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827環境學概論》歷年考研真題匯編_第1頁
昆明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827環境學概論》歷年考研真題匯編_第2頁
昆明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827環境學概論》歷年考研真題匯編_第3頁
昆明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827環境學概論》歷年考研真題匯編_第4頁
昆明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827環境學概論》歷年考研真題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

2015年昆明理工大學827環境學概論考

研真題

2014年昆明理工大學827環境學概論考

研真題

2013年昆明理工大學826環境學概論考

研真題

2012年昆明理工大學825環境學概論考

研真題

2011年昆明理工大學823環境學概論考

研真題

2010年昆明理工大學823環境學概論考

研真題

2009年昆明理工大學828環境學概論考

研真題

2008年昆明理工大學828環境學概論考

研真題

2007年昆明理工大學833環境學概論考

研真題

2015年昆明理工大學827環境學概論考研真題

一、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30分)

1.五律協同

2.環境承載力

3.大氣污染物

4.PM2.5

5.溫度層結

6.POPs

7.危險廢物

8.可再生資源

9.工業廢水

10.環境背景值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人類社會目前面臨的五大環境問題指的是①②③④⑤。

2.氣體狀態的污染物指的是以分子狀態存在的污染物,簡稱氣態污染

物。主要有5類。即⑥⑦⑧⑨⑩。

3.我國將環境標準分為?????等五類。

4.土壤退化的主要方式有???。

5.清潔生產的目的是減少人類和環境的風險。它包括生產的全過程,

即清潔的能源和??。

三、簡答(每題10分,共80分)

1.簡述大氣對流層的特點。

2.光化學煙霧產生的環境條件。

3.環境基準和環境標準的區別。

4.污染物進入河流后的混合過程。

5.電除塵裝置的特點。

6.重金屬的膠體化學反應類型。

7.貧營養水體的基本特征。

8.固體廢物焚燒法的優缺點。

四、綜合分析(1題,共20分)

1.試述噪聲的危害,并分析噪聲控制的途徑和方法。

2014年昆明理工大學827環境學概論考研真題

一、名詞解釋(10小題,共30分)

1.環境

2.第一類環境問題

3.群落演替

4.可再生資源

5.靜電除塵

6.TOD

7.城市垃圾

8.土壤酸化

9.厄爾尼諾現象

10.赤潮

二、判斷正誤,下面的說法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0小題,共30

分)

1.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兩大部分。

2.環境科學具有綜合性、整體性、實踐性和交叉性等特點。

3.生態系統具有能量循環、物質流動、信息傳遞三大功能。

4.我國已進入老齡社會,男女出生性別比偏高。

5.根據世界水資源研究所提出的標準,中國屬于輕度缺水的國家。

6.按照污染物和空間分布方式劃分,大氣污染源可以分為點源和面源

兩類。

7.溫度、透明度、色度、堿度等屬感官物理性水質指標。

8.氣溶膠體污染物是空氣中的固體和液體顆粒物質與空氣一起結合成

的懸浮體,它的粒徑在1微米以下,可以懸浮在大氣中。

9.固體廢棄物的固化屬于一種無害化處理過程。

10.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稀釋、溶解和沉淀是物理過程。

三、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中國的能源結構以(1)為主,因此大氣污染類型屬于典型的(2)。

2.滇池處于重度富營養狀態,主要污染指標是(3)。

3.生態系統的三大功能類群是指(4)(5)(6)。

4.大氣組成中的可變組分主要是指(7)(8)。

5.廢水排入河流后,會因推流和擴散作用而逐漸與河水混合,污染物

的濃度會逐漸降低,此過程是逐漸的、而不能馬上與全部河水混合,其

影響因素主要有(9)(10)(11)。

6.影響土壤污染物淋洗效果的主要因素有(12)(13)(14)。

7.北京王府井商業區應執行我國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中的(15)標

準。

四、簡答題(5小題,共75分)

1.按處理深度不同,污水人工處理方法如何分級?分別說明各級處理

采用的方法及功能(本小題滿分15分)

2.簡述主要的大氣污染控制策略/技術手段有哪些方面。(本小題滿分

15分)

3.簡述土壤污染的特點。(本小題滿分15分)

4.簡述固體廢物的主要危害。(本小題滿分15分)

5.簡述我國政府關于氣候變化問題的基本立場。(本小題滿分15分)

