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診治原則_第1頁
宮頸癌診治原則_第2頁
宮頸癌診治原則_第3頁
宮頸癌診治原則_第4頁
宮頸癌診治原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宮頸癌診治原則宮頸癌的概況:宮頸癌是女性第4位常見的惡性腫瘤。2012年,全球全年發生宮頸癌528000例,年死亡數為266000例。85%宮頸癌發生于發展中國家,并且在這些國家宮頸癌居癌癥死因的首位。

2014年美國大約有12360例新發的宮頸癌病例,4020例死亡。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

Network,NCCN):《2015年NCCN宮頸癌臨床實踐指南》,該指南的診治建議適用于鱗狀細胞癌、腺癌和腺鱗癌,其他類型的宮頸癌不在本指南的范圍。一.

新版本的主要更新:新增拓撲替康、紫杉醇、貝伐單抗為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的一線化療方案。新增中危因素(即腫瘤較大、侵犯宮頸間質、淋巴脈管間隙陽性)患者術后加用盆腔外照射放療的適應證。間質浸潤分淺、中、深1/3,腫瘤大小根據觸診實際直徑區分。一.

新版本的主要更新:(3)對不保留生育功能ⅠA1期錐切切緣陽性的處理更加明確,需區分切緣的病理性質:切緣陽性為宮頸上皮內瘤變(CIN)者建議行筋膜外全子宮切除術。切緣為癌者建議直接行改良廣泛性子宮切除+盆腔淋巴結切除術。也可再次錐切確定浸潤深度,然后選擇進一步處理。一.

新版本的主要更新:(4)手術類型原來采用Piver分型,現采用QM分型:簡單-筋膜外子宮切除術(Ⅰ型)修改為A型,改良廣泛性子宮切除術(Ⅱ型)修改為B型,廣泛性子宮切除術(Ⅲ型)修改為C型。宮頸癌QM分型手術切除范圍子宮切除術類型適應證目的子宮體卵巢宮頸陰道切緣單純子宮切除(A型)ⅠA1期治療微小浸潤切除選擇性切除切除不切除改良廣泛子宮切除術(B型)ⅠA1

伴脈管浸潤和ⅠA2期治療小病灶切除選擇性切除切除切除1~2cm保留神經的廣泛性子宮切除術(C型)Ⅰ

B1~2期和選擇性ⅡA期治療大病灶切除選擇性切除切除切除陰道上1/4~1/3宮頸癌QM分型手術切除范圍子宮切除術類型輸尿管主韌帶宮骶韌帶膀胱直腸手術途徑單純子宮切除(A型)不涉及貼近子宮及宮頸旁切斷宮頸旁切斷分離至宮頸外口未涉及開腹或腹腔鏡改良廣泛子宮切除術(B型)通過闊韌帶打隧道輸尿管進入闊韌帶處切斷部分切除分離至陰道上段分離至宮頸下開腹或腹腔鏡或機器人腹腔鏡保留神經的廣泛性子宮切除術(C型)通過闊韌帶打隧道骨盆壁處切斷緊貼骶骨切斷分離至陰道中段分離至陰道中段下開腹或腹腔鏡或機器人腹腔鏡二.分期:仍采用FIGO

2009臨床分期。淋巴脈管間隙侵犯(LVSI)并不改變FIGO的分期。MRI、CT或聯合PET-CT有助于制定治療計劃,但不改變原來的分期。手術分期尚未引入分期中。臨床檢查包括病史、體檢、宮頸活檢或錐切、全血細胞計數(包括血小板)和肝腎功能。懷疑膀胱或直腸侵犯時應用膀胱鏡或直腸鏡。二.

分期:Ⅰ期:宮頸腫瘤僅限于子宮(無論有無擴散至宮體)ⅠA期:鏡下診斷的浸潤性宮頸癌。腫瘤浸潤深度<

5.0mm,

水平浸潤<7.0mm。脈管浸潤、淋巴結狀態不影響分期ⅠA1:浸潤深度<3mm,寬度<7mmⅠA2:浸潤深度3-5mm,寬度<7mm二.

