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傳統文化記憶_第1頁
加強傳統文化記憶_第2頁
加強傳統文化記憶_第3頁
加強傳統文化記憶_第4頁
加強傳統文化記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友誼街片區舊城改造項目現場,一棵20多米高的大樹矗立在建筑工地,長勢良好;四周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這棵樹是楸樹。據史料記載,在清朝嘉慶年間種植,我們推測樹齡已有323年。這棵楸樹投影面直徑達24米,高度達28米”被列入襄陽市古樹名木目錄,屬二級古樹名木。“為保護這棵樹,額外增加投入420多萬元。”項目部經理張立志介紹。這420萬主要用于挖掘、建設保護設施和人工費用,此外,項目部還在樹木周邊掛設了鐵絲網以保持水土,并且專門鋪設灌溉管道,安排專人看護,負責施肥澆水。材料1

據調查,全世界有6000多種方言,卻以每10天一種的速度在消亡。”這個數據讓湖南衛視主持人汪涵非常吃驚。最近,汪涵自掏腰包投入465萬,發起一個方言調查項目。計劃用5到10年時間,打造一個湖南方言數據庫,他是全國第一個以個人名義資助方言保護的人。

斥資保護,值?不值?材料2古樹是不可再生,寶貴的生態財富,是生態優美的象征;方言是文化的載體之一,是歷史文化,地方風物。由此可見,斥資保護的是“留住城市的記憶”,是人文情懷的沉淀和積累。因此,古樹和方言護住是城市的根和魂。都是中國的地域象征。所謂文化古跡,并非了無生命的物件,而是寄予了居于其間的人諸多情感、記憶與鄉愁的文化空間。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時代特征。在歷史性意義上,中國文化既包括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文化傳統發生劇烈演變的近代文化與現代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體部分,也是我們從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的歷史遺產。它不僅記錄了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發生、演化的歷史,而且作為世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風俗習慣,滲透在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中,制約著今日之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國傳統文化并不簡單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中華民族各種思想文化的總和,包括了各種觀念形態和物質形態的文化。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存在的問題?

中國遺產保護、宣傳、使用大都在各級政府的指導下進行,公眾自發參與遺產保護的意識不強,行動更是少有。在中國一處遺產地往往分屬多個單位管轄,多方利益博弈,互相制肘,為了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導致管理缺乏一個長遠的目標,甚至部分地方還存在監守自盜的情況。管理部門經常片面的強調文化遺產的經濟效益,忽視遺產的教育、文化、道德、倫理及社會等功能。當然缺少專業性的人才也導致中國的文化遺產保護不不到位。歲月的沖蝕,盜賊的凱覦,資金的缺乏、管理員的非專業化等等,為此我們要大聲疾呼:救救我們的文化遺產……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遺產保護起源于歐洲,國外的一些方法經驗也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

合理的投入機制

在發達國家,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資金的來源主要是政府、社會團體、慈善機構和個人多方參與的運作機制。其中,政府起主導作用。美國對文化遺產的管理是國家公園制度。美國《國家公園管理》明確規定,國家歷史的公園是社會公益事業,根本不同于以贏利為目的的旅游開發區,國家公園的保護經費由聯邦政府撥給國家公園管理局。這樣,作為一項社會公益事業,每年聯邦政府撥20億美元保護經費。與此同時,聯邦政府還通過稅費減免和降低門票價格等措施,鼓勵社會各界對自然和文化遺產的投資。

完善的保護體系

意大利建立了多層次的歷史城市建筑保護和管理機構,并形成了保護機構網絡。意大利歷史城市和古建筑保護和管理機構主要由國家文化遺產部負責,各大區、市則設有相應的管理機構。除了國家各級政府機構外,意大利還有一些保護歷史城市和古建筑的民間團體。

在法國除了國家和各城市設立有專門管理歷史文化遺產的機構外,各類受保護的歷史文化遺產所在地也分別設有專門的管理機構。我們的做法可以是①政府,社會方面

第一,要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法律的力度。否則破壞個文化遺產就不算什么。

第二,要大力宣傳文化遺產的保護必要性。否則人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文化遺產。

第三,要大力保存和發揚傳統文化遺產,否則這些瑰寶將隨著歷史的流轉而逐步消逝。第四,要正確的分辨所謂的文化遺產,不要將這個行為變成一種作秀和浪費。否則無論什么都叫文化遺產,簡直是亂來。

