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28第一章法律法規安全生產事關全體員工生命財產安全,事關公司發展穩定大局,加強安全生產建章立制,對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范從業人員的安全行為,防止事故發生,保障公司員工生命安全及生產經營活動穩定、順利進行,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下面介紹與公司生產緊密有關的法律、法規。第一節: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法》是我國安全生產法律體系的核心,其立法的目的“為了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發展。”1、生產經營單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不得從事生產經營活動。2、國家實行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度,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追究生產安全事故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3、從業人員權利3.1《安全生產法》明確賦予了從業人員享有工傷保險和獲得傷亡賠償的權利。3.2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有權了解其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應急措施,有權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提出建議。
3.3從業人員有權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批評、檢舉、控告;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冒險作業。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因從業人員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批評、檢舉、控告或者拒絕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3.4從業人員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在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場所。
4、從業人員義務
4.1遵章守規,服從管理的義務。從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4.2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義務。從業人員應當接受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本員工作所需的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增強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4.3發現不安全因素報告的義務。從業人員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本單位負責人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處理。
5、員工違反規定的法律責任:生產經營單位的從業人員不服從管理,違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或者操作規程的,由生產經營單位給予批評教育,依照有關規章制度給予處分;造成重大事故,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第二節《刑法》對安全違法行為的處理在《刑法》中,對生產經營單位極其有關人員在安全方面違法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責任,分為以下幾種:1、關于重大事故的犯罪的規定企事業單位的員工,由于不服管理、違反規章制度,或者強令員工違章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關于生產經營單位由于勞動安全設施不符合國家標準,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責任。企事業單位的勞動安全設施不符合國家規定,經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員工提出后,對事故隱患仍不采取措施,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關于危險物品肇事的犯罪行為的規定違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的管理規定,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中發生重大事故,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4、關于消防責任事故的犯罪行為的規定違反消防管理法規,經消防監督機構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絕執行,造成嚴重后果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三節《職業病防治法》1、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2、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3、員工享有下列職業衛生保護權利:
3.1獲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
3.2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
3.3了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應當采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
