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一輪基礎專項復習:《詩歌鑒賞-讀懂詩歌技巧》_第1頁
中考語文一輪基礎專項復習:《詩歌鑒賞-讀懂詩歌技巧》_第2頁
中考語文一輪基礎專項復習:《詩歌鑒賞-讀懂詩歌技巧》_第3頁
中考語文一輪基礎專項復習:《詩歌鑒賞-讀懂詩歌技巧》_第4頁
中考語文一輪基礎專項復習:《詩歌鑒賞-讀懂詩歌技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歌鑒賞三步走能讀懂會鑒賞善表達讀懂是知識的綜合運用讀懂是鑒賞和表達的基礎?如何讀懂古詩詞懂詩解題步驟懂題景物人事情理志寫了什么?怎么寫?為什么寫?懂詩是解題的基礎懂題是得分的關鍵(一)看標題,抓題眼一看標題揭示的寫作時間、地點、對象、事件、主旨二看標題交代的寫作緣由或目的三看標題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調四看標題揭示的作品線索五看標題表明的詩歌題材六看標題暗示的詩歌表達技巧詩歌標題往往蘊含很多信息1、“送”“留”“贈”等——分別、留戀、不舍,思鄉懷人,羈旅之苦。如李白《贈汪倫》2.詩詞的標題中有登高望遠,登高就是為了抒懷,往往表達:對歷史興衰的感慨或無法施展報負的悲慨等。讀下面詩,說出情感內容閨意朱慶馀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什么情感?——一位新媳婦拜見公婆前的忐忑不安的心理近試呈張水部朱慶馀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什么內容?原來是一位士子臨近考試前的忐忑的心理

詩人以“新婦”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畫眉”比自己的詩文。以“夫婿”喻指當時在詩文上頗有名氣而且又樂于提拔后進的水部郎中張籍。通過優美的詩韻,巧妙地表達了一名應試舉子,在面臨關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場考試前,那種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總結,讀懂詩歌的途徑之一是品讀題目。有時抓住了題目,也就大體抓住了詩歌的基本內容。

知人論世,就是說,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處的時代背景。其實,許多詩所表達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與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處的時代有關。我們要關注著名詩人的相關遭遇、境況,所處朝代國勢、朝政……

如介紹詩歌是作者被貶某地時所作,則要考慮是否有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等情感;如介紹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則要考慮羈旅愁思、思鄉懷人之情;如介紹作者是南宋詩人(或朝代已滅亡),則要考慮收復失地之心……(二)看作者,知人論世有的詩歌考題會提供相關的注釋,屬于名家名篇的則不再加注,需要從平時積累的知識中回憶提取。

①詩人不同,詩風各異。李白——豪放飄逸(壯美、豐富多彩、變化萬千、雄偉瑰麗、奔放豪邁),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杜甫——沉郁頓挫(情感的深厚、濃郁、憂憤、蘊藉;語意的頓挫),如“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②境遇不同,詩情有別。李清照前期與后期作品的詩情就不同,如《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和《聲聲慢》(尋尋覓覓)所表達的情感明顯不同。③時代不同,精神迥異。同為邊塞詩,唐朝的與宋朝的就不同。王昌齡的《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傳達出的是豪邁和勇敢,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傳達出的是凄涼悲壯。“知人論世”請注意例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其二)

陸游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這首詩豐富的感情蘊涵在景物與人物活動的描寫之中。結合全詩,對此作簡要分析。

這首詩前兩句用夸張手法寫祖國山河的雄闊壯麗,飽含熱愛之情,并為進一步抒情做了鋪墊;第三句“淚盡”二字將亡國之恨宣泄無遺;第四句一個“望”字寫出遺民對南宋軍隊收復失地的企盼,一個“又”字則曲折第表達出對茍且偷安的南宋朝廷遲遲沒有收復失地的失望與埋怨。部分詩、詞人創作風格陶淵明:樸素自然杜甫:沉郁頓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李白:豪邁飄逸王昌齡: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李商隱:朦朧隱晦王維:詩畫一體溫庭筠:綺麗香艷高適:悲壯蒼涼蘇東坡:豪放曠達陸游:悲壯愛國(三)看注釋,抓暗示信息

