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古今詞義的聯系與區別》教學設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把握古今詞義的聯系與區別》教學設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把握古今詞義的聯系與區別》教學設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把握古今詞義的聯系與區別》教學設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把握古今詞義的聯系與區別》教學設計 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時間:課時:課型:新授課主備人:把握古今詞義的聯系和區別(2)教學目標:1.通過具體語境把握多義詞的含義,探究多義詞各個義項之間的聯系。2.關注古今詞義發展演變的現象,了解詞義發展的一般規律,建立古今詞義既有區別也有聯系的觀念。3.把握常用詞語古今意義變化的情況,避免以今律古,望文生義。教學重點:通過具體語境把握多義詞的含義,探究多義詞各個義項之間的聯系。教學難點:了解詞義發展的一般規律,建立古今詞義既有區別也有聯系的觀念。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出示課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認識的深化,詞義也會不斷發展變化。古今詞義既有聯系,也有區別。閱讀古詩文,要留意一詞多義、古今詞義不同的現象,避免以今律古;閱讀現代作品,也要準確理解詞義,避免望文生義。(板書課題)二、出示目標,明確任務。1、探究一詞多義現象。2、把握古今詞義的區別。3、積累易望文生義的成語。三、閱讀教材,整體感知。閱讀課文P127-128頁,思考:1、引申義的概念你了解么?2、你能舉例說明么?四、緊扣教材,自學指導。1、一詞多義是什么?2、引申義是什么?規律有那些?3、詞義引申的一般趨勢有那些?(二)思考:古今詞義的異同之處?原因是什么?(三)如何避免避免以今律古,望文生義?五、展示交流,精講點撥。1、一詞多義是什么?一詞多義是由本義引申和假借而形成的。一個詞本來的意義,即有文字形體可考、有文獻資料可證的最古的意義,叫作詞的本義。從本義引申出來的意義,叫作引申義。(如:“向”,《辭源》前三個義項是:①北窗。②朝向,對著。③方向,趨向。究竟哪一個意義是“向”的本義呢?從文字體形看,“向”像房子墻上開有一個窗口。從文獻資料看,《說文解字》:“向,北出牖yǒu也?!薄对娊洝め亠L·七月》:“穹窒熏鼠,塞向瑾戶。”字形與文獻相參證,可以判斷“北窗”是“向”的本義。因為窗子是朝著一定方向的,所以又推演出來“朝向”“對著”“方向”“趨向”等意義,這些都是引申義。)2、引申義:在詞的本義的基礎上派生出來的意義。輻射式的引申鏈條式的引申3、詞義引申的一般趨勢一是由近及遠:如:“朝”字本義是“早晨”,古代臣子要在早晨拜見君王,便引申出“朝見”“朝拜”之義,由“朝見”引出朝見的地方“朝廷”,再有一個接一個的帝王居于朝廷,引申出表示時間的“朝代”。可見,“朝”的義項的引申是“早晨—朝見—朝廷—朝代”這樣不斷延展開去的,這種引申就是由近及遠的引申規律。二是由具體到抽象:如:“爪牙”,古代多用作中性詞,指動物的尖爪和利牙,也比喻勇士,形容勇武?!秳駥W》中“引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即用其本義。后來喻指壞人的黨羽,這就比較抽象了,但用久了新的意義便固定了下來,不再是臨時的比喻用法了。又如:“網”,本義只是指捕魚捉鳥獸的工具。后來引申出“廣泛搜求”的怠思。《史記·太史公自序》中“網羅天下舊聞”的意義就比較抽象了。三是由個別到一般:如,“末”字,本義是樹梢,引申為末端,再引申為細小。又如,“涉”字,本義是指“蹚水過河”。后來引申為“渡河”。《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彼氖怯蓪嵉教撊?“果”字,由果實引申為結局,再虛化為副詞、連詞。又如:“和”字,本義是指“應和”。《老子》:“音聲相和?!焙髞硪隇椤斑B帶”。又由“連帶”引申為“與”“同”等。岳飛《滿江紅》:“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二)1、古今詞義為何相同?原因是什么?詞義繼承:有些詞的意義從古至今都沒有變化列舉:表示自然氣候、地理方位、家畜家禽、人體器官的詞語。2、古今詞義為何會發生不同?有那些原因?1、詞義的擴大詞義從古義過渡到今義,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范圍隨之擴大,即由部分到整體,由個別到一般,由狹窄到寬泛,使古義成為今義外延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是詞義的擴大。例如:漢語的“江”“河”,古代專指“長江”和“黃河”,如《尚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薄渡胶=洝ずM獗苯洝?“(夸父)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大澤?!薄妒酚洝ろ椨鸨炯o》:“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焙髞怼敖薄昂印敝饾u作為河流的通稱。2、詞義的縮小詞義從古義過渡到今義,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范圍隨之縮小,即由整體到部分,由一般到個別,由寬泛到狹窄,采取了全面收斂的方式,使古義所表示的范圍大于今義,就是詞義的縮小。例如:“金”,先秦泛指金屬。《左傳·僖公十八年》:“鄭伯始朝于楚,楚子賜之金。既而悔之,與之盟日:‘無以鑄兵。’故以鑄三鐘。”這里記載楚王賞給鄭國的“金”,顯然指的是“銅”,因為那時鑄兵器、鑄鐘鼎都用銅。