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33.060.99CCSM36代替XX/TTechnicalrequirementsandtestingmethodfor5150MHz~5350MH在提交反饋意見時,請將您知道的相關專利連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IXX/TXXXXX—XXXX前言 II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3.1術語和定義 13.2縮略語 24通用要求 錯誤!未定義書簽。4.1天線端口 錯誤!未定義書簽。4.2環境要求 錯誤!未定義書簽。5技術要求 25.1工作頻率范圍 35.2等效全向輻射功率 35.3最大等效全向功率譜密度 35.4帶外發射功率 35.5頻率容限 35.6雜散發射 45.7動態頻率選擇 46測試方法 56.1測試環境 56.2測試不確定度 56.3測試配置 56.4傳導測試 6附錄A(規范性)輻射測試場地環境 12A.2全電波暗室 12附錄B(規范性)輻射指標測試方法 14B.1輻射指標測試方法 14B.2替代測量 14附錄C(規范性)輻射雜散測試方法 16C.1輻射雜散測試 16C.2替代測量 16參考文獻 17XX/TXXXXX—XXXX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提出。本文件由××××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檢測中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聯想(北京)有限公司、斑馬技術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付靖、許巧春、張明遠、張駿馳、溫豪、孔祥琦、索仕杰、劉曉勇、黨梅梅、王鍵、郭志瑜、劉子琦、楊磊、翁元。1XX/TXXXXX—XXXX5150MHz~5350MHz無線接入設備射頻技術本標準規定了工作在5150MHz~5350MHz頻段內的無線接入設備的發射功率、占用帶寬、雜散發射等指標的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本標準適用于工作在5150MHz~5350MHz頻段內的寬帶無線接入(含無線局域網)等無線電通信系統。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YD/T2950-20155GHz無線接入系統動態頻率選擇(DFS)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3術語和定義3.1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1等效全向輻射功率(EIRP)equivalentisotropicallyradiatedpower供給天線的功率與指定方向上相對于全向天線的增益(絕對或全向增益)的乘積。3.1.2頻率范圍frequencyrange設備所支持的發射頻率范圍。3.1.3雜散發射spuriousemission設備在雜散域中的無用發射。3.1.4發射功率控制transmitpowercontrol一種對發射功率進行控制的功能。3.1.5頻率容限frequencytolerance發射所占頻帶的中心頻率偏離指配頻率(或者發射的特征頻率偏離參考頻率)的最大容許偏差。頻率容限以百萬分之幾或以若干赫茲表示。3.1.6信道可用性檢查channelavailabilitycheck無線電設備通過檢查信道是否存在雷達信號,以確定該信道是否可用。