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2023-2024學年上學期七年級歷史期末練習題1(含答案)_第1頁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2023-2024學年上學期七年級歷史期末練習題1(含答案)_第2頁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2023-2024學年上學期七年級歷史期末練習題1(含答案)_第3頁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2023-2024學年上學期七年級歷史期末練習題1(含答案)_第4頁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2023-2024學年上學期七年級歷史期末練習題1(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2023-2024學年上學期七年級歷史期末練習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在北京人遺址發現了紫荊木炭、灰燼層、燒過的土塊、石塊、骨頭和樸樹籽等。這些灰燼和燒過的東西一堆一堆限定在一定地區。”這說明北京人()A.已經開始過定居生活 B.會種植粟C.會使用火和保存火種 D.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2.黃河與長江曾經孕育了中國早期的農業文明,半坡氏族與河姆渡氏族分別依靠這兩條河流最早種植了什么農作物()A.水稻和玉米 B.粟和玉米C.粟和水稻 D.水稻和馬鈴薯3.中華民族曾經被稱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對上述稱謂有重大貢獻的歷史人物是()A.炎帝與黃帝 B.炎帝與堯舜C.黃帝與堯舜 D.堯舜與夏禹4.中國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種比較民主的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制度叫“禪讓制”。在禪讓時代出現的一位部落聯盟首領,他終結了“禪讓制”,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這位著名的部落聯盟首領是誰?()A.炎帝 B.黃帝 C.嬴政 D.禹5.“小背簍,晃悠悠,笑聲中媽媽把我背下了吊腳樓……”(《小背簍》)歌曲中的“吊腳樓”起源于如圖中所示房屋建筑樣式,它是我國古代先民創制的哪一種房屋結構式樣?()A.半地穴式房屋 B.干欄式房屋 C.客家圍龍屋 D.土樓6.某同學搜索關鍵詞“三十稅一”、“提倡節儉”、“休養生息”。他想要查閱的歷史事件是()A.楚漢之爭 B.西漢建立 C.“文景之治” D.西漢滅亡7.初一(2)班的同學準備出一期主題為“古代科技成就”的黑板報,需要一些古代農業諺語的知識,他們可以查閱()A.《水經注》 B.《蘭亭序》 C.《天工開物》 D.《齊民要術》8.歷史文物是后人了解歷史的第一手資料。通過如圖所示文物,我們可以了解中國古代的什么文明()A.農業文明 B.青銅文明 C.商業文明 D.絲綢文明9.文字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文字的統一有利于文化的發展。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在全國統一推廣使用的文字是()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小篆10.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秦朝修建長城的目的是()A.炫耀秦始皇的豐功偉績 B.給后人留下重要的旅游資源C.抵御匈奴對北部邊境的侵擾 D.供秦朝統治者享樂11.同學們學習了七年級歷史后,對成語“退避三舍”“圍魏救趙”“紙上談兵”記憶猶新。你知道這些成語典故所對應的戰爭發生于什么時期?()A.炎黃時代 B.禪讓制時代 C.春秋戰國時期 D.秦漢時期12.林俊杰的歌曲《曹操》“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以下選項符合三國.鼎立局面形勢示意圖的是()A. B.C. D.13.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是()A.鐵制農具和牛耕的使用 B.金屬貨幣的使用C.分封制的瓦解 D.春秋諸侯爭霸14.“水旱從人,不知饑謹,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與之相關的水利工程是()A.鄭國渠 B.靈渠 C.都江堰 D.大運河15.秦末農民起義中,在巨鹿之戰中以少勝多大敗秦軍主力,火燒阿房宮,最后在楚漢之爭中失敗,在烏江自刎的人是()A.陳勝 B.吳廣 C.劉邦 D.項羽16.“王與馬,共天下”是哪個時期的政權特點?()A.西晉 B.魏 C.前秦 D.東晉17.舞蹈《千手觀音》曾獲得CCTV春節聯歡晚會節目評比一等獎和特別大獎。你是否知道“千手觀音”、“功德無量”的詞匯跟下列哪個信仰有關?()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蘭教18.掌握歷史發展的階段性特征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最主要的階段性特征是①繁榮開放②國家統一③政權分立④民族交融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9.西周為了鞏固統治,實行“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這種制度是()A.禪讓制 B.世襲制 C.分封制 D.郡縣制20.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紛爭,出現了一些大戰。以下哪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A.赤壁之戰 B.淝水之戰 C.巨鹿之戰 D.官渡之戰21.《史記》記述了()A.從西周到春秋的歷史 B.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C.從戰國到西漢時期的歷史 D.從秦始皇到漢武帝的歷史22.在中國歷史上,西晉之后出現了南北分治局面,北方出現了“十六國”和北朝的更替,南方出現了東晉和南朝的承接。其中的“宋齊梁陳”是指()A.“十六國”中的四國 B.北朝先后更替的四國C.東晉管轄下的四國 D.南朝先后更替的四國23.“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說的是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提出該觀點的人屬于哪一思想學派()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24.中國南北分治時期,東晉與前秦之間發生了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此次戰役的名稱是什么?()A.巨鹿之戰 B.官渡之戰 C,赤壁之戰 D.淝水之戰25.