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軾在中國詞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從晚唐五代到北宋中葉,在文人的觀念中,詞始終被視為“娛賓遣興”的“詩余”、“小道”,讓歌妓唱來助酒的風流小曲,寫來寫去轉不出兒女情長、悲歡離合的圈子。直到蘇軾以雄大的才力、開闊的胸襟進入詞的創作領域,才大大開拓了詞的題材、意境、風格與表現手法。這叫“新天下耳目”。凡能寫進詞的社會和生活題材,舉凡登覽、懷古、詠物、游獵、感遇、悼亡、農村生活、田園風光等,無不攝入筆端。以蘇軾為中心的元祐詞林,代表著北宋詞壇的鼎盛氣象,一時名家輩出,如秦觀、黃庭堅、陳師道、王安石、謝逸等,都寫出了很多優秀的詞作。蘇軾改變了晚唐五代詞家婉約的詞風,成為后來豪放詞派的開創者。在詞的語言上,蘇軾也做了改進,一改花間詞人鏤金錯彩的作風,多方面吸融陶潛、李白、杜甫、韓愈等人的詩句入詞,偶爾也運用當時的口語,給人一種清新樸素的感覺。因此,蘇軾詞在宋詞發展中的作用不僅是開了一派詞風,而且是將詞從狹小的范圍中解放出來,擴大了它表達感情的天地,促成了詞內容和風格的多樣化。從這個意義上講,蘇軾是令宋詞成為一種代表性文體的關鍵人物。本專題共選蘇軾的詞四首。這幾首詞代表了蘇詞多樣化的風格。詞作內容豐富,表現形式多樣。《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作于作者貶謫黃州的第三年,寫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現象,談人生哲理,是蘇軾儒、道、佛等復雜思想的集中體現,在遭受排擠退任地方官時,能隨遇而安,使佛老思想占據上風,“一蓑煙雨任平生”就是這種奇特心理的自然發展?!督亲?十年生死兩茫茫)》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詞,全詞采用白描手法,用語樸素自然,感情真摯而深沉,與作者其他詞中普遍表現出來的那種雄奇豪邁風格不同?!端堃?似花還似非花)》是一首詠物詞。作者借詠楊花來寫人言情,從虛處著筆,化“無情”之花為“有思”之人,把詠物和寫人巧妙地結合起來,在描繪楊花的過程中,完成了對思婦形象的刻畫?!恫匪阕?缺月掛疏桐)》也是詠物詞,作者運用比興手法,借孤鴻襯托,表達出自己的“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1.通過本專題的學習,初步了解蘇軾詞清新明快、沉摯深永、雄壯超脫、奔放流轉的藝術風格。2.可通過比較鑒賞,了解蘇軾詞“新天下耳目”的特色,了解宋詞豪放和婉約兩種不同的藝術風格。3.了解蘇軾的生平和思想,以及蘇軾詞對宋詞的深遠影響。1.《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這首詞的上下兩片都是從敘事到抒感,以具體的日常小事寄寓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學習時,可鑒賞將深邃的人生哲理和日常生活小景有機統一的、緣事抒情的藝術手法,了解蘇軾的思想性格與藝術風格。2.《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詞,表現了蘇軾與亡妻間的真摯深情、令人回腸蕩氣的情感。學習時,可鑒賞這首詞質樸自然的語言和白描的手法,以及詞作中生動細膩的細節描寫。3.《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這首詠物詞,貴在既描摹出物的形態,又別有寄托。明寫楊花,暗詠思婦,更隱然寄托了身世坎坷淪落的寂寞幽怨。學習時,可鑒賞詞中運用比喻、擬人、象征等手法的藝術技巧,還可結合對此作的相關評論,對作品進行多元解讀。4.《卜算子(缺月掛疏桐)》作者運用比興手法,描繪了一個蕭索、冷落的環境,細膩地刻畫了孤鴻的神情動態。這是一首有寄托的詠物詞,學習時,可反復誦讀詞作,仔細體會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鑒賞作者匠心獨運的象征手法和擬人手法。《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常識·速覽]eq\a\vs4\al([識作者])文壇巨星——蘇軾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畫家、書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一生經歷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宋神宗熙寧年間,由于遭到變法派的排擠,蘇軾被迫外調,先任杭州通判,之后又做過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知州。他是宋代古文運動的領袖,和歐陽修一起創立了一種穩定成熟的散文風格,世稱“歐蘇”。蘇軾也是宋代著名書法家,他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四大家”。