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學年山西省高一12月聯合考試語文考生注意:1.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3.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部編版必修上冊第一至六單元。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在描述戰國時期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因壯志未酬而投江自盡的著名楚辭《七諫·沉江》中,有兩句知名度很高的辭句:其中一句是“明法令而修理兮,蘭芷幽而有芳”,意思是在法令嚴明的良好國度,蘭和芷縱然在幽僻之處,也能散發馨香;另一句是“聯蕙芷以為佩兮,過鮑肆而失香”,意思是即使將蕙蘭和白芷放在一起做成佩飾,經過鮑魚店也會失去芬芳。這兩處都提到了兩種古老的植物——蕙蘭和白芷。對于蕙蘭,大家比較熟悉,那是一種芬芳而素雅的蘭科植物;而白芷究竟是什么植物,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其實,這種看似古老神秘甚至有些距離感的植物就在我們身邊,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的一種調味香料。自古以來,白芷就深得中華兒女的推崇。最初,人們對這種植物的認識還比較膚淺,只知道這是一種長在幽野卻能散發濃郁芳香的野草,于是便稱其為“芷”。正是這種獨特的幽野馨香,為白芷平添了一抹神秘而高雅的氣息,使人們對它產生了莫名的敬意,視之為一種品性高潔的神草。早在上古堯舜禹時代,白芷就和蕙蘭一道被人們合稱為“慈芷”,成為王者之香的代名詞,象征著仁義、團結等傳統美德,貫穿于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之中。在古漢語中,“芷”與“芝”相通,于是白芷也被稱為“芝草”,常被拿來與蘭花相提并論,以“芝蘭”或“芷蘭”來形容高雅的姿態,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環境的美好。孔子就特別崇尚芝蘭,《孔子家語》中曾有“芝蘭生于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的名言。但由于古人對植物分類的認知有限,加上芷和蘭又常以組合的形式出現,不少人將兩者混為一談。尤其是荀子在《勸學篇》中說出了“蘭槐之根是為芷”后,一些人便認為“芷”指的是蘭花的根,于是將芷草當成了蘭草的一種。這種誤解對后世的影響頗為深遠,直至2000多年后的民國時期,著名作家沈從文還在他的《桃源與沅州》中把蘭草當作芷草了。不過,更多的人還是早早就認識到了白芷這種芳香植物與蘭花的區別。屈原就曾留下“沅有芷兮澧有蘭”的詩句,詩慎也在《說文解字》中這樣描述白芷:“生于下澤,芬芳與蘭同德,故騷人以蘭為詠,而本罩有母香、澤芬之名,古人謂之香白芷云。”許慎不僅將白芷與蘭花進行了明確區分,還巧妙地解釋了為什么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總將兩者混為一談。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植物分類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文人雅士對白芷這種芳香植物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而不會再將之誤作蘭草。同時,大家對白芷的青睞與熱忱也有增無減,紛紛用這種品性高潔的香草來詠物明志。如唐代詩人錢起就有“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之句;北宋文學家蘇軾則在《園中草木》中寫道:“芎窮生蜀道,白芷來江南。漂流到關輔,猶不失芳甘。”既然白芷并非蘭草,那它究竟是怎樣一種植物呢?白芷又名河北獨活、大活、香大活等。其植株高度通常為1~2米,有些品種的株高可達2.5米,在草本植物中算得上是非常高大了。白芷的莖干纖細勁挺,姿態婆娑美麗。