3.4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符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改善工作條件;
3.5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3.6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
3.7參與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對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用人單位應當保障勞動者行使前款所列權利。因勞動者依法行使正當權利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其行為無效。第四節《消防法》1、消防工作貫徹的方針原則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堅持專門機關與群眾相結合的原則,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2、《消防法》規定: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場所,必須執行國家有關消防安全的規定。禁止攜帶火種進入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場所。禁止非法攜帶易燃易爆危險物品進入公共場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儲存可燃物資倉庫的管理,必須執行國家有關消防安全的規定。第五節《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1、危險化學品,包括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蝕品等。2、國家對危險化學品的運輸實行資質認定制度;未經資質認定,不得運輸危險化學品。3、國家實行危險化學品登記制度,并為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事故預防和應急救援提供技術、信息支持。4、國家對危險化學品經營銷售實行許可制度。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經營銷售危險化學品。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郵寄或者在郵件內夾帶危險化學品,不得將危險化學品匿報或者謊報為普通物品郵寄。6、生產、儲存、使用危險化學品的,應當根據危險化學品的種類、特性,在車間、庫房等作業場所設置相應的監測、通風、防曬、調溫、防火、滅火、防爆、泄壓、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靜電、防腐、防滲漏、防護圍堤或者隔離操作等安全設施、設備,并按照國家標準和國家有關規定進行維護、保養,保證符合安全運行要求。第六節《工傷保險條例》1、工傷保險亦稱職業傷害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的手段保證實施的,對在工作過程中遭受人身傷害的員工或遺屬提供的補償的一種社會福利制度。2、工傷保險的原則:(1)強制實施的原則;(2)無責任賠償原則;(3)勞動者個人不繳費原則;(4)損失補償與事故預防及職業康復相結合的原則。3、工傷認定3.1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3)患職業病的;(4)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5)在上下班途中,發生無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的;(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3.2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2)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3)員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3.3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1)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2)醉酒導致傷亡的;(3)自殘或者自殺的。4.公司依據《工傷管理條例》以及《江蘇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有關規定參加工傷保險。公司員工將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第二章安全技術第一節防火防爆知識一、基礎知識:1、火災的分類:(1)A類火災:指含碳固體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紙張等燃燒的火災;(2)B類火災:指易燃液體和可熔化固體物質,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醇、丙酮、瀝青、石蠟等燃燒的火災;(3)C類火災:指可燃氣體,如液化石油氣、煤氣、天然氣、甲烷、丙烷、乙炔、氫氣等燃燒的火災;(4)D類火災:指可燃金屬,如鉀、鈉、鎂、鈦、鈷、鋰、合金等燃燒的火災;(5)帶電火災:指帶電物體燃燒的火災。2、燃燒的條件:燃燒。燃燒是一種發光發熱的化學反應。火三角是可燃物、助燃物、著火能源。可燃物:指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劑起劇烈反應的物質。如汽油、木材等。助燃物:指能幫助和維持燃燒的物質。如氧氣、空氣。氧氣在空氣中占21%,可燃物質燃燒時必需源源不斷地提供空氣,否則就不能繼續燃燒。著火能源:指能引起物質燃燒的能源。如明火、電火花、摩擦火花等。要發生燃燒,不僅要具備以上三個條件,而且要使可燃物質達到一定數量或濃度,助燃物有足夠的數量和著火能源具備足夠的能量,這些條件相互作用和相互結合。3、燃燒的基本類型閃燃、著火和自燃是燃燒的三大基本類型,各有其特點。