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核電廠常規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功能安全_第1頁
2023核電廠常規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功能安全_第2頁
2023核電廠常規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功能安全_第3頁
2023核電廠常規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功能安全_第4頁
2023核電廠常規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功能安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核電廠常規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功能安全目次前言...............................................................................III1234567..............................................................................1規范性引用文件....................................................................1術語和定義........................................................................1..............................................................................2系統功能要求......................................................................3設備要求..........................................................................3設計要求..........................................................................4.1火災集中監控點................................................................477.1.1一般規定..................................................................4.1.2常規島火災探測信息在主控室的顯示和控制要求................................477.2火災探測和報警................................................................47.2.1報警區域的劃分............................................................47.2.2探測區域的劃分............................................................47.2.3火災報警控制器............................................................47.2.4探測回路..................................................................57.2.5火災顯示盤................................................................57.2.6火災探測器的選擇..........................................................57.2.7常用幾種類型探測器在常規島的應用場所......................................57.2.8雙重探測..................................................................67.2.9探測器布置................................................................67.2.10保護范圍.................................................................87.2.11冗余化設置...............................................................87.2.12探測器的布置.............................................................87.2.13輔助確認.................................................................87.2.14手動報警按鈕.............................................................8777.3火災警報裝置和火災應急廣播....................................................87.3.1火災警報裝置..............................................