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湖北省武漢市硚口區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起點質量檢測地理試題一、選擇題我國地級市一般由市轄區和其他縣級行政區組成。下圖示意我國某地級市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人口數量。該市的常住人口變化狀況在全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成下面小題。
1.下圖示意四種人口流動情況,與該市2010~2020年情況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2.與該市的其他縣級行政區相比,市轄區(
)A.老年人口比重大 B.老年人口數量大C.勞動人口平均年齡大 D.勞動人口比重大3.具有類似常住人口變化狀況的地級市,一般具有相似的(
)A.經濟規模 B.經濟發展趨勢 C.主導產業 D.空間形態研究者以長三角城市群26個城市作為研究對象,獲取長三角城市群內部的企業流、交通流、信息流等數據,計算出城市間的關聯度。一個城市與中心城市的關聯度占該城市關聯度總量的比例,稱為中心城市對該城市的控制度。蘇州市為長江三角洲的制造業中心,對長三角其他城市的控制度有強有弱。下圖示意蘇州市對長江三角洲其他城市控制度分布情況。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據圖推測影響蘇州市對長三角其他城市控制度的主要因素有(
)A.企業流動和交通聯系 B.人口遷移和經濟水平C.距離遠近和行政區劃 D.工業聯系和信息交流5.蘇州和上海之間關聯度高,體現在(
)①蘇州企業為上海提供大量制造業產品②上海為蘇州企業提供大量信息金融服務③上海主要依靠蘇州交通設施對外聯系④蘇州企業的大量勞動力主要來自于上海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6.能夠提高蘇州對南通的控制度的做法是(
)A.加強省際之間的政府聯系 B.兩地協同發展相同產業C.大力發展蘇州金融科技業 D.擴大兩地間的互聯互通下圖為我國三大自然區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7.關于我國各自然區內的自然環境特征說法,正確的組合是(
)①東北三江平原的河流有春夏兩汛②西北天山北坡受來自大西洋水汽影響明顯③華北地區易春旱,7、8月易受伏旱④西南喀斯特地區降水充沛,但地表水不足⑤青藏地區因高海拔、冬季風影響而高寒⑥東部季風區北部沿海夏季易遭受臺風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③⑤⑥8.西北干旱半干旱區(
)A.位于非季風區,基本不受季風影響 B.多屬內流區C.分布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D.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烏拉爾山脈綿延于西西伯利亞平原與東歐平原之間。與東歐平原相比,西西伯利亞平原農業發展較為落后,卻形成俄羅斯的重化工業基地。下圖示意俄羅斯部分區域地形區和自然帶分布。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9.圖中所示不同類型的區域(
)①按照自然特征劃分②按照人文特征劃分③邊界是明確的④邊界具有過渡性質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推測導致西西伯利亞平原與東歐平原農業發展差異的主要因素以及西西伯利亞工業基地形成的主導因素分別是(