2013年昆明理工大學826環境學概論考研真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30分)

1.關于原生環境問題的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火山爆發、臺風、水污染、海嘯等發生時引起的環境問題屬于原生

環境問題;

B.原生環境問題是由自然力引起的,人為因素很少或沒有,也稱第一

環境問題;

C.原生環境問題是由自然力引起的,它是環境科學研究的主要范疇;

D.由于人類的不當活動,滑坡和洪水發生的程度和危害有擴大的趨

勢。因此,滑坡和洪水不屬于原生環境問題。

2.中國水資源時空分布的特征為()。

A.東南多,西北少,由東南沿海地區向西北內陸遞減,分布不均勻

B.我國水資源的地區分布與降水分布不一致,東南地區降水少而水資

源豐富

C.我國水資源的地區分布與降水分布不一致,西北地區降水多而水資

源豐富

D.我國水資源的地區分布與降水分布不一致,東南地區降水多而水資

源缺乏

3.大氣圈對流層的特點為()。

A.有強烈的對流運動,高度升高、氣溫降低

B.有強烈的對流運動,高度升高、氣溫升高

C.有強烈的對流運動,高度升高、氣溫不變

D.有強烈的對流運動,高度升高、氣溫不穩

4.氣溶膠是空氣中的固體和液體顆粒物質與空氣一起結合成的懸浮

體,它的粒徑在()以下,可以懸浮在大氣中。

A.1μm

B.2μm

C.10μm

D.20μm

5.水體自凈的物理過程有()。

A.稀釋、擴散、中和、沉淀

B.稀釋、擴散、中和、揮發

C.稀釋、擴散、揮發、沉淀

D.稀釋、擴散、揮發、還原

6.廢水的二級處理是指用物理、化學和生物方法等除去水體中的膠體

雜質,一般能除去()%左右可降解的有機物和90%-95%的固體懸

浮物。但某些生物難以降解的高碳化合物是清除不掉的。

A.90

B.60

C.70

D.100

7.固體廢棄物的處理過程一般包括()。

A.壓實、破碎、分選、固化、安全土地填埋

B.壓實、破碎、分選、固化、衛生土地填埋

C.壓實、破碎、分選、固化、深井灌注

D.壓實、破碎、分選、固化、焚燒和熱解

8.一般來講,土壤的化學性質包括()等。

A.土壤動物特性、土壤的酸堿性、土壤的氧化-還原性、土壤酶特性

B.土壤膠體的吸附性、土壤的酸堿性、土壤的氧化-還原性、土壤中的

配位化學反應

C.土壤微生物特性、土壤的酸堿性、土壤的氧化-還原性、土壤中的配

位化學反應

D.土壤膠體的吸附性、土壤植物特性、土壤的氧化-還原性、土壤中的

配位化學反應

9.我國城市區域環境噪聲2類標準的要求是()。

A.晝55dBA.,夜45dBA.

B.晝65dBA.,夜55dBA.

C.晝60dBA.,夜50dBA.

D.晝50dBA.,夜40dBA.

10.按時間要素劃分,環境評價可分為()。

A.回顧評價、現狀評價和前瞻性評價

B.回顧評價、現狀評價和影響評價

C.歷史評價、現狀評價和影響評價

D.歷史評價、現狀評價和前瞻性評價

二、填空題(共8小題,每空1分,滿分25分)

1.生物多樣性是一個內涵十分廣泛的概念,包括多個層次或水平。其

中,研究較多、意義重大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四個層次。

2.中國七大水系中,珠江、長江水質良好,______、______、______

為中度污染,遼河、海河為重度污染。

3.我國能源以燃煤為主,因此大氣污染屬于典型的煤煙型污染,主要

的污染物是______、______。

4.噪聲造成危害的過程大致分為三個環節。因此,根據噪聲發生的特

點,控制噪聲一般也要從______、______、______等三個環節來入手。

5.人為因素是加快土壤退化速度的最主要原因,人為造成的土壤退化

類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6.化學性水質指標中有一類氧平衡指標,它包括

有______、______、______和總需氧量等。

7.大氣污染物氮氧化物廢氣的治理可分為______和______兩種,按其

化學、物理性質以可分為______、______和固體吸附法等。

8.按照環境要素的屬性劃分,可以將環境分為______和______兩大

類。

三、名詞解釋(共5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20分)