楚王擔心賞賜給鄭國的銅會用來制造武器,所以與鄭盟誓。到了“鐵”“錫”“銀”都出現以后,“金”就逐漸地專指“黃金”了。又如:“坐”,古代除當“坐下”的動作講之外,還有“犯罪”“因為”的意義?!蛾套哟呵铩绕?“王日:‘何坐?’曰:‘坐盜?!薄敝械摹白碑敗胺缸铩敝v。漢樂府《陌上桑》:“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倍拍痢渡叫小?“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敝械摹白碑敗耙驗椤敝v?,F在專指“坐下”講,今義比古義縮小了。3、詞義的轉移如果原來的詞義和現在的詞義之間沒有類屬的關系,這種演變就是詞義的轉移。簡單地說就是指詞義反映的客觀對象由甲類事物轉移到相關的乙類事物上去了。例如:墳,本指大的土堆、河堤。《楚辭·九章·哀郢》“登大墳以遠望兮”,這里就是指大的土堆。遠古時埋葬死者并不堆土,后來才在墓穴上堆成一個大堆。于是墳由土堆轉為專指墳墓。又如“湯”:本義是熱水,如“媵人持湯沃灌”(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現在多指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或烹調后汁兒特別多的副食。4、詞義褒貶色彩轉變在詞義發展的過程中,習俗風尚和社會思潮的改變,往往引起人們對事物的愛惜與善惡評價的變化,從而影響詞義的褒貶。有的詞由褒義變為貶義,有的詞由貶義變為褒義,有的由中性詞變為貶義詞。例如:“復辟”古代是指“恢復君位”,是個褒義詞,現在是指“反動勢力的復活”,成為貶義詞了?!板憻挕惫帕x為“冶煉”,也指“玩弄法律對人進行誣陷”,是個貶義詞,現在指“勞動鍛煉”“思想鍛煉”“鍛煉身體”,成為褒義詞了?!爸r”古代是指公開指責別人的過失,是個中性詞?!秶Z·周語上》:“厲王虐,國人謗王?!薄爸r”的今義是指“誹謗”“毀謗”“造謠中傷”,成為貶義詞了?!氨氨伞保罕局干矸莸臀ⅰ⒁娮R短淺,為中性詞,如“先帝不以臣卑”(諸葛亮《出師表》)?,F在多指(語言、行為)惡劣、不道德,為貶義詞?!白ρ馈?本指動物的尖爪利牙,為中性詞,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后引為男士、武臣,或形容勇武,為褒義詞。現在多指黨羽、幫兇,為貶義詞。(三)在詞語積累的過程中,除了注意詞語的一詞多義,詞義的擴大、縮小、轉移、褒貶色彩轉變外,我們還要注意到一些詞語,這些詞語在發展過程中,詞義發生了改變,與原來的意思完全不同了。如果不能正確掌握這些古今異義詞,就容易以今律古,望文生義。例如:今齊地方千里。(《鄒忌諷齊王納諫》)地方:古義是“土地方圓”,今義是“區域”。②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妻子:古義是指“妻子和兒女”,今義指“丈夫的配偶”。絕境:古義指“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指“無出路的境地”。③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丁冻鰩煴怼?痛恨:古義是“痛心”“遺憾”,今義是“無比憎恨”。因為長句,歌以贈之。(《琵琶行》)因為:古義為“于是創作”,今義是連詞,與“所以”連用,表因果關系。小試牛刀:解釋下列紅色字的意思(1)不足為訓(2)不速之客(3)苦心孤詣(4)不經之談(5)不刊之論(6)屢試不爽(7)不名一文(8)吊民伐罪(9)細大不捐(10)久假不歸(11)危言危行(12)側目而視(13)不孚眾望(14)春意闌珊(1)準則(2)邀請(3)獨自達到(4)正常(5)修改(6)差錯(7)占有(8)慰問(9)舍棄(10)借(11)正直(12)斜著眼睛(13)令人信服(14)將盡,衰落課堂總結,構建體系。同學們,本節課學習了詞語積累的相關知識,我們一起構建知識體系。論證方法七、整理知識,理解記憶。論證方法背誦積累詞義演變的例子:①交通:古義是勾結,例:《漢書·江充傳》:“(趙太子丹)交通郡國豪猾,攻剽為奸,吏不能禁?!苯窳x是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例:交通發達的城市。②爪牙:古義是國家的猛將、帝王在軍事上的勇猛助手,褒義詞,例:《漢書·李廣傳》:“將軍者,國之爪牙也?!苯窳x是壞人的幫兇、走狗,貶義詞。例:他其實也不過是亂世權貴的爪牙③鍛煉:古義除“冶金”之義外,還有玩弄法律、羅織罪名、對人進行誣陷的意思,貶義詞。例:《后漢書·韋彪傳》:“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鍛煉之吏,持心近薄?!苯窳x是通過體育運動來強健體魄,或通過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來提高覺悟、增強能力。例:鍛煉身體。④犧牲:古義是牛、羊、豕等祭品。例:《左傳·莊公十年》:“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苯窳x是為了正義的目的舍棄自己的生命。例:為國家犧牲的英烈。⑤經濟:古義是經國濟民、治理國家。例:杜甫《上水遣懷》:“古來經濟才,何事獨罕有?!苯窳x是創造物質財富的生產活動。例:世界銀行向阿富汗提供逾2億美元支持其經濟發展。⑥便宜:古義是方便適宜、因利乘便,見機行事(“便”讀biàn)。例:《史記·汲黯傳》:“臣謹以便宜,持節發河南倉粟以振民。”今義是商品的價格低廉(“便”讀pián)。例:愛迪生經過努力,終于找到了價格便宜、使用時間長的燈絲。八、當堂訓練,鞏固運用。(6分)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含義,注意和現代漢語的區別。(9分)百讀不厭愛莫能助奔走相告久假不歸文不加點吊民伐罪登高自卑具體而微形容枯槁答案:厭:古義為滿足今義為討厭、厭惡愛:古義為同情、憐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