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站SBR池污泥接種培養及馴化調試方案_第1頁
污水處理站SBR池污泥接種培養及馴化調試方案_第2頁
污水處理站SBR池污泥接種培養及馴化調試方案_第3頁
污水處理站SBR池污泥接種培養及馴化調試方案_第4頁
污水處理站SBR池污泥接種培養及馴化調試方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方案的去除,曝氣時間至少需2.5小時;本工藝處理的氨氮廢水根據反應器有效容積及污泥濃度(一般1—2g/1)計算a、配料:配料本應該在調節池中開展,但是目前調節營養源(甲醇、磷肥)(剛開始時一般要求其CODCr=600—800mg/1,PH=6—9,溫度:15--35℃),碳源由甲醇提供,氮源由調節池提供,磷源由磷酸二氫鉀提供。由于開始培養、馴化時候需要較多低濃度的污水(氨氮小于20mg/1,COD小于200mg/1),才能有進有出,而調節池超標嚴重,因此需要引進其它濃度較低的水開展培養,以保證培養時候及時換水。b、進料運行:料配好后即可直接在SBR反應器中曝氣,池需要進低濃度水150m3,然開始連續曝氣約1—3天(注意觀察污泥性狀,以接種污泥恢復活性為準)。c、排水:當污泥恢復活性,結束曝氣,靜沉2.5小時。放出上清液,約150m3。d、重復上述a、b、c步驟。換料間隙為1天1次或2e、當污泥活性明顯增強,沉降性能良好,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菌膠團和纖毛類原生動物,如種蟲、等枝蟲、蓋纖蟲等,SV=10---30%時,說明污泥已經成熟,培養期基本完f、注意事項:在曝氣過程中,每天至少測1次溶解氧、4mg/1PH=6---9SV=15---30%。上述過程大致需要20天。g、當污泥SV=20%后,進入馴化階段,大約需時20—30在保障來水水質穩定即,NH3-N≤200mg/L,COD≤800mg/L的情況下,采用逐步增加進水水量的方法。每7天增加一級進水量,每一級進水量采用時間控制的方法實施,池進水時間由目前的每周期進水1小時提高到每周期進水2c)第三周,水量控制在150m3/h,進水時間控制在d)第四周,水量控制在150m3/h,進水時間控制在a)嚴格監控2#調節池的COD以及氨氮濃度,保證2#調b)根據2#調節池的TP濃度,適當的增加污泥的營養配A、配料:CODCr控制在200~250mg/L,NH3-N控制在B、強制馴化完成后,結束曝氣,靜沉。根據固液分離情況決定靜沉時間(一般為1小時)。C、排出上清液約150m3。取上清液100ml放入錐形瓶中,D、進料運行:將調節池水參加SBR反應器,進料量為先按6個小時為一周期開展運行。進料75分鐘后開始曝氣,連續曝氣3小時,攪拌1小時,沉淀1小時,港水1小時。4mg/1PH=6---9SV=10---30%,水溫:15--35℃。E、按以上A、B、C、D四步驟重復操作7天。注意觀察污泥性狀及生長情況和出水去除率等,有條件時用顯微鏡觀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生長狀況,并及時監測排水水質指標可根據第一階段調試情況調整運行周期,也可按上階段周期運行,這主要根據處理后水質情況及污泥性能而定。當第一階段穩定后,進水量又以前的75分鐘增加到90分鐘。在此階段要注意污泥性狀,看污泥有無增加,出水是否有較高去除率,如果去除率不高,則需要及時調整運行周期或者降低負荷,直至進水90分鐘能獲得較好的處理效果與第二階段操作一樣,進水量需要提高到105分鐘。與第三階段操作一樣,進水量需要提高到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