1.水環境容量

2.大氣污染

3.植物鈍化技術

4.計權聲級

5.生態破壞

四、簡答題(共5小題,滿分50分)

1.什么是大氣邊界層?大氣邊界層有哪些主要特征?(本小題滿分10

分)

2.影響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分別說明各因素在土壤形成過程

中的作用和影響規律。(本小題滿分12分)

3.簡述重金屬污染土壤治理的主要機理及措施。(本小題滿分8分)

4.簡述我國主要固體廢物管理制度。(本小題滿分10分)

5.簡述我國環境標準體系和內容。(本小題滿分10分)

五、論述題(共1小題,滿分25分)

(1)什么是五律協同原理?試從水污染源發生、污染物遷移轉化、水

污染物環境影響等方面用“五律”對水環境演變過程進行解析。

2012年昆明理工大學825環境學概論考研真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10題,每空3分,共30分)

1.預測人口增長趨勢的可靠的資料是()。

A.總出生率

B.死亡率

C.凈增長率

D.年齡金字塔

2.世界海洋的污染問題()。

A.將會越來越嚴重

B.近期可消除

C.2050年可消除

D.2100年后才可能消除

3.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建立是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

保護法(試行)》頒布后才建立起來的。

A.1982

B.1949

C.1979

D.1989

4.關于土壤陽離子交換吸附作用完整的描述是()。

A.可逆反應,服從質量作用定律,等當量交換,交換能力與離子的價

態、半徑有關

B.不可逆反應,服從質量作用定律,等當量交換,交換能力與離子的

價態、半徑有關

C.可逆反應,服從質量作用定律,交換能力與離子的價態、半徑有關

D.可逆反應,服從質量作用定律,等當量交換

5.一般城市污水處理廠分一、二、三級處理,其中三級處理的目的是

為了()。

A.去除有機物

B.去除無機物

C.去除顆粒物

D.去除氮、磷

6.()等氣體進入平流層后可破壞臭氧層。

A.Freon

B.N2O

C.CH4

D.N2

7.大氣還原型污染經常發生在()情況下。

A.高溫、高濕

B.低溫、低濕

C.高溫、低濕

D.低溫、高濕

8.一般處理危險廢物采用()法。

A.安全填埋

B.表層掩埋

C.衛生填埋

D.深層填埋

9.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不包括()。

A.生境破壞和破碎

B.物種馴化

C.外來物種入侵

D.生物資源過度開發

10.環境問題按成因分為()。

A.自然環境問題和社會環境問題

B.水環境問題和大氣環境問題

C.原生環境問題和次生環境問題

D.自然環境問題和次生環境問題

三、填空題(共24空,每空1分,第3題2分,共25分)

1.大氣污染源按其幾何形狀分類,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

2.環境學可以劃分成幾個分支學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3.BOD20.BOD5.CODCr、CODMn四個指標按數值從大到小的排列順

序是:______。

4.環境質量評價按時間可以劃分為環境質量______、______、______

三種類型。

5.我國從固體廢物管理的需要出發,將固體廢物分

為______、______、______。

6.城市環境噪聲標準中一類區(居民文教區)晝間和夜間標準分別

為______和______。

7.在多數情況下,天然水中起決定電位作用的物質是______。

8.大氣圈可分為5層:______、______、______、熱成層、逸散層。

9.常用______和______表示農藥在土壤中的存留時間。

10.地下水污染特點為______和______。

11.環境影響評價英文為______。

四、名詞解釋(共5題,每題5分,共25分)

水體富營養化

固體廢物

城市熱島效應

低碳經濟

氧垂曲線

五、簡答題(共5題,每題10分,共50分)

土壤條件是如何影響重金屬的遷移轉化的?

什么是生化需氧量?如何評價BOD5所反映的水質污染?

簡述環境質量評價的基本內容。

根據能源性質和污染物組成,大氣污染可劃分為哪些類型?

