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歷史同類知識歸納比較_第1頁
2023年中考歷史同類知識歸納比較_第2頁
2023年中考歷史同類知識歸納比較_第3頁
2023年中考歷史同類知識歸納比較_第4頁
2023年中考歷史同類知識歸納比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中考歷史同類知識歸納比較(精悍)

1、民族精神

五四精神: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積極創新、探素科學的愛國主義精

神。

紅船精神:(中共一大后期在南湖游船上召開)開天辟地、敢為人先

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

的奉獻精神。

黃埔精神:親愛精誠、團結合作、衛國愛民、不怕犧牲的作風:以愛

國為核心的精神力量。

井岡山精神: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密切聯系人

民群眾的思想作風,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艱苦奮斗的作風。

長征精神:不怕艱難險阻、勇往直前、戰勝一切困難的革命英雄主義

精神和永不言敗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延安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

抗戰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

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

勝信念;眾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識。

抗美援朝精神: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顧強、舍生忘死的革

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

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

“鐵人”精神: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寧肯少活二

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精神;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

條件也要上的艱苦奮斗精神;干工作要為油田負責一輩子,經得起子

孫萬代檢驗的認真負責精神;不計名利,埋頭苦干的無私奉獻精神。

社會主義探索時期的時代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奮發圖強、忘

我勞動、奉獻為民、勇于創新的精神。

“兩彈一星”精神: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

力協同、勇于攀登。

載人航天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

2、思想文化運動

戊戌變法:1898年,康有為、梁啟超領導的戊戌變法運動,主張變

法圖強、效仿日本建立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政體,救亡圖存,發展

資本主義。結果雖然失敗,但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

響,是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運動:1915年,由資產階級先進知識分子領導的新文化運動,

主張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提倡民主與科學,提倡白話文。動搖了封

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

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文藝復興:文藝復興目的是建立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生活

哲學。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享受現世生活。是一場反對教會“神

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

啟蒙運動:啟蒙運動以法國為中心,宣傳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對專

制,提倡對民眾進行啟蒙教育。它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為法

國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

主義的誕生,成為指導國際工人運動的革命理論,開辟了國際工人運

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局面。

3、中外重要轉型事件

洋務運動(1)經濟轉型:興辦近代軍事、民用工業,開啟了中國近

代工業化進程。

(2)教育轉型:興辦近代科技和軍事學堂,深遭留學生等,打破了

儒學壟斷數育的局面,揭開了中國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辛亥革命(1)政治轉型:推翻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民

主共和國,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

(2)思想轉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

的思想解放。

三大改造(1)政治轉型:使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

國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經濟轉型: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

改革開放(1)經濟轉型:①廢除人民公社體制,在農村實行家庭聯

產承包責任制。②在城市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③

改變單一的計劃經濟體制,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④實

行對外開放政策,建立起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2)政治轉型:①平反“文革”時期的冤假錯案,恢復黨的民主集

中制,進行撥亂反正。②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政治協商制度。③

提出依法治國,并寫入憲法,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法律框

架體系。

(3)思想轉型:①打破“左”傾錯誤的束縛,確定了解放思想、開

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②形成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理論體系。

俄國農奴制改革(1)政治轉型:農奴獲得“解放”,成為“自由人”";

使俄國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是俄國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

(2)經濟轉型:促進了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日本明治維新(1)政治轉型:①確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體制。

②使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

運,是日本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

(2)經濟轉型:通過“殖產興業”,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等,建立近

代工業,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3)社會生活轉型:提倡“文明開化”等,提高了國民的知識水平,

促進了生活方式等的西方化。

4、中外歷史上的重大改革

(1)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

農奴制改革:19世紀中期,俄國農奴制嚴重制約了這一時期俄國資

本主義經濟的發展。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頒布廢除農奴制的法令,

廢除了農奴制度,推動俄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是俄國歷史

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明治維新:1868年起,明治政府以西方為榜樣,全面改造日本,廢

藩置縣,實現中央集權,建立新式軍隊,大力發展近代經濟,提倡“文

明開化”。使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開始躋身于資本

主義強國之列。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成為日本歷史

的重大轉折點。

戊戌變法:由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發

起,目的是救亡圖存,發展資本主義,實行君主立憲制。開啟了中國

政治近代化的進程,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一場自上而下的

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羅斯福新政:1933年3月,羅斯福宣布實施“新政”,采用國家干

預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目的是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救治美國經濟。

通過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大規模干預和指導,增強了政府的宏觀調控能

力,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羅斯福新政是資本主義國家內

部的改革,并沒有改變社會性質。

(2)社會主義性質的改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以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步在全國推開,隨后改革的浪潮從農村涌

向城市,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指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對

外開放形成了“經濟特區一沿海開放城市一沿海經濟開放區一內地”

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新經濟政策:1921年春,蘇維埃政府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以征收

