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射洪市射洪中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9月月考(強基班)語文試題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一、現代文閱讀(31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文化的重要功能是以文化人,其最深層的積淀和影響是對人格的培養。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在數千年漫長發展中不斷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就是被歷代中華兒女廣證接受并尊崇的君子人格。“君子”一詞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流行,主要是貴族和執政者的代稱。但孔子在構思和傳布自己的儒家學說時,對“君子”的內涵進行改造,賦予其許多優秀道德的意蘊。如果說,孔子在構思和傳揚儒家學說時,思考的軸心問題是探求如何立身處世,那么他苦苦追尋的結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伴隨《論語》的流傳而走入人們的心靈。儒家學派的后繼者如孟子、荀子等,對君子人格張揚中說。與儒家學派有頗多論爭的墨家學派和法家學派,對君子人格也欣賞有加,如《墨子》中的“不義不富,不義不貴,不義不親,不義不近”《韓非子》中的“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惡”,等等,都是對君子人格的高度肯定。通家學派雖然在諸多思想現念上與儒家學派判然有別,但在看待君子人格上,兩者頗為一致。至于被譽為“群經之首”的《周易》更是對君子人格贊不絕口,如“天行健,君于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張岱年等哲學家認為這是對君子形象的生動描繪。于是,君子人格受到上至歷代政治家,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會底層百姓的廣泛認同和追從。從先秦至清末,有關君子和君子文化的描述數不勝數,而且在傳統戲劇、民間說唱、民俗禮儀及家教家訓中俯拾即是。君子文化及君子形象還滲透和融入我們日常生活及器物之中,如中國人自古就有愛玉的傳統,實源于“君子比德于玉”的觀念。君子概念歷久彌新,至今仍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盡管當今社會發展迅速,觀念多變,文化多樣,但只要是中國人,都樂于被人看作君子,而決不愿意被人視為小人。君子人格在不同階層的人群中都有相當的知曉度和認同度,君子風范在今天仍被絕大多數中國人本為做人的圭臬。“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君子成人之美”“近君子遠小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這些至今活在人們口頭的君子格言,已不同程度地成為中華兒女做人做事的人生信條。君子作為中華民族千錘百煉的人格基因,是凸顯中華文化“精氣神”的典范人格模式,彰顯著中華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燭照中華兒女歷經坎坷而跋涉向前的人格力量和心理支撐。(摘編自錢念孫(君子:千錘百煉的人格基因》)材料二:如果說紳士、騎士、牛仔是西方文化人格的表征,那么中華文化人格則體現為“君子”。君子文化,無疑是聯系中國人的血脈之根。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天子式微,君子不再純粹作為政治上的統治者,而以道德修養的踐行者被儒家推崇,并被賦予新的人文內涵,一舉成為濟世的高標。由此,君子集智慧與美德于一身。君子形象成為文學家們最為迷戀的書寫對象。從《詩經》,中國文學塑造了一系列卓爾不群的君子形象,有岳飛,關羽等忠烈君子,有趙云等勇毅君子,等等。當然,做君子不可能沒有門檻。因此,君子文化對君子的外在和內在都有質的規定。就外在而言,君子的穿著打扮,言談舉止都有標配,如“毋側聽,毋噭應,毋淫視,毋怠荒”。對君子的內在要求則更為恢宏、深遠。修身養性是低配,齊家治國平天下才是終極目標。欲實現這樣的高標,主要依憑才學,不僅需要“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而且還得富有文人雅趣。當君子內外兼修,自然就剔除了權勢階層的倨傲,增加了溫良恭儉讓等人文內涵,從而成為一種美好的文化精神,流淌在中華大地上。君子文化是中華文化最具生命力的一種文化基因。完成了君子人格塑型,才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具有審美內涵的“人”。對于普通人來說,雖不能與君子同一,但具有君子意識或君子風范,便值得稱道,做個君子,不但預示了人生方向,而且確立了最具終極意義的人生價值追求。君子既是中華文化的普世價值,又是中華文化人格的品牌標識。弘揚君子人格的正能量,是傳播中華優秀君子文化的必由之路。傳承君子文化優良基因的同時,應該正視君子文化的瑕疵,君子一度被矮化為“文弱書生”,這顯然是對君子的誤解。君子不等于文弱,君子文化不等于腐儒文化,不等于沒有血性和勇武。當下,君子文化的武微,緣于精致的利己主義和極端的個人主義大行其道,以及現代性焦慮和人文精神信仰的斷裂。事實上,當下是推行君子文化的最好時代,因為大眾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摘編自張國龍,凌麗君《中華民族的精魂: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君子人格是中華傳統文化在數千年漫長發展進程中不斷塑造和培育的被歷代中國人廣泛接受并尊崇的正面的理想的人格范式。B.經孔子的改造后,“君子”的內涵不斷豐富,即使與孔子主張不同的其他學派,也大多對此十分認同。C.我們應一分為二地看待君子文化,既要看到君子文化積極的一面,也要正視君子文化的瑕疵,但不能將其等同于腐儒文化。D.