葉互生,著生于莖干基部的葉片較大,莖干中部的葉片相對較小,莖干上部的葉片逐漸簡化成了卵形的葉鞘。白芷的花形和花色非常素潔雅致。頂生或腋生的復傘形花序繁花點點、色澤潔白,宛若一把把精致的白色小傘。最值得關注的是白芷的根部。其主根為圓錐形或近方錐形,頂端有凹陷的莖痕,具同心環狀紋理,形似胡蘿卜。它的根部氣味芳香,味辛微苦,是全株含油量最高、香味最濃的部位。白芷廣泛分布在我國西南、東北及華北的大部分地區,多生長于海拔200~1500米的河岸、溪邊、林緣、灌叢和山谷草地,尤喜濕潤環境。因此在許多古詩詞中,白芷都與湖河池沼等水生環境緊密聯系在一起。如南北朝詩人謝靈運的“白芷竟新苕,綠蘋齊初葉”;唐代文學家陳子昂的“泛泡清流滿,葳蕤白芷生”等,都為我們描繪了白芷在水邊葳蕤生長的動人景象。白芷的氣味芳香,味道微苦,具有除腥去膻、增香添味、增進食欲的神奇功效,因而是日常烹飪中常見的一種香辛調味料,可廣泛應用于鹵、煮、醬、烤、燜、燴、煎等各種烹調方式之中,堪稱去腥增香的“神器”。不過,白芷的香味太過濃烈,有一種很重的中藥味道,很容易掩蓋其他食物原有的味道,因此,在使用過程中很有講究。白芷不僅是理想的香辛調味料,同時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白芷的藥用功效,在我國古代就已引起人們的關注。傳說,有一次深秋,蘇軾與佛印禪師吟誦詩歌剛回到家中,便開始鼻塞流涕、頭疼欲裂,渾身酸痛難受。佛印禪師聽聞此事,知道蘇軾定是感染了風寒,趕緊差人送去一包草藥。蘇軾服用以后,很快就痊愈了。后來,蘇軾去向佛印禪師致謝,并好奇地打聽禪師究竟使用了什么靈丹妙藥,才知是一種名為“白芷”的草藥。除了民間傳說,《本草綱目》等不少古代醫藥著作中也都明確記載了白芷的性味歸經和醫藥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白芷不僅在解熱和鎮痛方面有突出的表現,而且具有擴張和收縮血管、降低血脂血壓等諸多功效,是一種天然的保健良品。另外,白芷還有非常明顯的美白祛斑作用,是一種古老的美容中藥。(摘編自陳博君《白芷,令人止步的王者之香》)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人們對白芷植物屬性的認識經歷了從膚淺到更加清晰的過程,而賦予其文化屬性的歷史則十分悠久。B.一直以來,大家對白芷的青睞與熱忱有增無減,并借此來詠物明志,并沒有受到將其誤作蘭草的影響。C.在草本植物中,白芷的外形高大,莖干勁挺,其葉片沿莖干往上依次從大至小,花形似小傘,花色潔白。D.白芷在水邊生長,這就導致了其味微苦,不過,它可作香辛調味料,與各種烹調方式相融,但使用時量不能過多。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早在上古堯舜禹時代,白芷就成為王者之香的代名詞,此后,許多文人還用這種品性高潔的香草來詠物明志。B.在古代,白芷常被拿來與蘭花相提并論,以“芝蘭”或“芷蘭”來形容高雅的姿態,這是人們將白芷與蘭花混為一談的主要原因。C.文章主體部分從兩個方面進行闡釋,先闡釋了“芷”的文化屬性,再闡釋了“芷”的植物屬性及其價值。D.白芷的價值巨大,其神奇功效和藥用價值早就引發了人們關注,現代醫學的研究進一步驗證了其藥用價值。3.下列對材料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開頭從楚辭《七諫·沉江》中兩句知名度很高的辭句切入,意在表明人們將蕙蘭和白芷放在一起的認知是比較膚淺的。B.文中列舉沈從文在他的《桃源與沅州》中把蘭草當作芷草的例子,有力證明了將芷草誤解為蘭草對后人的巨大影響。C.文章引用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的描述來證明很多人還是早就認識到白芷這種芳香植物與蘭花的區別的觀點。D.文章所述內容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專業性,在闡述這些內容時,作者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同時也注意了語言的生動形象。4.文中用蘇軾的故事做“白芷的藥用功效,在我國古代就已引起人們的關注”這一觀點的論據,產生了怎樣的論證效果?請簡要分析。