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第六節北美與美國_第1頁
修改第六節北美與美國_第2頁
修改第六節北美與美國_第3頁
修改第六節北美與美國_第4頁
修改第六節北美與美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節北美與美國北美洲與北美的區別一、北美位置和范圍2、海陸位置:1、經緯度位置:主要位于300N—800N(北溫帶和北寒帶),200W——1600W(西半球)

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灣,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3、范圍:加拿大、美國、格陵蘭島(丹麥)二、縱列分布的地形太平洋大西洋沿北緯40°北美地形剖面圖西部高山區

中部平原區(中央大平原)東部高原山地海岸山大盆地落基山

南北縱列的三大地形區內華達山三大地形區組成地形特征形成原因西部高山區中部平原區東部高原、山地區北美三大地形區的特征比較海岸山、落基山等平行山脈山間分布有高原、盆地兩大板塊相撞擠壓形成,多火山地震北部多湖泊,南部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坦五大湖——冰川作用;密西西比平原——河流沖積形成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較平緩高原山地古老,久經侵蝕而成。三、深受地形影響的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特征: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大,夏雨稍多

思考:為什么在北美西部,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狹長分布于沿海地區?40°N北極圈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西部高山對北美氣候的影響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擋太平洋濕潤氣流不能深入。迎風一側多雨、濕潤,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呈狹長帶狀分布。背風一側的高原盆地少雨、干燥,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思考:

為什么在北美東部,降水量是從沿海向內陸逐漸減少?40°N北極圈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東部高原山地對北美氣候的影響東部高原山地低緩有利大西洋濕潤氣流深入。降水由東南沿海向西部內陸逐漸遞減。描述北美大陸東西兩岸等降水量線疏密差異,并分析原因。西岸:由于高大的海岸山脈阻擋,使得來自太平洋的暖濕氣流在西側的迎風坡一面形成了多雨的濕潤地區。而落基山和海岸山脈之間的高原盆地則處于背風坡,降水較少。降水由沿海向內陸急劇減少,等降水量線比較密集。東岸:東部山地比較低緩,對大西洋暖濕氣流的阻擋作用不顯著,降水由沿海向內陸逐漸減少,等降水量線稀疏。思考:

為什么在北美中部,冬季多寒潮、暴風雪天氣?夏季溫度較高?40°N北極圈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中部平原對北美氣候的影響中央大平原貫通南北冬季極地冷空氣可迅速南下使氣溫降低,形成寒潮、暴風雪天氣。夏季墨西哥灣暖濕氣流也可北上使中部和東部迅速升溫。冬冷夏熱,大陸性顯著小結:地形對北美氣候的影響1、西部高山:南北縱列,太平洋濕潤氣流受高山阻擋,山地西側多雨,山脈東側及之間的高原盆地干旱少雨。2、中部大平原:貫通南北,冬季冷氣流南下和夏季暖氣流北上均不受阻。(冬冷夏熱,大陸性顯著)3、東部高原山地:

低矮,對大西洋濕潤氣流阻擋作用不顯著。密歇根湖蘇必利爾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四、最大的淡水湖群位置:中央大平原美、加交界處;成因:冰川作用蘇必利爾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五大湖剖面示意圖五大湖水面高低不同,由西向東逐級降低,伊利湖與安大略湖之間有將近100米的落差,并有一個斷層陡岸,從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尼亞加拉瀑布。尼亞加拉瀑布五大湖之間有運河相通,并經圣勞倫斯河與大西洋相連,大型海輪由大西洋可直抵五大湖沿岸,促進了北美的經濟繁榮。尼亞加拉瀑布分為南北兩段,北端呈半環狀,名馬蹄瀑布,屬加拿大;南端稱亞美利加瀑布,屬美國。美、加兩國均在瀑布之上修建了大型水電站。東部河流地勢平坦,通航便利;西部河流短小流急,水能豐富河流:(1)密西西比河(2)圣勞倫斯河(3)科羅拉多河思考:北美的河湖有何經濟意義?灌溉、航運和發電五、移民匯集的大陸

美國和加拿大是世界重要的移民國家,他們的居民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移民及其后裔的大匯集。(1)其中歐洲各國移入的白人占80%

