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導學筆記導學筆記第一單元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2023-2024學年度上學期)【課題】第1課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學習目標】了解新、舊石器時代特點及代表性文化遺存,認識中華文明起源的歷程及特點。知道考古發現和文獻資料是了解歷史的重要證據,認識神話傳說與考古遺存、傳世文獻等材料在歷史研究中的不同價值。了解早期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思想狀況。認識分封制的作用,理解分封制與宗法制的關系。理解生產力的發展與私有制、階級和國家之間的關系。認識早期國家的特征。【重點難點】重點:中華文明起源的特點;早期國家的特征。難點: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原因。導學內容與過程【情境導入】2018年5月28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發布會舉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中華文明的早期輪廓逐漸清晰起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將更明晰地知道我們從哪里來。【學習新知】(知識探究)一、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和文化遺存1.舊石器時代(1)概念:以方法制作石器的時代。(2)社會生活:從事漁獵和采集,過著生活,已經學會用。(3)文化遺存:距今約170萬年的和距今約70萬至20萬年的。2.新石器時代(1)概念:以方法制作石器的時代。(2)社會生活:大量使用陶器,開始從事,飼養家畜,生活逐漸穩定。(3)分布特點:分布廣泛,奠定了的發展基礎。(4)文化遺存文化遺址時間活動區域基本特征仰韶文化距今約7000至5000年前黃河中游彩繪陶器,以等為主要栽培作物大汶口文化黃河下游—河姆渡文化長江下游種植,掌握了養蠶繅絲技術龍山文化距今約5000年黃河中下游代表器物是黑陶,被稱為“蛋殼陶”紅山文化北方遼河上游出土了精美的,出現較大規模的祭壇和神廟良渚文化長江下游3.原始社會組織(1)三個階段:原始人群、社會和父系氏族社會。(2)母系氏族:處于舊石器時代晚期,生產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員共同勞動,成果共享。(3)父系氏族①社會貧富分化與開始出現。②氏族間的聯系趨于緊密,形成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聯盟。③已經產生,階級分化日益明顯,中國即將邁入階級社會的門檻。【跟進訓練】1.2019年7月6日,中國良渚古城遺址被列人《世界遺產名錄》。距今約5000年的良渚聚落群中既有普通建筑,也有大型宮殿式建筑;既有埋葬一般人的墓地,也有貴族專用墓地。這表明當時()A.農業生產的水平較高B.正處于舊石器時代晚期C.已形成君主專制國家D.已存在社會不平等現象(知識探究)二、從部落到國家1.部落時代(1)三皇五帝:三皇神話色彩濃重,五帝的事跡較為具體。(2)炎黃聯盟:黃帝是黃河中上游一帶的部落首領,他聯合炎帝,結成炎黃部落聯盟,他們被后世共尊為。(3)禪讓制:堯年老時,根據推舉和對舜的考察,由舜繼承其位,這種做法稱為“”。(4)“萬邦”時代:大約相當于時代,中國大地上邦國林立,史稱“萬邦”時代。此時分化比較明顯,或已具備了國家的初始形態。2.夏朝(1)建立:約公元前2070年由建立,這是我國最早的奴隸制國家。(2)世襲制:禹死后,禹的兒子啟繼位,代替了禪讓制。(3)國家管理①夏王:是最高的統治者。②中央:設有主管行政、軍事、司法和宗教的機構與職官。③地方:通過控制一些部族進行統治。(4)文化遺存:河南洛陽偃師發現的,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遺存。【跟進訓練】陶寺遺址是中國黃河中游地區以龍山文化陶寺類型為主的遺址,時間約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遺址中有宮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種禮器。根據發掘的成果來看,陶寺社會貧富分化懸殊,形成了特權階層。據此可知,當時()A.已具備國家的初始形態B.社會開始產生貧富差別C.進人奴隸社會鼎盛時期D.傳統農耕經濟相對發達(知識探究)三、商和西周1.商朝(1)建立:約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首領湯大敗夏兵,建立商朝。(2)文字:“”主要是商人刻寫的占卜記錄,是一種成熟的文字。(3)國家機構①商王:是最高的統治者。②中央:設有尹及各類事務官。③實行。(4)勢力范圍:東到大海,西及隴山,南跨江漢,北至燕山。2.