(4分)5.白芷為什么會深得中華兒女的推崇?請根據材料概括說明。(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國術(節選)何頓學堂設在祠堂里,之前村里沒學堂。劉耀林考慮到老大十歲、老三六歲了,就決定辦個學堂,既為老大、老三,也為族里的其他孩子。村里,七八歲的孩子有二十多個,雖然種田不需要文化,可等他們長大了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那不遭文化人欺負?劉耀林把辦學堂的想法告訴老七和老滿,老七贊同道:“你咯是做了件好事呢。”老滿歡喜道:“咯事,我舉雙手贊成。”劉耀林說:“我打算請一個既能教國文又能教算術的先生,要讓我們劉姓孩子長大后能掐會算。一個孩子的學費一學期兩塊大洋,你們看要得不?”老七拿起水煙袋抽口煙:“你講了算。”老滿說:“有的人家里窮得都有得褲子穿,出不起學費怎么搞?”劉耀林捋捋胡子說:“祠堂的賬簿上有儲備金,先為他們墊付。①至于先生的報酬,不足的,我劉耀林補貼。”老七說:“你功德無量啊。先生找好了嗎?”劉耀林心里有譜,鎮街上有個青年在長沙讀了中學,因戰火不斷,社會混亂,回到家里避禍。“先生十六七歲,在長沙讀的新學堂,學問新。先生住在我姨妹夫開的日雜店對面,我找他講了,給他十塊大洋一月,他蠻樂意的。”老七說:“是不是太年輕了?”劉耀林答:“那些老秀才好是好卻不懂算術。他能教算術。”先生來了。他姓劉,一張臉白白凈凈,一雙眼睛烏亮的,尚未脫掉學生氣。先一天,劉耀林在祠堂里收拾出一間窗戶朝南的房子,自己貢獻出一床蚊帳掛在床上,還把家里的一張桌子抬來,便于先生批改學生作業用。劉耀林親自到村口迎接,接過先生的藤條箱,領著年輕的先生向祠堂走來。老七在祠堂前點燃一掛兩千響的鞭炮,待鞭炮噼里啪啦地炸完,老七和老滿等族人都嘻開大嘴拍手歡迎。②先生滿臉通紅,不知所措。劉耀林說:“劉先生請。”劉先生就跟著眾人步入祠堂,挺直腰桿四處打量。那天,哥哥和弟弟去祠堂讀書了。劉杞榮不甘寂寞地搬著椅子當拐杖,移步到堂屋。他曉得爹不許他出門,但他倔強、勇敢地把椅子搬出門,抬腳邁出門檻,朝前移一步椅子走一步路。他感覺風刮在臉上真好。他看見鳥在樹枝上飛來飛去,覺得鳥真自由。他第一次有一種對自由的渴望,下定決心道:“我要讀書。”祠堂距他家只有幾十米遠,他拼盡全力地向祠堂移步。祠堂里正上課,他移步至祠堂外,也累了,就坐在椅子上聽先生授課。年輕的劉先生正昂著頭講解《弟子規》,他念一句讓孩子跟著讀一句。劉杞榮耳朵好,聽得真切,在門外跟著念道:“人有短,切勿揭;人有私,切莫說。”劉先生酸見門外有一張臉跟著念誦,停下來問:“門外的孩子是誰?”劉杞榮一驚,正不知如何是好。劉先生道:“你進來。”劉杞榮猶豫著。劉先生說:“進來吧孩子。”劉杞榮把椅子搬過門檻,吃力地抬起一條腿跨過門檻,跟著把另一條腿挪進去,身體也就越過門檻了。③劉先生覺得這孩子腆著個圓鼓鼓的肚子怪可憐的,問:“你是誰家的?”老三嘴快:“他是我二哥。”劉先生打量著劉杞榮,這孩子四肢健全,并無殘疾,就問:“你想讀書?”④劉杞榮用力地點下頭。劉先生問:“人有短,切勿揭;人有私,切莫說。曉得咯是么子意思嗎?”劉杞榮在門外聽了先生授課,就點點頭。劉先生道:“那你講給大家聽聽。”劉杞榮臉紅道:“人人都忌諱揭短,別個的短處,莫去揭,咯會傷了人家。對于他人的隱私,莫去宣揚。”劉先生笑:“唯,你聽懂了啊。你爹何解不讓你讀書?”劉杞榮不答。老三說語無遮攔,稚聲道:“我爹講他是討債鬼。”周進元用手肘碰下老三:“莫亂講。”他向劉先生解釋:“我大姨說我二表哥有病。”劉耀林從田里忙活回來,經過祠堂時拉劉先生上家里吃飯。劉先生走進劉家,見老大、老三、老四都坐在桌旁卻不見老二,抿口酒,問:“何解有看見老二?”劉耀林道:“他不上桌的。”劉先生問:“何解不讓老二上桌?”劉耀林用筷子指著魚:“呷魚。”劉先生舉著筷子道:“劉叔,讓老二來祠堂讀書吧。”劉耀林不悅:“他那鬼相樣子讀么子書啊。你呷菜。”劉先生可不是個好打發的青年,滿腦子新思想,也就滿肚子話:“人有病可以治。書要讀的。古人云:‘不學無術,人之大忌。””劉耀林掃一眼老大、老三、老四,感覺他們才是劉家的未來,不接茬道:“你呷飯。”劉先生知道自己的提議沖撞了族長,但自己是族長花錢聘來的先生,就堅持:“劉叔,你既然請我來教書,就讓老二明天也來學堂吧,老二的學費我出。”肖合珍早就想跟丈夫商議這事,苦于找不到借口,此刻機會來了,馬上說:“先生快莫咯么講!