試比較說明生物富集、生物放大和生物積累。

六、論述題(共1題,每題20分,共20分)

試述酸雨形成的原因,分析其危害并提出相應保護措施。

2011年昆明理工大學823環境學概論考研真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8題,每題2分,共16分)

1.從引起環境問題的根源考慮,由自然力引起的環境問題稱為

()

A.原生環境問題

B.次生環境問題

C.環境污染

D.公害

2.大氣污染的人為污染源是()

A.火山噴發

B.自然塵埃

C.工業排放

D.海浪飛沫

3.大氣還原型污染經常發生在()情況下。

A.高溫.高濕

B.低溫.低濕

C.高溫.低濕

D.低溫.高濕

4.下列屬于次生環境問題的是()。

A.海嘯

B.全球溫室效應

C.火山噴發

D.水旱災害

5.以保障人體健康和正常生活條件為主要目標,規定大氣環境中某些主

要污染物

最高允許濃度的大氣標準為()。

A.大氣環境質量標準

B.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C.大氣污染控制技術標準

D.大氣警報標準

6.震驚世界的日本骨痛病是由于人食用了富集()的食物而引起的病

變。

A.鉛

B.甲基汞

C.鎘

D.鉻

7.一般城市污水處理廠分一、二、三級處理,其中三級處理的目的是

為了()。

A.去除有機物

B.去除氮、磷

C.去除顆粒物

D.去除無機物

8.能在大氣中長期飄浮的懸浮物質稱為()。

A.TSP

B.飄塵

C.降塵

D.PM10

二、填空題(共7題,每空1分,共19分)

1.1992年6月3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了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會

議通過了《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和《______》兩個綱領性文件,充分

了當今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思想。

2.大氣圈可分為5層:對流層、______、______、______、逸散層。

3.用來反映水體受有機物污染的程度指標BOD5的中文名稱是

指______。

4.按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程度,生態系統可分為:(1)______;

(2)______;(3)半自然生態系統。

5.固體廢物綜合處理系統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三類。

6.按時間來劃分環境質量評價可以分為______、______、______三種

類型。

7.生物多樣性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構成的綜合體,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三個組成部分。

8.水體自凈過程很復雜,按其作用機制可分為三類:(1)______;

(2)______;(3)______。

二、名詞解釋(共10題,每題4分,共40分)

1.環境容量

2.氧垂曲線

3.固體廢物

4.光化學煙霧

5.大氣二次污染物

6.土壤結構

7.危險廢物

8.酸沉降

9.水體富營養化

10.EIA

三、簡答(1-3每題6分,4-7每題8分共50分)

1.噪聲的來源及控制方法有哪些?(6分)

2.固體廢棄物有哪些危害?(6分)

3.簡述清潔生產的主要內容。(6分)

4.簡述水危機產生的原因。(8分)

5.簡述重金屬在水環境中的遷移轉化。(8分)

6.簡述農藥在土壤環境中的遷移轉化。(8分)

7.試從污染類型、污染源、污染物和反應類型四個方面比較倫敦型煙

霧和洛杉磯型煙霧。(8分)

五、論述(共1題,每題25分,共25分)

1.結合我國環境問題的現狀,闡述你對我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理

解。

2010年昆明理工大學823環境學概論考研真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

意)

1.人類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不包括()

A.生境破壞和破碎

B.物種馴化

C.外來物種入侵

D.生物資源過度開發

2.首次確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國際文件是()

A.《我們共同的未來》

B.《21世紀議程》

C.《蒙特利爾議定書》

D.《里約宣言》

3.“臭氧空洞”出現在()

A.對流層

B.平流層

C.熱成層

D.中間層

4.下列大氣污染物中屬于二次污染物的是()。

A.SO2

B.H2S

C.SO3

D.NO

5.著名的公害事件倫敦煙霧事件主要由()型污染導致。

A.交通

B.酸沉降

C.煤煙

D.以上都不是

6.根據我國《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集中式生活

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貴魚類保護區、魚蝦產卵場等功能區應執行

()水質標準。

A.I類

B.II類

C.III類

D.IV類

7.生物多樣性具有的調節氣候、促進土壤發育、保護水資源、分解和

吸收污染物等生態功能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A.直接價值

B.間接價值

C.備擇價值

D.存在價值

8.按照大氣組成的分類H2O.CO.NOx.NH3.SO2.HC.顆粒物、

H2S等屬于()

A.永久性氣體

B.準永久性氣體

C.可變組分

D.強可變組分

9.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三價鉻毒性大于六價鉻

B.甲基汞毒性大于金屬汞

C.PM10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大于PM2.5

D.三價砷和五價砷的毒性無明顯區別

10.以下水處理工藝最適于溶解性有害重金屬處理的是()。

A.活性污泥法

B.氣浮法

C.生物接觸氧化法

D.化學沉淀法

11.下列組成土壤的礦物中屬于次生礦物的是()