3.1.7在線監測in-servicemonitoring無線接入設備監控每個工作信道是否存在雷達信號。2XX/TXXXXX—XXXX3.1.8信道轉移時間channelmovetime在線監測期間,主設備在工作信道上檢測到雷達信號以后,命令所有相關的從設備停止在該信道上發射,從發出信道轉移指令到所有設備停止在該信道上發射的時間,定義為信道轉移時間。3.1.9信道關閉發射時間channelshutdown信道轉移時間內,該信道上無線接入設備的所有發射的集總持續時間,定義為信道關閉發射時間。3.1.10信道禁止占用時間non-occupancyperiod如果在信道上檢測到雷達信號,無線接入設備將不會在該信道上進行任何發射,禁止發射時間定義為信道禁止占用時間。3.1.11均勻擴散uniformspreading無線接入設備使用均勻擴散機制,使得所有設備集中提供均勻的頻譜加載。3.1.12主設備模式mastermode與DFS功能相關的模式,在該模式下,無線接入設備能夠選擇信道,并發送信號至其它無線接入設備來初始化網絡,并控制以從模式工作的無線接入設備的發射。3.1.13從設備模式slavemode與DFS功能相關的模式,在該模式下,無線接入設備的發射受主模式設備控制。3.1.14主設備master工作在主設備模式下的無線接入設備。3.1.15從設備slave工作在從設備模式下的無線接入設備。3.2縮略語下列縮略語適用于本文件。EIRP等效全向輻射功率EquivalentIsotropicRadiatedPowerPRF脈沖重復頻率PulserepetitionfrequencyRBW分辨帶寬ResolutionBandwidthRMS均方根RootMeanSquareTPC發射功率控制TransmitPowerControlVBW視頻帶寬VideoBandwidth4技術要求3XX/TXXXXX—XXXX4.1工作頻率范圍工作在5100MHz頻段的寬帶無線接入(含無線局域網)系統的工作頻率范圍為5150~5350MHz,且僅限在室內(不包括在汽車內)使用。4.2等效全向輻射功率工作在該頻段內的無線接入設備工作在最高功率等級的等效全向輻射功率應滿足表1技術要求:表1等效全向輻射功率技術要求頻率范圍限值(dBm)具有TPC功能不具有TPC功能5150MHz~5250MHz23235250MHz~5350MHz2320*注*:此限值針對被測設備工作在最高功率等級,如被測設備無TPC功能,則等效全向輻射功率限值應降低3dB。工作在該頻段內的無線接入設備工作在發射功率控制范圍內最低功率等級的等效全向輻射功率應滿足表2技術要求:表2具有TPC功能且設備工作在TPC最低功率等級的等效全向輻射功率技術要求頻率范圍限值(dBm)5250MHz~5350MHz4.3最大等效全向功率譜密度工作在該頻段內的無線接入設備工作在發射功率控制范圍內最低功率等級的最大等效全向輻射功率譜密度應滿足表3技術要求:表3最大等效全向功率譜密度技術要求頻率范圍限值(dBm/MHz)具有TPC功能不具有TPC功能5150MHz~5250MHz5250MHz~5350MHz注*:此限值針對被測設備工作在最高功率等級,如被測設備無TPC功能,則最大功率譜密度限值應降低3dB。4.4帶外發射功率使用頻率上下限處的最大輻射功率譜密度不大于-80dBm/Hz(EIRP)。4.5頻率容限4XX/TXXXXX—XXXX發射機頻率容限應不大于20×10-6。4.6雜散發射對于工作在5150MHz~5350MHz頻段內的發射設備的雜散發射應滿足表4技術要求:表45150MHz~5350MHz雜散發射技術要求頻率范圍RBW30MHz~1000MHz≤-36dBm100kHz48.5MHz~72.5MHz≤-54dBm100kHz76MHz~118MHz≤-54dBm100kHz167MHz~223MHz≤-54dBm100kHz470MHz~798MHz≤-54dBm100kHz2400MHz~2483.5MHz≤-40dBm5150MHz~5350MHz≤-33dBm100kHz5470MHz~5850MHz≤-40dBm1GHz~40GHz≤-30dBm注:對應載波±2.5倍信道帶寬以外判定雜散信號。