3.1閃燃、閃點在一定的溫度下,可燃液體表面所產生的蒸氣與空氣混合形成的混合物,遇到明火即產生一閃即滅的燃燒,這種現象稱為閃燃,引起閃燃的最低溫度叫閃點。閃點是物質(液體)火災危險程度的標志,易燃液體和可燃液體的區別是閃點45度上下。易燃和可燃液體的級別劃分:類別閃點℃舉例易燃液體一級<28汽油、甲醇、酒精二級>28~45煤油、松節油可燃液體三級>45~120柴油、甲醛四級>120潤滑油、重油、瀝青第一級、第二級的液體叫易燃液體;第三級、第四級的液體叫可燃液體。易燃液體的燃點略高于閃點1~5℃,閃點越低二者的差距愈小。當可燃氣體的閃點在100℃以上時,燃點與閃點之差可達30℃3.2著火和著火點可燃物在空氣充足條件下,溫度達到某一數值時,與火源接觸即可燃燒,火源移去仍能繼續燃燒的現象叫著火。可燃物開始持續燃燒的最低溫度稱為該物質的著火點或燃點3.3自燃和自燃點:自燃物質在沒有外界火源的條件下,能自行著火的現象稱自燃。自燃分為受熱自燃和本身自燃,前者為可燃物雖未與明火接觸,但與外界熱源的做作用下,溫度達到自燃點而著火的現象。后者為無明火和外熱作用的條件下,由于物質本身發生的化學或生化過程而產生的熱量,積蓄達到自燃點而燃燒的現象。自燃的最低溫度稱為自燃點。如黃磷的自燃點30℃油脂沾污氧氣鋼瓶,如遇氧氣噴出能使油脂自燃,故氧氣鋼瓶嚴禁油脂沾污。4、熱的傳播可燃物質燃燒放出的熱量,以輻射、對流和傳導三種方式向外傳播,其中輻射對擴大火勢的作用為最大。5、爆炸:物質有一種狀態迅速地轉變成另一種狀態,并在瞬間以機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現象,稱為爆炸。爆炸分為物理性爆炸和化學性爆炸兩類。爆炸發生的主要特征是壓力的急驟升高和巨大聲響。所謂瞬間就是說爆炸的發生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例如∶乙炔罐里的乙炔與氧氣混合氣發生爆炸時,就是大約在1/100秒內完成化學反應的,同時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水蒸汽等氣體,使罐內壓力升高10-13倍,其爆炸威力可以使罐體崩上天20-30米。爆炸一旦失去控制就引來災害,釀成工傷事故,造成人身和財產的巨大損失,使生產受到嚴重影響。例如∶1985年3月15日哈爾濱亞麻廠發生的粉塵爆炸,引起火災,死亡56人,傷100人,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1992年8月15日哈爾濱制藥二廠發生粉塵爆炸,當場死亡1人,傷17人的慘痛悲劇。5.1物理爆炸:指由于物理變化而引起的爆炸。通常由于設備內部介質的壓力超過了設備、容器的極限壓力強度,致使容器破裂,內部受壓物質沖擊而引起。5.2化學爆炸:易燃易爆物質本身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的氣體和高熱在極短時間內形成的爆炸現象。5.3爆炸極限:可燃氣體、液體蒸氣或者可燃粉塵與氣態氧化劑(空氣、氧氣等助燃劑)構成的混合物,并不在任何濃度下都可以爆炸的,只有混合到一定比例范圍內,遇到激發能源才能爆炸,且混合的比例不同爆炸的危險程度也不同。空氣中含有可燃氣體、蒸氣或者可燃粉塵遇火源就會爆炸的最低濃度為爆炸下限。空氣中含有可燃氣體、蒸氣或者可燃粉塵遇火源就會爆炸的最高濃度為爆炸上限。一般用濃度極限表示。比如,氫氣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為4-74.2%,在氧氣中的爆炸極限為:4-94%。5.4爆炸的危險程度:爆炸濃度范圍與爆炸下限濃度之比值。爆炸危險度越大,即爆炸范圍越寬的可燃物,其構成的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危險程度越大。苯的爆炸危險度為56.7。6、影響爆炸極限的因素爆炸極限不是一個固定值,它受著各種因素的影響,對氣態可燃物而言,主要有以下因素。6.1初始溫度。混合物的初始溫度越高,爆炸范圍越大,即下限降低,上限上升,爆炸危險性增大。如丙酮與空氣形成的混合物,0℃時爆炸范圍為4.2~8%;50℃時,則擴大4~9.8%;6.2初始壓力。混合物的初始壓力增大,爆炸極限范圍也擴大;混合物的初始壓力降低時,爆炸極限范圍則縮小。6.3惰性氣體含量。在可燃性混合物中摻入不燃燒的惰性氣體如:氮氣、二氧化碳、水蒸氣等,隨著惰性含量的增加,爆炸范圍則縮小。6.4容器的尺寸和材質容器和管子的直徑越小,混合物的爆炸范圍也越小。二、防火防爆的控制措施:生產區任何場所不得吸煙;因為吸煙造成的各類事故非常的多,據公安部門統計,煙頭火災已躍居火因的第三位。全國每天發生煙頭火災達二十多次。科學家測定:一個燃著的煙頭,其表面溫度為300℃,而中心溫度可達700℃~800℃。一只香煙燃燒的時間為10分鐘,煙頭燃燒的時間約3分鐘,如果接觸到可燃物,就會引起燃燒而造成火災。2004年2月15日,吉林市中百商廈發生特大火災事故,54人在事故中喪生,70多人受傷。經調查認定,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是:中百商廈“偉業電器”員工于洪新將點燃的香煙掉落在庫房中,引燃地面紙屑、紙板等可燃物發生火災。2、加強明火管理,公司除固定動火區外,其它場所動火都要打動火報告。禁火區動火原則上分一級動火和二級動火,并實行動火審批制度,并指定現場監護人員。案例:2004年10月5日上午9點多,在惠州市LG惠州電子公司一棟三層樓大廠房發生大火,致使2萬平方米大的廠房完全被燒毀,在五六個小時內廠房從一樓燒至頂層,廠房內價值過億元的電子產品全部報廢。火災共有10多人受傷,4人重傷,2人死亡。起火原因是電焊時引燃正待2000年3月29日凌晨3時,河南焦作“天堂”錄像廳因電熱器烤燃易燃材料而引發大火,造成74人死亡,2.1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制定安全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做好動火相關審批手續,對動火地點進行檢測分析,確認動火條件合格,經部門負責人或公司安全管理部門簽署意見后,在落實安全措施的前提下方可開始作業。做好充分應急準備。2.2室外動火,根據氣象條件而定,一般在五級風以上停止動火作業。3、員工須按規定正確穿戴各類防護用品。4、員工做到“四懂四會”:四懂∶①懂火災危險性;②懂預防措施;③懂撲救方法;④懂火場逃生知識。四會∶①會報警;②會使用滅火器;③會撲救初起火災;④會組織疏散逃生。三、火災撲救1、滅火的基本方法1.1冷卻滅火法將滅火劑直接噴灑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溫度降到燃點以下,從而使燃燒停止。用水撲救火災,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冷卻滅火。