)A.氣候資源稟賦 B.土壤自然要素C.市場地理位置 D.勞動力社會資源圖中顯示1870年以來人類累計碳排放與全球升溫幅度的關系,可作為制訂未來減緩氣候變化行為的依據。圖中陰影區域為根據不同模式計算的全球二氧化碳累計排放總量對應的升溫幅度范圍。陰影區的兩條邊界線可分別代表低排放模式(碳累積速度慢)與高排放模式(碳累積速度快)的全球二氧化碳累計排放與全球升溫幅度的關系線。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1.如果溫度比1870年升高1.5°C,與之對應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累積排放量是(
)A.高排放模式約2500×109噸 B.高排放模式約4000×109噸C.低排放模式約2000×109噸 D.低排放模式約4000×109噸12.能有效降低升溫幅度的措施是(
)①農田開墾②征收碳稅③采用低碳排放策略④增加碳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融雪洪水災害由大量的積雪快速融化引起,可分為雨雪混合型(簡稱“混合型”)
洪水災害和升溫融雪型(簡稱“升溫型”)洪水災害,融雪洪水中常夾雜著冰凌和融冰。下表示意1900—2020年北半球融雪洪水災害頻次。據此完成下面小題。緯度3~5月6~8月9~11月12~2月總計升溫型混合型升溫型混合型升溫型混合型升溫型混合型升溫型混合型0°~30°N000000010130°~40°N524252101312335840°~50°N132151101215274917021750°~60°N3422350037403460°~70°N16106100117813.下列地區中,融雪洪水災害多發的是(
)A.尼羅河流域 B.中南半島 C.北冰洋沿岸 D.亞洲中部14.春季與秋季融雪洪水災害頻次差異大,主要是因為(
)①春季地表積雪較多②氣溫變化趨勢不同③秋季氣溫低于春季④秋季雨水少于春季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5.一般認為,混合型洪水比升溫型洪水破壞力更強,其理由最可能是(
)A.混合型比升溫型洪水頻次高 B.雨水的流動性比積雪融水強C.積雪面雨水會加速積雪消融 D.混合型洪水中有冰凌和融冰二、綜合題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蘭新鐵路是20世紀50年代由蘇聯專家設計的一條鐵路??紤]到當時的實際條件,蘭新鐵路并沒有把鐵路修到最需要的地方。一位早年坐火車經過吐魯番的人回憶:下了火車,改乘汽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簸,才到達吐魯番市區。2014年年底通車的蘭新高鐵從吐魯番市北郊通過。圖中為吐魯番附近鐵路線路圖。
(1)推測蘇聯專家在規劃蘭新鐵路線時考慮的三個主要因素;相對于吐魯番而言,說出蘭新鐵路線規劃的一個主要缺點。(2)簡析蘭新鐵路相對高速公路的運輸優勢。(3)與蘭新鐵路相比,簡述蘭新高鐵對于吐魯番市的合理性。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農業生產廣種薄收,單產很低。以前當地農民有“寧種一畝溝,不種十畝坡”的說法。為了滿足當地的土地需求,延安各區縣開展了溝道土地綜合整治工程,即治溝造地。治溝造地是延安市對黃土高原的丘陵溝壑區,在傳統打壩淤地建淤地壩(見下圖)的基礎上,集耕地營造、壩系修復、生態建設和新農村發展為一體的“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模式,實現了鄉村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如圖所示)。這一綜合整治模式值得在水土流失嚴重的農村地區推廣。(1)說明退耕還林和治溝造地在流域內水土流失治理中作用的差異。(2)當地農民有“寧種一畝溝,不種十畝坡”的說法,分析其自然原因。(3)分析延安市開展治溝造地工程的背景。(4)假設你是這方面的專家,請提出“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模式值得在黃土高原地區推廣的理由。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小明多次隨老師赴太行山某溶洞研學基地考察。他發現,洞外崖壁夏季細流潺潺,冬季冰錐倒懸。