4.7動態頻率選擇應用在5150MHz~5350MHz無線接入設備動態頻率選擇技術要求如下:a)不同設備類型動態頻率選擇支持情況要求及相關參數技術要求見表5:表5動態頻率選擇技術參數要求5XX/TXXXXX—XXXXb)檢測門限閾值應不大于-62dBm;c)信道可用性檢查時間應不小于60s;d)信道轉移時間應不大于10s;e)信道關閉期間發射時間應不大于1s;f)信道禁止占用時間應不小于30min;g)相關脈沖參數見YD/T2950-2015。5測試方法5.1測試環境本標準中定義的測試項目應該在足夠的具有代表性的環境條件下進行,這些環境條件應在廠家聲明的極限操作環境之內。測試的常規溫度及濕度環境應滿足如下要求:——溫度:+15℃~+35℃?!獫穸?20%~75%?!妷海涸O備制造商聲明的設備額定供電電壓?!鈮海?6kPa~106kPa。5.2測試不確定度對本標準所提出的技術要求的測試結果應滿足表6規定的測試不確定度最大允許值的要求。表6測試不確定度最大允許值-65.3測試配置被測設備廠商應在測試前提供如下有關信息或工具:6XX/TXXXXX—XXXX1.被測設備相關信息;a.設備支持的技術體制(如藍牙、IEEE802.11等)。b.被測設備的信道列表,設備生產廠家應該提供被測設備信道列表的中心頻率。如果該設備在實際使用中支持多種信道分配方式,則應分別提供不同的信道列表;c.被測設備所支持的所有調制方式以及數據速率,及其對應關系;d.被測設備支持的信道帶寬;e.在標稱的工作頻段內,最大的天線增益值;f.被測設備空間發射/接收鏈路數量,若含有多個可用發射鏈,其功率是否均分;g.開展傳導環境測試的,應按照國家無線電管理準入認證有關材料提供要求,被測設備廠家應提供符合要求的天線增益聲明;h.被測設備是否使用波束賦形機制,若使用,需標注最大波束賦形增益(Y)或發射狀態下天線總增益(G+Y);2.設備的正常工作環境;3.所有測試均應具備以下可配置參數,以便滿足測試要求:a.可在設備所支持的任意頻率(信道)上發射信號;b.可在設備所支持的調制方式中任意切換;c.可在設備所支持的所有發射模式間任意切換。5.4測試方法5.4.1傳導測試框圖如若廠家可將被測設備發射端口經由射頻線纜接至機殼外,可選用傳導測試方法,其被測設備測試連接基本框圖如圖1所示。圖1發射機測試基本框圖5.4.2等效全向輻射功率5.4.2.1傳導測試方法a)使用功率計測量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按圖1所示搭建測試環境;2)EUT應調整至射頻測試模式,在該模式下可對EUT的發射頻率、功率等級、技術體制以及數據速率等參數進行配置。3)EUT在射頻測試模式下應盡量持續穩定輸出待測信號;4)使用示波器或其他測量儀器(如頻譜分析儀)測量被測信號占空比x,并將此數據進行記錄; 15)被測設備以最大發射功率狀態工作,使用功率計或其他測量儀器,在指定測試頻率上讀取被測設備平均功率A(dBm)測量結果;6)根據被測設備廠商提供的產品天線增益G,以dBi為單位,計算出等效全向輻射功率值P(dBm)P=A+G+10l0g(1/x)P=A+G+10l0g(1/x)7XX/TXXXXX—XXXX7)該計算結果P應滿足本標準有關要求;8)對于使用多天線MIMO系統的被測設備,調整被測設備工作在多發射鏈路模式下,指定信道及調制方式,以最大功率等級發射信號;9)按照步驟2)至步驟6)順序測量每個收發鏈路的等效全向輻射功率值P;10)根據上述步驟測量結果,如被測設備支持波束賦形,還需結合被測設備廠商提供的波束賦形增益,記為“Y”,以dB為單位,按照如下公式,對功率進行線性求和,計算最終測量結果;11)上述功率值Ptotal應滿足本標準有關要求。