................8.3.2火災應急廣播..............................................................97.4消防聯動控制..................................................................97.4.1一般規定..................................................................9.4.2消防控制設備的功能........................................................97.5消防通信......................................................................97.5.1消防通信的功能............................................................9.5.2消防通信的手段...........................................................107I7.6系統電源和防雷接地...........................................................107.6.1系統電源.................................................................107.6.2防雷接地.................................................................107.6.3電磁兼容.................................................................1077.7電纜要求.....................................................................10.8性能化設計...................................................................118安裝要求.........................................................................1188.1設備安裝要求.................................................................11.2電纜敷設.....................................................................118.2.1技術要求.................................................................118.2.2電纜敷設前檢查...........................................................118.2.3電纜標識.................................................................128.2.4敷設操作.................................................................129調試和驗收要求...................................................................13.1調試.........................................................................1399.1.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調試應滿足50166中的相關要求。.....................139.1.2調試準備.................................................................139.1.3試驗步驟.................................................................139.1.4恢復現場.................................................................149.2驗收.........................................................................149.2.1一般規定.................................................................149.2.2安裝向調試移交階段驗收...................................................149.2.3調試向運營移交階段驗收...................................................1410運行和維護要求..................................................................1510.1正常工況要求................................................................151110.1.1火警響應................................................................150.1.2....................................................