A.蒙脫石和高嶺石

B.鉀長石、鈉長石等硅酸鹽類

C.石英、磁鐵礦等氧化物類

D.氟磷灰石等磷酸鹽類

12.有關土壤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土壤空氣中CO2含量高于大氣

B.土壤空氣中O2含量高于大氣

C.土壤空氣組成與大氣無關

D.以上說法都正確

13.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雖然我國北方工業和民用燃煤用量比南方大,但酸雨問題不如南方

地區突出;

B.酸雨致酸物質主要是工業排放產生的SO2和NO2,因此酸雨完全是人

為因素導致的環境問題;

C.著名公害事件中比利時馬斯河谷煙霧事件、美國多諾拉煙霧事件、

倫敦煙霧事件以及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的主要污染物都是煙塵和

SO2;

D.導致酸雨產生的致酸物質只有NOx和SO2。

14.根據景觀環境空間的大小和距離人群的遠近,人們時常戶外活動所

處的景觀環境,包括鍛煉、娛樂、休閑等所處的小區綠地、公園、草

地、林蔭道等屬于()。

A.庭院景觀環境

B.社區景觀環境

C.郊野景觀環境

D.瞬時景觀環境

15.經過處理的污水應達到何種標準才能夠安全排入環境水體()

A.污水排放標準

B.二級污水處理廠出水標準

C.與目標功能區相應的環境質量標準

D.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標準

二、填空題(每空0.5分,共25分)

1.所有生命形式都取決于其遺傳物質:(1)______和(2)______,

這兩種遺傳物質都是由核糖核堿基構成的。2.人與環境的和諧程度大致

可以包括(1)______、(2)______、(3)______、環境舒適和環境

欣賞五個方面。

3.目前危及人類生存的環境問題可以概括為(1)______、

(2)______、(3)______、(4)______、人口劇增五類。

4.物理污染的主要類型有(1)______、(2)______、(3)______和

(4)______以及熱污染。

5.影響人口總量與分布的因素主要有:(1)______因素;

(2)______因素;(3)______因素;(4)______因素。

6.大氣污染物按存在狀態,分為顆粒物和氣態污染物,其中顆粒物常

表示為(1)______、

(2)______和(3)______。

7.天然水中含量最高的四種陽離子是(1)______、(2)______、

(3)______、(4)______。

8.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和利用的三個基本原則是:(1)______;

(2)______;(3)______。

9.與大氣污染有關的全球性環境問題主要有:(1)______;

(2)______;(3)______。

10.由于水中有機物成分復雜,種類繁多,一般常用綜合指標如

(1)______、(2)______、

(3)______或總有機碳(TOC)等表示耗氧有機物的含量。

11.一般用水中(1)______、(2)______濃度或負荷量來劃分水體富

營養化的程度。

12.土壤結構體的基本指標有:(1)______、(2)______和

(3)______等三個。

13.我國根據環境標準的適用范圍、性質、內容和作用,實行三級五類

標準體系,三級是(1)______、(2)______和行業標準;五類是

(3)______、(4)______、(5)______、(6)______和基礎標準。

14.自然土壤的土層包括(1)______、(2)______、(3)______和

(4)______。

15.一般處理危險廢物采用(1)______填埋法;處理生活垃圾采用

(2)______填埋法。

三、名詞解釋(每個6.25分,共25分)

1.生物多樣性

2.“三同時”制度

3.富營養化

4.五律協同

四、簡答題(5小題,每小題10分,共50分)

1.簡述土壤酸性產生的途徑。

2.簡述污水/廢水處理系統基本構成。

3.簡述大氣顆粒物和氣態污染物的主要控制方法。

4.什么是生態破壞?舉例說明生態破壞的主要類型?