b)使用頻譜儀測量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按圖1所示搭建測試環境;2)EUT應調整至射頻測試模式,在該模式下可對EUT的發射頻率、功率等級、技術體制以及數據速率等參數進行配置。3)EUT在射頻測試模式下應盡量持續穩定輸出待測信號;4)將被測設備與頻譜儀連接并做如下配置;——中心頻率:被測信號中心頻率;——RBW:100kHz——VBW:3倍或10倍于RBW;——掃頻寬度:2倍的標稱帶寬(例如:20MHz標稱帶寬掃頻寬度即為40MHz——掃描時間:≥1s,增加掃描時間直到信號的功率值不隨掃描時間變化為止;——檢波方式:RMS;——追蹤模式:Avg。5)使用頻譜分析儀信道功率測量功能對被測信號功率進行測量;6)對于應用MIMO技術的被測設備,若其在測試模式下信號占空比為100%,則需根據式3計算Ptotal,Ptotal應符合本標準有關要求。若其在測試模式下占空比小于100%的信號且頻譜儀不使用觸發模式進行修正,則平均功率測量結果需補償占空比影響,占空比計算公式如式1所示。若使用功率觸發模式測試burst(突發)內信號,則不需要補償占空比。5.4.2.2輻射測試方法當以輻射方式測試時,將DUT及天線(包括智能天線和支持波束成形的系統)正對觀測天線,且設置為最大e.i.r.p值,參照附錄A進行場地搭建,且按照如下步驟進行測試。a)配置發射機在指定信道、調制方式、數據速率及最大輻射功率下發射;b)按附錄B所示過程確定發射機最大輻射功率方向;c)使用示波器或其他測量儀器測量被測信號占空比x,并將此數據進行記錄;d)使用功率計或其他測量儀器,在某個指定測試頻率上、以最大發射功率狀態工作,從測量設備上讀出被測發射機輸出的平均功率A(dBm);e)按照上述式1計算等效全向輻射功率結果P,該計算結果應滿足本標準要求。5.4.3最大等效全向功率譜密度5.4.3.1傳導測試方法按圖1所示搭建測試環境,具體操作步驟如下:a)將被測設備與頻譜儀連接并做如下設置——中心頻率:被測信號中心頻率;——RBW:1MHz;——VBW:3倍或10倍于RBW;——掃頻寬度:2倍的標稱帶寬(例如:20MHz標稱帶寬Span即為40MHz);8XX/TXXXXX—XXXX——檢波方式:RMS;——追蹤模式:最大保持;b)當頻譜儀軌跡追蹤完成后,尋找頻譜包絡峰值點并記錄相應頻率;c)在峰值點處更改頻譜儀設置如下:——中心頻率:取步驟b中峰值點頻率;——掃頻寬度:3MHz;——RBW:1MHz;——VBW:3倍或10倍于RBW;——掃描時間:1min——檢波方式:RMS——追蹤模式:最大保持d)當頻譜儀軌跡追蹤完成后,尋找頻譜包絡峰值點并記做D;e)最后根據廠家提供的天線增益G,計算得出最大等效全向功率譜密度。f)測得最大功率譜密度應滿足本標準有關要求。5.4.3.2輻射測試方法本測試方法僅適用于一體化天線設備,且不具備臨時天線連接器。當以輻射方式測試時,將UUT及天線(包括智能天線和支持波束成形的系統)正對觀測天線,且設置為最大e.i.r.p值。參照附錄A進行場地搭建,且按照如下步驟進行測試:a)配置發射機在指定信道、調制方式、數據速率及最大輻射功率下發射;b)按附錄B所示過程確定發射機最大輻射功率方向;c)頻譜分析儀設置同傳導測試步驟;d)測得最大功率譜密度應滿足本標準有關要求。5.4.4帶外發射功率5.4.4.1傳導測試方法按圖1所示連接被測設備及測量設備,測試程序如下:a)將被測設備與頻譜分析儀連接,并做如下設置:——中心頻率:被測信號中心頻率;——RBW:100kHz;——VBW:3倍或10倍于RBW;——起始頻率:至少2倍的標稱帶寬;——檢波方式:RMS——掃描時間:≥1s,增加掃描時間直到信號的功率值不隨掃描時間變化為止;——Trace模式:最大保持;b)對于低信道,頻率開始為低信道中心頻點-2.5倍信道帶寬,頻率結束為5150MHz,測量頻段中的最大功率譜密度,單位為dBm/100kHz,換算成dBm/100kHz;c)對于高信道,頻率開始為5350MHz,頻率結束為高信道中心頻點+2.5倍信道帶寬,測量頻段中的最大功率譜密度,單位為dBm/100kHz,換算成dBm/100kHz。