................150.1.3定期試驗................................................................1610.2故障的維護要求..............................................................1610.3改造更新....................................................................1610.4安裝調試、運行維護階段系統功能的完整性......................................17附錄A(資料性附錄)常規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定期試驗記錄表.........................18附錄B(資料性附錄)消防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檢查基準單.................................19附錄C(資料性附錄)性能化設計.....................................................21附錄D(資料性附錄)其他通信手段...................................................22參考文獻............................................................................23II核電廠常規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功能安全技術要求1范圍廣播的通用要求。本標準適用于壓水堆核電廠常規島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其他堆型可參照執行。2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33.1報警區域alarmzone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警戒范圍按防火分區或樓層劃分的單元。.2.3探測區域detection按報警區域探測火災的部位劃分的單元。火災集中監控點centralfirealarmmonitory廠的總體布置和廠房的功能按區域劃分,可以設一個,也可以設多個。控制器。3.41火災警報裝置firesignalingdevice(和)光警報器。火災警報裝置屬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備,有別于核電廠通信系統中的聲警報系統。3.5圖形顯示裝置graphindicator安裝在火災集中監控點,用來模擬現場火災探測器等部件在建筑平面中的布局,并能定位現場火災、故障等狀況的顯示裝置。3.6火災報警控制器firecontrolunit/firecontrolandindicatingequipment控制功能。3.7消防專用電話firetelephone和傳輸介質等構成。3.8.9電磁兼容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設備或系統在其電磁環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對該環境中任何事物構成不能承受的電磁騷擾的能力。3消防行動卡fire-fightingactioncards消防干預行動。.10性能化設計performance-baseddesign火災場景,利用可接受的工程分析工具、方法和性能判據所進行的建筑防火工程設計方法。34總則4.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功能安全是系統整體安全的組成部分,它取決于系統功能的完善和正確執行。提出功能安全技術要求,確保常規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在設計周期內功能完整性的實現。4.2島的范圍參見50745中的相關規定。.3便于核電廠消防管理,有利于減少和防止常規島火災危害,保護人員和設備安全。.444設備發出控制信號,啟動相關消防聯動系統并實現其功能。核電廠常規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屬于全廠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一部分,但其本身應具有獨立性。44.5核電廠常規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整體運行周期不應小于核電廠的壽期。.6核電廠常規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在運行維護階段應保證其系統功能的完整性。24.7規定。本規范的任何規定均不影響其他同等效力或更高效力規范標準的使用。5系統功能要求核電廠常規島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并具有以下功能:a)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能以手動和自動方式觸發火災報警,并能通過消防專用電話人工報警;b)通過安裝在各探測區域的火災探測器對建筑物或保護對象進行持續監視;c)當火災發生時,應能快速報警;d)應能確定火源的位置,并能監視火勢的蔓延;e)災集中監控點;f)島相關的火警集中監控點;g)環境噪聲中清晰、準確分辨,且與核電廠其他警報聲音有明顯區別;h)應具有手動和自動聯動功能,火災發生時,能夠對相關消防設備進行聯動操作;i)應能接收和顯示相關聯動設備動作后的狀態反饋信號;j)應具有接入氫氣和其他可燃氣體報警信號的功能;k)應具備對系統自身設備進行周期性巡檢,并在故障時給出報警信號的功能;l)的火災集中監控點進行通話,報告火災情況,并能接收相關的指令;m)常規島應設火災應急廣播,火災應急廣播宜利用廠區有線廣播系統實現。