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天子式微,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君子”的含義由政治上的統治者變為道德修養的踐行者。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西方文化人格體現為紳士、騎士、牛仔,中華文化人格體現為“君子”,后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且明顯優于前者。B.“君子”一詞歷久彌新,生命力旺盛,盡管當今社會發展迅速,觀念多變,人們都把君子人格當作自己做人行事的人生信條。C.大眾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人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君子風范的內涵,從而更好地推行君子文化建設。D.君子人格從上至下受到廣泛認同和追從,甚至成為濟世高標,這完全得益于文學家們塑造了一系列卓爾不群的君子形象。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不能體現材料二中“君子文化對君子的內在有質的規定”的一項是()A.修己以安百姓。B.博聞強識而讓,教善行而不怠。C.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D.藏器于身,待時而動。4.材料一主體部分是如何論證“君子人格被歷代中華兒女廣泛接受并尊崇的”?請從論證角度和論證方法等方面簡要分析。5.荀子在《勸學》中說“學不可以已”,我們當代青年對“君子文化”的追求亦“不可以已”。請結合材料談談你對君子文化“不可以已”的認識。【答案】1.D2.C3.C4.①從論證角度來看,主要是從君子人格的發展歷史及不同時期大家的接受程度的角度來論證;②從論證方法來看,綜合運用了引用論證、舉例論證等論證方法,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5.①從君子文化歷史意義看:君子作為中華民族的人格基因,是凸顯中華文化“精氣神”的典范人格模式,彰顯著中華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獨特的精神標識,君子文化是聯系中國人的血脈之根,所以當代青年應努力傳承君子文化優良基因。②從當代青年自身來看:當代青年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應努力塑造和培育自己的君子人格,內外兼修,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具有審美內涵的人。③從君子文化的現實意義看:當下君子文化式微,需要當代青年努力推行君子文化,去幫助人們確立最具終極意義的人生價值追求,緩解現代性焦慮,樹立人文精神信仰。(答出兩點即可)【解析】【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比較文本信息的能力。D.“由政治上的統治者變為道德的踐行者”曲解文意,根據材料二第2段中的“君子不再純粹作為政治上的統治者……一舉成為濟世的高標”可知,春秋時期的君子仍然可指政治上的統治者,只不過“不再純粹”,道德的踐行者也可被稱作君子。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本觀點態度的能力。A.“且明顯優于前者”于文無據,材料二只是提到中華文化人格與西方文化人格的不同,并沒有將二者進行比較。B.“人們都把君子人格當作自己做人行事的人生信條”擴大范圍,由材料一第5段中的“君子風范在今天仍被絕大多數中國人奉為做人的圭臬”“已不同程度地成為中華兒女做人做事的人生信條”可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視君子人格為人生信條。D.“這完全得益于文學家們塑造了一系列卓爾不群的君子形象”說法絕對,由材料二第2段可知“文學家們塑造了一系列卓爾不群的君子形象”對君子成為濟世高標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完全得益于此。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和論據的能力。C.此句意思是“思考眼睛是否看明白,思考耳朵是否聽懂,待人是否溫和,舉止是否恭敬”,而根據材料二第三段“就外在而言,君子穿著打扮、言談舉止都有標配”可知,君子言談舉止,是就外在而言。不能體現材料二中“君子文化對君子的內在有質的規定”。故選C。【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本論證角度和論證方法的能力。材料一主體部分是第2至5段,由“‘君子’一詞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流行,主要是貴族和執政者的代稱”“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伴隨《論語》的流傳而走入人們的心靈。儒家學派的后繼者如孟子、荀子等,對君子人格張揚申說。與儒家學派有頗多論爭的墨家學派和法家學派,對君子人格也欣賞有加”“從先秦至清末,有關君子和君子文化的描述數不勝數,而且在傳統戲劇、民間說唱、民俗禮儀及家教家訓中俯拾即是”“君子概念歷久彌新,至今仍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可知,全文以時間為線索進行論證,從論證角度來看,主要寫了君子人格的發展歷史及不同時期大家的接受程度。從論證方法來看,有引用論證,如“不義不富,不義不貴,不義不親,不義不近”“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惡”等,文本引用了很多名言來論證“君子”的發展過程;有舉例論證,如“如中國人自古就有愛玉的傳統,實源于‘君子比德于玉’的觀念”,列舉中國人自古就有愛玉的傳統的例子,來論證君子文化及君子形象滲透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對比論證,在第五段“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句子將君子與小人進行對比,強調人人愿做君子。