分期:ⅠB期:腫瘤肉眼可見,或鏡下診斷時腫瘤范圍超ⅠA2ⅠB1:腫瘤直徑≤4.0cmⅠB2:腫瘤直徑>4.0cm二.

分期:Ⅱ期:腫瘤超過宮頸,但未侵犯骨盆壁或陰道下

1/3ⅡA期:腫瘤未侵犯宮旁組織ⅡA1期:腫瘤直徑≤4.0cmⅡA2期:腫瘤直徑>4.0cmⅡB期:腫瘤侵犯宮旁組織二.

分期:Ⅲ

期:腫瘤達到骨盆壁或/和陰道下1/3,或引起腎積水或腎臟無功能ⅢA期:腫瘤侵犯陰道下1/3,但未侵犯骨盆壁ⅢB期:腫瘤侵犯骨盆壁,或引起腎積水或腎臟無功能二.

分期:ⅣA期:腫瘤侵犯膀胱或直腸粘膜,和/或超出真骨盆范圍(出現泡狀水腫不是Ⅳ期的依據)ⅣB期:腫瘤發生遠處轉移三.

宮頸癌手術分期及評估原則宮頸癌的治療根據分期按照指南進行分級治療。3.1

微小浸潤癌即ⅠA1

期:無淋巴脈管間隙浸潤者(卵巢轉移率小于1%):保留生育功能者—錐切(切緣需陰性)不保留生育功能者—單純子宮切除A型3.1

微小浸潤癌即ⅠA1

期-錐切:目的是切除宮頸及頸管。冷刀錐切的整塊組織更有利于對錐切邊緣狀態進行病理評估。如果選擇環形電切術(LEEP),應盡量保持標本的完整性,小心操作以減少電器械對組織邊緣的影響。3.1

微小浸潤癌即ⅠA1

期-錐切:錐切的形狀和深度需與病灶大小、形狀和瘤變部位相適應。對于宮頸管的可疑浸潤性腺癌與原位腺癌,錐形活檢應設計成一個窄長錐形,延伸至宮頸內口以避免漏診宮頸管病變3.1 微小浸潤癌即ⅠA1

期-錐切:錐切術的適應證有診斷性錐切和治療性錐切:診斷性錐切的目的是指導進一步治療治療性錐切是治療小的腫瘤,切緣必須沒有腫瘤組織。3.1

微小浸潤癌即ⅠA1

期:淋巴脈管間隙浸潤者,錐切加腹腔鏡下盆腔前哨淋巴結(SLN)顯影和淋巴切除是合理的策略。①無生育要求者行次廣泛子宮切除+盆腔淋巴結切除術(淋巴結切除術的證據等級為2B)②有生育要求者行宮頸廣泛切除術+盆腔淋巴結切除術3.2

ⅠA2、ⅠB1、ⅡA1期-不保留生育廣泛性子宮切除術加雙側盆腔淋巴結切除術(有或無前哨淋巴結定位)

是不保留生育功能患者首選的治療方法:部分主韌帶、宮骶韌帶和陰道上段(ⅠA2期1~2cm,ⅠB1或ⅡA1期切除陰道的1/4或1/3);切除盆腔淋巴結,必要時切除腹主動脈旁淋巴結。經腹手術或腹腔鏡或機器人輔助腹腔鏡技術宮頸癌初始治療手術切除范圍子宮切除術類型適應證目的子宮體卵巢宮頸陰道切緣單純子宮切除(A型)ⅠA1期治療微小浸潤切除選擇性切除切除不切除改良廣泛子宮切除術(B型)ⅠA1