6設備要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備應滿足如下要求:a)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備應采用經國家消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檢驗合格并通過認證的定型自動報警系統的安全性。使用未經認證的設備不能被認為已滿足相關探測報警功能要求;b)火災報警設備命名應與4718保持一致;c)氣體探測器、火災警報裝置等組件連接后,其功能應分別滿足相應國家標準;d)回路中一個探測器的失效不應影響回路上其它探測器的正常運行;e)電源、消防應急廣播設備、消防電話、傳輸設備、圖形顯示裝置、接口模塊、消防電動裝置、消火栓按鈕等組件連接后,其功能應分別滿足GB16806的相關要求;f)低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同時應滿足22134的相關要求;g)火災報警設備應具有防雷和過電壓保護的功能;h)采用符合相關國家標準要求的定型產品,并應有相關資質機構出具的鑒定報告;3i)預留足夠的空間和備用端子,以實現能夠增加插件和進行電纜端接等擴展功能的實施;j)用于火災報警設備的絕緣材料和塑料材料應為阻燃型;k)設備內部的電纜和導線宜為低煙、無鹵阻燃型或低煙、無鹵耐火型;l)設備自身的防護性能應與所安裝環境相適應;m)設備與外部的連接應有接線端子,并配有與連接電纜相適宜的葛蘭;n)截面應滿足機械強度的要求。77設計要求7.1火災集中監控點.1.1一般規定77.1.1.1火災集中監控點應能監控其負責范圍內的火災報警設備狀態。.1.1.2火災集中監控點應設圖形顯示裝置,可設火災報警控制器、消防聯動控制裝置等設備。圖形顯示裝置應能監視區域內接入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相關設備,并顯示其反饋信息。77.1.1.3火災集中監控點消防通信應符合本標準7.5節相關要求。.1.1.4火災集中監控點內火災報警設備的布置應符合GB50116中相關章節要求。77.1.2常規島火災探測信息在主控室的顯示和控制要求.1.2.1顯示要求應滿足以下要求:a)常規島的火災報警和故障信息應能在主控室顯示,同時還應伴有聲音報警;b)故障信息、報警區域、報警發生位置和報警所在回路,并接收各聯動設備的反饋信號。.1.2.2控制要求應滿足以下要求:7a)設備;b)主變壓器、廠變壓器和輔助變壓器等重要設備的滅火系統;c)滅火。7.2火災探測和報警777.2.1報警區域的劃分報警區域應根據防火分區或樓層劃分。一個報警區域宜由一個或同層相鄰幾個防火分區組成。.2.2探測區域的劃分探測區域的劃分應符合GB50116中相關的要求。.2.3火災報警控制器4汽輪發電機廠房應設置火災報警控制器,其他附屬BOP廠房應根據核電廠全廠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組網的要求設置火災報警控制器。并應滿足以下要求:a)常規島火災報警控制器應具有聯動控制功能;b)常規島火災報警控制器應具有組網功能,并具有將報警信息送至圖形顯示裝置的功能;c)火災報警控制器應布置在便于操作維護和觀察的位置;d)配電室、變壓器室、蓄電池室等場所。7.2.4探測回路火災報警信號線應采用環路形式,環路應有總線隔離功能。一定裕量。7.2.5火災顯示盤火災顯示盤宜按照廠房的布局進行設置,火災顯示盤宜設置于建筑物入口或各樓層主要樓梯口的明顯部位。7.2.6火災探測器的選擇火災探測器類型的選擇應考慮兩個方面的因素:a)有可見光等。b)等。綜合以上兩種因素選擇火災探測器類型,保證火災探測的及時性與有效性。7.2.7常用幾種類型探測器在常規島的應用場所下列探測器的設置部位為推薦性。a)感煙探測器。主要設置在下列場所:12345678)汽機通風間;)配電裝置室;)蓄電池室;)取樣間;)化學劑量室;)電纜夾層;)汽輪發電機運轉平臺;)控制、電子設備間。b)感溫探測器。主要設置在下列場所:12)汽輪發電機組潤滑油室;)汽輪發電機軸承。c)纜式線型感溫探測器或線型光纖感溫火災探測器。主要設置在下列場所:123)中壓和低壓電纜的電纜橋架或電纜托盤;)汽輪發電機組潤滑油室;)潤滑油管道;5456789)凝結水泵;)電動給水泵;)主變壓器;)廠用電變壓器;)輔助變壓器;)備用變壓器。d)火焰探測器。主要設置在下列場所:123456)汽輪發電機組;)主變壓器;)廠用電變壓器;)輔助變壓器;)備用變壓器;)潤滑油室。e)防爆火災探測器。主要設置在蓄電池室及其他有防爆要求的場所。f)氫氣探測器。氫氣探測系統用于監測可能積累氫氣的場所。蓄電池室應設置氫氣探測器。7.2.8雙重探測對于重要的設備和需要設置聯動滅火系統的場所應選用兩種同類或不同類型的探測器組合探測方式。7.2.9探測器布置常規島的探測器布置可按表1組合進行設置。