洞內石鐘乳和石筍的形態結構各異;(1)前者由洞頂向下生長,上粗下細,后者相反(圖1);(2)二者橫切面雖都呈同心圓狀(圖2),但前者上部空心,下部實心,后者整體實心;(3)前者縱切面下端紋層(沉積微層理)下凹,后者紋層上凸(圖3)。(1)圖1所示地貌類型是。結合圖文信息,在下圖框中適當位置,分別繪出石鐘乳和石筍的外部形態,并用箭頭示意垂直方向的生長趨勢。(2)結合圖2,簡述石鐘乳橫切面巖石微層理結構的特點及各層年齡關系。(3)結合圖3,指出石筍縱切面沉積微層理的變化,并推測洞內影響其形態變化的可能因素。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參考答案:1.B2.D3.B【解析】1.讀圖對比2020年和2010年的市轄區人口和其他縣級行政區常住人口數量,可知市轄區人口增加,但增幅較小,其他縣級行政區人口減少,減幅較大,總人口明顯減少。因此人口流動情況為市轄區流出地級市的人口應少于其他縣級行政區流入市轄區的人口,較多人口人口流出該地級市。而圖中箭頭粗細可以表示人口流動量的大小,②圖符合題意,B正確,①圖和④圖市轄區流出地級市的人口和其他縣級行政區流入市轄區的人口大致相當,會造成市轄區人口基本不變,不符題意,AD錯誤,③圖其他縣級行政區人口流入市轄區的人口遠高于市轄區流出地級市的人口,會使市轄區人口較快增長,不符題意,C錯誤。故選B。2.我國人口遷移以青壯年人口遷移為主。市轄區流出地級市的人口少于其他縣級行政區流入市轄區的人口,為人口凈遷入區,青壯年人口的遷入會降低老年人口比重和勞動人口的平均年齡,增加勞動人口比重,AC錯誤,D正確,其他縣級行政區總人口遠大于市轄區人口,市轄區老年人口數量應小于其他縣級行政區,B錯誤。故選D。3.當今影響人口遷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經濟因素,因此具有類似常住人口變化狀況的地級市,一般具有相似的經濟發展趨勢,B正確,ACD錯誤,故選B。4.C5.A6.D【解析】4.由圖可知,強控制度城市上海和無錫距離蘇州近,而且無錫、常州、鎮江和蘇州都屬于江蘇省,弱控制度城市與蘇州距離較遠或不屬于同一個省區,C正確;企業流動、交通聯系、人口遷移、信息交流、工業聯系、經濟水平等因素對于蘇州市對其他城市控制度影響較小,且在圖中無法體現,ABD錯誤。所以選C。5.由材料可知,蘇州企業為上海提供大量制造業產品,①正確;上海經濟發達,以第三產業為主,是我國重要的貿易中心、金融中心。上海為蘇州企業提供大量信息金融服務,②正確;上海對外聯系不會依靠蘇州交通設施,③錯誤;上海比蘇州經濟發達,蘇州企業的勞動力不是主要來自上海,④錯誤。所以選A。6.蘇州與南通都是江蘇省的城市,不屬于省際之間,A錯誤;兩地協同發展相同的產業會產生競爭,關聯度降低,會降低蘇州對南通的控制度,不合題意,B錯誤;蘇州市是長江三角洲的制造業中心,優勢產業是制造業,發展金融科技產業不是蘇州的發展優勢和定位,C錯誤;由材料可知,加強城市群內部的企業流、火車流、信息流會提高關聯度,擴大兩地間的互聯、互通,能夠提高蘇州對南通的控制度,D正確。所以選D。7.A8.B【解析】7.東北三江平原的河流,春季受季節性積雪融水補給,形成春汛,夏季受雨水補給,形成夏汛,①正確;西北天山北坡處在西風帶上,受來自大西洋水汽影響明顯,在北坡形成地形雨,②正確;長江中下游地區7、8月易受伏旱,③錯誤;西南喀斯特地區受季風氣候影響,降水較為豐沛,但受喀斯特地貌影響,地表水缺乏,④正確;溫度隨海拔升高而降低,青藏地區因海拔高而氣溫低,青藏地區不受寒潮影響,⑤錯誤;東部季風區東南部沿海夏秋季節易遭受臺風,⑥錯誤,A正確,BCD錯誤。故選A。8.西北干旱半干旱區位于非季風區,受夏季風影響小,但受冬季風影響大,A錯誤;處在非季風區,降水較少,河流補給較少,多內流河,B正確;植被以荒漠、荒漠草原為主,C錯誤;土壤發育程度低,有機質含量低,肥力差,D錯誤。故選B。9.D10.A【解析】9.圖示區域類型有烏拉爾山脈、東歐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是按照自然特征(地形特征)劃分的,邊界具有過渡性質,①④正確,②③錯誤,即D正確,ABC錯誤,故選D。10.該地位于60°N附近,受西風帶影響,西風從大西洋帶來水汽,與東歐平原相比,西西伯利亞距水汽源地遠,氣溫位于山脈背風一側,所以降水相對少,不利于農業發展。