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試卷第=page1010頁,總=sectionpages1010頁第10課《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本課重點《凡爾賽條約》和《九國公約》本課難點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的實質以及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評價一、選擇題1.五四青年節是紀念五四運動,導火線是:A.巴黎和會 B.第一次大戰爆發 C.北京學生游行示威 D.上海工人罷工【答案】A【詳解】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巴黎和會失敗引發了中國的五四愛國運動,北京大學等校的學生走上街頭,在天安門集會演講,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的口號。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A項正確;第一次大戰爆發于1914年,排除B項;五四運動前期是北京學生游行示威,排除C項;五四運動后期是上海工人罷工,排除D項。故選A項。2.1919年6月,某報紙發文說:“600萬人躺在墳墓中,3個老人坐在巴黎瓜分地球。”這里的“瓜分地球”指的是()A.三國同盟的形成 B.三國協約的形成 C.巴黎和會的召開 D.華盛頓會議的召開【答案】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1919年,一戰結束后,以英法美為代表的歐美列強主導了巴黎和會,重新安排戰后的國際秩序,C項正確;三國同盟是1882年成立,排除A項;三國協約于1907年成立,排除B項;華盛頓會議于1921年召開,排除D項。故選C項。3.漫畫中常常蘊含著重要的歷史信息,關于下圖相關歷史信息說法不正確的是()A.反映的是二戰時期的一次重要會議 B.體現大國操縱、強權政治C.確立了華盛頓體系 D.協調了反法西斯行動【答案】C【詳解】根據題干材料漫畫,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和會后,美、英、日等帝國主義國家為重新瓜分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和勢力范圍,由美國建議召開華盛頓會議。會議最后簽訂《四國條約》、《五國海軍條約》、《九國公約》等條約,形成了華盛頓體系。而漫畫反映的是雅爾塔會議,C項符合題意;美國、英國和蘇聯三個大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于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間在蘇聯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島的雅爾塔皇宮內舉行雅爾塔會議。會議決定徹底消滅德國法西斯主義,戰后德國由美、英、蘇等國實行分區占領,最終導致德國分裂,引發以美、蘇為首的兩大集團之間進行冷戰,最終形成兩極格局。據以上分析可知ABD項正確,排除ABD項。故選C項。4.丘吉爾曾把凡爾賽體系稱為“勝利者的蠢事”。這是因為()A.協約國未能達到預期目的 B.埋下了未來世界大戰的隱患C.戰勝國決定建立國際聯盟 D.美國領導世界的期望未實現【答案】B【詳解】1919年,戰勝的協約國集團為了對戰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開了巴黎和會,簽訂了對德的《凡爾賽和約》。《凡爾賽和約》和一系列的和約構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帝國主義在西方的體系。這一體系不僅沒有從根本上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反而加劇了矛盾,為新的世界大戰埋下了隱患。丘吉爾曾把凡爾賽體系稱為“勝利者的蠢事”。這是因為埋下了未來世界大戰的隱患,B項正確;協約國的目的是制裁德國,目的達到,排除A項;建立國際聯盟不屬于“勝利者的蠢事”,排除C項;美國在凡爾賽會議上沒有獲取應有的利益,后來召開華盛頓會議,因此不符合材料“勝利者的蠢事”內涵,排除D項。故選B項。5.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各國召開巴黎和會,后簽訂了系列條約,實現和平。但法國統帥福煦卻說:“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的休戰。”他的擔憂主要是戰后()A.同盟國未受應有懲罰 B.美日對巴黎和會不滿C.對戰敗國的過度宰割 D.和會排斥蘇維埃俄國【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這不是和平,這是20年的休戰!"分析可知這說明《凡爾賽和約》不能消除帝國主義的矛盾,巴黎和會它只是暫時緩解了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但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矛盾,特別是對德國的嚴懲,使德國國內復仇主義泛濫,所以該體系不可能長久維持下去,C項正確;一戰后簽訂了《凡爾賽和約》,同盟國不受到懲罰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美國是屬于戰勝國一方,得到了應得的利益,故美日對巴黎和會的不滿的表述錯誤,排除B項;材料中無法體現巴黎和會排斥蘇維埃俄國,材料其主旨在于表達對戰敗國的過度宰割,排除D項。故選C項。6.毛澤東指出:“華盛頓會議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下列能體現這個觀點的內容是()A.尊重中國主權和獨立及領土與行政的完整B.廢除“二十一條”,收回山東主權C.中國在山東的主權由德國轉讓給日本D.中國保證各國在華“機會均等”,對外“門戶開放”【答案】D【詳解】據材料“華盛頓會議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并結合所學可知,華盛頓會議簽署的《九國公約》,打破了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但提出了“機會均等,利益均沾”的原則,故D項正確;A項說法錯誤,違背史實,排除A項;據所學可知,廢“二十一條”,收回山東主權,是中國代表在巴黎和會提出的要求,排除B項;C項屬于巴黎和會的內容,排除C項;故選D項。7.“這一條約的簽訂是美國外交的勝利。它不僅消除了在遠東爭霸的一個障礙,而且成功地使該條約只具有外交協商性質而不具有軍事同盟性質,使美國無需動用武力保衛英法在遠東的利益”。“這一條約”是()A.《和平法令》 B.《凡爾賽條約》C.《九國公約》 D.