表1常規島探測器布置6序號建(構)筑物和設備可選的火災探測器類型A123456789汽輪發電機廠房控制設備間(吸氣式感煙+感溫)/(感煙+感溫)電子設備間(吸氣式感煙+感溫)/(感煙+感溫)(吸氣式感煙+感溫)/(感煙+感溫)計算機室潤滑油設備間(感溫+火焰)/(感煙+火焰)(感溫+火焰)/(感煙+火焰)(感溫+火焰)/(感煙+火焰)(感溫+火焰)/(感煙+火焰)電液裝置(抗燃油除外)氫密封油裝置汽輪發電機組軸承運轉層下感煙/感溫給水泵油箱(抗燃油除外)配電間(感煙+火焰)/(感溫+火焰)感煙1101(吸氣式感煙+感溫)/(纜式線型感溫+點型感煙)/(光纖感溫+點型感煙)電纜夾層11112345電纜橋架電纜豎井蓄電池間通風設備間纜式線型感溫/光纖感溫感煙/纜式線型感溫/光纖感溫/接頭溫度監測防爆感煙+氫氣探測感煙汽輪發電機廠房至電氣廠房或網絡繼電器室電纜通道主蒸汽管道與油管道1167纜式線型感溫/光纖感溫/感煙感溫/感煙(在蒸汽管道上方)交叉處B變壓器1234C1234主變壓器輔助變壓器(感溫+火焰)/(感溫+感溫)(感溫+火焰)/(感溫+感溫)(感溫+火焰)/(感溫+感溫)(感溫+火焰)/(感溫+感溫)聯絡變壓器高壓廠用變壓器其他屋內主、輔開關站空壓機房感煙/火焰感煙油罐區感溫+火焰氫氣探測化學加藥間、制氯間海水淡化廠房的控制室、配電間5感煙678供氫站氫氣探測燃油輔助鍋爐燃燒器(感煙+火焰)/(感溫+火焰)感煙非放射性高架倉庫(戊類除外)7序號9建(構)筑物和設備可選的火災探測器類型(吸氣式感煙+感溫)/(感煙+感溫)機電儀器儀表庫危險品庫11110123感煙/可燃氣體非放射性檢修廠房網絡繼電器室電纜廊道感煙(吸氣式感煙+感溫)/(感煙+感溫)纜式線型感溫/光纖感溫7.2.10保護范圍火災探測器的保護面積和保護半徑應符合所使用產品的要求,同時還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50116的相關規定。7.2.11冗余化設置對在電廠正常運行時不便維修的區域,除滿足正常的探測功能要求外,宜考慮設備冗余化設置。7.2.12探測器的布置探測區域內的每個房間至少應設置一只探測器。探測器的設置數量和安裝場所、位置應符合所使用產品的要求,同時還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0116的相關規定。57.2.13輔助確認監控系統,并在主控室的閉路電視顯示器上顯示圖像,作為確認火災的輔助手段。7.2.14手動報警按鈕手動報警按鈕宜設置在廠房各主要出入口等明顯和便于操作的部位。手動報警按鈕的設置還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50116的規定。7.3火災警報裝置和火災應急廣播7.3.1火災警報裝置777.3.1.1常規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設置火災警報裝置,并在確認火災后啟動火災警報裝置。.3.1.2火災警報裝置應由火災報警控制器或消防聯動控制裝置控制。.3.1.3每個防火分區至少應設一個火災警報裝置。在環境噪聲大于dB的場所,聲壓級應高于背景噪聲15dB。777.3.1.4火災警報裝置設置在墻上時,其底邊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2.2m。.3.1.5火災警報裝置通常采用聲光報警器、警鈴等,應符合GB50116的相關要求。.3.1.6當火災警報裝置的聲警報器和光警報器分開設置時,應符合下列要求:a)火災聲警報器宜統一設置為同一種火災變調聲,可帶有語音提示。b)設置帶有語音提示的火災聲警報器時,應同時設置語音同步器。8c)火災光警報器應設置在每個樓層的樓梯口、消防電梯前室5m以外的明顯部位、廠房內部拐彎處等部位,且不宜與安全出口指示標志燈具設置在同一面墻上。d)同一廠房設置多個火災聲警報器時,應能同時啟動和停止該廠房內所有的火災警報裝置工作。7.3.2火災應急廣播77.3.2.1常規島應設置火災應急廣播,火災應急廣播宜利用廠區有線廣播系統實現。.3.2.2火災應急廣播單獨設置時,應符合下列要求:a)系統立即向常規島各廣播分區進行應急廣播;b)火災集中監控點應手動或按照預設控制邏輯自動控制選擇廣播分區,啟動或停止應急廣播系統。當人工進行應急廣播時,系統應自動對廣播內容進行錄音。7.4消防聯動控制7.4.1一般規定消防控制設備應由下列部分或全部控制裝置組成:a)火災報警控制器;b)自動滅火系統的控制裝置;c)防煙、排煙系統及空調通風系統的控制裝置;d)常開防火門、防火卷簾的控制裝置;e)電梯回降控制裝置;f)火災警報裝置的控制裝置。7.4.2消防控制設備的功能77.4.2.1消防控制設備的功能應符合GB16806的相關規定。.4.2.2火災集中監控點的控制設備應有下列控制及顯示功能:a)啟動相關消防設備,并反饋其狀態信號;b)防煙和排煙風機的啟、停,除自動控制外,還應能手動直接控制;c)顯示火災報警、故障報警部位;d)顯示保護對象的重點部位、疏散通道及消防設備所在位置的平面圖或模擬圖等;e)顯示系統供電電源的工作狀態;f)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與單獨設置的火災應急廣播(不利用核電廠有線廣播系統)聯動;g)消防通信設備,應符合本標準消防通信系統的規定;h)非消防電源,并能接通火災警報裝置;i)火災集中監控點在確認火災后,應能控制電梯全部停于首層,并接收其反饋信號。.4.2.3消防控制設備對自動噴水和水噴霧滅火,管網氣體滅火、泡沫滅火、干粉滅火等系統及常開7防火門、防火卷簾和防煙、排煙設施等的控制和顯示功能應符合GB50116的相關規定。7.5消防通信7.5.1消防通信的功能消防通信應滿足下述功能:9a)點報警;b)火災集中監控點應能夠通過適當的通信手段,迅速、安全、可靠地向現場人員發出警告;c)火災集中監控點應能夠通過適當的通信手段,迅速、安全、可靠地請求外部支援,如消防隊、急救組織和保衛組織等;d)調和發布命令。7.5.2消防通信的手段消防專用電話網絡應為獨立的消防通信系統。消防電話選型應與核島統一。位置宜設置消防電話插孔。信手段。詳見附錄A。7.6系統電源和防雷接地7.6.1系統電源77.6.1.1常規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設有主電源和直流備用電源。.6.1.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主電源應采用消防電源,并且應保證機組大修期間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供電。