咯點學費,屋里拿得出的。”劉耀林橫一眼堂客,酒杯往桌上一瞰:“我還缺咯幾個錢?我是看老二有得人相,才有要他讀書。”劉先生的筷子都伸到魚碗里了,又縮回說:“劉叔,我看老二不像你講的那么差勁。你下午要他來學堂吧。”劉耀林不好再說什么了。老二有書讀了,他可以出門了,每天吃過早飯便搬把椅子,移步到學堂,他有一種來之不易的感覺,心里充滿了孩子的好奇和歡喜,讀書就刻苦。劉先生見他聽講的眼神很專注;一眨不眨地盯著自己,暗暗覺得自己關心他是對的,就給他鼓勁:“劉杞榮,我看你的身子骨也會好起來的。不過要鍛煉,你太有鍛煉了。”劉杞榮狠勁道:“我一定鍛煉。”劉先生摸摸他的頭:“你是個好孩子,老師告訴你:人只有努力才有未來。你聽懂了嗎?”這話讓內心荒蕪和恐懼的劉杞榮熱乎乎的,他立即答:“老師,我聽懂了。”(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劉耀林不想讓自己的后輩們吃沒有文化的虧,才決定要請先生、辦學堂,這一想法得到了老七、老滿等族人的支持和擁護。B.劉耀林其實早就物色好了一位年輕的兼教國文和算術的教書先生,而且和教書先生已經就薪酬問題達成了協議。C.劉杞榮羨慕飛鳥的自由,因為對自由的渴望,所以他要讀書。他對先生講的《弟子規》內容理解透徹,讓先生有了幫助他的動力。D.劉先生是個不省事的青年,思想觀念新,又有口才,最終說服了劉耀林,同意老二去讀書。劉先生還認為老二的病能好起來。7.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句子①通過劉耀林的語言寫出他為孩子聘請老師的迫切心情,也刻畫出他的善良品質。B.句子②寫年輕的劉先生面對劉耀林的親自迎接,非常害羞,著意突出劉先生沒見過大世面。C.句子③既寫出了劉杞榮走路吃力的原因,又為下文借周進元之口寫他有病的情節埋下伏筆。D.句子④屬于細節描寫,給了劉杞榮一個用力點頭的特寫鏡頭,寫出他對于讀書的強烈渴求。8.文本第五段中,面對劉先生的不斷發問,劉耀林對老二及其上學的態度前后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4分)9.文章結尾劉杞榮回答得很干脆:“老師,我聽懂了。”而因為前文的諸多暗示,我們對劉杞榮如此回答并不感到奇怪。請分別指出這些暗示。(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章帝建初二年,夏四月,上欲封爵諸舅,馬太后不聽。會大旱,言事者以為不封外戚之故,有司請依舊典。太后詔曰:“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昔王氏五侯同日俱封,黃霧四塞,不聞澍雨之應。夫外成貴盛,鮮不傾覆。故先帝防慎舅氏,不令在樞機之位。吾不才,夙夜累息,常恐虧先后之法,有毛發之罪吾不釋,言之不含晝夜,而親屬犯之不止,治喪起墳,又不時覺,是吾言之不立而耳目之塞也。”固不許。帝省詔悲嘆,復重請曰:“漢興,舅氏之封侯,猶皇子之為王也。太后誠存謙虛,奈何令臣獨不加恩三舅乎?且衛尉[注]年尊,兩校尉有大病,如令不諱,使臣長抱刻骨之恨。宜及吉時,不可稽留。”太后報曰:“吾反復念之,思令兩善,豈徒欲獲謙讓之名,而使帝受不外施之嫌哉!昔竇太后欲封王皇后之兄,丞相條侯言:‘高祖約,無軍功不侯。’今馬氏無功于國,豈得與陰、郭中興之后等邪?常觀富貴之家,祿位重疊,猶再實之木,其根必傷。且人所以愿封侯者,欲上奉祭祀,下求溫飽耳。今祭祀則受太官之賜衣食則蒙御府余資斯豈不可足而必當得一縣乎?吾計之孰矣,勿有疑也。夫至孝之行,安親為上。今數遭變異,谷價數倍,憂惶晝夜,不安坐臥,而欲先營外家之封,違慈母之拳拳乎!吾素剛急,有胸中氣,不可不順也。子之未冠,由于父母,已冠成人,則行子之志。念帝,人君也;吾以未逾三年之故,自吾家族,故得專之。若陰陽調和,邊境清靜,然后行子之志;吾但當含飴弄孫,不能復關政矣。”上乃止。(選自《資治通鑒·漢紀》,有刪改)[注]衛尉,即馬廖。后面“兩校尉”,即馬防、馬光。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今祭祀A則受太官B之賜C衣食D則蒙御府E余資F斯豈不可G足H而必當得一縣乎?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建初,年號名,年號是中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B.