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測試卷期末考試語文課時練《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含答案)_第1頁
2023-2024學年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測試卷期末考試語文課時練《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含答案)_第2頁
2023-2024學年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測試卷期末考試語文課時練《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含答案)_第3頁
2023-2024學年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測試卷期末考試語文課時練《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含答案)_第4頁
2023-2024學年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測試卷期末考試語文課時練《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三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課時練詩歌鑒賞竹里館唐·王維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書事唐·王維輕陰閣①小雨,深院晝慵開。坐看蒼苔色,欲上人衣來。1.從體裁上看,兩首詩都是______,詩人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______”之稱。2.兩首詩都表現出了環境的幽靜?!吨窭镳^》寫彈琴、長嘴,是以聲響襯托靜境?!稌隆分腥?、四句卻是化靜為動,請結合詩句做簡要賞析。3.兩首詩表達的情感有何相同之處?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竹里館王維〔唐代〕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4.幽樹林中的幽深渲染了怎樣的境界?5.詩中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古往今來,家鄉一直是文人騷客們不變的談論話題。樹高千尺,落葉歸根,在他們看來,家鄉是他們心靈的依靠、感情的寄托。他們借詩言志,表達自己對家鄉的思戀。閱讀下面兩首,完成下面兩題。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新年作①劉長卿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已似長沙傅②,從今又幾年。【注】①本詩為作者被貶謫南巴時所作。②長沙傅:賈誼,他曾被貶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6.中國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國度,有時候,你只需說起一個意象,我便知曉你的心意。請你在以上詩歌中找出兩個這樣的意象,并簡要概括這些意象傳遞出的情緒。7.“借人言己”是詩人創作時常用的一種方法,請你比較《春夜洛城聞笛》和《新年作》兩首詩歌,結合詩歌內容和背景資料分析一下兩位詩人這樣做的目的。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小題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8.詩句中“散”字能否改為“落”字?為什么?9.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閱讀下面古詩,完成下面小題。逢入京使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10.展開聯想與想象,描繪一下前兩句所展現的畫面。11.作者用什么修辭手法寫自己“龍鐘淚不干”?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逢入京使岑參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12.下列對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的“東望”點明家園的位置,“路漫漫”體現路途遙遠,暗含回家不易。B.第二句采用夸張的修辭手法,表達詩人對故園的眷戀之意。C.從“馬上相逢”一詞描繪出行色匆匆的軍旅生活,既合情理,又給人新鮮之感。D.這首詩語言典雅,抒寫詩人開闊豪邁的胸襟。13.“憑君傳語報平安”一句體現了詩人怎樣的復雜心理?晚春韓愈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14.下列對詩歌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這首詩的語言活潑生動有趣,如草樹能“知”“解”“斗”,能以才思論天下。B.詩歌一、二句寫出了晚春草木留春,萬紫千紅的景致,為歷代傳誦。C.詩歌三、四句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樸素無華的楊花、榆莢隨風飄舞的狀態。D.詩歌三、四句借楊花、榆莢的不甘示弱,與百花爭春,表達了詩人與世無爭的人生態度。