7.6.1.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直流備用電源宜采用專用蓄電池或集中設置的蓄電池。當直流備用電源保證不影響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正常工作。77.6.1.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的顯示器、消防通信設備等的電源,宜由UPS裝置供電。.6.1.5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主電源的保護開關不應采用漏電保護開關。7.6.2防雷接地7.6.2.1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具有防雷和過電壓保護措施,并應符合50057和GB50343的相關要求。7.6.2.2常規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應符合下列要求:a)采用專用接地裝置時,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4Ω;b)采用共用接地裝置時,接地電阻值不應大于1Ω。7.6.2.3火災集中監控點應設專用接地干線,并應設置專用接地板。專用接地干線應從專用接地板引至接地體。.6.2.4專用接地干線應采用銅芯絕緣導線,其線芯截面面積不應小于25mm2。專用接地干線宜穿硬質塑料管埋設至接地體。.6.2.5由專用接地板引至各消防電子設備的專用接地線應選用銅芯絕緣導線,其線芯截面面積不應小于4mm。.6.2.6消防電子設備凡采用交流供電時,設備金屬外殼和金屬支架等應作保護接地,接地線應與電氣保護接地干線(PE線)相連接。7777.6.3電磁兼容10組成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各類組件的抗電磁干擾性能應符合GB22134的要求。77.7電纜要求電纜應符合以下要求:a)火災報警設備的外接電纜或導線應采用低煙、無鹵阻燃型或低煙、無鹵耐火型;b)電纜和導線的敷設應符合GB50116-1998第10.2節相關規定要求;c)對于跨廠房、跨區域經廊道敷設的電纜應采用有防火保護措施的封閉式金屬線槽敷設。.8性能化設計對于性質重要、有特殊要求或難以套用現行規范進行火災報警設計的場所可采用性能化設計,性能化設計的具體方式和步驟參見附錄8安裝要求8.1設備安裝要求8.1.1設備安裝前,安裝承包商應制定安裝質量計劃,安裝質量計劃經批準發布后方可進場安裝。對安裝質量計劃的實質性修改應報建設單位批準。.1.2設備安裝前,建設單位應組織檢查安裝準備工作是否已滿足安裝要求,包括:文件準備、工具準備、材料準備、人力準備和環境準備等。.1.3安裝承包商有責任發現并提出安裝過程中產生的不符合項。不符合項由建設單位組織設計,安裝承包商和設備供應商處理。8888.1.4安裝過程中產生的現場變更文件,應經過符合授權的校、審、批流程。.1.5a)所有設備已按照施工圖紙、安裝程序和相關安裝技術規范正確無誤地安裝完畢;b)所有安裝結束,試驗已經完成,并符合相關安裝技術規范要求;c)法定檢查和試驗均已完成,相關的報告也已出版);d)調試需要的臨時設施已按要求安裝完成;e)在人員和設備安全有保障的條件下可以進行調試活動。8.1.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備的具體安裝要求應符合GB50166的相關規定。8.2電纜敷設88.2.1技術要求.2.1.1環境溫度低于-10oC時不應進行電纜敷設。環境溫度在-10oC與-5oC之間時,電纜盤應放置在溫度為20oC24纜敷設現場。8.2.1.2電纜應整齊地敷設在電纜橋架內,在所有的關鍵點(包括垂直橋架)應將電纜固定在電纜橋架中。.2.1.3應避免損害電纜護套,如電纜敷設時受損,應及時修理,并開展如下絕緣試驗:用500V直流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結果應大于100兆歐。88.2.2電纜敷設前檢查11否能走通,或是否違反電纜敷設原則。電纜敷設通過的場地條件應滿足下列要求:a)電纜可能受損害的地方有保護設施;b)沿電纜路徑所要通過的電纜橋架、標識都已完成,且已通過檢查,正確無誤;c)電纜橋架接地導線沿整個通道已完成安裝;d)擋火墻格柵已就位;e)電氣孔洞尺寸正確;f)位于建筑物外面的電纜槽、隧道、電纜溝和電纜管已完成保潔;g)電纜表上給出的電纜兩端的設備已安裝或將要安裝;h)寒冷氣候情況下具有電纜敷設之前用于預熱的加熱設備;i)為電纜敷設作業估計需要的設備,如臨時照明、腳手架等已準備;j)具有所有電纜敷設需要的技術數據;k)電纜路徑表是最新版次;l)已經具備適當的照明,如沒有,臨時照明應準備;m)電纜敷設優先次序與總體安裝進度相協調;n)檢驗工具為良好狀態。8.2.3電纜標識8888.2.3.1電纜應在合適位置進行標記,場地應足夠大、清潔,并應提供防止電纜損害的適當保護。.2.3.2不應滾動電纜,電纜彎曲時應大于最小彎曲半徑,注意不應扭轉電纜。.2.3.3圍繞電纜應以5米間隔漆一個5厘米到厘米的色帶。刷漆時應采取預防措施保護地板。.2.3.4同一工程中的導線,應根據不同用途選擇不同顏色加以區分,相同用途的導線顏色應一致。8.2.4敷設操作8888888.2.4.1電纜兩端應放上臨時標志。.2.4.2敷設過程中,在電纜上應保持恒定拉力,并考慮最小彎曲半徑要求。.2.4.3在電纜截面較大、電纜較長,且電纜通道為直線時,宜使用絞盤來拉電纜。.2.4.4在要保持所需彎曲半徑和垂直通道中,應將電纜臨時固定。.2.4.5在電纜末端應有預留長度的電纜,預留長度應合理。.2.4.6應在電纜橋架內敷設電纜并且消除不必要的松弛。.2.4.7在垂直通道上,在橋架的電纜引出處,在廠房的伸縮接縫處以及其它必要的地方,應永久地固定電纜。