除忌水物質外,一般物質起火,都可以用水來冷卻滅火。火場上,除用冷卻法直接滅火外,還經常使用水冷卻尚未燃燒的可燃物,防止其達到燃點而著火;還可用水冷卻建筑構件、生產裝置或容器等,以防止其受熱變形或爆炸。1.2隔離滅火法將燃燒物與附近可燃物隔離或者疏散開,從而使燃燒物停止。采取隔離法滅火的具體措施有很多種,如將火源附近的易燃易爆物質轉移到安全地點;關閉設備或管道上的閥門,阻止可燃氣體、液體流入燃燒區;排除生產裝置、容器內的可燃氣體、液體;阻攔疏散易燃可燃或擴散的可燃氣體;拆除與貨源相毗鄰的易燃建筑結構。1.3窒息滅火法采取適當的措施,阻止空氣進入燃燒區,或用惰性氣體稀釋空氣中的氧含量,使燃燒物缺乏或斷絕氧氣而熄滅。這種方法特別適用于撲救封閉式的空間、生產設備裝置及容器內的裝置。火場上用窒息法滅火時,可采用濕麻袋、濕棉被、砂土、泡沫等不燃或難燃材料覆蓋燃燒物或封閉孔洞;用水蒸氣、惰性氣體(如二氧化碳、氮氣等)沖入燃燒區域;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門窗以及生產儲運設備上的部件來封閉燃燒區,阻止新鮮空氣進入。此外,在無法采取其他補救方法而條件又允許的情況下,可采用水淹沒(灌注)的方法進行補救。1.4抑制滅火法將化學滅火劑噴入燃燒區參與燃燒反應,中止鏈反應而使燃燒反應停止。采用這種方法可使用的滅火劑有干粉和1211、1301等鹵代烷滅火劑。滅火時,一定要將足夠數量的滅火劑準確的噴射在燃燒區內,使滅火劑參與和阻斷燃燒反應,否則將起不到組織燃燒的作用。同時還要采取必要的冷卻降溫措施,以防復燃。在火場上采取那種滅火方法,應根據燃燒物質的性質、燃燒的特點和貨場的具體情況,以及滅火器材裝備的性能進行選擇。2、滅火器的滅火作用、滅火范圍2.1滅火器的滅火作用(1)泡沫滅火器泡沫滅火器的滅火作用表現在:在燃燒物表面形成的泡沫覆蓋層,使燃燒物表面與空氣隔絕,起到窒息滅火的作用。由于泡沫層能阻止燃燒區的熱量作用于燃燒物質的表面,因此可防止可燃物本身和附近可燃物的蒸發。泡沫析出的水對燃燒物表面進行冷卻,泡沫受熱蒸發產生的水蒸氣可以降低燃燒物附近的氧的濃度。泡沫滅火器的滅火范圍:適用于撲救A類火災,如木材地、棉、麻、紙張等火災,也能撲救一般B類火災,如石油制品、油脂等火災;但不能撲救B類災中的水溶性可燃、易燃液體的火災,如醇、酯、醚、酮等物質的火災。(2)干粉滅火器干粉滅火器的作用表現在:一是消除燃燒物產生的活性游離子,使燃燒的連鎖反應中斷;二是干粉遇到高溫分解時吸收大量的熱,并放出蒸氣和二氧化碳,達到冷卻和稀釋燃燒區空氣中氧的作用。干粉滅火器的滅火范圍:適用于撲救可燃液體、氣體、電氣火災以及不宜用水撲救的火災。ABC干粉滅火器可以撲救帶電物質火災和A、B、C、D類物質燃燒的火災。(3)二氧化碳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的滅火作用表現在:當燃燒區二氧化碳在空氣的含量達到30%-50%時,能使燃燒熄滅,主要起窒息作用,同時二氧化碳在噴射滅火過程中吸收一定的熱能,也就有一定的冷卻作用。二氧化碳的滅火范圍:適用于撲救600伏以下電氣設備、精密儀器、圖書、檔案的火災,以及范圍不大的油類、氣體和一些不能用水撲救的物質的火災。(4)1211滅火器1211滅火器的滅火作用表現在:主要是抑制燃燒的連鎖反應,中止燃燒。同時兼有一定的冷卻和窒息作用。1211滅火器的滅火范圍:適用于撲救易燃、可燃液體、氣體以及帶電設備的火災,也能對固體物質表面火災進行撲救(如竹、紙、織物等),尤其適用于撲救精密儀表、計算機、珍貴文物以及貴重物資倉庫的火災,也能撲救飛機、汽車、輪船、賓館等場所的初起火災。1211滅火器現在國際上屬于淘汰的產品,因為他像制冷劑氟利昂一樣會破壞臭氧層。2005年我國已完全停止生產鹵代烷滅火器,1211滅火器已逐步被淘汰,在非必要場所停止再配置。2.2滅火器的使用方法(1)手提式滅火器的使用1211、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一般由一人操作,使用時將滅火器迅速提到火場,在距起火點3米(2)推車滅火器的使用1211、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推車滅火器一般由兩人操作,使用時,將滅火器迅速拉到或推到火場,在離起火點10米處停下。一人將滅火器放穩,然后撕下鉛封,撥下保險銷,迅速打開氣體閥門或開啟機構;一人迅速展開噴射軟管,一手握住噴射槍槍管,另一只手勾動扳機,將噴嘴對準燃燒場,撲滅火災。3火災撲救須知3.1撲救火災一般原則①早報警,以減少損失。發現火情及時打火警電話;講清報火警人姓名、電話號碼等;講清著火地點、著火部位及著火性質;派人在門口或路口接消防車。②邊報警,邊撲救。火災撲救的最佳階段是火災的初始階段,故在報警的同時,要抓住初火這一有利時機,選用合適的滅火器材和方法,不失時機的撲滅初火。③先控制,后滅火。在撲救可燃氣體、液體火災時,首先要切斷可燃氣體、液體來源,在未切斷來源前,撲救以冷卻為主,積極設法切斷可燃物來源,使之得以控制后,集中力量把火災撲滅。④先救人,后救物。⑤防中毒,防窒息。在撲救時人盡可能站在上風口,必要佩戴面具,以防發生中毒窒息。遇有毒氣泄露,切不可順著風跑,要向兩側散開。⑥聽指揮,莫驚慌。3.2電氣火災撲救①斷電滅火。滅電氣火災的過程中,要立即切斷電源,以防事故繼續擴大或引燃其他可燃物。切斷電源應注意以下問題:A切斷部位應選擇得當,不得因切斷電源影響疏散和滅火工作;B在可能的條件下,先卸去線路負荷,再切斷電源;C因火燒、煙熏,電氣的絕緣可能大大降低,切斷電源應配用絕緣工具;D切斷電線時,應在錯開的位置切斷不同相的電線,防止切斷時發生短路。E當火焰已進入建筑物內,用各種電氣開關切斷電源已不可能或比較困難時,可以在上一級變配電所切斷電源。②為了防止觸電,應注意以下事項;A不得用泡沫滅火器帶電滅火,帶電滅火應采用干粉、二氧化碳、1211等滅火器,滅火后應及時切斷電源,確定電源切斷且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故障的檢查和排除;B在電容器和電纜切斷電源后,仍可能有殘余電壓為確保安全,即使確定已斷電也不能直接搬動或接觸電纜和電容器,以防止發生觸電事故。人及所帶器材與帶電體之間的保持足夠安全距離:不得小于0.C、如有帶電導線斷落地面,應在落地點周圍劃警戒線圈,防止可能的跨步電壓電擊。4、動火作業⑴凡在禁火區內動火應辦理動火許可手續,明確動火的地點、時間、范圍、動火方案、安全措施、現場監護人。沒有履行相關審批手續或手續不齊不準動火;要求采取的安全措施沒有落實之前也不準動火。⑵動火前要和有關的車間、崗位聯系,明確動火的設備、位置。由該部門指定專人負責動火設備的相關處理工作。⑶凡能拆遷到禁火區外安全地方進行動火的作業不應在禁火區內進行,盡量減少禁火區內的動火工作量。動火設備應與其他區域、設備可靠隔離,防止火星飛濺引起事故。⑷將動火地點周圍防護范圍以內的一切可燃物移到安全場所。