詩歌注釋蘊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①介紹寫作背景,暗示本詩的思想主旨;②介紹作者,暗示本詩的思想情感或寫作風格;③介紹疑難詞語、地名,幫助讀懂詩句;④介紹相關詩句,暗示本詩的用典或意境;⑤提供與“此詩作于作者貶官(或流放)之際”類似的注解,暗示詩人仕途失意、對現實不滿,或報國無門、壯志難酬、憤懣孤寂等情感。⑤鏈接他人評價,暗示藝術特色或思想內容。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①

李白一為遷客②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經過武昌時游黃鶴樓所作。②遷客,指西漢的賈誼,因指責時政,受到權臣的讒毀。貶官到長沙。③古曲有《梅花落》。(1)詩歌前兩句抒發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抒發了詩人被流放的凄涼之感和眷戀朝廷、思而不得的苦悶。

在詩歌中,總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義,也往往寄托著特定的情感。“意”,就是詩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觀物象經過詩人的感情活動而創造出來的獨特形象。

意象:含有特定情意的物象。

意境:由意象組合構成的藝術境界。(四)看意象,品意境尋陸鴻漸不遇唐代皎然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請從頷聯推測陸鴻漸的身份。答案:陸鴻漸是個不問塵世、寄情山水、超脫世俗、瀟灑自適的隱士。陶淵明有“采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的詩句,后世就用菊花用作隱士的象征,而陸鴻漸居處也種植了菊花。【例】

吳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補之曉路雨蕭蕭,江鄉葉正飄。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鳥避征帆卻,魚驚蕩槳跳。孤舟宿何許?霜月系楓橋。注:吳松:即吳淞,江名。(1)開頭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色?營造了怎樣的氛圍?【答案】描寫了清晨起航時,江南水鄉雨聲蕭蕭,落葉飄飛的深秋景色。營造了凄冷、感傷的氛圍。【例】

吳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補之曉路雨蕭蕭,江鄉葉正飄。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鳥避征帆卻,魚驚蕩槳跳。孤舟宿何許?霜月系楓橋。

注:吳松:即吳淞,江名。(2)請結合全詩分析“孤舟”這一意象的作用。【答案】孤舟聯結著雁、鳥、魚、霜月、楓橋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想貫穿在一起,是全詩的線索;作者融情于景,表達了漂泊、思鄉、孤寂之感。送別類或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敘寫別后的思念楊柳、長亭、南浦、酒思鄉類或表達對家鄉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牽掛月亮、鴻雁、莼羹鱸膾、雙鯉、搗衣愁苦類或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悲涼氣氛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鵑鳥、斜陽抒懷類或托物顯示高潔的品質,或抒發感慨菊花、梅花、松柏、竹、黍離、冰雪、草木愛情類用以表達愛戀、相思之情紅豆、蓮、連理枝、比翼鳥閑適類或表達清閑恬淡的心情,或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五柳、東籬、三徑戰爭類或表達對戰爭的厭惡,或表達對和平的向往投筆、長城、樓蘭、柳營、請纓、羌笛意象

古詩很講究用典,典故是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用典既可使詩歌語言精練,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典故用法: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來意義入詩文;反用則在詩文中反用原典的意義。(五)看典故,明感情①投筆:棄文從武②雞黍:專指招待客人的飯菜③紅豆:象征愛情或相思④樓蘭:邊境之敵⑤折腰:屈身事人⑥勞歌、渭城、陽關:送別時唱的歌曲⑦黍離: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⑧鴻雁、雁書、雁足、魚雁:書信、音訊⑨桑榆:指日落時余光所照之處,后指垂老之年⑩尺素:書信古詩詞常見典故?商女:即歌女,比喻不顧國家存亡而醉生夢死?青鸞、青鳥:傳遞書信的人?鷓鴣:襯托處境的艱難或心情的惆悵?杜鵑:渲染哀怨悲凄的氣氛或思歸的心情?雙鯉、鯉魚、鯉素:書信?五柳:隱者?鴻鵠:人有遠大志向?東籬、采菊:辭官歸隱后的田園生活或閑雅的情致?雕蟲: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三徑:隱士居住的地方古詩詞常見典故(六)抓關鍵詞句,揣測情感內容