【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和探究問題提出見解的能力。題干“結合材料談談你對君子文化‘不可以已’的認識”需要首先理解君子文化,分析其意義和價值,據此概括出為何“不可以已”。從君子文化歷史意義看:由材料一“君子作為中華民族千錘百煉的人格基因,是凸顯中華文化‘精氣神’的典范人格模式,彰顯著中華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燭照中華兒女歷經坎坷而跋涉向前的人格力量和心理支撐”,材料二“君子文化,無疑是聯系中國人的血脈之根”等可知,君子文化是聯系中國人的血脈之根,所以當代青年應努力傳承君子文化優良基因。從當代青年自身來看:由材料二“事實上,當下是推行君子文化的最好時代,因為大眾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可知,君子文化的推行和繼承已經具備了前提條件,當代青年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應努力塑造和培育自己的君子人格,內外兼修,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具有審美內涵的人。從君子文化的現實意義看:由“當下,君子文化的式微,緣于精致的利己主義和極端的個人主義大行其道,以及現代性焦慮和人文精神信仰的斷裂”可知,就社會現實而言,當下君子文化式微,出現了精致的利己主義等思想,社會現實需要當代青年努力推行君子文化,去幫助人們確立最具終極意義的人生價值追求,緩解現代性焦慮,樹立人文精神信仰。(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蘑菇圈阿來蘑菇季快結束的時候,阿媽斯烱拿起手機,她想要給膽巴打個電話。她要告訴兒子,自己腿不行了,明年不能再上山到自己的蘑菇圈跟前去了。她說:“膽巴呀,看來我要把蘑菇圈永遠留在山上了。”膽巴很焦急,“阿媽生病了嗎?”阿媽斯烱覺得自己眼睛有些濕潤,但她沒有哭,她說:“我沒有病,我好好的,我的腿不行了,明年,我不能去看我的蘑菇圈了。”“阿媽斯烱,你不要傷心。”“兒子,我不傷心,我坐在山坡上,無可奈何的時候,看見彩虹了。”阿媽斯烱聽見膽巴說話都帶出了哭聲,他說:“阿媽斯烱,我的工作任務很重,我離不開我的崗位,不能馬上來看你!你到兒子這兒來吧!”第二天,丹雅就上門了。丹雅帶了好多好吃的東西,“阿媽斯烱,我替膽巴哥哥看望你老人家來了。膽巴哥哥讓我把你送到他那里去。”阿媽斯烱說:“我哪里也不去,我只是再也不能去找我的蘑菇圈了。”丹雅說:“那么讓我替你來照顧那些蘑菇吧。”阿媽斯烱說:“你怎么知道如何照顧那些蘑菇?你不會!”丹雅說:“我會!不就是坐在它們身邊,看它們如何從地下鉆出來,耐心地看著它們慢慢現身嗎?”阿媽斯烱說:“哦,你不知道,你怎么可能知道!”丹雅說:“我知道,不就是看著它們出土的時候,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語嗎?”阿媽斯烱說:“天哪,你怎么可能知道!”丹雅說:“科技,你老人家明白嗎?科學技術讓我們知道所有我們想知道的事情。”阿媽斯烱說:“你不可能知道。”丹雅問她:“你想不想知道自己在蘑菇圈里的樣子?”阿媽斯烱沒有言語。丹雅從包里拿出一臺小攝像機,放在阿媽斯烱跟前。一按開關,那個監視屏上顯出一片幽藍。然后,阿媽斯烱的蘑菇圈在畫面中出現了。先是一些模糊的影像。樹,樹間晃動的太陽光斑,然后,樹下潮潤的地面清晰地顯現,枯葉,稀疏的草棵,苔蘚,盤曲裸露的樹根。阿媽斯烱認出來了,這的確是她的蘑菇圈。那塊緊靠著最大櫟樹干的巖石,表面的苔蘚因為她常常坐在上面而有些枯黃。現在,那個石頭空著。一只鳥停在一只蘑菇上,它啄食幾口,又抬起頭來警覺地張望四周,又趕緊啄食幾口。如是幾次,那只鳥振翅飛走了。那只蘑菇的菌傘被啄去了一小半。丹雅說:“阿媽斯烱你眼神不好啊,這么大朵的蘑菇都沒有采到。她指著畫面,這里,這里,這么多蘑菇都沒有看到,留給了野鳥。”阿媽斯烱微笑,“那是我留給它們的。山上的東西,人要吃,鳥也要吃。”下一段視頻中,阿媽斯烱出現了。那是雨后,樹葉濕淋淋的。風吹過,樹葉上的水滴簌簌落下。阿媽斯烱坐在石頭上,一臉慈愛的表情,在她身子的四周,都是雨后剛出土的松茸。鏡頭中,阿媽斯烱無聲地動著嘴巴,那是她在跟這些蘑菇說話。她說了許久的話,周圍的蘑菇更多,更大了。她開始采摘,帶著珍重的表情,小心翼翼地下手,把采摘下來的蘑菇輕手輕腳地裝進筐里。臨走,還用樹葉和苔蘚把那些剛剛露頭的小蘑菇掩蓋起來。看著這些畫面,阿媽斯烱出聲了,她說:“可愛的可愛的,可憐的可憐的這些小東西,這些小精靈。”她說:“你們這些可憐的可愛的小東西,阿媽斯烱不能再上山去看你們了。”丹雅說:“膽巴工作忙,又是維穩,又是牧民定居,他接了你電話馬上就讓我來看你。”阿媽斯烱回過神來,問:“咦!我的蘑菇圈怎么讓你看見了?”丹雅并不回答。她也不會告訴阿媽斯烱,公司怎么在阿媽斯烱隨身的東西上裝了GPS,定位了她的秘密。她也不會告訴阿媽斯烱,定位后,公司又在蘑菇圈安裝了自然保護區用于拍攝野生動物的攝像機,只要有活物出現在鏡頭范圍內,攝像機就會自動開始工作。阿媽斯烱明白過來,“你們找到我的蘑菇圈了,你們找到我的蘑菇圈了!”“如今這個世界沒有什么是找不到的,阿媽斯烱,我們找到了。”阿媽斯烱心頭濺起一點憤怒的火星,但那些火星剛剛閃出一點光亮就熄滅了。接踵而至的情緒也不是悲傷。而是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那種空洞的迷茫。她不說話,也說不出什么話來。只有丹雅在跟她說話。丹雅說:“我的公司不會動你那些蘑菇的,那些蘑菇換來的錢對我們公司沒有什么用處。”丹雅說:“我的公司只是借用一下你蘑菇圈中的這些影像,讓人們看到我們野外培植松茸成功,讓他們看到野生狀態下我公司種植的松茸怎樣生長。”阿媽斯烱抬起頭來,她的眼睛里失去了往日的亮光,她問:“這是為什么?”丹雅說:“阿媽斯烱,為了錢,那些人看到蘑菇如此生長,他們就會給我們很多很多錢。”阿媽斯烱還是固執地問:“為什么?”丹雅明白過來,阿媽斯烱是問她為什么一定要打她蘑菇圈的主意。丹雅的回答依然如故,“阿媽斯烱,錢,為了錢,為了很多很多的錢。”阿媽斯烱把手機遞到丹雅手上,我要給膽巴打個電話。丹雅打通了膽巴的電話,阿媽斯烱劈頭就說:“我的蘑菇圈沒有了。我的蘑菇圈沒有了。”