凡,凡是,與“凡六百一十六言”《琵琶行并序》)中的“凡”詞義不同。C.不諱,一指不避諱君主或尊長的名字,也指死的婉辭,文中是前一個意義。D.侯,文中是名詞作動詞,與“非能水也”(《荀子·勸學》)中的“水”用法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馬太后舉外戚王氏家族五人同獲封侯但未降祥瑞之例來反駁一些言官的不實言論,指出這些言官別有所圖。B.馬太后謹遵先帝遺訓,常常以此告誡自家親屬,但是仍然自覺說得不夠周全,又耳目閉塞,導致他們還是多次違背制度。C.竇太后要封王皇后之兄,被丞相條侯阻止,認為沒有軍功不能封侯。馬太后也認為馬氏無功于國,不能封爵。D.馬太后說自己性子剛急,受不得氣,皇帝不應該違背母親的心意,并強調凡事應由父母做主,皇帝只好答應了。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會大旱,言事者以為不封外戚之故,有司請依舊典。(4分)(2)且人所以愿封侯者,欲上奉祭祀,下求溫飽耳。(4分)14.漢章帝再次向馬太后請求封爵外戚,強調了什么理由?請簡要概括。(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兩首唐詩,完成15~16題。少年行(四首)王維其二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其四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云臺論戰功。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15.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兩首詩中提及的“仕漢”“驃騎”“漢家”等,實際是借古說今。B.其二寫少年報國心切,一心想效功當世,出征邊塞,愿意為國獻身。C.其二詩人筆下的少年游俠形象,實際上是盛唐男兒抱負的人格化寫照。D.其四寫皇帝、受寵信的權貴們以及將軍們為浴血奮戰的勇士論功行賞。16.其二、其四在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上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勸學》中,用借助輿馬而致千里、借助舟楫渡江河的例子,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觀點(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一句借用猿嘯渲染出悲涼的氛圍,“______________”一句寫出了客居他鄉的悲苦生活。(3)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展現了周瑜面對大軍壓境,卻從容淡定、大破敵軍的風采。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文化建設是培根鑄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①的作用,有助于更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國文化建設②,但也存在顯而易見的問題。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還未充分發揮;文化創新創造能力還不夠強,優秀文化產品和服務還不夠多;我國文化話語權與國際地位還不相匹配,要達成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和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的目標還③。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我們必須堅定文化自信,推進文化自強,發揮文化賦能的作用,釋放文化鑄魂的潛力。