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溫肺熱病(非重癥社區獲得性肺炎)診療方案_第1頁
風溫肺熱病(非重癥社區獲得性肺炎)診療方案_第2頁
風溫肺熱病(非重癥社區獲得性肺炎)診療方案_第3頁
風溫肺熱病(非重癥社區獲得性肺炎)診療方案_第4頁
風溫肺熱病(非重癥社區獲得性肺炎)診療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風溫肺熱病(非重癥社區獲得性肺炎)診療方案一、診斷(一)疾病診斷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t"22:10000/pc/sdt/_blank"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ZY/T001.1-94)。(1)病史及發病特點:起病急,傳變快,病程短,四季發病,以冬春多見。(2)臨床表現:發病初起,發熱重惡寒輕、咳嗽、咳痰不爽、頭痛、舌邊尖紅、苔薄黃或黃白相兼、脈浮數,或高熱煩渴、咳喘胸痛、咯痰色黃或帶血絲、舌紅苔黃或膩、脈滑數。(3)主要體征:肺部局部叩診可有濁音,聽診呼吸音降低或有濕羅音,或有支氣管呼吸音。(4)主要輔助檢查:肺部X線可有炎性改變;血常規:白細胞總數或中性增多。2.西醫診斷標準:參照2006年10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發布的《\t"22:10000/pc/sdt/_blank"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1)新近出現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癥狀加重,并出現膿性痰;伴或不伴胸痛。(2)發熱。(3)肺實變體征和(或)濕性啰音。(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5)胸部X線檢查顯示片狀、斑片狀浸潤性陰影或間質性改變,伴或不伴胸腔積液。(二)證候診斷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t"22:10000/pc/sdt/_blank"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邪犯肺衛證:發熱重,惡寒輕,咳嗽痰白、口微渴,頭痛,鼻塞;舌邊尖紅,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2.痰熱壅肺證:高熱不退,咳嗽,咳痰黃稠或咳鐵銹色痰,胸痛,呼吸氣促,口渴煩躁,小便黃赤,伴見大便干燥或便秘,舌紅苔黃,脈洪數或滑數。3.痰濁阻肺證:咳嗽,咳聲重濁,胸悶,咯白粘痰,伴有疲倦納呆,腹脹,大便溏,舌淡紅,苔白膩,脈滑。4.正虛邪戀證:干咳少痰,口燥咽干,腹脹,神倦納差;舌淡紅苔白膩,脈細滑。二、治療方案(一)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中成藥1.邪犯肺衛證:治法:宣肺透表,清熱解毒推薦方藥:\t"22:10000/pc/sdt/_blank"銀翹散合\t"22:10000/pc/sdt/_blank"麻杏石甘湯加減,銀花、連翹、桔梗、荊芥、麻黃、石膏(先煎)、北杏仁、甘草。中成藥:銀翹解毒丸(顆粒、片)、連花清瘟膠囊、銀黃顆粒(片)、板藍根顆粒等。2.痰熱壅肺證:治法: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推薦方藥:\t"22:10000/pc/sdt/_blank"麻杏石甘湯合\t"22:10000/pc/sdt/_blank"千金葦莖湯加減。炙麻黃、石膏(先煎)、瓜蔞皮、黃芩、浙貝母、魚腥草、葦莖、北杏仁、桔梗、法半夏、甘草。中成藥:鮮竹瀝口服液、清開靈顆粒(膠囊、片)、蛇膽川貝液等。3.痰濁阻肺證:治法:燥濕化痰、宣肺止咳推薦方藥:\t"22:10000/pc/sdt/_blank"二陳湯合\t"22:10000/pc/sdt/_blank"三子養親湯加減,法半夏、陳皮、蘇子、萊菔子、白芥子、茯苓、甘草。中成藥:祛痰止咳沖劑、蛇膽陳皮口服液、橘紅丸(顆粒、膠囊、片)等。4.正虛邪戀證:治法:養陰益氣,清散余邪推薦方藥:\t"22:10000/pc/sdt/_blank"生脈散、\t"22:10000/pc/sdt/_blank"沙參麥冬湯、\t"22:10000/pc/sdt/_blank"竹葉石膏湯、\t"22:10000/pc/sdt/_blank"六君子湯等,沙參、麥冬、黨參、五味子、茯苓、白術、陳皮、青蒿、黃芩。中成藥:生脈膠囊、養陰清肺丸等。(二)靜脈滴注中藥注射液根據病情可辨證選用痰熱清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熱毒寧注射液、生脈注射液、參麥注射液等。(三)其他療法根據患者病情和臨床實際情況,可選用耳尖放血療法、中藥保留灌腸法、刮痧法、拔罐法、針刺清喘穴、經絡刺激法等療法,可配合選用數碼經絡導平治療儀、經絡導平治療儀、針刺手法針療儀等設備治療。(四)內科基礎治療:主要包括:對癥支持治療如吸氧。評估特定病原體的危險因素,藥物選擇根據《\t"22:10000/pc/sdt/_blank"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2006年)。(五)護理:1.情志調護:多進行面對面的溝通,給予耐心的開導、熱心的撫慰與鼓勵,幫助患者正確認識自己的病情、保持心情舒暢,了解治療的過程與方法,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2.生活調護:應注意經常改變體位、翻身、拍背、有效咳嗽咳痰;注意保暖,避免衣物潮濕;保持室內干燥、溫暖、空氣新鮮;禁止吸煙,避免疲勞、酗酒等誘發因素,加強體質鍛煉,預防感冒。3.飲食調護: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品,清淡飲食,忌辛辣刺激、甜膩肥厚之品。三、療效評價(一)評價標準根據1997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北方熱病急癥協作組、全國中醫內科學會熱病專業委員會修改、制定的《風溫肺熱病診療標準》,并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t"22:10000/pc/sdt/_blank"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制定。總體評價:臨床治愈:臨床癥狀及肺部體征在10天內全部消失,X線檢查肺部陰影基本吸收。顯效:臨床癥狀及肺部體征在10天內大部分消失,X線檢查肺部陰影大部分吸收。好轉:10天內部分癥狀消失,肺部體征或X線有所減輕。無效:10天以上癥狀和體征未減輕或加重者。(二)評價方法1.