因此導致西西伯利亞平原與東歐平原農業發展差異的主要因素是氣候,而土壤、市場、勞動力對其差異影響較小。西西伯利亞工業基地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豐富,有利于重化工業的發展。因此西西伯利亞工業基地形成主要依靠其資源稟賦,西西伯利亞工業基地距離歐洲西部發達地區更遠,地理位置不優越;氣候等自然要素比較惡劣;西西伯利亞地區較東歐平原人口更少,社會資源更少,A正確,BCD錯誤,該題選A。11.C12.B【解析】11.“陰影區的兩條邊界線可分別代表低排放模式(碳累積速度慢)與高排放模式(碳累積速度快)的全球二氧化碳累計排放與全球升溫幅度的關系線?!?,則上面界限碳累積速度慢,代表低排放模式;下面界限碳累積速度快,代表高排放模式;據圖可知:如果溫度比1870年升高1.5°C,與之對應的大氣中二氧化碳累積排放量是2000×109噸,位于上面界限,碳累積速度慢,屬于低排放模式,C正確;1.5℃在2500×109,4000×109處位于灰色區域內,位于兩條邊界線之間,相比兩個排放模式來說屬于中間,ABD錯誤;故選C。12.二氧化碳為溫室氣體,要降低升溫幅度,應減小二氧化碳的排放。征收碳稅,可以倒逼企業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正確;采用低碳排放策略,可以降低升溫幅度,③正確;增加碳匯,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數量,④正確;而農田開墾,則會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加快有機質分解,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①錯誤,B正確,ACD錯誤。故選B。13.D14.A15.C【解析】13.從表格數據可以看出,北半球融雪洪水災害主要分布在30°~60°N的中緯度地帶,以40°~50°N最多。尼羅河流域、中南半島主要位于低緯度地帶,排除AB;北冰洋沿岸主要位于高緯度地帶,排除C;亞洲中部位于中緯度地區,冬季較寒冷,多高海拔山地,冬季有大量積雪,春季升溫快,因此多融雪洪水災害,D符合題意。故選D。14.表格數據表明,春季的融雪洪水災害頻次遠大于秋季,這主要是因為經過冬季積累,春季地表積雪多,且春季處于升溫趨勢,容易產生融雪洪水災害,而秋季經過春夏季的融雪,地表積雪少,且秋季處于降溫趨勢,不容易產生融雪洪水災害,①、②符合題意;秋季氣溫不一定低于春季,秋季雨水不一定少于春季,且雨水多少與融雪洪水災害出現關聯度不大,③、④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A符合題意,排除BCD。故選A。15.混合型洪水是雪面雨水與融雪洪水混合形成,雪面雨水帶來熱量并沖擊積雪,使得積雪消融速度快,混合型洪水水量大,水位高,因此破壞力更強,C符合題意;表中數據表明,混合型比升溫型洪水頻次高,但頻次高并不能表明單次洪水的破壞力強,排除A;雨水和積雪融水均為液體狀態,在同一環境條件下的流動性差異不大,排除B;材料信息表明,兩類融雪洪水中均有冰凌和融冰,排除D。故選C。16.(1)工程難度、工程造價、工程量。主要缺點:距離吐魯番較遠。(2)鐵路長距離運輸成本低;沿線多荒漠,鐵路運輸安全性強,沿線氣候惡劣,鐵路運輸連續性強。(3)距離城區更近,方便人們出行;距離城區近,對城市發展帶動作用強;更加方便吐魯番與其他城市的聯系。【詳解】(1)“蘭新鐵路是20世紀50年代由蘇聯專家設計的一條鐵路”,可知其修建時間早,要克服新中國剛剛成立,技術水平低、資金不足等困難。所以蘇聯專家在規劃蘭新鐵路時需考慮工程難度、工程造價、工程量等,盡量減少投資、繞開工程量大、技術要求高的地方?!耙晃辉缒曜疖嚱涍^吐魯番的人回憶:下了火車,改乘汽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簸,才到達吐魯番市區。”可知相對于吐魯番而言,蘭新鐵路線規劃的一個主要缺點是距離吐魯番較遠。(2)西北地區自然條件惡劣,風沙等災害性天氣多,跟高速公路相比,鐵路受災害性天氣影響小,運輸連續性強。