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為目標,以滿足人民文化需求為著力點,努力創作優秀文藝作品,提供優秀文化產品,大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為經濟社會發展賦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聚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盛,總是把文化興盛為重要標志;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請修改。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隨著城市建設的加快,古城保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古城光保護不利用不行,光利用不保護更不行。①,是古城保護的難點。許多地方為了保護而保護:遷走古城原住居民,只給游客留下一座空城。人們來到古城游玩,不僅是為了觀賞古城風貌、歷史建筑,②。“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沒有了居民慣常生活痕跡的古城,就沒有了文化浸潤的生活,看不到居民燈光煙火的古城,便說不上擁有多少生命力。要讓古城富有生命力,除了保護,還需要活化利用古城的文化遺產。將文物的歷史文化內涵延伸到公共文化服務中,將民間文藝活態融入人們生活中,從而煥發出古城的勃勃生機。同時,發展文旅帶來的經濟收益,也能夠讓居民實實在在地享受到保護古城的益處,從而③。由此,古城的保護和利用就形成了良性循環。21.下列各句中的引號和文中畫橫線處引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3分)()A.書畫同源的造型觀使大寫意在“形似”的層面擺脫了具象刻畫的束縛。B.我們摩挲這本書時,或許思緒會接上“生而有涯,而知也無涯”的老莊思想。C.“川藏第一隧”——二郎山隧道,將我們通行天塹二郎山的時間縮短了。D.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什么樣的天氣。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西安交通大學2023屆研究生畢業典禮現場,出現了這樣的一幕,校長王樹國致辭時,驟然大雨傾盆。這時,身后突然有人為他撐起一把雨傘,臺上老師和臺下同學們歡呼沸騰,紛紛鼓掌叫好。王校長回身時,才發現原來是校黨委書記盧建軍。有人說王校長和盧書記一個致辭教做事,一個打傘教做人,用一場溫情而激昂的“雨中情”為畢業生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對此,你有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D【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白芷在水邊生長,這就導致了其味微苦”屬于強加因果。根據材料可知,“白芷在水邊生長”屬于白芷的生活環境,“其味微苦”是白芷本身的植物屬性,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這里強加了因果關系。2.B【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本內容、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這是人們將白芷與蘭花混為一談的主要原因”說法錯誤,“白芷常被拿來與蘭花相提并論,以‘芝蘭’或‘芷蘭’來形容高雅的姿態”并不是“人們將白芷與蘭花混為一談”的主要原因。3.A【解析】本題考查分析論點、論據的能力。“意在表明人們將蕙蘭和白芷放在一起的認知是比較膚淺的”說法錯誤,意在“引出對白芷的相關闡述”。4.①蘇軾作為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影響十分巨大,用蘇軾的故事做論據,增強了說服力。