888.2.4.8在電纜進行端接之前,應把預留長度的電纜彎成圈以免電纜損傷。.2.4.9在潮濕場所,應將電纜頭末端進行封包。.2.4.10電纜進行保護,在金屬軟管表面應做防火處理。8.2.4.11部做防火處理。128.2.4.12軟管保護,并在金屬軟管表面做防火處理。8.2.4.1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電纜敷設應滿足50166的相關要求。9調試和驗收要求9.1調試99.1.1一般規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調試應滿足GB50166中的相關要求。.1.2調試準備調試準備應包括以下內容:a)火災探測系統調試應在系統安裝結束后進行;b)應檢查火災探測系統線路,并對聯動設備進行隔離;c)調試程序已生效,空白試驗報告已編制。9.1.3試驗步驟99.1.3.1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火災顯示盤等外觀,柜門和箱體接地應完好。.1.3.2為了確保試驗能夠順利進行,應檢查并正確完成如下操作:a)檢查確定安裝技術要求和安裝圖是正確的;b)合上220V交流電,連上24V直流備用電源;c)火災報警控制器通過自檢;d)火災報警控制器電源指示燈常亮,系統正常;e)測試火災報警控制器功能鍵,確保功能鍵有效。9.1.3.3檢查火災報警控制器在運行工況下的報警情況:a)當220V源供電;故障排除后,系統恢復正常;b)當24V備用直流電源出現故障時,火災報警控制器應指示故障狀態;故障排除后,系統恢復正常;c)器指示恢復正常:123)用煙感測試器模擬感煙探測器報警;)用熱風槍模擬感溫探測器報警;)用試驗鑰匙插入手動報警按鈕測試孔,模擬手動報警。d)正常:123)拆掉回路線一個接線端子;)回路線對地短路;)拆除一個設備點。139.1.3.4氫氣探測試驗,首先確保氫氣探測控制柜外觀應完好,柜門和箱體接地良好,柜內設備的裝備與連接應與圖紙一致。然后按下列步驟進行試驗:a)連接氫氣探測控制柜的主電源和備用直流電源;b)閉合相應的電源開關,氫氣探測控制柜電源指示燈亮,應確認功能鍵的有效性。c)檢查氫氣探測控制柜在電源故障時的運行狀況:1)220V交流主電源故障:切斷主電源斷路器,氫氣探測控制柜應能自動切換到備用直流電源供電;重新閉合主電源斷路器,氫氣探測控制柜返回正常狀態;)源,氫氣探測控制柜返回正常狀態。2d)設定測量氣體類型、單位與量程。e)設定報警閾值。f)設定零點。g)設定靈敏度。h)應對每個氫氣探測器進行功能測試。9.1.4恢復現場99.1.4.1應恢復所有拆除或臨時增加的線路、電阻和設備等。.1.4.2應斷開220V交流主電源和24V直流電源。9.2驗收9.2.1一般規定常規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竣工后,建設單位應負責組織設計、施工、運營等單位進行初步驗收。初步驗收合格后,應報國家主管部門正式驗收。在安裝調試階段應分為三個步驟進行移交:a)安裝向調試移交;b)調試向維修移交;c)調試向運行移交。9.2.2安裝向調試移交階段驗收99.2.2.1本階段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工程驗收時應按GB50166-2007附錄E的要求填寫相應的記錄。.2.2.2應對系統中下列裝置的安裝位置、施工質量和功能等進行驗收:a)火災報警裝置(包括各種火災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火災報警控制器、火災顯示盤等);b)消防聯動控制系統(含火災報警控制器、消防設備應急電源、消防應急廣播設備、消防電話、傳輸設備、圖形顯示裝置、模塊、消防電動裝置等設備);c)自動滅火系統控制裝置(水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d)通風空調、防排煙及電動防火閥等控制裝置;e)火災警報裝置(聲光報警器、警鈴);f)切斷非消防電源的控制裝置;g)電動閥控制裝置;h)消防聯網通信;i)系統內的其它消防控制裝置。9.2.2.3應按50116設計規范的各項系統功能進行驗收。14.2.2.4系統中各裝置的安裝位置、施工質量和功能等的驗收應滿足50166中的相關要求。999.2.2.5驗收前的準備應滿足GB50166中的相關要求。.2.2.6具體驗收應滿足GB50166中的相關要求。9.2.3調試向運營移交階段驗收在常規島廠房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已安裝、調試完畢的前提下,相關運行人員應參見附錄C填寫相應的紀錄。10運行和維護要求10.1正常工況要求110.1.1火警響應0.1.1.1經過培訓且考核合格后,方能進入工作崗位。0.1.1.2行復位操作。1110.1.1.3火災發生時,除消防專用電話外,其他可用的通信手段均可用于消防通信。0.1.1.4主控室及核電廠內其他火災集中監控點應能與核電廠專職消防隊及外部消防力量及時報警和通信。0.1.1.5員及時響應提供便利。系統應記錄火災報警的時間、報警地點和相關的聯動操作。0.1.1.611情況和火勢的發展,作出準確判斷,從而進行相關的聯動控制操作。10.1.1.7設備,運行人員同樣應根據火情和實際需求進行恰當的操作處理。0.1.1.8時,或需要改變機組運行工況時,運行人員應執行相關的運行程序和事故程序。0.1.1.9火。1110.1.2檢查110.1.2.1常規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開展定期檢查和不定期的專項檢查。