詩歌中有一些能夠幫助我們把握作品思想內容的字眼,我們都稱為“情感關鍵字”。閱讀時準確抓住情感關鍵字,無疑對正確理解分析詩歌的思想內容有重要的作用。

如《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又如《錢塘湖春行》:最愛湖東行不足,……情感詞:情感詞直接表露情感,如“悲”、“愁”、“孤”、“喜”、“閑”之類。關鍵詞

情感詞:情感詞直接表露情感,如“悲”、“愁”、“孤”、“喜”、“閑”之類。

修飾詞:形容詞、動詞、副詞等,尤其是冷暖色調形容詞多能表現悲喜心情。

抓關鍵詞句

首句(聯):從首句了解基調,許多詩詞,往往在開頭部分,奠定基調,統領全詩。

尾句(聯):從尾句了解主旨,在最后一兩句升華,卒章顯志,或較為鮮明直接地表達出情感、主旨和態度,或婉轉含蓄表現郁積在心中的情感。(單列)

典故句: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詩人情感。

重要句:隱含詩歌重要信息,有助于我們了解詩歌內容,理解詩人情感。關鍵句夜書所見葉紹翁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表達了羈旅思鄉之情。客情

山寺夜起

江湜月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煙色如云白,流來野寺前。開門惜夜景,矯首看霜天。誰見無家客,山中獨不眠。(2)結合全詩分析詩人“不眠”的原因。詩人不眠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喜愛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寫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開門惜夜景”,“惜”字表達了詩人對山中夜景的喜愛;二是思家,最后兩句中“無家客”“獨”表現出詩人的孤獨和羈旅思家之情。(七).必看尾句,揣測情感內容

詩歌往往先寫景敘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詩歌的尾聯,有利于把握詩歌的主旨。詩歌的結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或以景結句、或以情結句、或以理結句、或以問結句。不論以什么形式結尾,詩人都喜歡在結尾這個地方用點心機,因為結尾在全詩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結尾“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又如: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卒章顯志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會當”意即“一定要”。這兩句還富有啟發性和象征意義,表達了一切有所作為的人們所不可缺少的一種精神,即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這就是為什么這兩句詩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而至今仍能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原因。從軍行楊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關鍵句是哪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從直接議論抒情的語句把握情感——殺敵報國的思想和建功立業的渴望。(八)看選項,借題解詩

詩歌鑒賞選擇題選項具有以下特點:①選項是按照詩歌順序對詩歌的逐一解讀;②考查全面:選項信息量大,囊括了對詞句的內容、結構、意象與意境、形象、語言、作者情感與主旨、藝術手法與效果等的賞析;③設誤細微:選項中只有一個錯誤選項(4選1的題目),并且錯誤也只是細節上的設誤。曲解原意、弄錯對象、無中生有、過度解讀及隨意引申等。故在詩歌閱讀中,要做到“借題解詩”。

詩歌選擇題(4選1)這一命題形式在注重考查考生對詩歌全面理解、擴大考點覆蓋面的同時,也降低了試題的難度。找到選項的設誤點,仔細分析,認真比對。看選項詩歌常見題材及其情感

一般來說,按內容可以把詩歌分為:送別懷人詩、羈旅思鄉詩、思婦閨情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詠史詩、詠物言志詩、邊塞征戰詩、即事抒懷詩、干謁詩、哲理詩及其他。

在評價思想感情時要注意區別。憂國憂民之感慨國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遷客之凄涼征夫思婦之幽怨懷才不遇之寂寞報國無門之激憤建功立業之豪邁昔盛今衰之感傷自由悠閑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熱愛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