②引用蘇軾的故事做論據豐富了文章文化內涵,使文章具有趣味性,從而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每點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給分)【解析】本題考查分析論據作用的能力。先判斷用了哪種性質的論據,然后再分析其具體作用。5.①白芷幽野馨香,被人們視為一種品性高潔的神草,使人們對它產生了莫名的敬意。②白芷象征著仁義、團結等傳統美德,用來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環境的美好,貫穿于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之中。③白芷作用廣泛,不僅是理想的香辛調味料,也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還是保健良品和美容中藥。(每點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給分)【解析】本題考查概括文本內容的能力。注意捕捉“深得中華兒女的推崇”的有關信息,然后加以提煉概括。6.D【解析】本題考查分析小說相關內容的能力。“不省事的青年”表述錯誤,從原文看,“劉先生可不是個好打發的青年”,意思是說劉先生是一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這和“不省事”不是同一概念。7.B【解析】本題考查分析鑒賞相關句子的能力。“面對劉耀林的親自迎接,非常害羞”分析有誤,劉先生害羞是因為老七放鞭炮,以及他和老滿等眾族人嘻開大嘴拍手歡迎的大陣仗;另外“著意突出劉先生沒見過大世面”也不準確。8.①由老二不上桌可知劉耀林對老二不屑一顧。②由“他那鬼相樣子讀么子書啊”可知劉耀林對老二上學是堅決反對的。③聽到劉先生要出老二的學費,劉耀林對老二及其不上學的原因極力辯解。④面對劉先生的執著,劉耀林無奈同意了老二上學。(每點1分,意思答對即可)【解析】本題考查分析小說中人物心理的能力。根據小說中相關人物的動作、語言等進行分析即可。9.①劉杞榮雖然知道不被允許出門,但仍然倔強勇敢地出門去。②劉杞榮下定決心要讀書,于是拼盡全力移步祠堂偷聽先生講課。③劉杞榮珍惜上學的機會,讀書很刻苦,有信心鍛煉好身體。(每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解析】本題考查分析小說情節的能力。分析前后文內容的聯系,找出相關句子,然后組織好答案即可。10.CFH【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原文標點)今祭祀則受太官之賜,衣食則蒙御府余資,斯豈不可足,而必當得一縣乎?11.C【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識及文言詞語含義和用法的能力。文中是后一個意義。12.D【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文內容的能力。“強調凡事應由父母做主”錯誤,根據原文“已冠成人,則行子之志……若陰陽調和,邊境清靜,然后行子之志”可知。13.(1)正好遇上大旱,有諫言的官員認為是不封賞外戚的緣故,有關官員請求依照舊典進行封爵。(關鍵點“會”“以為”“依”每點1分,大意1分)(2)況且別人之所以想要封侯,不過是希望向上能以豐足的供物祭祀祖先,向下能求得衣食的溫飽罷了。(關鍵點“且”“上/下”和判斷句式每點1分,大意1分)【解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注意落實關鍵點,直譯為主,意譯為輔。14.①東漢中興封爵外戚的重要性;②不封爵外戚有失公允;③三位舅舅或年老或有病,擔心不封爵沒有機會。(每點1分,意思答對即可)【解析】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題時,先要找到問題的答題區間,進行分析探究,然后分條作答。【參考譯文】章帝建初二年夏四月,皇帝想給諸位舅舅封爵,馬太后不同意。正好遇上大旱,有諫言的官員認為是不封賞外戚的緣故,有關官員請求依照舊典進行封爵。馬太后下詔說:“說這些話的官員,都想取悅我來得到好處而已。