西周(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商建立西周,定都鎬京。(2)政治統治①概況:實行與,形成“天子———”金字塔型的等級結構。②影響: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政治統治;宗法制與分封制相互補充,解決了統治階級內部在和財產分配方面的沖突與矛盾。【知識拓展】1.宗法制是以血緣親疏與嫡庶來確定繼承關系和名分的制度,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在姬姓宗親內,周王是大宗,諸侯是小宗。在諸侯國內,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以此類推,層層區別。西周時期,分封制與宗法制的結合,形成政權與族權的結合。2.禮樂制是周代維護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周朝通過禮樂制度來規范貴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貴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貴賤長幼之間要有明顯的差別。就連如何稱呼“死”,不同等級的貴族也不一樣。《禮記·曲禮》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3)“共和行政”①原因:周厲王貪財好利,為政暴虐,引發了“”。②概況:周厲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執政。(4)滅亡:公元前771年,攻破鎬京,西周滅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3.商和西周的經濟農業是主要生產部門,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質的工具,農具極少土地制度是奴隸主土地國有制,土地不能隨意買賣,是土地經營的基本方式手工業是手工業生產中的主要部門,青銅器種類繁多【跟進訓練】西周的封建社會,從縱剖面看,是一個寶塔式結構,王室之下,有幾級的封建;從橫切面看,統治階級中也存在著以血緣為基礎的宗族組織。上述材料反映出西周時期()A.實現了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權力集中B“家天下”開始取代“公天下C.政治具有血緣關系與國家政權相結合的特點D.開創了中央對地方的垂直管理體系【達標測試】1.石器時代是考古界對早期人類歷史劃定分期的第一個時代,即從人類出現到青銅器出現,大約始于距今二三百萬年,止于距今5000年至2000年左右。由此可知,考古界劃定石器時代的主要依據是()A.氏族公社取代原始人群B.貧富分化是否已經出現C.生產工具及其制作水平D.古人類所處的地域環境2.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源遠流長,生生不息。下列說法不能證明中國是遠古人類重要起源地的是()A.女媧摶黃土作人,建構人類社會B.云南臘瑪古猿祿豐、開遠兩種化石C.元謀人門齒化石和用火遺跡D.山頂洞人化石和少量石器3.1976年發掘的婦好(殷商王后)墓,是殷墟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了卜甲、玉蠶、各類兵器等千余件隨葬器物。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刻辭卜甲上的文字符號是中國文字的起源B.金屬兵器反映出當時冶鐵業達到較高水平C.玉蠶等遺物反映了早期絲織業的發展情況D.隨葬品的豪華可以證明當時女性地位很高4.《三字經》載:“夏傳子,家天下,四百年,遷夏社。”材料中的“子”指的是()A.堯B.舜C.禹 D.啟5.互為補充,并有效地解決了統治階級內部在權力和財產分配方面的沖突和矛盾的兩大制度是()A.禪讓制和分封制 B.宗法制和分封制C.分封制和郡縣制 D.禪讓制和宗法制【學習小結】【課后拓展】(必備知識)1.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遺址考古發現包括:10萬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種野獸化石,還有大量灰燼……其中最厚的灰燼可達4米,灰燼中有很多石頭、骨頭和樸樹籽等。以上材料可以說明北京人能夠()A.制造和使用工具 B.飼養家畜C.從事農業耕作 D.人工鉆木取火2.國家的出現是文明開端的重要標志。我國歷史上國家的初步形態出現于()A.舊石器時代 B.新石器時代C.春秋時期 D.戰國時期3.山西又稱“三晉大地”,今天山西省的簡稱還是“晉”,這一稱謂源于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郡縣制 D.行省制4.陜西出土的一件青銅器上鑄有“武王伐紂”的銘文。由此可以判斷,它最有可能鑄造于下列哪一時期()A.黃帝時期 B.夏朝C.商朝 D.西周5.現今存世的有關商代統治者治理國家的甲骨文資料大多是向上天祈禱和祭祀的卜辭。