0.1.2.2定期檢查宜每月進行一次,檢查對象與要求如下:a)火災報警控制器:顯示器應指示正常,無異常報警,各模塊巡檢指示燈應正常閃爍;b)火災顯示盤:應指示正常,無異常報警;c)氫氣控制器:顯示器應指示正常,無異常報警,備用電池各指示燈應無異常情況;d)接異常現象;e)直流消防電源:電壓表應無破損,指示正常。10.1.2.3當遇到下列情況,應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開展不定期的專項檢查:a)針對相同或相似火災自動報警設備的內外部重大經驗反饋;15b)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實施大型改造或更新;c)其他現場運行環境或可燃物狀況與原設計比較有較大變化。d)不定期的專項檢查主要針對以下內容:e)發生;f)檢查大型改造或更新實施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能否滿足現場要求;g)檢查現場環境、條件改變后,原設計能否繼續適用。0.1.2.4對于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或缺陷,應及時評估并進行處理。110.1.3定期試驗110.1.3.1定期試驗用于檢查常規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功能的完整性。0.1.3.2程序,以確保定期試驗的按期開展。10.1.3.3定期試驗至少應包括下列的對象與內容:a)火災探測器:試驗報警功能;b)手動報警按鈕:試驗報警功能;c)聯動功能的控制器還應試驗手動、自動聯動控制功能;d)報警點是否處于設定的探測范圍內;e)能,并應測量電源電壓;f)功能。1容。對于國外進口的或特殊的設備,宜采用設備生產廠家提供的專用工具進行試驗。0.1.3.5對定期試驗應如實填寫常規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定期試驗記錄表。表格格式可參考附錄D。0.1.3.6在定期試驗中,對于出現的不合格的設備應及時修復或更換。0.1.3.4定期試驗應參照GB25201和GA503的相關要求進行,試驗的專用工具應與試驗對象設備兼1110.2故障的維護要求10.2.1下要求:a)當火災探測裝置全部不可用時,應長期監視或每小時巡視一次;b)當火災探測裝置一個不可用時,檢修應在一個月內完成;c)當火災探測裝置兩個不可用時,檢修應在14天內完成;d)當火災探測裝置三個或多于三個不可用時,檢修應在7天內完成。0.2.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累計三個事件時的維護應滿足以下要求:a)三個不可用均為部分不可用,應在7天內消除事件累計;b)在其他情況下,應在24小時內消除累計;1c)對于每個事件,均應執行所要求采取的措施。10.3改造更新160.3.1在核電廠整個運行壽期內,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長期、穩定、可靠地運行。110.3.2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宜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實施改造更新:a)備件枯竭或數量不能滿足正常維修要求,且設備生產廠家已停產;b)現場運行環境、可燃物狀態超出原設計許可的范疇;c)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關鍵設備老化,故障率較高或重發故障頻繁;d)其他無法修復或經檢測證明無法滿足運行要求的情況。e)作為定期安全審查的改進項或國家安全監管部門提出改進要求等情況。0.3.3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實施改造更新應滿足下列要求:1a)應滿足國家消防強制性法律、規范的要求;b)對單個設備進行改造更新時,應滿足兼容性要求,宜采用原設備生產廠家的升級設備;c)續運行的要求,并對系統進行重新設計。10.3.49.2可投入運行。10.4安裝調試、運行維護階段系統功能的完整性安裝調試、運行維護階段系統應保證功能的完整性:a)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投運后應保持全天24小時運行;b)在全廠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網絡沒有正常運行之前,應安排人員對各廠房進行巡檢;c)維修過程應針對局部漸次進行,不應停用整個系統;d)大修期間應保障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正常供電;e)對于改造更新,在新系統沒有投入使用前不應停運原系統。17附錄A(資料性附錄)其他通信手段A.1行政電話行政電話為廠區內普通電話。用來實現常規島與公用電話網、核電廠其它廠房間的語音通信。行政電話是火災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A.2聲力電話聲力電話是實現工作人員在電廠設備實驗、調整或維修期間相互通信的一種手段,當火災失去電話而導致行政電話不可用時,聲力電話可用作一種輔助通信手段。A.3內部對講電話內部對講電話用于實現現場人員和主控室(或遠程停堆站)之間的直接語音通信。內部對講設備可作為火災通信的輔助手段。A.4有線廣播有線廣播系統主要用于發布報警信號,呼叫現場人員,或向現場人員傳達信息,它是火災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A.5其它此外,核電廠還配有無線通信系統、聲警報系統等,可用作消防通信手段。18附錄B(資料性附錄)性能化設計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