5.簡述降水的酸化過程以及酸雨的危害。

五、論述題(滿分20分)

2009年12月7日-18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國舉行哥本哈

根會議,決定2012年-2017年的全球減排協議,全球變暖這一全球性大

氣環境變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請結合你對自然規律與環境規律區

別與聯系的認識,論述全球變暖的原因、可能的影響及其減緩全球變暖

的對策。

2009年昆明理工大學828環境學概論考研真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

意)

1.以下環境問題中屬于次生環境問題的是______。

A.地震

B.臺風

C.固體廢物污染

D.火山

2.以下四種溫室氣體中對溫室效應貢獻率最高的是______。

A.CO2

B.CFCs

C.CH4

D.NOx

3.以下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雖然我國北方工業和民用燃煤用量比南方大,但酸雨問題不如南方

地區突出;

B.酸雨致酸物質主要是工業排放產生的SO2和NO2,因此酸雨完全是人

為因素導致的環境問題;

C.著名公害事件中比利時馬斯河谷煙霧事件、美國多諾拉煙霧事件、

倫敦煙霧事件以及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的主要污染物都是煙塵和

SO2;

D.所有氯氟烴都是臭氧層消耗物質。

4.“生態學”一詞是近代才創造出來的,是1869年由德國生物學家

______首先提出的。

A.奧德姆(EPOdum)

B.坦斯利(AGTansley)

C.蕾切爾·卡爾遜(RachelCarson)

D.恩斯特·海克爾(ErnstHaeckel)

5.以下污染物中不屬于《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第

一類污染物的是______。

A.總鉻

B.總鎘

C.化學需氧量(COD)

D.苯并[a]芘

6.目前影響我國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是______。

A.顆粒物

B.SO2

C.NOx

D.CO2

7.以下有關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性大小比較錯誤的有______。

2+

A.CH3Hg>Hg

B.Cr6+<Cr3+

C.As3+>As5+

D.PM10>TSP

8.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是______。

A.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B.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C.國家環境保護局

D.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局

9.作為全球性主要環境問題之一的臭氧空洞出現在大氣圈中的

______。

A.對流層

B.平流層

C.中間層

D.暖層

10.國際標準化組織建議將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于等

于10μm的粒子定義為______。

A.總懸浮顆粒物

B.降塵

C.飄塵

D.可吸入顆粒物

11.根據氣團的干絕熱減溫率(Гd)和氣溫垂直遞減率(Г)的大小關系判

斷氣團的穩定性時,ГdA______Г氣團穩定,不利于擴散。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12.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的水質,適用______。

A.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類標準;

B.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類標準;

C.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I類標準;

D.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V類標準;

13.現代廢水處理技術中,下列方法屬于物理法的是______。

A.隔油

B.催化氧化

C.活性污泥法

D.焚燒

14.含砷、含氟廢水處理工藝中加入石灰可以達到很好的去除效果,其

共同的作用原理是______。

A.氧化還原作用

B.絮凝作用

C.化學沉淀作用

D.吸附作用

15.下列污染控制技術中最適于處理含低濃度SO2廢氣的方法

是______。

A.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B.雙堿法

C.活性炭吸附法

D.循環流化床法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5分)

1.環境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1)環境質量的基礎理論;

(2)______;(3)______;(4)環境污染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2.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170個國家的政府首腦聚集在一起,就人類

密切關注的全球氣候變換問題達成了《______》。

3.酸沉降包括______和______兩種形式。

4.水體自凈過程很復雜,按其作用機制可分為三類:(1)______;

(2)______;(3)化學凈化。

5.導致逆溫的原因很多,根據不同的原因可以分為:(1)______逆

溫;(2)______逆溫;(3)______逆溫;(4)湍流性逆溫;(5)地

形逆溫。

6.按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程度,生態系統可分為:(1)______;

(2)______;(3)半自然生態系統。

7.生態系統的調節主要是通過系統的______、______和恢復力實現

的。

8.一般天然淡水中含量最高的四種陰離子分別

2-

是:______、______、______和CO3。9.目前水污染監測的布點通常

采用設置斷面的布點方法,所設置的斷面有______斷面、______斷面和

消減斷面。

10.固體廢物的處理、處置和利用的三個基本原則是:(1)______;

(2)______;(3)資源化。

11.一般來說,土壤是由腐殖質表層、______、______和風化層構

成。

12.重金屬在水環境中的物理化學遷移主要包括:______作用、______

作用和氧化還原作用。

三、名詞解釋(每個5分,共25分)

1.COD

2.清潔生產

3.危險廢物

4.活性污泥法

5.環境影響評價

四、簡答題(5小題,共50分)