鐵路長距離運輸運載量大,成本低;運輸安全性強,車內環境優越。(3)與蘭新鐵路相比,蘭新高鐵速度快,大大縮短了運輸距離和時間,更加方便吐魯番與其他城市的聯系;蘭新高鐵從吐魯番市北郊通過,距離城區更近,方便人們出行。蘭新高鐵還可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對城市發展帶動作用更強。17.(1)退耕還林:提高植被覆蓋率,減少地表徑流,主要減少坡面土侵蝕(固定表土)。治溝造地:攔截溝谷泥沙(沉積泥沙),并減少溝道侵蝕。(2)(與坡面相比)溝谷地形相對平坦,易于耕作;土壤肥力高;水分條件好(抗旱能力強)(3)耕地資源不足;溝道利用率降低;城鎮發展和糧食生產的土地需求增加。(4)將梯田和淤地壩系建設、植樹種草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有機結合;加大封山禁收輪牧和封育保護等自然修復力度,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協調互共進。水土資源得到合理利用,為逐步實現生態農業打好基礎,有效增強抗御旱澇等自然災害能力;為農作物生長和農民生活提供良好環境;土地資源利用率提高,產生了更高的社會經濟效益和價值,增加高產耕地面積,提高農作物產量,保障糧食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有利于新農村建設;為城鎮化擴大發展空間等。【詳解】(1)退耕還林和治溝造地在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中作用的差異主要分析兩者的不同生態作用。退耕還林:將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有計劃、分步驟地停止耕種,恢復林草植被,可以有效提高植被覆蓋率,減少耕地的數量,減少地表徑流,增加下滲和地下徑流,提高土壤含水量,主要減少坡面土壤侵蝕,減少水土流失。治溝造地:通過閘溝造地、打壩修渠、墊溝覆土等主要措施攔截溝谷泥沙,減少河流泥沙含量,沉積泥沙,形成新的土壤肥沃的耕地,并能有效減少溝道侵蝕。(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坡面坡度較陡,不適宜耕種,溝谷地形相對平坦,易于耕作。坡面土層淺薄,土貧瘠,溝谷土層深厚土壤肥力較高。坡面土壤含水量較低;溝谷土壤含水量較高,且靠近水源,水分條件更好。(3)當地開展治溝造地的背景主要是:當地耕地資源不足,后備耕地資源不足;區域溝渠眾多,溝谷地形的利用率較低,可利用溝谷眾多;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對糧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河南省三門峽中等專業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洞口縣鳳凰職業技術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護理工作計劃2025
- 租賃合同范本-鏟車租賃專用
- 網絡安全保障協議:企業信息安全防護合同
- 軟件開發與維護合同模板
- 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試題(含參考答案)
- 農業與財務管理的結合
- 研學基地參加創業比賽全程紀實
- 維保安全培訓
- 姬靈羊胚胎多肽口服液課件
- 仿生原理與創新設計課件
- 小學英語《I could eat a horse》優質教學課件
- 22、小便斗-工程建筑類
- 《滅火器維修》GA95-2015(全文)
- 學校學生特異體質調查表
- vmvare虛擬化平臺巡檢細則和方法
- 市政工程監理規劃范本(完整版)
- 法院辦公室廉政風險防控責任清單
- 并聯高抗中性點小電抗補償原理分析及參數選擇方法
- 水蛭深加工提取天然水蛭素項目資金申請報告寫作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