蘇軾也是宋代著名畫家,“湖州墨竹派”創始人之一。他的詩清新自然,逢源自始,似信手拈來,亦莊亦諧,大巧若拙,題材廣闊,內容豐富,風格多樣化,是宋詩走向成熟的標志。他的詞開一代豪放詞風,他對題材、意境、風格、語言、技巧進行大膽創新,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eq\a\vs4\al([探背景])這首詞是蘇軾在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三月七日所作。當時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而被貶官到黃州。三月七日,他走在沙湖道中,遇到了大雨,不巧的是雨具被人先帶走了,同行的人都被雨淋得狼狽不堪,叫苦不迭,唯獨作者渾然不覺,毫無落魄之感。不久,天氣轉晴,蘇軾有感而發,遂作此詞。本詞由寫景轉入抒情議論,由記事抒情轉為對人生境界的思索,對人生際遇的應對,發人深省,耐人尋味。eq\a\vs4\al([巧識文])此詞通過對出行遇雨這一件生活小事的描寫,表現出詞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他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作者巧妙地把自然界的風雨和政治變化中的風風雨雨聯系起來,給人們以多方面的聯想,大大增強了詞的韻味。[整體·感知]1.按照所標出的節拍、韻腳字誦讀該詞,感知詞的內容。莫聽/穿林/打葉/eq\o(聲,\s\do5(△))。何eq\o(妨,\s\do5(△))/吟嘯/且/徐eq\o(行,\s\do5(△))。竹杖/芒鞋/輕勝/eq\o(馬,\s\do5(△))。誰eq\o(怕,\s\do5(△))?一蓑/煙雨/任/平eq\o(生,\s\do5(△))。料峭/春風/吹酒/eq\o(醒,\s\do5(△))。微eq\o(冷,\s\do5(△))。山頭/斜照/卻/相eq\o(迎,\s\do5(△))?;厥?向來/蕭灑/eq\o(處,\s\do5(△))。歸eq\o(去,\s\do5(△))。也無/風雨/也無/eq\o(晴,\s\do5(△))。2.在前面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該詞?!咎崾尽孔髡咄ㄟ^對出行遇雨這一件生活小事的描寫,表現了詞人曠達超逸的胸襟。全詞情感超脫曠達,詞人樂觀自信的情態呼之欲出。“竹杖芒鞋輕勝馬”,寫詞人竹杖芒鞋,頂風沖雨,從容前行,以“輕勝馬”的自我感受傳達出一種搏擊風雨、笑傲人生的輕松、喜悅和豪邁之情?!耙凰驘熡耆纹缴?,此句更進一步,由眼前風雨推及整個人生,有力地強化了作者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懷。以上數句,表達出曠達超逸的胸襟,充滿清曠豪放之氣,寄寓著獨到的人生感悟,讀來使人耳目為之一新、心胸為之舒闊。全詞表現出一種聽任自然,不怕挫折,樂觀曠達的大丈夫的胸懷。讀時宜用舒緩的語調讀出作者曠達的情懷。[文本·精析]1.開頭“莫聽”“何妨”兩個詞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答案】“莫聽”表現了作者在風雨面前毫不在乎的態度,從而反映出作者曠達的處世態度;“何妨”更寫出作者在風雨面前還要吟詠著詩句悠然信步,更隱含了作者對自然風雨和生活厄運的挑戰。2.“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達了詞人怎樣的人生態度?【答案】即使一生頂笠披蓑出沒于煙雨之中,也任憑他去。表達了詞人不避風雨、聽任自然的生活態度。3.“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中,“冷”字好不好?為什么?【答案】好。“冷”既是實寫酒醒后身體感到冷,也是寫夢醒后又想到自己的遭遇而產生的心冷。4.“回首向來蕭灑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含意是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答案】(1)含意:這句話的表層含意是回頭看狂風大作,驟雨肆虐的情形,現在一切都歸于平靜;其深層含意是無論人生遭遇多少苦難,只要坦然面對,都會成為過去。(2)好處:運用一語雙關的手法,以曲筆直抒胸臆,從生活小事中見出人生大哲理。5.本詞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答案】本詞通過記敘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塑造了一個拄竹杖、穿草鞋、吟嘯徐行、頂風冒雨、不畏艱難、鎮定從容、曠達樂觀的形象?!督亲?十年生死兩茫茫)》[常識·速覽]eq\a\vs4\al([探背景])這首詞是蘇軾為懷念亡妻王弗而作,時熙寧八年(1075)正月二十日,蘇軾剛到密州任知州。王弗,四川青神縣鄉貢進士王方之女,于嘉祐元年十六歲時與十九歲的蘇軾成婚。