1.衡量生態系統平衡的主要標志有哪些?破壞生態平衡的因素有哪

些?(本小題滿分10分)

2.我國環境保法的基礎制度主要包括哪些?(本小題滿分8分)

3.簡述煙氣脫硫工藝主要有哪些?各工藝分別有哪些常用技術。(本

小題滿分12分)

4.簡述環境規劃的主要作用。(本小題滿分10分)

5.簡述土壤污染主要的預防和治理措施。(本小題滿分10分)

五、論述題(滿分20分)

【注意:根據報考專業,環境科學專業考生答第1題,生態學考生答第2

題】

1.《國家環境保護“十一五”規劃》指出,“我國環境保護雖然取得積極

進展,但環境形勢依然嚴峻”,請根據表1.表2數據,結合你的認識

(1)分析我國目前的環境形勢,(2)你認為“十一五”期間我國環境保

護應關注的重點領域和主要任務。

表1“十五”環保計劃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序2005年計“十五”增減

指標名稱2000年2005年

號劃目標情況

二氧化硫排放量(萬

119951800254927.8%

噸)

其中:兩控區內排放量1316105313542.9%

2煙塵排放量(萬噸)1165110011831.5%

工業粉塵排放量(萬

31092900911-16.6%

噸)

化學需氧量排放量(萬

4144513001414-2.1%

噸)

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

5318629001655-48.1%

(萬噸)

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

6/6075/

(%)

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

716131450216834.5%

(萬噸)

工業煙塵排放量(萬

8953850949-0.5%

噸)

工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

9705650555-21.3%

(萬噸)

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

1051.85056.14.3個百分點

率(%)

設區城市空氣質量達到

11國家二級標準比例36.5505417.5個百分點

(%)

45(生

12城市污水處理率(%)34.352.017.7個百分點

活)

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

13(%)28.135334.9個百分點

自然保護區面積占國土

149.913155.1個百分點

面積比例(%)

表2“十一五”主要環保指標

“十一五”

指標2005年2010年

增減情況

1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萬噸)14141270-10%

2二氧化硫排放總量(萬噸)25492295-10%

地表水國控斷面劣V類水質的比例-4.1個百分

326.1<22

(%)點

七大水系國控斷面好于Ⅲ類的比例

441>432個百分點

(%)

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好于II級標準的天5.6個百分

569.475

數超過292天的比例(%)點

2.《全國生態保護“十一五”規劃》指出,“十五”期間,我國“各級環保

部門積極參與綜合決策,加強生態保護監管,創造性開展工作,部分地

區生態惡化趨勢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請根據你的認識分析我國生態

環境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2008年昆明理工大學828環境學概論考研真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

意。)

1.從大的范圍而言,環境科學的重點研究對象是______。

A.聚落環境

B.地理環境

C.地質環境

D.星際環境

2.下列對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敘述,錯誤的是______。

A.流經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該系統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