以上,主要是英、法后裔。(二戰前從舊大陸移向新大陸,從已開發國家移向未開發國家。)(2)還有來自拉丁美洲,主要是二戰后由發展中國家移向發達國家。(3)黑非洲一些國家的移民及其后裔。(二戰前被殖民者劫掠而來的奴隸)(4)亞洲移民二戰前殖民主義者招工而來開發東南亞和美洲。最早的中國移民,大多是19世紀美、加兩國修筑太平洋沿岸鐵路和開采金礦,從廣東一帶招募來的勞工。現在,華人在兩國的許多大城市中都有分布。此外,當地原來的土著居民因紐特人和印第安人也都是來自亞洲。他們是在1萬年前地球上冰河時期,白令海峽的海水結成冰橋,從西伯利亞踏著白令海峽上的冰橋來到美洲的黃種人。美國一、跨兩洲瀕三洋的位置跨兩大洲,臨三大洋,本土都在溫帶30oN120oW50oN70oW二、專門化商品化的農業A、緯度:跨高、中、低緯度(跨寒、溫、熱帶,大部分居北溫帶)夏季高溫多雨利于作物生長B、臨海西瀕太平洋,東靠大西洋南臨墨西哥灣多良港,冬季不凍海運便利1、發展農業的條件(1)自然條件C、地形平原占全國一半,耕地面積廣便于機械化生產D、河湖密西西比河五大淡水湖提供灌溉、航運、發電條件E、資源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森林、草原面積大工農業發展的基礎(2)社會經濟條件先進的科技便利的交通運輸;高度發達的工業;2、農業生產的現代化和專業化世界農業大國農產品種類多、產量大、自給有余世界上輸出農產品最多國家熱帶農產品需進口現代農業生產過程機械化:生產效率高、產量大地區生產專業化:充分利用自然條件,根據市場需要劃分農業帶乳畜帶玉米帶小麥帶棉花帶畜牧、灌溉農業區亞熱帶作物帶棉花帶混合農業區玉米帶乳畜帶小麥區小麥區畜牧業和灌溉農業區水果蔬菜區小麥和林牧業區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水源氣候社會經濟因素交通土地工業科技平坦廣闊(中央大平原)土壤深厚、肥沃(黑土)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氣候溫和、降水豐富,夏季潮濕水陸交通便利地廣人稀工業發達,提供農業機械、化肥、農藥農業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廣快美國商品谷物農業區位條件分析農業帶的分布分析乳畜帶的區位因素?兩個小麥區的生產條件有何差異?兩個小麥區生產條件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熱量的差異上。春冬乳畜帶:緯度較高,光熱條件不足,適宜牧草的生長;城市人口集中,市場廣闊,交通便捷。三、資金厚技術新的工業西部工業區南部工業區東北部工業區東北工業區南部工業區西部工業區有利條件工業部門工業城市鋼鐵、汽車、化學等紐約最大城市和港口;首都華盛頓;芝加哥和匹茲堡為鋼鐵工業中心;底特律汽車工業墨西哥灣西北盛產石油石油、化工、飛機、電子、宇航等休斯敦為宇航、石化中心礦產資源豐富,海運便利,環境好宇航、電子、飛機舊金山附近的硅谷;洛杉磯是西部最大城市和港口。煤、鐵豐富,交通便利,肥沃平原,歷史悠久,雄厚的人才基礎,廣闊的市場三大工業區美國傳統工業區與新興工業區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傳統工業(東北部工業區-“煤鐵復合體型”工業區為代表)面臨新興工業國家的激烈競爭,呈衰落狀態,被稱為“夕陽工業”。以高科技為核心的新興工業呈現蓬勃向上的發展趨勢(以西南部的“硅谷”-“臨空型”工業區為代表)。同時,美國人口也出現了從東北向南部和西部遷移。美國“硅谷”40oN30oN“硅谷”崛起的區位優勢:區位優勢位置氣候科技交通市場位于舊金山,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脈,面對舊金山灣,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地中海氣候,冬暖夏熱,氣候宜人斯坦福大學及8000多家高技術公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