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測試題及答案20151230_第1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測試題及答案20151230_第2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測試題及答案20151230_第3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測試題及答案20151230_第4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測試題及答案20151230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5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測試卷班級:姓名:得分:基礎知識及運用(30分)1.根據下列拼音寫出漢字。(8分)

(1)公輸bān()(2)敝yú()(3)不()xiè(4)jīng()國(5)一dān()食(6)cù()爾(7)gǒu()得(8)lǐ)泉2.下列加點字拼音無誤的一項是()(2分)

A.拂士(bì)米粟(sù)行拂(fú)膠鬲(gé)

B.至于郢(yíng)侮臣(wǔ)荊國(jīn)胡不見(xiàn)

C.竊(qiè)錦繡(jǐn)褐(hè)糠糟(zāo)犀(xǐ)

D.黿(yuán)楩(biān)楠(nán)牒(diē)圉(yǔ)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它的含義。(20分)

(1)公輸盤不說。()通()含義()

(2)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通()含義()

(3)子墨子九距之。()通()含義()

(4)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余。()通()含義()

(5)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通()含義()

(6)寡助之至,親戚畔之()通()含義()

(7)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通()含義()

(8)入則無法家拂士()通()含義()

(9)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含義()

(10)故患有所不辟也()通()含義()

6.下列各句與課文原句相同的在括號內打“√”,不同的打“×”。(4分)

(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堅利也。()

(2)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3)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4)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7.選出加粗詞詞義相同的一組()(2分)

A.所以動心忍性此先漢所以興隆也B.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是年謝莊辦團

C.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入之迂也D.行拂亂其所為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8、判斷下列譯文的正誤,將正確的譯文字母序號填入括號內。(12分)

①委而去之。()

A.受委屈而離開他。B.放棄城而逃跑。C.受委屈到哪兒去。

②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A.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B.過去的君子有的不打仗,打仗的就一定能取勝。

③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因此使他的心受驚動,使他的性格堅韌起來,增加了他不行的方面。

B.通過那樣的途徑,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情堅韌起來,增長了他的才干。

C.通過那樣的途徑,使他動了心,忍耐住性子,增長了他的才干。

④池非不深也。()

A.護城河不是不深啊。B.水池不是不深啊。C.池塘非常不深啊。

⑤曾益其所不能。()

A.增加了他不行的方面。B.增長了他的才能。C.曾經更加強了他的才能。

⑥兵革非不堅利也。()

A.士兵和皮革不是不堅定鋒利啊。B.兵卒和鎧甲不是不精良啊。

C.武器和裝備不是不精良啊。

9.判斷正誤,正確的在括號內畫“√”,錯誤的畫“×”。(12分)(1)《孟子》是一部記錄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等的書。孟子是戰國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師。

《孟子》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書。()

(2)“寡助之至”導致“親戚畔之”,那么“多助之至”的結果就是“天下順之”。()

(3)這兩篇短文,論述的中心都是文章的題目。()

(4)“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這句話是從一個國家存亡的角度來說明“死于安樂”的道理。()

(5)《公輸》一文選自《墨子·公輸》,《墨子》一書現在一般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的輯錄。墨子,相傳原為宋國人,后長期住在魯國,是春秋戰國之際墨家學派的創始人。()

(6)《莊子》故事兩則均選自《莊子·秋水》。《莊子》是莊周及其后學的著作集,為道家經典之一。莊周是春秋時宋國人,哲學家,道家學派代表人物。()

二、古詩文默寫(20分)1、,以觀滄海。曹操《觀滄海》2、此中有真意,。陶淵明《飲酒》3、鄉書何處達?。王灣《次北固山下》4、,兒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都護在燕然。《使至塞上》唐王維6、我寄愁心與明月,!《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7、長風破浪會有時,。《行路難》唐李白8、,決眥入歸鳥。《望岳》唐杜甫9、白頭搔更短,。《春望》唐杜甫10、安得廣廈千萬間,,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三、文言文閱讀

一、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4分)

1.這段文字的出處是()(2分)

A.《論語》B.《孟子》C.《韓非子》D.《列子》

2.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6分)

(1)守城一方的防衛條件具體表現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攻城一方“環而攻之”所憑借的條件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攻城一方不能取勝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15分)

1.這段文字闡述了什么道理()(2分)

A.人若處于困難之中,國家處于憂患之中就一定要滅亡的道理。

B.人只有處于困境才能有作為,國沒有憂患才能發展的道理。

C.人若處于困境,就無法發揮才能,國無憂患則往往要遭到滅亡的道理。

D.人處于困境能激發斗志,國無憂患易遭滅亡的道理。

2.文中六個“于”可作“受到”、“在”、“使”三種解釋,請分別指出。(3分)

A.“困于心,衡于慮”中的兩個“于”字可解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征于色,發于聲”中的兩個“于”字可解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于”字可解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兩個動詞作名詞用的詞,請找出來并解釋。(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用的論證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本段從正、反兩方面論證了什么?(用自己的話概括)(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經過痛苦斗爭過程而得到的好處是什么?(用文中的三個字概括)(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造成一個國家滅亡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1.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2.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有什么作用?(2分)3.上文語段全文出自《》,作者()。文中用“一簞食,一豆羹”來進行論證,這屬于()的論證方法。文段中著重論述了“()”比“()”更重要,人應該保有本心的道理。(5分)4.《魚我所欲也》中出現的成語有()、(

)。(2分)5.譯句:(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2分)(2)是亦不可以已乎?(2分)五、寫作1、按要求寫“留言條”。5月11日,小紅的爸爸臨時決定下午2點鐘出差去上海,要過三天才能回來。爸爸要小紅在家聽媽媽的話,把學習、生活安排好,請你替小紅的爸爸寫一張留言條。2、請你修改下面這份邀請函。藍天藍天幼兒園第一屆趣味雙語運動會邀請函我園將在11月20星期天上午9:00開展第一屆趣味雙語運動會,如不下雨將如期舉行,要是下雨將推遲到下個星期天。歡迎各位家長能將寶寶帶來參加我園的活動,您和您的寶寶都可以參加,幼兒園為小朋友準備了精美的獎品。修改:1、2、3、九年級下第五單元測試題答案一、基礎知識及運用

1.(1)盤(2)輿(3)屑(4)荊(5)簞(6)蹴(7)茍(8)醴2.A

5.(1)“說”通“悅”,高興。(2)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的意思。/與通歟,語氣助詞(3)“距”通“拒”,抵擋,防守。(4)“圉”通“御”,防御,抵擋。

(5)“詘”通“屈”,沒辦法了,屈服了。(6)“畔”通“叛”,背叛

(7)“衡”通“橫”,梗塞,不順(8)“拂”通“弼”,輔佐

(9)“曾”通“增”,增加(10)“辟”通“避”,躲避

6.(1)×(2)√(3)√(4)×

7.B8.①B②A③B④A⑤B⑥C

9.(1)×(2)√(3)×(4)√(5)√(6)×

二、古詩文默寫(10分)1、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觀滄海》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飲酒》3、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4、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使至塞上》唐王維6、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唐李白7、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行路難》唐李白8、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望岳》唐杜甫9、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春望》唐杜甫10、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唐杜甫三(一)1.B(2分)2.(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得天時(或必有得天時者矣)

(3)天時不如地利(或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各1分)

(二)1.D2.A.受到B.在C.3.a.入--國內b.出--國外

4.對比論證人處困境能激發斗志,國無憂患易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