《慕尼黑協定》【答案】C【詳解】為了解決美、日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矛盾,在美國的倡議下,1921﹣1922年,美、英、日、中等九國代表在華盛頓舉行會議,與會九國簽署了《九國公約》;這個公約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的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這實際上打破了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為美國在中國的侵略擴張提供了方便,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據“這一條約的簽訂是美國外交的勝利,它不僅消除了在遠東爭霸的一個障礙,而且成功地使該條約只具有外交協商性質而不具有軍事同盟性質,使美國無需動用武力保衛英法在遠東的利益”及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條約”是《九國公約》,C符合題意;《和平法令》《凡爾賽條約》《慕尼黑協定》與題干要求不符,不符合題意,排除ABD;故選C。8.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戰勝國英、法、美等決定在巴黎召開制裁和處理主要戰敗國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會議。會上簽署的損害中國主權的條約是A.《辛丑條約》 B.《凡爾賽和約》C.《九國公約》 D.《慕尼黑協定》【答案】B【詳解】根據所學知識,1919年1月,巴黎和會召開,會議由英國、法國和美國三國操縱,貫穿大國強權政治.在巴黎和會上,戰勝國與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其內容主要是制裁德國,B項正確;《辛丑條約》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期簽訂,排除A項;《九國公約》是在華盛頓會議上簽訂的,排除C項;《慕尼黑協定》是在二戰爆發前簽訂,排除D項。故選B項。9.與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形成相關的國際會議有()①巴黎和會②華盛頓會議③26國華盛頓會議④雅爾塔會議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詳解】一戰后新國際秩序是通過戰后的兩次會議基礎上建立的,這兩次會議分別是: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①②A項正確;26國華盛頓會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召開的,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成立,雅爾塔會議也與二戰有關,③④與爾賽華盛頓體系形成,故排除BCD項。故選A項。10.1919年,戰勝的協約國為了締結和約,對戰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開()A.巴黎和會 B.華盛頓會議 C.雅爾塔會議 D.開羅會議【答案】A【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18年1月到6月,一戰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在巴黎召開的和平會議。英法美操縱了會議,會議簽訂了對德的《凡爾賽條約》,對德國加以限制,還簽訂了同其他戰敗國的條約。形成了凡爾賽體系,確定了一戰后歐洲,西亞,非洲的統治新秩序。是協約國一方的分贓會議,A項正確;華盛頓會議的時間是1921—1922年,排除B項;雅爾塔會議和開羅會議都是二戰期間召開的會議,排除CD項。故選A項。11.試圖以國際組織的形式來解決國際爭端的首個世界性機構是A.國際聯盟 B.聯合國 C.華約 D.北約【答案】A【詳解】在1919年巴黎和會上,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了建立國際聯盟的建議,得到了和會參與國的認可,1920年1月,國際聯盟正式成立,總部設在瑞士的日內瓦,宗旨是“促進國際合作,保證國際的和平與安全”,它是試圖以國際組織的形式來解決國際爭端的首個世界性機構,A項正確;聯合國成立于1945年,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但與題干中“首個世界性機構”不符,排除B項;1949年,美國聯合西歐等資本主義國家成立北約,1955年,蘇聯聯合東歐國家成立華約,標志美蘇兩極格局最終形成,北約和華約都是冷戰時期大國主導下的政治軍事集團,并不是解決國際爭端的機構,排除CD項。故選A項。12.戴維·辛克萊在《鏡廳——巴黎和會內幕》中說到:“條約非但沒有如它的制定者宣稱的那樣保證了世界的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國間的矛盾和仇恨。”材料中的“條約”是指A.《凡爾賽條約》 B.《九國公約》 C.《慕尼黑協定》 D.《雅爾塔協定》【答案】A【詳解】依據題干“巴黎和會”和所學知識,1919年,一戰的戰勝國召開巴黎和會,通過了處置戰敗國德國的《凡爾賽條約》,但是該條約對德國的過分宰割,加深了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激起了德國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為后來希特勒在德國建立法西斯統治并發動二戰埋下了隱患,A項正確;《九國公約》是1921-1922年間華盛頓會議上通過的關于中國問題的條約,排除B項;慕尼黑協定是1938年英法德意四國在慕尼黑會議上通過的割讓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給德國的條約,排除C項;雅爾塔協定是二戰期間美英蘇三國首腦于1945年初召開的雅爾塔會議上達成的有關協定,排除D項。故選A項。13.德、意、日法西斯獨裁統治,是人類歷史上最反動、最黑暗的統治。與德、意、日三個國家法西斯勢力上臺都有關的是()A.1929年的經濟大危機 B.羅斯福新政 C.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D.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答案】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戰后英法美等帝國主義國家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給世界帶來了短暫和平,但由于分贓不均也加深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德、意、日三國不滿于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束縛,走上了法西斯道路,C項正確;1922年墨索里尼出任意大利總理,標志著意大利法西斯上臺,與1929年經濟大危機無關,排除A項;羅斯福新政是美國應對經濟大危機的措施,排除B項;世界貿易組織建立于1995年,排除D項。