d)應用頻譜儀Marker功能記錄5150MHz以及5350MHz兩個頻點的功率譜密度值,同時結合廠家宣稱在該頻段的最大天線增益,該結果應滿足工信部無〔2021〕129號文件有關要求。5.4.4.2輻射測試方法本測試方法僅適用于一體化天線設備,且不具備臨時天線連接器。9XX/TXXXXX—XXXX當以輻射方式測試時,將UUT及天線(包括智能天線和支持波束成形的系統)正對觀測天線,且設置為最大e.i.r.p值。參照附錄A進行場地搭建,且按照如下步驟進行測試:a)配置發射機在指定信道、調制方式、數據速率及最大輻射功率下發射;b)按附錄B所示過程確定發射機最大輻射功率方向;c)頻譜分析儀設置同傳導測試步驟;d)測得帶外發射功率結果應滿足工信部無〔2021〕129號文件有關要求。5.4.5占用帶寬及頻率范圍5.4.5.1傳導測試方法按圖1所示連接被測設備及測量設備,測試程序如下:a)將被測設備與頻譜分析儀連接,并做如下設置:——中心頻率:被測信號中心頻率;——RBW:100kHz;——VBW:300kHz;——掃頻寬度:1.5-2倍的標稱帶寬,至少能夠包含一個完整的頻譜包絡;——檢波方式:RMS;——掃描時間:≥1s,增加掃描時間直到信號的功率值不隨掃描時間變化為止;——Trace模式:最大保持。a)應用頻譜儀99%帶寬功能測量出被測設備占用帶寬。b)設備所工作的最低信道的標稱工作中心頻率以下99%功率頻率標記點以及最高信道的標稱工作中心頻率以上的99%功率頻率標記點,該兩點頻率應符合本標準相關頻率范圍技術要求。5.4.5.2輻射測試方法本測試方法僅適用于一體化天線設備,且不具備臨時天線連接器。當以輻射方式測試時,將UUT及天線(包括智能天線和支持波束成形的系統)正對觀測天線,且設置為最大e.i.r.p值。參照附錄A進行場地搭建,且按照如下步驟進行測試:a)配置發射機在指定信道、調制方式、數據速率及最大輻射功率下發射;b)按附錄B所示過程確定發射機最大輻射功率方向;c)頻譜分析儀設置同傳導測試步驟;d)測得占用帶寬結果應滿足限值要求。5.4.6頻率容限5.4.6.1傳導測試方法按圖1所示連接被測設備及測量設備,測試程序如下:a)配置被測設備,若設備可以工作在載波輸出模式下,測試步驟如下:b)使用頻譜分析儀讀取被測設備載波信號頻譜包絡的最大值的頻率f,按照式(1)計算頻率容式中:XX/TXXXXX—XXXXΔf——頻率容限;f——信號包絡的最大值;f0——為標稱中心頻率。c)設備無法發射單載波時,可以采用對應的解調方式解調被測設備發射的信號獲取設備載波頻率,若不可行,則可以取信號包絡上比最高功率值點低10dB的上下兩頻點的頻率平均值,視作載波頻率。5.4.6.2輻射測試方法當以輻射方式測試時,將UUT及天線(包括智能天線和支持波束成形的系統)正對觀測天線,且設置為最大e.i.r.p值。參照附錄A進行場地搭建,且按照如下步驟進行測試:a)配置發射機在指定信道及最大輻射功率下發射;b)按附錄B所示過程確定發射機最大輻射功率方向;c)頻譜分析儀設置同傳導測試步驟;d)測得頻率容限結果應滿足限值要求。5.4.7雜散發射5.4.7.1傳導測試方法a)按圖1所示搭建測試環境;b)頻譜分析儀的底噪應低于至少限值12dB。c)30MHz至1000MHz范圍內的雜散測量?!猂BW:100kHz;——VBW:3倍或10倍的RBW;——檢測方式:RMS;——追蹤方式:MaxHold。d)1000MHz至12.75GHz范圍內的雜散測量?!猂BW:1MHz;——VBW:3倍或10倍的RBW;——檢測方式:RMS;——追蹤方式:MaxHold。