王弗聰明沉靜,知書達理,對蘇軾關懷備至。二人情深意篤,恩愛有加。治平二年,王弗病逝。蘇軾與朝中權貴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夢見亡妻,凄楚哀婉,于是寫下這篇著名的悼亡詞。eq\a\vs4\al([巧識文])這首感情深摯的悼亡詞,雖題為記夢,實際是通過記夢來抒寫對亡妻真摯的愛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詞感情深摯,充滿凄婉哀傷之情。[整體·感知]1.按照所標出的節拍、韻腳字誦讀該詞,感知內容。十年/生死/兩/茫eq\o(茫,\s\do5(△))。不/思eq\o(量,\s\do5(△))。自/難eq\o(忘,\s\do5(△))。千里/孤墳、無處話/凄eq\o(涼,\s\do5(△))??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eq\o(霜,\s\do5(△))。夜來/幽夢/忽/還eq\o(鄉,\s\do5(△))。小/軒eq\o(窗,\s\do5(△))。正/梳eq\o(妝,\s\do5(△))。相顧/無言、惟有/淚/千eq\o(行,\s\do5(△))。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2.在前面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該詞?!咎崾尽窟@是一首感情真摯、凄婉哀傷的悼亡詞。上片抒寫自己的哀思,訴說十年來的苦難生活,而致“縱使相逢應不識”,才四十歲就白了頭;下片通過夢境寫相思之切、夢中相逢之悲,最后寫“明月夜,短松岡”下的孤墳,反映了“無處話凄涼”的苦痛,流露出詞人懷念亡妻的真情實感,句句沉痛,字字悲哀,動人肺腑。朗讀時體會作者的這種感情。[文本·精析]1.“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展現了怎樣的情景?這樣寫有何用意?【答案】此句是詞人在向亡妻訴說“凄涼”,即使夫妻能夠相見,看見我這般風塵滿面、兩鬢斑白的衰頹模樣,也一定認不出來是我了。死生異路,怎能重逢?不得重逢而切盼其重逢,設想其重逢,“縱使”表讓步,其效果是使感情的發展更近一層,相逢而不相識比不能相逢更讓人不堪。雖是刻畫了人物的外部形象,卻表現出生活之蹭蹬和心境之凄涼的復雜的思想感情。2.“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边@幾句是虛寫還是實寫?【答案】本詞為記夢之作,有明確的日期,所以說應確有其夢。從這個角度來說應該是實寫??墒?,夢本來就是虛幻的,所以說是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虛實相生。3.怎樣理解“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這句話的含意?【答案】本該是盡情話凄涼之時,然而夫妻相見了,并沒有出現久別重逢、卿卿我我的親昵之態,而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無言”包括了千言萬語,表現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沉痛之感,這樣下筆簡潔、有力。4.對結尾三句“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的含意及表現手法作簡析。【答案】作者料想長眠地下的愛妻,在年年傷逝的這個日子,眷戀人生,難舍親人,柔腸寸斷;作者夢醒,料想遙隔千里,松岡之下,亡人長眠地底,冷月清輝灑滿大地,這樣一種孤寂凄哀的情景,使作者也不免肝腸寸斷。這種表現手法,不僅說自己如何,而且說對方如何,意味更含蓄。5.白描手法的運用是本詞一大藝術特色。請結合具體內容進行分析?!敬鸢浮刻K軾在這首詞中運用了白描手法,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了內心細膩的情感。如“小軒窗。正梳妝”,寫夢中所見亡妻之形態,似乎呼之欲出,歷歷可見,幾乎使人誤以為回到了年少情濃的十年前,再如“相顧無言”,又一轉,卻是十年風霜后夢中所見。妻子往昔對鏡梳妝的情景頓時遠去,而千言萬語,卻無法說出,只能在相顧無言中流下千行淚。6.《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一詞中,恩愛夫妻,撒手永訣,轉瞬十年,過去的美好的情景當然是“自難忘”,可是為什么在“自難忘”之前加了“不思量”呢?這不是矛盾嗎?請說說你的理解?!敬鸢浮窟@里并不矛盾,相反是覺得加得好。因為它真實。蘇妻王弗逝世這十年間,蘇因反對王安石的新法,政治上受壓制,心境是悲涼的;到密州后,又逢兇年,忙于處理政務。生活上到了以食杞菊來維持的地步,而且繼室王閏之(即王弗堂妹)及兒子均在身邊,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已久的妻子記掛在心間呢?不是經常懷念,但決不是經常忘卻!