⑸動火現場準備好適用的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危險性大的重要地段動火,要有安全保證措施,作好充分應急準備。⑹上述工作準備就緒后,各部門負責人要現場檢查,確認安全措施,并再次明確和落實現場監護人和動火現場指揮,交待安全注意事項。⑺設備內動火作業之前應檢測爆炸混合氣體的濃度,只有當爆炸混合氣體的濃度低于爆炸下限的25%時方可動火。工作間斷時,過程中還應抽測。⑻高處動火作業應戴安全帽、系安全帶,遵守高處作業的安全規定。氧氣瓶和乙炔氣瓶不得泄漏,應距明火10m以上,二者的間距不要小于5m。5級以上大風不宜高處動火。⑼電焊機應放在指定的地方,火線和接地線應完整無誤牢固、不準用鐵棒等物代替接地線和固定接地點。接地點應靠近焊接處,不準采用遠距離接地回路。⑽動火結束時應清理現場,熄余火,做到不遺漏任何火種,切斷動火作業所用的電源。⑾焊接、動火,需由被修設備所在車間指派監火人。當在儲罐、潮濕的地溝、金屬構架上焊接作業時,還應由檢修部門增派監護人。⑿在焊接作業中,焊接工具要合乎標準,焊槍的風、氣門要嚴密可靠,氧氣瓶壓力表要靈敏有效,防止日光暴曬。⒀電弧焊接(電焊)工具設備要符合標準。①電焊機電源要安設獨立電閘,并安裝漏電保護器。②焊機二次線圈及外殼必須妥善接地(或接零),其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Ω。③一次線路與二次線路必須完整,并易辨認,絕緣要良好。④焊夾把絕緣要良好,必要時應有護手擋板。⑤電焊作業時,不得任意移動防護接地設備。⑥電焊作業,在地面施焊時,應穿絕緣鞋或站在絕緣處;在潮濕的工地或地溝,槽罐內要穿絕緣膠鞋,并站在備好的絕緣板上。⒁焊接作業中,要佩戴好個人防護用具,在有毒有害氣體車間焊接時,應備好防毒面具和口罩。對從事等離子切割,氬弧焊等作業,應采取防護措施。⒂在多人交叉作業場所從事電焊作業,要設有防護遮板,以防電弧傷害。⒃焊接作業時操作人員不得站在盛裝危險化學品桶上。⒄氣瓶使用管理①進廠的氣瓶必須有附件齊全、顏色、檢驗標志清晰,不能采購安全狀況不明的氣瓶。②乙炔氣瓶與氧氣瓶要分開存放,存放點應位于人員較少的地帶,有醒目的禁止煙火標志,庫房應保持陰涼、干燥、通風良好。③氧氣瓶不得與可燃氣體氣瓶、易燃品、油脂、帶有油污的物品同車運輸。氣瓶運輸時應采用專用的小車,乙炔瓶的傾斜角度不應大于45○,不得將未戴防震圈的氣瓶采取滾動方式運輸,以免鋼瓶的焊縫磨平造成鋼瓶強度下降。④溶解乙炔氣瓶嚴禁臥放使用。使用時乙炔瓶與氧氣瓶距離不宜少于五米,距離明火不少于十米。⑤使用氣瓶時禁止敲擊碰撞,夏季要防止日光曝曬。⑥使用氣瓶時應有阻止其他介質倒回氣瓶的保證設施。⑦瓶內氣體不能用盡,留有剩余壓力不低于0.05MPa。案例:某廠一輛汽車裝載的柴油柜,出油管在接近油閥的部位損壞,需要焊補。操作人員將柜內柴油放完之后,未加清洗,只打開入孔蓋就進行焊補,立刻爆炸,現場炸死3人。某單位用卡車運回新灌的氧氣,裝卸工為圖方便,把氧氣瓶從車上用腳蹬下,第一個氣瓶剛落下,第二個氣瓶跟著正好砸在上面,立刻引起兩個氣瓶的爆炸,造成一死一傷。第二節電氣安全知識觸電事故是電氣事故中最為常見的。觸電事故往往發生突然,在極短的的時間內造成嚴重后果,死亡率極高。一、電擊和電傷的概念1、電擊電擊是指電流通過人體內部,使肌肉非自主發生痙攣性收縮造成的傷害;嚴重時會破壞人體的心臟、肺部以及神經系統的工作,直至危機生命的傷害。2、電傷電傷即指電流的熱效應、化學效應、機械效應給人體造成的傷害,往往在肌體表面留下傷痕,造成電傷的電流比較大。電傷包括電燒傷、電烙印、電光眼等。二、電流對人體的作用電流通過人體內部,能使肌肉產生收縮效應,產生針刺感、壓迫感、痙攣、心率不齊、昏迷等更為嚴重的是,流過人體的電流,會產生熱效應、化學效應,從而引起一系列急驟、嚴重的病理變化。直接流過心臟的電流只需達到幾十微安就可使心臟形成心室纖維性顫動而死。觸電事故對人體損害程度與電流的大小及種類、電壓、接觸部位、持續時間以及人體的健康狀況等有密切的關系。三、防止觸電事故的措施1、防止直接接觸電擊1.1利用絕緣材料對帶電體進行封閉和隔離;1.2利用遮攔、防護、護蓋、箱匣等將帶電體與外界隔離;1.3保證帶電體與地面、帶電體與其他設備、帶電體與人體、帶電體之間有必要的安全距離;2、防止間接接觸電擊2.1保護接地,是最基本的電氣防護措施。2.2工作接地,指正常情況下有電流通過,利用大地代替導線接地。2.3重復接地,指零線除工作接地以外的其它點的再次接地,以提高系統的安全性。2.4保護接零,電氣設備正常情況下不帶電的金屬部分與電網中性點之間金屬性的連接,用于中性點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項四線配電網。2.5速斷保護。常用的有熔斷器和電流脫扣器。3、防止間接和間接接觸電擊3.1雙重絕緣。3.2加強絕緣。3.3安全電壓。我國安全電壓規定為42、36、24、12、6V。3.4電器隔離。3.5漏電保護。三、觸電急救發現觸電受傷者,不要驚慌,要積極進行救治,有觸電者經四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緊急搶救而得救的事例。救治效果與電流持續時間有關∶1分鐘之內擺脫電體,開始救治者90%有良好效果;6分鐘之內擺脫電體,開始救治者10%有良好效果;而12分鐘之內擺脫電體,開始救治者,救活的可能性很小。救治方法:首先脫離電源,簡單診斷觀察是否有呼吸,摸頸部的頸動脈或腹溝處股動脈有沒有搏動,瞳孔是否擴大。如病人神志清醒,感乏力,頭昏心悸,出冷汗甚至惡心或嘔吐,休息一會兒,送醫護部門。救治次序∶一、切斷電源;二、對癥治療,人工呼吸,不能注強心針。如病人心跳尚存,但神志昏迷——人工呼吸;如處于假死狀態,要針對不同的類型,對癥處理。四、操作電氣設備應注意的問題1、不是自己分管的電氣設備不得亂動;2、自己使用的電氣設備必須保持完好,接地接零不得有斷開松動,帶電部分不準裸露;有故障時請電工維修,不得故障運行;3、刀閘開關、磁力開關的蓋要蓋嚴,不得有損壞;4、移動非固定電器設備時,必須斷開電源,不得將導線在地上拖來拖去,避免漏電;5、使用電鉆、手砂輪等手持電動工具時,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6、一般場所禁止架設臨時線,應按照有關要求,經設備、安全部門同意方可架設;7、在雷雨天,不要走近避雷針、高壓電桿等接地點20米之內,以免雷擊時產生跨步電壓而觸電;8、打掃衛生時,不得用水、濕抹布檫洗電氣設備,以免發生電氣短路和觸電事故;9、發生電器火災要先斷電,不可用水、泡沫滅火器滅火,同時注意身體的部位,不得接觸帶電體。案例:*年*月*日上午,常德某機械廠李某某帶領技術員鄧某某和劉某某到該廠高頻室檢修高頻感應加熱設備。電工彭某某、張某某、劉某某也擅自進入高頻室,李、劉未加制止,亦未作任何交代。李進行常規檢查后,先后兩次組織對B5變壓器作付邊空載測量,未能找出故障所在,便懷疑檢測電表有問題,又從儀表室借來一只新萬用表繼續測試。9點40分,李與技術員鄧某某及電工彭、張擠在高頻控制屏后面觀察電表,劉某某負責在高頻控制屏前操作。載測試后,劉問李:“怎么樣”?李答:“差不多了,沒有變化。”劉說:“那我就上了”。李說:“等一下”。幾秒鐘后,李說:“好了”。劉誤以為是全部檢修完畢,就按了高壓電鈕。張某某發現萬用表指針打蕩,鄧某某伸手去轉換萬用表檔位開關,只見萬用表火光一閃,鄧某某、彭某某被電擊倒,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相繼死亡,張某某被電擊傷。*年*月*日8時30分,河南焦作市某化工廠儲運處鹽庫發生一起重大觸電傷亡責任事故,6人觸電,3人死亡,經搶救3人脫險。