電話里的膽巴說:“過幾天,我請假來接你。”過幾天,膽巴沒有來接他。膽巴直到冬天,最早的雪下來的時候,才回到機村來接她。離開村子的時候,汽車緩緩開動,車輪壓得路上的雪咕咕作響。阿媽斯烱突然開口:“我的蘑菇圈沒有了。”膽巴摟住母親的肩頭:“阿媽斯烱,你不要傷心。”阿媽斯烱說:“兒子啊,我老了我不傷心,只是我的蘑菇圈沒有了。”(有刪改)文本二:過去我們聽說小說,首先是一個敘事性的文學,敘事性的文學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它為什么不是敘述而是敘寫?敘,大家明白它是什么意思,述,大家也明白它是什么意思,但是我要把敘述改成敘寫,之前沒有人這樣談論過短篇小說。述是一個動態性不太強的字,在述的狀態下,我們開始寫作一篇小說的時候,就特別容易把對于小說豐富文本的關注只放在事件上。我們今天看到的小說,大部分都是設計人物關系,構建故事框架,然后,推進情節。而且,這種推進沒有延宕,小說進入一個故事的時候缺少節奏感,沒有快慢,沒有回旋。如果用水流打個比方,今天的很多小說就像農村的人工渠道里頭的水,渠道里的水很有效率,流得很快也不會浪費。但是人工渠道,一樣的寬度深度,同時也規定它是一樣的速度,一渠水這樣一瀉往前奔流,這樣的水用于生產當然是有效率的,但是這樣的水沒有觀賞性。我們從事的,或者說我們要討論的敘事文學,它是有美學效應的,它永遠相伴于審美活動,那么在這種審美活動中,它就一定是另外一種狀態。如果敘述是一條人工渠道,那么敘寫就是一條山溪,蜿蜒曲折,快的時候比所有快都要快,慢的時候比所有慢還要慢,它要回旋。敘寫和敘述相比,當然一樣關注情節的進展,但更為重要的是一個在寫的狀態中的人,或者說一個好的小說文本所需要的不僅僅是講一個簡單的故事、一味地推進情節,它需要在不同的地方停下來進行延宕。如果說我們承認是寫,寫一篇有意味的小說,充滿語感的、想象力的小說,它一定在故事之外另外寫了一些別的什么東西。我們看到的各種各樣成功的小說家一定都是在講述故事的同時在講述一些別的什么東西,而且非常成功,發人之所未見的這樣的一些人。所以小說一定要有旁枝斜出,一定要有言外之意,一定要有關涉趣味的筆墨。(節選自阿來《文學的敘寫抒發與想象(上)》)6.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中阿媽斯烱接連多次說丹雅不知道怎么照顧蘑菇圈,生動地表現出了阿媽斯烱肯定、驚訝、懷疑的心理變化。B.小說講述了阿媽斯烱守護的蘑菇圈被丹雅公司追蹤拍攝并以此賺錢的故事,塑造了阿媽和丹雅兩個對比鮮明的形象。C.小說中阿媽斯烱在得知蘑菇圈被發現了之后產生了一種“空洞的迷茫”,表現出她面對時代變化時茫然失措的心態。D.小說兩次寫到阿媽斯烱與兒子通電話,表現出阿媽斯烱內心的孤獨與難過,也寫出了兒子對阿媽滿不在乎的態度。7.下列與文本有關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主要通過人物的對話推動情節的發展,雖然故事簡單,但敘事富有動態性,主要表達人應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題。B.敘寫和敘述都關注情節的進展,不同之處是敘寫動態性強,須要在不同的地方停下來進行延宕,而敘述只注重推進情節。C.作者認為,今天的小說都是先設計人物關系,構建故事框架,后推進情節,進入故事時,缺少節奏感,沒有快慢與回旋。D.小說運用了文本二提出的“敘寫”方法,在講故事時,敘事速度緩慢,在文本之外,還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具有美學效應。8.文本一中阿媽斯烱反復說的“我的蘑菇圈沒有了”具有哪些“言外之意”?請簡要分析。【答案】6.D7.B8.①丹雅公司利用不正當于段找到蘑菇圈,阿媽斯烱感到憤怒,阿媽斯烱預想蘑菇圈未來的遭遇而感到深深憂慮。②丹雅公司為了錢而采用欺騙手段,阿媽斯烱對這種人性之惡頗不以為然。③現代科技對阿媽斯烱的古樸的生活產生了沖擊,阿媽斯烱喪失了原本的生活方式而感到茫然。【解析】【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及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D.“兒子對阿媽滿不在乎”錯,小說中,阿媽告訴膽巴自己腿腳不便,不能山上時,膽巴傷心流淚,第二天委托他人看望阿媽,可見膽巴很關心母親。故選D【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A.“主要表達人應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題”錯。小說有多重主題,還包括現代文明對傳統生活的沖擊等主題。C.“今天的小說都是先設計人物關系”錯。由原文“我們今天看到的小說,大部分都是設計人物關系,構建故事框架,然后,推進情節”可知。D.“敘事速度緩慢”錯。小說敘事速度富有變化,有快有慢。故選B。【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蘊的能力。①由“她也不會告訴阿媽斯烱,公司怎么在阿媽斯烱隨身的東西上裝了GPS,定位了她的秘密。她也不會告訴阿媽斯烱,定位后,公司又在蘑菇圈安裝了自然保護區用于拍攝野生動物的攝像機,只要有活物出現在鏡頭范圍內,攝像機就會自動開始工作”“阿媽斯烱心頭濺起一點憤怒的火星,但那些火星剛剛閃出一點光亮就熄滅了”可知,丹雅公司利用不正當手段找到蘑菇圈,阿媽斯烱感到憤怒,阿媽斯烱預想蘑菇圈未來的遭遇而感到深深憂慮。②由“我的公司只是借用一下你蘑菇圈中的這些影像,讓人們看到我們野外培植松茸成功,讓他們看到野生狀態下我公司種植的松茸怎樣生長”“阿媽斯烱,為了錢,那些人看到蘑菇如此生長,他們就會給我們很多很多錢”“阿媽斯烱,錢,為了錢,為了很多很多的錢”可知,丹雅公司為了錢而采用欺騙手段,阿媽斯烱對這種人性之惡頗不以為然。③由“接踵而至的情緒也不是悲傷。而是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那種空洞的迷茫。她不說話,也說不出什么話來”可知,現代科技對阿媽斯烱的古樸的生活產生了沖擊,阿媽斯烱喪失了原本的生活方式而感到茫然。二、古代詩文閱讀(41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漢武帝后元元年。