伴脈管浸潤和ⅠA2期治療小病灶切除選擇性切除切除切除1~2cm保留神經的廣泛性子宮切除術(C型)Ⅰ

B1~2期和選擇性ⅡA期治療大病灶切除選擇性切除切除切除陰道上1/4~1/3宮頸癌初始治療手術切除范圍子宮切除術類型輸尿管主韌帶宮骶韌帶膀胱直腸手術途徑單純子宮切除(A型)不涉及貼近子宮及宮頸旁切斷宮頸旁切斷分離至宮頸外口未涉及開腹或腹腔鏡改良廣泛子宮切除術(B型)通過闊韌帶打隧道輸尿管進入闊韌帶處切斷部分切除分離至陰道上段分離至宮頸下開腹或腹腔鏡或機器人腹腔鏡保留神經的廣泛性子宮切除術(C型)通過闊韌帶打隧道骨盆壁處切斷緊貼骶骨切斷分離至陰道中段分離至陰道中段下開腹或腹腔鏡或機器人腹腔鏡3.3ⅠA2、ⅠB1期-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經陰道廣泛性宮頸切除術加腹腔鏡下淋巴結切除(有或無前哨淋巴結定位):適用于經仔細篩選的ⅠA2期或ⅠB1期病灶直徑≤2cm需要保留生育功能患者宮頸、陰道上段及支持韌帶的切除范圍同B型廣泛性子宮切除術,但保留子宮體3.3ⅠA2、ⅠB1期-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經腹廣泛性宮頸切除術較經陰道手術能切除更多的宮旁組織。適用于病灶直徑2~4cm的ⅠB1期患者。手術方法類似C型廣泛性子宮切除術。宮頸癌宮頸切除手術切除范圍宮頸切除術類型適應證目的子宮體卵巢宮頸陰道切緣單純宮頸切除術HSIL和ⅠA1期治療微小浸潤并保留生切除選擇性切除切除不切除廣泛性宮頸切除術ⅠA2

期和ⅠB1育功能切除選擇性切除切除切除陰道1/4~1/3宮頸癌宮頸切除手術切除范圍宮頸切除術類型輸尿管主韌帶宮骶韌帶膀胱直腸手術途徑單純宮頸切除術不涉及宮頸旁切斷宮頸旁切斷分離至腹膜反折分離至腹膜反折經陰道廣泛性宮頸切除術通過闊韌帶打隧道緊貼骶骨切斷緊貼骶骨切斷分離至腹膜反折分離至膜反折上方經陰道或開腹或腔鏡或機器人腹腔鏡3.4

ⅡB期及以上的晚期病例通常不采用子宮切除術在美國,大多數晚期患者采用放化療在一些國家,部分ⅡB期病例可能首選廣泛性子宮切除術或新輔助化療后進行廣泛性子宮切除術。3.5 盆腔廓清術可能可以治愈放療后盆腔中心性復發或持續存在的病灶。術前需明確是否存在遠處轉移如果復發僅限于盆腔,可進行手術探查。未侵犯盆壁及淋巴結者可切除盆腔器官。根據腫瘤的位置采用前、后或全盆腔器官切除術3.5 盆腔廓清術若腫瘤邊緣有足夠的空間,可保留盆底肛提肌上和肛門括約肌很少用于初始治療,僅用于盆腔放療是禁忌或因其他疾病接受過盆腔放療或局部晚期宮頸癌不適合盆腔放療的患者。無遠處轉移的復發性宮頸癌手術治療術式子宮、輸卵管、卵巢陰道膀胱和輸尿管直腸肛門括約肌泌尿系統重建胃腸道重建肛提肌下盆腔廓清術類型前盆腔切除切除切除保留保留回腸、膀胱或持續性導尿不定后盆腔切除切除保留切除切除不定腸管近端人工肛門全盆腔切除切除切除切除切除回腸、膀胱或持續性導尿腸管近端人工肛門肛提肌上盆腔廓清術類型后盆腔切除切除保留切除保留,吻合可能不定腸管近端人工肛門全盆腔切除切除切除切除保留,吻合可能回腸、膀胱或持續性導尿腸管近端人工肛門無遠處轉移的復發性宮頸癌手術治療注:指征均為中心性復發、ⅣA期的初始治療;目的均為根治性治療;陰道重建方法均為分開厚的皮膚,以大網膜瓣移植,或肌皮瓣移植(腹直肌、股薄肌等),或無3.6 前哨淋巴結顯影在經選擇的Ⅰ期子宮頸癌患者手術治療中,前哨淋巴結顯影已經被廣泛應用,以減少淋巴結切除——是否常規使用該技術仍然存在爭議。盡管這一技術也被用于直徑達4cm的腫瘤,但腫瘤直徑<2cm時檢測率和顯影效果最好。3.6 前哨淋巴結顯影技術操作比較簡單,可直接在宮頸的3和9點或3、6、9、12點位置注射染料或放射性膠體锝-99(Tc99)。通過注射吲哚菁綠(ICG)者用熒光攝像頭顯影;注射锝-99者使用γ探測器探測;注射染料者直接肉眼觀察,從而在術中識別前哨淋巴結。前哨淋巴結通常位于髂外血管內側、側臍韌帶外側或閉孔窩的上部分。3.6 前哨淋巴結顯影顯像的關鍵技術是嚴格按照下面的前哨淋巴結檢測流程:切除所有顯影的淋巴結(這些淋巴結如HE染色無轉移,病理專家需采用更高級的檢測技術)→切除任何可疑淋巴結(不論有沒有顯影)→一側沒有顯影淋巴結時,切除該側髂內和髂外等高危淋巴結→腫瘤和宮旁組織整塊切除這些結果可為術后的輔助治療提供依據。四.