當天上午,儲運處鹽庫10人準備上鹽,但是10米長的皮帶運輸機所處位置不利上鹽,他們在組長馮某的指揮下將該機由西北向東移動。稍停后,感覺還不合適,仍需向東調整。當再次調整時,因設備上操作電源箱里三相電源的中相發生單相接地,致使設備外殼帶電,導致這起事故的發生。第三節機械設備的安全操作凡是有設備的地方必須有安全操作規程,在操作中應嚴格執行設備操作規程,學會操作中應注意的安全問題,設備不得超符合運行。一、設備操作的一般安全原則:1、要按規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嚴禁將長發、辮子披露在外;不準系領帶或圍巾;不準穿拖鞋、高跟鞋;不準赤腳赤膊等。在操作旋轉設備時嚴禁戴手套,高速切削和加工易碎器件時要戴防護鏡。2、凡運轉的設備,不準跨越、橫跨運轉部位傳遞物件,身體任何部位不準觸及運轉部位。3、開車前,要對設備進行安全檢查;空車運轉,確認正常后再投入運行。運行時要定時巡檢,嚴禁帶故障運行。4、設備的安全裝置必須按規定使用,不得隨意拆除。裝卸、測量工件或需要拆卸防護罩時,要先停電關車;不準無罩或敞開防護罩開車。5、設備運轉時嚴禁用手調整、測量、清掃雜物、潤滑;6、無證操作人員不得操作特種設備;7、使用砂輪時,砂輪啟動后先空轉,待正常后再使用。操作時不得站在砂輪的切線方向,不用用力過猛,不允許磨銅、木料等。8、身體嚴禁直接接觸過冷、過熱的設備部件。操作設備要做到“六有、六必”即:“有軸必有套,有輪必有罩,有坑必有蓋,有臺必有欄,有壓點必有擋桿,有特危必有連鎖。”案例:第四節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一、特種設備、特種作業人員1、特種設備制設計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提升機、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2、特種作業人員對操作者本人,尤其對他人和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業,稱特種作業。直接從事特種作業者,稱特種作業人員。范圍:電工、鍋爐司爐、壓力容器、起重機械、爆破、金屬焊接(氣割)作業、煤礦井下瓦斯檢驗、機動車輛駕駛,機動船舶駕駛、輪機操作、建筑登高架設等。二、電梯使用安全注意事項1、電梯所在部門要指定專人負責開機,電梯駕駛人員應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開機人員經學習培訓考核取得合格證后方可獨立操作。2、報警裝置。電梯必須安裝應急照明和報警裝置;當被困在電梯內時,千萬不要扒門自救,要及時撥打電梯內張貼的救援電話或者按警鈴,等待救援人員來。3、嚴禁電梯超負荷運行,在機旁應標明限重噸位。4、電梯因故停止時,在其重新使用之前,必須先進行試車檢查。5、散料運輸必須采取措施,保證在升降過程中不致滾落。6、要定期檢查鋼絲繩,按電梯使用維護說明書要求及時更換。7、電梯的檢查和維修要作好記錄。8、電梯中所有電器設備須保持良好的接地,機房要保持干燥,井道內要經常打掃干凈。9、電氣設備的觸頭表面應經常打磨光滑,不使其因污垢而有接觸不良現象。發現漏電,應立即停止使用,進行維修。10、滑動導靴的導軌須保持足夠的潤滑。11、安全鉗的機構須保持靈活,鉗口與導軌的距離須保持1.5~2mm,不得小于導靴之距離。12、對于防火防爆車間的電梯,其所用的電機電氣裝置必須符合所在場所的防火防爆級別的要求。13、無司機載貨電梯不得運人。載貨電梯不得運送和物料無關的人員起落。14、電梯啟動之前,必須先將廳門及轎箱門關閉。15、發現電梯有危險故障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報告領導,待修復并檢查試車,可以使用后才能啟用,在停用期間要將電梯門鎖住。16、不許以點動(忽開忽停地短暫接通電源)的方式駕駛電梯或進行平車。17、電梯運行中,不得任意改變轎箱運動方向,如需改變轎箱方向時,要將轎箱停止后才能執行。18、電梯的安裝、改造、維修,必須由電梯制造單位或者取得相應許可證的單位進行。19、電梯停止使用后進行清掃或維修期間,須將機房的總開關拉開以保證安全。20、電梯井道的土建工程必須符合建筑工程質量要求。電梯安裝施工過程中,電梯安裝單位應當遵守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要求,落實現場安全防護措施。21、電梯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內,應當向電梯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登記標志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電梯的顯著位置。22、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23、電梯使用單位應當至少每月進行一次自查,并作出記錄。發現異常情況的,應當及時處理。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應當對在用電梯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作出記錄。電梯應當至少每15日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24、電梯必須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年檢。電梯事故的種類按發生事故的系統位置,可分為門系統事故、沖頂或蹲底事故、其他事故。據統計,各類事故發生的起數占電梯事故總起數的概率分別為:門系統事故占80%左右,沖頂或蹲底事故占15%左右,其他事故占5%左右。門系統事故占電梯事故的比重最大,發生也最為頻繁。案例:第五節工業衛生職業病危害因素與職業病在生產過程、勞動過程、作業環境中存在的危害勞動者健康的因素,稱為職業危害因素。