糧食稅代替余糧征集制,從蘇俄的國情出發,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

迅速緩解了危機,鞏固了工農聯盟。

赫魯曉夫改革:1953年,赫魯曉夫上臺執政。赫魯曉夫在批判斯大

林個人崇拜的同時,在經濟上進行改革,發動墾荒運動,廣種玉米,

實行農產品收購制,改革工業管理體制等。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在經濟上推行“新政策”,

要求加速科技進步、完善經濟管理體制和加強經濟刺激。但是,改革

的重心仍放在軍事及重工業方面。改革沒有從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

計劃經濟體制,國民經濟呈現出畸形發展狀態,輕工業產品和新興產

業明顯落后。

戈爾巴喬夫改革:1985年,戈爾巴喬夫擔任蘇聯領導人。開始在經

濟領域進行改革,但效果不佳,1988年轉向政治領域改革。戈爾巴

喬夫改革使人們思想發生混亂,無政府狀態蔓延,各加盟共和國的分

離趨勢隨之加劇。1991年底,蘇聯解體。

5、法律文獻

(1)條約類

《南京條約》1842年鴉片戰爭后,清政府同英國簽訂。中國近代

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馬關條約》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后,清政府同日本簽訂。是繼《南

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中國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

《辛丑條約》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清政府同西方11國簽訂。

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額最多、主權喪失最嚴重的條約,清政府淪為

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凡爾賽條約》1919年由英法等一戰戰勝國在巴黎和會上簽訂,是對

戰敗國德國處置分贓的協議。

《九國公約》1922年由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列強在華盛頓會議上簽

訂。實際上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擴張提供了方便。

(2)法律文獻類

《定國是詔》是維新變法的施政綱領,標志著戊戌變法(百日維新)

的開始。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由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頒布。是中

國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

《中國土地法大綱》1947年頒布,使農村的階級關系和土地占有情

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人民解放

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中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1949年頒布,起到了臨時憲法

的作用,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綱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950年規定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

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為土地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并頒

布。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

人民利益的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1984年頒布,為民族區域自治

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權利法案》1689年使英國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

《獨立宣言》1776年標志著美國的誕生。

《1787年憲法》1787年美國憲法。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

《人權宣言》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宣告了法國資本主

義制度的誕生。

《拿破侖法典》1804年拿破侖執政時期頒布。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

資產階級民法典。

《共產黨宣言》1848年無產階級的革命綱領。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

志。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862年林肯在南北戰爭時期頒布。廢除了南

方叛亂地區的奴隸制,扭轉了美國內戰的局勢。

《國家工業復興法》1933年羅斯福新政期間簽署的重要法律文獻。

加強了政府對經濟的調控,開創了政府對經濟全面干預的先河。

《聯合國家宣言》1942年由中、蘇、美、英等26個國家代表共同簽

署。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成,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的勝利。

《蘇聯新憲法》1936年頒布,宣告了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鏟除了

人剝削人的現象;標志著斯大林創建的政治經濟體制(蘇聯模式)的

形成。

6、國際會議/國際組織及區域性國際組織

巴黎和會:1919年1月,戰勝的協約國集團在巴黎凡爾賽宮召開會

議,討論對戰敗國主要是德國的和約問題,和會簽訂了《凡爾賽條約》。

協約國與其他戰敗國簽訂的和約與《凡爾賽條約》一起構成了凡爾賽

體系,確立了戰勝國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國際“新秩序”。這一體

系對戰敗國的處理極為苛刻,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戰勝國和戰敗國之

間的矛盾,從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禍根。

華盛頓會議:1921年,美、法、英等9國在華盛頓舉行會議,簽署

了《九國公約》等條約。華盛頓會議是巴黎和會的繼續,它重新調整

和確立了戰勝國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關系。在這兩個會議的基礎上,

戰后國際新秩序得以重建,形成了“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

雅爾塔會議:1945年2月,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在雅爾塔召開

會議。會議決定徹底消滅德國法西斯主義,戰后德國由美、英、蘇等

國分區占領。戰后成立聯合國。蘇聯承諾在歐洲戰事結束后3個月內,

參加對日作戰。

波茨坦會議:1945年7月,美、英、蘇三國首腦在波茨坦會晤,發

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萬隆會議: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亞洲、非洲29個國

家和地區的代表舉行了第一次亞非會議,會議通過了和平相處、友好

合作的十項原則。體現了亞非國家和地區團結合作、友好相處,共同

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爭取和鞏固民族獨立,保衛世界和平的“萬

隆精神”。發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

國際聯盟:1920年1月在日內瓦正式成立,1946年宣告解散。它的

宗旨是“促進國際合作,保證國際的和平與安全”,是英、法操縱下

維護凡爾賽體系的工具。

世界反法西斯聯盟: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代表

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正式形

成,增強了反法西斯的力量,為最終打敗法西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保障,并為戰后聯合國的成立奠定

了基礎。

聯合國:1945年10月正式成立。是人類構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

當今世界影響最大的國際組織,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發揮了積

極作用。

北約:1949年,美、英、法等12個國家在華盛頓成立“北大西洋公

約組織”,簡稱“北約”,使歐洲成為美國防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