宮頸癌的放療原則4.1

外照射放療(external-beam

radiationtherapy,EBRT)

以CT為基礎的放療計劃輔以適形擋板是進行EBRT的標準方案判斷腫瘤有無浸潤周圍軟組織和宮旁組織時,MRI的效果最佳。如果患者未接受手術,PET

有助于判斷淋巴結有無轉移。4.1

外照射放療:如果有肉眼可見病灶,EBRT需要覆蓋整個病灶;包括宮旁組織和宮骶韌帶、骶前淋巴結及其他可能發生轉移的淋巴結,還要保證放療野覆蓋一定范圍正常陰道組織(至少在病灶外3cm)。如果手術未發現淋巴結轉移或影像學檢查未發現腫大淋巴結,放療野體積需要包括髂外淋巴結、髂內淋巴結和閉孔底部。如果發生淋巴結轉移的風險較大(如腫瘤體積較大、可疑或發現真骨盆下段有異常淋巴結),放療野還需要覆蓋髂總淋巴結區。4.1

外照射放療:如果發生髂總或腹主動脈旁淋巴結轉移,則需要進行延伸野放療,放療野需包括腹主動脈旁,上界達到腎血管水平(放療野可能需要進一步向頭側延伸,以包括受累淋巴結)。4.1

外照射放療:治療鏡下微小淋巴結轉移灶時,放療劑量約為45Gy(分割放療時,常規每天1.8~2.0Gy),如果存在大塊局限性病灶,則需要追加高度適形放療,劑量為10~15Gy。多數接受EBRT

的宮頸癌患者,在放療期間會接受同期含鉑方案化療(單藥使用順鉑或順鉑+5-Fu)。4.1

外照射放療:對于子宮已切除以及需要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放療的患者,調強放療和其他高度適形放療技術有助于減少腸管及其他重要器官接受的放療劑量。對于因局部淋巴結腫大而需要接受大劑量放療的患者,這些技術同樣有效。4.1

外照射放療:對于宮頸未切除且伴有中心性病變的患者,不應將調強放療等適形技術作為首選,仍應選擇近距離照射作為主要治療方式。準確界定靶區和正常組織、考慮患者接受放療時內臟器官的運動、軟組織的形變、定期進行物理質量控制是成功應用適形技術的重要保證。4.2

近距離放療:近距離放療是以放療為初始治療的患者治療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近距離放療常可通過腔內施源器完成。施源器由宮腔內管和陰道插植物保持器組成。近距離放療前使用MRI有助于檢測出殘余腫瘤幾何形狀。4.2

近距離放療:部分極早期患者(如ⅠA2期),單用近距離放療即可治愈。如果腫瘤形態較特殊,無法進行近距離放療,這時最好進行間質插植放療。子宮已切除的患者(尤其是陰道黏膜切緣陽性或近切緣的患者)可通過使用陰道圓筒完成EBRT增強放療。體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并非是一種可替代近距離放療的恰當方法。4.3

放療劑量:近距離放療時,最常用的劑量參數系統常對“A點”進行明確定義——都要以A點劑量系統為基礎也需要計算B點、膀胱點和直腸點接受的放射劑量。致力于通過“3D影像學技術”引導近距離放療。4.3