由職業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稱為職業病。職業危害的來源概括為三類:1、與生產過程有關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與生產過程有關的原材料、工業毒物、粉塵、噪聲、振動、高溫、輻射等。2、與勞動過程有關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勞動制度與勞動組織不合理均有可能造成對勞動者健康的損害。3、與作業環境有關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指廠房狹小、車間位置不合理、照明不良等。生產過程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按其性質分為①化學因素:工業毒物、生產性粉塵。②物理因素:噪聲、振動、高溫、輻射、低溫等。③生物因素:霉菌、病毒、炭疽桿菌等。二、職業病(一)生產性粉塵1、生產性粉塵:在生產中,與生產過程有關而產生的粉塵。2、粉塵引起的職業危害:有全身中毒、局部刺激性、致癌性、塵肺等,其中塵肺的危害最為嚴重,塵肺是目前我國工業衛生產中最嚴重的職業危害之一。在我公司存在粉塵的場所:電焊產生的錳塵、粉碎產生的粉塵、煤塵等。3、防治措施:以濕式作業為主的防塵辦法和在干發生產條件下,采取密閉、通風、除塵的辦法,達到《工作場所空氣粉塵容許濃度》(GBZ2-2002)的要求。(二)物理性職業危害因素及所致職業病1、噪聲及噪聲聾由于機器轉動、氣體排放、工件撞擊與摩擦所產生的噪聲稱為生產性噪聲。我國規定公司的生產車間和作業場所的工作地點的噪音標準為85分貝。現有工業公司經過努力達不到要求的可適當放寬,但不得超過90分貝。噪聲對人體的危害首先是對聽覺的損害,我國已經將噪聲聾列為職業病。噪聲還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及全身其他器官功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預防噪聲和振動措施:(1)消除或降低噪聲源;(2)消除減少噪聲的傳播;(3)加強個體防護。2、電磁輻射及所致的職業病2.1非電離輻射(1)射頻輻射。如高頻感應加熱、金屬的熱處理、金屬熔煉、熱軋等,高頻設備的輻射源;微波作業,由于電氣密閉結構不嚴微波能量外泄和輻射向空間輻射的微波能量。對健康的影響可出現以中樞神經系統和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心血管系統的變化。(2)紅外線。煉鋼工、鑄造工、軋鋼工、鍛鋼工、焊接工等可受到紅外線輻射。紅外線引起的職業性白內障已列入職業病名單。(3)紫外線。常見的輻射源有冶煉爐、電焊等。作業場所比較多見的是紫外線對眼睛的損傷,即所引起的職業病——電光性眼炎。(4)激光。用于焊接、打孔、切割、熱處理等。激光對健康的影響主要是對眼部影響和對皮膚造成損傷。2.2電離輻射α、β等帶電粒子,γ光子、中子等非帶電粒子的輻射。放射性核素和射線裝置廣泛應用,接觸電離輻射的人員也日益增多。如輻射育種,射線照射殺菌、保鮮,管道焊縫、鑄件砂眼的探傷等。電光性眼炎是紫外線過量照射所引起的急性角膜炎是一種常見的職業病。發生于電焊、氣焊、氧焰切割、電弧煉鋼,以及使用弧光、水銀燈、紫外燈的作業,其中以電焊工最多見。長時間不戴防護眼睛看\o"搜索[電焊]相關內容"電焊弧光,眼睛會被電弧光中強烈的紫外線所刺激,從而發生電光性眼炎,即平常所說的電弧光"打"了眼睛。電光性眼炎的主要癥狀是眼睛磨痛、流淚、怕光。從眼睛被電弧光照射到出現癥狀,大約要經過2-10個小時。電光性眼炎如果繼發感染,而造成角膜潰瘍,好后也會有角膜薄翳而影響視力。為防止電光性眼炎的發生,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按規定戴用防護面罩或眼鏡。第六節員工違章操作行為的主要表現眾所周知,公司規章制度中有關安全生產的條文,是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它反映了生產過程中的客觀規律,誰也不能隨心所欲地違反,否則,就要受到客觀規律的懲罰。然而在實際生產現場,員工的違章現象,卻屢禁不止。大量事實證明,違章不但制約了公司的生產,而且還危害員工的生命安全,據不完全統計,90%以上安全生產事故是因為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等人為因素引起。而違章心里是導致事故頻頻發生的重要因素,如何杜絕違章心里是預防事故發生的重要手段,從基礎思想抓起,摒棄不良行為,保障安全發展。1、主觀心理因素
①自我表現好勝心態。個別員工認為自己技術比較高,喜歡在別人面前“露一手”,表現一下自己的能力,愛虛榮,這樣的人往往會發生違章操作。
②麻痹僥幸心理。有這種毛病的人往往不接受“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經驗教訓。是重復事故的思想根源所在。在這種心理狀態下,個別員工認為偶爾違章不會產生什么后果,或著認為別人也這樣做而沒有出事,因此,無視有關的操作規程,麻痹大意、無視警告,不按操作規程辦事。
③馬虎敷衍,固執。有的員工工作不經心,我行我素,將崗位安全責任制、崗位操作規程扔在腦后,把領導的忠告和同事的提醒當作“耳旁風”,一意孤行。
④懶惰蠻干,貪圖方便。有的員工工作時不愿多出力,耍小聰明,總想走捷徑,操作時投機取巧,圖一時方便,結果造成違章操作。5玩世不恭,逆反心理。由于社會、家庭等方面的壓力,以及管理方法、教育方法欠妥或操作環境不良,使少數員工產生逆反心理,領導在時我注意,領導不在時我隨意,甚至產生對抗行為。
2、客觀因素影響
①安全意識差。有不少員工認為安全工作是安全員的事,與自己無關,漠視安全。這種人安全意識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差,而且不愿參與各種安全活動。
②安全責任心不強,工作不負責任。有些員工接受過安全教育和培訓,對自己的工作對象、設備、性能、狀況及操作規程都比較熟悉,但在實際工作中,卻缺乏對公司財產、對他人生命負責的態度,往往明知故犯,違章操作。
③缺乏安全教育意識。安全教育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往往重視不夠。總的來說活動開展了,但實際收效并不理想。