B.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渠道是食物鏈和食物網

C.地球上所有生態系統最初的能量,來源于太陽

D.能量在生態系統中的流動是可逆的

3.一般情況下,不經處理的生活污水具有的性質是______。

A.懸浮物質較高

B.呈弱酸性

C.屬于高濃度有機廢水

D.含N.P等營養物質較多

4.在晴朗無風的夜間,地表的降溫比大氣的降溫快,此時所形成的逆

溫稱為______。

A.鋒面逆溫

B.輻射性逆溫

C.沉降性逆溫

D.湍流性逆溫

5.土壤物質組成的主體部分是______。

A.土壤礦物質

B.土壤有機質

C.土壤水

D.土壤空氣

6.固體廢物資源化的基礎是______。

A.脫水

B.分選

C.熱解

D.壓實

7.1秒內通過與聲音前進方向成垂直的、1m2面積上的聲能量稱

為______。

A.聲壓

B.聲強

C.聲功率

D.響度

8.在我國環境法的體系構成中,被譽為我國環境法“掌門人”的

是______。

A.憲法中關于環境保護的規定

B.環境保護基本法

C.環境保護單行法規

D.環境保護行政法規

9.下列哪項不是綠色貿易壁壘的特點?______

A.不平衡性

B.廣泛性

C.隱蔽性

D.真實性

10.下列方法中,最早用于環境評價的是______。

A.專家評價法

B.經濟學評價法

C.指數評價法

D.模型預測法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15分。每小題給出的五個選項中,有

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全選對者得3分,其他情況不給分)。

1.下列環境問題中,屬于原生環境問題的是______。

A.火山爆發

B.核試驗造成地震

C.土壤污染

D.臺風

E.蟲災

2.礦產資源所具有的性質是______。

A.不可更新性

B.有限性

C.共生性

D.伴生性

E.分布不均勻性

3.下列對水質分析指標“三氧”(COD.BOD和TOC)的敘述,正確的

是______。

A.化學需氧量(COD)測定中,高錳酸鉀法適用于分析污染較嚴重的

水樣

B.COD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越重

C.生化需氧量(BOD)越高,表示水中需氧有機物越多

D.總有機碳(TOC)是指水中所有有機污染物質中的碳含量

E.用BOD和COD兩個指標不能全部反映難以分解的有機物含量

4.下列除塵裝置中,屬于機械式除塵器的是______。

A.重力沉降室

B.文丘里除塵器

C.旋風除塵器

D.重力噴霧洗滌器

E.慣性除塵器

5.下列對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敘述,錯誤的是______。

A.重金屬在土壤中一般不易隨水移動,不能被微生物分解而在土壤中

累積

B.土壤的無機鉛主要以二價態難溶性化合物存在

C.五價砷(As5+)的易遷移性、活性和毒性都遠高于三價砷(As3+)

D.重金屬的形態是決定其有效性程度的基礎

E.土壤膠體對鎘(Cd)的吸附能力較弱,是一個慢速反應過程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

1.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______結構、營養結構和空間結構。

2.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原理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生物化學法和

______四類。

3.就臭氧形成及破壞的機理,目前主要提出了兩種理論,一是純氧理

論,二是______理論。

4.一般來講,土壤是由腐殖質表層、淀積層、______層和風化層構成

的。

5.固體廢物的預處理技術主要包括收運、壓實和______等過程。

6.有機物厭氧發酵依次分為液化、______和產甲烷三個階段。

7.在電磁輻射波譜中,光包括紅外線、______和紫外線三種。

8.我國現行的環境標準包括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環保基

礎標準和______標準。

9.一般說來,我國環境法的基本原則是:①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協調

發展原則;②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原則;③______原則;④

公眾參與原則。

10.我國“老三項”環境管理制度是指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三同時”制度

和______制度。11.我國關于食品方面的綠色認證主要包括______、綠

色食品、無公害食品和轉基因食品。

12.環境監測的特點是綜合性、連續性和______。

13.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是公平性、持續性和______。

14.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壓力、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

______。

15.環境學按其性質和作用可劃分為三部分,即環境基礎科學、______

和環境社會學。

四、名詞解釋(每個4分,共20分)

1.熱島效應;

2.PM10;

3.生物多樣性;

4.環境標志;

5.循環經濟

五、論述題(5小題,共80分)

1.簡述環境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你對哪方面的研究內容感興趣,為什

么?(15分)

2.試舉例說明生態學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15分)

3.任選一種(類)重金屬或有機污染物,說明它的危害和防治對策。

(15分)

4.我國是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國的大氣污染以煤

煙型為主。你認為應該怎樣防治煤煙型的大氣污染?(15分)

5.常用的污水生物處理方法有哪些?試舉例說明每種方法采用的原

理、處理系統的組成和處理的對象。(20分)

2007年昆明理工大學833環境學概論考研真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

意。)

1.從大的范圍而言,環境科學的重點研究對象是______。

A.聚落環境

B.地理環境

C.地質環境

D.星際環境

2.下列對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敘述,錯誤的是______。

A.流經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該系統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

B.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渠道是食物鏈和食物網

C.地球上所有生態系統最初的能量,來源于太陽

D.能量在生態系統中的流動是可逆的

3.一般情況下,不經處理的生活污水具有的性質是______。

A.懸浮物質較高

B.呈弱酸性

C.屬于高濃度有機廢水

D.含N.P等營養物質較多

4.在晴朗無風的夜間,地表的降溫比大氣的降溫快,此時所形成的逆

溫稱為______。

A.鋒面逆溫

B.輻射性逆溫

C.沉降性逆溫

D.湍流性逆溫

5.土壤物質組成的主體部分是______。

A.土壤礦物質

B.土壤有機質

C.土壤水

D.土壤空氣

6.固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