放療劑量:推薦使用的A點劑量系統是以低劑量率分割放療系統為基礎的,進行EBRT時,推薦的放療分割放療方案為每天1.8~2.0Gy。進行近距離放療時,A點接受的劑量是通過低劑量率放療給予的,假定劑量為40~70cGy/h。4.4

初治病例的根治性放療:根治性EBRT的總放療劑量多數為45Gy(40~50Gy)。聯合使用近距離放療時,原發宮頸病灶接受到的劑量將增加,增加的劑量為A

點30~40Gy(通過LDR等劑量技術),這時A點接受的總劑量(指南推薦)可達到80Gy(宮頸病灶體積較小)或≥85Gy(宮頸病灶體積巨大)。對于明顯增大且未切除的淋巴結,需要使用高度適形EBRT追加放療,額外給予10~15Gy。4.5

子宮切除術后的輔助放療:放療野至少需要包括以下位置:陰道殘端上3~4cm、宮旁組織和鄰近淋巴結基底部(如髂外淋巴結和髂內淋巴結)。如果發現淋巴結轉移,放療野的上界則需要外延。推薦進行標準分割放療,劑量為45~50Gy。如果發現明顯增大的淋巴結,需要通過高度適形EBRT(縮小放療體積)追加放療劑量10~15Gy。4.6

術中放療:IORT是指在開腹手術時,對存在風險的瘤床區域或無法切除的孤立性殘留病灶進行單次、靶向、大劑量放療。尤其適合放療后復發。進行IORT時,可直接將正常組織(如腸管和其他器官)從放療危險區中排開。5

宮頸癌的化療原則:宮頸癌的全身化療適用于轉移病例及復發病例、不適合放療或手術者。5.1

一線聯合化療聯合化療如順鉑、紫杉醇、貝伐單抗(1類),順鉑、紫杉醇(1類),順鉑、拓撲替康(2A類),已廣泛用于臨床研究:GOG

169進行了順鉑、紫杉醇和順鉑相比較,前者優于順鉑單藥。GOG

179針對順鉑、拓撲替康與順鉑單藥比較,拓撲替康組合方案被證明優于順鉑單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經批準順鉑、拓撲替康用于晚期宮頸癌。5.1

一線聯合化療:GOG

204對4種順鉑雙藥方案(順鉑+紫醇,順鉑+拓樸替康,順鉑+吉西他濱,順鉑+長春瑞濱)進行了比較認為:順鉑、紫杉醇優于其他方案,而且血小板減少癥和貧血癥發生率更低。順鉑、紫杉醇或卡鉑、紫杉醇治療方案因毒性較低更易于管理。5.1

一線聯合化療:GOG

240研究了含貝伐單抗的聯合化療方案(順鉑、紫杉醇、貝伐單抗或拓樸替康、紫杉醇、貝伐單抗)。接受貝伐單抗的患者總生存期改善(17.0個月vs.13.3月,P=0.004)。而拓樸替康、紫杉醇(2A類)未顯示出優于順鉑、紫杉醇。貝伐單抗導致了更高的毒性(例如,高血壓,血栓栓

塞事件和胃腸瘺),但不具有統計學意義。5.1

一線聯合化療:FDA最近批準貝伐單抗與紫杉醇和順鉑或拓撲替康合用治療持續性、復發性或轉移性子宮頸癌。卡鉑+紫杉醇(2A類)較順鉑+紫杉醇用于轉移或復發性宮頸癌療效相當而且提高耐受性,便于毒性反應的管理。毒性低的卡鉑為基礎的方案似乎是一個同樣有效的、替代順鉑為基礎用于治療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的方案。5.2

單藥:順鉑是最有效的化療單藥,被推薦作為一線單藥化療治療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患者。對于無法接受手術或者放射治療的復發患者,單藥順鉑、卡鉑或紫杉醇姑息化療都是合理的治療方法。5.2

單藥:已被證實有效或能延長無進展生存期(PFS)可用于二線治療的藥物包括:貝伐單抗、多西他賽、氟尿嘧啶(5-FU)、吉西他濱、異環磷酰胺、伊立替康、絲裂霉素、拓樸替康、培美曲塞(3級證據)和長春瑞濱(3級證據)。其他藥物如疫苗及靶向治療療效尚不確切。6