十年忌辰,正是觸動人心的日子,往事驀然來到心間,久蓄心懷的感情潛流,忽如閘門打開,奔騰澎湃而不可遏止,因此這里的“不思量。自難忘”是真實而又自然的。《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常識·速覽]eq\a\vs4\al([探背景])此詞約作于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蘇軾44歲,正謫居黃州。蘇軾與章質夫信云:“……柳花詞妙絕,使來者何以措詞!本不敢繼作,又思公正柳花飛時出巡按,坐想四子,閉門愁斷,故寫其意,次韻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边@首詞就是為和章質夫楊花詞而作。eq\a\vs4\al([巧識文])這首詞上片以花為人,以人寫花,楊花美人,契合為一。下片抒發傷春惜花之愁。末尾以點點楊花與離人珠淚渾融為一,融情于物,以物體情,神來之筆,令人叫絕。通過楊花隨風飄蕩的情景,刻畫出一位夢繞魂牽、幽怨纏綿的思婦形象。[整體·感知]1.按照所標出的節拍、韻腳字誦讀該詞,感知內容。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eq\o(墜,\s\do5(△))。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eq\o(思,\s\do5(△))。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eq\o(閉,\s\do5(△))。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eq\o(起,\s\do5(△))。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eq\o(綴,\s\do5(△))。曉來/雨過,遺蹤/何eq\o(在,\s\do5(△))?一池/萍eq\o(碎,\s\do5(△))。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eq\o(水,\s\do5(△))。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eq\o(淚,\s\do5(△))。2.在前面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該詞?!咎崾尽看嗽~詠物而寓離愁,融楊花與佳人為一,極婉曲纏綿之能事,寫出其特定的性靈和情態。花人合一,凄涼欲絕。讀時要注意體會作者的愁情。[文本·精析]1.“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這一句寫出了什么?【答案】楊花像花又不像花。因為它“似花非花”,所以就任憑它墜落,也沒有人憐惜它。點明了楊花的性質和命運。2.請賞析《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中“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所刻畫的楊花的形象。【答案】作者大膽馳騁想象,將抽象“有思”的楊花,化作了具體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婦的形象。她那寸寸柔腸受盡了離愁的痛苦折磨,她的一雙嬌眼因春夢纏繞而困極難開。此處明寫思婦而暗寫楊花的“有思”,花人合一,寫得生動活潑,耐人尋味。3.王國維《人間詞話》稱:“詠物之詞,自以東坡《水龍吟》為最工?!闭埦汀端堃?似花還似非花)》詠物這一角度,賞析楊花的形象特點,概括本詞主旨。特點主旨上闋體物①楊花之態:__________明寫楊花暗喻思婦②楊花之神:__________③楊花之魂:__________下闋言情覓楊花蹤跡:無情有思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傷楊花無覓:柔腸百結感離人之淚:春夢惱人【答案】①飄落無依②忽飛忽墜③忽往忽還④明寫思婦暗點楊花4.《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篇末“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堪稱神來之筆,千百年來為人們反復吟誦、玩味。試分析其表現手法及結構方面的妙處。【答案】這一句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令全詞生輝。(1)情景交融。它由眼前的流水,聯想到思婦的淚水;又由思婦的點點淚珠,映帶出空中的紛紛楊花。情中見景,景中含情,總收上文。(2)虛實相間。究竟是離人淚似的楊花,還是楊花般的離人之淚?可謂虛中有實,實中見虛,總在似與不似之間。(3)呼應詞首。與上闋首句“似花還似非花”相呼應,畫龍點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詞的主旨,給人以余音裊裊的回味之感?!恫匪阕?缺月掛疏桐)》[常識·速覽]eq\a\vs4\al([探背景])蘇軾因“烏臺詩案”謫居黃州,初居于定慧院,后遷臨皋亭。