e)掃描時間:≥1s,增加掃描時間直到信號的功率值不隨掃描時間變化為止,掃描時間對于非連續發射(占空比低于100%),掃描時間需足夠長,對于每個100kHz頻率步進,測量時間應高于EUT的兩倍發射時間。f)待追蹤平穩后,掃描到的任何在對應限值減6dB的值以上的雜散值應分別按照下述準確判定雜散的操作程序進行測量,并將測量值與表1和表2的限值進行對比。g)如下步驟用以準確測量預掃描時識別到的單個無用雜散值?!行念l率:預掃描時識別到的雜散頻率——RBW:100kHz(<1GHz)/1MHz(>1GHz)——VBW:300kHz(<1GHz)/3MHz(>1GHz)——頻寬:應足夠大,以便能捕獲所有預掃到的個體雜散值。h)根據被測設備天線情況在此可疑雜散點進行天線增益及鏈路衰減的補償?!獟呙枘J?Continuous;XX/TXXXXX—XXXX——掃描時間:≥1s,增加掃描時間直到信號的功率值不隨掃描時間變化為止;——觸發器:Freerun;——檢波方式:RMS;——追蹤模式:MaxHold;i)對于智能天線系統(設備含有多個發射鏈)的傳導測量,并記錄每一個發射鏈的追蹤數據。累加每個頻點上的功率值;j)使用標記操作程序記錄測量最高值和對應的頻率;k)將該測量值與限值進行對比。5.4.7.2輻射測試方法本測試方法僅適用于一體化天線設備,且不具備臨時天線連接器。當以輻射方式測試時,將UUT及天線(包括智能天線和支持波束成形的系統)正對觀測天線,且設置為最大e.i.r.p值。參照附錄A進行場地搭建,且按照如下步驟進行測試:a)配置發射機在指定信道、調制方式、數據速率及最大輻射功率下發射;b)按附錄C所示過程進行測試;c)測得結果應滿足限值要求。5.4.8特殊頻段保護5.4.8.1傳導測試方法a)按圖1所示搭建測試環境;b)頻譜分析儀的底噪應低于限值至少12dB;c)根據所測特殊頻段設置頻譜儀起始和終止頻率,頻譜儀其他參數設置如下:——掃描時間:≥1s,增加掃描時間直到信號的功率值不隨掃描時間變化為止;?!獧z波方式:RMS;——追蹤模式:MaxHold;d)當跳頻設備操作在正常模式下(未關閉跳頻應進一步增加掃描時間以便捕捉到在不同跳頻序列中的同一跳頻頻率上的信號發射;e)對于智能天線系統(設備含有多個發射鏈)的傳導測量,并記錄每一個發射鏈的追蹤數據。累加每個頻點上的功率值;f)使用標記操作程序記錄測量最高值和對應的頻率;g)將該測量值與限值進行對比,相關測試結果應符合本標準有關要求。5.4.9動態頻率選擇具體測試方法見YD/T2950-2015。XX/TXXXXX—XXXX(規范性)輻射測試場地環境A.1開闊測試場或半電波暗室開闊測試場或半電波暗室應符合GB9254-2008附錄A中對測試場地的要求。在1GHz以下頻段,測量收發天線的測試距離不小于3m。在1GHz以上頻段,選擇合適的測試距離。被測設備大小應小于測試距離的20%。被測設備架高或替代用天線架高要求為1.5m,測量天線架高要求在1m~4m范圍內調整。為確保因測試場地附近有障礙物而產生的反射波信號對測試結果沒有影響,測試場地應滿足如下條件:a)測試場地近處不能有直徑大于測試最高頻率λ/4(λ為電波波長)的導電物體存在;b)連接電纜盡量沿地板表面鋪設,最好鋪設在地板下面,低阻抗電纜要采用屏蔽電纜。典型的測試場地布置如圖A.1所示。圖A.1測試場地布置A.2全電波暗室A.2.1綜述全電波暗室是一種室內裝有射頻吸收材料的全屏蔽室,用來模擬電磁波傳播的自由空間環境,它是完成設備輻射發射測試的替換場地。測量天線、被測設備和其替代用天線的測試布置同開闊測試場相似,但它們離地板的架設高度是固定的。關于全電波暗室屏蔽效能和墻面反射損耗的指標要求見表A.1、表A.2。要求全電波暗室內被測設備到測量天線的空間傳輸損耗與在自由空間環境下的傳輸損耗的偏差在±4dB以內。表A.1說明全電波暗室屏蔽效能指標要求XX/TXXXXX—XXXX表A.1全電波暗室墻面反射損耗指標要求A.2.2測試天線測量天線的物理尺寸不能超過測試距離的20%。