.各期宮頸癌的初始治療方法6.1

ⅠA1

期無淋巴脈管間隙浸潤建議錐切。保留生育功能者如錐切切緣陰性(標本最好整塊切除,病灶邊緣距離切緣>3mm)—術后隨訪觀察。如切緣陽性—再次錐切或行廣泛性宮頸切除術。不保留生育功能者切緣陰性并有手術者禁忌證,可觀察隨訪。切緣陰性無手術禁忌證者建議行筋膜外子宮切除術。6.1

ⅠA1

期無淋巴脈管間隙浸潤-錐切:切緣陽性為CIN者—行筋膜外全子宮切除術切緣為癌者—建議行改良廣泛性子宮切除+盆腔淋巴結切除術(證據等級為2B)可考慮行前哨淋巴結顯影(證據等級為2B)。也可考慮重復錐切以明確浸潤深度。6.2

ⅠA1

期伴淋巴脈管間隙浸潤和ⅠA2

期:保留生育功能者推薦:廣泛性宮頸切除術+盆腔淋巴結切除±主動脈旁淋巴結取樣(證據等級為2B)。可考慮行前哨淋巴結顯影(證據等級為2B)。也可以行錐切+盆腔淋巴結切除±主動脈旁淋巴結取樣(證據等級為2B)。可考慮行前哨淋巴結顯影(證據等級為2B)。保留生育功能者:切緣陰性者(標本最好整塊切除,病灶邊緣距離切緣>3mm),術后隨訪觀察。切緣陽性者,再次錐切或行廣泛性宮頸切除術。術后患者如有持續性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或持續性不正常陰道細胞學涂片,或者要求手術切除子宮者,在完成生育之后可考慮切除子宮和陰道上段。不保留生育功能者:可選擇:改良廣泛性子宮切除+盆腔淋巴結切除術±主動脈旁淋巴結取樣(證據等級為2B)。可考慮行前哨淋巴結顯影(證據等級為2B)。盆腔放療+近距離放療(A

點劑量為70~80

Gy)。6.3

ⅠB1

和ⅡA1

期: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ⅠB1期鱗癌患者,推薦行廣泛性宮頸切除術+盆腔淋巴結切除±主動脈旁淋巴結取樣。可考慮行前哨淋巴結顯影(證據等級為2B)。原則上推薦選擇腫瘤直徑≤2cm者,并可選擇經陰道行廣泛性宮頸切除術。腫瘤直徑2~4cm者,應行經腹或經腹腔鏡、機器人輔助腹腔鏡的廣泛性宮頸切除術。宮頸小細胞神經內分泌癌及腺癌不適合保留生育功能。不保留生育功能者:廣泛性子宮切除+盆腔淋巴結切除±主動脈旁淋巴結取樣(1

級證據)。可考慮行前哨淋巴結顯影(證據等級為2B)。盆腔放療+陰道近距離放療(A

點總劑量80~85

Gy)±順鉑為基礎的同期化療。6.4

ⅠB2

和ⅡA2

期:盆腔放療+順鉑同期化療+陰道近距離放療,A點劑量≥85

Gy(1

級證據)。廣泛性子宮切除+盆腔淋巴結切除±主動脈旁淋巴結取樣(2B

級證據)。盆腔放療+順鉑同期化療+近距離放療,A

點劑量75~80

Gy,放療結束后行輔助性子宮切除術(3

級證據)。6.4

ⅠB2

和ⅡA2

期:以上3種推薦中,最合適的方案是同期放化療。第3種選擇同期放化療之后進行輔助性子宮切除術可減少盆腔復發、不改善總生存率,但卻增加并發癥—只適用于放療結束后仍有腫瘤殘留的患者。6.5