④安全監督不夠。對一些習慣性違章現象熟視無睹,有一些現場負責人遇事總覺得與違章者比較熟,不好意思管,對一些嚴重違章現象存在漏查或查處力度不夠的情況。特別是在生產任務重、時間緊的情況下,一味強調按時完成任務,對上級主管部門提出的問題視而不見、敷衍了事,從而使部分員工滋生了忽視安全的習慣和心態。第七節員工安全生產應知應會一、機械事故的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很普遍,在使用機械設備的場所幾乎都能遇到。一旦發生事故,輕則損傷皮肉,重則傷筋動骨,斷肢致殘,甚至危及生命。機械傷害的形式主要有:咬入、擠壓、碰撞或撞擊、夾斷、剪切、割傷或擦傷、卡主或纏主。各種不同機械制造成的傷害形式往往是不同的,其安全要求和事故預防措施也不盡相同。下面只對一般的預防機械傷害的方法加以介紹。1.機械設備應根據有關的安全要求,裝設合理、可靠,不影響操作的安全裝置。2.機械設備的零、部件的強度、剛度應符合安全要求,安裝應牢固。3.供電的導線必須正確安裝,不得有任何破損和漏電的地方。4.電機絕緣應良好,其接線板應有蓋板保護。5.開關,按鈕等應完好無損,其帶電部分不等裸露在外。6.局部照明應采用安全電壓,禁止使用110伏或220伏的電壓。7、重要的受柄應有可靠的定位及鎖緊裝置。同軸手柄應有明顯的長短差別。8、手輪在機動時應能與轉軸脫開。9、腳踏開關應有防護罩或藏入機身的凹入部分內。10.操作人員應按規定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機械加工嚴禁戴手套進行作業。11.操作前應對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先空車運轉,確認正常后,再投入如運行。12.機械設備嚴禁帶故無運行。13.不準隨意拆除機械設備的安全裝置。14.機械設備使用刀具、工夾具以及加工的林件零件等要裝卡牢固,不得松動。15.在機械運轉時,嚴禁手調;不得用手測量零件或進行潤滑時、清掃雜物等16.機械設備運轉時,操作者不得離開工作崗位。17.工作結束后,應關閉開關,把刀具和工件從工作位置退出,并清理好工作場地,將零件、工夾具等擺放整齊,保持好機械設備的清潔衛生。二、知識問答1、哪些現象屬于違反勞動紀律?(1)在工作場所、工作時間聊天、打鬧。(2)在工作的時間脫崗、睡崗、串崗。(3)在工作時間看書、看報、或做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4)酒后進入工作崗位。(5)未經許可,把自己的工作交給他人。(6)開動他人的機器設備或車輛。(7)將小孩帶進生產場所。2、哪些現象屬違反勞保用品穿戴?(1)留有超過頸根以下的長發、披發或發辮,而不戴工作帽或者安全帽不將頭發置于帽內進入生產區域的。(2)高處作業或在高處作業,機械化運輸設備下面工作不戴安全帽的。(3)在生產區域穿高跟鞋或高處作業穿硬底鞋的。(4)從事電器作業而不穿絕緣鞋的。(5)使用I類手持電動工具未配用漏電保護器;在潮濕、密閉容器內檢修,未使用III類手持式電動工具。(6)戴手套操作旋轉機床。(7)帶電作業不使用合格絕緣棒和絕緣手套的。(8)在下述作業場所未使用安全帶:①在墜落高度距基準面2m以上有可能墜落的高處作業;②高處作業位置在非固定支撐面上、或在支撐面邊沿處;③在支撐面外和在坡度大于450的斜支撐面上工作。(9)鑄造、冶煉作業或澆注熾熱金屬液時不用鞋蓋或赤膊、穿背心的。(10)操作旋轉機床設備或進行檢修試車時,敞開衣襟操作的。(11)在加工過程中有顆粒物飛濺的場合操作而不戴防護鏡的。(12)在易燃、易爆,明火、高溫作業場所穿化纖服裝操作。3、哪些現象屬違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1)操作前不檢查設備、工具和工作場所地就進行作業。(2)設備有故障或安全防護裝置缺乏,湊合使用。(3)發現隱患不排除不報告,冒險作業。(4)兩人以上作業無統一指揮。(5)新進廠工人、變換工種人員未進行三級安全教育。(6)特種作業人員無證操作的。(7)危險作業未經審批或雖經審批但未認真落實安全措施。(8)在有地下隱蔽工程處動土未經有關部門批準。(9)無關人員進入變配電站、發電機房、氧氣站、乙炔站、液化氣站、煤氣站、空壓站、鍋爐旁、油庫、油漆庫、危險品庫。(10)在封閉廠房作業和深夜班、加班作業時,一人操作,無人監護。(11)新安裝的設備、新建作業場所及經過大袖改造后的設備設施,未經安全驗收就進行生產作業。(12)在人行道進行土建施工,不設安全遮欄和標記。(13)人員行走時不走人行通道,不注意警示牌。(14)修理機械、電器或進入機器內工作,無人監護,不掛警示牌。(15)警示牌誰掛誰摘,其它人擅自摘牌合閘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鄉工程學院《數值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離合器與軸承組件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碎精肉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校2024屆十校聯考最后數學試題含解析
- 2024-2025公司三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參考
- 2024-2025公司安全管理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答案可下載
- 2025公司項目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答案(輕巧奪冠)
- 2025車間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綜合卷)
- 2024-2025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答案(輕巧奪冠)
- 2025企業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預熱題)
- 四川省元三維大聯考·高2022級第三次診斷性測試(綿陽三診B卷)地理試題及答案
- 華為經營管理-華為供應鏈管理(6版)
- 油氣分離器液氣分離器
- 免疫組庫測序技術介紹
- 換質位推理與三段論推理+課件【核心知識精講精研 】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三邏輯與思維
- 561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大單元整體教案設計(課件配套)
- 語言文化探索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華東理工大學
- 《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課程講稿課件61
- 高中語文高考名篇名句默寫專項練習(九年高考真題)(附參考答案答題技巧)
- 文藝心理學課件
- 危大工程驗收記錄表(腳手架工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