疾病療效評估方法:主要針對患者的癥狀、體征為觀察指標,其中對于“痰”指標包括了痰色、痰量、痰質的改變;壯熱的觀察指標包括了持續時間、熱勢、退熱時間、熱型改變;咳嗽的發作持續時間、咳嗽的劇烈程度;患者的主觀感受;實驗室及影像學指標作為參考。2.中醫證候療效評估方法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t"22:10000/pc/sdt/_blank"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制定療效判定方法如下:中醫證候積分分級量化指標(1)發熱:_分0分=0級;2分=Ⅰ級;4分=Ⅱ級;6分=Ⅲ級;8分=Ⅳ級。(2)咳嗽:_分(由患者每天根據自己前24小時的咳嗽癥狀,對照計分表進行判斷,并記錄于患者日記卡)計分日間咳嗽癥狀夜間咳嗽癥狀0無咳嗽

無咳嗽

11~2次短暫咳嗽

僅在清晨或將要入睡時咳嗽

22次以上短暫咳嗽

因咳嗽導致驚醒1次或早醒

3頻繁咳嗽,但不影響日常活動

因咳嗽導致夜間頻繁驚醒

4頻繁咳嗽,影響日常活動

夜間大部分時間咳嗽

5嚴重咳嗽,不能進行日常活動

嚴重咳嗽不能入睡

(3)咯痰:_分0分=0級;1分=Ⅰ級;2分=Ⅱ級;(4)胸悶痛:_分胸悶痛指標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s,VAS)VAS調查采用一條長10cm的直線,兩端分別表示“無痛”和“無法忍受的劇烈疼痛”,被測者根據自身疼痛情況,在該直線上做相應標記,距“無痛”端的距離即表示疼痛的強度。

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條長約10cm的游動標尺,一面標有10個刻度,兩端分別“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無痛,“10”分代表難以忍受的最劇烈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