化反響,生成極性很強的磺酸基化合物,并進入硫酸層。分別硫酸層后,洗去殘留在提取液中的硫酸,再經脫水,得到純化的提取液。該方法常用于有機氯農藥的凈化,對于易被酸分解或與之起反響的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農藥,那么不適用。皂化法是利用油脂等能與強堿發生皂化反響,生成脂肪酸鹽而將其分別的方法。例如,用石油醚提取糧食中的石油烴,同時也將油脂提取出來,如在提取液中參與氫氧化鉀-乙醇溶液,油脂與之反響生成脂肪酸鉀鹽進入水相,而石油烴仍留在石油醚中。氣提法和液上空間法:這兩種方法也常用于分別生物樣品提取液中的欲測組分或干擾組分。低溫冷凍法:基于不同物質在同一溶劑中的溶解度隨溫度不同而不同的原理進展彼此分別的。3.濃縮方法生物樣品的提取液經過分別凈化后,欲測污染物濃度能夠仍達不到分析方法的要求,這就需求進展濃縮。常用的濃縮方法有:蒸餾或減壓蒸餾法、K-D濃縮器濃縮法、蒸發法等。四、污染物的測定〔一〕常用的測定方法:光譜分析法、色譜分析法、電化學分析法、放射分析法、結合檢測技術等〔二〕測定實例:糧食中幾種有害金屬〔銅、鋅、鎘、鉛、鉻、汞〕及類金屬〔砷〕元素測定;植物中氟化物的測定;魚組織中有機汞和無機汞的測定;水果及蔬菜中有機磷農藥的測定。第四節
生態監測一、生態監測的概念1、生態監測定義生態監測是在地球的全部或部分范圍內察看和搜集生命支持才干的數據、并加以分析研討,以了解生態環境的現狀和變化。所謂生命支持才干數據,包括生物〔人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和非生物〔地球的根本屬性〕,它可以分為三種:生境〔Habitat〕、動物群〔Fauna〕、經濟的/社會的〔Economic/Social〕。所謂生境是指群落詳細生長的環境,它分為:永久屬性;半永久屬性和短暫或季節性屬性。2、生態監測的目的(1)了解所研討地域生態系統的現狀及其變化。(2)根據現狀及變化趨勢為評價已開發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方案開發工程能夠的影響提供科學根據。(3)提供地球資源情況及其可利用數量。二、生態監測的類型及內容根據生態監測的對象及其涉及的空間尺度,可分為宏觀生態監測和微觀生態監測..1、宏觀生態監測這類監測是對區域范圍內生態系統的組合方式、鑲嵌特征、動態變化和空間分布格局等及其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的變化進展察看和測定.2、微觀生態監測微觀生態監測是對某一特定生態系統或生態系統聚合體的構造和功能特征及其在人類活動影響下的變化進展監測.按照微觀生態監測內容,可分為:干擾性生態監測:指對人類特定消費活動干擾生態系統的情況進展監測,如砍伐森林所呵斥的森林生態系統構造和功能、水文過程和物質遷移規律的改動;草場過度放牧引起的草場退化,消費力降低;濕地的開發引起的生態改動;污染物排放對水生生態系統的影響等.污染性生態監測:主要指對農藥及重金屬等污染物在生態系統食物鏈中的傳送及富集進展監測.治理性生態監測:指對破壞的生態系統經人類治理后,生態平衡恢復過程中的監測,如對沙漠化土地治理過程的監測.三、生態監測方案1、制定及實施程序生態監測方案的制定和實施程序.2、我國優先監測的生態工程〔1〕、全球氣候變暖引起的生態系統或動植物區系位移;〔2〕、珍稀、瀕危動植物種的分布及其棲息地;〔3〕、水土流失面積及其時空分布和對環境影響;〔4〕、沙漠化面積及其時空分布和對環境影響;〔5〕、草場沙化退化面積及其時空分布和對環境影響;〔6〕、人類活動對陸地生態系統〔森林、草原、農田、荒漠等〕構造和功能的影響;〔7〕、水環境污染對水體生態系統〔湖泊、水庫、河流和海洋等〕構造和功能的影響;〔8〕、主要環境污染物〔農藥、化肥、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鹽城管道清淤合同協議
- 電路線路改造合同協議
- 電廠高硫煤采購合同協議
- 獨棟酒吧出售合同協議
- 生鮮水餃售賣合同協議
- 環衛人工勞務合同協議
- 電子門鎖維保合同協議
- 電梯主板買賣合同協議
- 生活驛站轉讓合同協議
- 電子寵物領養合同協議
- 河南省鄭州外國語2024年中考數學四模真題(含答案)
- 四川省內江市內江市第六中學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
- 抖音火花合同電子版獲取教程
- 2024年《關稅法》要點解讀
- 中考語文二輪專題復習:《記敘文復習之人物形象分析》課件
- 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云南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
- 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2023-2024學年下學期期中測試七年級歷史試卷
- 風機性能綜合測試系統的研究與開發的開題報告
- JJG 365-2008電化學氧測定儀
- 期中模擬測試卷(試卷)-2023-2024學年一年級下冊數學人教版
- 《隱形防護網應用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