15.請說出“百般紅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辭手法,并簡析其妙處。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小題晚春(唐·韓愈)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16.詩的前兩句寫出了怎樣的晚春景致?17.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淮上喜會梁州故人韋應物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18.以下詩歌,與上面這首詩歌體裁完全相同的是()A.《龜雖壽》(曹操)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C.《竹里館》(王維) D.《月下獨酌》(李白)19.頷聯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效果?20.詩歌鑒賞是有方法的,請你幫曉甬和小舟按要求完成探究。聽角思歸唐·顧況故園黃葉滿青苔,夢后城頭曉角哀。此夜斷腸人不見,起行殘月影徘徊。(1)默寫李白《春夜洛城聞笛》和岑參《逢入京使》含有“故園”的詩句。①此夜曲中聞折柳,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聞笛》)②_______,雙袖龍鐘淚不干。(岑參《逢入京使》)(2)首句中“故園”一詞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3)結合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和岑參的《逢入京使》,分析三首詩中“故園”的意思及其蘊含的情感,并談談對閱讀古詩詞方法的發現。參考答案1.五言絕句(五絕)詩佛2.青苔本是靜景,詩人化靜為動,表現出仿佛流動于整個空間的蒼苔翠色,讓人感受到深院的幽靜。3.相同之處:表現了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對幽居生活的熱愛與陶醉,以及高雅絕俗的追求。4.幽深等字的運用,渲染了一種幽靜、雅致的境界。5.詩中描述了詩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著安寧與自在的生活,時而獨坐冥想,時而彈彈琴,時而長嘯,無人來擾,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現出如詩如畫的美景,表現了詩人淡泊的生活態度高雅的生活情趣。6.示例一:《春夜洛城聞笛》中春風徐徐,笛聲飄散在風中,風又吹送笛聲,飄滿了洛陽城?!按猴L”交代詩人情感生發(思鄉之情)的原因;《新年作》中的“嶺猿”,渲染了哀傷凄婉的氛圍,詩人與之“旦暮”相處,寫出了詩人獨自謫居異鄉,內心的孤獨無依、惆悵迷茫。示例二:《春夜洛城聞笛》中此夜聽聞折柳曲,誰人不起思鄉之情呢!“折柳”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缎履曜鳌分小敖诧L煙”寫出了詩人與江邊楊柳共同領受風煙侵吹,“風煙”,渲染了傷感氛圍,寫出了詩人在異鄉孤苦無依,內心凄苦惆悵。7.《春夜洛城聞笛》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棧里,偶然聽到笛聲,而這笛聲未點明是誰吹奏,可能是樂師,可能是和詩人一樣客居他鄉的游子,而不管是誰,這都不重要,“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思鄉之情是天下所有游子所共有的,所以在此夜聽到詞曲,詩人和眾多游子一樣觸發思鄉之情;《新年作》作者被貶謫南巴時所作,“已似長沙傅”借用賈誼的典故,賈誼漢代名士,有匡扶國家之志,遭人詆毀,被貶為長沙王太傅,詩人聯系與賈誼遭貶的共同的遭遇,心里更是充滿凄涼寥落之情。“老至居人下”滿含年老失時的辛酸和仕途失意的悲憤:剛正到老,卻落了個受人陷害、寄人籬下的下場!8.不能,因為“散”比“落”字用得妙?!吧ⅰ笔蔷鶆?、遍布。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9.“此夜曲中聞折柳”,今夜,縹緲的笛樂中,聽到了思鄉懷親的《折楊柳》。笛樂飄飄,如此動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聽到這笛聲的,誰不會動思鄉之情呢?詩人聽到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思,為全詩點睛,也是“聞笛”的題義所在,表達了作者思念親人,思念家鄉的情感。10.離開長安已經好多天了,回頭一望,只覺長路漫漫,塵煙蔽天。詩人又思念起家鄉和親人,不禁掩面抽泣,淚水很快就沾濕了雙袖。11.夸張?!褒堢姟毙稳轀I流縱橫的樣子,這里是沾濕的意思。本詩表達了詩人遠涉邊塞的思鄉懷親之情。12.A13.抒發詩人掛念親人又無處寄托,擔心親人掛念自己的復雜心理。14.D15.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晚春時節花木競相開放、爭妍斗艷的美麗景象。(大意相同即可。)16.草木留春、萬紫千紅或花草樹木競相開放、爭妍斗艷的美麗景象。(意思對即可)17.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對春光的珍惜,對春天的留戀、喜愛之情。(意思對即可)18.B19.采用比喻。用“浮云”比喻漂泊不定,“流水”比喻時光消逝,生動形象。(或者:對比。用“一別”的短暫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