鉤弋夫人之子弗陵年數歲形體壯大多知上奇愛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母少猶與久之欲以大臣輔之,察群臣,唯奉車都尉光祿大夫霍光,忠厚可任大事。上乃使黃門畫周公負成王朝諸侯以賜光。后數日,帝譴責鉤弋夫人,夫人脫簪珥,叩頭。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獄。”夫人還顧,帝曰:“趣行,汝不得活!”卒賜死。頃之,帝閑居,問左右曰:“外人言云何?”左右對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兒曹愚人之所知也。往古國家所以亂,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汝不聞呂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二年春二月,上病篤,霍光涕泣問曰:“如有不諱,誰當嗣者?”上曰:“君未諭前畫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光頓首讓曰:“臣不如金日磾。”日磾亦曰:“臣外國人,不如光,且使匈奴輕漢矣。”乙丑,詔立弗陵為皇太子,時年八歲。丙寅,以光為大司馬、大將軍,日磾為車騎將軍,太仆上官桀為左將軍,受遺詔輔少主。皆拜臥內床下。丁卯,帝崩于五柞宮。戊辰,太子即皇帝位。帝姊鄂邑公主共養省中,霍光、金日磾、上官桀共領尚書事。光輔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殿中嘗有怪,一夜,群臣相驚,光召尚符璽郎,欲收取璽。郎不肯授,光欲奪之。郎按劍曰:“臣頭可得,璽不可得也。”光甚誼之。明日,詔增此郎秩二等,眾庶莫不多光。昭帝始元二年春正月,封大將軍光為博陸侯。或說霍光曰:“將軍不見諸呂之事乎?處伊尹、周公之位,攝政擅權,而背宗室,不與共職,是以天下不信,卒至于滅亡。今將軍當盛位,帝春秋富,宜納宗室,又多與大臣共事,反諸呂道,如是則可以免患。”光然之。(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霍光廢立》)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鉤弋夫人之子/弗陵年數歲/形體壯大/多知上/奇愛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母少/猶與久之/B.鉤弋夫人之子弗陵/年數歲/形體壯大/多知上/奇愛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母少/猶與久之/C.鉤弋夫人之子/弗陵年數歲/形體壯大/多知上/奇愛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母少/猶與久之/D.鉤弋夫人之子弗陵/年數歲/形體壯大/多知/上奇愛之/心欲立焉/以其年稚/母少/猶與久之/10.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諭”的意思是告訴,與《唐雎不辱使命》“寡人諭矣”的“諭”意思相同。B.頓首,古代的跪拜禮,以頭叩地即舉而不停留。書簡表奏中用以表示致敬。C.遺詔是皇帝臨終頒發的詔書,“遺”與《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遺誰”的“遺”意思不同。D.崩,指帝王死亡。《禮記·曲禮》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立太子前,漢武帝考察了群臣,只有霍光能夠擔任輔佐太子的重任,于是漢武帝賜給霍光周公負成王朝諸侯圖。B.漢武帝臨終前向霍光托孤,霍光自稱不如金日磾,而金日磾也謙讓霍光,并稱如果由他輔佐會使匈奴輕視漢朝。C.劉弗陵即位后,霍光被任命為大司馬、大將軍,與金日磾、上官桀一同主管尚書事,天下人都想一見他的風采。D.一天夜里,殿中有怪,霍光要求尚符璽郎交出玉璽,符璽郎寧死不從,第二天,霍光下令將尚符璽郎官品俸祿提了兩級。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夫人還顧,帝曰:“趣行,汝不得活!”卒賜死。(2)上病篤,霍光涕泣問曰:“如有不諱,誰當嗣者?”13.霍光為什么能成為輔佐漢昭帝的重臣?請結合文章簡要概括。【答案】9.D10.A11.C12.(1)鉤弋夫人回頭看著皇帝,漢武帝說:“快走,你不能活下去!”最終將她處死。(2)漢武帝病重,霍光流著淚問道:“陛下萬一不測,由誰來繼承皇位?”13.①霍光為人忠厚,能擔當大事,獲得漢武帝賞識;
②漢武帝臨終托孤,霍光被委以重任;
③霍光賞罰有道,為眾人贊賞。【解析】【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鉤弋夫人生的皇子劉弗陵,僅有幾歲,身體卻長得高大壯碩,懂得很多事兒,皇上非常疼愛他,想立他為太子。只因他年紀小,母親又太年輕,因此猶豫不決。“鉤弋夫人之子”與“弗陵”是同義復詞,中間不應斷開,排除AC。“年稚”指年齡小,中間不應斷開,排除B。故選D。【1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A.“諭”都為“明白、理解”的意思;句意:你真的沒理解以前我賜給你那幅畫的意圖嗎?/我明白了。B.正確。C.正確。句意:接受遺囑輔佐幼主。/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給誰呢?D.正確。句意:皇帝在五柞宮駕崩。/天子死稱為“崩”,諸侯死稱為“薨”,大夫死稱為“卒”。故選A。【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劉弗陵即位后,霍光被任命為大司馬、大將軍”錯誤,根據原文“丙寅,以光為大司馬、大將軍……丁卯,帝崩于五柞宮。戊辰,太子即皇帝位”可見,霍光被任命為大司馬、大將軍是在漢武帝時,太子還未即位。故選C。【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還顧”,回頭看;“趣”,快步走;“卒”,最終。(2)“篤”,嚴重;“不諱”,死的婉詞;“嗣”,繼承皇位。【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從“察群臣,唯奉車都尉光祿大夫霍光,忠厚可任大事”“光頓首讓曰:‘臣不如金日磾。’”