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發(fā)展歷程_第1頁
中國電視發(fā)展歷程_第2頁
中國電視發(fā)展歷程_第3頁
中國電視發(fā)展歷程_第4頁
中國電視發(fā)展歷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目前,我國有線電視用戶已經達到了8000多萬,中國有線電視的發(fā)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74年至1983年-隨著開路電視節(jié)目的增多,共用天線出現(xiàn)在各個居民樓上或平房的屋頂上。這一階段是有線電視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共用天線階段。該階段的技術特點是全頻道隔頻傳輸,一個共用天線系統(tǒng)可以傳輸五-六套電視節(jié)目。1983年至1990年-原廣播電影電視部地方宣傳局于1983年批準北京燕山石化1萬多戶的有線電視網絡建設,同時以1985年沙市有線電視網絡開通為標志,有線電視跨出了共用天線階段,步入了有線電視的網絡發(fā)展階段。當時的有線電視大多為區(qū)域性或企業(yè)性的閉路系統(tǒng),因此,這一階段可稱為-閉路電視階段。該階段發(fā)展的技術特點是以電纜方式為主的企業(yè)或城域網絡,采用鄰頻傳輸方式,傳輸的節(jié)目套數一般在十套左右。有的地方開始應用光纜作遠程傳輸。從1990年11月2日廣播電影電視部頒布“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開始,中國有線電視進入到了規(guī)范和法制的發(fā)展軌道。隨著1991年廣播電影電視部陸續(xù)批準建立有線電視臺,中國的有線電視真正走上正軌。目前中國有線電視正向網絡產業(yè)化改造的方向發(fā)展。有線電視的發(fā)展,讓老百姓接受更多的電視頻道在技術上成為可能,而省級電視的上星又使得老百姓接受更多電視頻道在內容上有了保障。最新的數據顯示,城鄉(xiāng)家庭平均每戶可以收看到23.7個頻道。城市平均可以接受到24.5個頻道,農村可以接受到10.8個頻道。電視頻道的數量增加,對中國電視產生了根本性的變革作用。中國電視觀眾開始“當家作主人”了,也正因為如此,中國電視的競爭時代正式開始了。“魚和豆腐”的笑話觀眾收看電視的行為方式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著名傳播學者張同道教授領銜的北京師范大學“電視收視行為與收視模式研究”課題組進行社會調查后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城市居民一天消磨在電視機前的時光為3小時左右,過度觀看者則高達5至6小時。調查發(fā)現(xiàn),電視和音響往往處于一種無意識行為之中,打開并不一定有目的,使用也并不一定聚精會神。電視已經成為生活的背景,成為客廳或臥室器具構成的一部分,編織為人們的無意識活動。從總體上看,約有97%的受訪者在看電視時有伴隨行為,主要行為是:吃東西、聊天、打電話、看書報雜志、做家務等,對于多數人來說,它并不是正餐,無法充饑,僅僅是七嘴八舌的零食而已。除了世界杯或熱播電視劇,人們不會說“今晚我要回家看電視”,但如果看電影或話劇則可以聲明,“今晚有事,去看一場電影/話劇。”看電視并不是人們心中的一件事,有無皆可。看電視的主要目的是娛樂和獲得信息。電視節(jié)目要想吸引人們的眼球真是越來越難了。看電視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可有可無的背景,更多地進入了人們的無意識行動,人們在看電視時拿著遙控器不停地換臺,其間隔只有3到5秒鐘,而就算選定了一個節(jié)目,他(她)大概也只能看10分鐘左右〃〃觀眾在一臺大屏幕電視機前,從七點左右開始選擇頻道,也許到十一點半上床,還沒有清清楚楚看好一個節(jié)目,還沒有拿定主意,甚至于還沒有把全部頻道看一遍,用電視機的功能而言還沒有“掃描”完畢。支離破碎,光怪陸離,只言片語,莫名其妙,山重水復,眼花繚亂,精疲力竭,哈欠連天,迷迷糊糊,關機了事!馬雨農:中國電視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賣方市場中以生產為核心的“臺”的觀念在市場上趨于淡化,買方市場中以收視為核心的“頻道”觀念逐步強化。觀眾手上原來被稱為“遙控器”的東西,事實上已經變成了“頻道選擇器”,我們只有以頻道為單位來履行我們的宣傳功能、娛樂功能、信息服務功能并實施經營。與此同時,現(xiàn)在的市場已不是靠統(tǒng)貨取勝的市場,而是“個性產品”或“特色服務”大行其道的市場。我們已經從“節(jié)目時代”、“欄目時代”進入到了“頻道時代”,現(xiàn)在一個節(jié)目,一檔欄目已很難撐起一個電視頻道。惟有一個個的版塊、一個個相關聯(lián)或相同主題的節(jié)目、欄目,才能讓“這一個”頻道在眾多頻道中凸現(xi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