張騫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種傳到中原,豐富了中原入民的生活,下列屬于從西域傳入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①核桃②小麥③石榴④葡萄二、材料解析題(共50分)2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3分)材料一:商鞅,衛國人,姓公孫,名鞅。因在秦國有功封于商,史稱商鞅。他于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實行變法,變法涉及政治、經濟和軍事等領域。材料二:戰國時期,各國通過變法,封建制度逐步確立起來。地主階級統治代替了奴隸主貴族統治。商鞅變法100多年后,秦王滅六國實現國家統一。——《宋書》材料三:4世紀后期,鮮卑拓跋姓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統一北方,結束了十六國以來分裂割據局面。孝文帝拓跋宏上臺后,遷都洛陽;下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他選擇中原大姓(漢族貴族)女子作后宮,并分別為五個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為王妃,很多鮮卑公主也嫁給漢族高門;他還恢復漢族禮樂制度;采納漢族封建統治制度。(1)商鞅變法的內容中,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是什么?最受普通士兵歡迎的措施是什么?最受普通農民歡迎的措施是什么?(6分)(2)有人說商鞅變法成功,也有人說失敗,你如何看,請說明理由?(2分)(3)根據材料三結合我們所學的知識回答: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內容有哪些?(答出任意3點即可)(3分)(4)根據以上材料,你認為這兩位改革者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質值得我們學習?(2分)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現代著名史學家郭沫若對于秦始皇所做的一件錯事深惡痛絕,他說:“書籍被燒,其實還在其次,春秋以來,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種精神,事實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擊。”材料二;中國歷史上有一位偉大的皇帝采納董仲舒建議,在長安設太學,以五經為教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用儒家思想培訓官員,教化百姓。(1)材料一中“致命打擊”指的是哪一事件?你如何評價這一事件?(4分)(2)材料二中這位偉大的皇帝是誰?他采納董仲舒的什么建議?(4分)(3)材料二中這位偉大的皇帝為了實現大一統,在政治上采取過什么措施?有何作用?(4分)28.看看下面兩幅圖片,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以下歷史圖畫和歷史地圖,反映的是同一歷史事件。材料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薄爱斎什蛔層趲??!薄皽毓识?,可以為師矣。”(1)材料一兩圖反映的是漢武帝時期什么重大歷史事件?這一歷史事件在當時產生了怎樣的作用?(4分)(2)西漢政府為了加強對西域的管理,在公元前60年設置了什么機構?(2分)(3)材料二是哪一歷史人物的言論?(2分)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至少答出2點)(2分)2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3分)《宋書》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廣人希(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無積聚而多貧?!妒酚?貸殖列傳》材料二: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材料三:下表中是我國古代的部分科技成就類別朝代代表人物成就文化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推動了中國和世界文化的交流醫學東漢華佗發明世界最早的麻醉劑---麻沸散數學南朝祖沖之①數學: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②天文:制定《大明歷》。農學北朝賈思勰著《齊民要術》,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在世界農學史上有重要影響(1)根據材料一、二回答:為什么《宋書》里描寫的江南與司馬遷描述的江南會有這些不同?(2分)(2)根據材料二結合我們所學的知識回答;兩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是什么?(3分)(3)江南地區經濟的開發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何重大的影響?(2分)(4)我國古代有輝煌燦爛的科技文化,請你根據材料三寫一篇小論文,要求:觀點明確,條理清楚(6分)七年級歷史答案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CCADBCDBDCCDA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CDDBBCABDBDC26.(13分)(1)建立縣制。獎勵軍功。鼓勵耕織。(6分)(2)成功,因為經過商鞅變法,秦國變得國富兵強(言之有理即可)。(2分)(3)遷都洛陽,說漢語,改漢姓、穿漢服等(3分)(4)順應時勢、勇于創新、不畏艱難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27.(12分)(1)焚書坑儒,鉗制了人民思想,不利于創新和發展。(4分)(2)漢武帝。罷黜百家,尊崇儒術。(4分)(3)政治上:頒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削弱封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4分)28.(12分)(1)張騫出使西域。開通了絲綢之路,有利于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4分)(2)西域都護府。(2分)(3)孔子;仁;因材施教、有教無類。(6分)29.(13分)(1)因為司馬遷描述的江南尚未開發,而《宋書》中描寫的江南已逐漸得到開發。(2分)(2)北方人南遷,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江南自然條件優越;南方社會安定(3分)(3)(2分)帶來了勞動力和生產技術,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礎。(4)(6分)例:觀點:我國古代科技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論述:西漢時期,造紙術的發明引起了書寫材料的一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