等處可知,霍光為人忠厚,能擔當大事,獲得漢武帝賞識;從“上乃使黃門畫周公負成王朝諸侯以賜光”“上病篤,霍光涕泣問曰:‘如有不諱,誰當嗣者?’上曰:‘君未諭前畫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可知,漢武帝臨終托孤,霍光被委以重任;從“光輔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殿中嘗有怪,……光召尚符璽郎,欲收取璽。郎不肯授……光甚誼之。明日,詔增此郎秩二等,眾庶莫不多光”可知,霍光賞罰有道,眾人贊賞。參考譯文:漢武帝后元元年(前88年)。鉤弋夫人生的皇子劉弗陵,僅有幾歲,身體卻長得高大壯碩,懂得很多事兒,皇上非常疼愛他,想立他為太子。只因他年紀小,母親又太年輕,因此猶豫不決。漢武帝想派合適的大臣輔佐他,觀察群臣,只有奉車都尉、光祿大夫霍光,為人忠厚,可勝任此事。于是漢武帝讓黃門畫(一幅)周公背負周成王朝見諸侯的畫賜給霍光。過了幾天,漢武帝譴責鉤弋夫人,夫人摘掉頭上的裝飾,叩頭請求寬恕。漢武帝說:“將她拉下去,送到宮中監獄。”鉤弋夫人回頭看著皇帝,漢武帝說:“快走,你不能活下去!”最終將她處死。沒過多久,漢武帝閑暇無事,問周圍的人說:“外面人對處死鉤弋夫人都說什么了?”周圍的人回答說:“人們說‘既然立她的兒子為太子,為什么將他母親殺了’。”漢武帝說:“對。這就不是你們這些愚蠢的人所能知道的。自古以來國家之所以發生混亂,都是因為國君年紀小,母親年輕。女主一人獨居,就會驕橫不順,荒淫穢亂,沒人禁止得了。你沒聽說過呂后的事嗎?所以不得不將她先除掉。”漢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春季,二月,漢武帝病重,霍光流著淚問道:“陛下萬一不測,由誰來繼承皇位?”漢武帝說:“你真的沒理解以前我賜給你那幅畫的意圖嗎?立我的幼子。由你像周公那樣輔佐他。”霍光叩頭推讓說:“我不如金日磾。”金日磾也推辭說:“我是個外國人,趕不上霍光,如果由我輔佐會使匈奴輕視漢朝啊。”乙丑(十二日),漢武帝頒布詔書立劉弗陵為皇太子,當年八歲。丙寅(十三日),漢武帝任命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金日磾為車騎將軍,太仆上官桀為左將軍,三人共同接受遺詔輔佐幼主。都拜伏在臥室內的床下。丁卯日,皇帝在五柞宮駕崩。戊辰日,太子登基皇帝位。劉弗陵的姐姐鄂邑公主陪他一起住在寢宮中,負責撫養照顧,霍光、金日殫、上官桀一同主管尚書事,主持朝政。霍光輔佐幼主,朝廷政令都由他自己發出,天下人都想一見他的風采。一天夜里,宮中曾出現怪物,群臣都為怪物驚慌不安,霍光在慌亂中召見尚符璽郎,想收回皇帝的玉璽。尚符璽郎不肯給他,霍光想強迫他交出。尚符璽郎手持寶劍嚴肅地說:“我的頭你可以拿到,但玉璽你不可能得到。”霍光非常贊賞他的盡忠職守。第二天,下令將尚符璽郎官品俸祿提了兩級,眾人也為此更加敬重霍光。漢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春季,正月,漢昭帝封大將軍霍光為博陸侯。這時有人勸霍光說:“將軍是否聽說過呂氏家族的事?處在伊尹、周公的地位,處理國政,獨攬大權,疏遠皇族成員不與他們共事,所以失去天下人的信任,最終遭到滅亡。如今將軍身居顯要地位,皇帝年幼,應接納皇室成員,再多與朝廷大臣共商大事,一切與呂氏處事的方法相反,如果這樣去做,便可以免除禍患。”霍光認為有道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登錦城散花樓李白日照錦城頭,朝光散花樓。金窗夾繡戶,珠箔懸瓊鉤。飛梯綠云中,極目散我憂。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注]。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游。[注]雙流:縣名,今屬成都市。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金”“繡”“珠”“瓊”等字眼,寫出陽光照耀下的樓閣精美華麗。B.“綠云中”以夸張的手法寫散花樓之高,為七、八句寫遠景做好鋪墊。C.詩中狀物寫景靈活生動,從內外、高低、遠近等多角度描繪詩人所見。D.全詩語言精煉而且格律工整,體現了一種恬淡自然、清新明麗的詩風。15.詩人的情感隨登樓過程而發生變化,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答案】14.D15.(1)看到散花樓,進而觀賞樓內華麗的裝飾,詩人不由驚訝贊嘆。(2)拾級而上,憑欄遠聯,看到遼闊壯美的景色,詩人憂愁隨之消散。(3)登臨高處,仿佛在九霄云外暢游,詩人忘卻塵俗,陶醉其中。【解析】【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D.“格律工整,體現了一種恬淡自然、清新明麗的詩風”錯,此為古體詩而不是近體詩,并沒有工整的格律;這首詩用詞華麗,包含夸張、想象、渲染,不屬于“恬淡”“清新”詩風。故選D。【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日照錦城頭,朝光散花樓。金窗夾繡戶,珠箔懸瓊鉤”大意是:紅日高照錦官城頭,朝霞把散花樓染得光彩奪目。樓上的窗欞閃耀著金色光輝,門上的彩繪像錦繡一樣美麗。珍珠串成的門簾懸掛在銀色的簾鉤上,凌云欲飛的樓梯升起在碧綠的樹叢中。詩人沒有描寫散花樓的建筑規模、營造特點、位置與布局等,而是通過金窗、繡戶、珠箔、銀鉤、飛梯等器物的色、光、形、態的變化和輝映,顯現出散花樓的高雅別致,宏偉壯觀。“金窗夾繡戶,珠箔懸銀鉤”,這兩句詩對仗修辭手法的運用,把初日臨照下的錦城散花樓的景象生動地描繪出來。由此可見,看到散花樓,進而觀賞樓內華麗的裝飾,詩人不由驚訝贊嘆。“飛梯綠云中,極目散我憂。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大意是:站在樓頭,放眼四望,一切憂愁憤懣的情緒都一掃而空了。昏暗的暮雨瀟瀟飄向三峽,滿江的春水環繞著雙流城。樓閣高梯入云,樓接霄漢,氣象雄偉。詩人極目云天,心曠神怡,因而留連忘返。遙看瀟瀟暮雨飄灑向三峽,俯視春江繞城,景物盡收眼底。散花樓的美景竟然使詩人陶醉了。詩人拾級而上,憑欄遠聯,看到遼闊壯美的景色,詩人憂愁隨之消散。