測量天線應適合于極化波的接收,應安裝在水平臂的末端,應允許天線能按測量電場的水平分量或垂直分量來定位安裝。當按垂直極化取向及在最低位置安裝時,天線的低端應至少離地0.3m。A.2.3替代天線替代用天線的增益精度在±1dB以內。XX/TXXXXX—XXXX(規范性)輻射指標測試方法B.1輻射指標測試方法射頻指標測試要在全電波暗室內按照圖B.1的布置進行。進行測試時,測量天線要正對被測設備的最大輻射電平方位,將測量方位記錄在測試報告中,并在該方位上進行相關的測量。圖B.1測試布置示意圖輻射雜散測試步驟如下:a)測試場地要滿足指定測試頻段的測試要求,被測設備放置在標準轉臺(或支架)上,除非特別要求,測量天線要垂直極化正對被測設備,天線高度與被測設備的高度相同;b)測量設備如頻譜分析儀按相關測試項目要求進行設置,若有必要,對測量天線在較小范圍內進行升降,使頻譜分析儀獲得有效輸出頻譜分量的最大功率讀數;c)360°旋轉被測設備,使頻譜分析儀獲得最大電平讀數。若有必要,再次對測量天線在較小范圍內進行升降,使頻譜分析儀在上述最大電平讀數基礎上獲得更大電平讀數,記錄有效頻譜分量的頻率和最大電平讀數在測試報告中;d)將測量天線設置為水平極化位置,重復上述測試過程。B.2替代測量用上述B.1的測試方法獲得的測試數據并非最終的測試結果,被測設備產生的實際發射電平需要用替代測試來確定。替代測試的原理是用已知的信號發生器替代被測設備,從而定量給出被測設備產生的各個信號的發射電平,測試連接如圖B.2所示。替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房地產融資租賃合同范本
- 長春工程學院《醫學信號處理專題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重點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下)第一次中考模擬語文試題含解析
- 南通理工學院《工程項目成本規劃與控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泰州等四市2024-2025學年高三臨門一腳強化訓練模擬考試化學試題試卷含解析
- 商丘學院《自然科學基礎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南財經大學《啤酒生產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煙臺市長島縣2025年六年級下學期小升初數學考前押題卷含解析
- 云南省瀘西縣達標名校2025年初三1月聯考物理試題含解析
- 山東交通職業學院《統計學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貴航貴陽醫院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廣州民用房屋租賃合同樣本
- 2025-2030中國金融云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家庭暖通合同協議
- 心力衰竭填空試題及答案
- 全新機房搬遷協議合同
- 2025年04月包頭醫學院公開招聘28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美的電器審計案例》課件
- 2025-2030中國冰鞋行業市場發展分析與發展趨勢及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 2024年美容師考試相關法律法規知識試題及答案
- 2025新疆交投集團所屬子公司招56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