許多古籍對此的評價是“商人尚鬼““先鬼而后禮”。以上材料表明中國早期政洽制度的特點是()A.血緣關系與政治關系相結合B.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C.神權和王權相結合D.統治者對神權和禮制同等重視(關鍵能力)6.商代甲骨卜辭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內容,這反映了當時()A.巫師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組織者B.農業的收成與祭祀活動密切相關C.農業生產已是重要的經濟活動D.自然環境惡化影響農業生產7.古代某制度“編織起由中央向四方擴散的控制網絡,打破了夏商時期眾邦林立的狀態,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下列闡釋這一制度最恰當的關鍵詞是()A.大宗小宗B.拱衛王室C.禪讓帝位D.中央集權8.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中國古代史上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從“公天下”到“家天下”的歷史事實反映了()A.不斷變化的人才標準B.不斷變遷的統治模式C.不斷改變的社會形態D.不斷趨向文明的歷史進程9.《詩經·大雅》祭祀樂歌有謂:“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文王孫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顯亦世。”詩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政治風格。下列項中,對此解讀正確的是()①神權與王權結合②“傳賢”演化為“傳子”③以舊邦維護政治聯系④按血緣宗族關系分配政治權力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0.“教民親愛,莫善于孝;教民禮順,莫善于悌: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安上治民,莫善于禮。”這一思想產生的制度淵源是()A.宗法制B.禪讓制C.郡縣制D.察舉制(學科素養、核心價值)11.原始人類經歷了從群居到聚族而居,從采集到種植,從狩獵到飼養家畜的演進過程。推動上述演進的主要因素是()A.建筑技術的進步 B.人工取火的發明C.飼養水平的提高 D.生產工具的改進12.《世界遺產名錄》通過良渚考古發掘,學者們普遍認為當時私有制已經產生,階級分化日益明顯,出現了權貴階層。以下能作為直接證據的考古發現是()A.城中發現20多萬公斤的炭化稻堆積B.少數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隨葬C.古城遺址布局與山形水勢充分契合D.碳14測定年代為公元前3000年左右13.據今約5000年前,長江流域下游、黃河流域、北方遼河流域分別出現良渚文化、龍山文化和紅山文化。它們各具特色,又交流借鑒,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現了較大規模的祭壇和神廟。這反映了()A.中華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區的文明B.中華文明起源呈現多元一體的特點C.中華文明起源的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唐代宮廷胡樂興衰史論
- 人教版九年級上學期語文教學計劃評估與反饋
- 普通話水平測試30個工作話題及范文示例
- 離職員工資產清查協議
- 人教版英語教學計劃的創新思路
- 教育培訓行業招商流程框架
- 家庭和學校合作的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 汽車售后服務質量協議
- 冷庫業務轉讓協議
- 2025至2030年中線伸線機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認識算法》教學設計
- 家禽委托屠宰合同協議書
- 2024至2030年全球及中國汽車緊急呼叫系統(eCall)行業市場分析及投資建議報告
- 2024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法律實務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年度成都市人事考試工作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勞動項目四《洗蘋果》(課件)一年級下冊勞動人教版
- KISSSOFT操作與齒輪設計培訓教程
- 脊柱科醫生工作總結匯報
- 康復醫院建筑設計標準征求意見稿
- 實驗驗證動量守恒定律(教學設計)高二物理系列(人教版2019選擇性)
- 酒店式公寓開發財務分析實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