“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游”大意是:今天我來此登樓而望,簡直就是在九重天之上游覽。“如上九天游”則是再次抒發登樓的愉悅之情。登臨高處,仿佛在九霄云外暢游,詩人忘卻塵俗,陶醉其中。(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6小題,12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論語〉十二章》中,既強調榜樣的良好作用,又強調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人要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要承擔起實現強國夢的重大責任,曾子在《〈論語〉十二章》中也說過類似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學之道》中,寫心不妄動才能夠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夠思慮精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自我夸耀常常只得一時風光,難以維持。《老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好說明這個道理。(5)《老子》中以大樹為喻說明萬事萬物都是從微小發展壯大起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孟子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文中善于運用比喻說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喻證法將“擴而充之”的意義深入淺出地進行了闡述。【答案】①.見賢思齊焉②.見不賢而內自省也③.士不可以不弘毅④.任重而道遠⑤.靜而后能安⑥.安而后能慮⑦.自伐者無功⑧.自矜者不長⑨.合抱之木⑩.生于毫末?.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寫的時候要注意如下詞語:“焉”“弘”“伐”“矜”“然”。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從小,我對雪是①的,我喜歡站在雪地里,仰面等待雪花滑落唇間,品嘗它的滋味。舌尖有點涼,有點麻,縈繞淡淡的清香。那種清香,與人間所有的草木花香都不同。怎么會相同呢?地上的草木都沾了塵世氣息,而它沒有。它是天外之花,那么②,與眾不同。在我們當地,有時也會下暴雪,大雪③,像瀑布一樣傾瀉而下,大地被迅速淹沒。飛鳥呢,大部分藏到安全的巢里去了,從縫隙間露出個小腦袋,賞雪。偶爾低頭啄一下羽毛,再啄一下。只有喜鵲依然興高采烈,我常在大雪時看到兩三只穿著黑白相間的衣服,喳喳叫著掠過我十七樓高的窗口的喜鵲。它們經過時,快如一道閃電,我只來得及看清它們白凈的肚腹,像雪那么白。我不知道,喜鵲為什么要費力地穿越風雪。覓食,還是只為展示一種力量?生命的力量。17.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18.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19.文中畫橫線的兩個句子都使用了問句,請結合材料分別簡析其表達效果。【答案】17.①情有獨鐘②超凡脫俗③紛紛揚揚18.我常在大雪時看到兩三只喜鵲,它們穿著黑白相間的衣服,喳喳叫著,掠過我十七樓高的窗口。19.第一處是反問句,強調雪的氣質與“塵世氣息”的不同,增強語氣。第二處是設問句(選擇疑問句),表現了作者對喜鵲穿越風雪的原因的思考,發人深思。【解析】【1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①根據語境,此處應該填寫“我”從小以來對雪的態度,根據后文來看,作者對雪非常喜愛,可填“情有獨鐘”。情有獨鐘:指對某人或某件事特別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他(她/它)上面。②根據前文,此處表現雪與“沾了塵世氣息”的草木的不同特點;根據后文,還要體現它“與眾不同”,因此是“超凡脫俗”。超凡脫俗:超出常人,脫離凡俗。指與眾不同,脫世俗的高雅境界。③根據語境,所填成語應作為句子的謂語,來描寫下暴雪的樣態,可填“紛紛揚揚”。紛紛揚揚:形容雪、花、樹葉等散亂飄灑。【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句式變換的能力。長句變短句的方法是:先提取句子主干單獨成句,再分別把復雜成分(多層定語、狀語等)抽出來作為句子或者短語,最后排序。本題中主干句為“我常看到兩三只喜鵲”;其他成分,“在大雪時”為狀語,這個成分可以和主干句合為一句;剩余內容“穿著黑白相間的衣服”“喳喳叫著”“掠過我十七樓高的窗口”為“喜鵲”的多層定語,可在這幾句前面加出主語“它們”,變成句子。整理答案即可。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修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在修辭上,問句可分為設問和反問。設問句: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要回答的“無疑而問”;設問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啟發思考。反問句:用否定的句式通過反問來表示肯定的意思,或用肯定的句式通過反問來表示否定的意思,只問不答。第一句“那種清香,與人間所有的草木花香都不同。怎么會相同呢?地上的草木都沾了塵世氣息,而它沒有”通過反問來表示肯定的意思,意思是那種清香與世間所有的草木花香都不相同,用反問的形式強調雪的氣質與“塵世氣息”的不同,增強語氣。第二句“我不知道,喜鵲為什么要費力地穿越風雪。覓食,還是只為展示一種力量?生命的力量”,自問自答,所以是設問句。是對喜鵲要費力地穿越風雪原因的詢問和思考,發人深思。