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黃州在定慧院月夜感興而作。到黃州之初,蘇軾灰心杜口,謝絕交往。而由于牽連甚廣,“平生親友,無一字可及”,因此詞人深懷幽居離索之傷。此詞以“幽人”自稱,就反映了他在這種特定環境下的心情。eq\a\vs4\al([巧識文])上片寫幽居者在幽冷、孤寂的氣氛中惆悵寂寞的心情,下片寫孤鴻驚懼、彷徨而又執著的情形。全詞借“幽人”和“孤鴻”暗示詞人雖遭困厄、寂寞卻孤芳自賞、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態度。[整體·感知]1.按照所標出的節拍、韻腳字誦讀該詞,感知內容。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eq\o(靜,\s\do5(△))。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eq\o(影,\s\do5(△))。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eq\o(省,\s\do5(△))。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eq\o(冷,\s\do5(△))。2.在前面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該詞。【提示】此詞是作者剛從“烏臺詩案”中解脫出來,只身到黃州時所寫。抒發了從政失意而寂寞孤獨的情愫。上片寫幽人,幽人孤獨如孤鴻。先寫夜景幽寒,為幽人、孤鴻的出場營造氛圍。接著寫幽人孤鴻往來。冷落凄靜的夜晚,唯有孤鴻與幽人相對,那孤傲不群的孤鴻,正是獨往獨來的幽人的化身。下片寫孤鴻,孤鴻幽恨如幽人。孤鴻被驚起,驚慌高飛,心懷幽恨,卻無人能懂;寒林千枝,卻不肯棲息;最后,它悲鳴著飛過長江,落在寂寞荒冷的沙洲上。失群孤鴻與失志幽人互喻疊映,意脈貫通。缺月、疏桐、幽人、孤鴻、寒枝、沙洲,每個意象都那么幽寒清冷,全詞籠罩著濃郁的孤獨與感傷的氣氛,意境清幽絕塵,“孤鴻”的形象尤為鮮明突出。全詞語意雙關,托物寓懷,深刻地表達了詞人初貶黃州期間的苦悶和孤高的復雜情懷。讀時要體會作者的這種感情。[文本·精析]1.請從借景抒情這個角度,簡要賞析此詞上片的“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兩句?!敬鸢浮窟@兩句用“缺月”“疏桐”“漏斷”等意象寫深秋夜深蕭瑟、幽寂的情景,營造了一個夜深人靜、月掛疏桐的孤寂氛圍,為“幽人”“孤鴻”的出場做鋪墊,表達了作者孤獨凄清的心情。2.“驚起卻回頭”一句描繪了一種怎樣的景象?作者借“孤鴻”表達了什么情感?【答案】孤鴻被幽人驚動,飛起后又回頭張望;寂寞憂愁,無人理解。3.《卜算子(缺月掛疏桐)》中“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一句是詞人托意所在,試從塑造形象、人物品格方面簡要分析?!敬鸢浮看司渌茉炝艘恢患拍陋殹⑿膽延暮蕖涟恫蝗旱墓馒櫺蜗蟆T~人以驚恐不安,心懷幽恨,揀盡寒枝而不肯棲息、只得歸宿于荒冷的沙洲的孤鴻自比,表達詞人幽居清冷的心境和不甘隨俗的高潔品格。4.這首詞主要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境?下片主要運用了一種什么表現手法?試做簡要分析?!敬鸢浮勘憩F了作者被貶黃州時期孤寂的處境和高潔自許、不愿隨波逐流的心境。下片借寫縹緲孤鴻的具體形象來表現“幽人”(作者自己),把主觀感情物象化;運用的是托物寓人(或托物寓懷、以物寫人、借物抒情、移情于物等)的手法。5.前人在評論這首詞時曾說,“恨”字是全詞的關鍵,詞中“恨”的內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請結合全詞簡要賞析?!敬鸢浮俊昂蕖钡膬热菔欠饨ㄉ鐣淖知z對人才的摧殘。同意。本詞上片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銀行承兌轉讓協議書
- 轉讓個人林地協議書
- 酒吧玩家股東協議書
- 采暖調試運行協議書
- 冷倉庫租賃合同協議書
- 高空拋物調解協議書
- 購買鏈條技術協議書
- 青年創作合作協議書
- 辦公室工位出租協議書
- 預售資金監管協議書
- 肩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的護理查房ppt
- 回旋鏢運動軌跡的模擬
- 《康復醫學》PPT課件(PPT 105頁)
- 心理學在船舶安全管理中的應用
- 實驗室生物安全委員會及其工作職責
- JJF(鄂) 90-2021 電子輥道秤校準規范(高清版)
- 超星爾雅學習通《今天的日本》章節測試含答案
- 光學零件工藝學
- 餐飲量化分級
- 三一重工SCC2000履帶吊履帶式起重機技術參數
- 浙工大 《大學英語》專升本 復習試卷 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