以往王氏家族一日之內有五人一起封侯,黃霧彌漫,并沒有聽說外戚進封就有及時雨的瑞應。外戚富貴過盛很少有不敗落的。所以先帝對他的舅父慎重安排,不讓他們在重要的權位上。我雖然不才,(但身處這個位置上,)日夜謹慎,常擔心行事中有損先皇后的法度,即使是毛發一樣細小的過錯我都不會輕易放過,告誡不分晝夜,而親屬還是屢犯不止,修治違制的高墳,又不能及時察覺更正,這都是我說得不夠周全而耳目又閉塞的緣故。”馬太后堅持不許封爵。皇帝看到詔書悲哀嘆息,再次請求:“漢興,外戚封侯,就像皇子為王一樣。太后心存謙虛,這樣豈不是讓兒臣單單不加恩于三個舅舅嗎?而且衛尉年長,兩校尉有大病,假使有什么三長兩短,會使兒臣長抱刻骨之恨。還是選良辰吉時加封,不要延遲了。”馬太后回復說:“我反復想過了,想要兩全其美,難道只是想博取謙讓的名聲,而使皇帝承受不施恩外戚的嫌疑嗎?以前竇太后要封王皇后的兄長,丞相條侯說:‘高祖有規定,沒有軍功不能封侯。’如今馬氏于國無功,怎能和陰家、郭家等中興時的皇后相比呢?我常看到那些富貴之家,祿位重疊,就像再次結果實的樹木,他的根基必定損傷。況且別人之所以想要封侯,不過是希望向上能以豐足的供物祭祀祖先,向下能求得衣食的溫飽罷了。如今皇后家的祭祀由太官供給,衣食則享受御府的剩余之物,這樣還不知足,非要得到一縣的封邑嗎?我已經想得很周全了,不必疑慮。最孝順的行為莫過于令父母親安心。如今屢遭天災,谷價漲了數倍,我日夜憂愁惶恐,坐臥不安,而皇帝卻打算先為外戚賜封,有違慈母誠懇的心意!我素來性子剛急,胸中有氣痛之癥,不能不順氣。兒子未成年時,由父母做主,成人以后,萬事要由自己做主。想皇帝身為人君(自當令行禁止);我只是因為尚在三年的喪期之內,又事關我的家族,故此專斷裁決。如果陰陽調和,邊境清凈,此后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辦事;我只管含糖逗弄小孫,不再干預政事。”皇帝也只好就此罷休。15.D【解析】本題考查理解、賞析詩歌的內容、情感和表達技巧的能力。理解錯誤。根據結尾“將軍佩出明光宮”可知受賞的是將軍。16.①其二通過心理描寫來刻畫人物。少年心里明知邊庭生活辛苦,卻仍然覺得為國獻身雖死猶榮,刻畫了一個充滿愛國熱情、視死如歸的英雄形象。②其四用欲抑先揚的手法來刻畫人物形象。詩的前三句,極寫慶功儀式的隆重和氣氛的熱烈,結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業職業經理人考試中的決策能力要求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關注試題及答案
- 回顧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銀行從業資格考試的市場格局試題及答案
- 火力發電廠施工中的安全生產費用預算與使用考核試卷
- 筆的筆身植物種植設計考核試卷
- 玻璃模具設計與應用考核試卷
- 2025年【工具鉗工(初級)】考試題及答案
- 2023年中國鋼研春季校園招聘開啟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牲畜屠宰業質量安全管理與提升策略考核試卷
- 2025年廣東省中考總復習·數學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13課時 反比例函數
- 食品銷售提成管理制度
- 自制結婚協議書范本
- 統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自測卷(含答案)
- 湘豫名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三春季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答案
- 2025年醫院員工滿意度提升計劃
- 學會自我保護課件
- 政府會計實務(第六版)課件 3.政府會計核算模式
- 借助deepseek提升科技研發效率與質量
- 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分析討論
- 2025年全職高手測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