(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7分)閱讀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天是越來越冷了,祥子似乎沒覺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會覺得寒冷。地上初見冰凌,連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來,處處顯出干燥,結實,黑土的顏色已微微發些黃,像已把潮氣散盡。特別是在一清早,被大車軋起的土棱上鑲著幾條霜邊,小風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極高極藍極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車跑一趟,涼風颼進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有時候起了狂風,把他打得出不來氣,①可是他低著頭,咬著牙,向前鉆,像一條浮著逆水的大魚;風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風決一死戰。猛的一股風頂得他透不出氣,②閉住口,半天,打出一個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個猛子。打出這個嗝,他繼續往前奔走,往前沖進,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止住這個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沒有一處松懈,像被螞蟻圍攻的綠蟲,全身搖動著抵御。這一身汗!等到放下車,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長氣,抹去嘴角的黃沙,他覺得他是無敵的,他剛從風里出來,風并沒能把他怎樣了!20.文中有三個重疊形式“處處、微微、早早”,說說它們和“處、微、早”相比,語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21.對文學作品來說,標點標示的停頓,有時很有表現力。文中有兩處畫橫線部分,請任選一處,分析其中的逗號是怎樣增強表現力的。【答案】20.①三個重疊詞語“處處,微微、早早”與“處、微、早”相比,語意得到了強化;②“處處”是“到處”的意思,比“處”范圍更廣,能突出地面的干燥、結實;③“微微”表示程度不深,比“微”程度更輕,能表現出黃色之淺;④“早早”意為很早,比“早”更突出祥子拉車的時間之早。21.示例一:①處,兩個逗號將“低著頭”“咬著牙”“向前鉆”三個動作分隔開來,敘述完每個動作后進行停頓,突出了祥子拉車的艱難吃力。示例二:②處的兩個逗號將時間狀語“半天”獨立出來,起強調作用,突出“閉住口”的時間之長,凸顯了狂風的猛烈和祥子在狂風中堅持拉車的痛苦與窘態。【解析】【2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語言表達效果的能力。由題干可知,考生需要先明確疊詞的效果,如音韻美、畫面美、渲染強化、描摹性。文中三個重疊形式“處處、微微、早早”顯然比“處、微、早”在語意表達上更能強化文意。然后結合各自的語境分析。如“處處”,意思是“到處”“各個地方”“所有地方”,文中“處處顯出干燥,結實”是說便道上到處都是干燥、結實的,而“處”意為某個地方,“處處”顯然比“處”的范圍廣。如“微微”,意思是稍微,表示數量不多或程度不深,是程度副詞,兩個“微”疊用形容程度更輕,文中“黑土的顏色已微微發些黃”是說黑土發黃的色彩很淺,在程度上比“微”更輕。如“早早”,比常時為早,很早,是時間副詞,文中“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車跑一趟”是說祥子拉車的時間很早,兩個“早”疊用比“早”更能凸顯時間之早。【2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標點符號的作用的能力。由題干可知,考生需要從兩句中任選一句分析逗號的表現力。①處,“可是他低著頭,咬著牙,向前鉆”描述祥子在狂風中拉車的狀態,“低著頭”“咬著牙”“向前鉆”是祥子逆著狂風拉車時的動作,敘述時如果中間不做停頓或僅用頓號做停頓便會顯得動作連貫,減弱祥子拉車的艱難吃力感,但用兩個逗號將三個動作分隔開來做較長的停頓,則更能夠顯出祥子拉車的艱難吃力。②處,“閉住口,半天,打出一個嗝”是祥子在狂風中的狀態,使用兩個逗號將“半天”從句子中獨立出來,使這一時間狀語更加突出醒目,強調祥子在狂風下“透不出氣”“閉住口”的時間之長,而忍了半天才打出一個嗝,也凸顯出祥子在狂風中堅持拉車的痛苦與窘態。四、寫作(6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以聲辯聲,不如以無聲辯聲。以言辯言,不如以無言辯言。——林語堂我們這一代人終將感到悔恨,不僅因為壞人可憎的言行,更因為好人可怕的沉默。——馬丁·路德·金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臨床患者體驗與滿意度試題及答案
- 實驗委托協議書附件
- 輪胎代理協議書模板
- 教師聘用協議書無效
- 勞務派遣延期協議書
- 2024年花藝師多元文化的影響與考題試題及答案
- 市政二級實務試題及答案
- 招聘輔導員能力測評題目試題及答案
- 精典案例2024年福建事業單位考試試題及答案
- 考試書單測試題及答案大全
- 物業管理之工程管理
- 生態農業發展與綠色金融的融合路徑
- 附著齦重建在口腔種植修復中的應用探索
- 《歐式田園風》課件
- 2024年德州市人民醫院高層次衛技人才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附帶答案
- 訂單與合同管理制度
- 【MOOC期末】《英美文學里的生態》(北京林業大學)期末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外科患者疼痛護理與管理
- 《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方案》專題培訓
- 《異常子宮出血診斷與治療指南(2022版)》解讀
- 2024年六西格瑪黃帶認證考試練習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