最重要一點,申遺。

文化遺產不是“文化財產”,不能把“申遺”異化為“遺產搭臺、經濟唱戲”,使其成為一筆單純的經濟賬;不能把開發等同于門票經濟,使文化遺產患上“富貴病”;也不能把保護局限于古董樓閣,語言。甚至高價制造假文物,使文化資源遭到“保護性破壞”“申遺”成功只是保護的序曲,更該像《土樓神韻》那樣,去發掘文化遺產所蘊藏的內在神韻,保存文化遺產所積淀的歲月印痕,傳承文化遺產所記錄的民族基因,使之真正成為人類的共同記憶、民族的認同載體、文化的繁榮源泉。《土樓神韻》分為“篳路藍縷”“碩斧開天”“客家靈秀”和“四海流芳”4個篇章,以福建(永定)土樓風貌為背景,通過輕歌曼舞、情景再現等多種藝術手法,再現唐宋時期中原漢民大規模南遷的艱辛歷程,反映客家先民扎根閩西山區建造土樓、艱苦創業的如歌歲月和精神風貌。以客家人發展歷程為主線,以客家風情為基調,運用交響曲《土樓回響》等多種藝術形式表現客家人輝煌歷史,展示客家土樓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絢麗多彩的客家民俗風情。

在今天這個多元化的時代,文化是最能體現價值的元素,也是最能獲得廣泛認同的,特別是那些經歷時間檢驗后留存下來的文化遺產。截至目前,我國已有20多項世界文化遺產,4項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這是世界對中華文化的認可,值得每一個中華兒女自豪。但我們更要看到,相對于我國眾多的文化遺產,“申遺”所能承載的遺產保護畢竟有限。文化遺產的存在是一種客觀現象。因此,一方面,我們重視世界文化遺產的傳承;另一方面,也要把目光投向為數更多的文化遺產,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敬畏感,去珍視它們的文化價值,發掘它們的內在神韻。唯此,才能培育積極健康的文化心態,通過文化凝聚前行道路上的共識,打造我們走向未來的“軟實力”。

其次,要正確處理好保護與發展、開發與利用、中央與地方、全局與局部的關系。確保傳統文化在得到及時搶救和有效保護的前提下,按照自身的規律得到深刻的繼承和持續的發展。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保護工作,看似屬于純然的公益事業性文化建設投入,實則蘊涵著非常巨大的潛在效益和長遠利益。不僅對實施保護的工作方針和工作原則在具體的運用中要嚴格掌握,避免急功近利走樣變味的所謂“保護”,成為違反規律的草率操作與竭澤而漁的過度開發,以免動機良好措施不當的“保護”反倒成為毀壞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罪魁禍首;而且要從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牢固樹立全局意識和大局意識。

最后,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必須上升到一個全民族的高度,因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身份標志,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創造的集體記憶與精神寄托。國學大師文懷沙說,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氣”,畢竟“樹的影子拉得再長,也離不開樹根;我走得再遠,也走不出媽媽的心。”②個體方面

我們應該全力以赴地保護我國的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來影響和教育我們這一代人。而現在總是會出現一些令人失望的現象,如北京易懂的胡同名取代,古城墻因城市擴建而被拆除。這好像在宣告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格格不入,古建筑難道不應該被保護嗎?如果我們連自己的祖先都不尊重,那我們還是一個有良知的人嗎?文化遺產的價值,就在于它承載著豐富厚重的歷史文化,蘊藏著重要的啟示性資源。總之,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之深之大,自漢唐以來,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思想以及文字、繪畫、建筑、雕刻等,傳入了日本并對韓國、東南亞、南亞一些國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世所公認的以中國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特別是其中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和思考,焦點是它們與中國文化的關系問題。我們作中國青年一代

應該很好地繼承和發展祖國傳統文化,努力推動文化前進。先前:傳統文化引導了人類文明的進程,體現了這個民族的文化,它始終是人類社會文明的一部分。現今:我們要承擔起光大,把優秀中華文化應奉獻給人類社會,而不是一味地去享用別人創造的現代文明成果。未來:民族要發展,民族文化必須要發展。站在今天,繼承文化傳統,創造民族文化的現代形態,并傳承給民族的將來,這是今天我們的使命,責無旁貸。喪失傳統文化,意味著亡國的風險。葉向真葉向真是葉劍英元帥的二女兒,著名電影導演,全心致力于推廣儒家傳統文化大地給予所有的人是物質的精華,而最后,它從人們那里得到的回贈卻是這些物質的垃圾。美國著名詩人惠特曼一個國家不能單有法律做框架,更要有文化做根基,繼承傳統文化。2009中國文化部副部長張和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