ⅡB、ⅢA、ⅢB、ⅣA

及部分ⅠB2

和ⅡA2

期:可選擇手術分期也可先進行CT、MRI、PET等影像學評估。若影像學未發現淋巴結轉移,可行盆腔放療+順鉑同期化療+陰道近距離放療;影像學發現腫大淋巴結可考慮穿刺活檢若盆腔淋巴結陽性且主動脈旁淋巴結陰性時:盆腔放療+陰道近距離放療+順鉑同期化療(1級證據)±主動脈旁淋巴結放療腹膜外或腹腔鏡淋巴結切除術當主動脈旁淋巴結陰性時,行盆腔放療+陰道近距離放療+順鉑同期化療(化療為1級證據);主動脈旁淋巴結陽性者,可行延伸野放療+陰道近距離放療+順鉑同期化療。盆腔淋巴結和主動脈旁淋巴結均陽性時:可考慮行腹膜后或腹腔鏡淋巴結切除術,術后延伸野放療+順鉑同期化療+陰道近距離放療。影像學檢查發現有遠處轉移者,若有臨床指征可在可疑處活檢證實轉移,然后進行全身治療±個體放化療。手術分期:手術分期是指先通過腹膜外或腹腔鏡下淋巴結切除術(均為2B

級證據),若淋巴結陰性,可采用盆腔放療+含順鉑同期化療+陰道近距離放療(化療為1級證據)。手術分期-若淋巴結陽性盆腔淋巴結陽性但主動脈旁淋巴結陰性者,可行盆腔放療+含順鉑同期化療+陰道近距離放療(1

級證據)。主動脈旁淋巴結陽性者,可先行影像學檢查:無其他遠處轉移時,行延伸野放療+含順鉑同期化療+陰道近距離放療。主動脈旁淋巴結陽性者:如果有遠處轉移,在可疑處活檢:活檢陰性時行延伸野放療+順鉑同期化療+陰道近距離放療,活檢陽性者行全身治療±個體放化療。6.6

術后輔助治療:沒有淋巴結轉移、宮旁浸潤及切緣陰性者,可以觀察或確定術后是否存在中危因素增加盆腔放療(1

級證據)±順鉑同期化療(化療為2B

級證據)。中危因素采用“Sedlis標準”——該標準是2015指南新增內容:明確了以往模糊不清的中危因素術后放療指征,對今后的臨床選擇有較大的指導意義。Sedlis標準(根治性術后淋巴結、切緣和宮旁陰性者輔助放療)淋巴脈管間隙浸潤間質浸潤腫瘤直徑(取決于臨床觸診)+深1/3任何大小+中1/3≥2cm+淺1/3≥5cm-中或深1/3≥4cm高危因素:淋巴結陽性、切緣陽性和宮旁浸潤被認為是“高危因素”。具備任何一個“高危因素”均推薦術后補充盆腔放療+順鉑同期化療(1級證據)±陰道近距離放療。陰道切緣陽性者,陰道近距離放療可以增加療效。主動脈旁淋巴結陽性者:可行胸部CT或PET:如無其他遠處轉移,行主動脈旁淋巴結放療+順鉑同期化療+盆腔放療±陰道近距離放療;如合并遠處轉移,可先在可疑處活檢,活檢陰性者行主動脈旁淋巴結放療+順鉑同期化療+盆腔放療±陰道近距離放療,活檢陽性者則采用全身治療±個體放化療前哨淋巴結檢測:早期宮頸癌患者進行前哨淋巴結檢測有助于減少盆腔淋巴切除術。但NCCN認為該技術作為常規尚未成熟,還需要進行大的前瞻性臨床研究。6.7

意外發現的宮頸癌的治療:對這些病例的處理包括病史、體格檢查、血常規(含血小板)和肝腎功能檢測。可選擇的影像學檢查包括胸片、CT和PET-CT,如有指征做MRI。對于ⅠB1期或更小的腫瘤,不需常規進行影像學檢查。6.7

意外發現的宮頸癌的治療:對于無淋巴脈管間隙浸潤的ⅠA1期患者,可隨訪監測。對于有淋巴脈管間隙浸潤的ⅠA1期或ⅠA2期或更高期別的腫瘤:如果切緣陽性、影像學檢查陰性,建議行盆腔放療+含順鉑同期化療±個體化近距離放療。6.7

意外發現的宮頸癌的治療:切緣和影像學檢查均陰性并無高危和中危因素者,可選擇:盆腔放療±含順鉑的同期化療+陰道近距離放療。宮旁廣泛切除、陰道上段切除+盆腔淋巴結切除±腹主動脈旁淋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