故選C項。14.某歷史公眾號準備推送一期專題——“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下列各項可以放進專題資源包的是①論文:《德國為什么被排除在巴黎和會之外》②視頻:《聯合國的成立》③圖片:《日本偷襲珍珠港》④文件:《九國公約》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答案】C【詳解】依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1919年1月,巴黎和會召開,會議由英、法、美三國控制。戰勝國懷著分贓和稱霸的企圖參加會議。1919年6月,戰勝國與德國簽署了《凡爾賽和約》,《凡爾賽和約》及同奧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亞等國簽訂的一系列和約,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和非洲的統治新秩序。1921年-——1922年美英等九國在華盛頓召開會議,會議簽署了《九國公約》等一系列條約,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從巴黎和會到華盛頓會議,列強建立起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確立了一戰后世界新秩序,故①④是可以放進專題資源包的;1945年2月美國、英國、蘇聯三國召開雅爾塔會議,決定成立聯合國,以維護戰后的和平與安全。1945年10月24日,經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英、法、美、蘇、中)和大多數簽署國的批準,《聯合國憲章》正式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1941年12月8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偷襲美國在太平洋的艦隊基地珍珠港,②③與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無關。綜上,C項正確;排除含有②③的ABD項。故選C項。15.一戰后,協約國與保加利亞簽訂的條約是()A.《圣日耳曼條約》 B.《納伊條約》 C.《特里亞農條約》 D.《色佛爾條約》【答案】B【詳解】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協約國與保加利亞簽訂的條約是《納伊條約》,B項正確;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協約國與奧地利簽訂《圣日耳曼條約》,協約國與匈牙利簽訂《特里亞農條約》,協約國與土耳其簽訂《色佛爾條約》,排除ACD。故選B項。二、綜合題16.19世紀中期,俄國、日本走上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資產階級的統治進一步擴大;20世紀初期,美國和俄國的歷史演進深刻影響到世界格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材料一∶隨著克里木的災難,農奴不斷上升的壓力變得不可抗拒,亞歷山大二世頒布《解放法令》,解放了將農奴耕種的土地在農奴和貴族地主之間重新分配。此后,俄國的舊制度被削弱,工業化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俄國的“舊制度”是什么?這一“舊制度”的削弱產生了什么積極影響?材料二∶(2)材料二的兩幀圖片反映的是日本歷史上的哪一次改革?說明圖1改革措施對日本社會產生的促進作用。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7年,對于俄國和美國來講,由于各自不同的國家形勢和目標,分別選擇了不同的態度∶俄國退出,美國加入。同樣,戰后的1921年,在列寧的領導下,專注于解決自身的發展問題,迅速緩解了社會危機;美國則在哈定總統的策劃下,力爭獲得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主導權,也終于最大限度的維護了自己的霸權利益。——曾勝強《現代國際關系史》(3)俄國是在什么背景下退出一戰的?列寧“專注解決自身問題”采取了什么政策?(4)請以史實說明美國是如何“獲得在東亞和太平洋地位主導權”的?【答案】(1)農奴制農奴獲得了自由,推動了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2)明治維新文明開化措施,使日本逐漸接受了西方近代化的教育和生活方式,為日本的發展培養了大量人才。(3)十月革命爆發后,俄國退出一戰新經濟政策(4)通過華盛頓會議和《九國公約》,美國實現了門戶開放的目標,阻止了日本在中國和該地區的霸權企圖,緩解了該地區軍備競賽的緊張局勢,調整了帝國主義在亞太地區的新格局華盛頓體系,美國的霸權地位逐步得以穩固【詳解】(1)根據材料“農奴不斷上升的壓力變得不可抗拒”及所學可得出,俄國的“舊制度”是農奴制。根據材料“解放了將農奴耕種的土地在農奴和貴族地主之間重新分配……工業化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及所學可得出,農奴獲得了自由,推動了俄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2)根據圖片及所學可得出,圖片反映的是日本歷史上的明治維新。根據圖1及所學可得出,日本明治維新采取文明開化的措施,使日本逐漸接受了西方近代化的教育和生活方式,為日本的發展培養了大量人才。(3)根據材料及所學可得出,十月革命爆發后,俄國退出一戰。根據材料“戰后的1921年……迅速緩解了社會危機”及所學可得的出,1921年列寧實施了新經濟政策。(4)根據所學可得出,1921年9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舉行會議。1922年,九國代表簽署了《九國公約》等條約。《九國公約》使美國長期追求的“門戶開放”最終實現,阻止了日本獨霸中國的企圖,維持了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中國的局面。它重新調整和確立了戰勝國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關系。華盛頓體系的建立,使美國的霸權地位逐步得以穩固。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顧維鈞在演講中說:“我很失望,最高委員會無視中國人民的存在、出賣了作為戰勝國的中國。我很憤怒,我很憤怒!你們憑什么,憑什么把中國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